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倒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规程

倒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规程1内容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本公司用于观察金相组织的徕卡倒置式金相显微镜DMILM 的相关使用及保养方法,使相关员工能正确使用和维护本公司显微镜。
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检验员的操作。
3细则3.1准备工作1) 检查倒置金相显微镜是否良好。
2) 把显微镜放在平整的桌子上。
3) 倒置金相显微镜构造如图1所示。
图1倒置金相显微镜3.2使用1) 被测试样应干燥洁净,其观察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杂物、凹坑及明显的加工痕迹。
2) 取下显微镜防尘罩,打开照明系统电源后,显微镜后部光源灯亮。
取下显微镜载物台上的物镜保护盖,将试样平稳放在载物台上。
3) 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时,调整双目镜的宽度,使双眼能看到同一视场。
转动显微镜右侧与载物台相连的手柄,将试样被观察部位移动到视场下,缓慢转动粗调旋钮,当视场内出现模糊的图像时,停止粗调旋钮,改为转动微调旋钮,直到整个视场内出现清晰的图像。
4) 转动显微镜底座右侧的照明系统电压调节旋钮,调整光源到适宜亮度。
5) 如果要用不同放大倍数进行观察,可转动换物镜旋座到所需要的放大倍数的物镜。
6) 如需要对试样组织尺寸进行测量,可通过左侧目镜的目镜测微尺进行尺寸测量。
可通过旋转目镜调整微尺方向。
7) 如要对试样组织拍照,可通过显微镜与电脑相连的数字摄像头进行拍摄取像,所使用的软件为Profound Iron & Steel 金相图像分析系统软件。
8) 使用完毕,盖上物镜保护盖,关闭电源。
长时间不使用,则盖上防尘罩。
3.3 Profound Iron & Steel 金相图像分析系统3.3.1定标第一次使用,需进行定标。
定标就是得到图像像素和常用度量单位间的对应关系,步骤如下:a) 打开显微镜。
b) 将物台测微尺放于载物台上,打开Profound Iron & Steel 金相图像分析软件,点击图像快速采集按钮,即可观察到显微镜下的图像,使用显微镜调焦系统对图像进行调节,调整好后,点击“抓拍F8”按钮可摄取带有标尺的清晰图像。
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a.将倒置式金相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实验台上,确保显微镜平稳。
b.将显微镜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打开电源开关。
c.调整显微镜头部的位置,使其与眼睛处于适当的观察位置。
d.打开冷光源的电源开关,并调节亮度以适应实验需求。
2.样品制备a.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样品进行金相分析。
b.将金属样品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并用砂纸将其磨光。
c.将样品清洗并除去表面的任何杂质和污渍。
d.将样品放置在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样品台上。
3.调整显微镜成像a.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使得样品上的图像清晰可见。
b.调节光源的亮度和方向,确保样品上有足够的光照。
c.通过调节目镜的对焦轮和调节器,使得样品在整个视野范围内都能够清晰可见。
4.观察样品a.使用低倍物镜先进行初步观察,以了解样品的整体形貌和组织结构。
b.逐渐增大物镜的倍数,进行更为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c.通过调节样品的位置和焦距,选择合适的观察范围,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5.测量和分析a.使用显微镜的刻度尺进行测量,记录样品中各个组织结构的尺寸和间距。
b.使用特殊的滤光片和偏光器,观察样品中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取向。
c.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特征,进行金相组织的分析和鉴定。
d.使用相应的软件和分析工具,进一步处理和分析观察到的数据。
6.清洁和保养a.在操作完毕后,关闭倒置式金相显微镜和冷光源的电源开关。
b.将样品从样品台上取下,清洁并储存好。
c.使用柔软的布或纸巾清洁镜片和镜筒,以确保显微镜的镜片保持清洁和光亮。
d.定期检查和维护显微镜各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需要细致地调节各个部件,合理操作,以获得清晰的金相组织图像。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并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眼睛。
当完成观察和分析后,及时清洁和保养显微镜,以确保其长期的正常运行。
倒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倒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倒置金相显微镜是一种常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显微镜设备,其具有高放大倍率、高分辨率和多种成像模式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制备、处理和分析各种材料样品。
然而,这种显微镜需要我们认真遵守一定的安全操作规则和保养保养规程,才能保证其正常使用和长期维护。
本文将会探讨倒置金相显微镜的安全操作和保养,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这种显微镜设备。
安全操作规则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倒置金相显微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眼镜、手套和实验服等。
为了保证我们的个人安全,我们可在执行任务之前,请先确认自己已经准备好了适宜的外套和头盔,同时也确保身上没有任何悬挂物,以免发生意外的事故。
2.避免操作电源和开关在使用倒置金相显微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随意操作电源和开关。
如果需要接通或者关闭电源,应该使用手插头来完成操作。
3.调整灯光亮度在使用倒置金相显微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灯光亮度的调整,要保证光线强度适宜。
过于强烈的灯光容易刺伤眼睛、造成视觉疲劳,影响观察效果。
4.避免碰撞和震动倒置金相显微镜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意外碰撞导致设备受损,那么将会严重影响观察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格外小心,尽量避免发生碰撞和机械震动。
5.安全存放设备在使用倒置金相显微镜之后,我们应该将设备进行整理和清理,并且妥善存放,以免发生意外损坏。
保养规则1.定期清理设备定期清理酸碱盐、潮湿等环境对设备的影响。
长时间放置的显微镜很容易被氧化而产生氧化物,若长时间没有清理而直接使用,将会影响显微镜使用寿命。
此外,还要注意清理手柄、台座和其他部件,以确保它们的运转良好。
2.及时润滑部件倒置金相显微镜是由各种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需要定期润滑以确保各部件的运转。
在润滑之前,应该检查设备的部件是否存在缺点,确保润滑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坏。
另外,在进行润滑之前应选择适当的润滑剂。
金相显微镜使用及维护操作规程

试验规程版本:A 第1页,共5页的相关使用及保养方法。
2.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检测中心检验员的操作。
3.细则:3.1使用(1)被测试样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杂物、凹坑及明显的加工痕迹。
试样应稳定地放在载物台上。
(2)接通电源,显微镜后部光源灯亮。
取下载物台上的物镜保护盖,将试样放在载物台上。
(3)调整双目镜的宽度,使双眼能看到同一视场。
转动显微镜右侧与载物台相连的手柄,将试样移动到视场下,转动粗调旋钮,直至能清楚的看到试样的组织形态,再转动微调旋钮,直到整个视场内清晰地看到所观察的试样的组织。
(4)转动显微镜底座右侧的标有LAMP的旋钮,调整光源到适宜亮度。
(5)如要用不同放大倍数进行观察,可转动换镜旋座到所需要的放大倍数。
(6)如要对试样组织尺寸进行测量,可通过左侧目镜的目镜测微尺进行长度测量。
可通过旋转目镜调整测微尺方向,如果无法转动目镜,可稍微拔出目镜少许,再进行旋转。
长度=标尺读数/物镜放大倍数,单位为mm。
(7)如要对试样组织拍照,可通过显微镜上与电脑相连的130万象素的数字摄像头进行拍摄取像。
所使用的软件为UPO V2.0图像分析软件。
(8)使用完毕,盖上物镜保护盖,关闭电源。
长时间不使用,则盖上防尘罩。
3.2UPO V2.0图像分析系统3.2.1定标第一次使用,需进行定标。
定标就是得到图像像素和常用度量单位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如下:a. 拔出显微镜底座右侧开关到SIDE。
b. 将物台测微尺放于载物台上,打开UPO V2.0图像分析软件,点击图象采集按钮,即可观察到显微镜下的图象,点击Settings按钮可对屏幕亮度、对比度等进行调整,调整好后,点击Capture按钮摄取带有标尺的清晰图像。
c. 单击Close按钮关闭当前窗口,单击图象测量下拉菜单中的定标,出现对话框。
d. 在对话框中输入标尺名称,和标尺长度(比如是在10X物镜下摄取的标尺图像,所以输入标尺名称为10X,以便于记忆)。
倒置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是否放置平稳。
2.检查机器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做好清洁工作。
3.检查线路的连接及接地是否安全可靠。
二、操作步骤:
1.将电源插头插到电源插座上。
然后将电源开关按向“I”,即可接通电源。
2.将试样放上载物台,并观察试样表面是否置于载物台当中。
3.使用低倍物镜观察时,先用右眼观察,旋转粗动调焦手轮,使试样像清晰,然后用左眼观察。
不转动粗/微动调焦手轮,转动视度调节圈,使试样像象清晰。
4.将摄影推杆往外拉,根据需要调节光的强度。
三、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1.平时不用时应拔出电源线插头,切断电源。
2.更换灯泡时,要用无水酒精将新换灯泡擦拭干净。
3.在装上和除下物镜时,需把载物台升起,以免碰触透镜。
4.使用100X(油浸)物镜时,需在试样和物镜间滴香柏油。
四、维护和保养
1.擦拭物镜可用蘸酒精/乙醚混合液或二甲苯的镜头纸或脱脂棉花。
每次使用100X物镜后均需把镜头上的油擦拭干净。
2.擦拭填涂表面,可用纱布除去灰尘。
若有油渍污垢,用纱布沾少许汽油去除,不能用有机溶剂擦拭涂漆表面和塑料部件。
3.显微镜是精密光学仪器,各零部件切勿随便拆卸,以免影响期操作效果和精度。
4.仪器不使用时,用有机玻璃或聚乙烯罩子罩上,并存放于干燥且没有霉菌滋生的地方。
物镜和目镜最好放在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倒置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倒置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一、介绍倒置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金相组织和微观结构的特殊显微镜。
本文将详细介绍倒置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帮助读者正确地使用该仪器,准确地观察样品,并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
二、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使用倒置金相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 1. 清洁显微镜外壳,保持仪器的整洁。
2. 准备好所需要的显微镜玻璃片、草图纸、铅笔等实验工具。
3.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目镜和物镜。
2.2 样品处理1.将需要观察的样品制备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并确保表面平整和清洁。
2.对于金相显微镜观察,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打磨和腐蚀处理,以显现出金属组织的结构和特征。
2.3 装置样品1.打开显微镜盖板,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在镜台上。
2.利用显微镜的调焦装置,将样品调至合适的焦距。
2.4 观察样品1.调节目镜的放大倍数,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以便观察样品。
2.利用显微镜的聚焦装置,调节合适的焦点,使得样品的细节清晰可见。
3.使用显微镜的可调光源,调整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
2.5 记录和分析1.使用草图纸和铅笔,将观察到的样品结构绘制下来,标注重要的特征。
2.根据所观察到的样品结构,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
三、维护和保养3.1 每次使用后1.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将镜头调至最低位置,盖好显微镜盖板。
2.清理镜头和物镜,使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避免使用硬物或化学溶液接触镜头表面。
3.2 定期维护1.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清理外壳和镜头。
2.定期校准显微镜的聚焦装置,确保焦距的准确性。
3.定期检查显微镜的光源,确保亮度和角度的稳定性。
4.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四、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保护眼睛和身体安全,避免直视强光源和对镜头施加过大的压力。
2.使用化学腐蚀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溅溶液伤及皮肤和眼睛。
倒置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倒置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倒置金相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工作台面整洁干净,清除掉任何可能影响显微镜视野的灰尘或杂物。
同时,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如灯光是否亮起,调焦机构是否灵活等。
二、放置标本将待观察的标本放置在显微镜工作台的标本台上。
确保标本放置平稳,不会因为共振或震动而影响观察效果。
可以使用夹具或者载玻片固定标本,以确保其位置不变。
三、调整光源倒置金相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位于顶部,需要将光源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可以通过旋转或者移动光源的位置,使其直射在标本上方,以确保标本能够得到充分的照明。
四、调整目镜目镜是用于观察标本的部分,通常位于显微镜的顶部。
首先,调整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倍数。
然后,调整目镜的焦距,使其对焦在标本上,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五、调整物镜物镜是倒置金相显微镜的重要部分,它位于显微镜的底部。
通常,倒置金相显微镜配备有多个物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物镜,并将其旋转到位置。
然后,使用调焦机构将物镜与标本调节到适当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六、调整横移台倒置金相显微镜通常配备有横移台,可以用于移动标本。
通过旋转或者移动横移台,可以将标本移动到需要观察的区域,以获得全面的观察结果。
七、调整聚光镜聚光镜是倒置金相显微镜的附属部件,用于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通过旋转或者移动聚光镜的位置,可以调整图像的明暗度和对比度,以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八、观察和记录调整完各个部件后,可以开始观察标本并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调节焦距、放大倍数、聚光镜等参数,可以获得清晰、细节丰富的图像。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标尺或者标定尺寸的标本来测量标本的尺寸。
九、清洁和保养在使用完倒置金相显微镜后,应及时进行清洁和保养工作。
首先,关闭光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然后,使用干净的软布或者纸巾清洁显微镜的各个部件,如镜头、目镜、物镜等。
最后,将显微镜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潮湿和灰尘的侵蚀。
金相显微镜操作规程

倒置金相显微镜安全操作规程
1.取下防尘罩,打开照明系统电源,将试样平稳放在载物台上。
2.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时,调整双目镜的宽度,使双眼能看到同一视场。
转动显微镜右侧与载物台相连的手柄,将试样被观察部位移动到视场下,缓慢转动粗调旋钮,当视场内出现模糊的图像时,停止粗调旋钮,改为转动微调旋钮,直到整个视场内出现清晰的图像。
4.在目镜中观察到清晰的图像后,打开电脑,插入USB密钥,打开金相检验软件,选择视频卡采集方式,拔出活动杆,使光路通过CCD至显示器。
5.如果要用不同放大倍数进行观察,可转动换物镜旋座到所需要的放大倍数的物镜。
6.调整至合适的参数后对图像进行采集、处理。
7.观察结束后,先将显微镜灯光调至最暗,再关闭显微镜电源,待灯箱冷却后盖上防尘罩,然后关闭软件和计算机,拔下USB密钥,登记测试样品数目和仪器状况。
注意事项:
1.调焦时注意不要使物镜碰到试样,以免划伤物镜。
2.严格遵守由低倍到高倍的观察步骤,绝对禁止在高倍物镜观察条件下转动粗调旋钮,转换不同倍数物镜时应旋转物镜转换器,禁止用手直接推动物镜。
3.亮度调整切忌忽大忽小,也不要过亮,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损视力。
4.非专业人员不要调整照灯丝位置灯,不要尝试擦物镜及其它光学部件。
5.关机前要将亮度调到最小,关机后一定要等到灯箱冷却后再盖上防尘罩。
6.初次使用者必须在设备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观测。
7.拷贝数据时必须使用空U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摘要: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实用操作规范, 可以保证金相显微观察的效果, 也利于设备保护。
但是,更重要的是规程背后包含更加丰富的内容, 这才是金相显微镜操作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的。
本文介绍了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规程细节的详细分析, 以及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维护。
关键词: 倒置式; 金相显微镜; 操作规范; 日常维护;在有些专业显微镜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的, 有必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显微镜技术。
生物显微镜的操作, 可参考的文献比较多, 但是文献中介绍金相显微镜操作的比较少, 特别是倒置式金相显微镜。
由于对样品观察面与背面平行度没有要求, 制样困难小,倒置式金相显微镜的实际应用非常多; 但现在还看不到一个比较适用、完整的。
我们根据实际操作经验, 在正确使用、维护显微镜方面介绍一些经验, 供大家参考。
1. 现有文献的不足随着技术的提高显微镜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显微镜使用方法也要不断地调整。
生物显微镜如此, 金相显微镜也是如此。
而所能见到的有关金相显微镜操作方面的国内文献在这方面动作比较慢,不适应现在的要求。
1. 1. 关于变压器近十几年来, 金相显微镜的变压器都已经实现了内置, 操作者从一般的角度出发,不用再关心是否要连接到一个变压器上, 是否处于安全电压伏数的问题。
国外在80年代初, 国内在80年代末, 基本实现了这一设计。
不过, 很多最新出版的有关这方面的专业书籍, 还是沿用陈旧的说明: 注意不要直接插到220伏的电源上, 这就太落伍了。
当然, 对于早期的显微镜还是需要考虑的。
不过只应在操作说明的特别关注部分注明即可, 基本操作规范还是应该跟上技术、设计的发展。
1. 2. 偏重于正置式金相显微镜在较早的文献中, 关于金相显微镜的操作类似如下的说明是主流, 为保证在聚焦过程中使物镜触及试样, 操作的次序应该是先调节粗动螺丝, 使物镜接近试样的表面, 再通过目镜观察试样, 调整粗动旋钮, 使物镜朝着离开试样的方向移动。
必须养成这种操作习惯。
有关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的国家标准中也是这样的叙述: 聚焦调节时, 物镜头部不能与试样接触, 应先转动粗调旋钮使物镜尽量接近试样(目测), 然后从目镜中观察的同时调节粗调旋钮, 使物镜渐渐离开样品直到看到显微组织映像时, 再使用微调旋钮调至映像清晰为止。
这样的描述, 适用于正置式金相显微镜, 而不太适用于倒置式金相显微镜, 因为使用者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操作, 尤其是在采用高倍物镜时, 根本无法观察到物镜与样品表面的距离变化。
1. 3. 操作、维护混杂在一起这是最常见的。
维护工作对一般操作者来讲不必一定了解, 混杂在一起, 容易干扰重点关注的地方。
应单独列出管理者、维护者关注的部分。
1. 4. 没考虑不同厂家的金相显微镜在机械构造上的差异不同厂家、型号的金相显微镜, 有的是载物台可以上下移动, 有的是镜头组可以上下移动。
现在, 倒置式金相显微镜中比较常见的是镜头上下移动, 载物台固定不动。
作为操作规程, 应当避免叙述具体部件的问题, 而应当涉及最基本的光学概念, 比如, 物距的远近(大小), 不必说明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实现, 因为不同型号的金相显微镜可能会有不同。
2. 我们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制定的原则, 需要依据有关的国家标准, 具有普遍意义, 具体细节可以有针对性地说明。
依据国家标准, 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首先要正确操作使用金相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的操作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时, 一般先用低倍, 其次用高倍对某相或某些细节进行细观察。
这是我们考虑操作规范的基础。
许多介绍生物显微镜的操作规范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比如, 不能直接用高倍物镜找需要的视场, 应该由低到高( 先用低倍观察, 不可或缺) ; 转换物镜时不能直接推物镜, 应该使用转换器; 物镜转换后不要随意旋转微调调焦, 在同一架金相显微镜, 当较低倍物镜转换较高倍物镜后, 用微调调焦的方向是一定的, 如, 有些显微镜是顺转1~ 3圈, 转回较低倍镜调焦时则相反; 转换高倍物镜前,将需要观察的位置移到视野中央; 高倍物镜时不要用粗调调焦; 转换高倍物镜时, 应当由低倍物镜直接转换, 而不要先加大物距后再转换等。
下面, 我们以上海沪杏光学有限公司的产品4XC型倒置式金相显微镜为例, 但是并不仅仅局限于特定型号的显微镜来说明操作规程。
2. 1. 基本操作规程首先不要盲目操作, 先检查自己准备使用的显微镜的状态: 当前工作状态物镜是哪一个、载物台的观察孔是否处于居中位置、载物台的移动是否会碰触到镜头(即镜头是否升起得过高)、电源电压调节装置是否处于最低位置。
确认10倍物镜置于工作状态(如果不是,参看有关说明) 本文中参看2. 2中的说明), 转动粗调调焦旋钮(本型号显微镜, 逆时针转动是缩小物距, 顺时针转动是增大物距) , 缩小物距(本显微镜是略微升起镜头的高度位置) , 镜头距离载物台垫片有3~ 5mm 左右, 然后通过机械载物台的旋钮, 将载物台的观察孔调节到居中位置(具体位置可以通过载物台可移动层面与固定层面在左侧、前侧处于完全重叠状态来判定, 不同型号的显微镜的确认标记会略有差异)。
将试样居中正确放置于载物台上的观察孔处。
2. 2. 对于基本操作规程的说明先低倍后高倍的调焦原理低倍物镜下调焦相当于给高倍物镜做初步的调焦, 转高倍物镜时只需将镜头直接转过来即可(即不改变通过低倍镜操作而初步调好的焦距) ,在高倍镜下只要微微调节甚至不用调节就可以观察到组织。
不过, 很多操作说明中回避了“低倍物镜”的具体所指。
在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 10倍物镜是调焦工作中标准的常用物镜。
原因是从10倍物镜到更低倍的物镜, 或者, 从10倍物镜到更高倍的物镜的更换, 都不会有急剧的变动。
另一原因是, 更低倍物镜的焦深长, 观察者的肉眼视力不容易对好焦点, 在随后直接向高倍物镜转换时容易出现样品与镜头的碰触。
同时, 10倍物镜不仅仅是调焦工作中标准的常用物镜, 也是实际工作中涉及非常多的。
比如,在许多金相检验的有关国家标准中, 在100倍观察条件下对照参考的标准图谱是最常见的, 而100倍的获得就是10倍物镜配合10倍目镜而来。
从实际操作出发, 只要不是随意、恶意的, 前面的操作行为应该是使物镜处于焦面附近, 在10倍物镜条件下, 样品放置正确后, 应该出现模糊的影像, 甚至是比较清楚的, 略微调节微调即可。
有关出入在低倍物镜向高倍物镜转换后的调焦问题上,我们的经验与其他文献中的介绍有比较大的出入。
由于现在显微镜制作工艺的提高, 显微镜不同物镜的齐焦性比较好,这样, 低倍聚焦清楚后, 转到高倍观察时, 有时不必再次调焦图像已经很清楚; 或者, 微微加大物距即可, 调节的程度决不是1~ 3圈的概念, 也就是1 ~ 3 度(角度)的概念,极其微小的调节量。
§关于物镜转换器转换物镜时不能用手直接推物镜, 否则易造成固定物镜的丝扣松滑, 使光轴歪斜。
显微镜的物镜是拧紧在物镜转换器上的。
在变换不同物镜时, 旋转物镜转换器, 以耳朵听到轻微”咔嗒声”和手感阻力陡增为终点, 此时, 物镜就处于正常的工作位置: 垂直于载物台平面。
“顺、逆”与’物距’的关系显微镜粗调、微调旋钮转动方向, 与物距增大、缩小密切相关。
所谓顺时针、逆时针, 也是相对的,一般是从显微镜的右侧看过去的效果; 不同型号的显微镜, 在物距缩小、增大问题上需要调焦旋钮旋转的方向有差异, 需在教师指导的过程中明确说明。
在含糊情况下, 正式操作显微镜时一定提前明了调焦旋钮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决不能盲目依据某些指导说明的顺时针、逆时针的特殊场合。
©物镜放大倍数的识别物镜上一般标识有放大倍数等参数, 不过,物镜在拧紧到物镜转换器上的时候, 难以保证标识的参数正好可以从侧面观察到, 很可能处于难以看到的位置。
比较简单、实用的辨认方法: 一是从物镜的长短辨别, 长者为高倍, 短者为低倍; 二是从颜色标记上辨别, 带有黄圈的为高倍, 带有红圈的为低倍。
学生按照这两种方法去辨别, 明显地缩短了选用物镜的时间。
对于不同的显微镜, 需要专门确认, 比如, 4XC的4个物镜从10倍、20倍、40倍到100倍, 分别标识有: 红、黄、绿、蓝的四色圈(应该是依从色光的频率高低设计的)。
关于目镜及眼睛显微镜有单目镜和双目镜的, 对于双目镜的显微镜, 需要注意两眼屈光度的调节,同时, 视场要通过瞳距调节装置成为一个, 不要左右眼睛看出两个视场。
另外, 眼睛最好训练成同时张开的习惯, 这样, 在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实验中便于在观察的同时进行图像的手工绘图记录。
当然, 随着经济实力、技术的发展, 如果能够配置较多的数字图像照相机、自动载物台的话, 也没有必要从目镜中观察了, 可以直接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观察, 直接进行数字图像的采集, 更加方便。
关于操作规程作用的说明对操作规程的制定、使用, 我们的看法有些特殊。
就是, 规程只是给熟悉操作的人员使用的, 而不是针对陌生人员使用的; 操作前, 必须有技术培训的过程, 达到有关要求后才可进行操作、使用。
此时, 操作规程的作用是对于达到培训要求的操作人员的提示, 而不具有指导初涉者学习的功能。
唯有如此, 显微镜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 避免无谓的损坏。
2. 3. 特殊情况下的变通、手法有些特殊情况, 是操作者没有严格遵守要求造成的, 此时, 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如果初始状态不是10倍物镜, 那么, 操作过程应当是: 将物距拉开到最大(显微镜上应该有特定的标记) , 再转换10 倍物镜至工作状态。
然后, 就可以从基本步骤2开始进行后续的操作。
临时休息或者短时间离开时, 应该调低亮度, 不要关闭电源或大亮着灯。
大亮着灯, 既浪费,也会降低灯泡使用寿命; 频繁开关, 同样会缩短灯泡使用寿命。
应该调低亮度, 不必断开电源。
§不必急于将防尘罩罩上, 一定等到灯箱稍微冷却后再罩。
关于物距变化与调焦旋钮旋转方向的关系, 对于特定型号的显微镜, 必须在完全明了的情况下才可以操作显微镜, 否则, 盲目性太大, 非常容易出现失误。
2. 4. 容易忽视、麻痹的问题对于有些人员, 比如实验室工作人员, 以及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在实验室工作的同学, 容易出现麻痹思想。
比如, 当高倍观察结束后, 没有恢复到低倍状态, 再次观察时, 直接在高倍下调焦、取景, 忽视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要求先低倍、后高倍的步骤, 就容易出现镜头顶起样品的事件。
必须的步骤决不能变通、省略。
与其他显微镜一样, 绝对禁止在高倍物镜观察条件下动用粗调旋钮, 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2. 5. 关于维护GB /T 13298 - 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中, 对于维护需要注意的问题说明的非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