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

目录

基本要求

9.1 概述

9.2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理论9.3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9.4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9.5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9.6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基本要求

什么是“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合料定义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什么是“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填料

矿质集料

沥青混合料

压实

摊铺

沥青混凝土

Mineral

Bituminous

Bituminous mixture

沥青混合料的定义

沥青混合料示意图

Bituminous Mixture

Coal bituminous

mixture

Petroleum bituminous

mixture Bituminous

Bituminous Mixture

Hot-mixed and cool-spread

Hot-mixed and hot-spread

Construction Temperature

Cool-mixed and cool-spread

Fig.9.1.1 铺设现场施工

Bituminous Mixture

Maximum Particle

Diameter

Coarse grade D max

=37.5 ,31.5mm

Special coarse grade

D max =53mm Medium grade D max =26.5,19mm Fine grade D max =16, 13.2,4.75mm

图9.1.2 颗粒筛

Bituminous Mixture

Discontinuous

Continuous

Mineral Gradation

Bituminous Mixture

Admixture material compactness

or the residual porosity

after pressure

Dense gradation

(p<10%)

Half open-gradation

(p>10%)

Open-gradation

p>15%

Density type Ⅰ

3%~6%

Density type Ⅱ

4%~10%

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粘-弹-塑性好,力学性质优良,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第九章

组成结构

强度理论

影响φ和C的因素

理论

组成结构

特点:

沥青混合料的类型

类型和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如下图9.2.1 和表9.2.1所示。

a-密实悬浮结构b-骨架孔隙结构c-密实骨架结构

表9.2.1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示意图特点混合料名称

密实悬浮型a V

V

中、Φ小连续型密级配

骨架空隙型b C小、V

V

大、Φ中连续型开级配

密实骨架型c C大、V

V

小、Φ大间断型密级配

沥青混合料在路面结构中有二种破坏性式:

强度理论

Destruction

Distortion

Destruction

Normal and higher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Insufficient

cohesion

Insufficient

shear resistance

Insufficient

tensile strength

Coulomb

Theory

强度理论

φ

σ

C+

=

τ—抗剪强度 C —粘聚力

σ—剪切法向压应力

υ —内摩擦角

结论: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讲解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 2.1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2 判定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送样规则 3.1 沥青试验送样 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并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送样 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表。 常用沥青混合料试验项目的样品数量

平行试验应加倍取样。在现场取样直接装入试模成型时,也可等量取样。 取样材料用于仲裁试验时,取样数量除应满足本取样方法规定外,还应多取一份备用样,保留到仲裁结束。 取样后当场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等栏目。 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它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记载下列事项: 1、工程名称、拌和厂名称及拌和机型号。 2、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以摊铺的路段桩号等。 3、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 4、取样人、取样日期。 5、取样目的或用途。 4.检测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5.沥青试验 T001 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术语 2.1.1沥青的密度 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沥青的相对密度 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及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针人度 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针人度指数 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延度 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软化点(环球法)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沥青的溶解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蒸发损失 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闪点 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及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

杯(简称TOC)。 2.1.10弗拉斯脆点 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 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沥青的黏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及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 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2.1.16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及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及不吸收水分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吸水率小于0.5%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以g/cm3计。 2.1.1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及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闭口孔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的干质量,以g/cm3计。 2.1.20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1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第一节沥青材料试验检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 93)中道路用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M0671-93 ),对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延度、软化点、溶解度、闪点以及蒸发损失试验后的质量损失和针人 度比;对于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需检验针人度、延度、软化点、闪点、溶解度、含腊量、密度以及薄膜加热试验后的质量损失、针人度比、延度。现将各指标的检测方法分别叙述。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 针人度试验是国际上经常用来测定粘稠(固体、半固体)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通常稠度高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小,表示沥青愈硬;相反稠度低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大,表示沥青愈软。我国现行标准是以针人度为等级未划分沥青的标号。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沥青的针人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试样的深度。以0.1mm 表示。( 2)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法码的总质量为100g 士0.05g,试验温度为25 C, 针人度贯人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如采用其他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 3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 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2 .仪具与材料: ( 1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人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 士0.05g,另附50g 士0.05g 砖码一只,以供试验时适合总质量1oog 士0.05g 的需要。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卸, 以便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基本要求与此项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0-60,表面粗糙度Ra0.2 卩m- Ra0.23卩m,针及针杆总质量2.5g 土0.05g ,针杆上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 进行检验。 ( 3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 底;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 35m(适用于针人度小于200); 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适 用于针人度200-350 );对针人 度大于350 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 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 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4) 恒 温水浴:容量不少于10L,控 制温度土0.1 C。水中应备有一 带孔的搁板(台) ,位于水面下 不小于1mm距 水浴底不少于50mm处。(5) 平 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深度 不少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 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 6)温度什: (0-50 )C,分度0.1 °Co ( 7)秒 表:分度0.1s 。(8) 盛样皿盖: 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 口尺寸。 ( 9)溶剂:三氯乙烯等 ( 10) 其他:电炉或砂浴、石棉网、 金属锅或瓷把坩蜗等。3.方法 与步骤 (1)准备工作①将试样注入盛 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 人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 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 皿在 ( 15-30 ) C 室温中冷却 1- 1.5h (小盛样皿) 、1.5-2h (大 盛样皿)或2-2.5h 特 殊盛样皿)后,移人保持规定试 验温度土0.1 C的恒温水浴中 1-1.5 (小盛样皿) 、1.5-2h ( 大试样皿 ) 或 2- 2.5h特殊盛样皿)。②调整针 人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 导轨,以确认元水和其他外来 物,元明显摩 擦。 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 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 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 件,加上附加法码。 (2)试验步骤①取岀达到恒温的 盛样皿,并移人水温控制在试验 温度土0.1 C (可用恒温水浴中的 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 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 少于10mm②将盛有试样的平底 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的平台上, 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 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 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 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 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 器的指针指示为零。③开动秒 表,在指针正指5s 的瞬间,用 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 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 钮使针停止移动。注:当米用自 动针人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 下贯人试样同时开始,至5s 时 自动停止。④拉下刻度盘拉杆与 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 针或深度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 0.5 。⑤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 3 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 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 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 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浴,使平 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 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 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 棉花或布擦干。 ⑥测定针人度大于200 的沥青试 样时,至少用3 支标准针,每次 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 3 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 针取岀。4.报告:同一试样 3 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 时,计算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 值,取至整数作为针人度试验结 果,以0.1mm 为单位。 针人度( 0.1mm) 允许差值 ( 0.1mm) 0-49 2、50-1494、 150-2496、 250-349 10、>35014O 5.精密度或允许差 ( 1 )当试验结果小于50 (0.1mm)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 允许差为2(0.1mm),再现性试 验精度的允许差为4 ( 0.1mm) o (2)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 50(0.1mm) 时,重复性试验精度 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4%,再现 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平均值 的8%。 6.注意事项 ( 1)试验的精密度和允许差规 定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本法对精 度的规定尽量按国际上通行的米 用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表示方法。 重复性试验是指短期内,在同一 试验室由同一个试验人员、米用 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完成两 次以上的试验操作,所得试验结 果之间的误差应不超过规定的允 许差;再现性试验是指在两个以 上不同的试验室,由各自的试验 人员米用各自的仪器,按相同的 试验方法对同一试样分别完成试 验操作,所得的试验结果之间的 误差亦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差。 但一个样品某次试验结果的获得 是同时进行几次试验(如针人度 同时扎三针) 通常以几次平行试 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试验 方法一般均规定几次试验结果 的允许误差,它并不属于重复性 试验。这里平行试验的允许差是 检验这一次试验的精确度,是对 试验方法本身的要求,其重复性 和再现性试验的允许值与作为 一次试验取2-3 个平行试验的差 值含义不同,它是多次试验的结 果,即平均值之间的允许差,故 要求更为严格。重复性和再现性 试验只有在需要时(如仲裁试验) 才做。重复性试验往往是对试验 人员的操作水平?、取样代表性 的检验,再现性则同时检验仪器 设备的性能,通过这两种试验检 验试验结果的法定效果,如试验 结果不符合精确度要求时,试 验结果即属无效。 ( 2)针人度试验属于条件性试 验,因此试验时要注意其条件。 针人度的条件有三项,分别为温 度、时间和针质量,这三项要求 不一样,会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 性。试验时要定期检验标准针, 尤其不能使用针尖被损的标准 针,在每次试验时,均应用三氯 乙烯擦试标准针。同时要严格控 制温度,使其满足精度要求。 ( 3)影响沥青针人度测定值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标准针 与试样表面的接触情况。在试验 时,一定要让标准针刚接触试样 表面;试验时可将针人度仪置 于光线照射处,从试样表面观察 标准针的倒影,而后调节标准针 升降,使标准针与其倒影刚好接 触即可。 ( 4 )将沥青试样注人试皿时,不 应留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明 火将其消掉,以免影响结果的正 确性。 7. 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确定方 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①本试验 通过三个以上温度的针人度试验 求取针人度指数PI 、当量软化 点T800 、当量脆点T1.2的方 法。②本方法用以评价道路石油 沥青的温度感应性,预估沥青 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及低温抗裂性 能。③用本方法评定橡胶或聚合 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 用于均匀混合的样品。 ( 2)仪器设备: ( 1)针入度 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 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 贯人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 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 质量为50g±0.05g, 另附50g± 0.05g 砖码一只,以供试验时适 合总质量1oog±0.05g 的需要。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 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 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 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 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卸,以便 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 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 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 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当

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新版.pdf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测计划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 材料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试验规程规定的平 行试验次数或一次 试验的试样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 粗集料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等) 针片状颗粒含量 颗粒组成(筛分) 压碎值 磨光值 洛杉矶磨耗值 含水量 随时 随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 2~3 2 2 4 2 2 细集料颗粒组成(筛分) 砂当量 含水量 松方单位重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2 2 2 2 矿粉 外观 <0.075mm含量 含水量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 2 2 石油沥 青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含蜡量 每2~3天1次 每2~3天1次 每2~3天1次 必要时 每周l次 每周l次 每周l次 必要时 3 2 3 2~3 改性沥 青 针入度 软化点 离析试验(对成品改性沥青) 低温延度 弹性恢复 显微镜观察(对现场改性沥 青)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周1次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周1次 必要时 必要时 随时 3 2 2 3 3 - 乳化沥 青 蒸发残留物含量 蒸发残留物针入度 每2~3天1次 每2~3天1次 每周1次 每周1次 2 2 改性乳化沥青 蒸发残留物含量 蒸发残留物针入度 蒸发残留物软化点 蒸发残留物的延度 每2~3天1次 每2~3天l次 每2~3天1次 必要时 每周1次 每周l次 每周1次 必要时 2 3 2 3 注①表列内容是在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日常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项目与要求。 ②“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2016试验检测-沥青混合料

第1题 一般情况下,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温度为(?)。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第2题 用灌砂法测定压实,采用量砂应洁净,量砂粒径为()mm。 A.0.25-0.50 B.0.30-0.50 C.0.25-0.60 D.0.30-0.60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 此题得分:1.0 第3题 量砂松方密度标定时,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用灌砂筒在标定罐上灌砂,测定()。标定应进行三次。 A.装满标定罐后的剩余砂质量 B.装满圆锥体后的剩余砂质量 C.装满标定罐和圆锥体后的剩余砂质量 D.装满标定罐和圆锥体内的砂质量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第4题 当被测层粗糙度较大时,应()。 A.更换被测层位置 B.整平被测层表面 C.在挖坑前测定填充表面空隙所需的量砂质量 D.在挖坑前测定填充孔隙所需的量砂质量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 该光盘引用规程中的两种干密度计算方法有无实质性区别?()。 A.有 B.无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第6题 通常沥青用量超过最佳用量的,就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明显降低。 A.0.30% B.0.50% C.0.80% D.1.00%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第7题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 A.增加 B.出现峰值 C.减小 D.保持不变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 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 ). A.大 B.小 C.相同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哪些试验

沥青混凝土路面有哪些试验 最佳答案 沥青材料试验有:必检:1、针入度试验;2、软化点试验;3、延度试验;按需要检测:4、闪燃点试验;5、含蜡量试验;6、溶解度试验、7、密度试验;8、沥青老化性能试验;9、沥青粘附性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有:必检1、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包括密度、比重、饱和度等指标测定,2、沥青含量及混合料级配试验(沥青混合料抽提)按必要检测:);3、车辙试验;4、低温弯曲试验;5残留稳定度等 现场测试试验有:1、摆式摩擦试验(要取消);2、渗水性试验;3、取芯压实度试验;4、构造深度试验。5平整度试验 6弯沉试验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关键施工试验控制技术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3-08 10:05:13 0、前言 高速公路由于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并且随着车辆轴载明显增加以及重车比例增大,给沥青路面带来了明显的早期损坏(如辙槽、泛油、推拥等)这也对沥青路面的级配情况、抗滑性、平整度、密实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上面层是影响路面质量最直接的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因素,要提高路面的工程质量,上面层的施工质量必须保证,笔者将从沥青砼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谈谈保证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工程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 1、沥青砼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沥青砼路面上面层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原材料的选择 沥青 a.由于我省属于热区,所以沥青应选用稠度大且软化点高的沥青,以免夏季泛油。 b.修筑高速公路路面的沥青,在高温时要具有较低的感温性,低温时又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所以选择沥青时应尽量选择溶—凝胶型结构的环烷基稠油直馏沥青。其中沥青质的含量为15%~25%,针入度指数在-2~+2之间,PVN值宜在0~之间。 c.同时为了提高使用沥青的品质,特别是对重交通量沥青砼表层,更应该采用进口的沥青如壳牌、埃索、阿尔巴尔亚,标号宜为AH-50或AH-70. 集料 a.骨料最大粒径的确定:级配中的粗集料粒径大小与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有密切的关系。从国内外相关科研资料表明,当沥青混合料厚h与最大粒径D的比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道路综合试验指导书 [试验内容和学习要求] 本章选编了(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2)沥青的脆点试验;(3)石料的抗压强度和磨耗试验;(4)沥青的粘附性试验;(5)粗、细集料及矿粉的筛析试验;(6)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7)沥青混合料的制备;(8)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指标测定;(9)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1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等十个试验。 要求学生通过试验:(1)掌握沥青三大指标测定方法并会确定其称号;(2)了解沥青脆点的试验方法;(3)了解石料抗压、磨耗的试验方法,并会确定其等级;(4)掌握沥青的粘附性试验,并能确定其等级;(5)掌握筛析试验方法,并会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6)掌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了解车辙试验,并且能够确定沥青最佳用量,从而完成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试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 试3.1.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沥青的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0.1mm表示,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25℃,荷载(包括标准针、针的连杆与附加砝码的质量)为100g±0.1g,时间为5s。 测定沥青的针入度,可以了解粘稠沥青的粘结性并确定其标号。 2.试验仪具 (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标准针贯入沥青试样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0.05g。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 并有调解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针连 杆制动标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容易装卸,以便检 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解距离的悬臂,其端部 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如 试图3-1。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 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 示和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为提高测试精 密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 60,表面粗糙度Ra0.2μm~0.3μm,针及针杆总质量 2.5g± 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以试图3-1 沥青针入度仪 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1-齿杆;2-连杆;3-揿钮;4-镜;检验,其尺寸及形状如试图3-2。5-试样;6-底脚螺丝;7-度盘;8-转盘

2018年市政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试验考试(四)附答案

2018年市政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试验考试(四) 单位姓名成绩 1.DBJ13-69-2005标准规定,用于密级配的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磨耗值应小于等于(未作 答)。正确答案:C (A)26%; (B)27%; (C)28%; (D)29%。 2.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是用于评定集料的(未作答)。正确答案:B (A)吸附性; (B)抗水剥离能力; (C)抗拉能力; (D)抗压能力。 3.目前,国内外测定沥青蜡含量方法很多,但我国标准规定是(未作答)。正确答案:B (A)化学分析法; (B)蒸馏法; (C)硫酸法; (D)组合分析法。 4.70号沥青针入度试验时,以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的偏差范围为(未作答)(0.1mm)。正确答案:B (A)2; (B)4; (C)6; (D)8。 5.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6的关键筛孔是指(未作答)。正确答案:B (A)0.075mm; (B)2.36mm; (C)4.75mm; (D)1.18mm。 6.DBJ13-69-2005标准规定,用于SMA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磨耗值应小于等于(未作 答)。正确答案:C (A)26%; (B)27% ; (C)28%; (D)29%。 7.沥青饱和度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未作答)。正确答案:C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耐久性; (D)抗滑性。 8.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要调整喷气嘴与盛样瓶开口处得距离为(未作答)mm。正确答案:C

(A)6.15; (B)6.25; (C)6.35; (D)6.45。 9.对吸水率大于2%的试件,宜用(未作答)测定密度。正确答案:C (A)表干法; (B)水中重法; (C)蜡封法; (D)体积法。 10.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等级的评定,应由(未作答)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取平均等级表示结果。正确答案:B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11.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用的最大理论密度或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宜采用(未作 答)。正确答案:C (A)真空法实测; (B)溶剂法实测; (C)计算法; (D)马歇尔法。 12.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石屑或机制可用砂当量表示,其适用于(未作答)。正确答案:A (A)0~4.75mm; (B)0~2.36mm; (C)0~0.15mm; (D)0~1.18 mm。 13.蜡含量检测时下列溶剂中,能将沥青中裂解出的油分完全溶解的溶剂是(未作答)。正确答案:B (A)乙醇; (B)乙醚; (C)石油醚; (D)乙醚和石油醚。 14.沥青针入度试验时,其标准温度应为(未作答)。正确答案:C (A)15 ℃; (B)20 ℃; (C)25 ℃; (D)30 ℃。 15.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成型时,其击实次数为(未作答)。正确答案:D (A)50次; (B)60次; (C)70次; (D)75次。

沥青混合料检测方案

沥青混合料 ①沥青混合料的各种原材料,如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沥青、汽油、煤油、柴油和外掺 剂(改性剂)等需注明材料来源、品种、规格、数量、日期和存放地点,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设计和配合比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1批,改性沥青每50t为1批)每批次抽检一次。 a针入度:每100t检测1次。软化点:每100t检测1次。 延度:每100t检测1次。 b矿料级配:每台拌和机1次或2次1日。 c配合比:每强度等级、标号、级配做1个配合比设计。 d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用量 :检测频率:每台拌和机1次或2次/日。 ②压实度 a检测频率:每1000㎡测1点,用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检验。不应小于设计及规范要求。 b面层厚度:检测频率:每1000㎡测1点,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c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测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 d抗滑、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测频率:用测平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路宽<9m测1点,9m≤路宽 ≤15m测2点,路宽大于>15m测3点。也可用三米直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20m量取两尺,取最大值。检验频率点数与测平仪相同。 e宽度:允许偏差±30mm。 检测频率:设计断面逐个检测。 f横坡度:允许偏差±0.5%。 检测频率:设计断面逐个检测。 检测方法:用横断面仪或者水准仪检测。 g井框与路面高差:允许偏差小于5mm。 检测频率:用十字法检查,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线的直线作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 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h抗渗:渗水系数300ml/min。 检测频率:每200m测1处。 ③混凝土路面 a弯拉强度 检测频率:每100m3的砼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1次:不足100m3时按100m3计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砼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少1组。 b抗压强度:当设计有要求时,需做抗压强度试验。 检测频率:每100m3的同配比混凝土,取样一次,不足100m3时按一次计。 c厚度 检测频率:每1000㎡抽测1点。结果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5mm。 d抗滑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频率:用铺砂法每1000㎡抽测1点。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道 路 综 合 试 验 指 导 书 [试验内容和学习要求] 本章选编了( 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 (2)沥青的脆点试验;(3)石料的抗压强度和磨 耗试验;(4)沥青的粘附性试验;(5)粗、细集料及矿粉的筛析试验; (6)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7)沥青混合 料的制备;(8)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指标测定; (9)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1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等 十个试验。 要求学生通过试验:(1)掌握沥青三大指标测定方法并会确定其称号; (2) 了解沥青脆点的试验方法; (3) 了解石料抗压、磨耗的试验方法,并会确定其等级; (4)掌握沥青的粘附性试验,并能确定其等级; (5)掌握筛 析试验方法,并会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6)掌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了解车辙试验,并且能够 确定沥青最佳用量,从而完成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试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 试3. 1. 1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沥青的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标准针 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 0.1mm 表示,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 25C ,荷 载(包括标准针、针的连杆与附加砝码的质量)为 100g± 0.1g ,时间为 5s 。 测定沥青的针入度,可以了解粘稠沥青的粘结性并确定其标号 2.试验仪具 指示标准针贯入沥青试样深度准确至 0.1mm 的 器 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 50g 0.05g ,另附50g ± 0.05g 砝码一只,试验时总 量为100g ± 0.05g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 (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 并能 仪 士 质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第二部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沥青的取样方法应满足检查沥青产品质量而采集有代表性样品。 取样数量:粘稠或固体沥青不少于1.5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小于4L。 取样仪器主要有:盛样器、沥青取样器。 沥青试样在试验前应按一定方法制备,下面介绍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1、仪器与材料 (1)烘箱:200℃,带温度调节器。 (2)加热炉具:电炉或其它燃气炉。 (3)石棉垫:不小于炉具上面积。 (4)滤筛:筛孔孔径0.6mm。 (5)沥青盛样器具:金属锅或瓷坩埚。 (6)乳化剂。 (7)烧杯:1000ml。 (8)温度计:0~100℃及200℃,分度0.1℃。 (9)天平:称量2000g,感量不大于1g;称量100g,感量不大于0.1g。 (10)其它:玻璃棒、溶剂、洗油、棉纱等。 2、热沥青试样制备 (1)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恒温烘箱中,烘箱温度80℃,加热至沥青全部溶化。 (2)将盛样器在炉具上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搅拌,温度不超过100℃条件下,脱水至无泡沫为止。最后的加热温度不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石油沥青)或50℃(煤沥青)。 (3)将盛样器中的沥青通过0.6mm的滤筛过筛,分装入擦试干净并经干燥的一个或数个沥青盛样皿中,数量应略有富余。 (4)将准备好的沥青一次灌入各项试验的模具中。 沥青试样的制备方法适用于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需要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试样,按此法准备后立即在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

试验一沥青针入度试验 沥青的针入度是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重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以0.1mm表示,它用来测定沥青的粘滞度。 一、试验目的 1、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和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2、做为划分沥青牌号的指标之一。 二、主要仪器设备 1、针入度仪:普通型或数显型。由主机及标准针、针连杆、盛样皿等组成。盛样皿分Φ55×h35及Φ70×h45等。 2、恒温水浴。 3、平底玻璃保温皿。 4、温度计:0~50℃,分度0.1℃. 5、盛样皿盖:平板玻璃。 6、其它:电炉、石棉网、金属锅、瓷坩埚等。 三、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10mm,盖上盛样皿,在15~30℃室温冷却1~1.5h(小盛样皿)或1.5~2h(大盛样皿),移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1~1.5h(小盛样皿)或1.5~2h(大盛样皿)。调整针入度仪水平。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并固定拧紧,加上附加砝码。 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25℃,针、针连杆、附加砝码合重100±0.5g。 2、平底保温皿放于仪器工作台上,并放入三脚架,加入温度高于25℃的清水,试样表面上水层深度不小于100mm。 3、打开电源开关,使时间选择在5s档。 4、调整针与沥青试件表面接触。 5、记下针入度初读数,按一下启动键,仪器工作使针落下,待5s后稳定,读取数据为终读数,针入度为终读数减初读数。 6、若采用手动方法:前面1~4步相同,记下初读数。开动秒表,待正指5s时,按下释放按钮,标准针及针连杆垂直自动穿入试样。至秒表正指10s时,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新旧对比分析新旧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相对原规程的主要变化: 1、取样数量:取样数量太少缺乏代表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新 规程将稠沥青或固体沥青的沥青样品数量有 1.5kg修改为 4.0kg。新规规定在验收地点取样方法:当沥青到达验收地点卸 货时,应尽快取样,且要求所取样品为两份,一份样品用于验 收试验,另一份样品留存备查。 2、沥青密度技术规范中要求为25℃的沥青相对密度,试验条件将 原来的15℃修改为25℃及15℃,取消了原来的规程中的温度 换算公式。 3、针入度试验方法中取消了手动针入度仪,取消了原规程中的保 温时间下限,规定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不少 于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或3h(特殊盛样皿)后 移入保持规定的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不少于 1.5h(小盛样皿)、2h(大盛样皿)或 2.5h(特殊盛样皿)。4、沥青延度试验规定了延度仪的测量长度不大于150cm,仪器应 有自动控温、控速系统。原规程中“浇筑完试件后在室温冷却 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的±0.1℃的恒温水槽中,保 持30min后取出,再刮平”,修改为在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再刮平。(没有必要将试件放入水中保温,因为从水槽中取出来 有水,再用热刮刀刮平,会发生沥青乱溅,容易烫伤人) 5、软化点试验规定了温度计,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0-80℃的产品,

温度计根据软化点的温度调整为0-100℃,分度值为0.5℃ 6、沥青溶解度试验适用范围中增加了聚合物改性沥青。删除了水 流泵过滤的方法,而采用古氏坩埚及玻璃纤维滤纸过滤 7、老化试验适用范围中增加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结果处理有所改 变:质量变化数据准确度由原规程的保留至两位小数修改为准 确至三位小数。 8、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适用范围删除了煤沥青,增加了聚合物改 性沥青 9、沥青灰分含量试验增加了岩沥青、湖沥青天然沥青材料的灰分 含量试验,删除了煤沥青的灰分含量试验。高温炉温度要求由 原规程的950℃修改为900±10℃。重复煅烧,达到恒重的标准 由原规程中的连续称量差数不大于0.6mg修改为差数不大于 0.3mg。 10、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试验:本试验与原规程几无差别,但目前 山东高速公路及一级路为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大 多数采用在矿粉中加入生、熟石灰粉等措施提高抗水损害能力,因此可将50g熟石灰粉放在容器中,加洁净水搅拌,将碎石放 入溶液中浸泡5s,拿出晾干,然后再按规程所述进行粘附性试 验 11、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对试验所采用的盛样管本次修订去掉 了玻璃试管,统一为铝管。盛样管尺寸对试验结构存在影响, 当盛样管几何尺寸改变后,各种改性沥青的上下软化点差值会

JTJ_052-2000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沥青的密度density of bitumen 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t/m3 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specific gravity of bitumen 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 2.1.3 针人度penetration 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沥青试样的深度,以0. lmm 表示。 2.1.4 针人度指数penetration index 一种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人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人度按规 定方法计算得到。 2.1.5 延度ductility 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 表示。 2.1.6 软化点(环与球法)softening point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 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表示。 2.1.7 沥青的溶解度solubility 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loss on heating 沥青试样在内径55mm.深35mm 的盛样皿中,在163℃温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 后质量的损失,以百 分率表示。 2.1.9 闪点flash point 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二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 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试样温度,以C 表示。盛样器对粘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 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法)。 2·l·10.弗拉斯脆点fraass breaking point 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试样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被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表示。 2.1-11 沥青的组分分析analysis for broad chemical compositionof bitumen 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粘度viscosity of bitumen 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 量,也称粘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density of bituminous mixtures 指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t /m3 表示。 2.1.14 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specific gravity of bituminousmixtures 同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单位无量纲。 2.1.15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theoretical maximumdensity of bituminous mixtures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作业 指导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沥青路面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以及质量检查、验收等各个阶段。 2.引用标准 2.1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2 判定依据: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3.送样规则 3.1 沥青试验送样 进行沥青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并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2 沥青混合料试验送样 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试样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决定,宜不少于试验用量的2倍。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每一组代表性取样如下表。

平行试验应加倍取样。在现场取样直接装入试模成型时,也可等量取样。 取样材料用于仲裁试验时,取样数量除应满足本取样方法规定外,还应多取一份备用样,保留到仲裁结束。 取样后当场试验时,可将必要的项目一并记录在试验记录报告上。此时,试验报告必须包括取样时间、地点、混合料温度、取样数量、取样人等栏目。 取样后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它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记载下列事项: 1、工程名称、拌和厂名称及拌和机型号。 2、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以摊铺的路段桩号等。 3、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 4、取样人、取样日期。 5、取样目的或用途。 4.检测目的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指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5.沥青试验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 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术语 2.1.1沥青的密度 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n?计。 2.L2沥青的相对密度 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针人度 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针人度指数

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延度 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软化点(环球法)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C 计。 2.1.7沥青的溶解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蒸发损失 沥青试样在163C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闪点 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C计。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o 2.1.10弗拉斯脆点 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C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 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沥青的黏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 计。 2.1.14栃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 量纲。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 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n?计。 2.1.16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吸水率小于0.5%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以g/cm3计。 2.1.1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