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震仪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的技术发展与趋势

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的技术发展与趋势地震勘探系统是一种关键的工具,用于检测和研究地下的地震活动。
它通过记录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特征,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更好地理解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的模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上地震勘探系统得到了显著的技术发展,这些发展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增加了勘探任务的范围和深度。
本文将探讨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的技术发展与趋势。
从传统的海底地震勘探设备到现代化的多传感器系统,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传统的海上地震测量通常利用单一传感器,如水下声纳或磁力计,通过测量海底的地震信号来获取地下地壳的信息。
然而,这种方法有一些限制,例如对数据的处理速度较慢、只能测量有限的参数以及不能进行高分辨率的地下成像等。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多传感器地震勘探系统逐渐成为主流。
这些系统结合了多种传感器,如水下声纳、地震仪、磁力计和测量钻孔,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参数。
其中一个关键的发展是多传感器的同时采样和记录,这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数据并进行实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多传感器系统的自动化,使得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更加高效和准确。
除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的技术发展,海上地震勘探系统还受益于数据处理和成像算法的进步。
传统的地震数据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而现代的算法和技术可以更快地处理海量的数据并生成高分辨率的地下成像结果。
例如,全波形反演是一种先进的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全部的地震波数据来提高成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此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被应用于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以帮助解决一些复杂的地下问题。
随着海上地震勘探系统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趋势也逐渐出现。
首先,海上地震勘探系统正朝着更大深度和更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
为了探测和研究更深的地下结构,勘探船和设备需要具备更大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能力。
同时,为了获取更清晰的地下成像结果,系统需要提高分辨率,以便更好地解析地壳的细节。
2024年地震专用仪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地震专用仪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地震专用仪器是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监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地震专用仪器的市场发展情况对于地震科学的研究和地震灾害预警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的概况地震专用仪器市场包括地震监测仪器和地震科学研究仪器两大类。
地震监测仪器主要用于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预警,包括地震仪、加速度计、地震台等;地震科学研究仪器主要用于地震学研究和地震勘探,包括地震震源传感器、地震探测器、地震模拟器等。
目前,地震专用仪器市场呈现出增长态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在过去几年持续保持在5%以上。
这主要受益于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地震灾害预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 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关键因素:2.1 地震科学研究的需求地震科学研究对于地震专用仪器的需求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地震科学研究的深入,对于地震仪器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更先进、更准确的仪器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2 地震监测和预警的需求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预警是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的主要需求来源。
随着地震灾害的频发,地震监测和预警工作得到了广泛重视。
地震监测仪器的提升和地震灾害预警技术的发展对于市场的需求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2.3 科技进步的推动科技进步是地震专用仪器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仪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稳定的性能和更长的工作寿命。
科技进步的推动催生了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的发展。
3. 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的前景和挑战地震专用仪器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3.1 市场竞争加剧地震专用仪器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市场,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优秀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等手段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3.2 技术创新难度较大地震专用仪器的技术创新难度较大,需要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共同研发。
海底地震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

海底地震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海底地震学是一门研究海底地震活动、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球构造与动力学的学科。
近年来,由于全球海洋监测站网络的建立和强大的计算机能力,海底地震学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海底地震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
一、测量海底地震波海底地震波是指地震事件后在岸地和海底之间传递的地震波,是了解海底地震活动的重要数据来源。
研究人员利用测震仪和海底地震仪器对地震波进行监测和分析,其中海底地震仪器主要分为深水和浅水地震仪器,通过它们可以获得地震波在水体和地层中传播的变化规律。
海底地震波监测need模型分为局域和区域两种。
局域监测主要用于站点的故障修复和数据校验等,而区域监测则旨在获得更高精度的地震波数据,以研究地下构造和某些地震现象的发生规律。
二、海洋监测站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已建立了多个海洋监测站网络,如西北太平洋水文扩展台、南海海底测震台网和南极海底地震网等。
这些设施可以实时地监测地震发生事件以及海底地震波的传播,提供海底地震学研究所需的数据。
此外,这些网络还可以监测海洋环境的变化,如海涛、海浪、海潮等。
三、海底地震学的研究应用海底地震学在地球科学和社会应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地震预警是其最重要的社会应用之一。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迅速地检测到地震活动并将信息实时传递给公众,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出对应的行动,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此外,海底地震学的研究也为人类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地球构造的方法和方向。
比如说,在海底地震学的研究中,人们可以利用地震波分析海底地貌、地质构造、地壳的物理性质和地球的历史演变等问题,从而加深人类对地球及其构造的认识。
四、海底地震学的未来发展未来,海底地震学将继续发展。
人们将会借助新的监测技术、研发新型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建立新的计算模型、开展理论模拟和数值仿真以扩展海底地震学的研究。
同时,人们还将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整合与创新,以完善海底地震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024年地震勘探专用仪器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地震勘探专用仪器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地震勘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工程勘察的技术手段,用于探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地震勘探主要依赖于地震仪器,因此地震仪器市场规模的分析对于了解地震勘探行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震勘探专用仪器市场规模进行详细的分析。
市场概况地震勘探仪器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地质资源的开发,对地震勘探仪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地震勘探仪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地震勘探专用仪器市场规模在近几年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8年全球地震勘探专用仪器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Y 亿美元。
地震勘探仪器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地震勘探需求增加全球范围内,对地震勘探的需求不断增加。
地震勘探在油气勘探、地下水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地震仪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 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发展地震仪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地震勘探更加准确、高效。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地震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 新兴市场的崛起在新兴市场,如亚洲和非洲地区,对于地震勘探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需求促进了地震仪器市场的增长。
4. 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政府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也为地震仪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府对地震勘探行业的投资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市场分析与展望地震仪器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对地质资源的开发,对地震勘探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将进一步提高地震仪器的性能,增加市场的吸引力。
然而,地震仪器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壁垒较高,新进入者难以立足。
另一方面,地震勘探行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仪器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底地形测绘技术备受关注。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是探索、研究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也是保障海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研究现状1. 传统测绘技术传统海底地形测绘技术主要包括声纳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和激光测距仪等。
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对海底地形的定性分析,但由于其分辨率较低、测深范围有限以及对水下障碍物缺乏精确探测等问题,往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 地形测量技术近年来,地形测量技术在海底地形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利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并完善了海底地形测绘的内容和方法。
例如,利用多波束探测器,可以获取更加精确的海底地形信息,为海洋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自主水下无人装备近年来,自主水下无人装备的发展为海底地形测绘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和测绘设备,自主水下无人装备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海底地形测绘。
此外,自主水下无人装备还具有自主导航、长时间工作和适应恶劣环境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海底地形测绘的效率和精度。
二、发展前景1. 深海勘探与开发随着对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竭,深海勘探与开发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揭示深海底部的地形特征和海底地质结构等关键信息,为深海勘探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 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可以对海底地质、海底生态以及海洋污染等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评估,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海底地形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制定环境保护策略和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海底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海底地形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在石油、天然气、矿产等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中,海底地形测绘技术能够提供准确的地质勘探信息,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海底地震采集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C N PC , B e j i i n g 1 0 0 7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 C h i n a)
关 键 词 :海底 地 震 ; 采 集技 术 ; 设 备介 绍 ; 现 状 与 建 议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3 1 . 4 6 文献标识码 : A D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2 3 3 6 . 2 0 1 5 . 0 2 . 0 0 1
t h e o c e a n b o t t o m c a b l e( O B C ) a n d o c e a n b o t t o m n o d e ( O B N ) a r e e me r g i n g i n a n e n d l e s s s t r e a m. B u t t h e o c e a n b o t t o m a c q u i s i t i o n i s
而 国内在 这一领域仍 处于初 步应用阶段 。除海底 地震仪之外 ,相 关核 心装备研发更是 处于近 空白状 态,某些掌握 前沿核心
技 术的西方公 司多出于商业竞争 目的,一般仅提 供技术服务 ,因此 国内开展相 关装 备技 术的 自主研发 势在 必行。此文详 细
介绍 了海底地震 采集技 术的优 缺点 、装备现状及趋势 ,以期对 国内相关研 究提供一定参考 。
c a n t a d v a n t a g e s i n s o me r e s p e c t s . No w t h e r e i s a b o o m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ma r k e t f o r o c e a n b o t t o m s e i s mi c a c q u i s i t i o n ,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 me n t p r o s p e c t s a r e g r e a t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g r e a t p r o re g s s h a s b e e n ma d e i n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o c e a n b o t t o m s e i s mi c a c q u i s i t i o n . Bo t h
地震仪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震仪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震仪器是用于监测和测量地震活动的仪器设备。
以下是地震仪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现状:
- 地震仪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具备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监测能力。
- 常用的地震仪器包括地震仪、加速度计、重力仪等,它们可以记录地震波的振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参数。
- 地震仪器通常安装在地下观测井、地震台站或建筑物上,通过网络传输实时数据,以便对地震活动进行监测和分析。
2. 发展趋势:
- 进一步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监测较小地震和近地地震(近距离发生的地震)。
- 发展多参数地震仪器,能够同时监测多种地震参数,如地震波的振动方向、速度和振幅等,以提供更全面的地震数据。
-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更小巧、更便携的地震仪器,以增加其灵活性和移动性,便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地震监测。
- 结合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地震事件,提供更可靠的预警和预测能力。
- 利用卫星和无人机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更广域、高时空分辨率的地震监测,以完善对地震活动的了解。
总体而言,地震仪器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监测精度、多参数监测、便携化、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广域监测。
这些进展有助于
更好地理解地震活动,提供更有效的地震预警和防灾措施。
2024年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及地震服务市场前景分析

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及地震服务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地震专用仪器的制造和地震服务在地震预警、地震监测、地震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和地震服务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地震专用仪器制造是指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于地震监测的仪器设备。
随着地震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专用仪器的制造也不断发展。
当前,地震专用仪器制造面临以下几个挑战和机遇:•技术创新:地震专用仪器制造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以提高仪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市场竞争: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国内外市场需求:随着全球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和升级,地震专用仪器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制造商提供了机会。
3. 地震服务市场地震服务市场是指基于地震专用仪器,为各类用户提供地震相关的服务,包括地震预警、地震监测、地震勘察等。
地震服务市场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对地震监测和地震预警提供支持和投资,为地震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用户需求:地震服务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用户对地震信息和服务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地震风险认识的增加,对地震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
•技术创新:地震服务市场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以提供更准确、及时的地震信息和服务。
4. 地震专用仪器制造与地震服务市场的关系地震专用仪器制造与地震服务市场密切相关,仪器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地震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制造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仪器设计和生产工艺。
通过与地震服务机构的合作,制造商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5. 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及地震服务市场前景分析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及地震服务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地震频发和地震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增加,地震监测和地震预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909X (2004)02-0019-09收稿日期:2003-05-19基金项目:973资助项目(G 200004760404)作者简介:阮爱国(1963-),男,浙江温岭市人,博士,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方面研究。
海底地震仪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阮爱国1,李家彪1,冯占英2,吴振利1(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 310012;2.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 100101)摘 要:以改进型得克萨斯海底地震仪为主线,详细描述了海底地震仪的工作原理、主要仪器参数、观测方式和回收方法,同时,对美国、日本等几个国家和地区海底地震仪研制和实际观测工作方面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海底地震仪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P 716+.8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是一种将检波器直接放置在海底的地震观测系统,在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和研究中,既可以用于对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探测,也可以用于对天然地震的观测,其探测和观测结果可以用于研究海洋地壳和地幔的速度结构及板块俯冲带、海沟、海槽演化的动力学特征,也可以用于研究天然地震的地震层析成像以及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等,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海底地震仪的研制和应用研究[1]。
在我国,虽然曾有部分单位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开展过少量的人工剖面探测方面的工作[2~4],但总体来说这方面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OBS 观测系统仍处于研制和试验阶段[5,6]。
本文对海底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美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OBS 观测系统研制发展状况作了简要介绍。
1 设计原则[7~9]设计海底地震仪时,有以下原则:(1)要保证地震仪与海底有良好的接触。
部分海底的覆盖物并不是岩石,而是软沉积物,因而要想获得良好的数据记录,必须使地震仪与海底有良好的接触。
(2)为了捕捉小震或远震,海底地震仪需要有高度的灵敏性。
整机的设计要求为低噪声,除了将磁带记录中的机械旋转部分的振动与检波器(即振动探头)隔绝外,还应减小放大器的电噪声。
同第22卷 第2期2004年6月 东 海 海 洋DONGHAI MARI NE SCIENCE Vol.22 No.2J une,2004时,设计时还应考虑水流诱发噪声产生的影响。
(3)因为需留在海底无人管理达一定的时段,海底地震仪应有高度的可靠性。
同时,海底地震仪是由有限体积和重量的电池作为供电源的,因而应设计为低耗电。
(4)海底地震仪的记录应为高质量的记录,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如在利用反演法和层析成像法等现今在地震学中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有高信噪比、大动态范围和低失真度的记录资料作为基础。
(5)海底地震仪的体积需小而轻,以保证在考察中灵活地增减海底地震仪的数量,这对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无疑是有益的。
在某些情形下(如用直升机布设海底地震仪时),地震仪体积的大小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决定试验本身能否进行下去的主要或决定的因素。
(6)海底地震仪还必须备有可靠的回收装置,包括自动搜寻辅助器(闪光器)、无线电波发射机和释放机械等装置。
(7)海底地震仪必须有一个声应答器系统。
当应答系统接收到由船上发出的指令后,能使锚镇重物脱扣,并能测量从船只到海底地震仪的精确距离,从而确保海底地震仪精确定位。
2 观测系统[7~9]各国和地区研制的OBS 观测系统是不同的,但其总体构件和工作原理差异不大。
现以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制作的改进型得克萨斯OBS 为例,对OBS 观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作简要介绍。
该OBS 观测系统成本低、体积小、易布设并易回收,是以最早的单通道模拟式仪器为原型,通过发展数字化单元设计而来的,可以放置到深度达4000m 的海底。
2.1 系统结构OBS 观测系统由几个相互关联的单元或组件构成,如图1所示。
2.1.1 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是由3个正交的地震检波器和1个任意的水中检波器组成。
3个4.5Hz 的L-15B 型地震检波器中有2个为水平向,1个为垂直向。
检波器被安装在万向支架上,以便即使仪器的箱体在海底倾斜达25°时也能保持水平位置。
高粘度硅油阻尼万向支架的机械装置可保证它的位置平衡。
该传感器可接收多达4个通道的传感器输入。
2.1.2 信号调节和暂时存储器单元为避免假频干扰,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后须经低通滤波处理,然后由一个三级增益范围的放大器和一个24位模-数转换器将滤波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达到126分贝的总动态范围。
最大采样率是每通道每秒1000次,数字化的数据可暂时储存在存储板上512K 字节容量的随机存储器里。
2.1.3 记录单元在给定的时间间隔里或者当暂时存储器被填满时,传感器可将数据从暂时存储器通过SCSI 接口传送到较永久性的数字记录装置里。
虽然任何SCSI 存储装置实际上将作为永久数据存储器使用,但仍在每一个第一级单元上使用了1台TDC -3600盒式磁带机,1盘183m 的盒式磁带机,使存储容量可达到最大值155M 字节。
若在1台T DC-3820磁带机上使用・20・东 海 海 洋22卷2期 图1 OBS 观测系统原理框图1盘305m 的盒式磁带,可将存储容量提高到525M 字节。
这个系统还可以在一个硬盘上记录数据,例如Conner3200或Toshiba MK2224FB 磁盘机,每一台都有203M 字节的容量。
记录装置的电源是由CPU 通过一对继电器控制的。
2.1.4 控制单元OBS 观测系统是由一个CPU -8088板上的80C88微处理器控制的,这块板上还包含了一个小RAM 、一个存储了控制软件的可编程存储器(EPROM)以及串、并行接口和一个晶体控制的实时时钟。
微处理器控制了全部的数据采集过程,并按照一个预先给定的程序放置仪器。
处理软件可以选择包含一个事件检测算法,它以一个长期-短期信号电平的比较为基础来检测地震事件。
2.1.5 释放单元OBS 观测系统采用了两个独立的解脱功能,确保即使在其中之一失效的情况下仍可将固定架上的仪器松脱。
当到了预先给定的松脱时间时,主CPU 控制解脱功能中的一个操作功能发出释放命令,备用的时钟定时器也独立地发出释放命令,每个释放命令后,系统将打开各自的继电器,通入电流到不锈钢电线(释放电线),这些电线在某些与水接触的部分将融化,从而使仪器箱从固定架上脱扣。
2.1.6 仪器箱(压力舱)全部电子组件安装在一个直径43cm 的玻璃球里,它相当于一个压力舱,用万向支架固定的地震检波器被牢固地安装于球内底部。
这个球被放进一个半球状的塑料安全“帽”里,・21・阮爱国等:海底地震仪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用三根橡皮绳固定在一个钢固定架上。
如果使用一个水中地震检波器,它将被安装在球的外面,用防水电缆与一个穿过球体的接头相连。
2.1.7 联系通道连接一个专门设计的电子开关电路——开关盒在OBS 观测系统、标准时钟和PC 之间建立三通道联系。
用一个奥米伽导航——信号接收器作为标准时钟。
开关上的一个状态可提供在OBS 观测系统和PC 之间的双通道联系,这个开关状态用来启动OBS 观测系统,设置其内部实时时钟,完成各种试验操作,输入数据采集程序,并当OBS 执行预置的程序时监测它。
开关上的另一个状态是在PC 和标准时钟之间提供双通道联系,以便为得到一定的输出格式而设置时钟。
开关上还有一个位置是建立OBS 观测系统-时钟-PC 的三通道联系的,以便用标准时钟精确地校准OBS 观测系统内部的时钟。
2.1.8 回收工具一个或两个水中无线电发射浮标被装在球体上用来发射无线电信号。
一旦被松脱的仪器到达水面,压敏开关立即打开每个发射机发射信号。
如果仪器超出了视线,仪器中的一个定向器(无线电罗盘)可用来确定仪器的位置。
一个频闪灯被安装在球内,夜间时的闪光可显示仪器所在的位置。
一面荧光的橙黄色旗子被装在发射天线上,可作为白天回收时的辅助工具。
2.1.9 电源独立的锂电池组为CPU -前置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RAM 、磁带机、主释放器、频闪灯和电源开关、继电器提供电源。
除了两个较小的电池用于继电器以外,所要求的D 号电池的总数主要取决于数据采集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9到37个),系统可以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几个月,当充满电时它可以连续记录数据大约1周。
每台水中发射机由4个C 号碱性电池供电。
2.2 仪器布设和数据采集当调查船接近OBS 观测系统放置地点时,装有黄色塑料安全“帽”和无线电发射机的球体,被放在一个钢固定架上,并且用橡皮绳系牢。
当调查船到达布设位置时,仪器从一个合适的起落架(如A 型支架)下降到水面上并被松开,然后自由沉落到海底。
在折射探测中,一般遵循如下步骤:首先在预先选定的位置沿着一条测线放下一串OBS 观测系统,然后沿线返回,同时,以一个固定的间隔激发空气枪,最后,第三次沿测线行进,浮到水面上的仪器被捞起。
这样的探测过程就得到了一个线性的地震测线几何排列。
探测中重要的是每次的激发时间都要被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以同样的标准时钟为基准,每个OBS 的内部时钟也需由同样的标准时钟校准。
根据炮点排序器提供的炮点零时信号,用专门制造的电路产生脉冲,标准时钟记录下脉冲激发的时刻,PC 机自该时刻起开始进行记录。
2.3 系统回收每个OBS 回收后,它的内部时钟应立刻被重新校准,并且显示保留在仪器存储器里的故障记录的内容,以便观察是否存在问题。
同时还从记录数据中挑选一部分回收,以确保・22・东 海 海 洋22卷2期 正确地记录了所要求的数据。
如果发现问题,在重新布设之前须纠正过来。
重新放置仪器之前,如需要,则可更换电池组,然后依先前相同的步骤进行彻底检查。
重新启动仪器后,输入新的程序,并遵循如前所述的一般工作过程进行操作。
每个OBS 放置与重新放置的轮转时间一般少于2h 。
3 国内外发展现状3.1 海底地震仪的研制及观测实验美国国家研究室与斯克普利斯海洋研究所(SIO )、华盛顿大学(UW )、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MIT )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联合,设立了两个国家海底地震仪研究(所)室。
早期,研究室制造出了两种海底地震仪:一是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制造的海底地震仪,1966年曾在千岛群岛到堪察加近海安装18台进行了3次观测,但此地震仪造价昂贵(一台约4万美元);二是斯克普利斯海洋研究所BRWDNER 研制的海底地震仪,主要用于检测海底脉动。
1972年,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研制成功了自落式记录海底地震仪,这个海底地震仪长0.914m,高0.457m,重11.4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