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中的汉日反义词

日语教学中的汉日反义词

摘要:反义词是日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汉日词汇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在语言表达、词汇研究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对汉日词汇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两者的异同,使学生对日语词汇有更深刻的理解。虽然目前两国反义词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汉日反义词比较研究却不多。同时,日语中有大量的音读汉语词汇,而且这些汉语词构成的反义词组与汉语的反义词组形式上最为相似,极具比较价值。特别是二字汉语词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词性和词语形式上对二字汉语词的日语反义词和二字汉语的汉语反义词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反义词词性构词意义关系

1.日语教学与汉日反义词对比研究

我们在日语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中日两国的词汇出现混淆不清的窘境,特别是日语中存在很多与汉语形似的汉语词汇,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词汇学的相关研究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找到突破口。而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则是汉日反义词。

无论是汉语中还是日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反映出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关联性,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词汇学研究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汉日反义词,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的区别记忆,并且在受到母语良性影响下

更好地联想记忆日语词汇,促进日语学习。但目前相关研究并不算很多。本文旨在对两国反义词进行对比,其中重点选择了二字词[1],更具有对比性。研究主要从反义词的词性以及构词的角度进行。首先,需要对反义词的概念进行梳理。

2.汉日反义词的概念

对应汉语中的“反义词”,日语中有「対義語」「対語」「反対語」「反義語」「対照語」「対極語」「関連語」等多种说法。其中,词汇学的专业研究中多采用「対義語」或「反対語」[2]。首先我们来看辞典里对反义词的定义:

汉语(《现代汉语知识辞典》):

(反义词)指称对象不同,但有相同的上位词,词的理性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即互为反义词。

日本語(『大辞林第二版』により):

(対義語)同一の言語のなかで、その持つ意味が反対の関係にある語。反義語。反意語。反対語。対語。アントニム。

(反対語)互いに反対の意味を表す語。→対義語

综上所述,日语中的「対義語」和「反対語」几乎意义相同,但严格说来,「対義語」可以泛指意义上对立的词群,而「反対語」主要特指某一意义上相对立的一对词[3](下图)。即是说,对应汉语的“反义词”的翻译,「反対語」可能更为准确。本文为了研究上的统一性也采用「反対語」的说法。

例:

対義語反対語

3.关于本文的研究对象

日语的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的反义词,而这些反义词与汉语中的反义词有最大的共通性。本文以日语中的二字音读汉语词以及汉语中的二字词为中心(统称二字词)[4],主要从词性以及构词的角度来进行比较研究。

4.从词性看

构成汉日反义词的单词原则上彼此词性相同。例如,汉语中的“聪明”和“傻子”可以在词义上构成对立关系,但因为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名词,所以不能构成一对反义词。在日语中也有相同的原则。例如:「聡明」和「愚人」,前者是形容动词而后者是名词,也不能构成反义词。

4.1汉语

在汉语中,二字词主要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和代词,因此我们从词性的角度把反义词分为五类[5]。

1)形容词形容词

伟大渺小美丽丑陋可喜可悲朴实华丽甜美苦涩

2)名词名词

天堂地狱上午下午干线支线感性理性君子小人

3)动词动词

污染净化坦白抗拒化妆卸妆开幕闭幕膨胀收缩

4)副词副词

暂时永久逐渐突然经常偶尔曾经未尝最多最少[6]

5)代词代词

这里那里大家个人自己别人这么那么这样那样

4.2日语

同汉语一样,日语中构成反义词的词组基本上也以同一词性为原则。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反义词组中的一方缺失,也有出现以其他词性的词语填补的情况。这样的反义词词性各异的现象,从单词表示的词义与词性的关系上来看,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日语中的二字词构成的反义词组,可以分为左右对称型和左右不对称型。另外,日语中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名词、形容动词以及动词(サ变动词词干)当中,下面根据词性进行分类。

4.2.1词性相同的反义词

词性相同的反义词数量最多,从词性的角度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名词名词

奇数偶数生物無生物与党野党南極北極暗黒光明

2)形容动词形容动词

異常正常適当不適当単純複雑非凡平凡怠惰勤勉

3)动词动词

解散集合増加減少発車停車輸入輸出解雇雇用

4.2.2词性不同的反义词

构成反义词组的两个词词性不同的情况只占少数,从词性的角

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但是,有部分二字词同时兼有多种词性,例如:「退場」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词干)来看,但是作为连体修饰语的时候,却不能用「退場の(人)」的形式,只能使用「退場した(人)」。本文中把「退場」以及类似的词汇作为动词分析。

1)动词名词

満足した(様子)不平(の様子)開通(した道路)不通(の道路)

2)名词形容动词

病気(の人)健康(な人)普通(の酒)特別(な酒)

不貞(の妻)貞淑(な妻)

3)动词形容动词

謙遜(した態度)不遜(な態度)完備(した施設)不備(な施設)

5.要素的意义及构词的关系

从汉日反义词的定义来看,形成反义词的两个词拥有大部分共通的意义特征,而在某个意义特征上构成对立关系,这是反义词的第一条件。那么在单词的形式上又如何呢?狭义的“形式”,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构词,从中日两国基础词汇看来,构成反义词的单词在构词上没有共同部分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但是,人们往往倾向于赋予意义对立的单词共通的要素,然后把这些要素加以组合产生词汇,也就是在所谓的造词过程中,使意义上的对立反应到构词上,

使这些词汇渐渐构成一个体系。

5.1汉语

我们把汉语中的二字词反义词组从构词上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aba′b′(没有相同的部分)

①a和a′,b和b′分别在意义上处于对立关系[7]。并且a和b,a′和b′在意义上近似。

例:发出收回加重减轻头顶脚底炎夏寒冬强大弱小

②а和a′,b和b′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关联,只有在构成单词后才形成意义对立的关系。

例:官方民间干脆罗嗦承担推卸工作休息归纳演绎

2)abab′(前一要素相同,后一要素不同)

①b和b′在意义上处于对立关系。

例:国内国外眼生眼熟情妇情夫记功记过欢迎欢送

②b和b′在意义上不构成任何关系,只有与a进行组合构成单词后才形成对立关系(数量较少)。

例:少年少女蛋白蛋黄老头老太唯物唯心

3)aba′b(后一要素相同,前一要素不同)

①а和a′在意义上处于对立关系。

例:好战厌战冷水热水明枪暗箭[8] 生效失效有底没底

②а和a′在意义上不构成任何关系,只有与b进行组合构成

单词后才形成对立关系。

例:合法非法升华凝华喜联挽联强攻智取

4)abb′a(一方的前一要素与另一方的后一要素相同,另一要素不同)

不同要素的b和b′在意义上通常不构成任何关系,要素b′具有否定意义的情况居多。

例:曾经未曾(不曾)甘心不甘符合不符爽快不爽

详细不详局部全局雇用解雇围攻突围

5)专业词汇以及惯用语中的特殊形式

这种情况下,词语构成要素的意义关系并不统一,相对自由。另外,由于在汉语中没有接头词的概念,所以像「非」「無」「不」「未」这样的接头词在汉语中是作为副词[9]来使用的,这点必须注意。因此,像“漂亮”(词)和“不漂亮”(短语)这样的单词与单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构成反义词的。

例:导体绝缘体冲力反冲力本戏折子戏吃亏占便宜就道达

5.2日语

本文反义词出处:

汉语:

张庆云《汉语反义词词典》(齐鲁书社1986年6月)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反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

日语:

峯村文人『新修反対語辞典』(集英社1988年11月)

佐伯梅友『対照関連反対語辞典第3版』(集英社1978年11月)

日语词汇学习日汉同形词辩义

日语词汇学习日汉同形词辩义 得手(えて) 日语词义 擅长,拿手。 例1:これは彼の得手の芝居だ。/这是他的拿手戏。 例2:彼女は得手勝手な子である。/她是个任性的女孩子。 汉语词义 (事情)顺利、顺利完成任务。 例1:现在大家坐公共汽车都很小心了,小偷很难再得手了。/今みんなはバスを乗る時にかなり気をつけるので,泥棒はなかなか成功できそうもない。 例2:他的公司经营得很得手。/彼の会社は順調的に経営している。 日汉辨异 日语的“得手”是指某人所擅长、得意的技艺和本领。其反义词是“不得手”。汉语的“得手”是指成功获取一件东西或者顺利地处理了一件事情。 意識(いしき) 日语词义 (1)、注意到、明白; (2)、意识、知觉; (3)、观念、思想,认识,觉悟。 例1:警察は意識的に一遍彼を見た。/警察有意识地看了他一眼。 例2:あの人は交通事故で失った意識を取り戻した。/那人恢复了在交通事故中失去的知觉。 例3:秋の気候が乾燥で,火災防止の意識を高める必要がある。/秋天气候干爽,必须提高防范火灾的认识。 汉语词义

(1)、注意到、明白,觉察; (2)、(哲学)意识;观念、思想。 例1:他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件事所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彼はいきなりにこの事件がもたらす可能の厳重的な結果を意識した。 例2:这篇作品反映的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情况。/この作品に反映し出したのはイデ?№ギーの分野における闘争関係状況である。 日汉辨异 日语中“意識”淮实氖鸵澹?)在汉语的“意识”中完全没有,释义(1)和(3)同汉语“意识”的释义大体相同,但在使用场合上略有微妙的差别。例如,在日语“意識”释义(1)时,语感很生硬,而汉语的“意识”则是很常用的词,此外在同其它词的搭配上,汉语的“意识”与日语的“意識”也有很大的差别。 絵図(えず) 日语词义 (1)图画; (2)(住宅、庭院等的)平面图。 例1:兄の部屋に何幅もの絵図がある。/哥哥的房间里挂着好多幅画。 例2:これは私の住宅の絵図である。/这是我家住宅的平面图。 汉语词义 画图、描图,制图。 例:她很适合绘图这样细致的工作。/図面をつくるのは細かい仕事です。 日汉辨异 日语的“絵図”是名词,多用于指房屋土地的平面图,也作“絵図面”。汉语的“绘图”是一个词组,指画图或描图。

日常专业术语日汉对照表

日常专业术语日汉对照表 総抜き(そうぬき)→复合冲孔落料模 面押し(めんおし)→倒面 バーリング→抽孔;内缘翻边;去毛刺シャーリング剪切 V曲げ(Vまげ)→V形弯曲 L曲げ(Lまげ)→L形弯曲 段曲げ(だんまげ)→梯形弯曲 下曲げ(したまげ)→梯形弯曲 決め曲げ(きめまげ)→定形弯曲 角度曲げ(かくどまげ)→角度弯曲 R曲げ(Rまげ)→R形弯曲 穴抜き曲げ(あなぬきまげ)→穿孔弯曲 箱曲(はこまげ)→箱形弯曲 フェミング曲げ(フェミングまげ)→拍扁弯曲 押し曲げ(おしまげ)→折弯;压弯 絞り(しぼり)→拉伸;加强筋 溶接(ようせつ)→焊接 タッピング→攻丝(攻牙) 面打ち(めんうち)→削面 面付(めんつき)→拍披锋 面取り(めんとり)→倒角

球出し(たまだし)→球面加工 エンボス→凹凸印;凸包 分割(ぶんかつ)→分割 バリ無き(バリなき)→去毛刺 カシメ→铆接 脱脂(だっし)→脱脂 化学メッキ(かがくメッキ)→化学镀膜 シャーリング→剪切 送りピッチ(おくりピッチ)→进位间距 穴抜き(あなぬき)→冲孔、穿孔 穴明け(あなあけ)→冲孔 スクイージング→压印 順送り(じゅんおくり)→级进连续模(顺送开料)外抜き(がいぬき)→外形落料(剪口 目視(もくし)→目视 酸化皮膜(さんかひまく)→酸化被膜 矢印(やじるし)→箭头 基準(きじゅん)→基准 データム→基准 ハイスピン→高速销 隅R(すみR)→四角 公差(こうさ)→公差

潰し工程(つぶ後しこうてい)→熔化工程 緩和(かんわ)→缓和,放大 プレス機(プレスキ)→冲床 タイハイド→闭模 スプリングパッグ→回弹 絞りコーナー(しぼりコーナー)→翻边 円弧(えんこ)→圆弧 熱処理(ねつしょり)→热处理 低温焼鈍(ていおんやくどん)→不完全退火,低温退火低温焼なましメッキ→电镀 ボルスター→垫板 クリアランス→间隙 ブランク→开料 ストリッパ→卸料板 コイルクレードル→卷料架 スライド→滑块 テンション板→张力板 クラッチ→离合器 ギア→齿轮 スクリュー→螺丝,螺旋,螺钉 ガイドプーり→倒轮 絞りポンチ→拉伸冲头

日语惯用句 汉语解释100个

1青菜に塩(あおなにしお)垂头丧气 原义指水灵灵的新鲜蔬菜被撒上了盐后,一下子就变蔫了。比喻由于某种事情没有做好而变得意气消沉、沮丧的样子。汉语为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心灰意冷、沮丧等。另外,俗语像霜打的茄子与其意思相近。 2揚げ足を取る(あげあしをとる)吹毛求疵 原义是指趁对方抬腿就立即将其扑倒。引申指拿别人细微过错的言行进行挖苦、讽刺。 汉语可译作吹毛求疵、抓小辫子、抓话把儿等。 3足が出る(あしがでる)入不敷出 原义指在别人面前伸出脚而违反常规礼仪。由此引申为使用的金钱数额超出收入、预算等。汉语为亏空、出现赤字、超出预算。另外还指事情已经败露。汉语为露出马脚、现出原形等。 4足を洗う(あしをあらう)金盘洗手 这句话若在日常生活中则为字面之意,而作为惯用句使用时,引申为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及改变生活态度(职业等)之意。汉语常作洗手不干,金盘洗手。 5頭が痛い(あたまがいたい)大伤脑筋 原义指(因病,身体不适)头疼。作为惯用句使用,表示因某事而烦恼,伤脑筋等。汉语中也有头疼一词,其意思亦兼有因病而头痛之意和因烦事伤脑筋之意。可译作头疼,伤脑筋等。 6後足で砂をかける(あとあしですなをかける)过河拆桥 这一成语本意是指动物大小便之后用后腿将其盖上沙子。引申指忘记别人的恩情,溜之大吉,且临走还给人留下麻烦。与汉语的成语过河拆桥意思相近。 7後の祭り(あとのまつり)事后诸葛亮(马后炮) 祭り是日本的节日,节日一过,庆祝节日用的装饰用品也随之失去了用武之地。後の祭り即指错过时机后毫无用处。汉语可译作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等。 8穴があったら入りたい(あながあったらはいりたい)无地自容 是用来比喻人羞愧难当时的窘态。汉语为无地自容,恨不能钻进地缝儿里。 9痘痕も笑窪(あばたもえくぼ)情人眼里出西施 痘痕是脸上的麻子,而笑窪是酒窝。在情人的眼里,脸上的麻子也成了酒窝。比喻相恋 的人把对方的缺点也看成是优点。 10油を売る(あぶらをうる)磨洋工 字面意思是卖油。江户时代卖头发油的贩子常边同妇女们攀谈边推销。由此引申指工作中途偷懒或闲聊而浪费时间。

日汉对比语言学

日汉对比语言学 1. 简介 日汉对比语言学是一门研究日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学科。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日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词汇对比 2.1 汉字与假名 日语中使用了大量从汉字借来的词汇,这些词汇在发音上与原本的汉字有所不同。例如,“书”在日语中读作“しょ”(sho),而不是“しゅ”(shu)。此外,日语还使用了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来表示发音。这与汉字在中文中只表示意义而不表示发音的用法形成鲜明对比。 2.2 意象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日语和汉语在意象上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日语中有很多表示自然景象、感觉和情绪的词汇,而这些词在汉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或者表达方式不同。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语言对于世界的不同观察角度和文化背景。 2.3 外来词影响 日语中有很多外来词,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汉语。这些外来词在发音和意义上与汉语中的对应词汇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电脑”在日语中读作“コンピュータ”(konpyu-ta),而不是“电脑”(diannao)。 3. 语法对比 3.1 词序差异 日语和汉语在句子的结构和词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表达否定意义时,日语使用“ない”(nai)放在动词后面,而汉语使用“不”放在动词前面。这种差异体现了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的区别。 3.2 助词的使用 日语中有很多助词,用于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和指示特定的语法功能。而汉语中较少使用助词,更多依靠上下文和词序来表达句子的含义。这导致了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手的惯用语之中日对比-精选文档

手的惯用语之中日对比 汉日语中都有大量的人体词汇惯用语 , 这可以说是两种语言的一大特色 , 或是一种有趣的民族现象。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同属汉字文化圈 , 而且日本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大陆文化特别是中国汉字文化的巨大影 响 , 并在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日本文化中 , 既有与中国文化相似之处 , 也有其独具特色之处。 笔者对中日两语言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手的惯用语进行分类比较 , 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异同进行论述, 旨在加深对两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1.手的惯用语的定义在对中日“手”的惯用语进行对比之前 , 先确认两语言中“手”的定义 ,再分析其惯用语的含义。根据《广辞苑(第五版)》⑸,日语“手”大概有以下意思:①肩力、乙指先広至?g ©?t 称。手首。手①指。②人体①手?p〈哲©。③持。二七。④腕前。⑤手段。⑥手数。⑦代金。而《现代汉语大辞典》 [6] 则将汉语“手”解释为 : ①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②特指某些代替手工作的机械。③表示手的动作;拿着。④手艺;本领。⑤手段;方法。⑥指从事某种行业、活动或作出某种行动的人。 从以上的解释可以看出 , ②―⑤是汉日语中都存在的意思 , 汉语的⑥包含在日语的②之中。①中的“手”的意思,日语强调具体的身体部位 , 而汉语则强调“手”的基本功能――“拿东西”。日语中的⑥⑦是日语特有的意思。

关于惯用语有许多定义 ,总体而言,共有三个特征 :①由两个以上的词 语组成 ; ②整体表达一个意思 ; ③是一种固定的惯用表现。所谓“手的惯用语” ,指的是与“手”相关的惯用语 , 包含“手”和“惯用语”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及特征。 2.手的惯用语的分类 本文中作为分类对象的手的惯用语 ,日语主要来源于《?诖窃贰?, 共126句; 汉语来源于 (1)《汉语惯用语词典》 29句,(2) 《新惯用语词典》48句,(3) 《汉语惯用语辞典》 106 句。中国的三本辞典中,重复的内容不计在内 ,共134句。另外 ,一个惯用语有的含有几种意思 ,详细分析所有意思并进行分类 , 超出笔者的能力范围。因此, 笔者对手的惯用语的分类分析 ,只限定在以上各辞典中 , 排列在第一位的意思。 3.中日手的惯用语对照比较 通过上述列表可知 :日语手的惯用语中 ,“褒义”的 47 句,“贬义”的52句,“中性”的 27句。汉语手的惯用语中 ,“褒义”的 51句,“贬义”的 56句,“中性”的 27 句。 王勤[1] 说过, “至今所见到的惯用语中 , 贬义感情和否定态度的东西很多”。从以上数字也可以知道 , 确实是贬义的手的惯用语比较多。但是, 仅根据该分类表 , 笔者不能作出结论。因为笔者所调查的手的惯用语 数量有限 , 所以, 笔者只能说是确认了惯用语有这样一种倾向。 从以上的分类表还可以看出 :在中日两国手的惯用语中 , 既有意义相同、相近的 , 也有意义完全相异的。以下笔者将对两语言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常用的手的惯用语进行分析比较。 3.1汉日两语言中都存在的意思基本相同的手的惯用语。汉日两语

最新日语专业《汉日翻译》试卷(A)

精品文档 一、次の日本語を中国語に訳しなさい。 (2点*10) (1)、亀の甲より年の功( ) (2)、噂をすれば影( ) (3)、顔を貸す( ) (4)、顔に泥を塗る( ) (5)、虫が治まらぬ( ) (6)、あばたもえくぼ( ) (7)、虻蜂取らず( ) (8)、多角関係( ) (9)、合意書( ) (10)、青書( ) 二、次の中国語を日本語に訳しなさい。 (2点*10) (1)、伙伴关系( ) (2)、争端、纠纷( ) (3)、回访( ) (4)、勿忘初衷( ) (5)、祸从口出( ) (6)、后来居上( ) (7)、厦门( ) (8)、座右铭( ) (9)、面子( ) (10)、耳背、听力差( ) 三、次の文を中国語か日本語に訳しなさい。 (6点*5) 1、アメリカで炭疽熱にかかって死亡した人が出て、テロとの関連性が騒がれた。単なる単発の事故だと発表された直後、更に一人から炭疽菌が発見された。 2、笑容可掬地说声“早上好”。只这一句话,对方就会感觉精神舒畅。自己做错了就鼓起勇气说声对不起,对方就与你重归于好。礼貌语是创造幸福的放射线。 3、有一天,收款处的女收款员笑嘻嘻地问我:“你有几个男朋友了?你长得漂亮,一定有好多人追求你吧?”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提问羞得涨红了脸,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4、欧米人は苦境に陥ると、よく「神様」に助けを求め、「神様、お助けください」または「おお、私の神様」と言う。そして、中国人はこんな場合は「天」に助けを求め、「天よ、お助けください」あるいは「お天道様よ、助けください」と言う。 5、若い頃はいくら食べても太る心配がなかった人も、30代、40代になると、太り始 ····装·······················订························密························封························线························· 别: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阅·······················卷············· ···········密······················ ··封························线········· ··············· 日语专业《汉日翻译》试卷(A ) (110分钟)

中日汉字形容词词义异同比较

中日汉字形容词词义异同比较 形容词词义的比较,是比较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词义的异同。近年来,汉语和日语都在发展,从普及到千家万户,其实是因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如语言形式和文字。深入探讨这些不同之处,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以及他们之间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使用上的差异。 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最为常见,是两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学者都在进行两种语言中形容词词义的异同比较。首先,形容词的词义在汉日两种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两种语言的形容词的词义有些是相同的,但有些也是不同的。 比如,日语中形容词“かわいい”表示“可爱”,而汉语中则表示“可怜”。又如,日语中形容词“おおきい”表示“大”,而汉语中则表示“大大”。在这些汉日两种语言形容词的异同比较中,也可以看到,形容词有时可以跨越语言的界限,在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有类似的词义。 其次,在形容词的词义比较中,也可以发现,汉日两种语言形容词有着不同的文字形式,从而导致形容词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比如,汉语中有“美丽”这一形容词,日语中则表示为“美しい”,而“美しい”本质上是“美”和“丽”两个意思的结合,其词义也是有所不同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容词,汉日两种语言都有,但它们的文字形式和意义都不同。比如,汉语中的“高兴”,日语中表示为“嬉

しい”,“嬉しい”的意思为“高兴得跳起来”,表达了一种更加热情的心情,而汉语中的“高兴”则更加普通化。 另外,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也有着不同的搭配方式。比如,汉语中形容词一般要搭配名词,但日语中则可以与动词搭配。比如,汉语中的“美丽的”要搭配“女孩”,但日语中的“美しい”可以搭配动词“る”,表示“看起来很漂亮”的意思。 总之,汉日两种语言中形容词的词义,以及在文字形式、词义和搭配方式上的差异,都可以通过词义比较来体现。汉日汉字形容词词义的异同比较,对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有重要意义,从而促进汉日两种语言的交流与学习。

开题报告中日同形反义词看对日汉语汉字教学及对策

三、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 (1)曹珺红.有关中日同形汉字词汇对比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03) (2)崔立斌.对日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6) (3)范淑玲.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4)高亮.中日同形词不同点的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5)宫本幸子.日本学生学习汉语常见的表达错误[J].汉语学习,2000(4)(6)郭洁.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研究——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与对策[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韩越.论日本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及其对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 (8)贺宁波.日语汉字词对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的影响即解决办法[J].文学界(理论版),2012(2) (9)黄晓君.日语母语者学习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胡裕树、何伟渔.教日本人学汉语[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 (11)李冰.汉日汉字词研究——兼谈对外汉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8(6)(12)李冰.中日同形词比较研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为中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 (13)李泉.汉语常用词汇与日语相应汉字词汇对比——兼论对日本人的汉语词汇教学[J].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0 [14] 刘富华.HSK 词汇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1998(6) [15] 鲁晓琨.汉日同形近义词辨析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0(01) [16] 鲁晓琨.中日同形近义词辨析方法刍议[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0(2) [17] 吕红梅.在日汉语教学方法浅析[J].黑龙江教学学院学报,2011(03) [18]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010 [19] 毛峰林.中日同形词教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 [20] 森美希子.汉日单字同形动词对比研究及汉语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

日语教学中的汉日反义词

日语教学中的汉日反义词 摘要:反义词是日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汉日词汇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在语言表达、词汇研究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对汉日词汇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两者的异同,使学生对日语词汇有更深刻的理解。虽然目前两国反义词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汉日反义词比较研究却不多。同时,日语中有大量的音读汉语词汇,而且这些汉语词构成的反义词组与汉语的反义词组形式上最为相似,极具比较价值。特别是二字汉语词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词性和词语形式上对二字汉语词的日语反义词和二字汉语的汉语反义词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反义词词性构词意义关系 1.日语教学与汉日反义词对比研究 我们在日语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中日两国的词汇出现混淆不清的窘境,特别是日语中存在很多与汉语形似的汉语词汇,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词汇学的相关研究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找到突破口。而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则是汉日反义词。 无论是汉语中还是日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反映出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关联性,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词汇学研究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汉日反义词,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的区别记忆,并且在受到母语良性影响下

更好地联想记忆日语词汇,促进日语学习。但目前相关研究并不算很多。本文旨在对两国反义词进行对比,其中重点选择了二字词[1],更具有对比性。研究主要从反义词的词性以及构词的角度进行。首先,需要对反义词的概念进行梳理。 2.汉日反义词的概念 对应汉语中的“反义词”,日语中有「対義語」「対語」「反対語」「反義語」「対照語」「対極語」「関連語」等多种说法。其中,词汇学的专业研究中多采用「対義語」或「反対語」[2]。首先我们来看辞典里对反义词的定义: 汉语(《现代汉语知识辞典》): (反义词)指称对象不同,但有相同的上位词,词的理性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即互为反义词。 日本語(『大辞林第二版』により): (対義語)同一の言語のなかで、その持つ意味が反対の関係にある語。反義語。反意語。反対語。対語。アントニム。 (反対語)互いに反対の意味を表す語。→対義語 综上所述,日语中的「対義語」和「反対語」几乎意义相同,但严格说来,「対義語」可以泛指意义上对立的词群,而「反対語」主要特指某一意义上相对立的一对词[3](下图)。即是说,对应汉语的“反义词”的翻译,「反対語」可能更为准确。本文为了研究上的统一性也采用「反対語」的说法。 例:

汉日语音对比

汉日语音对比 关键词:语音对比;偏误分析;教学方法 赵元任先生说:“发音的部分最难,也最要紧,因为语言的本身、语言的质地就是发音,发音不对,文法就不对,词汇也就不对。”从赵元任先生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语音之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意义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如果不能掌握好汉语的发音,会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可能会造成听话者的误会,因而也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语音教学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学习汉语的起始阶段,它直接影响以后词汇,语法等的教学效果。 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搭配的结果,其语音系统本身错综复杂,对不同国家的学习者来说有着不同的障碍和困难,产生偏误是在所难免的。对日本学习者来说,学习普通话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其优势在于,日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人学习汉语也有悠久的历史,因此日本学习者对汉字,中华文化易产生亲切感,且日本语中有大量的汉字,与汉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学习者往往在读写方面占有显著的优势。其劣势在于,虽然日本语和汉语都使用汉字,但他们的语音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在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初学者不明白这些区别,甚至轻视普通话语音的学习,这就造成日本学习者感觉汉语越学越难,失去信心甚至兴趣。 为了帮助日本学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提高对日汉语语音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从汉语、日本语这两种语言本体出发,研究它们的特点和差异,进而找出学习者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发音难点和弱点,获得启发,最终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此,本文只选取了语音学习的一个方面(―声母),在分析日本学习者学习普通话声母时可能产生的偏误的基础上,进行中日语音对比,探究包括偏误的成因,学习声母的难点,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启发。 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按发音部位不同可分成双唇音(b p m)、唇齿音(f)、舌尖前音(z c s)、舌尖中音(d t n l)、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面音(j q x)、舌根音(g k h)七类;按发音方法可分成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四类;按除阻时气流强弱不同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日本学习者的难点主要有4个方面,送气音问题、舌尖音zh/ch/sh问题、擦音h/f问题、鼻音n/边音l问题,下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送气音与不送气音问题 在普通话中,送气与不送气形成对立的声母有6对,如下图,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跟日本语中没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是不同的,因此对日本学习者来说是特殊的声母,他们在学习时容易产生偏误。 双唇音舌尖中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b- pd- tz-czh-chj-qg-k 例如:小明买了一套文具。/肚子饱了。 日本学习者容易把套读成,肚读成,饱读成,影响听话者的可懂度,第二个句子甚至会被误听成“兔子跑了”。 在日本语中,其实是有送气音的,它是作为不送气音的变体存在的。比如说か行假名包含着送气音,ぱ行假名中包含着送气音,だ行假名中包含着送气音、、。可以发现,这些音都与普通话有着鲜明的相似性,而真正陌生的音只有-这一对。 那么为什么日本学习者还是不容易准确的发出普通话的这6对声母呢?笔者认为,中国人说普通话讲究“字正腔圆”,在发这6对声母时,气息强而长。而日本语中虽然有近似的送气音,但这几个音只是对应送气音的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也不区别语义。日本人在发音时气息相对较弱而短,对普通话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不敏感。因此学习者常以为自己的发音准确到位了,但事实上与标准发音仍存在差距。

新人教版七年级日语第一单元单词练习(汉日)

七年级日语第一单元单词练习(2) 寒假作业(2) (1)动画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小轿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汽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茶,茶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面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听,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树,木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外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肉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入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钢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于亲切的敬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城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女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课外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百货商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柑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衣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鞋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爸爸,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缺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教科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衬衫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池塘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店,〜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