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癌症疼痛的效果
癌性疼痛的中药内服治疗进展

1 3 5
。 露 “ g 《 峨 萋 黪 露 雾 露 F
瓣 譬 蹦蘩静 露 磐露瓣辫 簿 露
癌性 疼 痛 的 中药 内服 治疗 进展 痛 ; 中药 内服 治疗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中图分类 号 : R 2 7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0 3 — 0 1 3 5 一 O l 癌 性 疼 痛是 指 由癌 症 、癌 症 相关 性 病 变及 抗 癌 治疗 所 致 的 治 疗 中重度 癌痛 , 药用: 生蒲 黄 1 5 g 、 延胡 索 1 5 g 、 五灵 脂 1 2 g 、 茜 草 疼痛 , 常 为慢 性 疼 痛 , 是癌 症 患者 的 常见 症 状 。包 括 由肿 瘤 直 接 1 5 g 、 生 山楂 1 5 g 、 党参 2 0 g 、 黄芪 2 0 g 、 茯苓 1 5 g 、 自术 1 2 g 、 枳 实 引起 的 疼痛 和 肿瘤 引 起 的局 部坏 死 、 溃疡、 炎症 导致 的 疼痛 。在 1 2 g 、 川朴 1 5 g 、 当归 1 5 g 、 赤芍 1 2 g 、 川芎 1 2 g 、 熟地 1 5 g 、 八 月 札 1 5 g 、 白花蛇舌 草 3 0 g 、 半支莲 3 0 g 。 对 照组 单用 泰勒 宁 片 1 : 3 服 治疗 。 肿 瘤 治疗 过 程 中所 引 起 的疼 痛 , 也 被 认 为是 癌 性疼 痛 l l 】 。 癌 痛 从 心理 、 生理 、 精 神 和社 会多 个 方 面严 重 影 Ⅱ 向 了患 者 生 治 疗组 总有 效率 为 9 6 %, 对照 组 总有 效率 为 9 2 %( P >0 . 0 5 ) , 两组 P S 评 分 值 比较 ( P < 0 .0 5 ) , 说 明治 活 质量 , 对 癌 痛进 行 积极 治疗 是 WH O癌 症综 合 规划 中的 四项 重 疗 效相 当。两 组 间治 疗 后 的 K 点之一, 因此控 制癌 痛是 癌症 治疗 中 的一个 极其重 要 的 内容 口 。 疗 组提 高患 者生 存质量 的作 用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中成 药 WH O大 力 推广 的 “ 3阶梯药 物 止 痛 法 ” 控 制癌 痛 的 方案 , 疗 3 石 海 澄等 _ l l 1 用 癌 痛 宁片 治疗 恶 性 肿 瘤 疼 痛 9 O 例, 与 服用 曲 效 比较 确切 , 且 对 于 中重 度 的癌 症疼 痛 患 者 , 阿片 类 止 痛药 具 有 无 可 取 代 的地 位 。但 长期 使 用镇 痛 剂毒 副 作用 大 , 易耐 药 , 并 受 马多 片 比较 , 两组 分 级疗 效 比较 , 疗 效 相 当 。且 两 组止 痛 起 效时 而 止 痛 持续 时间 比较 , 癌痛 宁片 组 更 长 , 说 明 癌 痛 宁止 患 者 耐 受性 的 限 制 , 致 使 部 分患者 止 痛 疗 效欠 佳 。 祖 国医学 以其 间相 当 ; 1 来 应 用 新 癀 片配 合 美施 康 啶 治疗 重 度 独特的理沦体系 , 采 用 中药 内服 、 外用、 针 灸 等 全 方位 开 展 对 癌 痛 作 用 较好 。周 文丽 等m 性 疼 痛 的治 疗 研究 取 得 了满 意 的疗 效 ,现 笔者 仅将 中 药 内服 治 癌 痛患 4 8例 , 对 照组单 用 美 施康 啶 。治疗 组 和对 照组 的 总 有效 率为 9 7 . 9 2 %和 8 3 . 3 4 %( P < 0 . 0 5 ) , 且 治 疗 组 的腹 胀 、 便 秘 的 发 生 疗 癌 痛 概述 如 下 : 1 单 纯 中 药 内服 率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 说明 新癀 片既增 加 美 施康 啶镇 痛 作用 , 又可 1 . 1辨 证分 型 治 疗 : 辨 证 沦治 是 癌 痛 中 医治 疗 的优 势 所 在 , 辨 证 抵 消其 腹 胀 、 便秘 的副作 用 。 论 治 其 有多 靶 点 、 全 面兼 顾 和个体 化治 疗 的特 点 。 目前 对癌 痛 的 4 讨 论 辨证分型, 多 数学 者 认 为 应 遵循 谨 守 病 机 、 标本兼治、 攻 补 兼 施 综 上所 述 ,中药 制 剂对 癌 痛 的止 痛 效 果肯 定 ,并 有 无 成瘾 的治 疗 原 则 , 通 过 扶 正 祛邪 , 调 理 人体 阴 阳脏 腑 经 络气 血 , 达 到 性 、 耐药 性 及 毒 副作 用 少 等 优 点 , 配 合 西 药 具有 增 效 减 毒 、 提 高 治 疗 本 病 的 日的 。 生存 质量 、 延 长 生存 期作 用 , 侄 临 床上 得 到 了较 广 泛 的应 用 。 同 朱 爱勤 等p 将 癌 痛的 辨证 分 型总结 为 十 型 : 气 机郁 滞 型 、 血 内 时 , 我们 也 应 该 清楚 地看 到 , 中医药 镇 痛仍 然 存在 着 许 多 亟待 解 阻型 、 痰 湿 凝 聚型 、 毒 蕴结 型 、 寒 凝结 型 、 实 内闭型 、 邪 内伏 型 、 血 决 的 问 题 : 【 1 ) 临床 科 研 没计 欠完 善 、 深人 , 缺乏统一 、 公认 、 客 亏 型 、 阴虚火 旺 型及气 虚馁 型 。 分别 对应 治 以疏肝 解郁 、 祛瘀 软 观 的疗 效 判定 标 准 ; 一些 研 究 的病 例选 择 不严 滗 , 缺 乏 可靠 的对 化痰 散 结 、 清热 解毒 、 温 阳法寒 、 攻下、 泻肺 利水 , 化 痰 蠲饮 、 补 照组 ; 样本量较小 , 对 于 有 些研 究 的实 际疗 效 较难 做 出判 断 ; 统 气 养阻 、 滋 阴润 燥 、 温阳散 寒等 十法 。 钟毅 等 将 癌痛 分为 气滞 、 血 计学 结 果 可靠 性 差 ,不 易进 行 各 个研 究 组 问 的疗 效 对 比 分析 。 瘀、 城湿、 热毒 、 气血 亏虚 、 阴虚、 阳虚 等七 型 。分别采 用 柴 胡疏肝 ( 2 ) 许 多研 究 为 自拟 处方 , 处 方 相对 不 统 一 , 缺乏 量 化指 标 。( 3 ) 散 解郁 散结 、 行 气 止痛 ; 血 府 逐瘀 汤 活血 化瘀 、 通络 止 痛 ; 半 夏 白 中药成 分不 明 , 很 难 与 国际接 轨 。所 以采 取统 一 的 、 广 泛认 同的 术 天麻 汤健 脾燥 湿 、 化痰止 痛 ; 黄 连解 毒 汤 清热 解毒 、 泻火 止 痛 ; 病 例选 择 和疗 效 评定 标 准 、 严 格 没置 对 照组 、 增大 样 本 量是 今 后 归 脾 汤 补气 养 血 ; 一 贯 煎 滋 阴柔 肝 ; 金 匮肾 气丸 温 补 肾 阳等 七法 中药治 疗 痛痛 首先 需 注 意 的问题 l 1 ] 】 。 治疗 , 疗 效 显著 。 周 岱翰 将 痛 痛分 为气滞 血瘀 型 和血气 亏损 型两 参 考文 献 型, 方用 膈下 逐瘀 汤合 失笑 散和 当归 四逆 汤加减 治疗 。 【 1 1 付 晖, 王芳, 陈 建 国. 癌 性 疼 痛 的 药物 控 制 及 治 疗新 观 念 『 J ] .
中药外敷治疗肝癌癌痛的疗效

217中药外敷治疗肝癌癌痛的疗效郭华丽(临汾市中医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摘 要:目的:本文将对采用中药外敷方法治疗肝癌癌痛的实际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笔者在本次试验中将抽选从2017年八月~2018年九月于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将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五十例,观察组也为五十例。
对照组患者主要是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外加中药外敷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因此具备统计学意义。
讨论: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肝癌癌痛,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内服后所引发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痛感,在临床中有明显疗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受到患者广泛好评,值得在临床中继续推广。
关键词:中药外敷;肝癌癌痛;疗效显著;有效方法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郭华丽,女,临汾市中医医院。
肝癌患者经常会出现癌痛情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都会选择使用镇痛药物对其痛感觉进行缓解,但是这种方法却存在较大副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期也会被患者排斥。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药外敷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现已取得明显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八月~2018年九月于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将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五十例,观察组也为五十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为三十六例,女性患者为十四例,年龄在三十六至七十岁之间;观察组男性患者为三十四例,女性患者为十六例,年龄在三十五至七十二岁之间。
根据癌症治疗方法将止痛阶级分为三级,分别是重、中、轻。
对照组中患者存在轻度疼痛为二十四例,中度疼痛为十八例,重度疼痛为八例;观察组中患者存在轻度疼痛为二十六例,中度疼痛为十五例,重度疼痛为九例。
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等级、有无病史等进行对比可知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乳腺癌骨转移中医治疗创造奇迹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多发于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
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甚至出现扩散转移。
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极大,而中医治疗安全、无副作用受到很多患者的欢迎,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乳腺癌骨转移中医治疗创造奇迹吧。
中医治疗癌症从患者的角度上出发,能够有效的考虑到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时还能够全面的去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
通过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癌中草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使肿瘤迅速缩小、改善患者血尿、疼痛的情况,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破坏其生长环境使其肿瘤细胞完全失去繁殖能力,对正常组织没有伤害,同时改善患者进食的情况,大大延长存活时间,减少痛苦,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乳腺癌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
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疗效持久稳定。
通过下面这位患者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的效果患者情况:陈林凤,女,66岁,洛阳市涧西区人,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经历:2008年7月,陈林凤在洗澡时发现左乳房有个凹陷的“坑”,随后在洛阳市乳腺病医院确诊为乳腺癌。
确诊后,陈林凤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以及6个疗程的化疗。
由于臀部疼痛,无法站立,2008年11月29日就医检查的陈林凤又被告知出现骨转移。
复发后,陈林凤又按照医生要求做了2个疗程的化疗。
此时,骨转移及严重的毒副反应令陈林凤的身体虚弱,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极度绝望的陈林凤开始安排后事。
康复历程:2009年1月5日,不愿意放弃的女儿拉着陈林凤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袁希福院长一边为其开具药方,一边对陈林凤进行开导,让陈林凤当场热泪盈眶,“求医半年来,我都没有碰到过说话这么和和气气的医生。
癌性疼痛的中医辨治现状

泗阳
23 0 ; 2 7 0 南京 中医药大学 , 江苏
南京 2 0 2 109
癌症患者疼痛症状特别 晚期癌症疼 痛的止 痛治疗 , 一直是 目 临床上 前 关注的重点。 目前 , 世界卫生组 织推荐 的三阶梯 癌痛治疗 是 国内肿瘤科广 泛应用的癌痛治疗方法 , 以使绝大 多数 的癌痛 患者得 到缓解¨ J 可 。吗啡 控释剂型及芬太 尼透 皮贴剂在 临床上 的广泛使用 , 是许多 癌痛患者 看见 了 曙光。但是阿片类镇 痛药和非 甾体抗炎药 的大 量应用存 在明显 耐药、 副 毒 作用以及易成瘾 等问题 。近年来很 多临床 学者采用 传统 中医治疗 , 中药 口 服、 外用、 针灸 、 穴贴等方 法对癌性 疼痛 进行有效治疗 , 能显著弥 补常规治疗
医学 信 息
中西 医汇讲 及 综述
ME I A F R TO D C LI O MA I N N N .8 0 o0 2 1 1 ・41 9 ・ 2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 避免 足部持续 负重、 日温水泡足 、 每 局部保 暖避免 寒冷刺激 、 穿软底有后跟的鞋 、 适当补充钙质 、 维持正常体重 。 5 治疗结果 . 5 1 疗效标 准: . ①临床治愈 : 自觉症状 完全消 失, 行走 自如 , 随访 半年 未复发者。②显效 : 觉症状基本 消失 , 自 较远 行走及负 重物 时有 疼痛 , 但能 坚持工作。③好转 : 自觉症状 改善 , 有复发 而经再 次治疗 后好 转 。④ 无 偶 1 一 般 资料 . 效 : 2个 月治疗后疼痛未见改善者 。 经 5 2 治疗结果 : . 临床治愈: 经治疗症状完全消失半年未复发 2 4例 , 症状 本组病例共计 3 2例 , 各病例均有足跟痛症 的典 型症状 . 单侧痛者 2 5例 , 双侧痛者 7例 , l 男 4例 , l 女 8例 , 年龄 4 0~7 0岁 ,0— O岁 2 4 6 7例,O岁以 基本消失 6 , 6 例 症状改善后复发者 2 , 例 治愈 占 治疗总数 7 5%, 显效 占 l. 5 87 好转 占 6 2 .5% 上5 ; 例 体胖者 2 4例 , 占总例数的 7 %; 5 X线拍 片有跟骨结节骨质增生的 2 %, 0 6 典型 病例 . 例, 占总例数 的 6 . %。 55 2 西医药治疗 . 王某 , ,5 , 男 5 岁 反复的左足跟疼痛 3 个月 , 起起立 时左 足跟部疼痛难 晨 忍而不能立 即行走 , 日站立数分钟后方能勉强行走 , 每 遇寒加重 , 经查左足 x 21 口服药物 : . 口服非 甾体类抗炎镇 痛药如芬必得 、 扶他林 等。 2 2 理疗 : . 足部热敷 , 物理治疗。 线侧位片诊断为 : 左足跟骨骨刺形成 ” 查体左足跟部压 痛阳性 , “ , 肤色正 常, 2 3 局部 封闭注射 : . 痛点使用氢化 考的松 1 l 2 l m 加 m 普鲁卡因注射, 每 皮温正常 , 未见明显肿胀 , 舌质淡 红 , 薄白 , 苔 脉沉 弦, 治疗上 给予 口服 中药 周 1次 , 可连续 1~ 3次。( 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术) 2。 - 』 汤剂 : 独活 l 5克、 桑寄生 l 5克、 细辛 1 5克 、 肉桂 l 0克、 牛膝 l 5克 、 杜仲 l 5 克、 熟地 1 0克、 当归 l 克 、 O 川芎 1 克 、 O 自芍 l 克、 0 党参 1 克 、 0 茯苓 1 、 5克 菟 3 中医药治疗 . 3 1 中药 内治 : . 祛风散 寒除 湿 , 活血 通络止 痛以治标 ; 补肝 肾, 强筋骨 丝子 1 O克、 草 l 克。并 口 甘 5 服芬必得。同时给予牛膝 2 O克、 杜仲 l 5克、 延 以治本。主方独活寄生汤 : 独活 1 5克、 桑寄 生 l 、 5克 细辛 l 5克、 秦艽 6克、 胡索 2 O克、 肉桂 5克 、 制乳香 l 、 5克 制没药 l 5克、 赤芍 2 O克 、 白芍 2 O克、 地 防风 l 克 、 5 肉桂 1 、 O克 牛膝 1 克、 5 杜仲 l 5克、 熟地 l 、 0克 当归 1 0克、 川芎 龙 l 5克、 桃仁 2 克 、 0 细辛 l 克 、 5 忍冬藤 3 克、 O 威灵仙 2 克、 O 透骨草 1 5克中 l 0克、 白芍 1 0克、 党参 1 克 、 0 茯苓 l 克 、 5 甘草 l 克 、 5 疼痛重者加川乌 、 红花 ; 药泡足 , 并采取 手法按摩 。经 7天治疗后复诊症状 明显改善 , 连用 3个疗程 随访 寒邪重加附子 、 干姜 ; 湿邪 重加防己、 术 ; 苍 肾阴虚者可加 山萸 肉、 山药、 泽泻 后症状消失 , 至今未复发。 牡丹皮 ; 肾阳虚者加枸杞 、 鹿角 胶 、 丝子 。每 日 l , 煎服 , 菟 剂 水 7天为 1 疗 7 体 会 . 程 , 连续 1~3个 疗 程 。 可 跟痛症是 由多种病因所致 跟骨跖面的疼痛, 中医“ 属 骨痹” 范畴 , 发病多 3 2 中药外治 : . 中药药液泡足有消瘀 止痛 , 直达病所之效 。主方 : 牛膝 为年 老体衰者 , 肾亏虚 , 其肝 气血不足 , 血不荣筋 , 骨失所养 , 复感风寒 湿邪 导致经络瘀滞 , 气血运 行受阻 , 通则痛而发 本病 。本 法用祛 不 2 克、 0 杜仲 1 克 、 胡索 2 克 、 5 延 0 肉桂 5克、 制乳香 l 5克、 制没药 1 克 、 芍 或慢性劳损 , 5 赤 活血通络 、 散寒止痛中药配合按 摩 、 抗炎镇 痛药 、 闭 以治 标; 封 补肝 2 克、 O 白芍 2 克 、 0 地龙 l 克 、 5 桃仁 2 克 、 0 细辛 l 克 、 5 忍冬藤 3 克 ; O 有骨刺者 风除湿、 加 威灵仙 2 0克 、 骨草 l 。上药加水 30 m 浸泡后煎浓至 10 m , 透 5克 00 l 50 l沥出 肾、 壮筋骨 中药 以治本 , 疗效 明显 。辩证 求 因是 前提 , 标本 兼治是关 键。通 药液至足能耐受的温度时进行泡足 , 药液凉后 加热再泡 , 每天早 、 晚各 1次 , 过使用 中西 医结合的上述方法治疗跟痛症 , 减少 了手术治疗 的痛苦 , 大大的 每次泡 3 4 mi, 0~ 0 n 7天为 1疗程 , 可连续 1~ 3个疗程 。 减轻 了患者 的经济负担 , 对治疗 的条件要 求较低 , 非常适合基层 医院开展 。
癌性疼痛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血竭、 白芥子 、 白花蛇、 蟾酥) ~3 , 日 2趺 , 15 g每 饭前半 h 冲服 , 疗 胃癌疼 痛 1 0 . 治 0 侧 显效 7 2例 效 2 倒 , 有 6 总有
例. 效 1 有 8例 , 无效 4倒 , 治疗后患者全身状况明显好转
赵 寓兰 等嗍 用垒 蝎 罂 粟 壳 蓊 ( 蝎 、 木 、 粟壳 、 血藤 、 垒 莪 罂 鸡
元胡、 制川乌 、 芪) 黄 治疗 晚期癌性 疼痛 3 2例 , 显教 7例
( 胃癌 2例 , 道 癌 3例 , 肠 癌 1 食 直 例 癌 1 ) 显效 率 肝 例 , 2 f 效 2 2 有 1例 ( 胃癌 8 , 癌 4例 道 癌 3例 , 肠 侧 肝 食 直
维普资讯
3 8 7
映西中医20 年第 2 卷第 4 02 3 期
文献 综 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癌性疼痛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西安 交通 大 学第一 医院 中医科 ( 1 0 1 魏 涛 高 亚 菲 7 06)
癌 性 疼痛 是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常 见 的症 状 之 一 。垒 世 界 每 年新 发 的癌 症 病 人 约 7 0 人 之 多 , 老 病 例 达 4 0 0万 新 00 万 人 , 中约 7 ~ 8 患 者 出 现疼 痛 仅 我 国每 年 就 其 O 0 ] 有 l 多 万 患 者 遭受 癌 性 疼 痛 的 折 磨 。 中晚 期 患 者 以 疼 ∞ 率 8 。林 胜 友口 用 马 钱 子 治 疗 癌 痛 3 21 5例 显 效 3
1 辨 证分 型
孙 宛 峰 将 癌 痛分 为@ 阳虚 ( 附子 、 用
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辨证治疗; 癌性疼痛; 临床观察 癌性 疼 痛主要 是 指肿瘤 细 胞浸 润 、 转移 、 扩散 或 压 迫有 关组 织 引起 的疼 痛 , 癌症 患 者常 见症 状 , 见 于 是 多 癌症 的 晚期 , 是影 响 患 者 生 存 质量 的 重要 因素 。 对癌
痛进 行积 极 治疗 是 世 界 卫 生组 织 ( O) 症 综 合 规 WH 癌
物 的毒 副作 用大 , 且停 药后 复 发率 高 , 急 、 、 非 危 重症而 不用 , 不宜 长期 使用 。临床 实践证 明 , 更 在本病 的缓解
期 , 情 较稳 定时 , 过 中 医辨 证 , 病 通 运用 中药 内服 配合
甘 草调 中缓 急止 痛 ; 干姜 、 回香温 脾 肾之 阳 ; 连 、 小 黄 赤 芍 清热燥 湿 凉血 ; 连配 木香 调气 行滞 而 除里 急后 重 。 黄 诸 药合用 共 奏温 清 收 补 之 功 。锡 类 散 具 有解 毒 消肿 、 祛 腐生 肌 止血 之功 , 对局 部肠 黏 膜有 消炎 止血 、 进溃 促 疡愈合 的功 效 。以 本 法 治 疗 慢 性 复 发 型 溃 疡性 结 肠 炎, 内外 皆施 , 双管 齐 下 , 效 显 著 。而使 用 西 药 柳 氮 疗 磺 吡 啶加 激素 和抗 生素 治疗 本病 , 可缓解 病情 , 虽 但药
及 疗 效 标 准 [ ] 中华 消 化 杂 志 ,93 l() 34 S. 19 ,36 :5
( 文校对 : 裕 本 李 收 稿 日期 :0 8—0 20 5—1) 3
中医药 辨 证 治疗 癌 性 疼 痛 的 临床 观 察
秦 善文 河 南中 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 州 4 0 0 ) 郑 5 0 0
划 的 4个 重点 之一 。 20 年 1 月一2 0 在 05 1 0 7年 1 0月期 间, 笔者运 用 中医药 辨证 治疗 癌 性 疼 痛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现报道 如下 :
中药外敷在骨转移癌所致的疼痛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 的病因是什么呢?
骨转移癌所引起的疼痛中医认 为以“不通那么痛〞为主要的
原因。
常见的“不通〞原因有:
1:寒:?素问·痹论?曰:“痛者,寒 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充分说明了 寒邪与疼痛的关系。寒邪凝滞,阳气 不达,气血不畅,经气闭阻那么可致 疼痛的发生。中医学认为肿瘤为阴寒 证,其本质在于“阴成形〞,而癌性 疼痛的发生与肿瘤关系相当密切,癌 瘤是产生癌性疼痛的病理根底,故癌 痛的发生亦多与阴寒之邪有关。
这是肿瘤引发疼痛较为常见的原因,可以引发急性癌痛,也是癌症顽固性疼痛的原因。
瘤引发疼痛较为常见的原因,可以引发急性癌痛,也是癌 〔1〕肿瘤骨侵袭,骨的肿瘤侵袭包括骨原发的肿瘤和骨转移,但骨原发肿瘤的发生率较少,大局部骨受累均由骨转移造成。
〔2〕神经丛病变,是指肿瘤侵及或压迫神经丛。
症顽固性疼痛的原因。可多发生在乳癌、肺癌、肝癌、盆 2:瘀:中医学认为血瘀既是癌瘤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又是肿瘤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瘀血内阻每致络脉不通,不通那么痛,故通 腔肿瘤等。 常在不同肿瘤的各个阶段均可见瘀血作痛的征象,骨转移疼痛亦是如此,活血化瘀止痛不仅可以使瘀阻的络脉再通,疼痛缓解,亦可
中国国粹—中医如何在癌 性疼痛特别是骨转移癌疼 痛中发挥作用呢?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
中医对疼痛之认识,首见于?内经?。 中医学对癌性疼痛早有记载,癌瘤痛在中医文献中常出现
于癥、积、瘤、石、乳岩、噎膈、反胃、脏毒等及其所致 的气血衰败诸病候中。中医中药治疗癌性疼痛常可取得良 效。
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病人的常见病症。从临床上看,癌痛 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不通〞、“不荣〞两方面,表现为 "虚"、"实"两种证候群。当然,它们并非绝对分开,就癌 瘤发生的本质而言,在于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所以,癌 痛的发生亦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临床中亦常表现为虚实 相兼。但由于肿瘤不同的阶段开展过程中病机有异,虚实 亦有偏重,一般而言,肿瘤早期、中期以实痛为主;晚期 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临床治法亦因癌痛病机不同而 异。
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Meta分析

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Meta分析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Meta分析癌症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且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因其疗效显著而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Meta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已有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的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系统检索相关的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试验和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分析。
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排除,我们最终纳入了10个研究,共涉及1000例癌症患者。
我们将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计算疗效比值(OR)和95%置信区间(CI),以评估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
结果显示,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与安慰剂相比,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效果(OR=2.56,95%CI=1.78-3.68)。
此外,我们还发现中药外敷对不同类型和部位的癌性疼痛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以乳腺癌和骨转移相关疼痛的缓解效果最为显著。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中药外敷方法和药物组合对癌性疼痛的缓解效果存在差异。
其中辣椒膏、川乌外敷等外用药物在癌性疼痛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此外,一些提取自中草药中具有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如大黄素、白藓素等)的局部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虽然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显著,但我们也注意到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纳入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且存在一定的报道偏倚;其次,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具有显著的疼痛缓解效果,对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仍然有待开展,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效果:
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所致热毒内藴,痰火凝结,气滞血瘀,瘀阻塞脏腑及经络形成
癌毒肿块,产生顽固性疼痛,中医学说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需标本兼治,是邪毒之
散,瘤者攻之,坚者消之,虚则补之,扶正抗癌治痛法,是瘤除毒清,气和则疼自消。
注解:癌细胞分泌的毒素对器官破坏刺激神经引起的疼痛,再加上肿瘤对器官周围
神经的压迫所引起的疼痛,用三七,血竭,蟾酥,麝香,全虫,蜈蚣,元胡等中药,具有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瘤止痛,杀灭癌细胞,有强烈的镇痛效果,软化缩小肿
瘤,减轻对神经的压迫,使癌痛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而且有抗癌排毒,杀伤癌细胞具有消癌
肿,清癌痛,消积水,无毒副作用。对正在放化疗或放化疗后的患者可达到增效减毒的治疗
效果。对术后的患者可达到预防复发扩散再转移。此类抗癌中药能杀伤癌细胞。可诱导癌细
胞凋亡,扼制癌细胞扩散转移,使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康复后不易复发,延长生命,
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中医中药对早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效果:
癌症病人在早、中、晚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病理变化,必然有着不同的症状表
现。因此中医药在对癌症不同时期的治疗原则上审症求因,一人一方,处方用药就有很大的
讲究。
早期癌症患者正气尚旺,病邪初犯,因此临床一般不可能有明显表现。甚至无任
何明显症状,病人大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此类病人的中医治疗以祛邪为主,遵循抗癌不伤
正,祛邪不留寇的原则,选用清热解毒,攻邪抗癌排毒等作用的中药。首选白花蛇草,半枝
莲,全虫,蜈蚣,独角连等为主药,佐以其他中药组方,治疗最终达到抑制或杀伤癌细胞,
阻止癌细胞对人体器官的破坏。使癌细胞凋亡,癌毒素排出体外,增加食欲,气血充盈,改
善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人体抗癌能力,控制癌症的发展。
中期癌症患者是体内正邪力量激烈相争的阶段,肿瘤快速增大,因此临床表现也
比较重而典型。不同癌症种类有其独特的症状,但该阶段癌症的共同症状有,消瘦、乏力、
纳差、发烧、疼痛等,中医治疗原则,扶正祛邪兼顾,扶正就是健脾胃,补气血,补肾固本,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将人体的抗病因素调动起来,从而有效的抗癌排毒,使
癌症患者康复。扶正抗癌排毒的中药,人参,冬虫夏草,黄芪,黄精等以上药物,能调理脾
胃,补肾固本。祛邪的药物根据辩证类型,针对性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消瘤止痛等。药物用山慈菇,重楼,壁虎,麝香,穿山甲,三七,牡蛎,元胡,益母草等,
达到通利血脉,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破血通瘀,软化消除癌瘤肿块。该药临床研究表明,
能提高淋巴细胞增殖,或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活力,增强对癌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或杀灭
癌细胞,保护和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提高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计数,提高人体的
抗癌能力,同时对正在放化疗期间或放化疗后的癌症患者减轻毒副作用,达到增效减毒的治
疗效果,控制癌细胞扩散转移及复发,使瘤体缩小,甚至消失。使患者食欲增加,气血充沛,
延长患者生命。
晚期癌症的患者,本期的病理特点是:邪毒极度嚣张,正气极度衰竭,肿瘤多扩散、
转移,术后复发或术后扩散转移,或年老高龄的患者,无法手术已经不能接受放化疗了,表
现极度衰弱,呈恶病质,大部分病人进食困难,腹胀消瘦,乏力贫血,疼痛是本期的主要症
状。遵循虚则补之、损则益之、痛则活之的治疗原则,选用:党参,黄芪,当归,茯苓,沙
参,西洋参,山药,杜仲,马钱子,野生三七等。此类药物,补气血,补肾固本,改善人体
的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晚期癌症患者的
癌痛是气虚,血亏,气滞癌痛,所以以扶正补虚为主,努力改善脏腑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
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最终达到缓解症状,减轻或消除疼痛,增加食欲,延长患者的生命。
注解:根据以上药物,晚期的癌症以扶正抗癌为主,结合祛邪排毒治疗原则,正气
的存亡,抗癌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癌症患者命。根据临床研究表明,扶正抗癌排毒的药物,
具有抑制或杀灭癌细胞诱导癌细胞凋亡,控制癌细胞扩散转移,增强癌细胞对淋巴细胞的吞
噬功能,调节人体免疫因子的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对正在放化疗或放化
疗后的患者可达到增效减毒的治疗效果。对术后的患者可达到预防复发扩散再转移。对年老
体弱无法手术放化疗的患者最终达到缓解症状、增加食欲、消除疼痛、延长患者生命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