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多晶硅的铸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薄膜多晶硅
多晶硅(poly-Si)薄膜材料是指在玻璃、 陶瓷、廉价硅等低成本衬底上,通过化学气相 沉积等技术,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多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主要的制备途径
①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在一定的衬底材料上直 接制备; ②首先制备非晶硅薄膜,然后通过固相晶化、激光晶 化和快速热处理晶化等技术,将非晶硅薄膜晶化成 凡是制备固态薄膜的,如真空蒸发、 多晶硅薄膜。



直拉单晶硅为圆片状 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电池组件的有效空间,相对增 加了太阳电池组件的成本。 西门子法等技术生产的多晶硅是通过沉积作用形成 的硅粒子的简单集合体,不能满足电阻的要求,也 不能直接用来切片制造太阳能电池。

铸造多晶硅的优缺点

①铸造多晶硅是利用浇铸或定向凝固的铸造技术,在方 形坩埚中制备晶体硅材料,其生长简便,易于大尺寸生 长,易于自动化生长和控制,并且很容易直接切成方形 硅片; ②材料的损耗小,同时铸造多晶硅生长相对能耗小,促 使材料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而且铸造多晶硅技术对硅原 料纯度的容忍度比直拉单晶硅高。
3、电磁铸锭法 特点:1、无坩埚(石英陶瓷坩埚) 2、氧、碳含量低,晶粒比HEM法小 3、提纯效果稳定。 4、锭子截面没有HEM法大,日本最大 350mmx350mm,但锭子高度可达 1公尺以上。
图十二 电池铸造法示意图
4、浇铸法 浇铸法将熔炼及凝固分开,熔炼在一个石英砂 炉衬的感应炉中进行,熔清的硅液浇入一石墨模型中, 石墨模型置于一升降台上,周围用电阻加热,然后以 每分钟1mm的速度下降(其凝固过程实质也是采用 的布里曼法)。 特点是熔化和结晶在两个不同的坩埚中进行,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法可以实现半连续化生 产,其熔化、结晶、冷却分别位于不同的地方,可以 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缺点是因为熔融和结晶使用不同的坩埚,会导 致二次污染,此外因为有坩埚翻转机构及引锭机构, 使得其结构相对较复杂。
五、 铸造多晶硅的制备工艺
2 直熔法
2 直熔法
前一种技术国际上已很少使用,而后一 种技术在国际产业界得到了广泛使用。
从本质上讲,两种技术没有根本区别, 都是铸造法制备多晶硅,只是采用一只或 两只坩埚而已。
尺寸:100mm*100mm 150mm*150mm 210mm*210mm
相较浇铸法,直熔法的的一些优势
利用铸造技术制备多晶硅,称为铸造多 晶硅(multicrystalline silicon,mc-Si)。
与直拉单晶硅相比,铸造多晶硅
优点:材料的利用率高、能耗小、制备成本低,而 且其晶体生长简便,易于大尺寸生长。
缺点: 含有晶界、高密度的位错、微缺陷和相对较
高的杂质浓度 ,其晶体的质量明显低于单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新建的太阳电池和材料的 生产线大部分是铸造多晶硅生产线,相信在今后会有更 多的铸造多晶硅材料和电池生产线投入应用。 目前,铸造多晶硅已占太阳电池材料的53%以上,成为 最主要的太阳电池材料。


1、太阳电池多晶硅锭是一种柱状晶,晶体生长方向垂直 向上,是通过定向凝固(也称可控凝固、约束凝固)过 程来实现的,即在结晶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场的变化, 形成单方向热流(生长方向与热流方向相反),并要求液 固界面处的温度梯度大于0,横向则要求无温度梯度,从 而形成定向生长的柱状晶。
固液界面
布里曼法示意图
2、热交换法 是目前国内生产厂家主要使用的一种炉型。 特点: ⑴坩埚和热源在熔化及凝固整个过程中均无相对位 移。一般在坩埚底部置一热开关,熔化时热开关关 闭,起隔热作用;凝固开始时热开关打开,以增强 坩埚底部散热强度。长晶速度受坩埚底部散热强度 控制,如用水冷,则受冷却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 所控制。
⑵由于定向凝固只能是单方向热流(散热),径向 (即坩埚侧向)不能散热,也即径向温度梯度趋于 0,而坩埚和热源又静止不动,因此随着凝固的进行, 热源也即热场温度(大于熔点温度)会逐步向上推移, 同时又必须保证无径向热流,所以温场的控制与调节 难度要大。
2、热交换法
如简图所示,液固界面逐步向上推移,液固界面处温度梯度必须是正值, 即大于0。但随着界面逐步向上推移,温度梯度逐步降低直至趋于0。 从以上分析可知热交换法的长晶速度及温度梯度为变数。而且锭子高 度受限制,要扩大容量只能是增加硅锭截面积。 HEM法示意图 最大优点是炉子结构简单。
铸造多晶硅的优缺点

铸造多晶硅具有晶界、高密度的位错、 微缺陷和相对较高的杂质浓度,从而降低了 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对于多晶硅的铸造成型工艺,就其最终形态可以分 为三种类型: 1.多晶硅锭 2.带装硅 3.薄膜硅
1.多晶硅锭 多晶硅铸造成型技术省去了单晶硅昂贵的拉制过程,易 于形成方锭,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及电池板的包装密度, 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 2.带状硅 利用不同技术,直接在硅溶体中生长出带状的硅材料, 无需切片即可用于制备电池硅片,省去了切片和切片造 成的表面损伤而附加的处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材 料收得率,从而减低成本。
3、实际生产中固液界面还存在一个溶质富集层,杂质的分 配系数还与该富集层的厚度、杂质的扩散速度、硅液的 对流强度及晶体生长速度均有关,引入有效分配系数K’ 来表示:
K ’ =K/[K+(1-K)exp(-Rδ/DL)] 式中:K’ 有效分配系数, K 平衡分配系数, R 生长速度cm/s, δ 溶质富集层厚度(固液界面的扩散层)cm (0.005-0.05), DL 扩散系数cm2/s (当R或δ趋近于0,K’趋近于K时,最大程 度提纯。 当R趋近于∞,K’趋近于1时,无提纯作用。)
电磁感应冷坩埚连续拉晶法原理: 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冷坩埚来熔化硅原料。
电磁感应冷坩埚连续拉晶法的优点
利用定向凝固技术生长的铸造多晶硅,生长速度 慢,坩埚是消耗件,不能重复循环使用,即每一炉多 晶硅需要一只坩埚;而且,在晶锭底部和上部,各有 几厘米厚的区域由于质量低而不能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电磁感应冷坩埚连续拉晶法 (electromagnetic continuous pulling)已经被开发, 简称EMC或EMCP法。
热交换法与布里曼法结合示意图( 坩埚移动)
下图为另一类型的热交换法与布里曼法结合的炉子,这种类型的结晶炉 加热时保温框和底部的隔热板紧密结合,保证热量不外泄。
开始结晶时,坩埚不动, 将石墨加热元件及保温 框往上慢慢移动。坩埚 底部的热量通过保温框 和隔热板间的空隙散发 出去,形成温度梯度。
HEM + B ridgem an 法示意图( 热源及保温框移动)
晶体生 长方向
侧向无温度梯度, 不散热
热流方向 定向凝固柱状晶生长示意图
2、一般来说,纯金属通过定向凝固,可获得平面 前沿,即随着凝固进行,整个平面向前推进,但随 着溶质浓度的提高,由平面前沿转到柱状。对于金 属,由于各表面自由能一样,生长的柱状晶取向直, 无分叉。而硅由于是小平面相,不同晶面自由能不 相同,表面自由能最低的晶面会优先生长,特别是 由于杂质的存在,晶面吸附杂质改变了表面自由能, 所以多晶硅柱状晶生长方向不如金属的直,且伴有 分叉
1、布里曼法(Bridgeman Method) ⑶长晶速度受工作台下移速度及冷却水流量控制,长 晶速度接近于常数,长晶速度可以调节。 ⑷硅锭高度主要受设备及坩埚高度限制。 ⑸生长速度约0.8-1.0mm/分。 缺点:炉子结构比热交换法复杂,坩埚需升降且下降 速度必须平稳,其次坩埚底部需水冷。
坩埚 热源 硅液 隔热板 热开关 工作台 冷却水
热源 液相 固相 坩埚 液固界面 散热装置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际生产所用结晶炉大都是采用热交换与布里曼相结合 的技术。 图为一个热交换法与布里曼法相结合的结晶炉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通冷却水,上置一个热开关,坩埚则位 于热开关上。硅料熔融时,热开关关闭,结晶时打开, 将坩埚底部的热量通过工作台内的冷却水带走,形成 温度梯度。同时坩埚工作台缓慢下降,使凝固好的硅 锭离开加热区,维持固液界面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 梯度,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工作台下降非常平稳,以 保证获得平面前沿定向凝固。
铸造技术制备多晶硅的主要工艺:
① 浇铸法
② 直熔法
1 浇铸法
在一个坩埚内将硅原料溶化,然后浇铸在另一 个经过预热的坩埚内冷却,通过控制冷却速率,采用 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大晶粒的铸造多晶硅。
1 浇铸法
2
直熔法
直接熔融定向凝固法,简称直熔法,又称 布里奇曼法,即在坩埚内直接将多晶硅溶化, 然后通过坩埚底部的热交换等方式,使得熔体 冷却,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造多晶硅,所以, 也有人称这种方法为热交换法(Heat Exchange Method,HEM)。
20
杂质含量(ppm)
15 10 5 0 9 63 126 162 199 硅锭高度/生长方向(mm) 210 Fe Al
金属杂质含*量沿硅锭生长方向分布图
实现多晶硅定向凝固生长的四种方法: 1、布里曼法 2、热交换法 3、电磁铸锭法 4、浇铸法
1、布里曼法(Bridgeman Method) 这是一种经典的较早的定向凝固方法。 特点: ⑴坩埚和热源在凝固开始时作相对位移,分液相区和 凝固区,液相区和凝固区用隔热板隔开。 ⑵液固界面交界处的温度梯度必须>0,即dT/dx>0, 温度梯度接近于常数。
柱 状 晶 结 构
多 晶 硅 锭 的
1、太阳电池硅锭的生长也是一个硅的提纯过程,是基于 杂质的分凝效应进行的。如下图所示,一杂质浓度为C0 的组分,当温度下降至T*时,其固液界面处固相侧的杂 质浓度为C*S。
2、对一个杂质浓度非常小的平衡固液相系统 ,在液 固界面处固相中的成分与在液相中的成分比值为一 定,可表达为平衡分配系数 K=C*S/C*L 其中, C*L液固界面处液相侧溶质浓度 C*S液固界面处固相侧溶质浓度 金属杂质在硅中平衡分配系数在10-4—10-8之 间,B为0.8,P为0.35。
直到20 世纪90年代,太阳能光伏工业还是主要 建立在单晶硅的基础上。虽然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成本 在不断下降,但是与常规电力相比还是缺乏竞争力, 因此,不断降低成本是光伏界追求的目标。

自20世纪80年代铸造多晶硅发明和应用以来,增长 迅速; 80年代末期它仅占太阳电池材料的10%左右,而至 1996年底它已占整个太阳电池材料的36%左右,它以 相对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不断挤占单晶硅的市场, 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太阳电池材料。 21世纪初已占5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太阳电池材料。
硅,从而降低了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材料制备方面,平面固液相技术和氮化硅涂层技术等 技术的应用、材料尺寸的不断加大。 在电池方面,SiN减反射层技术、氢钝化技术、吸杂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铸造多晶硅材料的电学性能 有了明显改善,其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率也得到了迅 速提高。


由于铸造多晶硅的优势,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努力发展 其工业规模。
直熔法生长的铸造多晶硅的质量较好,它可以 通过控制垂直方向的温度梯度,使固液界面尽量平直, 有利于生长取向性较好的柱状多晶硅晶锭。而且,这 种技术所需的人工少,晶体生长过程易控制、易自动 化,而且晶体生长完成后,一直保持在高温,对多晶 硅晶体进行了“原位”热处理,导致体内热应力的降 低,最终使晶体内的位错密度降低。
溅射、电化学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液 相外延和分子束外延等,都可以用来制 无论是哪种途径,制备的多晶硅薄 备多晶硅薄膜。 膜应该具有晶粒大、晶界缺陷少等性质。
1.概述 2.多晶硅锭的组织结构 3.定向凝固时硅中杂质的分凝 4.多晶硅锭定向凝固生长方法 5.铸造多晶硅的制备工艺 6.铸造多晶硅的晶体生长
图八 铸造法硅锭炉示意 图 1.硅原料装入口 2. 感应炉 3. 凝固炉 4. 硅锭搬运机 5. 冷却机 6. 铸型升降 7. 感应炉翻转机构 8. 电极
图九 凝固炉结构及凝固法示意图 a凝固开始前 b 凝固进行中 1 炉壁 2 硅液 3 发热体 4铸型(石墨铸型) 5 铸型底 6 水冷板 7 保温壁 8氮化硅涂层 9 炉床区 10 保温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