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五部分__糖代谢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五部分__糖代谢
华东理工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五部分__糖代谢

第五部分糖代谢

一、选择题

1、糖类的生理功能有:

A、提供能量

B、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组成成份

C、构成细胞膜组成成分

D、血型物质即含有糖分子

E、以上都对

2、人体内不能水解的糖苷键是:

A、α-1,4-糖苷键

B、α-1,6-糖苷键

C、β-1,4-糖苷键

D、α-1,β-4-糖苷键

E、以上都是

3、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

A、1摩尔

B、2摩尔

C、3摩尔

D、4摩尔

E、5摩尔

4、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I

D、磷酶果糖激酶II

E、磷酸化酶

5.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

A、丙酮酸

B、葡萄糖

C、果糖

D、乳糖

E、乳酸

6、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

A、l,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十磷酸二经丙酮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E、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7、反应: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哪些条件?

A、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

B、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C、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D、磷酸果糖激酶、ADP、Pi和Mg2+

E、ATP和Mg2+

8、糖酵解过程中催化-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的反应的酶是:

A、磷酸己糖异构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烯醇化酶

9,糖酵解过程中NADH十H+的去路:

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经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C、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D、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E、以上都对

10、底物水平磷酸化指:

A、ATP水解为ADP和Pi

B、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TP磷酸化为ATP分子

C、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

D、使底物分子加上一个磷酸根

E、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ATP分子

11、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十H+的去路:

A、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

B、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C、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D、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1,6-双磷酸果糖

E、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分解1,6-双磷酸果糖

12、ATP对磷酸果糖激酶I的作用:

A、酶的底物

B、酶的抑制剂

C、既是酶的底物同时又是酶的变构抑制剂

D、1,6-双磷酸果糖被激酶水解时生成的产物

C、以上都对

13、乳酸脱氢酶是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含有多少个亚基?

A、1

B、2

C、3

D、4

E、5

14、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

B、脂酸氧化

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氧化葡萄糖

E、以上都是

15、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催化生成:

A、丙酮酸

B、乳酸

C、3—磷酸甘油醛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6、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I

C、丙酮酸激酶

D、6-磷酸果糖激酶II

E、果糖双磷酸酶

17、6-磷酸果糖激酶I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

A、1,6-双磷酸果糖

B、AMP

C、ADP

D、2,6—双磷酸果糖

E、3-磷酸甘油

1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

A、FAD

B、硫辛酸

C、辅酶A

D、NAD+

E、TPP

19、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转乙酰化酶的辅酶是:

A、TPP

B、琉辛酸

C、CoASH

D、FAD

E、NAD+

20.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A、TPP

B、硫辛酸

C、CoASH

D、FAD

E、NAD+

21.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CoA

D、CO2

E、NADH+H+

22.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0+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CoA

E、柠檬酸

23.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02和H20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A、丙酮酸 B、生糖氨基酸

C、脂肪酸 C、β-羟丁酸

E、以上都是

24、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02和H20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

A、乳酸

B、α-磷酸甘油

C、生糖氨基酸

D、乙酰乙酰CoA

E、以上都是

25、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的物质是:

A、亚油酸

B、乳酸

C、α-磷酸甘油

D、胆固醇

E、软脂酸

26、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

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E、以上都是

27、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

A、12

B、24

C、36

D、38

E、36〈38

28、每摩尔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36或38摩尔数ATP的关键步骤取决于:

A、苹果酸氧化为草酰乙酸

B、异柠檬酸氧化为α-酮戊二酸

C、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

D、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水解为3—磷酸甘油酸

29、从糖原开始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为:

A、12

B、13

C、37

D、39

E、37〈39

30、糖原分解中水解α-1,6-糖G苷键的酶是: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化酶

C、葡聚糖转移酶

D、分枝酶

E、以上都是

3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A、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B、UDPG焦磷酸化酶

C、糖原合成酶

D、磷酸化酶

E、分支酶

32、糖原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

A、G-6-P→G-l-P

B、G-l-P→UDPG

C、UDPG+糖原n→糖原(n+1)+UDP

D、糖原n→糖原(n-1)+G-l-P

E、G-6-P→G

33、糖原合成酶参与的反应是:

A、G+G→G-G

B、UDPG+G→G-G+UDP

C、G+G→Gn+1

D、UDPG+Gn→Gn+1+UDP

E、Gn→Gn-1+G

34、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磷酸解的键是:

A、α-l,6-糖苷键

B、β-l,6-糖苷键

C、α-l,4-糖苷键

D、β-l,4-糖苷键

E、α-l,β-4-糖苷键

35、糖原合成酶催化形成的键是:

A、α-l,6-糖苷键

B、β-l,6-糖苷键

C、α-l,4-糖苷键

D、β-l,4-糖苷键

E、α-l,β-4-糖苷键

36、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B、缺乏磷酸化酶

C、缺乏脱支酶

D、缺乏己糖激酶

E、含肌糖原高肝糖原低

37、糖异生过程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的己糖激酶: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B、果糖二磷酸酶I

C、丙酮酸羧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化酶

38、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α-磷酸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

39、丙酮酸激酶是何种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糖的有氧氧化

C、磷酸戊糖途径

D、糖酵解

E、糖原合成与分解

40、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

C、血红素合成

D、脂肪酸合成

E、胆固醇合成

41、糖异生过程中NADH+H+来源有:

A、脂酸β-氧化

B、三羧酸循环

C、丙酮酸脱氢

D、线粒体产生的NADH+H+均需经苹果酸穿梭透过线粒体膜进入胞液

E、a、b、c均需与d一起才是完满答案

42、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

A、糖异生

B、糖酵解

C、糖有氧氧化

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

43、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何者是不正确的?

A、肌肉产生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糖异生为糖

B、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

C、乳酸循环的形成是一个耗能过程

D、乳酸在肝脏形成,在肌肉内糖异生为葡萄糖

E、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并在肌肉中糖酵解为乳酸

44、以NADP+作辅助因子的酶是: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果糖二磷酸酶

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醛缩酶

E、转酮醇酶

45、下列哪一种酶作用时需要NADP+

A、磷酸己糖异构酶

B、磷酸果糖激酶I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丙酮酸脱氢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46、下列哪个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

E、2,6-二磷酸果糖

47、下列各中间产物中,哪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醛

C、6-磷酸果糖

D、6-磷酸葡萄糖酸

E、1,6-二磷酸果糖

48、糖蛋白中蛋白质与糖分子结合的键称:

A、糖肽键

B、3,5-磷酸二酯键

C、肽键

D、酯键

E、二硫键

49、糖蛋白中蛋白质与糖分子结合的基团是:

A、-OH

B、-SH

C、-COOH

D、-CH3

E、=CH2

50、降低血糖的激素: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素

D、胰岛素

E、肾上腺皮质激素

51、并非胰岛素的作用是:

A、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B、促进肝糖异生作用

C、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抑制糖原分解

D、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活性.激活丙酮酸脱氢酶,促进丙酮酸分解为乙酰CoA

E、抑制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肪动员

52、糖醛酸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A、为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

B、产生5-磷酸核糖供合成核苷酸用

C、产生乳酸参与乳酸循环

D、活化葡萄糖使之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E、生成还原型辅助因子NADPH十H+

53、真核生物可以下列哪一种物质为原料合成抗坏血酸?

A、胆固醇

B、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C、乙酰CoA

D、胆汁酸

E、以上都是

54、真核生物维生素C可由下列哪些原料合成:

A、6-磷酸葡萄糖

B、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C、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D、L-古洛糖酸

E、以上都是

55、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作用,最少参与的反应是:

A、合成脂肪酸

B、合成胆固醇

C、还原氧化型谷胱甘肽

D、氧化供能

E、参与生物转化

56、葡萄糖醛酸在体内的作用:

A、组成蛋白聚糖的成分

B、与胆红素结合降低其毒性

C、与药物、毒物结合促进其排泄和解毒

D、是生物转化过程的重要结合剂

E、以上都对

57、三碳糖、六碳糖与九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A、糖的有氧氧化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酵解

D、三羧酸循环

E、糖异生

58、不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有: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素

D、糖皮质激素

E、甲状腺素

59、糖蛋白与蛋白聚糖的差别表现在:

A、糖链与蛋白质结合的键不一样

B、糖链与蛋白质在含量比例上不一样

C、糖链中糖的组成不一样

D、糖链中糖的结构不一样

E、糖蛋白中糖链是寡糖链,蛋白聚糖中糖链是多糖链

60、糖蛋白中糖链的功能:

A、内分泌腺的糖蛋白激素合成后经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时糖链起识别作用

B、红细胞的血型物质正是因为糖链相差一个糖基而出现A、B、O血型,有不同的抗体

C、血浆中的铜蓝蛋白去掉末端唾液酸,暴露出次末端半乳糖,可被肝脏受体识别而清除

D、糖链中缺乏某些糖基可引起癌变

E、以上都对

61、糖胺聚糖中不含硫酸的是:

A、硫酸软骨素

B、透明质酸

C、硫酸皮肤素 C、肝素

E、硫酸肝素

62、蛋白聚糖的形状像一把刷子,原因是:

A、蛋白聚糖的蛋白质是连接蛋白和核心蛋白,含量少

B、各种糖胺聚糖围绕着核心蛋白排列成刷子的棕毛后,再与透明质酸组合成刷子状物

C、透明质酸特长

D、糖胺聚糖上的羧基和硫酸根均带负电荷,使彼此排斥成刷子状

E、以上都对

63、在多糖和寡糖的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活性形式是

A、葡萄糖-1-磷酸

B、葡萄糖-6-磷酸

C、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D、葡萄呋喃糖

64、蛋白质的糖基化是翻译后的调控之一,肽链中糖基化的氨基酸残基是

A、谷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丝氨酸

65、纤维素的组成单糖和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为

A、α-l→4-葡萄糖

B、β-1→3-葡萄糖

C、β-l→4-葡萄糖

D、β-l→4-半乳糖

66、氨基酸和单糖都有D和L不同构型,组成大多数多肽和蛋白质的氨基酸以及多糖的大多数单糖构型分别是

A、D型和D型

B、L型和D型

C、D型和L型

D、L型和L型

67、下列哪个糖不是还原糖

A、D-果糖

B、D-半乳糖

C、乳糖

D、蔗糖

68、下列哪个糖是酮糖

A、D—果糖

B、D—半乳糖

C、乳糖

D、蔗糖

69、分子式为C5H10O5的开链醛糖有多少个可能的异构体

A、2

B、4

C、8

D、16

70、下列蛋白质中不是糖蛋白是

A、免疫球蛋白

B、溶菌酶

C、转铁蛋白

D、胶原蛋白

71下列糖中为非还原糖是

A、麦芽糖

B、乳糖

C、棉子糖

D、葡萄糖

72、直链淀粉遇碘呈

A、红色

B、黄色

C、紫色

D、蓝色

73、支链淀粉遇碘呈

A、红色

B、黄色

C、紫色

D、蓝色

74、棉子糖是

A、还原性二糖

B、非还原性二糖

C、还原性三糖

D、非还原性三糖

75、糖酵解中,下列哪一个酶催化的反应不是限速反应

A、丙酮酸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己糖激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76、糖酵解中限速步骤有关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醛缩酶

77、提出三羧酸循环的生化学家是

A、沃森(Watson)

B、李普曼(Lipmann)

C、克雷伯斯(Krebs)

D、瓦柏(Warburg)

78、一个分子的葡萄糖经有氧酵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净产生

A、4ATP+2NADH+2H+

B、2ATP+NADH+H+

C、2ATP+2NADH+2H+

D、2ATP

79、三羧酸循环中主要的限速酶是

A、苹果酸脱氢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

D、琥珀酸脱氢酶

80、有氧氧化时,每摩尔葡萄糖在三羧酸循环中产生多少ATP

A、2摩尔

B、6摩尔

C、18摩尔 C、24摩尔

D、36摩尔

81、在动物组织中,从葡萄糖合成脂肪酸的重要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ATP

C、乙酰辅酶A

D、乙酰乙酸

82、在糖酵解代谢链中,什么是决定酵解速度的关键反应步骤

A、葡萄糖的磷酸化

B、6-磷酸果糖磷酸化形成1,6-二磷酸果糖

C、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

D、3-磷酸甘油磷酸将磷酰基转给ADP形成磷酸甘油和ATP

83、糖酵解中,下列哪一个酶催化的反应不是限速反应

A、丙酮酸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己糖激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84、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酶不是调控酶

A、柠檬酸合成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

85、以NADP+作为氢受体形成NADPH的代谢途径是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糖原异生

86、糖酵解的速度决定于

A、磷酸葡糖变位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甘油激酶

87、丙酮酸脱氢酶系中的因子不包括

A、辅酶A

B、焦磷酸硫胺素

C、硫辛酸

D、生物素

E、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88、糖酵解的限速酶包括

A、乳酸脱氢酶

B、醛缩酶

C、丙酮酸激酶

D、磷酸己糖异构酶

E、G-6-P酶

89、柠檬酸循环被认为是一个需氧代谢途径,是因为

A、循环的某些反应是以氧作为底物的

B、CO2是该循环的一个产物

C、产生了H2O

D、还原型的因子需通过电子传递链被氧化

E、以上都不对

90、α-胰淀粉酶

A、在催化淀粉消化中,产生l-磷酸葡萄糖

B、麦芽糖是其催化反应的产物之一

C、对糖原无催化作用

D、可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6-糖苷键

E、是一种胰腺分泌的酶,可催化细胞内糖原的消化

91、用14C-标记葡萄糖的第1和第4碳原子后,经酵解产生的乳酸分子

A、标记出现在羧基与甲基碳上

B、标记仅出现在羧基碳上

C、标记仅出现在甲基碳上

D、标记出现在与羧基相边的碳上

E、羟基连接碳和羧基碳均被标记

92、葡萄糖激酶

A、基本上是肌肉中的酶

B、比已糖激酶的Km值高

C、催化生成G-6-P

D、可被G-6-P抑制

E、催化葡萄糖与无机磷酸生成G-6-P

二、填空题

1、在肠内吸收速率最快的单糖是________。

2、肠道中能转运葡萄糖的载体有2种,一种称________,另一种称________。

3、1,6-双磷酸果糖和1,3-二磷酸甘油酸中“双”和“二”的区别是_______。

4、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全部在细胞_______进行。

5、6-磷酸果糖激酶I最强的别构激活剂是_______。

6、6-磷酸果糖激酶I的正性别构效应物是_______。

7、6-磷酸果糖激酶I的抑制剂有_______和_______。

8、糖酵解途径唯一的脱氢反应是_______,脱下的氢由_______递氢体接受。

9、各个糖的氧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_______也可以称为各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10、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关键酶(调节点)是_______。

11、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第一个酶称_______,功能是_______。

12、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酶和_______种辅助因子。

13、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生成_______摩尔丙酮酸,再转变为_______摩尔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14、糖酵解的终产物是_______。

15、一摩尔乙酰CoA和一摩尔草酰乙酸经三羧酸循环后最终可产生_______摩尔ATP和_______摩尔草酰乙酸。

16、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_______次脱氢过程和___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

17、活性葡萄糖即是_______。

18、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_______和_______。

19、以乙酰CoA为原料可合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等。

20、三碳糖、六碳糖和九碳糖之间可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称为_______。

21、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体内最小的肽称为_______。

22、肌肉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_______。

23、合成反应过程中需要引物的代谢有_______合成和_______合成。

24、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_______,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_______。

25、支链淀粉是葡萄糖分子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大分子,其中葡萄糖和葡萄糖

之间的连接是_______糖苷键和_______糖苷键。

26、在糖蛋白中,糖经常与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残基相联结。

27从非糖物质形成葡萄糖或糖原称为_______作用。

28、在ATP和Mg2+存在下,果糖-6-磷酸在果糖磷酸激酶催化下,

形成果糖-l,6-二磷酸,它是酵解过程的_______步骤之一.

29、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形式及非活性形式间的平衡,通过_______的磷酸化

和去磷酸化,从而控制调节磷酸化酶的活性.

30、_______淀粉遇碘呈蓝色,_______淀粉遇碘呈紫色、_______与碘作用

显红褐色、直链淀粉的空间构象是_______。

31、由半乳糖合成糖原时,半乳糖-1-磷酸(Gal-1-P)先与_______反应,

生成_______,然后在_______酶的催化下转变成_______,再参与糖原合成。

32、单糖的游离碳基能与_______作用生成糖脎。各种糖生成的糖脎结晶形状和

_______都不相同。

33、糖酵解过程中基本上是单向的关键酶是_______和_______。

34、纤维素和直链淀粉都是葡萄糖的多聚物,在纤维素中葡萄糖的构型是_______、

连接方式是_______、在指直链淀粉中葡萄糖的构型是_______、连接方式是_______。

35、开链己糖有_______种异构体。

36、糖原酵解过程中的第一个酶是_______,它有A和B两种形式,有活性是_______

形式,A和B的差别在于A形式是_______。

37、直链淀粉遇碘呈_______色。在细胞与细胞相互作用中主要是蛋白质与_______

及蛋白质与_______的相互作用。

38、直链淀粉是一种多糖,它的单体单位是_______,它们以_______键连接;

纤维素也是一种多糖,它的单体单位是_______,它们以_______键连接.

39、凝集素是一类能与_______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40、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的_______有关,也是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供体。

41、糖肽连接键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

42、基础代谢为1800kcal的人体,若以脂肪为全部膳食,每天需要_______g脂肪。

43、蛋白激酶对糖代谢的调节在于调节_______酶与_______酶。

44、合成代谢一般是_______能量的,降解代谢是_______能量的。

45、激素是协调多细胞生物代谢作用的_______,它们在_______中合成,并分泌到_______中。

46、控制代谢途径速率的三种主要方式是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糖酵解过程中基本上是单向的关键酶是_______和_______。

48、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有各自的代谢途径,不同代谢途径可通过交叉点上的关键中

间物而相互转化,使各代谢途径得以沟通形成网络,写出其中三个最关键的中间

代谢物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9、因为肌肉组织中没有_______酶,故肌糖原分解后不转变为血糖,而转变为_______。

50、糖酵解的关键调控酶是_______,果糖-2,6-二磷酸的作用是_______糖酵解。

51、在糖异生作用中由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线粒体内丙酮酸生成

草酰乙酸是_______酶催化的,同时要消耗_______,然后在细胞质内经_______酶

催化,生长磷酸烯醇丙酮酸,同时消耗_______。

三、是非判断题

1、葡萄糖与戊糖一样,在小肠粘膜细胞是通过被动扩散而吸收入肠内的。

2、葡萄糖在肠粘膜细胞是通过载体转运而移人胞内的。

3、葡萄糖在肠粘膜细胞逆浓度梯度转运入胞液内吸收是通过Na+泵进行的。

4、肠粘膜细胞内转运葡萄糖入细胞内有两种载体,一种是需Na+的载体,

一种是不需Na+的载体,又称为G1ut4载体。

5、糖酵解途径是人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

6、人体内能使葡萄糖磷酸化的酶有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

7、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在各种细胞中对葡萄糖的亲和力都是一样的。

8、葡萄糖激酶只存在于肝、胰腺β-细胞,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9、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中各个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10、醛缩酶是糖酵解关键酶,催化单向反应。

11、3-磷酸甘油的其中一个去路是首先转变为磷酸二经丙酮,再进入糖酵解代谢。

12、一摩尔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需经1次脱氢,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过程,最终净生成2摩尔ATP分子。

13、糖酵解过程无需02参加。

14、1,6-双磷酸果糖和1,3-二磷酸甘油酸中共有四个磷酸根,它们与果糖或甘

油酸的结合方式均是相同的。

15、若没氧存在时,糖酵解途径中脱氢反应产生的NADH+H+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

若有氧存在下,则NADH+H+进入线粒体氧化。

1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底物脱下的氢,最终是交给FAD生成FADH2的。

17、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都位于膜的外侧。

18、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是一类线性多聚糖链通过小肽的广泛交联而成的巨大分子,

其中氨基酸组成既有L型也有D型。

19、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20、肝和骨胳肌一般储存糖原,当动用糖原供能时,在磷酸存在下,

经磷酸化酶的作用,首先形成葡萄糖-6-磷酸。

21、景天庚糖是一个七糖。

22、D果糖是左旋糖。

23、葡萄糖和半乳糖是不同的单糖,但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是相同的单糖。

24、果糖是六糖。

25、D型单糖光学活性不一定都是右旋。

26、体内半乳糖不能像葡萄糖一样直接被酵解。

27、己糖有8种异构体。

28、葡萄糖在体内失水就形成糖原。

29、生物膜中的糖都与脂或蛋白质共价联接。

30、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区别在于α淀粉酶水解α-1,4糖苷键,

β淀粉酶水解β-l,4糖苷键.

31、肾上腺素能促进肝脏中肝糖原和骨骸肌、心肌中的肌糖原的分解,

两者分解后都变成血糖。

32、麦芽糖是由葡萄糖与果糖构成的双糖。

33、多数肿瘤细胞糖代谢失调表现为糖酵解升高。

34、糖蛋白中的糖肽连接键,是一种共价键,简称为糖肽键。

35、完全由非必需氨基酸组成的膳食,如果有充分的糖和脂肪同时给予,可以维持氮平衡。

36、膳食中若含木糖,是可以在动物体内代谢的。

37、和蛋白质一样,糖及脂的生物合成也受基因的直接控制。

38、三羧酸循环酶系全都位于线粒体基质。

39、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氨基酸氧化生能的最终共同通路。

40、每摩尔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ATP多一倍。

41、体内半乳糖不能像葡萄糖一样直接被酵解。

42、一分子磷酸烯醇丙酮酸被哺乳细胞匀浆完全氧化生成C02,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都处于充分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可生成15分子ATP

43、哺乳动物无氧时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44、当饥饿时也会产生与糖尿病相似症状(即酮体过多)。

45、糖代谢途径中,所有与该途径有关的酶都存在于细胞浆中。

四、名词解释

1、糖酵解途径(glyco1ytic pathway)

2、糖酵解(glyco1ysis)

3、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4、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5、肝糖原分解(glycogeno1ysis)

6、糖原累积症(glogcogen storage oliease)

7、糖异生(gluconeogensis) 8、底物循环(substrate cycle)

9、乳酸循环(cori cycle) 10、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1、糖蛋白(glycoprotein) 12、蛋白聚糖(proteinglycan)

13、别构调节(a11osteric regulation) 14、共价修饰(covalent modlfication)

1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2、为什么说成熟红细胞的糖代谢特点是90%以上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

3、请指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为什么说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4、为什么说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请说说肌糖原是如何转变为血糖的?

5、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6、食物中糖类在小肠内是如何被吸收入细胞内的?

7、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8、糖代谢与脂肪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9、画出麦芽糖及蔗糖的环状结构?

10、动物氧化葡萄糖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步骤?氧化一摩尔葡萄糖可以净得几个摩尔ATP?

11、基础代谢是什么?它是怎样测定的?成人的基础代谢约为多少千卡?1000g的膳食

[含糖(淀粉)840g,蛋白质100g,脂肪60g]可以提供多少千卡?

12、叙述ATP,ADP,AMP和柠檬酸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调节控制中的作用?

13、维生素B6及其衍生物在氨基酸代谢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14、葡萄糖的合成和降解经过哪些主要反应?列举有关的反应式及催化这些反应的酶?

15、哪些激素影响糖原的异生和降解?影响的机制如何?

16、表示出体内利用果糖合成糖原的途径?

17、分别讨论氨甲酰磷酸和5-磷酸核糖-l-焦磷酸(PRPP)在代谢中的作用?

18、简述乙酰辅酶A在含碳化合物代谢中的作用?

19、请谈谈你对结构生物学(StructuralBi010gy)研究以及它的重要性的看法?

20、简述1997年获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的美国科学家S.Pnlsiner的主要贡献?

21、就你所知,请简略谈谈近几年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进展及其影响?

22、设若以葡萄糖的彻底氧化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能量来源,那么一分子葡萄糖的氧化可供多少分子的氨基酸渗入蛋白质?

23、柠檬酸循环中并无O2的直接参与,为什么说它是一个需氧代谢途径?(5分)

24、试分析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限速酶的调节以及此两过程的相互调节。(10分)

25、从糖代谢中举例说明什么是酶分子的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10分)

26、何谓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其生理意义如何?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六章糖代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 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 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各种组织细胞 门静脉 肠粘膜上皮细胞 体循环 小肠肠腔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SGLT 肝脏

过程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 调节。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关键酶 调节方式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 乙酰CoA ATP ADP 胞液 线粒体 丙酮酸 乙酰CoA NAD + , HSCoA CO 2 , NADH + H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糖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糖原分解 4.糖原的合成 5.糖原异生作用 6.发酵 7.糖的有氧氧化 8.糖核苷酸 9.乳酸循环 10.Q酶 二、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 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 _______,其中 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三、选择题 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 A、NADPH+H+ B、NAD+ C、ADP D、CoASH 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 4.下面哪种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1,6-二磷酸果糖激酶 D、已糖激酶 5.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

生物氧化、糖代谢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氧化磷酸化、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丙酮酸脱氢酶系、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 二、填空题 1.糖酵解中有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是()、 ()、()。其中()是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限速酶。2.1分子丙酮酸测定氧化,反应中有()次脱氢,共生成()分 子ATP,生成()分子CO2。 3.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只能产生()分子ATP,而有氧分解可以产生() 分子ATP。 4.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单体的活性形式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 氨基酸的活性形式是()。 5.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各自的调控酶协调作用,防止了 ()的形成。 6.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意义是生成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一个完整的TCA循环会发生次脱羧,次脱氢,和1次。 8.糖类与蛋白结合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糖苷键,一种是肽链上Asp的氨基与糖基 上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___________,一种是肽链上Ser或Thr的羟基与半缩醛羟基形成的___________。 9.生物体内的维生素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许多体内的重要代谢, 通常按溶解性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中具有强还原能力能防治坏血病的维生素C属于___________类。 10.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缺乏()会患脚气病。 11.果糖-1-磷酸在()的催化下,产生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前一种 产物可在()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 12.生物合成主要由()提供还原力。 13.糖酵解的关键调控酶是(),果糖2,6-二磷酸的作用是() 糖酵解。 14.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15.生物体有许多种类的高能化合物,根据其键型特点,可分为()、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 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 肠腔 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 吸收途径:

过程 2 H 2 四、糖的无氧分解 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 反应部位:胞液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 E1 E2 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 构调节。 生理意义: 五、糖的有氧氧化 E1:己糖激酶 E2: 6-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 乳 酸 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节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胞液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糖代谢部分)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就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就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与羧基碳上 E、羧基与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就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就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就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就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就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与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就是: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A、α与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 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就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就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与CO2 C、CO2+H2O D、CO2,NADH与FADH2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与磷酸戊糖 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就是: A、2 B、2、5 C、3 D、3、5 E、4 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就是:

生物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糖代谢部分)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A、R酶 B、D酶 C、Q酶 D、α-1,6糖苷酶 12.支链淀粉降解分支点由下列那个酶催化? A、α和β-淀粉酶 B、Q酶 C、淀粉磷酸化酶 D、R—酶 13.三羧酸循环的下列反应中非氧化还原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14.一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后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CO2,NADH和FADH2 15.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 16.由琥珀酸→草酰乙酸时的P/O是: A、2 B、2.5 C、3 D、3.5 E、4 17.胞浆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TP数是: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 ()

糖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糖原分解 4.糖原的合成 5.糖原异生作用 6.发酵 7.糖的有氧氧化 8.糖核苷酸 9.乳酸循环 10.Q酶 二、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 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 _______,其中 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三、选择题 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 如核糖等。 A、NADPH+H+ B、NAD+ C、ADP D、CoASH 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

生化习题_第四章_糖代谢[1]教学文案

生化习题_第四章_糖 代谢[1]

第四章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葡萄糖吸收机理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消耗能量的主动吸收 B.简单的扩散吸收 C. 由小肠细胞刷状缘上的非特异性载体蛋白转运 D.小肠粘膜细胞的胞饮作用 E. 逆浓度梯度的被动吸收 2.进食后被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A.在组织器宫中氧化供能 B.在肝、肌、肾等组织中被合成为糖原 c.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D.在体内转变为部分氨基酸 E.经肾由尿排出 3.调节血糖浓度的最主要器官是: A.脑 B.肝 C.肾 D.肾上腺 E.胰 4.在NDP-葡萄糖+糖原(Gn) NDP+糖原(G n+1)反应中NDP代表: A.ADP B.CDP C.UDP D.TDP E.GDF

5.乳酸(Cori Cycle)循环是指: A.糖原和G-1-P相互转变 B.骨骼肌由丙酮酸合成丙氨酸和肝中丙氨酸合成丙酮酸 C.肝中合成尿素和在肠中由细菌将尿素降解为CO2 D.周围组织由葡萄糖生成乳酸,肝中由乳酸再生成葡萄搪 E.以上都不对 6.糖原合成时,加到原有糖原分子非还原端上的是如下哪种形式? A.游离葡萄糖分子 B.G-6-P C.G-1-P D. UDPG E.以上都不是 7.磷酸化酶b转变成磷酸化酶a是通过下列哪种作用实现的? A.脱磷酸 B.磷酸化 C.亚基聚合 D.酶蛋白变构 E.SH基转变为二硫键 8.为什么成熟红细胞以糖无氧酵解为供能途径: A.无氧可利用 B.无TPP C.无辅酶A D.无线粒体 E.无微粒体 9.糖的无氧酵解是: A.其终产物是丙酮酸 B. 其酶系存在于胞液中 C.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生物氧化糖代谢习题包括答案

新陈代谢、生物氧化和糖代谢练习 一. 选择题 1.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D A.中枢性肺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E.上述的机制都不对 2. 肌肉中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E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cAMP D.ATP E.磷E.磷酸肌酸 3.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 D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基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基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在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在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E.通过内毒碱进行转运进入线粒体 4.寡霉素通过什么方式干扰了高能化合物ATP的合成 D A.使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内膜分离 B.使电子在NADH与黄素酶之间的传递被阻断 C.阻唉线粒体膜上的肉毒碱穿梭 D.抑制线粒体内的ATP酶 E.使线粒体内膜不能生成有效的氢离子梯度 5.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A A.a-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柠檬酸穿梭机制 C.内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 E.苹果酸穿梭机制 6.下列关于化学滲透学说的叙述哪一项是不对的 B A.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D.ATP酶可以使膜外H+返回膜内 E.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7.生物氧化是指: 答案:C A. 生物体内的脱氢反应 B. 生物体内释出电子的反应 C. 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 D. 生物体内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8.人体内各种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 D A. 葡萄糖 B. 脂酸 C.乙酰辅酶A D. ATP 9.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最普遍的电子传递链从NADH开始

生物化学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2)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4) 第四章糖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glycolysis) 11.糖原累积症 2.糖的有氧氧化12.糖酵解途径 3.磷酸戊糖途径13.血糖(blood sugar) 4.糖异生(glyconoegenesis) 14.高血糖(hyperglycemin)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5.低血糖(hypoglycemin) 6.三羧酸循环(krebs 循环) 16.肾糖阈 7.巴斯德效应(Pastuer 效应) 17.糖尿病 8.丙酮酸羧化支路18.低血糖休克 9.乳酸循环(coris 循环) 19.活性葡萄糖 10.三碳途径20.底物循环 二、填空题 21.葡萄糖在体主要分解代谢途径有、和。 22.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最终产物为。 23.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两个 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酶和酶催化。 24.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丙酮酸激酶。 25.6—磷酸果糖激酶—1 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2 催化生成,该酶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和两种活性。 26.1 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分子ATP,净生成分子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27.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2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含有维生素、、、和。 29.三羧酸循环是由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 - 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TP。 3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 31.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1 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O2 和H2O 净生 成或分子ATP。 32.6—磷酸果糖激酶—1 有两个ATP 结合位点,一是ATP 作为底物结合,另一是与ATP 亲和能 力较低,需较高浓度ATP 才能与之结合。 33.人体主要通过途径,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

生物氧化、糖代谢

一、单选 1. 细胞质中NADH经3-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生成的ATP的数目是: A.0 B.1 C.1.5 D.2 E.2.5 2.关于生物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B.环境温度需要达到100℃C.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CO2的生成方式是有机酸脱羧E.能量是骤然释放 3.关于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构成B.最终结果是生成水 C.存在两条呼吸链D.细胞色素是递氢体 E.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 4.呼吸链中,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b→c→c1→aa3→O2B.c→b1→c1→aa3→O2 C.b→c1→c→aa3→O2D.c1→c→b→aa3→O2 E.c→c1→b→aa3→O2 5.细胞色素的辅基是: A.FMN B.NAD+ C.Fe-S D.FAD E.铁卟啉 6.能够抑制电子从Cyt aa3到氧之间传递的物质是: A.解偶联蛋白B.CO C.阿米妥 D.抗霉素A E.甲状腺激素 7.丙酮酸在体内的去路,错误的是:

A.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B.进入三羧酸循环 C.转变为丙氨酸D.异生为糖E.还原成乳酸8.在有氧的条件,仍然依靠糖无氧氧化提供能量的组织: A.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C.脑细胞 D.成熟红细胞E.心肌细胞 9.缺氧的条件下,糖酵解中生成的NADH+H+的去路是: A.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B.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C.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 D.还原甘油酸3-磷酸,生成甘油醛-3-磷酸 E.还原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 10.糖无氧氧化的产物是: A.CO2和H2O B.乙酰辅酶A C.葡萄糖 D.磷酸核糖E.乳酸 11. 一分子葡萄糖,经无氧氧化,可净产能: A.2ATP B.3ATP C.10ATP D.12ATP E.30/32ATP 12.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异柠檬酸 C.草酰乙酸 D.乙酰辅酶A E.苹果酸 13.三羧酸循环一次消耗的乙酰基的数量是: A.1分子 B.2分子 C.4分子 D.10分子 E.30/32分子 14.下列酶中,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不包括: A.己糖激酶B.葡萄糖-6-磷酸酶C.丙酮酸脱氢酶系D.柠檬酸合酶E.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与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 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 产生3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 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就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 线粒体与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与2 分子GTP。 (六)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 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 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生物化学考题_糖代谢

A 1 摩尔 B 2 摩尔 C 3 摩尔 D 4 摩尔 E 5 摩尔 B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 A 果糖二磷酸酶 B 葡萄糖 6—磷酸酶 C 磷酸果糖激酶 I D 磷酸果糖激酶Ⅱ E 磷酸化酶 B 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 A 丙酮酸 B 葡萄糖 C 果糖 D 乳糖 E 乳酸 E 糖代谢 一级要求 单选题 1 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 CoA 数是: 2 3 4 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 A 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 + 磷酸二羟丙酮 B 3—磷酸甘油醛冲磷酸二羟丙酮 C 3-磷酸甘油醛→1-3 二磷酸甘油酸 D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5 E 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的反应,需哪些条件? C A 果糖二磷酸酶,ATP 和Mg 2 + B 果糖二磷酸酶,ADP ,Pi 和Mg 2 + C 磷酸果糖激酶,ATP 和 Mg2 + D 磷酸果糖激酶,ADP ,Pi 和Mg 2 + E ATP 和Mg 2+ C 6 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反应的酶是: A 磷酸己糖异构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C 醛缩酶 D 磷酸丙糖异构酶 7 E 烯醇化酶 糖酵解过程中NADH + H +的代谢去路: C A 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 经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C 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人线粒体氧化 D 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 3-磷酸甘油醛 E 以上都对 A 8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 A ATP 水解为 ADP 和 Pi B 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 ADP 磷酸化为 ATP 分子 C 呼吸链上H +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 磷酸化为ATP 分子 D 使底物分于加上一个磷酸根 E 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 ATP 分子 B 9 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 + H +的代谢去路: A 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

糖代谢与维生素

糖代谢 作用: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储存能量,维持血糖;提供原料,合成其他物质;参与构造组织细胞;参与体内一些具有生理功能的物质 糖原:由若干葡萄糖单位组成的具有多分子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糖原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特点:需要糖原引物;糖原合酶是合成过程关键酶;糖原支链结构的形成需要分支酶的作用;耗能过程 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原磷酸化酶为限速酶 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在胞液中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磷酸果糖激酶-1为最重要限速酶 特点:无氧参与,乳酸为必然产物;在无氧下,只能发生不完全氧化分解;有三部反应是不可逆的;红细胞中的糖酵解存在2,3-二磷酸肝油酸支路 意义:机体缺氧情况下,最重要功能方式;红细胞主要功能方式;2,3-BPG对于调节红细胞带氧功能意义重大;某些组织细胞白细胞等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以糖酵解为主要功能的方式 糖的有氧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即生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成乙酰辅酶A,后者彻底氧化 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的乙酰基部分是通过一种循环,在有氧条件下被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这种循环称为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它不仅是糖的有氧分解代谢的途径,也是机体内一切有机物的碳链骨架氧化成CO2的必经途径。 循环特点:有氧;机体产能主要途径;单向反应体系;必须不断补充中间产物 回补反应:由其他物质转变为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反应 意义:机体供能主要方式;三羧酸循环是体内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该循环是体内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的枢纽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代谢产生磷酸戊糖及NADPH+H+,磷酸戊糖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糖异生: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等能在肝脏中转变为糖原,称糖原异生作用 意义:维持血糖浓度;有利于乳酸再利用;协助氨基酸代谢 乳酸循环又称Cori 循环:在肌肉中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经血液运输到肝脏,在肝脏中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放入血液后又被肌肉摄取,这种代谢循环途径称为乳酸循环。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值:3.89~6.11mmol/L 肾糖域:高于8.89到10,超过肾小管最大重吸收能力,糖从尿排出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0.D-酶(D-enzyme) 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 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__________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___________ ;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__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 ________和________ 酶降解α–1,6糖苷键。 14.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 _____和________催化。 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_________和________。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___ 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______反应。 17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完整版

生物化学糖代谢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糖代谢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糖原分解 4.糖原的合成 5.糖原异生作用 6.发酵 7.糖的有氧氧化 8.糖核苷酸 9.乳酸循环 10.Q酶 二、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 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 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 _______,其中

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0 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三、选择题 1.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2 2.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 )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 A、NADPH+H+ B、NAD+ C、ADP D、CoASH 3.磷酸戊糖途径中需要的酶有()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转氨酶 4.下面哪种酶既在糖酵解又在葡萄糖异生作用中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1,6-二磷酸果糖激酶 D、已糖激酶 5.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 A、糖酵解 B、TCA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氧化磷酸化作用 6.在TCA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 7.丙酮酸脱氢酶系需要下列哪些因子作为辅酶() A、NAD+ B、NADP+ C、FMN D、CoA 8.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0.D-酶(D-enzyme) 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 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 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与_______,其中两种脱 氢酶就是_______与_________,它们的辅酶就是_______。 10 ________就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11.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就是__________ , 葡萄糖基的受体就是___________ ; 1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就是将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 同时生成________与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3.淀粉的磷酸解过程通过_______酶降解α–1,4糖苷键,靠 ________与 ________ 酶降解α–1,6糖苷键。 14.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就是由__ _____与________催化。 15.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就是_________与________。 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__________ 亲 与力特别高,主要催化___________反应。 17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就是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__。 19.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其 辅酶为_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就是

生化习题_第四章_糖代谢[1]

第四章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葡萄糖吸收机理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消耗能量的主动吸收 B.简单的扩散吸收 C. 由小肠细胞刷状缘上的非特异性载体蛋白转运 D.小肠粘膜细胞的胞饮作用 E. 逆浓度梯度的被动吸收 2.进食后被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A.在组织器宫中氧化供能 B.在肝、肌、肾等组织中被合成为糖原 c.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D.在体内转变为部分氨基酸 E.经肾由尿排出 3.调节血糖浓度的最主要器官是: A.脑 B.肝 C.肾 D.肾上腺 E.胰 4.在NDP-葡萄糖+糖原(Gn) NDP+糖原(G n+1)反应中NDP代表: A.ADP B.CDP C.UDP D.TDP E.GDF 5.乳酸(Cori Cycle)循环是指: A.糖原和G-1-P相互转变 B.骨骼肌由丙酮酸合成丙氨酸和肝中丙氨酸合成丙酮酸 C.肝中合成尿素和在肠中由细菌将尿素降解为CO2 D.周围组织由葡萄糖生成乳酸,肝中由乳酸再生成葡萄搪 E.以上都不对 6.糖原合成时,加到原有糖原分子非还原端上的是如下哪种形式?

A.游离葡萄糖分子 B.G-6-P C.G-1-P D. UDPG E.以上都不是 7.磷酸化酶b转变成磷酸化酶a是通过下列哪种作用实现的? A.脱磷酸 B.磷酸化 C.亚基聚合 D.酶蛋白变构 E.SH基转变为二硫键 8.为什么成熟红细胞以糖无氧酵解为供能途径: A.无氧可利用 B.无TPP C.无辅酶A D.无线粒体 E.无微粒体 9.糖的无氧酵解是: A.其终产物是丙酮酸 B. 其酶系存在于胞液中 C.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D.不消耗ATP E.所有的反应都是可逆的 10.在下列酶促反应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的反应是: A.已糖激酶和烯醇化酶催化的反应 B.磷酸果糖激酶和醛缩酶催化的反应 C.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D. 3-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 E. 烯醇化酶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的反应 11.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之所以重要,其原因是: A. 产生的NADH+H+经过呼吸链生成水释放能量 B. 产生的乳酸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C. 乳酸氧化成丙酮酸 D. 生成NAD+以利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所催化反应的进行 E. 以上均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