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

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
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

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

——繁峙县繁城镇南城街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中共关于制定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集体标准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指出了推进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并把农村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在农村建设中一个具有统观全局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角度指出了农村建设的新目标,是我们党在十六大中指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在农村发展中的具体表现。而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表现。本文正是通过分析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来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生态文明村是农村发展观念的新突破

对于什么是生态文明村,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定论,但我们还可以从生态文明村的特点和具体目标来理解它的涵义。生态文明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环境五

方面的综合概念。生态文明包括: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沼气化;精神文明包括:文明化、知识化;政治文明包括:两室标准化、民主化;物质文明包括:产业化这四大方面。而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原因在于生态文明的提出根本目的是通过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并不是在强调生态环境决定政治文明,而是充分考虑了目前在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们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的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提出时要使农村的发展达到“文明”的高度,是我党农村发展的重大突破,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无所谓整个社会的发展;不促进农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很难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破解“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而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内容。而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在你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更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1、文明生态村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村容整

洁”的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指出:“促进人和自然地协

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解决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随着生产力的不段提高,人类征服自然、把握自然地能力也在提高,从而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农村自然环境面临许多问题。比如:片面追求粮食产量,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现象严重;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活能源缺乏,生活方式落后等等。

看农村的文明水平,一看道路,二看住房;看农民的生活质量,一看厕所,二看炤台、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首先从优化人居环境入手,通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沼气化”五项内容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1)“净化”。从搞好环境卫生入手,彻底改善村内的环境卫生状况、(2)“绿化、美化、亮化”。村里通过栽种绿化苗木,安装路灯,美化了农民的家园。(3)“硬化”。“要想富,先修路”。生态文明村通过“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不仅打开了农村与外界的通道,而且实现了农村大街小巷的硬化,彻底改变了“下雨泥泞晴天灰”的面貌。(4)“沼气化”。为了更好的处理农村的废物(农作物秸秆、杂草、菜屑、人畜粪便,生物费杂物等),提出了“改厨、改厕、改圈”三位一体的三改政策,即号召农民家中建立沼气池,实现畜圈、厕所、厨房

的根本性改革,沼气不仅能照明而且还可以做饭,既解决了生活能源问题,又很好的处理了农村中的主要废物。可以说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所带来的变化决不是农民从低矮的住房搬进了高耸的楼房,而是从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告别。生态文明村的创建不仅改善了农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人与自然地和谐,体现了“村容整洁”的目标。2、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体现了

“乡风文明”的目标。

(1)促进了人与自身的的和谐。就是要“修身”即人身修养的提高。人与自然地和谐,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的美丽心灵与环境的统一。其实生态文明村的美不仅美在青山绿水,碧瓦红墙,更美在这里人们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意识。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环境的改变不仅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明乡村”的形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落后,卫生服务水平低,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生态文明创建对症下药,提出了“文明化、知识化”的目标,紧紧抓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契机,建立农民阅览室,积极

鼓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实现科学种田,科学致富”;

同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村里组建老年秧歌

队,健身操队,戏迷队,歌友会等等,村民们在这些活

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更营造了

一种乐观、活跃、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状态和生

活氛围。新的环境铸就了人们心的环保意识和公共卫生

意识,村民们自发倡起了“革陋习,树新风”的活动。

村民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村民的举手投足之间,形成了

“爱知识,爱环境,爱他人,爱生活”文明的新村风。(2)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指出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括着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

接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往往有这

样的流行话:“楼高了,人情淡了;马路宽了,人心窄

了”,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决不能用物质生产取代了人

情道德。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集体劳动的那种热火

朝天,挥锹扬镐的热闹场面你能亲身感受到农民之间那

种友善、团结、纯朴的民风。

3、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

(1)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人既是自然性存在物,也是社会性存在物。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

的生产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目的,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全体村民。社会的和谐即使人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协调均衡和有序的产物。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两个突出不均衡就是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近来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更加明显,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一方面把“产业化”作为其中心任务。要求各村必须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就是要求农村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抓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是抓住了城乡发展的牛鼻子。因为县域经济犹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城市,一头担着农村。县域经济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又是推动农业化,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途径。事实说明,生

态文明搞的好的地方,农村经济增长的越快,农民生活

水平提高的越明显。

(2)体现了“管理民主”的目标,生态农村创建中突出抓“两室标准化,基层民主化”的政治目标,通过完善农

村基层民主条件和改善基层民主状况,保证村干部真正

履行人民的公仆的职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

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农

村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总之,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在新形势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

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态文明村建设毕竟是一

个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

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检验。但“生态文明村”模

式充满了理想和智慧,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尤其在党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农村建设的新目标的大背景下,更为我们如何建设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很

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制度安排

1、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努力实现城

乡协调发展“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2004)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村建设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顺应这一趋势,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做法是把城市尤其是县域工业部门,直属机关与具体的乡镇、村联系起来,实行分包制度,充分利用分包单位的财力、物力、人力等优势,为所包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2、利用扶贫开发政策契机,积极寻找扶贫开发与生态文

明村建设的结合点。扶贫开发式国家利用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有步骤、有阶段、有目标的实现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重大工程。实践证明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有对象、内容和目标等方面的一致性和包容性。在生态文明村创建中,各地农民充分利用扶贫开发契机,推动本地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3、政府给与政策扶持、发挥正确引导作用,由于受长期

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我国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情况,在公共财政的分配体制上重点关注城市和农民,轻视农村和农民,造成城

市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拉大,进而造成农村和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工业,农民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市民,造成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提出后,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更要有上级政府政策上的扶持,按照《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并且积极探索新的政府支持方式,改变以国家直接投资为主的支持方式,借鉴“新乡村运动”的成功经验,采取国家补助建设物资为主、资金为辅,通过民办共助、以奖代补等,切实发挥国家投入的引导作用。

4、资金投入坚持政府投入、部门支持、与群众投入、社

会参与相结合,生态文明创建投入是关键,虽然我们国家提出对农村建设采取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但我国农村数量大,光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必须探索多方面的投入渠道:对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所需要资金、水、电、路等大宗基础设施建设,以市财政和乡镇投入为主,充分发挥市、乡两级政府资金投入的牵引功能;相关部门要与生态文明村结城一帮一对子,给与本部门力所能及的帮助、如交通局给与道路建设一定的技术指导、资金和水泥补贴;林业局要给与农村苗木栽植方面的技术和苗木方面得帮助等

等,总之要争取一切相关部门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愿原则基础上号召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呼吁本地在外地有能力的仁人志士慷慨解囊,为家乡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5、规划先行,科学指导,我国农村布局分散,各地情况

千差万别,建设量大面广,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村建设首先要制定科学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从一开始就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清楚的框架进行。

6、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大,地理

位臵不同,各地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不同;具体条件不同,村情村貌各异;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优先顺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地的优势和劣势的情况下,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创建方案,确定不同地区建设的内容和重点,突出本地的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创建道路和创建模式,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一把尺,齐步走。此外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力戒急功近利,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7、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自主创新

能力,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在生态文明创建中,人民群众更是生态文明创建的主体和最直接的收益者,只有让群众充分认识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才能把创建工作做好、做实、脱离了群众基础,一切无从谈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任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财力有限,农村也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培养农民自立、自强、自助、协同的精神和意识,尤其是激发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农民立足家乡、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和决心,这是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的现实选择。

繁峙县繁城镇南城街村

二0一一年三月一日

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生态文明村建设原则和要求、措施 (一)建设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对村居布局、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建设时限等内容,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 二是群众主体。要紧紧依靠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强化群众主体意识,切实增强群众主动创建的责任感。坚持群众投入为主,发挥好政府的帮扶引导作用,提高村民创建的积极性,努力打造生态文明村建设品牌。 三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 四是量力而行。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村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 (二)建设要求。 坚持把生态文明和“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农村的各个建设领域,在广大农村中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人文,着力构建“产业带动、土地流转、金融支撑、协同共治、生态文明”

的农村改革发展体系,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美丽家园、幸福家园。 1、发展农村生态经济。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走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路子,发展效益型的农业、林业、畜牧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集约利用资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让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富裕家园。主要工作要求: 农业生产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一村一品”,按照集约、优质、安全的产业方向发展,通过农村、农民、农业等组织的高效协同,土地的有序流转,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撑,引导民间资金加大农村农业的投入,重点发展村级农业合作组织和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清洁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作为支撑,将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公司+理事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好稻米种植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生态文明活动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和谐的张湾中心小学,根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创建生态文化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环保的科学概念,普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活动,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校园、绿色校园。 二、目标任务对学生进行生态科学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学会和谐共处;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珍视生物多样化,尊重文化多样化;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生态文明的决策和行动,培养学生具有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习惯。 三、具体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师生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常识纳入我校地方性课程,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者、促进者,争当环保小卫士,成为有责任感和

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地,也是生态文明弘扬地,我校要结合自身优势,依托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开设环保教育课程,组织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思,环保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阵地,以专题专版的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二)抓住各种契机,开展创建行动教育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爱护公共财物,倡导环保生活方式,自觉爱绿植绿护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降低污染,节约能源。组织成立爱护花草、文明礼仪、卫生督查等活动小组。结合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环保日,各班开展“与环保同行”、“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保护母亲河”、“我为小树浇浇水”等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各班开展环保征文比赛、环保小卫士评比,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环保生活方式,教育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加快学校改造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学校建设,抓住学校改造建设契机,将校园绿化作为学校 基本建设组成部分来抓,大力推动校园植绿、护绿行动,努力增加绿色面积,不断提高学校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让学校树木成林、绿树成荫。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通过绿地、树林、雕塑等有机连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郭令战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郭令战 发表时间:2019-08-02T10:04:10.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郭令战 [导读] 摘要:当今时代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关注热点,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身份证号:37083119781107XXXX 山东泗水 273200 摘要:当今时代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关注热点,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以小城镇带动周边村庄经济结构变化的地理与社会人文结构体系调整,是符合我国国情特色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模式。城镇化建设中的“美丽乡村”理念内涵与模式是乡村小城镇化、生态化建设的典型代表模式之一。美丽乡村规划是以自然、环保、循环经济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乡村小城镇的空间格局、产业分布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分析与提升作为整体生态式规划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建设发展 1 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的目标 1.1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依赖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其中主要包括了绿色资源及水资源,在生态文明时代要做好村镇规划,就要对生态资源加以珍惜,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1.2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尊重居民生活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不同的地域的村镇和不同民族所在的乡镇会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城市生活和乡镇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应该以所要改造和建设的乡镇实际情况为依据,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意见征求,可能会给当地乡镇居民的生活带来短期内的不适,任何不科学和不明智的措施都会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前进。 1.3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加强基础建设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准确区分“原始”和“自然”的含义,自然并不能等同于原始,在实际的建设的过程中甚至会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含有较高的科技成分。在具体实施乡镇生态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多项高新科技来支持。乡镇的基础设施是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划的重点内容,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有利于实现乡镇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村镇规划与建设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2.1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现在的生态文明时代,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现今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在现在的村镇中,仍旧有一些村镇盲目进行面子工程而忽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多的村镇看上去环境不错,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村镇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纸老虎。很多村镇缺乏系统的文体设施建设、缺乏基础教育学校、缺乏整体布局规划……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缺乏使得我们很多村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一直处于低下水平,适龄儿童上学难、居民日常娱乐活动单一、老人生活闲散无聊、村镇出行不便……而且,在一些村镇中,垃圾仍就集中堆积不进行集中处理,这也会对我们的环境进行极大的污染,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另外,在现在的村镇中,经济结构都比较单一,除了农业就是工业。而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进入城市打拼,也就严重的影响了村镇的居民结构,也极大的限制了村镇经济结构的发展和转型,使得村镇的生态化文明化建设和规划进入困境。 2.2不统一规划村镇的建设,村镇建筑参差不齐 在村镇规划和村镇建设的过程中,村镇的规划是建设村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进行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和村镇建设中,我们却发现这些村镇村民建设规划的意识就极其不明确,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规划村镇建设的概念对这些村镇居民来说仍旧是一个很新的概念,这种规划建设的思路往往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村镇建设发展,从而延误我们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村民建筑的房屋都没有做统一规划,村民都是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和个人意愿,选址建造,村镇的建筑位置主要都是根据自家拥有的土地位置在确定,建设修盖质量也各不相同,在建筑周围所形成的道路也是宽窄不同,有的还是泥巴路,下雨季节根本无法行走,且这样的道路还比较多。这也导致我们的村镇建设经济发展的始终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 2.3村镇建设无检测标准,安全系数太低 对于村民来说,建设房屋的费用是非常巨大的,花费有可能是几年的收入,而且,村镇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村民也没有长远的安危意识。在处于建设房屋的过程,村镇村民基本不会去考虑到房屋的抗震性,在农村,有许多洪水,泥石流,雷电之类的自然灾害,村民为了节约建设房屋的成本,减少了对建筑材料上的要求,基本只考虑到将房屋建筑建设完工,舒适美观,这样也就使得村镇的建筑物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特别容易被摧毁,基本不会考虑安装避雷针等,所以村镇的建筑物安全性能也就相比较城市建筑就差太多。在村镇中经常会有地震,泥石流,洪水,雷电等潜在危险发生,由于村镇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要低一些和有些村民的经济实力有限,没有较好的意识和条件去挑选好的材料,使得村民建设的房屋建筑质量不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安全的系数也就降低了。 3 加强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要想全面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首要工作便是要积极地做好全面了解村镇的基本发展情况,每一个村镇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加强村镇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更加科学及合理的制定建设计划。在不同特点的村庄之内要采取扬长避短的手段,明确制定村镇的生态文明发展计划和方案,例如地处坡地的村镇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土壤分布较为贫瘠的村镇要加强土壤营养成分的合理调整等等。这样十分有利于我国村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2高度重视村镇保护性建设 加强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研究和考察有利于真正掌握我国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同时做出科学、严谨的数据测评上报相关部门,力求改变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的轻视状况。由于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不计后果,因此出现了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局面。在我国村镇生态建设和规划中一定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 3.3逐渐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首先要做好我国现阶段村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加入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容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及促进经济水平发展,又从根本上保证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地方政府和村镇领导要积极地实施民意调查以及村镇实地情况的考察,对已经取

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0.doc

浙江省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课程代码:024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价汽车动力性能好坏的指标有( ) A.汽车的最高速度和最小稳定速度 B.汽车的行驶状态和行驶速度 C.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和横向稳定性 D.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制动性能 2.在题图汽车一个排档的动力特性图中,下列哪个速度是汽车稳定运动的临界速度?( ) A.V1 B.V K C.V2 D.V max 3.下列哪个指标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 A.基本通行能力 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4.某微丘区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V=100km/h,μ=0.04,i=2%,则计算得到圆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 ) A.3937m B.1312m C.2564m D.4529m 5.两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宜为大于或等于_______的计算行车速度值。( ) A.2倍 B.3倍 C.4倍 D.6倍 6.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竖曲线最小长度为_______m。( )

A.40 B.50 C.60 D.70 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大的高等级公路上,因车速较快,_______的行程已能满足行车操作需要及最小坡长的设置要求。( ) A.3s B.6s C.9s D.15s 8.为了行车的安全和舒适,一般应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_______倍数值作为条文中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值。( ) A.4~5 B.3~4 C.2~3 D.1.50~2.0 9.公路路基宽度一般为_______与_______之和。( ) A.行车宽度、路面宽度 B.行车宽度、中间带宽度 C.路面宽度、中间带宽度 D.行车宽度、路肩宽度 10.下列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的是( ) A.最大最小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大最短坡长 D.坡度角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横向力系数μ值的选用需考虑到以下哪两个因素?( ) A.汽车的行驶速度 B.汽车的制动距离 C.汽车燃料与轮胎的消耗 D.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12.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容易出现的两种不稳定的危险是( ) A.向外滑移 B.向外倾覆 C.纵向倾覆 D.纵向倒溜 13.超高坡度的设置与什么因素有关?( ) A.计算行车速度和圆曲线半径 B.计算行车速度与竖曲线半径 C.路面最大横坡与圆曲线半径 D.路面类型与自然条件 E.公路等级与自然条件 14.对于线形组合形式,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也是直线,具有较好的视距条件,行车条件较好 B.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上是凹形竖曲线,可能会出现“暗凹”等不良视觉现象 C.平面上为曲线,纵面上为直线,设计时需要检查合成坡度是否超限 D.平面上为曲线,纵面上为凹形竖曲线,线形效果视平纵面线形几何要素设计而定 E.平面上为直线,纵面上是凸形竖曲线,视觉舒顺、视线诱引良好 15.路线纵断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有以下哪两种方法?( ) A.传统方法 B.人工定坡法 C.交互式设计方法 D.数字模拟法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

**镇**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东南部,距镇政府10公里处,西临S219线,通村公路直通六巷,交通便利。气候湿润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海拔1230米, 无霜期250天,年平均降雨量530毫米。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242户987人,其中劳动力794人,有共产党员22人,其中女党员5人。现有耕地2695亩,人均耕地2.7亩,年平均种植洋芋面积340亩,蔬菜150亩,中药材50亩。年平均生猪存栏190头,牛存栏数90头,鸡存栏900只。2010年粮食总产量460吨,经济总收入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村内有小学1所,在校学生77人,教师4人。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当地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保障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达到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标准。 发展目标:从农民最希望解决而又能做到的事情出发,做好“六改四普及”工作。即:改路,逐步做到路进户和村内道路硬化,改善通行条件;改水,做到农户整体用上卫生安全的

自来水;改房,做到房屋安全整洁,体现地方人文特色;改栏,做到人畜分离,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发展畜牧养殖;改厕,切实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环境,整治脏、乱、差,实行村庄绿化亮化,发展庭院经济,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搞好农户家庭卫生;逐步普及沼气,在有条件的地方建沼气池,推行“养殖-沼气-农业生产”等生态农业模式;普及通讯网络,提高农村的电话普及率和网络覆盖率;普及太阳能,每户都能使用上太阳灶,有条件的地方使用太阳能。努力实现特色产业与传统农业相互补充,村容村貌改善与社会文明共同提升,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村内现状 1、村内现有乡际公路7.5公里,从库根经**至下巷横穿全村,均为沙化路面。村社公路为6.5公里,为土路。 2、全村现有水窖22眼和涉及112户的人畜饮水管网供水工程,但年久失修,部分管网破损,已不能正常使用。 3、全村有在建沼气50户,使用太阳灶195户。 4、村内现有核桃1.5万株(其中160亩高效示范园1个),其中挂果树约5000株,年总产量6.25吨,年总收入约50万元,户均2000元,为当地主要经济收入,现有花椒8000株,年收入约5万元,户均200元。 5、全村242户的住房条件较差,房屋陈旧、简陋。 四、规划建设内容 (一)农户住房建设 1、危房改造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一、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涉及指标完成的基本情况 《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X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在全疆排名均在第13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中共包涵21个二级指标,涉及行业部门有:州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7个部门。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8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率全疆排第5名;氨氮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3名;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1名;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4名;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完成年目标69.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完成年目标44.17%;污水集中处理率完成年目标84.3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全疆排第4名。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8项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完成年目标55%;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完成33.64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完成年目标33.64%;湿地保护率完成年目标28%,全疆排第11名;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无正向指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完成年目标100%,全疆排第1名;新

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221.1公顷,无正向得分记录;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完成3.5公顷,全疆排第13名。 增长质量:增长质量5项指标,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年增长9.6%,完成年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正向得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无正向数据;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 0.07%。 二、X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抉择,是建设生态优美新X的重要举措。从X 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如下发展短板: (一)环境治理存在的短板 根据X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分析,全州废水排放量主要是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占到废水排放量的98%。X年全州废水排放量为686.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14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680.32万吨。X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519.88吨,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6吨?/span>,城镇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11.62吨。

文明村镇创建申报材料

文明村镇创建申报材料 江南区正午镇某某村,位于阜阳市区以东10公里,村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6340亩,辖17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1232户,4528人。在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财政厅“双包”帮扶的大力支持下,某某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建设产村一体、村强民富、和谐美丽新某某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逐渐发展成为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美丽幸福家园,使创建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真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创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一)深化文明创建工作认识。某某村十分重视文明村创建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摆上议事日程,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文明村创建工作。同时我们按照创建文明村的实际要求,结合本村实际,认真分析,提出了“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村”的口号。 (二)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自2014年9月成立驻村扶贫工作队以来,村两委与工作队团结协作、相辅相成、作风民主、配合默契。多年来,村干部按照“有理想、明宗旨、讲方法、保廉洁、有能力”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未出现过违纪、违法现象,讲学习、讲文明、学技术的风气在村干部

中充分体现。为了更好地落实创建工作,我们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其它两委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责任到位。 (三)促进村务民主建设发展。规范村务管理各项工作,推行村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上级财经纪律、财务制度,定期把村民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状况在公开栏公布,如:地亩补贴、农民建房审批情况、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计划生育、合作医疗保险等一一进行公布上墙。通过公开公示,让村民了解村里的工作动态、家底情况,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村级各项建设的积极性。 二、完善设施、整治提升,为创建工作提供环境保障 (一)努力打造整洁村容。某某村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为重点,结合本村实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整治露天粪缸、农村垃圾、乱建坟墓,大力实施改水、改路、改厕。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机制,配备固定保洁员、垃圾转运员,对全村的垃圾进行上门收集,日产日清,集中处理,并建立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协调的运转机制,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二)科学规划改变村貌。根据幸福家园建设规划,村容村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区、生产区、文化区、活动区被科学安置,全面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文化、卫生设施配套齐全,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整个村庄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示范区”的试验区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施农村治污保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级“六有六无”为载体,以示范村五项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将环境绿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三、创建内容 1、高标准建设培山村文化广场,新征地2800平方米,计划总投入60万元。广场建设以景观与实用兼具的理念,按要求配备健身器材和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面达标,综合发挥广场服务和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功能。 2、建设培山村公共垃圾处置场。实行户户配备垃圾桶,统一清运垃圾,集中填埋,培山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确定两位清洁工,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与填埋。 3、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培山农民新村。规划新征地97亩,概算建设投资500万元,计划安置容量为110户。 4、全村13个村民组之间全部修通米水泥路,高标准修建李小湾至张大湾全长3公里的培山农民新村水泥大道。 5、严格稳妥的实施培山村建设规划。切实杜绝村民建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全域打造成为有土皆绿、是水则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的城市。以下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桂东的决定》(桂发〔xx〕1号)(以下简称《决定》),完成《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城乡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方面,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经费,完善机制,保障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三、明确职责分工 为确保《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实现,我县按照国家试点文件和全省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设置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

标体系(见附件1),将生态文明建设5大类2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细化分解成了108项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实施时间(见附件2)。其中县林业局和县环保局等部门还要负责牵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体系的具体构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四、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和方案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决定》的精神,聘请有关专业机构抓紧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论证工作,并尽快组织实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每一项工作任务的详细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按步骤分年度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五、强化督查考核 各乡镇、各牵头部门要对照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于每年1月底前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该年度的工作目标和需实施的具体项目。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综合汇总情况研究制定全县年度实施方案,经县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标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评体系。要建立联合督查机制,组织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进展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和通报情况,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六、深化工作效果

2019年申请参评创建文明村的报告-word范文模板 (1页)

2019年申请参评创建文明村的报告-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申请参评创建文明村的报告 申请参评 201X-201X 年度**县创建文明村的报告 **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我村在省、市、县、镇的正确领导下,运用科学发展观,结合本村实际抓落实,着力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使全村各业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荣获江苏省“生态村”、“环境整治示范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村协会”,**市“‘乡村 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先进村”、“文明村”、“民营经济发展明 星村”、“新型农村干部培训基地”、“模范村民委员会”、“人口计生‘新 农村新家庭’建设示范村”、“示范工业集中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创业党支部”、“文明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廉政文化示 范点”、“十佳村级经济发展先进村”、“村庄沟塘整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总支书记薛建明被评为**市“双学”先进个人、县新型农村十佳党支部书记。 我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着力新形势下的文明创建工作,在全村干群 的共同努力下,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的创建活动,并且成效显著,加之上级领导平时的关心和及时指导,村民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全民创 业活动在全村蓬勃开展,劳动力不断转移,产业日渐优化,村民****,公益事 业得到发展,公共积累不断壮大,村级领导团结有力,工作扎实,积极谋划发 展思路,村级班子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照省文明村工作先进村创建 的标准与要求,我村申请参加 201X-201X 年度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评选活动。请予批准。 特此报告 **县双甸镇高前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精选模板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示范区”的试验区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施农村治污保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级“六有六无”为载体,以示范村五项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将环境绿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三、创建内容 1、高标准建设培山村文化广场,新征地2800平方米,计划总投入60万元。广场建设以景观与实用兼具的理念,按要求配备健身器材和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面达标,综合发挥广场服务和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功能。 2、建设培山村公共垃圾处置场。实行户户配备垃圾桶,统一清运垃圾,集中填埋,培山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确定两位清洁工,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与填埋。

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学区中心校关于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主题班(队)会 活动通知 各班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建设的工作精神,加强学校德育 工作的实效性,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根据明仁苏木人民政府关心下 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安排,特开展新一轮的生态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举行生态文明专 题宣讲和主题班队会活动,向学生普及生态立旗之策和环境保护常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目的 继续围绕争做文明学生、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结合我校工作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设 计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把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文明习惯养成 等知识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宣传,积极培养广大中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节水 环保意识。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将生态建设的知识和好习惯带进家庭,带到社会,提高全区人 民对生态区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二、活动内容 各班级根据学生实际,利用国旗下演讲、午会、十分钟队会、班会(队活动)、综合 实践活动等,结合近期生态节日3·21世界森林日、3·22世界水日、 3·23世界气象日、4·7世界卫生日、4·22世界地球日、 6·5世界环境日、6·25世界土地日等,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重文明 习惯做生态卫士主题活动,把文明教育引入课堂,把文明意识引入生活,引导、促进中小学生、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具体活动:①请学生、幼儿带回《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丽环境》宣传材料,和家长一 起学一学,用一用。②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生态建设,发现一项新的环保、护绿、净水措施,并 开展交流。③动员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一条生态文明宣传标语,并以班级为单位收集整理,在学 校网站等进行宣传。④引导中小学生、幼儿关注森林、参与绿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要求 1、积极安排,迅速行动。各班级要及时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布置,科学开展活动。对 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组织管理等做好安排,确保活动覆盖到每一名学生,确保整个活动 的有序进行。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班级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氛围。通知附件中提供的生态文明宣传标语请在校园橱窗、板报,让学生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 杭州市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七月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胡锦涛

前言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以循环经济和生态服务为标志,集竞生、共生、再生、自生机制于一体的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城市是以更新人的观念、调节人际关系、诱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为抓手,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带动城市品质的升华和文化的彰显,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经济的高效运行、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的持续共生的可持续城市。 十七大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2009年环境保护部将杭州市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好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推动杭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建设“富足、秀美、宜居、和谐”的生态型城市。

优美的生态环境一向都是杭州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近年来,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奖、中华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桂冠,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不协调、环境状况与群众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是杭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应有之义,是提升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杭州城市新跨越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杭州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有效指导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究和编制了《杭州市

文明村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文明村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一、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加快产业调整结构,针对群众的思想倾向和需求,结合本村实际,找准经济发展目标,在乡 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该组领导组织群众于XX年 完成开挖高优茶园300亩,实现人均1.6亩的经济林地。从而摆脱了无经济林地 的村寨,由于后期管理完善,于20**年已采摘了高优茶园250亩,使该组逐步实 现了产业发展,经济增收。同时积极响应政策大力发展核桃和竹子产业现有核桃 亩竹子亩. 二、计划生育。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村组领导协助计生工作人员,坚持普及人口理论知识、普及计生政策、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使计划生育不断提高,人 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连续几年基本杜绝了超生、抢生、多胎生育。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班洪”为契机,以建立“无 毒村寨”为目标。坚持协助派出所等法律部门深入群众中,大力开展禁毒“防艾”宣 传工作,使人民群众对禁毒,“防艾”意识有所提高。 四、村容村貌整治规划。由于村民住房条件差,人畜居住难以分离,村内垃圾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为解决这一难题,村组干部针对现有情况,制定 了村规民约,大牲畜的圈养管理。实施家家户户建好猪圈牛栏,并制定了每月3-4次清理村寨环境卫生,使该组村容村貌保持洁净、空气清新。 五、道路基础设施。由于进村组道路是沙石路,干天来往人员、过路车辆满身灰尘,雨季、烂泥横路,车辆无法通行。为管好进村道路,加强村庄硬板路的管理,驻村、乡新农村指导员的深入,认真调查落实,经审批,群众积极筹备沙、石料,于20**年底完成实施进村寨400米长,宽3.5米的硬板路。 该组为了方便管好村容村貌,通过整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并成立了一个村组新农村理事会成员及其职责,产业协会成员及其职责。 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创建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我们一定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使管理更加民主,经济更加繁荣,村民 生活更加文明和谐,生活水平更加提高。 文明村创建自查报告 开展文明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文明村创建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文明村创建自查报告范文(一) (一)组织保障。村(支)两委组织认真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农 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切实为农民办好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生态文明时代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要制止简单套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模式来推进城乡“同质化”的乡村建设,坚持生态文明观的乡村规划建设原则,提高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这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度业务交流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中提出的要求。 在题为《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学术报告中,仇保兴从机遇与挑战、经验与教训、问题与成因、对策与模式、方法与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在发展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对策,与规划界的专家们交流探讨了生态文明时代与乡村建设这一学术界和实践者们都感兴趣的新课题。 仇保兴在报告中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开展的,面临着如何实现有序健康的城镇化、生态环境的退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粮食和基本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务农劳动力过度流失等许多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如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碳汇林的大规模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猛发展的“农家乐”、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推广与复兴等许多新机遇。这些新的机遇是在构建生态文明的框架之下,重新考虑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解决思路所带来的,也是构建我国整体健康发展的生态屏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已经实践了两年,在此过程中,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是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二是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片面追求“新形象”;三是盲目地进行牲畜的集中养殖,片面地进行人畜分离;四是盲目进行城乡无差别化的能源系统建设;五是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序。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我国传统封建文化中的“为民做主”、“替民办事”,扼杀了农民创业自信心和民主意识的提高;决策者以城里人所拥有的东西才是现代化的,才是优越的;片面追求政绩和偏好“大工程”、大规模生产的习惯性思维;片面理解“城乡二元经济”,盲目追求“一元化”;片面追求GDP,忽视农民真实富裕程度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仇保兴在分析了各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利弊后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与城市差别化发展,从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生态文明观的乡村规划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 第一,村庄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加以保护。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