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污水处理反应池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各种污水处理反应池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各种污水处理反应池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厌氧反应器进水

温度超出范围控制参数设置错误检查冷却塔参数设定

pH超出范围控制参数设置错误

pH测定仪故障

生产车间有异常排放

搅拌器故障检查pH参数设定

清洗pH电极;校正pH传感器

与总厂联系调查原因

检查搅拌器运行情况

污水的成分超出设计范围纸浆生产线发生问题调整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在

最坏的情况下停止进水。

将污水旁通至紧急事故池

与总厂联系调查原因

进水量异常进水泵故障

液位控制器故障检查进水泵,启动备用泵

检查液位控制、传感器及设定值

2、厌氧反应器

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控制参数设定错误检查控制参数设置

pH值低生物系统负荷过大检查F/M比值,比对前期趋

检测VFA和TAC值

池温异常监测池温

有机物超标减少,在严重时停止进水

pH探头故障清洗或更换探头,校正传感器

污水中存在毒性物质检查生产线的异常事件

营养盐不足检测反应器水样中PO4-P浓

3、兰美拉沉淀池

部分兰美拉斜板发生污泥流失堰板调节错误调节堰板

兰美拉板污物清洁兰美拉板,去除水垢

堰板污物或堵塞清洁堰板

兰美拉板污物清洁兰美拉板,去除水垢

堰板污物或堵塞清洁堰板

污泥回流泵故障若不能及时维修泵,应停进水兰美拉沉淀池泥位过高检查污泥回流泵运行

检查污泥回流比

检查兰美拉沉淀池刮泥机,调

整启停时间

回流污泥调节阀门堵塞或个

别阀门出流不均匀

及时清通或调节阀门的高度

污泥浓度过高检查厌氧SS,MLVSS和SV30,

增大剩余污泥排放

水力负荷过大检查进水流量

污泥性质差检查厌氧污泥SVI

镜检

显微镜检测生物污泥中的沉淀物质,作为监测生化系统运行情况的一种手段。即使在系统运行稳定之后,也应至少一周进行一次镜检。生物污泥中的主要物质是菌胶团,理想的菌胶团应是大而紧致的,且形状规则,其沉降性质较好,SVI值较低。菌胶团越小,形状越不规则,则SVI值越高。

应特别注意丝状菌,丝状菌的存在或大量繁殖,会导致污泥膨胀。

由于本生化处理系统的设计利于团状细菌的生存而不利于丝状菌,因此若发现丝状菌大量增值,应检查工艺系统是否出现异常。若丝状菌数量相对稳定,长度不增加,SVI值低于150ml/g,说明系统运行正常。系统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有:

1、F/M值过低,可采取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的方法解决。

2、硝化池的溶解氧过低,应重新校正溶剂溶氧仪。

3、营养盐的投加量不足,增加营养盐投加量。但是过量的营养盐会消耗氧气,可能导致氧气不足,而导致污泥膨胀。

除了细菌絮团和丝状菌之外,一些高等的微生物也存在,比如原生动物,可以反映出污泥的情况。健康的污泥中会出现这样游动的原生动物以菌团和游动细菌为食。如果他们大量增多,怎反应了污泥龄增大,若原生动物灭绝。表明生物系统经受了某种冲击(如pH低)或污泥龄太低。

6、硝化反硝化池

溶解氧水平低到硝化池的风量偏低检查风机和循环泵的运行

溶解氧探头测量不准检查和校准溶解氧探头,如需

要则进行清洗或更换。

池中的运行温度过高检查进水温度,必要时启动冷

却塔

进水COD负荷过高检查生物段的负荷

曝气池中泡沫严重曝气太多检查并减少曝气

污水有起泡倾向物质向池水中喷水或投加消泡剂,

开始时可采用较大的计量,然

后逐渐减少

检查进水pH和纸浆生产线COD去除率低活性污泥的活性差用显微镜检查生物相,调整营

养盐的投加量

污泥浓度低检查MLVSS,减少剩余污泥的

排放

进水COD负荷高检查进水COD负荷,减少进

水量

系统活性污泥成黑色,而不是棕色溶解氧水平低检查曝气系统

营养盐不够增加营养盐的投加量

7、二沉池

污泥流失污泥回流泵异常检查回流泵的运行

水力负荷过高减少进水,找出原因

污泥沉降性能差检查氮和磷的浓度

生物系统中剩余污泥过多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

浮泥太多增加浮渣泵运行时间

调整浮渣高度

二沉池底部污泥中有反硝化现象增加污泥回流量以减少污泥停留时间

8、化学气浮池

出水悬浮物太多水力负荷过大减少进水,找出原因

溶气水量太少检查空压机和溶气泵

加药量太小针型阀流量太小

溶气释放效果不好检查Fecl3投加量和PAM投加

9、污泥脱水系统

脱水后污泥的干度变差皮带运行速度过高降低运行速度

絮凝剂投加量低检查絮凝剂流量和质量

脱水机过载减少进泥量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摘要:本研究在接触氧化法基础上,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悬挂填料构成复合生物反应器,并利用该反应器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研究表明,复合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h,气水比为2:1,进水负荷为2.72kg/(m3d)时,出水cod、nh3-n、tn和ss达到国家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 关键词:接触氧化,活性污泥,复合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performance using hybrid bioreactor yang nai-peng (xingtai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 detachment, xingtai 05400, china) abstract: hybrid bioreactor based on the bio-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combining both suspended growth-activated sludge and attached growth-biofilm in one bioreactor by addingcarriers into the mixed suspension demonstrated a promising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omestic sewag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was 3h and air/water ration was 2:1, cod loading rates was 2.72kg/(m3d) , the effluent cod, nh3-n , tn, ss concentration can up to national primary emission standard

应急疏散管理规定

应急疏散管理规定 1、范围 为了规范湘衡输气管道应急体系中应急疏散的管理,保证应急疏散与紧急集合在应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或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规定了湘衡输气管道应急体系中紧急集合点的设置、使用、维护、检查及与应急疏散相关的主要内容。 紧急集合点是为人员应急疏散后重新集合预定的第一地点。应急疏散通道是为人员安全并尽快撤离潜在事故发生地预定的行走路线。 2、职责 2.1质量安全部负责制定湘衡输气管道应急体系中与应急疏散相关的管理标准,对各部门与应急 疏散相关的管理进行指导、监督。 2.2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办公楼紧急集合点的建立和管理;负责办公楼应急疏散管理。 2.3各部室 2.4现场单位 ,按照本规定管理紧急集合点、应急疏散通道,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相关程序。 2.5现场单位的安全员 ,发现问题立即组织整改。 ,并向现场指挥请示,并将经现场指挥确认的紧急集合点通知到现场所有人员。 2.6员工按照本规定和本单位应急体系要求使用、维护紧急集合点和应急疏散通道,执行相关的 应急程序。 3、内容 3.1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立即进行应急疏散和使用紧急集合点: ,需要紧急集合的。 ,必须立即向所在场所人员发出警报,并必须立即撤离全体人员的情况。 3.2紧急集合点的设置原则与要求 (1)公司办公楼; (2)输气站场等有人值守单位; (3)阀室等无人值守单位; (4)其他具有潜在重大危险因素的场所。 ,远离潜在事故发生地,同时便于人员能迅速集中和撤离的地方。 (1)必须在生产区之外,便于人员集合并继续疏散,宜在以下地点:在远离潜在事故发生地通往外部的路侧、较大的平地; (2)紧急集合点必须安全,不得靠近排污池、放空区; (3)在潜在事故发生地常年主导风向上风方向; (4)人员紧急集合后不应阻碍交通; (5)紧急集合点标志牌安装在墙上,高度为距离地面1.5m-2.2m,正对着紧急集合点,保证能清楚地识别; (6)输气站场等有人值守站场的紧急集合点一般设在站门内靠近大门处通往外部道路的路侧,同时设置风向标; (7)阀室等无人值守站场的紧急集合点一般设在路边,标志牌安装在路边醒目处; (8)非危险场所的办公楼的紧急集合点应设在建筑物外,通往出口的道路处; (9)24小时值班的场点,在值班室应放置报警器;

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全解析

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 MBR工艺分类与特点 【格林大讲堂】 膜生物反应器( Membrance Bioreactor Reactor,简称MBR)是膜分离与生物处理技术组合而成的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 与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易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简单。80年代以来,该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成为水处理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已应用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埃及等十多个国家,处理规模在6~13000 m3/d。 近两年来,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国内已进入了实用化阶段。MBR系统的处理对象从生活污水扩展到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如制药废水、化工废水、食品废水、屠宰废水、烟草废水、豆制品废水、粪便污水、黄泔污水等。从目前的趋势看,中水回用将是MBR在我国推广应用的主要方向。表1列举了MBR在我国的应用实例及处理效果。这些应用实例表明:MBR对生活污水、高浓度有机废水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 MBR工艺的组成与分类 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膜分离组件及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通常提到的膜- 生物反应器实际上是三类反应器的总称: ① 曝气膜- 生物反应器(Ae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 AMBR) ; ② 萃取膜- 生物反应器( Extractive Membrane Bioreactor, EMBR ); ③ 固液分离型膜- 生物反应器( Solid/Liquid Sepa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 SLSMBR, 简称MBR )。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使公司生产废水、事故及消防废水得到有效接纳、处置,避免各类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事故应急池及雨水监控池的管理。 3 职责 3.1 HSE部职责 3.1.1负责制定公司级水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制度。 3.1.2负责监督检查事故池、雨水监控池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运行记录。 3.1.3负责组织公司级水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3.1.4负责协调政府环保部门对事故池的监管。 3.2各生产部门职责 3.2.1负责所辖区域内各储罐,储槽、污水池等设施的日常管理与检查;负责所辖装置废水排放 及生产运行中有关问题的处理。 3.2.2负责生产异常排污、超标排放及事故排污时及时通知公司生产管理部、公用部、HSE部等 部门,通知其做好异常排污的接纳、处理工作。 3.2.3负责跑、冒、滴、漏、串污染事故及异常排污、污染物超标排放原因的排查、处理。3.3 检验中心(环境监测站)职责 3.3.1负责公司日常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计划的制定。 3.3.2按照日常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计划完成相应监测任务。 3.3.3负责满足监测任务的设备配备及正常运行。 3.3.4负责监测数据的及时维护,并按规定及时上报HSE部等相关部门。 3.3.5负责根据采样频率,定期到雨水监控池外排口进行采样分析。 3.3.6负责在线监控仪表故障时,及时对雨水监控池外排污水进行人工采样分析,并保存分析记 录。 3.4公用部职责 3.4.1公用部是雨水监控池和事故池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 3.4.2负责事故应急池及雨水监控池设施设备完好及稳定运行、并做好运行记录和存档。

臭氧联合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新进展

臭氧联合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新进展 贾瑞平,陈烨璞 (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上海200444)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臭氧以及臭氧联合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低剂量和短时间内臭氧难以完全矿化有机物,且分解生成的中间产物会阻止臭氧的进一步氧化。但以其他方法与臭氧联用,可大大促进臭氧分解,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因此臭氧与过氧化氢、紫外线、超声波、光催化以及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联用于水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关键词]臭氧;污水处理;高级氧化;生物处理;联合氧化 水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后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用于污水处理可有效地消毒、除色、除臭、改善水味、去除有机物和降低COD等。因此,近年来臭氧及其与其他手段联合用于处理各种污水的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笔者着重讨论了近年来臭氧联合氧化技术用于污水处理方面的新进展。l臭氧氧化法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电势为2.07V,与有机物反应时速度快并且可就地生产,原料易得,使用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臭氧能与水中各种形态存在的污染物质(溶解、悬浮、胶体物质及微生物等)起反应,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成为简单有机物,使污染物的极性、生物降解性和毒性等发生改变。多余O3可自行分解为O2。 刘和义等对极难生物降解的呋吗唑酮模拟废水进行了臭氧化处理研究。当模拟废水中呋吗唑酮初始质量浓度为500mg/L,pH128,臭氧投加量2g/L时,BOD5/COD>03,可生化性显著高;臭氧投加量6g/L时,脱色率达100%,CODQ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95.9%和95.2%。水中有机物基本矿化。卢宁川等采用臭氧氧化的方法.对某厂苯酐车间的增塑剂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将废水pH调至9、臭氧氧化时间为60min时,对增塑剂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较高,可达41.5%,适当提高pH可加快污染物的氧化速率,同时降低了臭氧投加计量比值。从而增加了臭氧的利用率。 王长友等采用臭氧氧化法降解金矿氰化废水,废水水样pH为8.0~9.0,当氧化反应时间达到12min,臭氧投加量为133.33mg/L时,氰化物去除率达到98.1%.残余氰化物质量浓度为0.43mg/L。 Y.Chen等研究了臭氧氧化降解水溶液中的2-巯噻唑(2一MT)。当2一MT全部分解时,硫酸盐生成率和TOC去除率分别为24%和2.3%。在实验中,增加臭氧量,则硫酸盐生成率和TOC去除率最大值分别可达48%和16%。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在2一MT的杂环结构中,N、S原子很难被氧化成硝酸盐和硫酸盐。所以2一MT臭氧化的产物还需进一步氧化。 2臭氧联合氧化法 2.1高级氧化技术 利用催化降解技术或光化学方法氧化降解污染物的过程通常称为高级氧化过程(AdvancedOxidationProcessAOP)。与其他传统水处理方法相比,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选择性小、反应速度快、可有效减少THMs的生成量、可将THMs的前体物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对TOC和COD去除效率高等优点。

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0-09-28 江西科丰环保有限公司 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正由江西科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体化MBR技术,适用于住宅区、村庄、宾馆、饭店、医院、旅游景区等生活污水和食品等中小规模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和回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将调节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MBR膜、消毒集中于一体的水处理设备。采用紧凑、简洁、多规格的布置形式,浓缩常规污水处理技术的精华,在相对狭小的。 【江西科丰环保有限公司】本工厂主要生产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成套设备,设备不产生污泥,不加药,含膜反冲洗功能,不堵膜,一罐搞定。可委托加工/贴牌生产/安装培训/免费安装调试/。合同承诺出水达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欢迎来工厂参观考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计算,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合破乳:丙烯酸及酯废水中加入过硫酸钠,先搅拌反应,再调节pH至1.5,过滤获得反应出水1; 2)微电解:将混匀的铁屑和颗粒活性炭置于步骤1)获得的反应出水1中,反应后,过滤,滤液调节pH到10.0,静置,过滤获得反应出水2; 3)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将步骤2)获得反应出水2用膜生物反应器生化降解分离,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0.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过硫酸钠后搅拌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过硫酸钠用量为1.0-2.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铁屑和颗粒活性炭的体积比为

事故应急池计算

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 一、《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国标法” 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V总=(V1+V2+V雨水)max-V3 式中:(V1+V2+V雨水)max为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 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GB50074等有关规定确定; V雨水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 V3为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废水导排管道容量(m3)之和。 二、中石化“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 简称“石化导则法” 当厂区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混入消防废水中,根据中国石化建标(2006)第43号《关于印发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的通知》的要求,

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水的存储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1、事故污水量计算 事故水量计算公式:V总=(V1+V2-V3)max+V4+V5 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的值,取其中最大值。 其中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3;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其中V5=10qF;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q n/n; q n——年平均降雨量,mm; n——年平均降雨日数;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臭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的运用

臭氧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可在水中开展如氧化还原等各类化学反应,利用臭氧氧化技术对污水进行二次处理可有效提升水的质量。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对于臭氧氧化技术的应用时间较晚,因此,臭氧氧化技术在我国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具有一定差距。此种状况下,我们更加致力于研究臭氧氧化技术于工程中的应用,努力拓展臭氧氧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使之更加广泛的服务于我国各类工程废水处理工作当中。 1利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的工作过程 现如今,臭氧氧化技术已然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未来趋势,臭氧氧化技术与废水处理领域的运用可有效降低废水处理工艺中所耗费 的各项资金。臭氧氧化技术可有效降解废水中的各类生物,并对其中包含的化合物进行良好处理。在臭氧氧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充分考量废水溶剂流量及符合率,并以此两者的实际变化程度作为依据,选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若废水具有较高的容积流量且具有较低的符合率,可利用生物处理-臭氧的方法来开展废水处理工作,此种处理方法的操作流程较为简单,具有较强实用性,处理起来也较为方便,臭氧消耗程度较低。若废水处理工作中需用到生物处理-臭氧-生物处理方法,则需在对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细致分析臭氧投加量,并对其予以良好管控,通过调节臭氧投加量的方式来提升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的可降解程度。在各领域应用臭氧氧化方法行废水处理操作时需充

分考虑所运用处理方法的经济效益,以在使废水处理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降低对各项能源与资金的消耗[1]。 2臭氧氧化技术在我国废水处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饮用水处理领域是臭氧氧化技术与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首要阵地,臭氧氧化技术是近些年来才开始逐步应用于我国废水处理领域中的。臭氧氧化技术在我国废水处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如下:(1)我国某公司污水处理站以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为混凝-厌氧-好氧 生物组合工艺,每天可处理废水15000立方米,出于对部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收利用的目的,其采取了一体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与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将此项废水处理工艺作为后续膜分离系统的预处理方法,确保废水处理工序结束后所得的反渗透水可回收并应用于该公司的染整工序,且浓缩液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该公司污水处理站在升级改造后每天可多处理废水5000立方米,在公司生化出水后对废水行砂滤操作,并利用一体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与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再对其进行砂滤、超滤操作,得到反渗透水。该公司共投入约800万元用以污水处理站的改造,改造结束后该公司的废水处理运行费用为每立方米废水0.45元[2]。(2)我国中石化某分公司将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炼油废水作为原水,利用臭氧氧化-多级过滤-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获得了有效降低,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与中石化所制定的回用水水质要求相符,成功使处理后的废水成为了补充水与循环水。(3)我国某企业,以生产手机显示屏强化玻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由厌氧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结合发展而来,目前用于处 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试及中试规模,进水多采用合成废水及实际生活 污水,COD维持在200~700 mg/L,COD去除率多在70%~90%之间变化,去除效 果受厌氧主体反应器构型、膜组件形式、外界环境、运行条件等因素影响。通过 浅析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探讨用于实际工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多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领域,诸如食品加工废水、 酿造废水、屠宰废水、造纸废水等[1]非生活污水。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厌氧微 生物无需曝气,更不需额外增加碳源,整个处理过程的剩余污泥产量少,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均低于好氧技术,同时还可产生沼气形式的能源。厌氧处理效果与 厌氧主体反应器的构型有关,构型越复杂,处理效果越好,相应的运行维护管理 难度越大,而随着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应运而生,膜的高 效截留作用在简化厌氧反应器构型的同时也可维持反应器内较高的生物量。 1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 1895年世界上第一个厌氧化粪池的出现,标志着厌氧技术开始用于污水处理,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经三代。1950s之前的厌氧反应器中厌 氧污泥与待处理废水完全混合,污泥停留时间(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与废 水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相同,厌氧污泥浓度偏低,处理效 果较差,第一代厌氧反应器仅适用于污泥与粪肥的消化。为了获取更好的处理效果,深挖厌氧技术的应用潜力,必须尽可能延长SRT并减小HRT,实现二者的分离。随着1960s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取得重大突破,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UASB)更被认为是厌氧反应器 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创造性地使反应器内的污泥保持颗粒状态,与厌氧滤 器(Anaerobic filter, AF)相比,无需固体填料也可保持高浓度厌氧污泥,而后基 于UASB又开发了厌氧固定膜膨胀床反应器(Anaerobic Expended Bed, AEB),厌 氧流化床(Anaerobic Fluid Bed, AFB),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实现了SRT与HRT的有效分离,可以满足高有机负荷工业废水的处理要求。但是气液上升流速过快、有 机负荷过高时,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内容易形成短流、造成堵塞,影响处理效果, 为了满足化工、生化及生物工程工业等超高有机负荷工业废水的处理要求,对UASB进行再次设计和改进,发明了以厌氧升流式流化床(Upflow Anaerobic Bed Filter, UABF)反应器、折流式厌氧(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BR)反应器、膨 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1udge Bed, EGSB)反应器、内循环反应器(Interior Circulation, IC)为代表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克服了高速气液上升流速 的影响,使待处理废水与厌氧颗粒污泥接触更为充分,极大的缩短了运行HRT, 使其远小于SRT,提高了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 关于厌氧技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及案例已屡见不鲜,但厌氧技术不会 局限于非生活污水的处理,厌氧技术的低成本优势正日益推动越来越多的学者从 事生活污水的厌氧处理研究,这在能源日趋匮乏的形式下显得格外重要。 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1978年Grethlein[2]首次提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一、前言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工业废水量和生活污水量逐年增长,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治理水污染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废水的生物处理法自19世纪末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主要手段,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可以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而好氧生物处理作为主要处理方法在废水处理领域中一直占据主要的地位。 根据曝气池内微生物生长环境、集结形态等的不同来分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方法可以称为悬浮污泥法,主要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其变种,如阶段曝气法、渐减曝气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吸附氧化法(AB法)、延时曝气法、氧化沟等。该方法中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等混杂在一起形成具有较强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体颗粒。第二类方法为生物膜法(或称附着污泥法),如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法等。该方法生物或固定生长,或附着生长于固体填料(或称载体)表面。其中接触氧化法因具有BOD 负荷高、处理时间短、耐负荷冲击等优点近年来有了很多工程应用。 流动床生物膜(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方法是将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膜法的结合,在生物流化床中,空气-污水-附有生物膜的载体在流化床中进行生物反应,可承受较高的BOD负荷。 近年江苏沃奇环保公司引进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及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等诸多北欧名校,水环境研究机构的工业污水处理先进技术,并与国家级科研部门合作,不断对对流动床生物膜技术进行改造与升级,使工艺技术更加完善,处理效率更加高效。该先进技术应用于焦化、医药、农药、染化等污水处理领域,十分有效地解决了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存在的技术难题。 二、流动床生物膜处理技术原理 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MBBR工艺兼具传统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

水处理应用臭氧的知识

臭氧几乎在瞬间以高速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水中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分解完全,没有二次污染。这是世界上臭氧应用最重要的领域。 水是传染病的主要媒介。据调查,农村地区50%的疾病是由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臭氧是国家提倡的水消毒的首选,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成分。不会产生致癌的卤化氯,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杀菌力强,速度快。臭氧杀死普通大肠杆菌的速度是氯的数百倍,对原核生物中的病毒和细菌具有有效的杀灭作用。臭氧可以防止有机污染物的积累,改善水质,脱色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处理后的水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臭氧能有效减少水中污染物,减少氯副产物(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三氯甲烷等)的形成。),并确保游泳者的健康。在处理过程中,游泳池水中残留的臭氧不会超过安全限值,空气可以消毒净化,使室内空气清新舒适。 臭氧是一种优良的强氧化剂,在水处理中可以氧化水中的各种杂质,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同时,臭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毒剂,可以高效、快速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臭氧杀菌装置可以对生物卵、养殖水和设施进行杀菌,从而防止病原体的入侵。臭氧杀菌净水效果强,无毒无害。是水产养殖和种苗生产中最理想的杀菌净化剂。这对防治鱼、虾、海胆、河蟹、甲鱼等生物病害,改善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之一。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臭氧发生器凭借自身在中水回用领域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在废水回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操作简单、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的经济实用的工艺和设备。 工业循环冷却水使用后。Ca2、Mg2、CI等离子体、水中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相应增加。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可溶性气体、换热器材料泄漏等污染物都可能进入循环冷却水,造成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和结垢,导致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水截面积减小,甚至设备管道腐蚀穿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繁殖是相互关联的。污垢和微生物粘液会导致水垢下的腐蚀,而腐蚀性产品会形成污垢。要解决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臭氧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剂来代替其他冷却水处理剂。它能抑制水垢、抑制腐蚀、杀菌,使冷却水系统在高浓度多次甚至零污染排放下运行,从而节水节能,保护水资源。同时,臭氧冷却水处理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 飞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臭氧消毒设备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公司长期秉承“自主研发,掌握核心,以质取胜”的理念,以“质量第一,客户第一”为宗旨,以“现代化的管理,卓越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为承诺,为广大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定制:大中小型空气源臭氧发生器、氧气源臭氧发生器、中央系统循环式臭氧消毒机、多功能臭氧消毒柜等;作为一家致力于打造高端品牌的现代化企业,飞立秉承以“宁为价格作解释,不为品质找借口”为宗旨,用具竟争力

膜的基础知识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 从工艺上划分,MBR有三种类型 固-液分离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固体的分离与截留,取代传统的沉淀池 氧气传质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在反应器中进行无泡曝气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从工业污水中萃取优先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质采用常规生物工艺无法进行处理。 膜组件与生物工艺的结合上分:侵没式(一体式)MBR和外置式(分体式)MBR 从对氧气的需求方面分:好氧MBR和厌氧MBR 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 不同MBR的优点和缺点 反应器优点缺点 膜分离生物反应器占地面积小 彻底去除出水中的固体物质 出水无须消毒 COD、固体和营养物可以在一个单元内被去除 高负荷率 低/零污泥产率 流程启动快 系统不受污泥膨胀的影响 模块化/升级改造容易 曝气受到限制 膜污染 膜价格高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氧利用率高 能量利用率高 占地面积小 氧需要量可以在供氧时控制 模块化/升级改造容易 膜易于污染 基建投资大 无实际工程实例 工艺复杂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可处理有毒工业废水 出水流量小 模块化/升级改造容易 细菌与废水隔离 基建投资大 无实际工程实例 工艺复杂

膜 膜的定义:膜可以看做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能让某种物质比其他物质更容易通过。膜的这种性质奠定了膜分离的基础。 膜的结构和分类 膜制造的主要目标是生产这样一种材料: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维持高的膜通量,还要具有高的选择度。膜孔的密度增大,膜通量也增大,表明材料的空隙率越高越好。膜的整体阻力与其厚度成正比。膜孔径尺寸分布越宽,膜的选择度越差。因此,任何膜的最佳物理结构都应当是:膜材料的厚度要薄,孔径尺寸分布要窄,表面空隙率要高。 从实现物质分离的方式分:致密膜和有空膜 致密膜的分离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透过组分与膜的膜材料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实现的,它的选择度最高。 多孔膜是通过物理作用实现分离的(即通过筛分作用) 根据膜材料的组成对膜进行分类:有机膜(聚合物)和无机膜(陶瓷和金属) 膜分离过程 纳滤(NF) 曾经被称为“疏松型反渗透”,利用电荷斥力、溶解度-扩散特性和筛分等几方面的性质来进行分离 膜材料 膜的构型 膜的几何形状,或者说它形成的方式,是决定整个工艺性能的关键。另外需要实际考虑的是单片膜本身组成的方式。单片膜的最佳几何形状,或者说其构型,应具有以下特点:膜面积与膜组件的体积比高; 进料侧具有高的湍流度以促进传质效果; 单位产水量能耗低; 单位膜面积造价低; 方便清洗的设计; 设计上允许模块组装。

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1-1815:33 臭氧水处理的优点: 1.臭氧是优良的氧化剂,可以杀灭抗氯性强的病毒和芽孢; 2.臭氧消毒受污水PH值及温度影响较小; 3.臭氧去除污水中的色、嗅、味和酚氯等污染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改善水质; 4.臭氧可以分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三致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5.臭氧在水中易分解,不会因残留造成二次污染。 臭氧水处理的影响因素 臭氧在用于饮用水消毒时具有极高的杀菌效率,但在应用污水消毒时往往需要较大的臭氧投加量和较长的接触时间。其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物如COD、NO2-N、色度和悬浮物等,这些物质都会消耗臭氧,降低臭氧的杀菌能力,只有当污水在臭氧消毒之前经过必要的预处理,才能使臭氧消毒更经济更有效。臭氧与污水的接触方式传质效果也会影响臭氧的投加量和消毒效果。 1.水质影响主要是水中含COD、NO2-N、悬浮固体、色度对臭氧消毒的影响 2.臭氧投加量和剩余臭氧量 剩余臭氧量象余氯一样在消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饮用水消毒时要求剩余臭氧浓度为0.4mg/L,此时饮用水中大肠菌可满足水质标准要求.在污水消毒时,剩余臭氧只能存在很短时间,如在二级出水臭氧消毒时臭氧存留时间只有3-5min。所测得的剩余臭氧除少量的游离臭氧外,还包括臭氧化物、过氧化物和其他氧化剂。在水质好时游离的臭氧含量多,消毒效果最好。 3.接触时间 臭氧消毒所需要的接触时间是很短的,但这一过程也受水质因素的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在臭氧接触以后的停留时间内,消毒作用仍在继续,在最初停留时间10min内臭氧有持续消毒作用,30min,以后就不在产生持续消毒作用。 4.臭氧与污水的接触方式对消毒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如采用鼓泡法,则气泡分散的愈小,臭氧的利用率愈高,消毒效果愈好。气泡大小取决于扩散孔径尺寸,水的压力和表面张力等因素,机械混合器、反向螺旋固定混合器和水射器均有很好的水气混合效果,完全可用于污水臭氧消毒。 一、污水臭氧处理工艺 1.污水臭氧处理流程 采用臭氧消毒的污水,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往往由于预处理程度不够而影响臭氧消毒的效果,污水处理程度要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污水消毒最好是经过二级处理后再用臭氧消毒。这样可以减少臭氧的投加量,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污水臭氧消毒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使公司生产废水、事故及消防废水得到有效接纳、处置,避免各类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适用于公司事故应急池的管理。 3 职责 EHS部职责 负责制定公司级水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制度。 负责监督检查事故池、雨水池和在线设施运行情况、运行记录。 负责组织公司级水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负责协调环保部门对事故池的监管。 发电部职责 负责所辖区域内各储罐,储槽、污水池等设施的日常管理与检查; 负责生产异常排污、超标排放及事故排污时及时通知EHS部门,并做好异常排污的接纳、处理工作。 负责跑、冒、滴、漏、串污染事故及异常排污、污染物超标排放原因的排查。负责事故应急池设施设备完好及稳定运行、并做好运行记录和存档。 负责公司事故池的管理及事故状态下事故水的切换。 技术支持部职责 负责事故池相关设备的检修,确保设备状态正常; 负责配合事故应急状态下应急处置。 4事故应急池管理 事故应急池日常管理 严禁随意往事故应急池排放、倾倒超标废水、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其它废弃物。 各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污水、油类等物料串入事故应急池系统。

各生产部门事故应急池的管理,要确保废水及时排往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避免冒池串入雨水系统。 生产装置停工检修或处理故障,应严格按停工检修环保制度执行,文明停车、吹扫、排放,避免冲击污水处理场。严禁将高含硫、含氨、酸碱等污水及油品物料直排下水道。 正常状态下应保持事故应急池空池状态,并确保相关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事故应急池应及时清理池内杂物及淤泥,以免对污水处理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发电部对事故池内的污水应及时用泵送到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确保事故池在正常状况下处于低液位。 事故应急池异常管理 发电部部应加强对事故应急池的管理和巡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按相关规程及时处理,以免污染外部水体。 当遇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开、停工、检修、蒸汽吹扫或者事故状态下,应加强现场巡检,及时向EHS部报告现场处置情况。 异常状态下收集的消防水、生产废水、物料水及前期雨水应尽快处理完毕,保持事故应急池处于低液位状态。 事故应急池相关附属设备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当排往事故池的废水量较大,需要向其他事故池转移废水时,技术支持部部应配合增加临时泵安装及配管、沙袋围筑等 5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国保》(中华人民国令第22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6本未尽事宜或与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抵触时,按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臭氧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u-丝光沸石/臭氧催化—坡缕石联用工艺降解染料污水的初步研究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4年第5期 赵波1,尹琳1,卢保奇2,李真1,邹婷婷2,郑意春1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800) [摘要]对于生物难降解性有机染料,利用臭氧化加催化方法进行处理的效果较好。但由于臭氧能与许多有机物或官能团发生反应,生成有机小分子酸,使后处理的水体酸度大大增强,造成二次污染。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将粘土矿物凹凸棒石和Cu-丝光沸石固体催化剂进行矿物复配。一方面提高臭氧化效果;另一方面调节臭氧化过程中的水体pH值。 O3/BAC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 中国给水排水2004Vol.20 蒋以元1,杨敏1,张昱1,邓荣森2,周军3,淳二4(1.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2.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3.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61;4.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先端技术综合研究所,日本国) 摘要:为使再生水适合不同用途,对经过混凝沉淀和砂滤处理的再生水进行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的深度处理。在臭氧消耗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5mg/L和10min,BAC空床停留时间(EBCT)为10min的条件下,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CODMn、DOC、UV254和色度平均去除率为32.4%、29.2%、48.6%和80.1%,出水CODMn、DOC、UV254和色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3mg/L、4.0mg/L、0.05cm-1和2.0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出水SDI<4,从而满足了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修订稿

事故应急池管理规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事故应急池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使公司生产废水、事故及消防废水得到有效接纳、处置,避免各类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事故应急池及雨水监控池的管理。 3 职责 HSE部职责 负责制定公司级水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制度。 负责监督检查事故池、雨水监控池和在线监控设施运行情况、运行记录。 负责组织公司级水污染事故应急演练。 负责协调政府环保部门对事故池的监管。 各生产部门职责 负责所辖区域内各储罐,储槽、污水池等设施的日常管理与检查;负责所辖装置废水排放及生产运行中有关问题的处理。 负责生产异常排污、超标排放及事故排污时及时通知公司生产管理部、公用部、HSE部等部门,通知其做好异常排污的接纳、处理工作。 负责跑、冒、滴、漏、串污染事故及异常排污、污染物超标排放原因的排查、处理。 检验中心(环境监测站)职责 负责公司日常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计划的制定。 按照日常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计划完成相应监测任务。 负责满足监测任务的设备配备及正常运行。 负责监测数据的及时维护,并按规定及时上报HSE部等相关部门。 负责根据采样频率,定期到雨水监控池外排口进行采样分析。 负责在线监控仪表故障时,及时对雨水监控池外排污水进行人工采样分析,并保存分析记录。公用部职责 公用部是雨水监控池和事故池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 负责事故应急池及雨水监控池设施设备完好及稳定运行、并做好运行记录和存档。 负责公司事故池的管理及事故状态下事故水的切换。

臭氧用于污水处理的应用

臭氧用于污水处理的应用 [关键词]:臭氧用于污水处理的应用工业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机器视觉,烟草机械 臭氧水处理的优点:1 臭氧是优良的氧化剂,可以杀灭抗氯性强的病毒和芽孢; 2 臭氧消毒受污水PH 值及温度影响较小; 3 臭氧去除污水中的色、嗅、味和酚氯等污染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改善水质。 4 臭氧可以分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三致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5 臭氧在水中易分解,不会因残留造成二次污染。 臭氧水处理的影响因素:臭氧在用于饮用水消毒时具有极高的杀菌效率,但在应用污水消毒时往往需要较大的臭氧投加量和较长的接触时间。其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物如COD 、NO 2 -N 、色度和悬浮物等,这些物质都会消耗臭氧,降低臭氧的杀菌能力,只有当污水在臭氧消毒之前经过必要的预处理,才能使臭氧消毒更经济更有效。臭氧与污水的接触方式传质效果也会影响臭氧的投加量和消毒效果。 1. 水质影响主要是水中含COD 、NO2-N 、悬浮固体、色度对臭氧消毒的影响。 2. 臭氧投加量和剩余臭氧量,剩余臭氧量象余氯一样在消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饮用水消毒时要求剩余臭氧浓度为0.4mg/L, 此时饮用水中大肠菌可满足水质标准要求. 在污水消毒时, 剩余臭氧只能存在很短时间, 如在二级出水臭氧消毒时臭氧存留时间只有3-5min 。所测得的剩余臭氧除少量的游离臭氧外,还包括臭氧化物、过氧化物和其他氧化剂。在水质好时游离的臭氧含量多,消毒效果最好。 3. 接触时间:臭氧消毒所需要的接触时间是很短的,但这一过程也受水质因素的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在臭氧接触以后的停留时间内,消毒作用仍在继续,在最初停留时间10min 内臭氧有持续消毒作用,30min ,以后就不在产生持续消毒作用。 4. 臭氧与污水的接触方式对消毒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如采用鼓泡法,则气泡分散的愈小,臭氧的利用率愈高,消毒效果愈好。气泡大小取决于扩散孔径尺寸, 水的压力和表面张力等因素, 机械混合器、反向螺旋固定混合器和水射器均有很好的水气混合效果,完全可用于污水臭氧消毒。 一、污水臭氧处理工艺:一)污水臭氧处理流程,采用臭氧消毒的污水,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往往由于预处理程度不够而影响臭氧消毒的效果,污水处理程度要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污水消毒最好是经过二级处理后再用臭氧消毒。这样可以减少臭氧的投加量,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二)臭氧消毒工艺设计及设备选择:污水臭氧消毒工艺设计,包括预处理工艺设计、臭氧消毒接触系统设计及臭氧发生器及配套设备的选择等。预处理工艺指在臭氧消毒之前对污水进行的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过程。 1. 臭氧发生器选择:根据污水水质及处理工艺确定臭氧投加量,根据臭氧投加量和小时处理消毒水量确定臭氧使用量,按小时使用臭氧量选择臭氧发生器台数及型号。 计算公式如下:G=q*g式中G ----- 每小时使用的臭氧量(g/h ) q ----- 每小时最大污水处理量(m 3 /h ) g----- 臭氧投加量(g/m 3 污水) 二、臭氧处理系统的安全与保护 1. 系统设备管道防腐处理:臭氧气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在潮湿情况下腐蚀性最强。因此,臭氧发生设备输送臭氧的管道阀门及接触反应设备均采取防腐措施。如使用碳钢材料必须涂防腐涂层。最好使用不锈钢管,玻璃钢管,ABS 、PVC 、PP-R 塑料管等。

游泳池溺水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理制度

游泳池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一、当救生员、管理员所负责区域内发现溺水险情,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并实施救援。 二、另一侧救生员立即通知会所前台拨打120报警,同时协助实救或补位。 三、当事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并实施现场急救(CPR),待救护车到后送往医院。 四、现场管理员应监控现场,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会所前台或其它岗位人员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并向领导报告。 五、一旦发生溺水事故,馆长、副馆长必须亲临现场,亲自组织指挥抢救,把伤害程度控制至最低,至少安排两位主力救生员,必须做好保证自身安全的措施,进而抢救溺水者。情况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救,并布置好现场的工作秩序,避免因混乱而再次出现溺水事件,在抢救过程中,救生员必须一直进行施救,直至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好交接工作,并协助做好救护工作。 六、在医务人员来到之前,救生员无资格判断溺者是否死亡,即使不再有任何生命征兆,但仍然有抢救希望,不能停止对溺者的救护;救生员在现场,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苏醒或者医生到达现场。 七、溺水者为儿童的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 八、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馆长和副馆长报告,馆长向公司总经理报告死亡情况,请示公司有关部门做好后期事故处

理。 九、发生溺水事件后,当值人员第一时间要报告直接上司,由直接上司再逐级上报公司领导,形成应急汇报制度。重大情况须上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或项目最高领导小组对社会进行事情公布与解释。 十、泳池管理人员做好突发事件记录。部门负责人填写《特殊事件报告》,逐级上报。 溺水抢救操作规程 在处理水上意外事故时,施救要准,在时间上要争分夺秒,做到就近、就便、就快;在施救方法上,操作要准确,要尽最大努力挽救 溺水者的生 命。具体如下: 一、发现判断 当救生员在观察自己责任区域时,发现溺水者,要迅速、果断、准确的判断溺水者是否有意识、是否受伤等情况,根据判断结果,采取及时、规范的救生技术。 二、扑救 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间接扑救或直接扑救。 间接扑救,是救生员用救生器材(如救生竿、救生圈、救生浮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