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合集下载

转喻在认知语用中使用原因浅议

转喻在认知语用中使用原因浅议

转喻在认知语用中使用原因浅议买春艳【摘要】人类语言中的诸多转喻实例说明,转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其现象无所不在原因有三:第一,由于转喻遵循临近性和凸显性的原则;第二,由于转喻具有指称功能、人际功能、强调功能、连贯及衔接功能等强大的语用功能;第三,由于语言自身的词汇的匮乏和语言使用的省力原则.【期刊名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转喻;词汇;语用原则;语用功能【作者】买春艳【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3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转喻已不再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越来越多的认知语言学家已达成共识,转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是人类感知现实世界和处理外部信息的方法,它们根植于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人类日常的思考和行为方式[1]。

从认知角度来看,转喻现象无处不在,因此,关于转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

但是,转喻在语用中使用如此频繁的原因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而本文试图从转喻本身的语用原则,转喻的语用功能以及人类语言的自身原因等方面来阐释转喻使用频繁的原因。

关于认知转喻的定义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定义都认为转喻是由以概念临近性为基础的联系所引起的认知方式,因此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2]。

从这个关于转喻的定义可以看出任何事物与其属性(或部分)之间,或者任何事物的属性(或部分)相互之间,由于它们的临近性而可以构成替代关系,那么这就是转喻关系。

Warren指出[3],人类所具有的能够从对事物的状态、情景或者事物的某一部分的描述来理解这个事物的整体,这种能力说明了人类拥有转喻思维。

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转喻在语言使用中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人类思维过程中的转喻性[4]。

另外,转喻大多数是在同一个认知域中通过一个具有凸显性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例如,用部分来代整体、用容器来代其功能或内容[5]。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隐喻和转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于通过比喻和类比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被视为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解释隐喻和转喻,并探讨它们在英语中的应用。

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与另一个具有类似特征或概念的词或短语进行比较,来传递某种含义或观点。

隐喻常用于修辞或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或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当我们说"他是我的阳光"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他是太阳,而是用阳光来比喻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温暖。

隐喻的认知阐释可以解释为人们通过将某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映射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阳光"这个概念映射到"他"这个人身上,从而表达出他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转喻是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原来的语境中移到另一个语境中,来传递某种意义。

转喻常用于日常交流中,用于比较不同领域或概念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如,当我们说"时间是金钱"时,我们并不是真的在说时间就是金钱,而是用金钱来比喻时间的宝贵和珍贵。

认知角度上的转喻解释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将一个概念的特征应用到另一个概念上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这种应用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模式。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将"金钱"这个概念的特征(宝贵和珍贵)应用到"时间"这个概念上,从而表达出时间的重要性。

隐喻和转喻在英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存在于修辞和文学作品中,也贯穿于日常交流和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中。

在修辞和文学作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创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描写和表达。

例如,在诗歌中,隐喻和转喻可以用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深度。

在日常交流中,隐喻和转喻被用来解释抽象概念、描述复杂事物、引起共鸣和增强表达效果。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作者:葛丽来源:《商情》2009年第05期【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一般的语言现象;其实它也是人们一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

【关键词】转喻认知模型显著度应用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常见的有用来源指称结果事物,用局部指称整体等方式.例如:炉子着了。

(炉子指代炉中的火)白宫没有表态。

(白宫指代美国政府)他瞎了。

(他指代他的眼睛)要了解认知语言中的转喻概念需要理解转喻中的两个名词:“认知模式”和“显著度”。

沈家煊先生把转喻的认知模式表述如下:“①在某个语境中,为了表达某种目的,需要用概念A指称目标概念B;②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③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也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④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须高于B;⑤转喻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以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

”上述模型用一个最明显的例子说就是:“炉子点着了。

”是用炉子(概念A)转喻火(目标概念B),炉子和火同在“容器-内容”这个认知框架里,两者密切相关,概念炉子的激活会附带激活概念火。

炉子在认知上比火显著,炉子是可以看得见的,而火在炉子里面是看不见的。

火被点着时,我们看到的不是火在燃烧,而是炉子在冒烟。

这就是转喻的一般规律。

沈家煊先生还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

常见的认知框架有:容器——内容;整体——组成部分;领有者——领有物;劳作者——工具;物体——性状;机构——所在地;当事——行为/经历;施事—— (工具) ——动作——受事/结果;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

例如:他喝三瓶。

(容器指代内容)我教大四。

《绝对信号》中转喻及其语用功能

《绝对信号》中转喻及其语用功能
室内设计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谓安居才能乐业设计师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比如风水鱼便需要了解其所粘连的风水观念及由图腾文化产生的背景明白这些表达的愿望都是以祈福求吉为目的如果将这样的祈福感加入自己的设计中相信所做的设计更能为大众所接受
汉 语 言 研 究
《 绝对信 号 》中转喻及其语用 功 能
蒋芳 ( 辽宁省渤海大学 中文 系 0级研 究生 1 11 ) 7 20 3
摘要 :本文主要从语用 学对转喻进行分析 ,充分证 明了转喻在 日 述 。谓 词转 喻指 的是一 个陈 述用来 指称 另一个 不 同陈述 常言语 中的语 用理据及其语 用功能。从 转喻 的语用类型入手 。结合语 例 如 :a 黑 子 ( 断她 )他 说 了, 他 还 叫人 传 话 给 我老 、 打 用学理论 ,如 言语行 为理论 、格赖斯 理论 和关联 理论 ,探讨转喻推理 子听 : 叫他 们家 黑子 别 再上 我们 家 串 门了 。他娶 起我 们 塞姑 媳 在 《 绝对信号 》中的语 用功能。 旦 我 不能 叫我们 家姑 娘喝 西北风 去 ! 关键词 :转喻 ;语 用; 《绝对信号 》 , b 、他 娶丕 起兹1 塞姑 娘。 [ ]

、引言 Βιβλιοθήκη ( 子) ( 黑 自嘲 )挤 小脚 老太 太 的 生意 ,卖 大 碗 茶 去 ?再 不 ,沾 偷车 的光 ,到商 店 门 口拦 根 绳子 ,向骑 车 的主儿 讨钱 ?这 都 不要 本 。在这 里 卖大 碗茶 ,向骑 车 的主 儿讨 钱表 面上 都 是一 些 简 单而 不需 要本 钱 的小 生 意 ,而从 语境 看 来 ,言外 之 意是 说话 人 对 做小 买卖 否定 ,认为 做 小买卖 和 讨钱 要钱 这 样 的行 为没有 什 么 二、 《 绝对信 号 》 中转 喻的语 用分 类 一样 让人 瞧不起 , 一样低 贱 。 ( )指称 转 喻 (e e e t a m t n m ) 一 r f r n l e o y y 。这 一 类型 是 指 区别 , i 称 转 换 的现象 。当说 话双 方 交流 时指 称 的人 或者 事 物 时候 ,双 方 三 、转 喻在 《 绝对 信号 》 中的语用 功能 都知 道 非描述 性指 称 方 式时 ,说 话 人只 须使 用 名称 便可 成 功 的指 结合 上 一节 《 对 信号 》转 喻 的分 类 ,我们 发 现转 喻在 《 绝 绝 称 。指称 转 喻通 常 是利用 人 的头 衔 、绰 号 ,或 者特 定物 质 来指 代 对信 号》 中的语 用功 能主要 有 : 普通名 词 。 ( )含蓄 、 隐晦 。转 喻理 论 可 以创造 性地 解 释委 婉语 的生 一 例 如:1 ( 子 ) ( 、 黑 自嘲) 挤 脚 老 太 的 生 意 ,卖 大 碗 成机制 ,因为转 喻 中有 很 多委 婉语 的情 况 。 茶去 ? ( 使用 转 喻的 句子 ,短 语 ,词 用 下划 线 强调 ,下 同 )这里 例如 ( 车匪 )你 还 怕把 他们 的 饭碗 砸 了 ? ( 笑 )他们 也没 冷 小脚老 太 太就 是指 旧社会给 年 轻 女子 裹 小脚 的 习俗 , 当时流 行语 分 碗饭 给 你 吃 。熟人 更好 办 ,别 他 妈犯傻 ,把 到手 的买 卖砸 了 。 “ 小脚 ,嫁 秀才 ,又吃 好 的 ,又 自在 。 ”用这 个 突显 的 范畴 成 这里 用饭 碗 转指 通过 工 作获 得 的基 本生 活 的工 资 ,饭碗 不仅 仅指 裹 员指称年 纪很 大的老 妇 。 我们 吃饭 时候 用 吃饭 的 容器 ,也 不 仅仅 是满 足吃 饭 ,还 需要 满足 2 ( 长 )…… “ 、 车 人 是恶 的 ”, 比 “ 人 都是 肉长 的 ”要 人 们 生活 的 需要 。 中国 自古 民 以食 为天 的理 念 ,吃 饭 问题 是 满足 人 们 生活 的最 基本 问题 ,这 里用 饭碗 转 指生 活基 本 来源 使读 者能 管 用 。这 里 的心转指 感情 ,想法 。 3 ( 匪 )…… 这 些跑 车 的 ,几根 儿过 滤 嘴 就打 倒 了 。你 够 获得 社会 历史背 景信 息 ,人 民生活 水平 ,从而 获得 最佳关 联 。 、 车 听着 ,抓 奸成 双 ,捉 贼拿 赃 ,就 是砸 锅 了 ,你我 两 袖清 风 ,你 不 b( 小号 ) 甭装 蒜 了 。旁敲侧 击 ,火 力侦 察呀 。这 里火 力侦 认 ,我 不认 ,他没 辙 ,知 道不 ?这 里 的过 滤 嘴是 烟 这个 整体 的组 察 用 来转 指 打探 蜜蜂 的心 意 ,试 图通 过 外援 获得 蜜 蜂的 芳心 。火 力 侦 察用 军事 上 的语 言含 蓄 的表 达 了小 号强 烈 的渴 望获 得蜜 蜂 的 成 材料 , 由过 滤嘴转 指物 体烟 。 4 ( 长 ) ( 、 车 压低 了声 音 )我看他 过 岔道 时倒脚 ,腿脚 挺利 芳心 。 ( )简 洁 、清 晰 。转 喻 运 用 突 显 、 重 要 、 易感 知 、 易记 二 索 ,象 个 老跑 车 的泣王 ,我们 得注 意 这 点 !油子 这个 范 畴转 指 具 有 油嘴滑 舌 的特性 。 忆 、易辨 认 的部 分代 替 整体 或整 体 的部 分 ,或用 具 有完 形感 知 的 5 ( 号 ) 真 是 的云 直 渔 北 , 长年 在 野 地 里 ,睡 的 是 帐 整 体 代替 部 分 ,这 是转 喻 的本质 。正是 由于 这一 本 质 ,使得 许 多 、 小 篷 ,这 哪 是女 孩子 们干 的活 !心情 肯 定 不好 ,她 没 说去 找过 我 ? 转 喻都 有简 洁、清 晰的特 点 。例句 天 南海北 ,天之 南海之 北 ,转指 到的地 方非 常多 。 a( 小号 ) 真 是 的天 南海 北 ,长年 在野 地里 ,睡的 是帐 篷 , 6 ( 、 向远 处 )就这趟 车 ,货离 守车 太近 。货在 守车 前第 三 、 这 哪 是女孩 子 们干 的 活 !心情 肯 定不 好 ,她 没说 去 找过我 ?天 南 第 四位 两节 车 上 。妈 的 ,这 小 子怕 湿鞋 ,得推 他 一把 。提防 小子 海 北 ,天 之南 海之 北 ,转 指 到 的地 方非 常多 。用 整 体代 替部 分 , 翻 车 ,传话 叫 曹家 铺上 人 。 …… 回来 ,看 我 的信 号再 上 车 !湿鞋 听话人 就 可 以知道 她 们去 过 了很 多地 方 ,如 果最 近 去过 的地 方都 说来 就会 显冗 余不简 洁 。 这里 转指 受到牵连 。 b , 得 ,师 傅 ,咱 给您 也解 解 闷呀 。您 瞧咱 这破 守车 , 四 d号 7 ( 、 车长 ・ 别 身在 福 中 不知 福 ,你 这 才二 十 冒头 , 刚工 ) 作 就 当 上 了 见 习车 长 ,还 桃 三 栋 四 !你 是 亏 了有 个 当 局长 的好 面 透风 ,混身 乱颤 ,连 盏灯 都没 有 ,一进 山洞就 跟 下地狱 似 的 。 老 子 。我 不 是 说 你父 亲 怎 样 ,哪 个 不 指 望 他 孩 子 有个 好工 作 ? 师 傅 , 咱也得 解解 闷呀 !。这里 的师 傅 同上 整体 代 替部 分也 是指 早 先 ,要是 当个车 长 ,从挂 钩 到提 钩 的制 动 员 ,到连 接 员 、调度 车 长而 不 是所 有 的 。通过 语 境我 们 可 以知道 师傅 转 指车 长 。清楚 员 ,一步 一步 的,不 熬个十 年八 年的 ,没 门儿 。 明 了。 ( )形 象 、生动 。 转喻 作为 一种认 知方 式 ,其 出发 点是更 三 ( 号 )您 这是 老 皇压 了,都象 您这样 ,年 轻人 就甭活 了。 小 时代 变 啦 ,人 家外 国早 都 电气 机车 了, 自 化 了 。这 提钧 挂 钩都 好 地领 悟世 界 、 处理信 息 。转 喻 的功 能之 一 就是 使信 息 形象 化 , 动 不 用人 ,连 蒸 气机 车都 该进 博 物馆 了。 旧的 日历 这里 转 指 以前发 生 动化 , 以便 更好 地感知 、加 工 、存 储 、和激 活信息 . 例 如 : l ( 匪 ) ……这 些 跑 车 的 ,几 根 儿 过滤 嘴 就 打倒 、 车 生 的所有 的事情 , ( 二) 述 谓转 喻 (rd ct oa eo yy p e ia in l m tn m )指 的是 转喻 可用 了 。你 听 着 ,抓 奸 成 双 , 捉贼 拿 赃 ,就 是 砸 锅 了 ,你 我两 袖 清 于 一个 命题 的谓 语 (r d c t o ) p e ia in ,一 个 陈述 用 来指 称 另 一个 陈 风 ,你 不 认 ,我不 认 ,他 没辙 , 知道 不 ?这里 的 过滤 嘴是 烟这 个

诗歌中语言转喻之认知解读

诗歌中语言转喻之认知解读

诗歌中语言转喻之认知解读
佟秋华
【期刊名称】《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在认知语言学看来,转喻是隐喻的一部分,二者密不可分.在诗歌中也存在隐喻与转喻二者概念的整合.无论在普通语言中还是在诗歌语言中,转喻词语都是组成文本的单位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认知的视角分析诗歌中的语言转喻特点、语用类别并探讨其在诗歌中的语义、语法及语用功能.从结论上看,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阐述,揭示了语言转喻的功能能够在诗人和读者之间促成思想的交流和心智上的衔接,从而使读者更好地赏析诗歌文本.
【总页数】3页(P174-176)
【作者】佟秋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隐喻:诗歌的透视镜——基于现代认知语言学解读英文诗歌 [J], 孙凯元
2.基本概念隐喻与诗歌隐喻——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诗歌隐喻的解读 [J], 高新华
3.英汉古典诗歌中的转喻认知对比研究——以《唐诗三百首》和《英美诗歌选读》为语料 [J], 方秀霞
4.诗歌英译中语言转换的转喻解读——以许渊冲《李白诗选》英译本为例 [J], 赵
欣欣
5.吴伟业诗歌《临淮老妓行》中的认知转喻 [J], 韦希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英语移就辞格的隐喻和转喻认知阐释
隐喻和转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这两种修辞手法经常被使用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隐喻是指通过对比或比拟来传达一种隐藏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隐喻可以揭示出被表达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

例如,"He's a lion on the football field.",这
句话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隐喻地表达了他在足球场上的勇敢性格。

转喻是指将一个词或短语从其本来的语境转移到另一个语境中,以传达一种新的含义的修辞手法。

通过转喻,我们可以用一个领域中的概念或经验来理解另一个领域中的事物。

例如,"Her words were music to my ears.",这句话转喻地表达了她的话语
给我带来了愉悦和享受,就像音乐一样。

在英语移就辞格中,隐喻和转喻常常被用来创造更生动和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所表达的内容。

它们通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将一个领域的经验应用于另一个领域,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隐喻和转喻也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力,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所表达的含义。

因此,掌握和运用隐喻和转喻在英语移就辞格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表达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1.引言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和隐喻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

刚开始时,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

经历了“隐喻狂热”(Metaphomania)时代,学者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转喻。

从90年代末,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和专著陆续出版( 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Ruiz de Mendoza, 2002 )。

Radden & K·Vecses (1999) 认为转喻更具本原性,即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

本文在分析转喻认知功能的基础上,探讨转喻在语用层面上的运用,如其对间接言语行为、同义反复话语、委婉语等语言现象的语用推理。

2.认知转喻2.1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概念本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概念是Lakoff(1987)提出的。

所谓“理想化认知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与脚本(scenario)、草案(script)及认知图式(schema)相似。

其主要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转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理想的认知框架。

ICM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

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的基础。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和housewife mother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之间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认知语用视域下转喻的修辞功能

认知语用视域下转喻的修辞功能

认知语用视域下转喻的修辞功能转喻,是从人类早期就已经掌握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为最古老的修辞方式之一,转喻的运用给汉语增添了独特魅力。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修辞手法相矛盾,如在数学、计算机等领域转喻的应用范围十分狭小。

因此有必要重新对转喻进行全面考察,研究转喻的普适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转喻可以分为同义、近义和异义三种类型。

例如:【近义】(明喻)如大海上的波浪起伏不定; (暗喻)如层层涟漪推向远方; (借喻)如黄河水滔滔不绝,奔流到海。

这些都是属于近义的转喻。

再比如【反义】我心中有一股无名火,觉得教育制度是靠不住的,想到这里,我冒着得罪那位家长的危险,毅然提笔给校长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陈述了种种弊端,严厉指责了他们违背“精诚团结”的宗旨,搞有名无实的“一国两制”,提出了“爱国就是爱北大”的口号,给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令这些学生和家长目瞪口呆。

这段文字中的“转喻”就是指的这种用一个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概念的方法。

上述两例都属于同义转喻。

【同义转喻和近义转喻都能够完成“从抽象到具体”的任务,但它们在某些情况下不仅难以发挥其预期的功能,还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准确理解,产生认知冲突,导致人们失去正确的认识。

】例如:同义转喻中包含的“同义语素替换”等特点容易让人误以为“有”字有自身独立的语义,或者只能做连词,或者只能作关联词语,等等,这是同义转喻的一种负面效果,即转喻产生了负迁移。

同义转喻指用与本体具有相同语素的一个词来表示另一个概念的意思。

根据这个语素在词汇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同义转喻可以分为前附同义、后附同义、左右同义和并列同义四种。

【转喻产生的负迁移原因:】(1)在一定条件下,转喻可以代替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转喻之后,两事物之间不存在概念、范畴上的内涵外延上的同一性; (2)语境差别造成了不同语言系统中同义词的不同选择;(3)有时语言变体的影响也会使同义词产生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