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虚拟性与实体性

合集下载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它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实现了无纸化、高效率的交易及资金流动。

而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生产和实物交易所形成的经济体系,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实体部门。

首先,虚拟经济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电子商务平台,便利了实体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

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虚拟经济也提供了创新的销售渠道和商业模式,帮助实体经济企业拓展市场、增加销售额,促进经济增长。

比如,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传统实体商店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使得企业的产品更容易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

其次,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壮大。

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虚拟经济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市场机会。

实体经济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不断提升,推动了虚拟经济技术与服务的创新。

同时,实体经济企业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积极引入虚拟经济的技术和方法,优化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流程。

比如,制造业企业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虚拟货币与实体货币的互动上。

虚拟经济中的虚拟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实体货币,成为一种支付工具和价值储存方式。

虚拟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受到实体经济的需求和认可的影响。

实体经济中的交易活动对虚拟货币的需求推动了虚拟经济中的虚拟货币的流通量和使用频率。

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虚拟货币,如比特币等的使用增加,增强了虚拟经济中的交易速度和安全性。

然而,虚拟经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能导致实体经济中的一些传统业态的衰退,特别是一些实体商店和传统服务业。

网络小说的虚拟和真实

网络小说的虚拟和真实

网络小说的虚拟和真实网络小说的虚拟与真实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小说的读者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网络小说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以描写情节为主,也包括对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网络小说具有众多的优点,例如便捷、更新速度快、互动性高等等。

但是,网络小说的虚拟性质也让部分人对其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本文将从网络小说的虚拟性、真实性和偏见等方面进行探讨。

网络小说的虚拟性网络小说的虚拟性被认为是它最大的特点。

这种虚拟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节虚构。

网络小说的情节很多时候会超出现实。

有些小说甚至写到了甚至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例如仙侠小说、穿越小说等。

这种情况下,网络小说在情节上呈现出极强的虚构性。

第二,人物虚构。

网络小说的主要人物往往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例如《择天记》中的“郭靖”、“黄蓉”,或是《斗破苍穹》中的“萧炎”、“药老”,这些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构思的。

第三,背景虚构。

网络小说的背景往往都是虚拟的。

例如一些玄幻小说,所处的背景往往是修真界、魔法世界甚至龙族世界,与我们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

这使得网络小说的虚拟性更加突出。

网络小说虚拟性质的存在也导致了一些人对网络小说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或者是对网络小说的看法有所偏见。

网络小说的真实性然而,网络小说也并非完全的虚拟。

它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如下:第一,背景真实。

尽管网络小说的背景虚构,但是这背景所描述的一些人、物、事,可能也许在某个方面有现实的影射,并透过小说的想象表达出什么。

例如近来非常火热的《庆余年》,在里边描写的内容和唐朝公务员的压力和生活状态等都很接近现实生活。

第二,情节创作。

网络小说虚构的情节虽然非常荒诞,但有些作者是基于真实情况创作。

例如《少年巨匠》中的主人公,他的成长过程就是以俄罗斯的史实为蓝本。

这种情况下,网络小说在情节虚构的基础上,仍有一部分真实性的体现。

第三,人物创作。

网络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在创作时可能有参照。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实体经济的定义与特点实体经济是指基于物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形态,涉及到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实体经济是实际存在的经济形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

实体经济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实体经济是有形的,它包括了对实际产品和物品的创造、分配和消费,如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其次,实体经济依托于实际的资源和设施,包括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最后,实体经济是基于生产和消费的,它关注的是产品和服务的实实在在的交换。

二、虚拟经济的定义与特点虚拟经济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和数字化服务等。

虚拟经济是在物质经济基础上的新兴经济形态。

虚拟经济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虚拟经济是无形的,它主要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来实现交易和服务的传递;其次,虚拟经济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和信息流通,它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最后,虚拟经济注重信息和知识的价值,强调的是服务、创新和知识的传递。

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 范围不同实体经济主要涉及到实际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了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实物性经济活动。

而虚拟经济则主要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交易和服务的传递,强调的是服务和知识的传递。

2. 基础不同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实际的资源和设施,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

虚拟经济则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等手段实现经济活动。

3. 物质性与无形性实体经济的特点是有形的,它直接涉及到物质产品和物品的生产和消费。

而虚拟经济主要是通过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来实现价值的创造与交换,是一种无形的经济形态。

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联系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存,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几个联系。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当代经济体系中广泛存在的两种经济形态。

本文将探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虚拟经济,亦称数字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形态,它在虚拟空间中进行。

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电子网络进行商业交易、信息传递和价值创造。

虚拟经济的兴起使得商业活动不再依赖于实体空间和实体物质,而是转向网络平台和数字化产品。

而实体经济,也被称为现实经济或实物经济,是建立在实体空间和物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形态。

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生产和分配实际物质产品和服务,包括制造业、农业、能源产业等真实场景下的交易和经济活动。

首先,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

虚拟经济的活动主要发生在网络平台上,它使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工具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易;而实体经济的活动则发生在实际的物质世界中,经济参与者直接面对实体产品和交易对象。

虚拟经济更加依赖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而实体经济更注重生产和物流。

其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体企业可以拓展市场、提高运营效率并与消费者实现更直接的互动。

例如,电商平台的兴起为实体商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改善了实体经济的销售模式。

同时,实体经济也为虚拟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虚拟世界依然需要实体产品作为物质基础,比如电子设备、服务器等。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也存在相互影响和依存关系。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和支付体系的支持,为虚拟经济活动提供了金融流通的保障。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当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信息时代,虚拟经济的兴起为经济增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然而,实体经济仍然是社会繁荣的基础,实体产品的生产和物流活动是经济的关键。

只有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实现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果。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科技和互联网等新型产业一跃成为各国的新兴优势产业,得到了在政策、资本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培育,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实体经济(生产制造业)与新兴的虚拟经济(互联网电商等)两者产业格局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以实物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经济活动,是经济的物质基础,涵盖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方方面面。

实体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物质性、直接性、稳定性,它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领域之一。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传统的机械类制造、食品类制造、纺织类制造等,随着技术的提升和创新,制造业正在走向智能化、精益化、数字化。

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工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和虚拟技术作为载体的经济活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知识性和网络性。

虚拟经济是新兴的、快速发展的产业,包括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等。

虚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流动性,它的服务具有便捷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数量的飞速提升,电子商务开始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电商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方便消费者购物和优惠服务,实现了厂商、商家、消费者三方面的共赢。

同时,电商平台还带动了新的物流和支付方式的出现,并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升级和转型。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现代实体经济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虚拟经济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数据支持。

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

实体经济对于电商的物流、支付、分销等外围业务产生了很大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外围业务的创新和升级。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网络虚拟性的作用与意义

网络虚拟性的作用与意义

二 、实 现 复 杂 与 简单 、庞 大 与 细小 的相 互 转换
过 去 ,复杂与 简单 、庞大 与细小 之 间 的相 互 转换几 乎是不 可能 的 。我 们可 以从 复杂 的事 物或 问题 中总 结 出 同类 项予 以简化 ,或 归纳 出若 干规律 予 以简 化 ,但 与尽 量 的 、极 大 化 的简 单毕 竟 还 是有 很 大距 离 的 。 庞大 的事 物要 变得小 巧 ,只能借 助很 大 的外力 进 行压 缩 ,但容 易造 成 损伤 ;庞 大 的数 量 要变 得精 练 简单 , 只 能借助 数字 来表示 ,但 也有 一定局 限 。这种 难题 随着 网络 的 出现 ,都能 够通 过虚 拟性加 以解决 。
神 为 指 导 ,探 索 和研 究 网络 虚 拟 性 问题 。
关 键 词 :互联 网 ;虚 拟 性 ;作 用及 意 义 中图 分 类 号 :B0 6 1 1. 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0 (0 0 l - 5 -3 6 25 9 2 1 ) 1 0 40 4 0

要 :网络 虚拟 性 对 人 类 科 技 、经 济及 社 会 发 展 将 产 生 巨 大推 动 作 用 ,也 会 对人 的 认 识 能 力 和 思 维 方
式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它 可 以 实现 现 实 与虚 拟 的相 互 转 换 ; 实现 复 杂 与 简单 、 庞 大 与 细 小 的相 互 转 换 ;促 进 从 实 践 的 虚 拟 性 到 虚 拟 性 实践 的进 步 ;扩 大人 的 主 体 意 识 ,推 动 对 人 的 更 深入 认 识 和 探 索 。我 们 应 当以 科 学 的精
收 稿 日期 :2 1-51 00 —0 0
基 金 项 目 :黑 龙 江 省 委 领 导批 示 课 题 (0 2—1 ) 20 0 作 者 简 介 :杨 大 威 ( 9 3 ) 17 一 ,男 , 哈尔 滨 人 ,副 研 究 员 ,从 事 应 用 经 济 及 科 技 络的最 大功 能 和最 突 出特点 ,而且 又是 当代科 技 发 展 的一个 新 成果 、新 亮点 , 也是 人类认 识史 上一个 新飞跃 、新 起点 。它对人 类科 技 、经 济及社 会发展 将 产生 巨大推 动作 用 ,也会对人 的认识 能力 和思 维方式 产生重 要影 响 。

交往的两重性网络虚拟主体间性考察

交往的两重性网络虚拟主体间性考察

第11卷第5期2010年l O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 U A U N IV ER SI T Y(Soci al Sc i enc es)V01.11N o.50c t.2010文学研究交往的两重性:网络虚拟主体间性考察王桂亭(国立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主体既是现实存在,也是心理存在。

网络的虚拟性,造就了虚拟主体。

它可能按照“理想原则”建构,也可能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网络交往充满了悖论,一方面有对欲望的宣泄;另一方面,有对理想的抒写。

网络的虚拟性释放了人的本真性,按照本真性进行交往,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主体间性。

它是一个矛盾场,一个过渡场。

一方面存在向艺术交往过渡的可能;另一方面,让人降格为欲望符号,互为客体,以他人为地狱,导致交往的单向性。

.关键词:网络;虚拟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10)05—0020—04传统媒介是“理性化”的,追求稳定和秩序;网络媒体则是“非理性化”的,以流动无序为特征。

在身份塑造上,前者支持身份的稳定化;后者支持身份的虚拟。

在自我意识层面,传统媒体强调按“现实原则”建构自我,网络媒体为实践“理想原则”或“快乐原则”提供了可能。

一、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主体是社会存在(身份)和心理存在(自我意识)的统一体。

从个体心理发展角度看,人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而是在不断的社会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史前时期人类没有从自然中脱离出来,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人还不成其为人。

随着实践的深入,特别是社会分工使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加大。

在差异中自我意识逐渐兴起。

社会分工为个体分化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个体就有可能逃脱群体意识的羁绊,具有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欲望。

群体意识已经无法完全涵盖个体意识的扩张,个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力量或自我意识。

从身份角度考察,现实生活中,人们具有多重身份,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1. 引言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虚拟经济指的是通过网络等虚拟平台进行的经济活动,而实体经济则是指从事实际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显现出泡沫经济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2. 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特点虚拟经济是指通过网络等虚拟平台进行的经济活动,其中包括虚拟货币的交换、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

虚拟经济具有以下特点:•虚拟性:虚拟经济活动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高效性:虚拟经济的交易过程简化了传统实体经济中的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

•创新性:虚拟经济可以利用新技术和创新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3. 实体经济的定义和特点实体经济是指从事实际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是现实世界中的经济活动。

实体经济具有以下特点:•物质性:实体经济的交易是以实物货币为媒介进行的,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的生产和交换。

•长期性: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物资本的积累和长期投入,对时间和空间的要求相对较高。

•直接性:实体经济的交易是通过实体渠道进行的,需要实际的交货和收货过程。

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通过虚拟平台的发展,实体经济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市场推广、销售和交易,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也为实体经济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虚拟经济通过新技术和模式的应用,推动实体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创新的方向发展。

最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

实体经济提供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虚拟经济则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5. 泡沫经济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泡沫经济是指市场上某种或多种资产价格高涨,但并不符合其价值的增长趋势,最终导致资产价格的崩溃和经济危机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的虚拟性与实体性
姓名: 学号: 班级:
摘要:网络的诞生是科技世界里一项很重要的发明,它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间
空间的限制,本文从网络政治、网络文化、网络经济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虚拟性
与实体性的矛盾和统一,来表现两者的密不可分。
关键词:虚拟性、 实体性、 矛盾、 统一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
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
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在朝着第5代发展,计算机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类,而
现在这一根本目的更是完美的体现出来。
最开始的计算机是单体的,功能有所限制,随着需要的发展,要求资源共享
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适应时代需要,网络发展了起来。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
单的定义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之一就
是资源共享。现如今互联网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在使用互
联网。
随着网络的出现,便出现了网络的虚拟性与实体性。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世
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它以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
在网中人们可以用匿名或虚拟身份,因此不必考虑自己发表言论而造成的实际后
果。在这里,并不存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体属性、阶级属性以及地域属性所造成的
各种沟壑[1]。而所谓的实体性是指网络的组成及其在网络中能够实际体验的,它
以网络本身为基础,是网络产生后才随之产生的,具有同一性。
网络产生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
也不例外,它带给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但网络的虚拟性与实体性却矛盾又统一
在了一起。
网络在信息传递、舆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高层政治人物对网络效用
的认可和与网民的互动,对于中国的政治演变来说尤其重要的是,网络政
治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普通民众,只要具有上网的能力,理
论上就可以获得发言的渠道,有机会对各个层面的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意
见,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样的意见和诉求只要具有较高普遍性,就可能获
得广泛的支持,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就有可能对现实的立法、决策产生影
响。可能正是因为现实的民主制度仍在逐渐完善过程中,因而,相对于外
国民众,中国网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兴趣异常浓厚,网络政治也比较发达。
而且,这种网络民主政治大体上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对于部分权益受到
侵害的民众、对于部分关心公共事务而又缺乏现实表达渠道的民众来说,
网络渠道具有很大吸引力。高层官员、尤其是胡锦涛对网络舆论的肯定,
将使网络民主政治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2]。
就像当前网络上被炒得最热的“圣战”事件,5月底在上海世博会上因
为歌迷争相目睹韩国明星而发生的踩人事件,导致中国网民对包括知名男
子组合Super Junior在内的韩国明星不满,数万网民6月9日7时相约同
时发动“圣战”攻击其官方网站及百度“贴吧”讨论区,令网站流量过大
而难以访问。参与“圣战”的网民认为,歌迷于5月30日为得到世博韩星
演唱会门票而与武警发生推撞、向志愿者吐口水,是“脑残”的行为,令
中国人丢脸,号召“中国爱国网民一起参加战斗”[3]。这种通过网络有组织
地发表言论,在整个社会形成舆论的方式,很好地运用了网络的虚拟性与
实体性,尽管方式有些极端。
从中我们可以切实看到两者的结合,本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是网络
虚拟性的体现,你可以畅所欲言,把你心中的想法借助网络说出来,可是
这种做法最后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响,与现实的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
网络经济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 基础之上,以现
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
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
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因此,绝不能把
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
“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
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深化对知识经济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yfg861117.虚拟性的定义是什么[O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2795588.html?si=6.2009.06.24
[2] 网络政治[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713297.htm?fr=ala0_1.2009.06.05
[3] 世博人踩人,网民“圣战”袭韩星网站[OL].
http://ent.zdface.com/html/NewShow_275807_1.htm.2010.06.10
[4] 网络经济[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50.htm?fr=ala0_1.2010.05.25
[5] 李晓横、高征难.建设先进网络文化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