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解析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广州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 摘 要】城 市 国际竞争 力是 国家综合 竞争力的具体体 现 ,高水 平研 究型 大学对促进 城 市国际竞争 力提 升具有独特 的社会 与经济功 能。社 会功 能主要 体现 为促进 人的社会化 、培 养 高层次人 才、促 进城 市文明 ;经 济功能主要体现 为科技创 新、 引领 和推 动 高新技 术产业
分 为要 素驱 动 、效率 驱动 、创 新驱 动 三个 发展 阶
段。 城市 的发展 同样 呈现 出三个 阶段并 伴随着城 市 由资 源投 入 型 、技术 创新 型到制 度 创新 型三 种 发 展模 式 的不 断变 迁 。在每 一个发 展 阶段 ,城 市
竞 争力 的 系统机 制是 不 同 的。在要 素 驱动 阶段 ,
停 留于静 态 的硬 件要 素 ,更关键 的是观念 和制 度
为 可 以替 代 劳 动 和 资 本 的最 重 要 的经 济 增 长要
素 。当代 城市 作为 知识 创造 、产 业 聚集 的重 要 空 间载 体 ,城市 的发展 必将体 现并 将遵 循基 于知 识 和科 技发 展 的历史 规 律 。城市 既是 现代社会 经 济 发 展 的策 源 地 ,也是 包容科 技 进步 、社 会发展 、 经 济腾 飞 的空 间载体 。世 界经 济论 坛根 据 国家 发 展 方 向 、人 民收人增 长趋 势把 一个 国家 的发展 划
升意义重大 。
有 、控制 、积 聚转 化资 源 和争夺 、占领 、控制市
场 以及创 造财 富 、提供 福利 和发 挥辐 射影 响 的能 力 。川 它是一个城 市经济 、社会 、科技 、文化 、环 境 、制度 等 因素 的综合 体现 ,是 城市 所取 得 的经
济 、社会 成果 与其 付 出 的资源 、成本 代价 之 间的
民族院校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的探索——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

定 困难 。另外 由于 民族 院校 的生源 中 6 % 以上 0
来 自少数 民族 地 区 , 部分 同学 习 惯 于 以本 民族 语 言作为 交 流 工具 , 语 水 平 相 对 较低 , 此 , 推 外 因 在 进 国际化办 学进 程 中 , 存在 一定 的困难 , 进一 步 为 做 好 民族 院校 国 际化 人 才 的培 养 工 作 , 以采 取 可
学 与科研 的全方位 合作 , 引到境 内外 更多 的研究 吸 项 目, 在一定 程 度 上提 升 了 学校 办 学水 平 。总 之 ,
国 内不 同层 次 高校 通过 国际化 办学 均 促进 了学 校
科研水平 的提 高和教学 的改 进 。 2 民族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大 量 的 国 际 .
中图分类号 :6 9 2 G 4 . 文献标志码 : A
On P o el g I t r a in l ai n Pr c s n Na in l isUnv r i e r p l n n e n t ai t o e si t ai e ie s is i o z o o t t
Absr t W ih t e de p n n r c s fe o o c go aia in,i tr ain lz to n hih r tac : t h e e i g p o e s o c n mi lb z to l n e n to a iain i g e
的高度 敏 感性 , 有 国际水 准 的研究 和 开发 能力 , 具 以及进 行 国际 沟通 的能力 。2 纪 9 0世 O年代 以来 ,
发达 国家 率 先 掀 起 了新 一 轮 高 等 教 育 国际 化 浪
收稿 日期 :0 2— 2— 5 最后修 回日期 :0 2— — 5 21 0 2; 2 1 0 0 4 基金项 目 :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资 助项 目( 1—24 1 4 ; 0 74 2— ) 辽宁经 济社会 发展课 题资 助项 目(0 2 S K J X一 21LL TY
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及启示王位①(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北京,100120)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大学国际化逐渐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成为我国大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
本文选取目前国际上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六种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评价方式、评价类型、指标构成及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未来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若干启示,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国际比较Comparative Study on Six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Wang Wei(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120)Abstract:In a global economy,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rend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is a major concern for the "three orientations" (i.e., making education geared to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world a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six typical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erms of assessment approaches, types, criteria composition and features. Based on this comparison, some enlightenment is resulted and some innovative opinions are initiat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hines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Kew Words: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Assessment; Evaluation; Criteria;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并逐渐成为高校发展和提升质量的①作者简介:王位(1983—),女,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综合处工作,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相关研究。
大学筹建工作情况汇报

大学筹建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大学筹建工作组,向大家汇报我校筹建工作的情况。
自从我校确定筹建计划以来,我们一直积极地推动着筹建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详细汇报我校的筹建工作情况。
一、筹建目标我校的筹建目标是建设成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根本任务。
同时,我校还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机构,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筹建规划根据筹建目标,我校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筹建规划。
首先,我校将着力打造教学科研团队,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科学家和专家,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体系。
其次,我校将加大对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此外,我校还将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国际化机会。
三、筹建进展自从筹建工作开始以来,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在教学科研方面,我们已经成功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他们将成为我校的骨干力量,推动学校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着手建设了一系列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科研条件。
其次,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接下来将着手施工。
最后,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已经与一些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接下来将加强合作,扩大交流。
四、下一步工作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我们也清楚,筹建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着力推动我校的发展。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继续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其次,我们将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学校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985、211高校办学宗旨

第八条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学校重大事项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二条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倡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坚守"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涵养"团结、和谐、包容、进取"的西电风尚。
中国地质大学
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战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北京邮电大学
北邮校风:团结勤奋严谨创新
北邮校训: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邮精神:崇尚奉献追求卓越
办学目标: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序言面向未来,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秉承“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坚持学术自由、原始创新、特色发展,为建设信息化强国、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985工程

985工程985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
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1年,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不再新增学校加入。
985工程“985工程”是中国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985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1]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会议1998年5月2日,原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我们要力争有一批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1998年5月4日,中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做出关于“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讲话。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若干所”正式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1999年7月起,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以及主管部委分别签订了协议,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九所学校为国家首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
2011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211”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
[2]截至2011年12月,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985所共有39所,不再新设该工程的学校,开始进入了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的阶段。
高校推进双高建设情况汇报

高校推进双高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大力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不断提升学科实力。
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和人才团队,加强学科交叉和创新,我校已有多个学科进入了国内一流行列,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影响力。
其次,我们着力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我校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此外,我们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等活动,我校已经与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看,我校在双一流高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谢谢!。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学科等级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学科等级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作为我国一所知名的研究型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院的学科等级情况,以供参考。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研究院秉承“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在学科建设方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拥有一流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学科等级方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进行设置,具体如下:1.一级学科: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这些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为研究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二级学科: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研究院还拓展了一系列二级学科,如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数学、固体力学等。
这些二级学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研究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活力。
3.交叉学科: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设立了多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如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等。
这些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汇聚了多领域的优秀人才,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了研究院的整体科研实力。
4.重点学科:研究院在理学、工学等领域拥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如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这些重点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在学科等级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以国际化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首届年会(2008)工作报告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余惠芬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汇报的题目是:以国际化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 报告共分四个部分: • 一.国际化与我校发展战略 • 二.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本现状 • 三.我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四.关于我校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国际化与我校发展战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虽然是一个新鲜名词,但却是一种历史现象。早在古希腊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游教”、“游学”之风就已经盛行。到了中世纪,欧洲不少大学已可称为国际性机构,学生和教师来自各国,学位在各校之间相互承认。不过,早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尚处于较浅的层次,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能与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化相提并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始于19世纪,发展于20世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 21世纪,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经济全球化需要相当数量、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而这种国际型人才只有国际化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可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二)国际化是实现我校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来说,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本身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疆界,越来越渴望了解其他有关国家和民族的 2
知识,获得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知识技能;学者们在学术上要不断进步和创新,就必须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尖端的科技,不断丰富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要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声誉,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只依靠自身力量求得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发展,只有依赖良好的国际环境,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够适应世界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华侨高等学府,面对新的形势,暨南大学对自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奋斗”。因此,无论从现实定位还是从未来发展要求来看,走国际化道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都是我校责无旁贷的任务。 简言之,没有国际化,就没有高水平、研究型,就不可能海内外知名。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将把我校推向广阔的国际空间,将有助于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国际化是实现我校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大学国际化的指标体系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专家就国内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于文献中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体系,总结为8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指标,其中8个一级指标是:1.教育观念;2.教师构成;3.学生构成;4.教学过程;5.办学条件;6.高校对外成果交流;7.办学和科研对外合作;8国际化机构设置。
也有人从其目标和定义入手,对以美国为主的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总结出大学国际化的四种实现方法:1.行动模式(activity approach),如提供国际学生交流的机会;2.能力模式(the competency approach),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其目标是使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具有适应国际化环境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3.文化模式(the ethos approach),包括学校国际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的国际化等;4.过程模式(the process approach),即如何把国际化的 3
因素整合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大学三大职能中去,过程模式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目前达成共识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特征应当体现在:学生来源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我将围绕这四个方面对我校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本现状做简要介绍。
二.我校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基本现状 我校的国际化特征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学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就是来自印尼的留学生。 学校一贯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多年来,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国际交流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迄今为止暨南大学已经与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或建立了学术联系,为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 生源国际化大陆第一,学生跨国界流动活跃 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外国留学生所占学生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全日制外招生居全国首位 我校目前学生总数为3万多人,在约2万4千全 日制学生中,来自世界五大洲8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及港澳台学生达12594人,居中国大陆高校之首。 2.国际交换生逐年增加 除本科层次全日制留学生外,我校和世界上10个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建立了学生交换项目, 国际交换生逐年增加。 3.跨国界的联合培养初具规模 多种形式的跨国界的学生联合培养计划、跨国界的学生实习项目初具规模。如管理学院每年两批EMBA学生赴美名校或企业的海外移动课堂;临床学院与中德医学会长期合作,每年接受德国学生来我校学习、实习等。 4.短期培训项目受到青睐 我校与香港警务督察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的香港警务人员普通话培训班于2001年正式开办,至今已成功举办78期,培训警员共1629名,成为香港公务员在内地最大的培训项目;我校与香港民政事务总署的普通话合 4
作培训项目已开设五期,累计培养学生86名;台湾师资培训班已开办两期,学员累计为63人。 5.积极拓展其他形式的学生交流渠道 学校同时注重以学术为基础,以艺术为桥梁,以体育为媒介,为学生积极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双边或多边的短期学生交流项目,如冬、夏令营活动也逐年增加;近两年来,仅由我校派往泰国进行汉语教学的志愿者已达近百名。 (二) 重视支持教师的国际交流,促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大学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石,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大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保证,教师的国际交流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我校一贯重视教师间的国际交流,拨出专项经费,采取多种措施,加速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1.“请进来” 近三年来,学校的引智机制日趋完善,配套措施更加到位,引智水平明显提高, 外专指标逐年增加,3年间共获批指标96人年,获得国家外专局下拨经费近900 万元;通过该项经费聘请长、短期专家407位来校讲学或合作科研。目前我校共从国(境)外聘请了181位知名学者为我校名誉、客座或顾问教授。2005年以来学校共接待了各类国(境)外来访者467批次3366人。 2.“走出去” 学校鼓励且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交流或进修。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国际背景的比例已达21.4%;三年来各类因公出访达2399人次。仅暨南大学与德国弗里德里希女皇基金会的合作项目一项,就有一百多名医生前往德国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卫铁通过参加2007年韩国釜山电影节崭露头角,其电影作品《远离》入选第三十一届慕尼黑国际电影节;其影视作品《人间童话》入选釜山第十二届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 学校重视管理队伍的国际培训,近三年来我校分三批将学院、部、处的一把手送到教育发达国家进行培训,促进了管理工作的国际化。 (三) 深化教学改革,拓展境外办学,促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校逐步构建了面向港澳台侨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 5
而境外办学、双语教学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华文教育加速走出国门 华文教育历来是我校的特色和强项。我校华文学院不仅每年吸引大批海外学生前来就读,近年来已将本科及硕士教学点扩展到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12月我校与南非罗德斯大学合作创办孔子学院获国家汉办批准。我校贾益民教授主编的华文教材被国侨办列为海外华文教育的主打教材,目前在全世界已发行了愈千万册。 研究生境外面授点不断拓展 学校重视研究生境外面授点的拓展,目前已在境外开设的7个面授点,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四大学科门类的9个二级学科。仅管理学院市场学系三年来在澳门开办了6个研究生班,培养研究生达200多人。 继续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教育学院近三年抓住发展机遇,在海外、港澳的办学有了长足的进展,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在学本专科学生已达1633人。 国际学院为留学生报考首选 2001年成立的全英语教学的国际学院,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生和留学生来校求学,目前已拥有7个专业,1300多学生;自2003年学校试行全英语授课持证上岗以来,已有168人通过考核获得了全英授课教师资格证书。 上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国际化办学举措,不仅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加速了生源的国际化,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增进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推动了管理工作的国际化。 (四)鼓励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取得较大进展 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又一重要内容。 学校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不断拓展同境外高校或相关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的领域和途径。 近三年仅由我处通过国家外专局下拨经费资助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就达88项。一些院系所,在与境外机构合作申报科研项目时,注意吸引外资或争取政府资助,如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近年申报的4个课题,共获得政府资助50万元。 医学院、信科院等学院在近三年期间共有多位教师出席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数十篇。药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等学院注意利用名师效应或自身资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