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6008U】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专利】

【CN210036008U】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专利】
【CN210036008U】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67054.1

(22)申请日 2019.05.10

(73)专利权人 哈尔滨商业大学

地址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学

海街1号

(72)发明人 郭子瑞 李健航 董玉奇 公绪金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

务所 23109

代理人 岳泉清

(51)Int.Cl.

F25D 17/02(2006.01)

F25B 2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57)摘要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它涉及半导体制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目前没有一种装置能够有效消除水头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热阻进而会影响系统的制冷性能和运行的稳定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计一种新的水头结构,使换热流体与半导体制冷片直接接触水和制冷片接触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空间内无空气和间隙,消除上述热阻。另外传统的制冷区将制冷片的冷端直接放置在制冷空间里,由于表面霜的生成附着在制冷片表面使传热效率降低,使冷量的产生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系统,由于冷量的导出效率提高,使得制冷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半导体制

冷领域。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210036008 U 2020.02.07

C N 210036008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36008 U

1.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端水头(1)、冷端水头(2)、软管(3)、半导体制冷片(4)、隔热棉(5)、双层隔膜微型水泵(6)和聚氨酯结构体(7);

所述的热端水头(1)一侧设置有流体出口(15);

所述的冷端水头(2)一侧设置有流体入口(19);

所述的热端水头(1)与冷端水头(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半导体制冷片(4)设置于热端水头(1)与冷端水头(2)之间;隔热棉(5)置于热端水头(1)与冷端水头(2)的连接处,且位于半导体制冷片(4)上;

聚氨酯结构体(7)为长方体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热端水头(1)、冷端水头(2)置于聚氨酯结构体(7)的中空结构内;聚氨酯结构体(7)一侧开设有软管(3)接入口;

双层隔膜微型水泵(6)置于聚氨酯结构体(7)一侧,流体出口(15)通过软管(3)穿过聚氨酯结构体(7)一侧开设的软管(3)接入口与双层隔膜微型水泵(6)流体进口连通,双层隔膜微型水泵(6)的流体出口通过软管(3)穿过聚氨酯结构体(7)一侧开设的软管(3)接入口与冷端水头(2)的流体入口(19)连通;

所述的热端水头(1)是由流体横掠管一(11)、导流挡板一(12)和接触凹槽一(13)组成;所述的热端水头(1)为上端开口的盒体;多个流体横掠管一(11)交错设置在热端水头(1)内;导流挡板一(12)置于热端水头(1)中间,并与热端水头(1)平行设置;接触凹槽一(13)设置在热端水头(1)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端水头(2)是由流体横掠管二(16)、导流挡板二(17)和接触凹槽二(18)组成;所述的冷端水头(2)为上端开口的盒体;多个流体横掠管二(16)交错设置在冷端水头(2)内;导流挡板二(17)置于冷端水头(2)中间,并与冷端水头(2)平行设置;接触凹槽二(18)设置在冷端水头(2)上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端水头(1)与冷端水头(2)的体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制冷片(4)为与热端水头(1)大小相同的半导体制冷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端水头(1)一侧设置有流体入口二(14);冷端水头(2)一侧设置有流体出口二(20)。

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