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第七章文学接受

一、基本概念

1.文学接受,【百度: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

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读者,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被动式角色。接受美学及其之后的“读者”:主动式读者角色。当前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理论,读者成为商品消费者或顾客。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读者的作用——构成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3.作品空白点,填空:英迦登提出,文学作品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或“骨架”,其中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需要读者填补。

【自补对话: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产。

召唤结构: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即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接受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但是,当读者阅读的作品超出或校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往往会兴高采烈,认为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其审美经验,拓展了其的期待视野,为自己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

4.(阅读前的)素养储备,语言接受能力、生活体验、文学艺术修养

5.接受动机,指在文学活动中,推动接受者进行接受活动的心理内驱力。在接受动机的驱使下,读者调动相应的全部主体力量展开对文本的接受行为。

审美动机; 娱乐、消遣动机; 求知动机;

受教动机; 借鉴动机; 批评动机

6.审美感受,(文本的阅读与文学形象的重新建构)指读者在阅读文本、重新创造艺术形象的同时,对重建的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感知、领悟和欣赏。

文学审美感受的独特性:文学的媒介——语言符号;不及物性:不能直接诉诸可视形象,需要读者在理解语言文字符号之后进行想象。;承载理性和历史性。

7.审美评价,从感受到评价:审美感受生成感性的文学形象体系——→审美评价是对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等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评价。作为整体的文学接受活动,准备阶段、审美感受、审美评价,三者交叉共生、整体性、视野融合。

8.二度创造,指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过程中在心理-精神层面展开的、不同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的艺术创造(首度创造)的再创造活动。二度创造是建立在读者自由、能动性基础上的审美再创造。

9.文学经典,

【百度:文学经典是指文学上的比较经典、文采好的文章。】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文学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

“经典”是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典籍,它们具有超时空性和永恒性;经典的普遍性在于“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属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

读者(作用和地位、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填空、对话),从潜在的作品到现实的作品(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作为“物”的客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被激活,成为活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及其思想感情的深刻性、艺术上的微妙性,也只有靠读者积极的领悟、玩味,才得以实现。)

2.谈谈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

审美感受(①文本的阅读与文学形象的重新建构:经过读者能动创造重新建构的文学形象,同作家创造并试图表达出来的形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学形象的构建还包括对于文学文本字里行间涌动着的情感的创造性体验。②审美感受n解释),审美评价见前。

3.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的“二度创造”

二度创造(n解释),二度创造与文学活动的完成(文学活动的完成与持续,二度创造的历史继承和发展——就个体的读者而言,对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不是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往往要经过多次的阅读和再创造。从理论上来说,对文学作品二度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样是无限的。对某部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实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前人。)

4.谈谈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

文学接受中的差异性、共通性及其关系

文学接受的共通性:文学语言的把握、文学形象的把握、文学意蕴的诠释、具体的文学文本的价值评价。共通性保证了文学阅读的有效性和交流的可能性;差异性是文学生命延展的动力和表现。缺少共通性,文学接受无法达成;缺少差异性,文学接受将走向死亡。

共通性与差异性原因之阐释:文学言语结构的稳定性,是共通性的客观基础,而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则又构成差异性的基础。人类文化、社会的变动性和共通性。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

5.试论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

经典对于文学接受的影响(经典的正面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读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改进、丰富和完善。经典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容易使读者产生某种审美的惰性。)

对于经典的关注(颠覆)传达出大众文化的一种焦虑。在这种焦虑中,大众文化开始从经典谱系中寻找消费符号,以熟悉的人物讲述异类的故事,在故事中传达消解崇高、追求世俗幸福、反英雄、比“矮”的世俗精神。对经典的颠覆(尤其是“红色经典”),从反面说明了经典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正是由于文学经典所具有经典意义,对之进行颠覆和改编才可能产生“惊世骇俗”的刺激性,成为公众话题。

【百度文学经典的内涵和特征:

首先,从本体特征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经典只有持续不断地被解释、接受、传播,它内在的潜力才能得以开发。可以说,富有原创性的文本也需要富有原创性的阐释对之进行塑造和定位。对经典的独特的读解系统与阐释空间,是它得以持续延传、反复出现、变异衍生,真正成为经典的必由之路。

其次,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物,它诉诸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

再次,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无论是所谓古代“轴心期”文明,或是在古代向现代转型期的文明,伴随着经典的出现和阐释,往往会出现能体现中国文化特有的人生体验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风尚的“意义场”和“意义空间”。这里具有双面性:一是在社会文化“长时段”的深层结构中形成了经典阐释的土壤和背景;二是经典阐释又反过来推动社会和文化变革。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经典除具有一般的经典特质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因为与历史和哲学经典相比,它更具有文学性,更富有心灵的感动,更具有审美的内容,所以,文学经典更强调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来理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经典一方面作为实在本体,是文学艺术的高峰;另一方面又是关系本体,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学传承阐释关系,从而也就意味着一段新的历史。因此它是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历史时段的文学取得合理性存在价值,并形成独特的思想艺术传统的根本依据和保证。】

第九章文学的历史演变

一、基本概念

1.文学发展动力,

文学发展动力的各种学说【①时代变化说(刘勰:文变染乎世变,兴废系乎时序。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②理念变化说(黑格尔:绝对理念在其感性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总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性变化,由此产生文学的不同类型:象征性、古典型、浪漫型。)③自然节律说(弗莱: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样,文学史上的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文学等,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

2.文学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具有不平衡性。

a.某些文艺体裁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总是同步的【(1)有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总进程中,某些文学艺术在社会的低级阶段反而显得比较繁荣和发达。如希腊神话、传说、史诗等。也如英国16世纪的“文艺复兴”。从艺术形式

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的阶段上,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者衰弱。(2)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存在着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现象。19世纪中期的俄国,在经济、物质生产等方面比欧洲其他国家和民族落后,但在文学创作、文艺理论、美学诸方面,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名家辈出,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不平衡的原因:1.文学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物质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并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2.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推动,有一系列中介:政治治乱、社会心理、文化变革、各民族文学交流。

3.文学风格,“风格”,是指作家创作主体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显现,它是文学体裁、形式存在的本体特色,是作品赖以存在的本体品格,其审美价值也正在于此。

文学风格的特点:创作个性与共性或个体性与群体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独特性、稳定性、多样性)

文学风格的要素(心理驱动力与激情,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作品的声调,节奏、色泽、音容之美)

文学风格的分类【①个体风格分类:阳刚、阴柔②群体风格分类:按创作主体分,有各种流派风格等不同;按创作客体分,有语言风格、文体风格等不同(豪放/婉约);按文化时间分,有时代风格不同;按文化空间分,有地域风格、民族风格等不同(京派/海派)】

文学风格的功能(风格的现实功能:独特风格的成型乃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功能:风格由自发到自觉、由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促进文学创作不断走向成熟。)

4.文学流派,是一种群体结构,是由有着相近艺术追求和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的一定数量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并以有影响的文学成果作为标志,一般要有代表人物,有或紧密或松散的结构。

5.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经济变革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文学思潮不是作家的偶然结合所致,而是在审美原则、创作思想以致社会观点上,有着“共同纲领”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思潮的特点,首先,文学思潮往往具有弥漫性、流动性,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这种弥漫性、流动性不断被加强。其次,文学思潮还具有兼容性,越到当代,各种思潮越呈现出多样化同时又交叉化的趋向。

6.浪漫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于18世纪末。倡导个性自由创造、推崇人与自然的同一。高度重视情感和想象并较多运用神话题材和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浪漫主义作品的幻想性、主观性色彩往往特别浓郁。代表作家:歌德、拜伦、雨果、雪莱、海涅。

7.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强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现实主义文学富有理智的暴露与批判性,并丰富和深化了人性描写。它是文学摹仿说的新发展、再现说的集中体现,也与所谓“镜子”说密切相关。现实主义文学应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真实性与思想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司汤达、托尔斯泰。

8.现代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是在西方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大型的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以“荒诞”为主题,具有较强的抽象哲理性和先锋实验性。对理性与科学的怀疑,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崩溃瓦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主要表现人生的荒诞和异化,发掘人的

内心隐秘和潜意识,追求新奇怪诞的表现手法。

现代主义文学由象征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构成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①内容:“向内转②表现:隐喻性③形象:符号化④主题:异化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里尔克、艾略特、叶芝、庞德

9.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又被称作后工业社会。随着富裕的消费时代的到来,西方进入了一种乐观主义状态——至少日渐兴起的大众文化所传达的主导情绪就是这种乐观情绪。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生活的合理性。特征:彻底的反传统、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零度写作。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美国利奥塔、福科、加达默尔、杰姆逊、丹尼尔·贝尔、罗蒂等。

【百度: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二、思考题

1.简析劳动、原始思维、神话意识与文艺发生的关系。

(1)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存活动的基本形式(劳动为人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劳动为文艺发生创造了客观的生存、发展条件。劳动分工为文艺发生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

原始艺术与劳动实践的关系(原始艺术多种形态与劳动实践有着多重密切关联,比如贯穿诗歌、音乐、舞蹈的一个重要因素“节奏”就直接与劳动活动相关。)

文学起源于劳动

艺术的产生:①游戏说(席勒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游戏说还认为,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

②巫术说(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都服务于实用功利价值。人类远古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最初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原始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形象与实际的该事物都有一种实在的联系,如果对事物的形象施加影响,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事物施加影响,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狩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

语言、审美意识与文艺的发生

原始思维与神话意识(具有主、客体不分的相互交融性,具有极强的表象性、形象性与情感性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力量、能力、性质、作用。)

审美意识(精神活动)与文学的发生(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原型”概念——“原型”: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不产生于

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文论家弗莱的“原型”概念——“原型”:指一种在文学中反复运用并因此而成为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约定性的历史起源,可以上溯到古代仪式中去,但其更为深远的源头则永远是潜在的,不仅存在于文学中,而且也存在于生活中。)

从审美意识形式到诗歌的生成【卡西尔:《人论》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存在三类不同的想象力:“虚构的力量”、“拟人化的力量”、“创造激发美感的纯形式力量”(“构型力量”)。】

(3)文学的早期形态

从前文学向文学的过渡(口头有声语言→文字的发明、仓颉造字)

文学早起形态【早期文学具有杂文学性、多功能性,教化、识别自然与社会、交往(与天地、神灵)、表情达意等功能往往交织在一起。原始口头神话、传说、记事,在流传中不断被加工,逐渐成为书面形式。产生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而以不同的民族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最终形成不同的文学传统。】

2.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详见一.2——不平衡的原因、a.某些文艺体裁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总是同步的(……)

3.如何理解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刘勰:通变之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陈子昂:汉魏风骨

【百度:文学的继承和创新文学发展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文学的继承性是指当代文学同过去时代文学的联系。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家在反映他所处的时代生活时,都要以过去时代的文学中所积累的经验、传统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础,都要受先前整个文学发展的制约,从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实现人类审美发展的连续性。

文学的继承性不仅仅指文学中的形式因素(文学语言成分等),而且包括先进文学的思想基础,道德审美理想,对待所描绘的现实的原则、概括性格等实质内容。但文学的继承不应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模仿主义,而应是包含文学创新的继承。

文学的创新是指当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过去时代文学的革新发展。每个时代都向文学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任务,要求文学反映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形成具有体现当代新内容的新的文学形式,用新的人物、主题、进步思想、方法、手段和手法丰富文学创作。

同时,文学的创新并不要求取缔过去的审美、文学经验,而是要把这些经验最优秀的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所以要把文学的继承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

4.有哪些因素决定着文学流派的聚合

①相近的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表现方法、艺术技巧等。(豪放派:辛弃疾、苏轼;婉约派:李清照、柳永)

②相近的社会身份、社会阶层等。(台阁体: 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

③相近的题材即取材范围等。(宫体诗派、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派)

④以创作特点或类型来命名。(温庭筠《花间集》、杨亿《西昆酬唱集》)

⑤以社团名称来命名。(新月社、创造社)

⑥同一集团,近现代更表现为自觉集结的文学社团,这也与相同的地域、文学家之间的交往等相关。

⑦相近的理论主张,在近现代文学社团的“宣言”中有直接表现。

⑧流派还与特定的时代、民族等有关。

第十章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一、基本概念

1.文学生产,广义上作家的创作活动以及将作家创作的成果变成能为公众共享的文学作品的一切社会行为。狭义上资本主义时代以来,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本增值相关的一切文学写作活动和文学文本制作活动的社会行为的总和。

2.文学消费,广义上对于文学作品的拥有,特别是指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社会行为。狭义上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文学生产行为相适应的、通过付费购买而占有作品以及在购买基础上阅读和欣赏作品的社会行为。

3.文学传播,【百度:是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文学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将作家的个人创作转化为某种程度的社会共享,但其传播方式的改变,极大地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与范围,影响到文学接受系统的结构与性质。】

4.文化产业,【百度: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5.文化市场,【百度:广义的文化市场指的是文化运行环境和文化发展状况;狭义指提供或者产生文化服务的场所。所谓文化市场,是指按价值规律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供人们消费并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和活动;二是要有组织这种活动的经营者和需求者;三是要有适宜的交换条件。】

6.文学媒介,【百度:是文学的感兴修辞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媒介又称媒体,通常是指那些承载、传递、扩大、延伸人类信息的物质载体和通道,如语言、文字、书刊、电视、网络等。

7.图像化转向,文化资本和影像形式凌驾于文字之上,获得了一种潜在的权力——即“图像霸权”。当代文化的图像化景观成因分析:视觉、技术和科技工具及设备的出现越来越多,这些工具和设备又促进这种现象的存在变得越来越多。“图像化转向”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首先,对视觉盛宴的追求,极大地改变了当代人的文化接受与阅读方式,转向以电视电影为媒介的文化接受。其次,文学随之改变自身的生存发展策略,转而寻求与图像文化的结合,实现新的发展。文学走向图像化发展:一方面适应和满足了读者大众对审美文化的需求,同时文学借助于新媒体丰富了自身的表现方式与手段。另一方面,媒体文化生产的图像化,其实都是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的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经济的目的。

8.网络文学,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发表和传播的文学作品。一类是网载文学作品,即把传统的纸介质文学印刷读物搬上电脑网络供读者阅读。一类是网络原创文学,即在电脑上完成创作并在网络上首发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特点:网络文学具有更大的自由度。网络文学可以运用多媒体与网络链接技术进行创作。网络文学更充分地体现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特点。

9.文学的民族性,着重于说明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学发展方面的独具特点和差异。

10.文学的世界性,重在说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点和类似之处,并且包含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学具有为世界人民共享、能够作为全人类的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地位的意义。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及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

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①当代文学生产作为精神生产活动,创造着满足公众审美文化需求的精神产品。当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与作家身份的两重性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生产活动也具有产业属性,能够为文学产品的创作者、出版发行者带来商业利润。文学生产作为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作为文化产业的商业性

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①生产规模庞大②受众群体广大③文化品位趋向通俗化④依托文化市场运作

2.如何理解文学消费的两重性及当代文学消费的新特点

当代文学消费的两重性①需要付费才能占有物品从而具有商品消费的一般性质。②具有精神享受与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特殊性质

当代消费社会中文学消费的新变化①文学消费时尚的引导和影响。②文学接受走向单一化、同质化和平庸化。③文学接受具有“符号消费”的特点,更多消费的是“符号价值”。

3.媒介对于文学活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媒介是文学传播的物质载体,构成了文学的感性存在方式。文学媒介对于文学的创作与欣赏、生产与消费有着重要的塑造与规约作用。文学媒介是文学生产与传播能力的延伸。传播媒介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4.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的跨文化交流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①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在平等交流和对话中扩展民族文学的国际视野。②以我为主,合理选择,在开放与引进中坚持应有的批判态度和主体立场。③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在跨文化交流中推进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

我们进行跨文化的文学交流,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交流来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用来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并在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世界文学与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形成。

文学概论考点补充:

文学阅读对人的影响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文学作品所赞颂的亲情母爱,友情友爱,爱情真情确实很感人,读到这些作品,就不断加深了对感情的体会和认识,所以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感情的积累。

文学的性质

怎样理解文学的性质

文学是一种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必然受到社会生活中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特性。同时它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社会,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

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社会好比一座巨大的建筑物,有基础部分,也有上层建筑部分。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的基础;而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政治等设施,以及法律、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则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是文学的社会本质属性。具体说来:文学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文学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社会进行文学生产提供人才、物力上的物质基础;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

文学的对立和冲突,都可以在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找到深刻的根源。每个时代的文学,它的性

质和内容总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地发展变化。

文学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互相影响。

文学既受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其他艺术的影响,同时又对它们发生影响。另一方面,文学也在鼓吹、宣传或反对、批判这一种或那一种的哲学、道德、宗教的观点,影响着这些意识形态。

文学在与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关系中,以同政治关系为最密切、最重要。这是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经济的强有力的保卫者,在上层建筑诸因素中最靠近经济基础,占据着主要地位。经济基础对文学的作用和文学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通常经过政治这个中介因素发生。

文学离不开政治,一定的文学还必须有一定的政治的保护和支持。当然,文学同政治的关系,是上层建筑内部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是能动的。

人类以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组成社会。文学不仅认识社会,还评判社会;不仅再现社会,还艺术地再造社会;不仅接受社会的选择,还反过来选择社会;不仅为社会塑造,也反过来塑社会。

首先,文学在描写社会现象时揭示着生产关系的本质。文学不但要反映出社会是怎样的,还要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是这样,要探求社会现象何以如此的种种原因,要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一句话,要揭示社会的本质。

其次,文学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还要评判社会。

再次,文学在再现社会基础再造社会。

从文学对读者的直接作用这个角度看,作为意识形态它必然会影响到公众的心理和情绪、观念和行为,从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所谓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说到底就是通过文学对社会的能动反映,通过文学对社会公众的精神影响,最终达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实际的作用。没有这种实际的作用,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文学绝不像“唯美主义”者所说的,仅仅是摆着好看的“花瓶”,是单纯供人消遣的娱乐。文学实际是社会机体上的一个必不可缺的“器官”,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着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

当然,无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多么重要,只能是在经济、政治支配之下的反作用,这种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把它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

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以课本为基础)

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和存在都是源于人们的一种内心的心灵需求,只要有人类存在,它就不会消亡。

文学的作用是精神的。

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进而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物质作用,没有物质作用的那种直接性和立竿见影的社会效果。就是精神作用,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

文学的作用从方式上讲,是内在的、情感的,没有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的精神作用的那种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从作用的内容上讲,它主要也不是简单地传达某种是非观念,或一般地惩恶扬善,而是立足于对优美高尚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显示人生的价值复议,通过对美的追求和高扬来陶冶性情,塑造灵魂。可以说,帮助人们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

才是文学作用于社会的根本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