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村失能老人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江苏1032例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分析

江苏1032例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分析

江苏1032例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分析发表时间:2014-03-06T16:30:46.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蒋阿凤1 潘金洪2 林燕1 [导读] 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将是未来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

蒋阿凤1 潘金洪2 林燕1(1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42)(2南京邮电大学 210042)【摘要】为了了解江苏城乡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利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测量了1032位失能老人的失能状况,发现不能洗澡、吃饭、穿衣、上厠所、上下床、在室内走动的比例分别达到92.4%、28.1%、39.6%、44.3%、42.2%、45.3%。

不能日常购物、做饭、洗衣、扫地、上下楼梯、使用电话、提起20斤重物、个人理财、步行1-2公里、乘坐公交的比例分别为77.4%、78.7%、80.2%、72.3%、71.1%、59.7%、80.9%、65.3%、79.1%、76.3%。

日常生活失能与工具性失能在年龄、性别、户籍上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意义。

另外发现,失能老人精神问题严重,患有多种疾病;失能老人照护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老龄化失能老人失能率照护需求照护供给医疗保障【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30-03 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将是未来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

为了了解江苏城乡失能老人失能状态及其照护需求和供给状况,本研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工具性能力量表,通过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了江苏1032位城乡失能老人的失能状况,分析了照护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运用ADL和IADL量表在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宿迁市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测量了1032个失能老人。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失智老人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状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呈现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属参与。

调查范围涵盖城市和农村地区,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1. 失能失智老人的年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失能失智老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其中60%的受访者年龄在70岁以上。

这一结果表明,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 失能失智老人的居住情况大部分受访者(70%)选择在家中居住,而剩余的30%选择在养老院或护理机构生活。

这一结果说明,家庭照顾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来说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

3. 失能失智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调查发现,70%的失能失智老人需要他人帮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和进食等。

而另外30%的老人则需要全面的照料和护理。

这一结果凸显了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护理服务的紧迫需求。

4. 失能失智老人的社交活动调查显示,失能失智老人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

这一情况可能导致老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的增加。

因此,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活动对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5. 失能失智老人的医疗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失能失智老人(80%)拥有医疗保险,但仍然存在一部分老人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许多老人和家属对于失能失智的治疗和康复缺乏必要的了解。

因此,加强医疗保障和提供相关教育是必要的。

三、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1. 增加社会支持和服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失能失智老人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护理和康复机构等。

2. 加强家庭照顾能力:为了支持家庭照顾者,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经济补贴,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失能失智老人。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能老人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首先,我们对失能老人的数量进行了统计。

调研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以行动不便和认知障碍为主要原因。

这使得失能老人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针对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开展了调查。

调研结果表明,失能老人存在着诸多困难,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交活动受限、家庭关爱不足等问题。

与此同时,很多失能老人缺乏有效的照料和关怀,导致他们处于被动状态。

最后,我们对失能老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失能老人最迫切的需求包括专业护理服务、心理关怀、康复辅助设备等。

此外,他们也需要社会关爱和支持,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失能老人调研报告》揭示了失能老人面临的诸多困境和需求,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解决失能老人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失能老人的关注,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关怀服务。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老人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此,我所在的社区对失能老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撰写了一份《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分析。

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21年1月至5月调查范围:某市XX社区调查对象:7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人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社区70岁及以上失能老人共计455人,占社区老年人口的11.5%,其中女性居多,占比超过70%。

其中认知失能与行动失能并存者最多,占比达到57.1%,其次是行动失能与自理能力失能的双重失能,占比为22.0%。

同时,近半数失能老人有慢性病史,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三种疾病。

二、生活状况调查显示,71.2%的失能老人家庭生活主要依靠子女,其中有近七成住在儿女家中,其余人则是儿女轮流接送或是请保姆照顾。

近八成失能老人每周都需要外出,主要是去医院、社区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但因为缺乏专业接送服务,他们中有6.4%表示无法外出。

三、精神状况社区调查发现,近五成失能老人在晚年出现了情感问题。

其中,忧虑和沮丧是最常见的负面情绪,分别占比50.8%和22.4%。

部分失能老人因为身体问题,无法与外界保持联系,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而另一些失能老人,虽然能外出,但由于社交圈逐渐缩小,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对生活的动力和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针对调查结果,社区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建议:1.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的外出服务,例如社区专车、医疗陪护等,以满足其出行需求。

2.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的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4.加强对失能老人儿女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照顾、陪伴和支持。

5.加大对社区老年人关爱工作的宣传与推广,营造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鼓励失能老人通过社区的线下或线上活动,与年轻人和其他老年人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和快乐。

市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法)

市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法)

市城乡老年人失能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法)我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4.23万,占总人口的15.52%。

我市老年人口加速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老人不断增多的新特征。

为了掌握我市失能老年人基本状况,提出失能老年人照料对策,今年7、8月份,为期近两个月,我们开展了我市老年人失能状况调研,重点了解全市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基本生活、养老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需求以及需求满足等情况,为我市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老龄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老年人长期照料与护理服务体系,为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一系列的建设标准、服务规范和行规、行约提供依据和参考。

我们在部分区、县(市)的老龄、民政部门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屯)的积极配合下,开展了老年人失能状况调查工作。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工作历时两个月,先后深入到XX县、XX县、XX市、XX区的农村和XX 区、XX区、XX区、XX区四个主城区的社区开展老年人失能状况调研。

我们共深入12个乡镇36个村屯,8个街道办事处24个社区,十余所敬老院、福利院、民办养老机构,10家大中型企业的退管处和4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干部处进行调研。

调研采取与街道老龄干部、乡镇民政助理、社区干部、村屯干部、养老机构负责人座谈听取情况,对所调研辖区或养老机构失能及疑似失能老年人进行访问式调查、排查的方法,开展本次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参考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全国老年人失能状况调查问卷,结合我市实际,在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简化。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6大项38个子项,涵盖失能老年人自然情况、健康及照料情况、居住方式、失能原因、精神状况等内容。

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①“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1.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和失智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失能指老年人在身体或认知方面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失智则是指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方面的损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能失智老人的状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社区、养老院和医院等地发放了问卷,并邀请老人或其家属填写。

问卷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个人信息调查对象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2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通过一系列问题,我们了解了被调查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这些问题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洗漱等)和独立生活活动(如购物、做饭、打理家务等)等方面的能力评估。

2.3 认知能力评估我们通过一些问题和测试,对被调查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这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空间感知等方面的测试。

2.4 心理健康评估失能失智老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通过一些问题了解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抑郁、焦虑、孤独等问题的评估。

3. 调查结果经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主要结果:3.1 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在我们的调查中,共有100位失能失智老人参与。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约为60%。

3.2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失能失智老人中约有30%的人完全丧失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全面照顾。

还有约40%的人需要部分照顾,只能完成一部分日常生活活动。

剩下的30%的人仍然保持相对独立的生活能力。

3.3 认知能力评估失能失智老人的认知能力普遍下降。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0%的失能失智老人存在记忆力衰退的问题。

另外,约有30%的人在注意力、语言和空间感知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3.4 心理健康评估失能失智老人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失能老人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目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然而,长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失能老人的问题。

失能老人是指由于年老体衰或身体机能丧失而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他们面临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丧失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困难。

本调查旨在了解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探讨满足他们需求的途径。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定量方面,我们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子女、居住情况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对住房、医疗、照料等各方面的需求;定性方面,我们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与部分真实失能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问题。

三、调查结果1. 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失能老人中,男性和女性比例相当。

年龄分布方面,30%的失能老人在60至70岁之间,40%在70至80岁之间,30%在80岁以上。

此外,有77%的失能老人生活在独居状态,仅有23%的失能老人有配偶或子女陪伴。

2. 失能老人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对住房和医疗方面的需求最为迫切。

超过80%的失能老人表示他们需要适合失能者的住房和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60%的失能老人表示他们需要医疗照料和日常护理的支持。

3. 失能老人的问题:通过深度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失能老人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他们在居住环境上得不到满足,例如住房不便利、门槛高、没有无障碍设施等;另一方面,他们在医疗照料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缺乏合适的医疗照料机构、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等。

此外,部分失能老人反映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不足,面临孤独和精神上的困扰。

四、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针对失能老人的需求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住房和居住环境建设,为失能老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条件。

失能老人就医问题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就医问题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就医问题调研报告【失能老人就医问题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100字):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失能老人就医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探讨失能老人就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调研方法(150字):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针对不同地区的失能老人和家庭成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我们向受访者了解了他们的就医经历、就医难点以及对相关政策的认识和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三、调研结果(500字):1. 就医难点:失能老人就医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交通不便、看病费用高昂、医院排队时间长等。

其中,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年龄、病情等原因,失能老人无法自己前往医院,同时家庭成员的工作和照顾问题也增加了就医的难度。

2. 就医费用:失能老人就医的费用是另一个困扰问题,按照现行医疗保障制度,虽然部分费用可以报销,但是失能老人的医疗支出占据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给家庭财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 医院服务:部分失能老人反映医院对他们的服务不够人性化,医生和护士对待他们的态度冷漠,缺乏关心和耐心。

此外,部分长者还面临长时间排队看病和就诊时间不方便的问题。

四、调研分析与解决办法(250字):1. 加强社区医疗服务:鉴于交通不便的问题,可以在各个社区设置小型医疗机构,提供便捷的基础医疗服务。

同时,社区医生应加强对失能老人的巡诊,定期上门随访和诊疗。

2.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大对失能老人的医保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同时,可以推出长期照顾保险,减轻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3. 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升对失能老人的关怀和服务水平。

建立预约就诊制度,确保老人就医时间的方便性和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五、结语(100字):失能老人就医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关怀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政府、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