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估新标准-PPT
合集下载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PPT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新兴疗法
包括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新兴疗法正在研究中 。
这些疗法有望在未来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预后因素
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 肿瘤的部位和切除程度等。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预后越好。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生存率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风 险。
如何预防胶质母细胞瘤?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胶质母细胞瘤? 关注神经系统症状
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及早就医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谢谢观看
胶质母细胞瘤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2.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3.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4. 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生存率 5. 如何预防胶质母细胞瘤?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
定义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脑肿瘤,来源于大脑的 胶质细胞。
它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通常发生在成 年人中。
专业医生会综合患者病史和影像学结果进行 诊断。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目的是尽 可能切除肿瘤。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减少复发的 风险。
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放疗与化疗
放疗和化疗常与手术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
放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而化疗则可以在手术前 后进行。
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约为5%至10%。
rano肿瘤评价标准

rano肿瘤评价标准
RANO(Response Assessment in Neuro-Oncology)肿瘤评价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脑胶质瘤治疗效果的方法。
该标准包括对肿瘤病灶的描述和对治疗效果的评估。
对于肿瘤病灶的描述,RANO标准要求必须包括对强化病灶和非强化病灶
的系列评估。
具体而言,可测量强化病灶被界定为CT或MRI上边界明确的增强病灶,能够在层厚为5mm的≥2张轴位片上显影,且相互垂直的长径均>10mm。
非可测量强化病灶被界定为无明确边缘的病灶、一维测量的病变,或最大截面下两垂直直径<10mm的病灶。
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RANO标准采用二维评判标准进行治疗反应的评估。
具体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四个等级。
在评估时,需要考虑T1增强、T2/FLAIR、新发病变、
激素使用和临床症状等多个方面。
总体而言,RANO肿瘤评价标准是一个全面、客观、实用的评估方法,有
助于更好地了解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脑胶质瘤护理PPT

康复护理
支持性护理:提供患者在康复 期间可能需要的支持性护理方 法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反应:阐述患者可能面对的心 理反应和情绪变化 心理支持:介绍如何给予患者心理 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提供缓解患者心理 压力和焦虑的方法
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
饮食建议:提供适合脑胶质瘤 患者的饮食建议 物理活动:说明患者在康复期 间适合进行的物理活动
生活护理
安全注意:指导患者在日常生 活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介绍:介绍常用于脑胶质瘤治 疗的药物及其作用 用药方法:解释患者如何正确使用 药物
药物治疗
常见副作用:列举可能出现的 药物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脑胶质瘤护理 PPT
目录 概述 护理措施 并发症及预防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生活护理 药物治疗
概述
概述
什么是脑胶质瘤:介绍脑胶质瘤的 定义和基本知识 脑胶质瘤的分类:介绍脑胶质瘤的 分类和常见类型
概述
发病原因:解释可能导致脑胶 质质瘤手术 前的准备和护理措施 术中护理:介绍脑胶质瘤手术 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解释脑胶质瘤手术 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并发症及 预防
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列举可能出现的脑胶质瘤 手术并发症 预防措施:提供预防并发症的建议 和方法
并发症及预防
注意事项:强调患者在治疗过 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康复阶段:介绍脑胶质瘤康复 的不同阶段和对应的护理措施 康复训练:描述康复训练的内 容和目标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不同胶质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胶质瘤类型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 瘤 毛细胞粘液型星形 细胞瘤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 胞瘤
星形细胞瘤WHO II 级
室管膜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WHO II级
MRI平扫
肿瘤实性部分呈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 T1WI低信号、T2WI及水抑制T2WI均为高信号。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胶质瘤病理诊断的操作流程
•胶质瘤病理诊断 •操作流程图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指南内容
影像学诊断 病理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标记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复发治疗与随访 康复治疗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上
• 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高。
• 尽管神经影像学及胶质瘤的治疗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胶质瘤的 • 预后远不能使人满意。
•CBTRUS,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 指南
•2012《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的 •目的及变化
•目的
➢ 更新2009版“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 适用于:优势半球弥漫浸润性生长者、病灶侵及双侧半球者、老年患
者(>65岁)、术前神经功能状况较差者(KPS<70)、脑内深部或脑 干部位的恶性脑胶质瘤和脑胶质瘤病。
开颅手术活检:适用于位置浅表或接近功能区皮质的病灶; 立体定向(或导航下)活检:适用于位置更加深在的病灶。
胶质母细胞瘤PPT讲稿

孤立性转移瘤有时与胶质瘤难以鉴别。不规则花环状强化的孤立性转移瘤与胶 质母影像表现相似,当FLAIR发现临近皮质出现异常高信号改变,为肿瘤浸润, 提示胶质瘤的诊断。
T1WI边界征: 转移瘤经常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与周围脑组织为相互推压的作用,从而在转移瘤边缘 或者最贴近肿瘤的脑组织出现挤压带; 星形细胞瘤则呈浸润型生长,一般没有边界征。
1
B
弥 漫 大
型 细 胞 淋 巴 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较少出现出血、囊变及坏死, 而胶质母细胞瘤较容易出现出血坏死囊变,磁敏感加权 有助于鉴别; 另外PCNSL是一种乏血供肿瘤,以VR间隙为中心向外浸 润生长,侵入脑实质及血管壁进入血管腔内,破坏血脑 屏障,常为明显均匀强化,出现“尖角征”、“握拳征”:此 征象与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嗜血管生长及生长速度不一致 有关。
• 多为近脑表面或靠近中线的实性肿块,好发于额顶叶深部、
基底节、脑室周围和胼胝体,无包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生
长,偶见囊变坏死,周围有水肿带,占位效应较轻;增强
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提示无或轻度坏死,不规则或不均匀 强化提示中、重度坏死(少见)。典型表现有“握拳征”、“尖 角征”。
45
男
岁 , 左 侧 肢 体 无 力 月
胶质母细胞瘤课件
又称多形胶质母细胞瘤,为成人最常见的脑 内肿瘤,多发生于幕上,占颅内肿瘤的1015%。40--65岁好发,男女之比为2-3:1。 好发于额颞叶皮层下深部白质区,亦可累及 基底核和后颅窝。可继发于弥漫性星形细胞 瘤,也可为原发(更常见)
病理与生物学行为:
• 胶质母细胞瘤由于瘤细胞高度间变和不成熟性,加
• 当肿瘤侵犯运动或感觉区后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以及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等。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癫痫发 生率明显低于星形细胞瘤。
脑胶质瘤的规范化化疗_广州学习ppt课件

脑胶质瘤的规范化化疗
蒋海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
1
2
� 胶质瘤的化疗开始于70年代末期:亚硝基脲类单药 或联合方案(PCV)为主。
� 2005年EORTC/NCIC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及 几项Meta分析证实:化疗可以延长恶性脑胶质瘤患 者的生存期。
� 目前,化疗主要用于新诊断恶性脑胶质瘤的术后辅 助、复发脑胶质瘤的挽救治疗,并尝试用于新诊断 低级别胶质瘤的术后辅助治疗。
3
化疗药物发展里程
21世纪
90年代 80年代
分子靶点类药物
生物反应调节剂,辅助治疗, 超大剂量化疗+造血细胞支持
70年代
辅助和新辅助化疗概念形成
50年代 40年代
顺铂、阿霉素等应用,化疗从姑息向根治性过度 形成肿瘤内科学
氨喋呤等用于血液肿瘤,儿童急淋短暂缓解
氮芥应用于淋巴瘤
4 4
� 一、高级别(恶性)胶质瘤的化疗 � 二、低级别胶质瘤的化疗 � 三、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化疗 � 四、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 五、病例报告
6
7
8
首次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证实了化疗 能够延长新诊断GBM的生存时间
9
10
2 y ear survival
Unmeth, RT
2%
Unmeth, RT/TMZ 13.8 %
Meth, RT
22.7 %
Meth, RT/TMZ 46.0 %
� 但MGMT启动子缺乏甲基化的患者未能从 TMZ化疗中获益(P=0.06)
11
半数以上的胶质瘤MGMT表达阳性
12
13
14
准确认识MGMT表达与化疗
� MGMT表达检测
蒋海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
1
2
� 胶质瘤的化疗开始于70年代末期:亚硝基脲类单药 或联合方案(PCV)为主。
� 2005年EORTC/NCIC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及 几项Meta分析证实:化疗可以延长恶性脑胶质瘤患 者的生存期。
� 目前,化疗主要用于新诊断恶性脑胶质瘤的术后辅 助、复发脑胶质瘤的挽救治疗,并尝试用于新诊断 低级别胶质瘤的术后辅助治疗。
3
化疗药物发展里程
21世纪
90年代 80年代
分子靶点类药物
生物反应调节剂,辅助治疗, 超大剂量化疗+造血细胞支持
70年代
辅助和新辅助化疗概念形成
50年代 40年代
顺铂、阿霉素等应用,化疗从姑息向根治性过度 形成肿瘤内科学
氨喋呤等用于血液肿瘤,儿童急淋短暂缓解
氮芥应用于淋巴瘤
4 4
� 一、高级别(恶性)胶质瘤的化疗 � 二、低级别胶质瘤的化疗 � 三、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化疗 � 四、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 五、病例报告
6
7
8
首次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证实了化疗 能够延长新诊断GBM的生存时间
9
10
2 y ear survival
Unmeth, RT
2%
Unmeth, RT/TMZ 13.8 %
Meth, RT
22.7 %
Meth, RT/TMZ 46.0 %
� 但MGMT启动子缺乏甲基化的患者未能从 TMZ化疗中获益(P=0.06)
11
半数以上的胶质瘤MGMT表达阳性
12
13
14
准确认识MGMT表达与化疗
� MGMT表达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