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耕作方式 春秋 战国 两汉 铁犁牛耕
(农用动力革命, 汉代逐渐普及)
耕作技术 垄作法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都江堰
耦犁、犁壁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曲辕犁,犁评 (完善)
代田法 漕渠、白渠、 一年一熟 龙首渠 耧车 耕耙耱技术、 翻车 耕耙技术
不利因素:
①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②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③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④旱、涝等自然灾害 ⑤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
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
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 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牛郎织女
学思之窗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是人们耳熟能祥的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 双把家还》选段。剧情主要讲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的 爱情故事。当他俩为雇主服役期满后,夫妻在归程中 憧憬着幸福美好生活。上面的戏词反映了他们的心声。 请结合课本最后一目思考 ◎什么是小农经济? ◎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征? ◎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条件有哪些?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3、意义: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植主畜辅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 址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炎
帝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B
1、小农经济的概念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生产目的
2、小农经济的特征: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基本特征: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
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第1课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西 希腊民主、罗马法、欧美 方 代议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 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 发展和新变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趋势
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 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 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 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
北京人劳动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石刀
石锄
石耜冠
石铲
石斧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骨耜是河姆渡人 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 生产工具。
距今七八千年,我们 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 工具——耒耜。耒耜的出 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 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 阶段。
双齿木耒复原及 使用方法示意图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探究四: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从历史地位、内部分工、耕作 方式、基本特征、基本模式和土地制度等角度总结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历史地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内部分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耕作方式: 以铁犁牛耕为主; (4)基本特征: 精耕细作; (5)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6)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政治发展史
经济成长史
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经济基本结构 近代列强入侵及民主革命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资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 国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5、破产: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
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济发展
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④政府的重农政策 ⑤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筒车 一年两熟、 高转筒车 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铁犁 头、铁镰刀
战 国 铁 农 具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汉代播种工具——耧车
犁壁
犁评
犁箭
犁铲
唐朝的曲辕犁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 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 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 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1、我国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农业生产工具①耒耜 仍是重要的生产工具②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 使用③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 普遍推广④铁农具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正 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①③④
D
2、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2、认识: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垄作法:
在高于地面的土埨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战国时由我国古代人民创造, 是西汉赵过代田法的前身。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垄台土 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 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 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 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 势而异。
阅 读 并 归 纳
①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中 国农业起源的时间? ②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 式经历了哪些变化? ③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2、表现: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采集经济
耕作方式
种植经济)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石刀、石斧、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一两年后撂荒 刀耕火种 南稻北粟 生产力 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粟不断 、稻、黍、 排水、沤肥 稷发展 连续耕作或休耕; 石器木器骨器 、麦(五谷) 商、周 石器锄耕 除草、治虫 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为主 桑、麻等
翻 车 复 原 图
人力和水力
筒车
高转筒车是筒车的一种。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 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 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 高,应用其它筒车不可能将水提升到这么高, 而应用高转筒车时,水的提升高度可以很高。
风力水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过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2、原因: 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 工具和技术; ⑵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⑶自然条件较好,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 • • •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五谷:
粟
稻
黍
稷
麦
麻
豆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您思考
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 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 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 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 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③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封闭性)
④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脆弱性)
⑤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 性格 (落后性)
3、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4、小农经济的评价:
⑴积极方面:
西汉赵过推行 的一种适应北方旱 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 垄隔年代换﹐所以 称作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牛耕图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 长城,而是都江堰。 (余秋雨)
都江堰建于公元 前三世纪,是中 国战国时期秦国 蜀郡太守李冰及 其子率众修建的 一座大型水利工 程,是全世界至 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 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2200多年来, 至今仍发挥巨大 效益,
探究一:
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质、 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 的问题?
1、改进: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 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 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⑵消极方面:
①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 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D
)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C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 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 经营方式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