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 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含义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 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 活动的一种经济形成。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拥有部分生产资料 (2)以家庭为生产经济单位 (3)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4)基本上自给自足
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
• 现实世界里,董永和七仙女的愿望能实现 吗?为什么?现在我国农民生活状况如何?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材料分析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 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 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 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反映在小农经济时代,农民怎样一种生活状况? 生产与劳动状况,农民一年四季都在田里辛勤劳动,要 承担沉重劳役与赋税,他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 )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小篆
小篆
金文
小篆
小篆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文要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农作物丰富粟稻黍黍稷麦桑麻等双尖耒骨耜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阅读书p5p6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年代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商西周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排水培土施肥治虫粟稻黍麦桑麻春秋战国都江堰两汉耦梨出现犁壁代田法一年一熟曹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翻车隋唐筒车宋明清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风力水车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阅读书p5p6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年代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水利灌溉商西周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排水培土施肥治虫粟稻黍麦桑麻春秋战国垄作法都江堰两汉耦梨出现犁壁代田法一年一熟曹渠白渠龙首渠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翻车隋唐曲辕犁筒车宋高转筒车明清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风力水车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高一政史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课件

高一政史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课件

农具发展
木/石/骨制农具——青铜农具——铁农具
耕作方式
简单模仿——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课堂总结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 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 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 在长时期内保证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 但随着重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
3、地位和影响: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 建经济中占据_主__导__地位;自然经济的牢 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_缓__慢__和长 期_延__续_的重要原因。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 先进的耕作方式——_垄__作__法__,一些农田开始
实行精耕细作。汉代农具的改进有:发明播 种工具_耧__车__,耕犁安装碎土翻土的_犁__壁__; 耕作技术的改进有赵过推广的大型_铁__铧__犁_,
商”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明清以后我 国农业文明开始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的重要原因。
学思之窗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 何发展变化的?
最初采用刀耕火种,使用耒耜等工具生 产;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战 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铁 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 成。
生活:小农经济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1、小农经济的概念 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形成条件
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⑴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
⑵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 换——封闭性
• 3、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 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 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 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 新的轮回。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D 2、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C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 B 五千年左右
• C 七、八千年 • D 一万年左右
D
课堂练习
• 2、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以下三个
• A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
• B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欧
• C 西欧、中南美洲和东亚
• D 西亚、拉丁美洲和东亚
A
课堂练习
• 3、中国原始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北方以()为主, 南方以()为主。
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 条条沟和垄,因为第一 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 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 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 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 术。
耕是指耕地;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 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平整土地。


都江堰全景
外江 内江
鱼嘴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玉米、甘薯
羊驼
水稻、粟
狗、猪、鸡、 水牛
(二)奴隶社会的农业 (夏、商、西周)
1、生产工具: 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2、生产技术: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桑、麻 等 4、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5、耕作方式: 集体耕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2.特征
(1)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努力(积极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稳定性) (3)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4)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封闭性) (5)农民赋役租税沉重,遇灾荒易贫困破产(脆弱性) (③6)生工产具目和的技为术生少活变和,交社税会,心自态给容自易足满足(落后性) (7)依赖土地,人口发展必然导致过度开垦(破坏性)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 踏歌椎敲过清明。”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 (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 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 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 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 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 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龙骨翻水车
唐朝时创制 筒车 ;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 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 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 争浴故相喧。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 风力水车 。
二、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产生: (1)背景: ①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 土地 归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生产者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处境如何?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PPT课件

【探究结论】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 经营。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耕 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
(3)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 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脆弱性: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就会导致小农 经济的破产。
特别说明:小农经济的这些特点对中国历 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 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 进步的主要因素。
——张养浩的《山坡羊》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 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 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 ——董煟《救荒活民书》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中“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得出 结论(1)(2);由材料二中“一个犁牛半块田, 收也凭天,荒也凭天”“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得出结论(3);由材料三中“狼狈无策”“流离 饿莩”得出结论(4)。
• 4.影响:人们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 5.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1.耕作方式
• (并1)逐春渐秋推战广国。时期:铁农具和____牛__耕__开始使用
• (2)两汉时期 •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出现犁壁。 • ②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 • (3)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___,安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中国 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 源,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 结构。在西周时期,后世的主要农作物粟、稻、 黍、稷、麦、桑、麻等就已具备。
2.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借助铁犁牛耕, 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并得到推广,成为中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西汉时出现耦耕、犁壁,隋唐时出现曲辕犁, 以及播种工具耧车和水利灌溉工具的出现,都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走向精耕细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PPT

意大利
运用凯恩斯主义 经济理论,奉行国 家干预经济政策, 实行国家对经济得 宏观调控。
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理论:凯恩斯主义 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结果:黄金时期(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局部调整
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发展能从根本上避免 资本主义得经济危机?为什么?
法国国营核电站
资本主义发展得新变化
• 国家对经济得宏观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 济
二战后 加强宏观
调控
实质:是资本主义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
主义得固有矛盾。(不足)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迅速发展得重要 原因是什么?
石油危机
二战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为了争夺土地而引发了多 次战争即中东战争。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发动 了对以色列得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军队在美 国得帮助下,扭转了战争初期被动局面。对此,阿拉伯石 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采用提价、减产、禁运等措施, 支持埃及和叙利亚得战争,这样1973年底到1974年初,中 东石油价格提高了近三倍,油价从每桶3美元猛涨到12美 元,上涨了4倍。由此引发了石油危机。
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 在一套政府提供得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 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 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得太挤,正申请 更宽敞得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 12、7
探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方福利制度得 利与弊?
利:减少贫富差距,缓和矛盾 弊:财政困难、培养懒汉、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PPT课件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
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始时期的生产工具
3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4
石刀
石锄
石耜冠
石铲
石斧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5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骨耜是河姆渡人
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
生产工具。
6
距今七八千年,我们 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 工具——耒耜。耒耜的出 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 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 阶段。
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3
谢谢大家
双齿木耒复原及 使用方法示意7 图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 刀砍草木 • 纵火烧荒 • 犁土播种 • 经常迁徙
8
2·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9
五谷:







10
六畜:
猪 羊




11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2、表现: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20
(三)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高中历史必修二ppt1(课件+教案) 人民版13

高中历史必修二ppt1(课件+教案) 人民版13
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文化, 而是我们丧失了太多太多的自信!
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 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
一个放弃自己文化的民族, 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1.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
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
表明
D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如今时代变了,你别老拿过去的眼光看我们。” 看见丫头及腰的长发不见了,我那个火从心里烧呀: “都是你们该死的爹!我原来说不让你们上什么莫名其 妙的学堂,这下好了,一个个搞成了现在这个易服、放足等习俗变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反映社会变迁中人们思想的解放
展厅三 ——社会习俗大变化
新 式 婚 礼
人们婚俗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跪拜作揖
握手点头
爷爷的“控诉”
我,本来是清代的进士,原本是个小知县,辛亥革命 后,丢了官,只好回乡下种田。……只可惜儿子不孝, 只生了 几个女儿,断了我家的香火。唉!这让我如何向 列祖列宗交代呀!唉,大孙女回来了,这些个丫头越来 越不像话了,前些日子要给老三缠脚,她们竟联合起来 反抗……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真是反了!也不想想 以后怎么嫁出去呀。
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树葬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1)见面: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2)称谓:大人、老爷—先生、君
(3)婚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4)葬礼:厚葬—文明、卫生、简洁
展厅二—衣 近代中国服饰变革(女装)
改良后 的旗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 耦梨牛耕
• 两头牛牵引,三个人 驾驭
隋唐
曲辕犁
直辕犁与曲辕犁比较图
三大改进:
1、把长直辕改成短曲 辕
2、增加了犁评,使犁 箭可上可下,可以适 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 需要
3、改进了犁壁,将翻 起的土推到一旁,并 能翻覆土块,断绝草 根生长。
2、耕作技术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西汉
时期:代田法
阅读书P5-P6,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取代石制工具和
耒耜,牛耕逐渐推广。 两汉时期: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梨牛耕,东
汉时期逐渐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曲辕犁
牛耕是一次生产力革命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小篆
小篆
金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小篆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
地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文要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起源与特点
————原始农业的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
两汉时期一年一熟
宋朝时期一年两熟及后来的一年三熟
西汉代田法
• 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的栽培方法。
3、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 (1)水利工程 战国: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
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 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 配。因此他们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 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的发展。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在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 之下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 威胁。
————传统农业的基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基本模式
————农业生产的
讲与思 神农传说能不能作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 依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了解历史?
考古发掘 调查 查阅文献等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

劳动工具:石制农具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的 古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
2.耕作技术进步
3.耕作制度

4.灌溉水利提高

产生原因和特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地位
右修建。
汉朝:曹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 三国:翻车 • 唐朝:筒车 • 宋朝:高转筒车 • 明清:风力水车
三国翻车模型
唐朝筒车
宋朝高转筒车
能引水上山,将水提到六十多米高 得地方
明清风力水车
•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扬郡以风帆数 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 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石犁
良渚博物馆
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 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 • 人们学会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 西周时期:农作物丰富(粟、稻、黍、黍、
稷、麦、桑、麻等)
双尖耒
骨耜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阅读书P5-P6,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阅读课本P6-P7,按小组讨论探究并且回答下 面的问题
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出现的原因是 什么?有什么特点?
第二组: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是不是 倒退?为什么?
第三组:第三组,个体农耕取代集体农耕是 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什么?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含义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 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 活动的一种经济形成。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拥有部分生产资料 (2)以家庭为生产经济单位 (3)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4)基本上自给自足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思考第7页 学思之窗 (回答书上问题, 并且思考下面问题)
• 现实世界里,董永和七仙女的愿望能实现 吗?为什么?现在我国农民生活状况如何?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材料分析
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独立发展 自成耕火种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商周时期:石器锄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