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病害的原因分析与处治

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病害的原因分析与处治

成的。这些小物体在碾压完成后将未固化的环氧
沥青 混凝 土 铺 装 层 顶 起 ,形 成 异 物 “ 起 ” 开 鼓
但均 出现 了诸 多病 害 ,这 使得 环氧 沥青 混凝 土铺 装 体 系推广 应用 受 了影 响 。
1 环 氧 沥青混 凝土 病害 类型及 原 因分析
1 1 早期 主要 病害 .
2 1 年 2月 01
石 油 沥 青
PT O E M A P A T E 1 期
环 氧沥青 混凝 土钢 桥 面铺 装病 害的原 因分 析 与处治
王润寿 余 文科 洪 丹 吴进 良
1 重 庆 桥 梁 工 程 有 限 责任 公 司 ( 庆 重 2 重庆交通大学 ( 庆 重 407 ) 0 0 4 0 10 4 26 )
c )铺装表面混合料 “ 脱落”
在环 氧 沥青 混 凝 土 铺装 过 程 中 , 有 一种 常 还
收稿 日期 :2 1 00一1 0—2 。 1
尾裂 纹是 由于 在碾 压过 程 中 ,压路 机行 走速 度过
作者简介 :王润寿 ,男 ,研 究生 ,现在重 庆桥 梁 工程有 限
责任公 司工作 。
在6 0年代 就开 始研究 和 应用 , 日本也 于 7 0年代 对环 氧沥 青混合 料进 行 了系统 研究 并应 用 。 国内 对环 氧沥青 研究 起 步较 晚 ,国 内大 规模 采用 环 氧 沥青混 凝 土作 为正 交异性 钢 桥面板 的铺 装 主要开
始于南 京 长江第 二 大桥 ,在 南京长 江第 二大 桥上 成功应 用后 ,在 国 内 钢桥 面 上 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 ,
了施 工 中潜在 的病 害 因素 ,提 出了相应修 复措 施及注意事项 ,对今后环氧沥青混凝土 的钢桥 面铺装及 维修具有指 导意义。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及几点措施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及几点措施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分析及几点措施【摘要】目前我国道路路面的质量问题凸显,早期破坏的现象如开裂、剥落、等均很常见,这不仅使得道路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交通,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

本文就对一些常见的早期病害做了简要分析【关键词】沥青;早期破坏;成因;防治随着我国沥青道路建设的增多,交通量的日益增大,使目前我国道路路面的质量问题凸显,早期破坏的现象如开裂、泛油、剥落、车辙等均很常见,这不仅使得道路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交通,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

下面就对一些常见的早期病害做了简要论述。

1. 出现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根据相关沥青规范的条文,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5~20年,如果通车1~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损坏,可视为早期破坏。

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1.1裂缝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

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

1.1.1横向裂缝,横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

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

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

1.1.2纵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

另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

纵向裂缝,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1.2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

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或局部滑移面引起的。

主要原因是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1.3剥落,如果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将会造成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害。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2年3月下 127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张永刚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6摘 要 为了预防和治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过早产生质量病害,文章从沥青路面早期常见病害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对应的病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沥青路面病害防治;质量病害;病害的类型和特点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arly Disease on Municipal Road Asphalt PavementZhang Yong-gang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126,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arly quality diseases of asphalt pavement on municipal roads during use,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early common diseases on asphalt pavement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disease prevention; quality diseas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引言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是指沥青道路受交通荷载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路面过早产生的影响道路使用功能和稳定性能的各类常见质量通病及危害。

沥青混凝土路面八大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八大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八大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公路沥青路面是我国当前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能够吸水,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沥青混凝土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往往会出现裂缝、车辙、松散、冻胀翻浆、沉陷、拥包、泛油、龟裂唧浆等八种常见病害。

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1裂缝沥青路面建成初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

早期产生的裂缝基本上不会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但随着雨水的侵入和外力的作用,会逐渐对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

裂缝从表现形式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

成因如下:1、横向裂缝,往往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路面发生疲劳裂缝。

这种温度裂缝往往起始于温度变化率最大的表面并很快向下延伸,并随着时间增长造成沥青老化,沥青面层的抗裂缝能力逐年降低,温度裂缝也随之增加;2、纵向裂缝,主要由于地基和填土不均匀性,特别是在旧路基拓宽地段,因土质台阶处理不规范、分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控制不严;3、网状裂缝,大多因早期路面裂缝经表层水渗透、冲刷、唧浆,从而产生以缝为中心的下陷形变,同时产生新裂缝甚至碎裂破坏;2车辙主要是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致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累积永久变形。

其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基层含不稳定夹层,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3松散松散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一般表现为,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粗细集料散失起砂,路面磨损,路表粗麻,表层剥落,如不及时治理,会从路表面向下形成坑槽。

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

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偏少,油石比偏低,沥青与集料间粘结性差;2、低气温施工,压实度小,沥青面层内部空隙率过大;3、集料含泥量超标,集料颗粒被粉尘包裹,使沥青膜不能粘结在集料颗粒上;4、拌合时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5、基层松软而引起的面层龟裂松散;6、误选择了酸性骨料,与沥青粘附性差;7、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降低了沥青粘附性和粘结力。

桥面铺装层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

桥面铺装层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

桥面铺装层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防与处理方法1、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裂纹和龟裂1.1原因分析①砂石原材料质量不合格:②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与梁板结构未能很好地连结成为整体,有“空鼓”现象;③桥面铺装层内钢筋网下沉,上保护层过大,钢筋网未能起到防裂作用;④铺装层厚度不够:⑤未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养护及封闭,桥面铺筑完成后养护不及时,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开放交通,造成了铺装的早期破坏。

1.2使防措施①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各类粗细骨料必须分批检(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配料时砂子应过筛,石料也应认真进行筛分试验,拌合时确保计量准确,以保证混凝土质量:②为使桥面铺装混凝上与行车道板紧密结合成整体,在进行梁板顶面拉毛或机械凿毛,以保证梁板与桥面铺装的结合;③浇筑桥面混凝土之前必须严格按设计重新布设钢筋网,以保证钢筋网上下保护层;④严格控制桥梁上、下部结构施工标高,以保证桥面铺装层的厚度;⑤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覆盖和养护,并须在混凝上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才能开放交通。

2、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开裂和脱落2.1原因分析①设计标准偏低。

厚度偏薄;②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漏水,在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上中间形成一层水膜,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两层分离,产生龟裂。

造成脱落;③上下粘层油未渗人到混凝土面层中,未起到粘结作用;④施工碾压压实度不够。

2.2预防措施①在设计时应保证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厚度满足使用要求,对于高等级路(桥)面,厚度应大于9cm;②沥青混凝上配比应采用密级配。

确保沥青混凝土不渗水。

同时在泄水孔的设计、施工时,保证泄水孔的顶面标高低丁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标高,确保一旦渗水可将渗下的水排出,以防止渗下的水浸泡沥青混凝土;③施工前应对水泥混凝土桥面进行机械凿毛、清扫和冲洗。

对尖锐突出物及凹坑应予打磨或修补,以保证桥面平整、粗糙、干燥、清洁;④粘层油宜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洒布要均匀,确保充分渗入以起到粘结作用。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原因分析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原因分析
205 22 2 可以满足施工规范的规定。浇注混 9. = . > , 凝土过程中挂篮的变形较小, 说明挂 篮的整体刚度
底模前 吊点不利 , 设计时主要考虑这两个工况情况 。 计算采用 A S S N Y 通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 , 对挂篮 系统建立空间模型进行分析 , 中上、 其 下横梁 , 底模
ca l ymo l s bihn p c . rdeb ude t l igi s a e a s n Ke rs La v rb d e C a l Dein y wo d io Rie r g rde i s g
维普资讯
典型的开裂、 拥包 、 坑槽等病害,M S A桥面铺装也存 在渗水问题。
使用情况来看 , 不同的高速公路 , 桥面破损的特征不 2 针对河北省高速公路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典型类

尽相 同, 造成结构破坏 的程度亦不 同。河北省 高速 型 的原 因分 析 . 公路桥面铺装破坏 的主要类型以拥包和坑槽 为主 , 2 1 桥面铺装层的损坏的一般原 因 ( )结构上 的原因 1 裂缝略有发生 , 车辙深度较轻微 , 多数在 l 5 m 0—1m 左右 。 ①桥面沥青混合料 的结构性透水是导致水损害 生 墨 新青恕 土下Ⅲ艇 - 病变的主要诱因。 ②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防水混凝土表面粘结强 度较低 , 成为层间连接的薄弱环节 。 ③桥面沥青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影响。 ④原桥面防水混凝土的钢筋锈蚀。
第 6期
国 莉: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原因分析
-0 ・ 11
1c 3 0m, 0号) 的结构型式 , 如图 l 所示。沥青混合料 土 , 桥面铺装的破坏一般处于较重与重的程度 , 存在
类型普遍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或 S A 防水层材料多 M ,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2010年第3期 (总第193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3,2010 

(Sum No.193)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原因分析 柳春范 (衡水公路工程总公司) 

摘要:桥面铺装是桥面系的一部分,它铺筑在桥面系的上部,主要用来防止行车荷载直接磨耗桥面板,并扩 散荷载,防止主梁遭受雨水侵蚀,同时为车辆提供平整、耐久的行驶表面。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破坏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0)03—0078—01 

现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其桥面铺装结构设计,一般多采 用沥青混凝土加铺水泥混凝土防水层的结构。这种结构的 优点在于:易于施工,平整度容易控制,行车舒适。其缺点: 如果防水问题解决不好,渗透结构层的水分在反复冻融及重 载车辆的作用下,很容易引起桥面铺装层的早期破坏。 l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破坏外观观察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在水和车载作用下的早期破坏, 开始并不明显,春融期,在渗入结构层水分较少的情况下,其 表面仅表现为发黑有水渍,很不容易观察到。如果渗透人较 多水分,并且在春融期路面高速行驶的重载车辆的作用下, 结构层内部产生唧浆,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水反复冻 融的水泥混凝土浆从沥青混凝土空隙中挤出结构层,在桥面 沥青混凝土表面引起冒浆、松散、破坏,严重的会造成桥面混 凝土破坏,这种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表面出现带状灰浆,较容 易观察到。 2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破坏的原因分析 在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中,笔者亲历了20多个沥青混 凝土桥面铺装的维修。在维修中,对所有的沥青混凝土桥面 铺装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设计方面 (1)对桥面排水设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桥涵的设计中,往往都注重了防水,但没有重视到排 水问题。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表面层在京石高速公路采用 的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结构,石安高速公路采用的是多碎石 沥青混凝土结构。从理论上讲,都是防水的结构。施工生产 中,如果细集料掺加剂量不够,或虽掺加剂量足够但在摊铺 过程中产生离析,或者碾压不当,就会造成沥青表面层混凝 土透水,透人结构层的水蒸发不了,直接作用在桥面铺装结 构层间,造成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破坏。 (2)对桥面泄水孔的设计没有引起重视。 桥面泄水孔,主要是排出路表流水。即使桥面的纵坡和 横坡及泄水孔安装均能满足排除路表水的要求,在雨水较大 时,路表水不可避免地渗透至桥面铺装结构层内,这些水只 能靠蒸发,而不能通过桥面的泄水孔排出,因为泄水孔周围 都是封闭的。 (3)对桥面铺装的结构层过渡结合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在行车道板上面,一般都是高标号的防水混凝土,设计 中没有充分考虑层间的过渡,如果沥青混凝土漏水,不可避 免的使水泥混凝土直接遭受渗透水侵蚀,造成破坏。 2.2施工因素 (1)普通混凝土的弊端。 现有的水泥混凝土大都沿用传统的滚浆法施工工艺来 保证桥面防水混凝土的平整度。这种施工方法容易引起骨 料与填料的部分分离,局部水泥砂浆集中,浮于混凝土表面。 众所周知:水泥砂浆的强度远不如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高。这 些薄弱部位在不能排出的层间、渗透水反复冻融的作用下, 收稿日期:2OLO-02一Ol 作者简介:柳春范,女,工程师,长期从事路桥施工管理工作。 ・78・ 水泥砂浆与水泥混凝土产生分离,形成夹层,长时间荷载作 用后会形成唧浆,破坏结构层,影响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 使用寿命。 (2)沥青混凝土施工。 ①沥青混凝土不论是何种结构类型和级配范围,从理论 上讲,经过设计和生产调试三个阶段后,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在生产阶段,如果原材料级配尤其是矿粉用量不准或用油 量不准,无论如何,其生产配比与理论配比会有出入。其摩 擦、纹理、稳定性、透水性、压实度等均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②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多采用复合 式碾压的方式,胶轮与钢轮压路机相比,胶轮在沥青薄膜作 用下,对沥青混凝土回产生吸附作用,造成层间分离,影响层 间的结合效果和空隙率。 2.3外部原因 (1)积雪、雨水作用。 构造物表面长期不能排出的积雪、积水作用也是桥面渗 水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外界因素。桥面长期积聚的雨、雪在液 态情况下,会通过桥面施工的缝隙渗透到结构层中,影响层 间结构的受力效果。 (2)荷载作用。 高速公路上,一般重载车辆速度较快,高速行驶的重载 车辆对桥面产生较大的冲击振动力,从微观上讲,急骤变化 的冲击力在桥面整体产生颤动的过程中,会促使桥面结构层 产生分离。 3桥面铺装层早期破坏的处治方法 (1)将桥面水泥混凝土清扫,对混凝土进行横向拉毛, 凿除表面浮浆,以防止桥面间出现薄弱层,并有利于层间的 结合;并将已经破坏的混凝土彻底凿除,用高于原设计至少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及铺装设计方法讨论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及铺装设计方法讨论
维普资讯
20 0 6年 4月
安 阳工学 院学 报
J un l f n a g n tue f e h oo y o ra o A y n I s tt o T c n lg i
Ap . 2 06 r 0
第 2期 ( 第 2 总 O期 )
收 稿 日期 :0 6—0 20 2—1 5
设 计 理 论 与 方 法 还 是 空 白 , 装 层 的设 计 无 章 可 铺 循 , 实 际设 计 中 , 面铺 装 层 往 往 只 作 为 桥 梁 工 在 桥 程 的附属 结 构 , 计 者 对 其 甚 少 花 费精 力 , 而 为 设 从 桥面铺 装 的早期 损 坏 埋下 了隐 患 。 因此 , 加快 对 应 桥 面铺装 特 别 是 结 构 破 坏 机 理 和设 计 理 论 方 面 的 研究 。 1 早期破 坏 的原 因分析 1 1 结构理论与设计 . 1 11 桥 梁 的结 构 理论 的欠 缺 .. 桥 梁 的结 构 理论 中对 桥 面 铺 装 层 的 计算 分 析 论 述 几 近 于 零 , 行 规 范 中 只 给定 了厚 度 的 推 荐 现 值 , 程界 一 直 在 各 等 级 的公 路 中运 用 了 几 十 年 。 工 随着 交通 量 的 增 大 , 行 铺 装 与 重 型 、 重 型 汽 车 现 超 的增 多和 车 速 的增 快 已不 相 适 应 。桥 面 铺 装 层 直 接承 受车轮 荷载 的冲 击 , 分 或 全部 参 与 了 主 梁结 部 构 的变形 , 因此 桥面 铺 装 是一 个 受 力复 杂 的 动力 体 系 , 种形 式 的主梁 及 铺 装本 身 的 构造 均 影 响其 应 各 力 的分布 。 1 12 计 算方法 的偏 差 .. 现行 桥规 无精 确 的计 算 方法 , 计 的假 设 状 态 设 与 箱梁 的实 际受力状 态不一致 。 1 13 横 向刚度不 足 .. 随着材料 工 业 的 发 展 , 梁 承 重 结 构 的 改 进 , 桥 使 桥梁 主梁 能 以较 柔 的结 构达 到 受力 的要 求 , 等 高 级 公路 大 跨 桥 梁 的横 向越 来 越 宽 。在 实 际设 计 计 算 中侧 重 于主梁纵 向 的计算 分析 , 桥 梁横 向 刚度 对 重视 不足 , 向构 造 措施 不 利 使 桥 面铺 装 分担 了过 横 多 的次 内力 。 114 结构 的影 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路桥技师班 张明 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 摘要: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桥柔性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

研究,在总结当前国内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用有限元进行结构分析时,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指出了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桥面 沥青混凝土 桥面铺装 早期病害 原因分析 结构分析

1 概述

桥面铺装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梁体变形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其变形和应力特征与主梁及桥面板结构型式密切相关,一方面可分散荷载并参与桥面板的受力,另一方面起联结各主梁共同受力的作用;既是桥面保护层又是桥面结构的共同受力层,所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整体性,并具有足够的抗裂、抗冲击、耐磨性能。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快速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创新,大跨桥梁已很普遍,但桥面铺装的设计与施工仍沿用传统的习惯做法,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对桥面铺装层一般不作专门的计算分析。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桥面铺装问题普遍「1-6」。这不仅妨碍了正常交通,影响了桥面的美观,更易造成交通事故,也给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近年来,人们对于因桥面铺装问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桥面铺装的早期损坏已成为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一大病害。 桥面柔性铺装能大大缓和行车对桥面板的冲击,较易达到运营中平稳舒适的要求,随着沥青材料性能的改进,应用将更加广泛。但现行规范「7」对沥青铺装结构的设计主要从所用材料、做法及厚度等方面作了指导性的说明,关于具体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还是空白,铺装层的设计无章可循。这就造成了在实际设计中,桥面铺装层只作为桥梁工程的附属结构,设计者对其甚少花费精力,从而为桥面铺装的早期损坏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加快对桥面铺装,特别是结构破坏机理和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 2 破坏形式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与正常路面和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相比,损坏形式有所不同「8,9」。主要有 : ①铺装层内部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引起不确定破坏面的剪切变形,或者由于铺装层与桥面板层间结合面粘结力差,抗水平剪切能力较弱,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发生剪切破坏,产生推移、拥包等病害;②因温度变化并伴随桥面板或梁结构的大挠度而产生的裂隙,在车辆荷载及渗入的水的作用下产生面层松散和坑槽破坏。 欧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桥面铺装中广泛使用防水层,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面层的早期破损、开裂、坑槽、防水层与面层和桥面粘结强度不足而产生推移等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如北京、天津等地的桥面防水层也出现了相应的病害。 设防水层的水泥混凝土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一般为剪切破坏,常表现为拥包和推移现象。剪切破坏有两种情况 :一是桥面钢筋混凝土模量远大于沥青混凝土和防水层的模量,加之沥青混凝土层厚度较薄,沥青层内产生较大的剪应力而引起的无确定破坏面的剪切变形;二是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桥面层间粘结力不足而发生剪切破坏。因此,剪切破坏是设防水层的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损坏的主要原因,故在实际设计中应基于两种形式的剪切破坏分别加以计算分析。 3 病害分析 3.1 结构理论与设计 (1) 桥梁的结构理论中对桥面铺装层的计算分析论述几近于零,现行规范中只给定了厚度的推荐值「7」,工程界一直在各等级的公路中运用了几十年。随着交通量的增大,现行铺装与重 09路桥技师班 张明 2 型、超重型汽车的增多和车速的增快已不相适应。桥面铺装层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桥面铺装部分或全部参与了主梁结构的变形,因此桥面铺装是一个受力复杂的动力体系,各种形式的主梁及铺装本身的构造均影响其应力的分布。 (2)现行桥规第3.2.2条规定:……如无精确的计算方法,箱形梁也可参照T形梁的规定处理「9」。从众多箱梁的设计来看,大部分设计者对箱梁构件是按T形梁进行处理的。而箱梁的实际受力虽有近于T梁的一面,又有异于T梁的一面,对于连续箱梁差别更大。尤其是近年来箱梁的桥面越来越宽,桥跨与桥宽之比越来越小,箱梁仍按T梁那种长细杆件设计配筋,就越来越不适宜了,导致按梁设计的箱梁骨架钢筋在实际受力状态下难以像T梁主筋那样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设计的假设状态与箱梁的实际受力状态不一致。 (3)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桥梁承重结构的改进,使桥梁主梁能以较柔的结构达到受力的要求,高等级公路大跨桥梁的横向越来越宽。特别在设计计算中侧重于主梁纵向的计算分析,对桥梁横向刚度重视不足,横向构造措施不利使桥面铺装分担了过多的次内力。 (4)对于连续梁桥、拱桥及悬臂梁桥等桥型结构,由于荷载的作用而产生负弯矩或拉力,使桥面铺装层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产生负弯矩区裂缝,从而造成桥面铺装的损坏。 (5)在对高速公路进行通组织管理中,由于车道功能的不同,人为强制地使桥梁结构运营始终处于偏载状态,使主车道的铺装承担了比超车道高得多(量值可达三至四倍)的运营应力水平,因此加快了主车道铺装层的疲劳。特别是随着私营运输业的发展,货运业主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通过改变车厢结构如加长车厢和加高车轴弹簧等使汽车的载重、轴重及轮载成倍增加。这些车辆对铺装层具有严重的毁坏作用,并使桥梁结构局部超载,加快了主车道铺装层的病害发展。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运营中车辆荷载的实际分布情况,在明确了桥梁结构受力的基础上,对桥面铺装层进行受力计算。 3.2 施工工艺 (1)铺装层厚度偏小。由于桥梁上部结构在施工中支架的沉降及预应力反拱无法十分准确地预测,或由于施工工艺控制欠佳,施工中主梁顶面标高与设计值相符是比较困难的,一般在测量主梁顶面标高后对其进行调整以保证桥面的厚度。如果调整不好,就会造成铺装层厚度不均,使有的地方厚度偏小。 (2)梁顶清理不利,造成铺装层与主梁结合欠佳。 3.3 桥面防水层的影响 由于柔性防水层的强度与主板和铺装层的强度有差异,它的存在使上部结构按模量形成刚—柔—刚的板体受力体系,中间柔性夹层会增大桥面板板中部的板底拉应力。处于防水层上的铺装层一经开裂,在车轮的动力荷载作用下,彼此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直到松散脱落。另外,防水层的使用使铺装层发生剪切破坏的机率大大提高。 3.4 桥面铺装的约束条件 桥面铺装受桥梁结构的约束,受荷后其边界条件与一般路面相差甚大,加之梁体的挠度、扭曲等形变的耦合作用,给铺装层的工作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4 桥面铺装设计方法的讨论 目前关于桥面铺装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并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设计和铺装技术等方面,而关于理论分析和结构计算的研究很少。 罗立峰「5」等人将桥面板简化为正交异性的弹性小挠度薄板,将铺装层简化为各向同性的大挠度薄板,并假定两板之间相对滑动,完全没有摩阻力且没有脱空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桥面铺装的平衡微分方程,并以竖向变形为主要控制指标。张占军「8,10」等人以弹性层状体系为理论基础,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对水泥混凝土桥面柔性铺装的层间剪应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通过对沥青类桥面铺装层的破坏现象的分析,发现使用摩尔___库仑理论来确定铺装厚度是比较合适的,即以桥面板与沥青铺装层之间的层间剪应力为控制指标,要求其不超过层间 09路桥技师班 张明 3 抗剪强度。另外,还结合防水层、平整度、施工工艺和车辙指标的要求,提出了桥面沥青铺装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张占军「11」 等人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设防水层的水泥混凝土桥沥青铺装结构的层间剪应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防水层的厚度、模量、泊松比、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和模量等参数对结构层层间剪应力的影响。认为层间最大剪应力主要取决于面层厚度和防水层模量;在防水层模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面层厚度是降低层间剪应力的最有效手段。合理的控制指标是进行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此课题今后要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 从现有的结构分析方法看,主要是用三维等参元模型进行分析,目前较多采用的是三维八结点和二十结点单元。 合理的有限元模型是计算分析的前提,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急需探讨。 对于桥面铺装, 如何假设及模拟层间接触状况是有限元建模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不设防水层的情况,可以借鉴复合路面的处理方式。 胡长顺「12」等人在进行复合路面结构分析时,利用各向异性线弹性理论和三维有限元的方法,构造了一种正交各向异性接触模型,模拟板与地基之间的接触情况。 黄晓明「13」和刘玉荣「14」等人分别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加铺层和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进行力学计算时,接触面采用了Goodman夹层单元模型模拟既非完全连续又非完全光滑的接触状态。 Goodman模型是由Goodman等人最先提出的用于模拟岩体节理的一种特殊单元,将它运用于夹层即为夹层单元。夹层单元由两个面组成,两个面之间假想由无数微小弹簧连接,单元厚度假定为0,每片接触面有4个结点,一个单元共有八个结点,是一种二维单元。 对于设防水层的情况,实际施工中防水层的厚度在2~5mm之间,一般约为3mm。由于防水层的厚度很薄,有的学者将其简化为一种接触条件来处理,黄晓明「15」和黄卫「16」等人在对设有防水层的钢桥桥面铺装层进行力学分析时,同样采用了无厚度的Goodman夹层单元来模拟防水层的作用,夹层单元与相邻的夹层单元或铺装体单元之间,只有结点处有力的联系。 张占军等人在文献「11」里在计算水泥混凝土桥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的层间剪应力时考虑了防水层厚度。胡长顺「17」等人在利用有限元法对有裂缝夹层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进行力学计算时,对有一定厚度的夹层直接使用三维等参元划分单元, 而对于土工织物这一类的无厚度夹层,则根据薄膜问题的物理方程与几何方程推导4结点矩形单元,建立单元刚度矩阵,进行力学分析。 总之,如何模拟层间接触状况,特别是如何考虑防水层的影响,是建立合理有限元模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研究铺装层结构设计理论的一个重点。要采取理论计算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和实测结果相对比,寻找一种与结构实际受力吻合的模型。 桥面铺装层是一种特殊的路面结构,如何合理简化荷载模型,以及如何进行横向和纵向布载,也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文献「8,10,11」中在计算剪应力时参照路面设计中的荷载模型,荷载参数为BZZ-100,p=0.7MP,δ=10.65cm,水平荷载与垂直荷载同时考虑。黄晓明在文献「15」中,则对不同的桥跨截面在横向不同位置进行布载,找出最不利的荷位。只有将桥梁结构分析和路面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桥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挠度及其它形变,这些因素对铺装层的力学特性有何影响,如何考虑这些影响,这也是桥面铺装不同于一般复合路面的一个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这方面的讨论。 合理解决桥面铺装问题需要从理论分析和结构计算两方面入手,正确的理论基础是根本,合理的力学模型是关键。 通过计算分析与实测对比,较好的解决如上述的接触模型、荷载简化等问题,搞清其它因素的影响;还要加强对模型尺寸及收敛条件的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对其动力性能的研究。在分析铺装层破坏形式的基础上, 确定关键因素,提出控制指标并建立相应的破坏准则,为设计提供依据,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5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