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39页PPT
子宫内膜癌医学课件

05
病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病例一:早期子宫内膜癌
1 2
早期症状
早期子宫内膜癌通常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或阴 道排液,有时出现下腹疼痛。
诊断方法
诊断通常通过病理活检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 、MRI 和 CT 等。
治疗策略
3
以手术和放疗为主,辅以化疗。
病例二:中期子宫内膜癌
病情发展
01
中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子宫增大、宫腔形态改变和子
腹部包块
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多位于子宫 部位。
宫腔积液
宫腔积液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症状之一 ,患者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贫血
由于长期阴道流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 度贫血。
影像学诊断
超声检查
MRI检查
超声检查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 法,能够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及宫腔内病变 情况。
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 要价值,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 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
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排除恶性细胞的存在,但 无法确诊子宫内膜癌。
04
治疗方法与手术方案
治疗方法选择
激素治疗
01
包括孕激素治疗和抗雌激素治疗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化疗
02
主要针对晚期或复发患者,常用药物有顺铂、阿霉素等。
放疗
03
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可有效控制局部病灶。
手术方案制定
治疗策略
以化疗为主,同时进行放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地控制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病例四:复发子宫内膜癌
01
病情发展
子宫内膜癌Medometrialcacinoma课件

定期复查
康复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复 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 疗效果。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良
好的心态等,以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辅导
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会面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可 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疾病。
社会支持
家人、朋友和医疗团队的支持是患 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可以为患者提 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基因置换技术
将正常基因替换异常基因,以恢 复细胞正常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
。
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疗
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组、分子标记和临床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实时监测
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 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和自我管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 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分级
子宫内膜癌的分级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可分为G1(高分化)、G2(中分化) 和G3(低分化),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低。
Part
03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达到 治愈或缓解症状的效果。
手术方式
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 切除术、子宫及附件切除 术等。
适用情况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无 远处转移,身体状况良好 。
放射方式
体外放射、腔内放射、组 织间插植等。
适用情况
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 ,晚期肿瘤缩小或控制肿 瘤生长。
Part
04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与康复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恶性肿瘤疾病,又称为子宫体癌,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多集中于绝经后以及围绝经期的女性,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死亡率较高,仅次于女性疾病当中的卵巢癌与宫颈癌,而发病率同样较高,仅次于肺癌、乳腺癌以及直肠肿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疾病的发病几率呈上升的趋势,已经占女性恶性肿瘤疾病当中的第二位了。
子宫内膜癌可以导致女性患者出现不孕、损伤肾脏以及膀胱等器官,病情严重时,会使全身衰竭,而继发性贫血是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在临床上,越早治疗,预后效果越好,且早期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大,所以对于子宫内膜癌来讲,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上,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均是该疾病的常见治疗方式,而这些治疗方式的选取都需要准确的诊断依据,而说到诊断依据,就离不开检查方式,在临床上,经常会首选超声来进行检查。
2.子宫内膜癌病因具体的病因还不明确,但是通过临床多年的治疗经验以及研究,可以将该疾病分成两种,一种为非雌激素依赖型,一种为雌激素依赖型,前者主要包括:浆液性腺癌和透明细胞癌、黏液腺癌(较少)等,而后者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较多)。
3.子宫内膜癌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白带异常、少量血性白带,有部分患者会伴随着异味)、疼痛、腹部包块、下肢水肿、继发性贫血、发热以及消瘦等。
还有很多患者会合并其他病症,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4.子宫内膜癌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1)最好于阴道流血停止后3天内行超声检查。
(2)选取较为合适的超声检查方式进行,有临床数据表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之后为了确保准确的诊断结果,还需要进行分段诊刮。
(3)子宫内膜癌早期缺乏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内膜轻度增厚,与月经来临前的子宫内膜、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或者黏膜下肌瘤等病变图像类似,依靠检查者的临床经验进行细致的鉴别区分。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ppt课件

深肌层浸润
癌死亡20.5%
宫体癌5年存活率
I期 II 期 III 期 IV 期
90% 50% 24-31% 5-9%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 放射治疗后5年存活率
单有阴道复发
40%
阴 道 及 盆 腔 内 复 发 20%
盆腔淋巴结复发
0%
8、预防(PREVENTION)
• 1、普及防癌知识,定期防癌检查。 • 2、正确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征。 • 3、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或不规则 阴道流血者,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定 期复查。 • 4、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
➢ 使增生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 加速雌二醇代谢,使雌二醇转化为活性较
低的雌酮,或无活性的硫酸盐形式 ➢ 降调雌激素受体,减低子宫内膜对雌激素
的敏感性
内源性雌激素的来源
•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有卵泡,但不排卵,
仅有雌激素持续分泌,无孕激素形成,雌激素无孕 激素对抗
• 肥胖:卵巢及肾上腺分泌雄激素
在脂肪内芳香化形成雌酮增加
➢ B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延缓DNA 和R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 C 对分化好、生长缓慢、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高的 内膜癌,孕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 D 副反应较轻,但可引起水钠潴留、浮肿、药物 性肝炎等,停药后逐渐好转
➢ E 为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 浆液性腺癌: ➢ 占1-9% ➢ 癌细胞异型,不规则复
层排列,乳头状生长 ➢ 恶性程度高,易深肌层
浸润和转移,预后极差 ➢ 局灶型多见
病理特点 镜检(1)
➢ 透明细胞癌: ➢ 实性片状、腺管状或乳头状
排列 ➢ 细胞胞质丰富、透亮 ➢ 恶性程度高 ➢ 容易早期转移
子宫内膜癌优秀课件

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宫旁有浸
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bìngzào):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
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子宫内膜癌优秀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辅助检查 1. 临床 检查 (lín chuánɡ)
2.细胞学检查 3.B超检查 4.诊断性刮宫 5.宫腔镜检查 6.腹膜后淋巴造影 7.CT扫描图象与磁共振成象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 又称为子宫体癌(carcinoma of the corpus uteri), 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 镜下可分为腺癌(xiàn ái)、腺角化癌、鳞腺癌(xiàn ái)、透明 细胞癌。
子宫内膜癌优秀
第二页,共二十八页。
消化道准备 一般病人手术前10-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止饮水,防止麻醉 或手术中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我科一般是用甘露醇灌肠,并观察灌 肠情况。
3、阴道准备:术前3日做阴道准备,阴道灌洗,上药,手术当日艾力克擦洗
4、其他:进行交叉配血,药物过敏等常规准备,此外,术前应留置尿管,使膀胱处于 空虚状态,以免术中受伤.手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发热,血压升 高,女病人月经来潮或其他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去手术室前,查对患者的姓 名,床号,有无活动性假牙,及贵重物品等应取下,交由患者家属保管。
2.体位的变换,人体如果持续保持同一体位,会感到痛 苦和疲劳,体位的变换的频度以0.5-2小时一次为宜, 那么,在翻身(fān shēn)前,应评估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 切口疼痛程度,引流管的位置及固定情况,指导其有效 咳嗽,排痰,并做好解释,在翻身(fān shēn)过程中,要注 意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现呼吸,循环系统有变化,应立 即停止。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PPT课件

(三)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特点为间质纤维化,内有粗大的供养动脉。 子宫内膜息肉药物治疗无效。
超声检查的时间:
于月经后或子宫出血停止后3 天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超声表现:
1、子宫大小及形态 如未合并子宫壁病变,子宫形态规则,体 积正常或稍大。
2、宫腔回声的变化 典型的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有清楚的 分界线,通常为回声较强的舌形或类圆形结节,大小不一,位 置以宫腔内居多,也可在宫颈内外口处。若息肉阻塞宫颈口可 造成宫腔内分泌物滞留,息肉周边出现液性暗区。
超声检查的时间:
于月经后或子宫出血停止后3 天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 声检查。测量子宫三径及子宫内膜厚径;在子宫内膜 回声的内侧缘、即内膜的基底层测量子宫螺旋动脉的 阻力指数(RI)〉0.5。
声像图表现:
先询问月经时间
1、子宫大小及形态 如未合并子宫壁病变,子宫形态规则, 体积正常或增大。
2、子宫内膜回声 增殖早期内膜0.2-0.4如果1.0cm考虑内膜 病变,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厚(11.9±5.7mm),显著的弥漫 性增厚可呈球形,局灶性增厚可呈息肉样或“水滴状”强光 团。内膜回声可均匀增强,也可不均匀并伴有小的囊腔,动 态观察可见内膜涌动征象。出血期子宫内膜结构模糊不清。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 声诊断
在子宫内膜①增殖早期5-7天,声像图表现为线状强回声, 厚度约2mm-4mm;②增殖中期8-10天内膜回声增厚, 呈三线征或均质型中等回声;③增殖晚期11-14天内膜 逐渐增厚,厚径约10mm,大约在排卵后48小时之内, 功能层子宫内膜由低回声转变成强回声,三线征逐渐消 失;分泌晚期有时可在强回声内膜与宫壁肌层回声之间 有低回声晕,内膜回声进一步增加,呈椭圆形或蝌蚪形; 月经期宫腔回声由不均质低回声至线状强回声。绝经后 子宫内膜呈线状中等回声,厚度小于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