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总结

生产实习报告总结
生产实习报告总结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7月

目录

一、实习报告-------------------------------------------- 3

二、实习报告-------------------------------------------- 6

三、听课报告-------------------------------------------- 8

四、听课报告-------------------------------------------- 9

五、个人总结------------------------------------------- 11

一、实习报告

参观实习的第一站,是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去奥克斯参观大体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两器分厂,二是测试中心,三是电路板厂,最后是展示中心。两器分厂是我们最新参观的部分,我们最先看到的是U 型管的加工,铜管通过传送带进入气压机,在编程的控制下,将铜管弯曲成所需的形状。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到工厂高效率的流水线作业,每一个环节都是那么紧凑,几乎是上一个环节刚结束就进入了各个环节。我们看到铜管是怎么从购买的原材料,一步步加工成

各种形状的铜管,然后经过组装,冲压,焊接,组成空调外机中的换热板和制冷液管路。在观察铜管加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只是加工一小段铜管也要经过缩孔,扩孔等步骤,每个加工出的孔都要有一定的精度要求以保障焊接时的密封性。换热板组装完毕后,再加上电机制冷液储存罐等就差不多完成了空调外机的整个组装过程。

从两器分厂出来,进入测试中心,我们看到工程师们对各种型号的空调进行着测试,由于奥克斯的空调同时也销往世界各地,这就对部分型号的空调的工作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有防水性测试,疲劳测试,各种温度段的工作测试和噪音测试。不得不提的是噪音测试的实验室,墙壁上都是吸音材料,地板也是弹性的瓷砖,连实验室的门也有一米多厚,以保证在测试空调工作噪音时,能够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电路板厂是个特殊的地方,由于人体带有的静电会对电路板造成损害,所以就要求消除人体所带静电。所以在这工作的人都穿着特殊的服装,手腕上还戴着能够消除静电的手环。电路板的组装要求较为高,所以多数是使用机器进行的。通过预先编号的程序,将电元器件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指定位置。在电路板厂我们看到地上有一条黑色的线,几乎贯穿了厂里的每条路。这里的工程师告诉我们,这些黑色的路线是机械小车运行的路线,当任一加工的环节需要材料时,就可以控制小车运行到指定位置去运送器件,这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械换人,加快了生产效率。

最后我们参观了奥克斯的展示中心,了解了奥克斯的企业文化,和一些产品的型号。奥克斯在开荒牛精神的鼓励下,不断进行创新,它鼓励竞争,让优秀的人获得晋升的机会,鼓励每一个人都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我们也意识到只有努力强化自身能力,才能有竞争力。奥克斯能从原先的七人做到现在的中国五百强,也是如此。

下午,我们参观的是欣达有限公司。不同于奥克斯,欣达是生产

电梯,它的加工对象更大,这也需要行车的帮忙,于是我们也看到了在奥克斯看不到的东西----行车。在欣达,我们看到了涡轮和涡杆的加工过程。通过行车将胚料运至数控车床,定位夹紧后,在输入程序的控制下,加工成图纸上要求的零件。随后我们参观了电机的整个生产工艺路线,从最初的成卷筒状的硅钢,切成指定尺寸的片状。随后经过冲压机冲压成圆片,冲压出所需的形状。将硅钢片叠起夹紧,绕上铜丝,再涂上绝缘漆就完成了电机线圈的生产过程。我们也有幸见

到了轴的压铸过程,将铁水倒入模具中,压铸成形。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气动部分气泵齿轮的加工,这属于曲面加工,而且对加工精度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能完成这种加工难度也是欣达实力的一种体现。

二、实习报告

我们参观实习的第三站——惠山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惠山汽配以生产汽车的单向器为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单向器从零部件加工到装配的这个过程。最先看到的是单向器中齿轮的加工,使用模具通过冷挤压将原材40铬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尺寸。然后将制作完成的粗胚,移至车床加工出齿形,对表面进行加工。由于40铬的硬度不高,所以在加工完成后还要进行碳氮共渗,改善金属的表面硬度。随后我们也见到了单向器中的主轴的加工,加工轴的过程跟齿轮的加工过程有些类似。先通过不同的模具冷挤压出了零件的粗胚,随后对轴上的齿

形进行加工以及轴上各段的尺寸粗糙度等。特别的是轴类零件在加工完毕后还要对其径向跳动进行测量以满足在实际工作的环境中的要求。

为了了解模具的特点,我们参观完加工后,进入了存放模具的房

间。在这里我们看到这里存放了各种型号的模具,面对不同汽车厂的单向器订单,也要选择不同型号的模具。而每种型号的模具都摆满了一个货架。在观看模具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位工程师正在对模具进行打磨,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模具在刚购买来时,内部或边角可能会有一些毛刺,需要及时打磨。模具在使用较长时间后也要及时检查和更换,以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

最后,我们来到了装配车间。装配车间的环境较生产车间好,可能是装配环境要求。零件通过传送带,运至各个环节,经过零件的润滑,装配,加固,包装等过程运出生产线。我发现安装过程中的垫片并不是一整块的,而是由两个半片拼成一块并安装的。据我分析,我觉得这是一种便于安装的设计,单向器的型号不同,所对应的轴向尺寸也不同,采用两个半片拼装的方式,给装配提供了一定的调整空间,这样在装配不同种型号的单向器时,就不需要多种类型的垫片了。我同时也发现,这家公司在装配的流水线上几乎都是采用人工,装配的自动化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可能也与这家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跟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参观惠山汽配的加工装配的过程使我们对加工装配小型机械零部件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听课报告

第一场听课报告由金氏实业的伍平安经理给我们讲解。金氏实业主要是以模具设计加工为主。通过伍先生的讲解,我对模具的设计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由客户提供零件样本,有了样本也就有了目标。其次对零件进行评估,考虑功能,结构稳定设计以及加工方法考虑。接着就开始对模具的设计了。

通常模具有一出二和一出四这两种,推块的方式主要有斜顶和气顶。这些因素都是需要在模具设计之初就要选择好。利用客户所给的零件尺寸设计出三维的模具模型,设计出注料的路线以及冷却液的路

线。设计完毕检查无误后,将三维模型图转化为二维加工图纸,并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卡。到了这一步就考验设计者对于机加工的

熟悉程度了。伍经理也给我们普及了这方面的知识,铣床用于钻孔、铣槽和铣平面,加工精度为5~6丝,切削量大。而铣床中的高速铣床切削精度高,但损失了一定的切削量。切割模具上的通孔则需用到线切割,线切割有快丝、中丝和慢丝三种。快丝切削精度低,在0.3~0.4mm;中丝切削精度带1~2丝:而慢丝的精度则较高,能达到2~3μ,加工的切面的光洁度高。加工模具中较细微处,需要使用到电火花机,电火花机的精度在1~1.5丝。至于加工精度比较高的面,则需要使用磨床了,磨床可加工平面、斜面和切槽等。加工完毕后还要对模具进行抛光。

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精度,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三坐标检测,通过捕捉坐标与理论值比较。在检测无误后,就要进行装配了。装配的结合对加工精度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在每道工序后加上检测的原因。模具装配完成后还需进行试模,即使用模具进行生产,观察产品的尺寸、表面缺陷和脱模流动性等。最后,将产品的分析以报告的形式与客户相核对,若有问题则修改设计。

此次听课报告,使我们对模具设计的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设计的过程与其他产品的设计过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性,对今后的工作设计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听课报告

本次生产实习的最后一次听课报告,是由宁波汇众汽车前桥公司的吴红飞工程师给我们讲解的。宁波汇众汽车前桥公司主要生产各类车型的前桥,前桥是传递车架与前轮之间各向作用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与转矩的装置。前桥多为从动桥,又称为转向桥,一般均布在车辆的前端,故称为前桥。它利用转向节与转向系相连。能够使转向器输出的转向力传递到车轮以实现车辆的转向。它不但支持车辆前部的簧载质量,承受垂直载荷,还承受各种纵向力、侧向力以及相关力矩。

在前桥的设计加工过程中,夹具是一大要点。在前桥加工的过程中要用到六点单位原理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而由于前桥的形状较为

不规则,在加工时较难固定,在固定的同时又不宜施加太大的力防止前桥发生太大的变形。这也就要求在设计加工前桥时也考虑到相应夹具的设计。夹具的设计应在确定前桥的方案后进行,夹具设计的要点

在于要从工件的安装、夹具的分类和夹具的组成和作用等几个方面考虑。

本次听课报告,使我了解到了产业链这个概念。企业想要生存就要找好客户和供应商,而有效减少中间的运输提高效率的手段就是产业链。产业链的存在使得生产效率的大幅度地提升,也提高了企业间的配合提高了企业的生存力。同时,吴红飞工程师也向我们介绍了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路。这条线路除投料需要人工外,中间全自动化,全部由机械完成,员工只需要定时加入原材料以及检查产品的合格性就可以了。机器换人是国家工业4.0化的要求,可以减少人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吴工程师也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案例,讲述他们企业通过革新技术设备,降低成本从而换得一个外国客户。这使我们意识到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在这竞争中占据上风则考验着企业的能力。只有掌握别人没有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这也要求每个工程师都能集思广益,开拓创新,从所学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个人总结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我对产品的生产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点与实际生产哟所接轨,加深了我对机械设计制造这个

行业的认识。在零件加工生产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书本上没有的,是需要长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解决的。本次生产实习,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生产线的每一个步骤,使我对生产线的过程和所应用的工艺有了认识,这对今后走向类似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参观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意识到还需学习更多,同时也发现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所收成。

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是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专业知识决定了你今后的发展方向,掌握越多的专业知识就意味着今后有更多的选择很发展方向。参观企业时观看企业工程师的操作,发现有些技能知识我并不具备,这也激发了学习相关知识的决心。学海无涯,学习的道路不应该终止。毕业并不代表结束,这正是新的学习开始。在社会,在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趁现在还在学校,我觉得应该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学习更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也注意到安全生产的问题。企业中生产用的设备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打起一百分的注意。将安全生产贯彻到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