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1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有两、三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数位,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3、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

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复习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六、复习的措施:

1、了解学生,统一思想,和学生一起制定出复习计划。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2、教给学生复习基础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会学习,即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要以这些基础知识为凭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3、复习要突出方法的指导。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多指导后进生,让他们转化为优生。

4、复习方法要灵活,要求学生也要学活。后进生,我们则应更多地“开小灶”,对本学期的知识给予补习与复习,扎实基础。

七、复习的安排(共6课时)

第1课时: 100以内数的读写

第2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3课时: 人民币的认识

第4课时: 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第5课时: 练习课

第6课时: 找规律与统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实际,灵

活、轻松、愉快地进行复习。进一步优化复习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复习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内容

将全书的知识划定为这几部分来进行复习。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

数和代数:

1、认识记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空间和图形:

1、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实践与综合应用

1、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整时、大约几时、几时半,知道珍惜时间。

3、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与概率:

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以复习课和试卷研评课为载体,加强教研的力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那些地方还需努力。

6、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7、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8、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六、复习时间安排

复习内容

时间

100以内数的认识

6月13日

巩固练习

6月14日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6月15日

认识钟表

6月16日

厘米、米的认识

6月17日

人民币的认识

6月20日

综合测试一

6月21日

认识方位图形及统计

6月22日

综合测试二

6月23日

试卷研评课

6月24日

综合测试三

6月25日

期末综合试卷分析

6月27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3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

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四、具体复习安排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1课时)

教材中安排了4道题,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4课时)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

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第98页的第5题。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图中的素材比较丰富,除了蝴蝶和蜻蜓外,还有不同颜色的小花。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说。

3.“元、角、分”的复习。(2课时)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几时几分”的复习。(2课时)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看钟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习惯不同,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5.“位置和图形”的复习。(1课时)

第100页第10题是本学期所学有关位置的“上、下、左、右”等概念的综合复习。题目结合

儿童

的生活实际,提供一个楼房住家的情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住的位置,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第100页第11题是数物体的题目。图中所摆的正方体有部分的遮挡,学生数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最后,对照实物和图,让学生讨论,哪部分是开始没有数到的,以后在看图时应注意什么。

6.“统计”的复习。(1课时)

本学期统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101页第12题结合

儿童

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的事”的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根据图找出所需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习一遍。

五、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9人,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或是由于年龄太小,或是由于基础、智力、学习行为习惯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本学期已经涉及到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对于一些计算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另外,对于时间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位置的认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新课标第一网

六、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

数学活动

,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

家长

一些正确的指导

孩子

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4名学生,其中男生26名,女生18名。大部分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校生活,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较专心的听课,书写工整,能按时完成作业,口算能力较强,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的书写还不够工整、规范,口算速度较慢,特别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学过的知识有回生现象,比如:个别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熟练的进行换算,还有的学生对“大约几时”的判断比较模糊,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以及细心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通过三次测验,及格率在95%左右,优秀率在80%左右。有两名学生始终是考不及格,其中一名学生第一次考了6分,第二次考了5分,第三次考了10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我希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巩固所学知识。

二、复习目的: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复习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钟表和人民币的认识。

空间与图形:方位与图形及厘米、米的认识。

统计与概率: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及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实践与综合应用:图形的拼摆、数100以内的数;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复习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五、复习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和时间的认识。

六、复习措施:

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1.大胆采用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

整理复习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回顾整理所学的知识,然后通过小组整理、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补充完善。只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了整理,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并对学生的整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提高回顾与整理的兴趣和主动性。

2.加强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指导。

全册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在整理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综合情境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和整理,可以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这样便于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3.灵活运用练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时要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做到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练习题。

4.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查漏补缺。

无论是学生回顾整理知识,还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都要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帮助。教师要帮助他们及时地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6.改进对学生的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时间安排:

复习内容课时安排周次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4 十六周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 2 十七周方位与图形厘米、米的认识2 十七周统计 1 十七周综合测试 7 十八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5)班40人,这个班级学生比较喜欢游戏形式或创设情景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上比较薄弱。

本班的程文耀、康贝鑫在口算能力薄弱、人民币的认识、钟表的认识、用数学等方面还欠缺,理解能力较差;刘嘉馨理解能力较差,对于稍难的题目理解较困难;李子璇,王兆山等学生在口算和用数学这些知识还需及时补上;汪子涵等粗心、字迹潦草;程文耀速度很慢;其他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较为理想;尤其是刘洋、李增奇、严殊雯等

学生还需多加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加以发展。

二、复习内容

数和数的运算:

1、认识记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空间和图形: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实践与综合应用

1、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3、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与概率:

1、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四、复习阶段培优补差的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

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那些地方还需努力。

5、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6、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复习时间安排

1.100以内的数1课时

2、认识人民币1课时

3、认识时间1课时

4.位置1课时

5.统计1课时

6综合试卷10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3)班49人,一些同学上课比较闹,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些同学则稍稍安静些,也有几个同学上课比较积极、听课比较认真,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比较喜欢游戏形式或创设情景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起来可以说是不亦乐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上比较薄弱。

本班优秀学生大致有吴庆堂、丁永恺、徐小椠、刘雨畅、王子豪、

李骜、孙家豪、李晶婷、黄亚擎、蒙晨爽、孟佳伟、魏家骏、崔可欣、崔明月、赵冉、张雅欣等16位同学,这几位同学上课比较积极、听课比较认真、思维比较活跃、能跟随教师引导做一些有意义的思考、完成一些数学活动;其中李雅轩、崔星浩、刘浩然、李欣喆、韩紫琼、孟欣蕊、崔留洋、崔欣蕊、张兆钢、司梦琦、王丽媛这11位同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高,但能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进行正常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表现良好。而廉洁、李玉通、丁永正、陈国强、张宇明、魏舒畅、郭秋雨、李涵钰这8位同学在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活动时往往因其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反应速度太慢跟不上大多数同学的节奏,表现中等。还有刘畅、丁永琪、薛允良、陈梦颖、周志莹、韩奕阳、文轩、侯慧莹、陈梦婷、张嘉硕10位同学,他们原本基础就差,学习态度又不积极,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另有任雅婷、高瑞婷两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太多、一贯不做作业,表现不好。韩明辉虽然上学年龄够了,但没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一切学习活动和他好像都没有关系。而孟庆超由于手术问题对学习活动基本没有反应,没有学习的意识。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6、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五、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复习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成立“一帮一”帮扶小组、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多做家访,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七、复习时间安排:

第16周:

周一——周三: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周四:认识钟表、方位与图形

周五:人民币的认识

第17周:

周一、周二:厘米、米的认识和统计

周三、周四、周五:综合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7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我们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复习:

二、复习要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 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复习时间安排:

1、位置……………………………………1课时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2课时

3、图形的拼组……………………………1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 1课时

5、认识人民币……………………………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课时

7、认识时间………………………………1课时

8、找规律、统计…………………………1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8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12篇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大家都有写过复习计划吧,要想取得好成绩, 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有了解过复习计划吗?山草香 分享了12篇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一年 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篇一 活动过程: 一、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一数 认识1—10各数,根据数找出相应的物体 第二单元比一比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会根据相应的问题表示做上相关的记号。 第三单元1—5各数的认识 会写、会比大小、区分基数和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5以内加减法、0的认识,会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0—5各数。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平面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圆),会数图形的个数。 第五单元分类 根据图形分类、会打记号、会写编号。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看图写算式,一图四式、根据图意写算式。区分连等算式、开火车算 式的不同做法。连加、连减、加减两步计算式题。进一步区分第几和几个,并会根据要求从左数起、从右数起。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会数数,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还要会有规律地数。分出 单数、双数、顺数、倒数。根据数位写出有关的数、数的组成、按要求为 所给的数排队。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 分名称。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能自己看时间,写出整时和半时(会用两种写法表示)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理解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算理,能看懂分小数与分大数的表示法。会解答图形表示的应用题,会做表格应用题,根据有关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再解答。 补充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复习计划 这个学期学习时间比较紧,复习时把几个相似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如:第一、三、六、七单元都有关2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排列等;第二、四、五、八单元,知识面比较散,相互间也可有所连系与区别;第 九单元单独练习。这样先分散复习,然后再综合练习,最后做前几年大考 检测卷来次模拟练习。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10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10篇 本期共有学生40人,超龄生有8人,不足龄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学初4岁的学生有3人,年龄相差大,理解本事也就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经过平时成绩检测,成绩满分人数总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数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绩总在30分以下的有2人。由于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复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是为了在近3周的复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复习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复习资料简析: 本册教学资料主要是: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等。重点教学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根据本学期教材资料,结合本版实际情景,复习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资料: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0以内一个数加(减)整十数的加(减)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三、复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通用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通用6篇) 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家都有写过复习计划吧,复习的知识以必学知识为主,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那么什么样的复习计划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1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习惯,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把学习的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初步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除法”、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估算等内容。 2、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五单元“测量”、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3、统计和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 4、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每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安排有综合运用的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图文应用题等内容。 三、复习的具体要求

1、知识要求: (1)竖式除法 a、强化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b、了解竖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意思 c、会用除法竖式求商 (2)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a、了解余数的含义 b、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c、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d、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租车等实际问题 (3)混合运算 a、会计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b、会计算两步有小括号式题 c、能总结混合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万以内数的认识 a、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b、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c、万以内数大小比较 (4)万以内的加减法 a、口算整千、整百、几千几百数加减法 b、竖式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特别是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尤其是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c、估算三位数加减法 d、脱式计算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e、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5)认识图形 a、初步认识角的组成。会认角、数角、简单比较角的大小 b、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c、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10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10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期共有学生40人,超龄生有8人,不足龄生有10人,其中在入学初4岁的学生有3人,年龄相差大,理解本事也就不一样,学习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差异。经过平时成绩检测,成绩满分人数总在3人左右徘徊,90分以上人数在15人左右,及格率在85%左右,成绩总在30分以下的有2人。由于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给期末复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是为了在近3周的复习时间里,尽可能地发挥出最佳复习效果,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复习资料简析: 本册教学资料主要是: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等。重点教学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根据本学期教材资料,结合本版实际情景,复习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资料: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100以内一个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三、复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

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方法与措施: 1、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自我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说说本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篇一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图形、人民币知识。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肯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系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二、复习重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辨认简单的平面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及单位间的简单转换。 三、复习注意事项 1、根据知识的特点,选用相应的复习方式。 2、让学生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的体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每节课明确复习课的目标。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巩固。 4、复习课过程要把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到实处。 5、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四、主要复习内容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复习的重点内容是: 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 2、数位表的认识: 3、10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 (二)、100以内加法、减法的复习。 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个别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学期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应作为重点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用计算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对于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图形的复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自身实际,灵活、轻松、愉快地进行复习。进一步优化复习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复习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内容 将全书的知识划定为这几部分来进行复习。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 数和代数: 1、认识记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

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空间和图形: 1、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实践与综合应用 1、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整时、大约几时、几时半,知道珍惜时间。 3、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与概率: 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应用,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复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以复习课和试卷研评课为载体,加强教研的力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精选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精选3 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1 白驹过隙,时光如梭,随着课程的结束,又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贪玩阶段,每班都有若干名学生因贪玩而使学习遇到诸多困难。还有的学生学着后面忘记前面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方法策略 1、以课本为主,学困生和中等生,首先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单元复习,并做单元测试卷,找到学生不足的地方,再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做好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设计专题活动训练,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时间安排 1、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 2课时 2、加与减(两位数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5课时 3、有趣的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课时 4、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2课时 5、统计。1课时 复习就是一个将知识系统梳理,查漏补缺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会影响到复习的效果,因此应注意复习的趣味性,避免机械重复的刷题。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情况适当改变策略,争取复习的高效,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大家都经常写复习计划吧,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复习,每次练习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那么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篇1 一、班级实际情况: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但是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有个别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6、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安排: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精选7篇) 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复习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拿到更满意的成绩。那么应当如何写复习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篇1 一、班级实际情况: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但是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有个别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6、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安排: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1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我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经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经过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忙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发展。

三、复习的具体设想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 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能 够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 减法的正确计算。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 习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 习进取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 据他们的实际情景,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提高。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五、复习时间安排 1、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1 课时 2、加与减(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有小括号的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的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的复习计划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的复习计划(通用5篇) 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复习计划吧,制订学习计划非常重要。那么怎么安排好复习计划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的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的复习计划篇1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掌握算理,会用竖式计算。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

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多做家访,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五、复习时间安排。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导语】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涉及内容有:生活中的数、有趣的图形、加减法、购物、统计、综合训练。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数位,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3、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难点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四、学情分析 一(1)班、一(2)班现有学生59人,这两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孩子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还有个别孩子程度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范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范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4名学生,其中男生26名,女生18名。大部分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校生活,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较专心的听课,书写工整,能按时完成作业,口算能力较强,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一小部分学生的书写还不够工整、规范,口算速度较慢,特别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学过的知识有回生现象,比如:个别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熟练的进行换算,还有的学生对“大约几时”的判断比较模糊,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弱。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以及细心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通过三次测验,及格率在95%左右,优秀率在80%左右。有两名学生始终是考不及格,其中一名学生第一次考了6分,第二次考了5分,第三次考了10分。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我希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巩固所学知识。 二、复习目的: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时间、长度、方位与图形、人民币、统计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三、复习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钟表和人民币的认识。 空间与图形:方位与图形及厘米、米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集锦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材为蓝本,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复习中,采用多样的复习方式,注意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注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复习,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熟练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 1、班级整体情况 一年级三班66人,一年级四班68人,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上学期期末和本学期摸底考试,三班优秀率能够保持在86%以上(约57人),90分到70分之间基本保持在8人左右,有两人在70分以下附近晃悠。其中2名学习习惯非常差、特别懒惰的学生,还有一名学生注意力严重分散,一节课听不了几分钟,每次考试都做不完试卷。 四班优秀率保持在优等率85%,及格率97%,其中有2名学生学习不敏感,非常吃力。1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非常差、作业每次都完成不了,家长也是头疼。还有1名学生则是智力水平较低,每次考试最多超不过20分。

2、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总体来说,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的比较扎实,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并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解决问题方面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读题习惯,并掌握了基本的解决策略。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上比较薄弱。 一(3)班的周淑静、吕鹏飞、马一滴、宋淑盈、梅炎文、张晓川、谭良骏、吴小倩、徐润阳,一(4)班的戴宇航、范博硕、王明浩、宫田瑞、高圆圆、魏皓冉、等同学口算能力薄弱、人民币的认识、钟表的`认识、用数学等方面还比较欠缺,理解能力较差,对于稍难的题目理解困难;其他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较为理想;尤其是高圆圆、宫田瑞、范博硕、周淑静等学生需要每天加强练习,特别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以往特别快。 3、学生现状分析: 从课堂和家庭作业来看,学生还存在一下情况: 1、学生的倾听习惯较差,有一点会,就觉得都会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2、口头与笔头联系不好,会回答,但不会做题。也就是我们说得眼高手低。 3、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做题之前先认真读题、理解题意以及细心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造成理解困难。特别是对有一点点相似的题极容易混淆。 4、个别学生识字能力很差,影响答题。 5、有少数学生计算技能较差。计算不过关,还特别懒,家长又不在身边,像高圆圆20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对他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 5、作业的习惯养成不够,做题前读题不仔细,凭自己的意识做题,做完题后不会检查。还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针对以上现象,在最后的几个星期里,不仅要对本学期知识进行

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如何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学生需要好好把握做好复习计划,复习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那么什么样的复习计划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计划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

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工作计划《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具体复习安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参考(精选10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参考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参考(精选10篇) 怎样进行有效的复习,大家都有写过复习计划吧,在复习时我们要立足于“打实基础,有所创新。”那么怎么规划好复习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参考(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参考篇1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孩子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孩子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孩子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

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孩子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孩子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创设给孩子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孩子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当孩子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孩子复习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孩子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孩子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也是孩子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