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A、D: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2ONH33Cl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36CoCN6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23Cl3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2PtCl6六氯合铂Ⅳ酸

C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中的配合物而言,NO2-以N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2-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3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34CO3+

B. CoNH35CO3+

C. PtenNH3CO3

D. Pten2NH3CO3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35CO3+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3CO3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2NH3CO3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34CO3+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3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3

B. ZnNH342+μ = 0

C. NiCN42-μ = 0

D.

CA:BF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3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部排满电子,因此只会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D:NH4+离子是正面体结构,因此中心原子N原子发生了sp3杂化;C:NiCN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已知Ni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8,有2个单电子,但是NiCN42-配离子的μ = 0,可见配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成对,说明Ni2+离子与CN-离子配位时,中心原子Ni2+离子的3d轨道上的单电子发

生了重排,因此可以空出一个内层d轨道参与杂化,根据其配位数可以判断,Ni2+离子与CN-离子配位时,中心原子Ni2+离子发生了dsp2杂化;

5. 已知CoNH363+ 配离子的μ = 0,则配离子的中心原子Co3+的未成对电子数、杂化轨道类型和配合物类型分别为

A. 4,sp3d2,外轨型

B. 4,d2sp3,内轨型

C. 0,sp3d2,外轨型

D. 0,d2sp3,内轨型

DCoNH363+ 配离子的中心原子为Co3+,已知Co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有4个单电子;根据题意,CoNH363+ 配离子的μ = 0,可见中心原子Co3+的价电子全部成对了,因此配离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同时可以看到形成配离子后中心原子价电子的单电子与自由离子相比大大减少,说明在形成配离子时,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发生重排,可以空出2个内层d轨道参与杂化,因此中心原子Co3+发生了d2sp3杂化,形成了内轨型的配合物;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位数相等的配合物,可以根据K s的大小直接比较它们稳定性的高低

B. 某金属离子M2+ 形成的配离子MCN42- ,其空间构型为平面四边形

C. 一般而言,配合物的K s较大,难溶电解质的K sp也较大,反应将有利于配合物向难溶电解质转化

D. CoH2O63+μ ≠ 0的K s小于CoCN63-μ = 0的K s

DA:应该是配体数相等的配合物,可以根据K s的大小直接比较它们稳定性的高低;B:CN-离子是强场配体,配位能力较强,但是中心原子价轨道将采取何种杂化方式进行杂化,除了与配体的强度有关以外,还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有关,如果中心原子的内层d轨道上已经排满10个电子,那么一般就会发生sp3杂化,而形成四面体形空间结构;C: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说明其稳定性越高,同时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越大,说明其越易溶解于水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将有利于难溶电解质向配合物转化;D:这两个配离子的中心原子都是Co3+,已知Co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有4个单电子;根据题意,CoCN63-的μ = 0,说明中心原子在形成配合物时,价层电子发生了重排,空出了内层d轨道参与杂化,从而形成了内轨型配合物,而CoH2O63+的μ≠ 0,因此说明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没有重排,全部用外层轨道参与杂化,从而形成外轨型配合物;一般而言,对于同一中心原子所形成的配合物来说,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往往高于外轨型配合物,所以CoH2O63+μ ≠ 0的K s小于CoCN63-μ = 0的K s;

7. 下列配合物中,在水溶液中解离度最小的是

A. CrNH35ClSO4

B. PtNH32Cl2

C. HAgCN2

D. K3FeCN6

B根据配合物的组成,一般认为,内界和外界之间的作用是离子键,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解离,表现出强电解质的性质;而内界的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在水溶液中难以解离,表现出弱电解质的性质;那么题中四个选项中,A、C、D三个配合物都是既有内界又有外界,因此在水溶液中内界和外界之间可以完全解离,解离度大,但是B中的配合物只有内界,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难以解离,因此就表现出弱电解质的性质,解离度小;

8. 已知φ Co3+/Co2+>φ CoCN63-/CoCN64- ,则

A. K s CoCN63->K s CoCN64-

B. K s CoCN63-=K s CoCN64-

C. K s CoCN63-<K s CoCN64-

D. 无法确定

A题中涉及到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

323466Co e Co (1)[Co(CN)]e [Co(CN)](2)+-

+---++

显然如果在电极1中加入过量的CN -离子就可以制得电极2;

对于电极1而言,其能斯特方程为:

323232Co Co (Co /Co )(Co /Co )0.0592lg c c ϕϕ+

+++++=+

当在标准状态下的Co 3+/Co 2+电极溶液中Co 3+和Co 2+的浓度均为1mol ·L -1中加入CN -离子后,溶液中Co 3+和Co 2+离子分别与之反应生成了CoCN 63- 和CoCN 64- 配离子,因此Co 3+和Co 2+离子浓度均会下降,那么如果CN -离子过量并维持在1mol ·L -1时,此时溶液中CoCN 63- 和CoCN 64- 配离子的浓度就也分别为1mol ·L -1;那么此时溶液中Co 3+离子的浓度可根据以下平衡来求算:

336Co 6CN [Co(CN)]+--+

3636

36363s,[Co(CN)]3s,[Co(CN)][Co(CN)]1[Co ][CN ][Co ]1[Co ]K K ---+-++==∴= 同理462s,[Co(CN)]1

[Co ]K -+=,代入能斯特方程可得:

3646s,[Co(CN)

]3232s,[Co(CN)]

1

(Co /Co )(Co /Co )0.0592lg 1

K K ϕϕ--++++=+ 4636s,[Co(CN)]

32s,[Co(CN)](Co /Co )0.0592lg K K ϕ--++=+

而当电极1溶液中CN -离子过量并维持在1mol ·L -1时,电极1其实已经转变为电极2,并处于标准状态下,因此上述能斯特方程可以表达为:

4636s,[Co(CN)]

343266s,[Co(CN)][Co(CN)/Co(CN)](Co /Co )0.0592lg K K ϕϕ---

-

++=+

由于φ Co 3+/Co 2+ >φ CoCN 63-/CoCN 64-, 因此4636s,[Co(CN)]

s,[Co(CN)]lg 0K K --<,那么

4636s,[Co(CN)

]s,[Co(CN)

]K K --<1

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

9. 已知φ Hg 2+/Hg = 0.854 V ,HgI 42- 的K s = 6.8×1029,则φ HgI 42-/Hg 为 V; 解:题中涉及到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

224Hg 2e Hg (1)[HgI ]2e Hg +4I (2)+-

---++

显然如果在电极1中加入过量的I -离子就可以制得电极2;

对于电极1而言,其能斯特方程为:

222Hg 0.0592(Hg /Hg)(Hg /Hg)lg 2

c ϕϕ+++=+ 当在标准状态下的Hg 2+/Hg 电极溶液中Hg 2+的浓度为1mol ·L -1中加入I -离子后,溶液中Hg 2+离子与之反应生成了HgI 42- 配离子,因此Hg 2+离子浓度均会下降,那么如果I -离子过量并维持在1mol ·L -1时,此时溶液中 HgI 42- 配离子的浓度就也为1mol ·L -1;那么此时溶液中Hg 2+离子的浓度可根据以下平衡来求算:

224Hg 4I [HgI ]+--+

2424

24242s,[HgI ]2s,[HgI ][HgI ]1[Hg ][I ][Hg ]1[Hg ]K K ---+-++==∴= 代入能斯特方程可得:

2422s,[HgI ]

0.05921(Hg /Hg)(Hg /Hg)lg 2K ϕϕ-++=+

而当电极1溶液中I -离子过量并维持在1mol ·L -1时,电极1其实已经转变为电极2,并处于标准状态下,因此上述能斯特方程可以表达为:

24224s,[HgI ]

0.05921([HgI ]/Hg)(Hg /Hg)lg 2K ϕϕ--+=+ 290.059210.854lg 2 6.8100.029(V)=+

⨯=-

10. 已知某溶液中AgNH 32+ 的浓度为0.050 mol·L -1,NH 3 的浓度为3.0 mol·L -1,Cl - 离子浓度为0.050 mol·L -1,向此溶液中滴加浓HNO 3至溶液中恰好产生白色沉淀,则此时溶液中c Ag + = mol·L -1,c NH 3 = mol·L -1, pH=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已知AgNH 32+ 的K s = 1.12×107,AgCl 的K sp = 1.77×10-10,NH 3的K b = 1.79×10-5

解:1 根据题意,溶液中恰好生成白色AgCl 沉淀,此时溶液中Ag +与Cl -的离子至少应该等于其溶度积,即

sp,AgCl (Ag )(Cl )c c K +-

10

sp

911.7710(Ag ) 3.5410(mol L )(Cl )0.050K c c -+---⨯∴==⨯⋅≥ 2 根据溶液中生成氯化银沉淀,可以判断溶液中发生了从银氨配离子向氯化银沉淀转化的反应,该反应式表达如下:

323[Ag(NH )]Cl AgCl +2NH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332[NH ][Ag(NH )][Cl ]K +-=2332[NH ][Ag ][Ag(NH )][Cl ][Ag ]++-+=⋅32

sp,AgCl s,[Ag(NH )]1K K +=⋅ 7101

1.1210 1.7710504.4-=

⨯⨯⨯=

当溶液中AgNH 32+ 的浓度为0.050 mol·L -1,Cl - 离子浓度为0.050 mol·L -1时,NH 3的浓度为

2

3[NH ]504.40.0500.050

=⨯ NH 32 = 1.26

所以 NH 3=1.12 mol·L -1

3 溶液中氨的起始浓度为3.0 mol·L -1,此时由于滴加浓硝酸后使得其浓度下降为1.12 mol·L -1,减少的氨都与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铵,即溶液中生成了一定量的NH 4+,由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所以认为生成的NH 4+的浓度为3.0-1.12=1.88 mol·L -1;溶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H 3和NH 4+,组成一个缓冲溶液,根据亨-哈方程式,可以求出溶液的pH 值:

3a 4[NH ]pH p lg [NH ]

K +=+ NH 3的K b 值为1.79×10-5,所以NH 4+的p K a 为9.25,所以溶液的pH 值为

3a 4[NH ]pH p lg

[NH ]K +=+ 1.129.25lg 9.031.88=+=

配位化合物练习题配位键配位数与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配位化合物练习题配位键配位数与配位化合 物的命名 配位键是指形成配位化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 配位数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的数量。命名配位 化合物的规则根据配体中的原子数、电荷和官能团等因素来确定。以 下是一些配位化合物练习题,以及配位键、配位数和命名的相关内容。 练习题一: 以下配位化合物中,指出配位键的类型和配位数: 1. [Co(NH3)6]Cl3 2. [Fe(CN)6]4- 3. [Cu(NH3)4(H2O)2]2+ 练习题二: 请根据以下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给出它们的命名: 1. [PtCl4]2- 2. [Cu(NH3)2(H2O)2]2+ 3. [Fe(CO)5] 练习题三: 请给出以下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它们的命名: 1. Tetrachloridocobaltate(II)

2. Hexaamminecobalt(III) chloride 3. Potassium hexacyanidoferrate(III) 解析: 练习题一: 1. [Co(NH3)6]Cl3 配位键类型:配位键类型是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键,此处是配体是氨(NH3),氨和钴(Co)之间形成了配位键。 配位数:配位数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键的数量,这里配位数为六,因此配位复合物的名称是六配位配合物。 2. [Fe(CN)6]4- 配位键类型:配体是氰化物(CN),氰化物和铁(Fe)之间形成了配位键。 配位数:配位数为六,因此配位复合物的名称是六配位配合物。 3. [Cu(NH3)4(H2O)2]2+ 配位键类型:配体是氨和水,氨和铜(Cu)以及水和铜之间形成了配位键。 配位数:配位数为六,因此配位复合物的名称是六配位配合物。 练习题二: 1. [PtCl4]2-

配位化合物习题答案

第十九章配位化合物 1、[Pt(NH3)2Cl4] 1、配合物:K2PtCl6, Co(NH3)6Cl3, CuSO4·5H2O 螯合物:Ni(en)2Cl2, Cu(NH2CH2COO)2 复盐:(NH4)2SO4·FeSO4·6H2O KCl·MgCl2·6H2O 简单盐:Cu(OOCH3)2 3、(1)六氯合锑(III)酸铵 (2)四氢合铝(III)酸锂 (3)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III) (4)氯化二氯·四水合钴(III) (5)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钴(III) (6)羟·水·草酸根·乙二胺合铬(III) (7)六硝基合钴(III)配阴离子 (8)氯·硝基·四氨合钴(III)配阳离子 (9)三氯·水·二吡啶合铬(III) (10)二氨·草酸根合镍(II) 4、(1)[Pt(NH3)2(NO2)Cl] 平面正方形2种异构体 H3N NO2H3N NO2 Pt Pt H3N Cl H3N Cl (2)[Pt(Py)(NH3)ClBr] 平面正方形3种异构体 Cl Py Cl NH3 Pt Pt Br NH3 Br Py Cl 3 Pt Py Br (3)[Pt(NH3)2(OH)2Cl2] 八面体5种异构体 3 NH3NH3 NH3 33 OH Cl (4)[Co(NH3)2(NO2)4]-八面体2种异构体 23 O22O2 NH3NO2

(5)[Co(NH3)3(OH)3] 八面体2种异构体 H3H3 NH3 OH (6)[Ni(NH3)2Cl2] 四面体无异构体 (7)[Cr(en)2(SCN)2]SCN [Cr(en)2(SCN)2]-八面体2种异构体 en SCN en (8)[Co(en)3]Cl3 [Co(en)3]3+八面体2种异构体 (9)[Co(NH3)(en)Cl3] 八面体2种异构体 (10)[Co(en)2(NO2)2]Cl2 [Co(en)2(NO2)2]2+八面体2种异构体 5、该中心金属离子可能是Fe2+ )2 n n= 4.90 n = 4 ( 即在八面体场中有四个成单电子 八面体强场中磁矩为零,即无成单电子 故Fe2+符合题意 6、高自旋的有:(1),(2),(5),(7) 低自旋的有:(3),(4),(6),(8) 内轨型的有:(3),(4),(6),(8) 外轨型的有:(1),(2),(5),(7) 7、dsp2 8、由软硬酸碱规则:“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 9、(1)Al3+与F-的配合物更加稳定,Al3+为硬酸;而碱F-的硬度比Cl-大 (2)Pd2+与RSH配合后更加稳定,Pd2+为软酸,而RSH为软碱,ROH为硬碱。 (3)Cu2+与NH3结合更加稳定。 (4)Cu2+与NH2CH2COOH结合更加稳定,因为前者的配体中有N,后者仅有O,N的配位能力比O强。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专题练习:络合物(配位化合物)化学基础

络合物(配位化合物)化学基础 学号姓名得分 1、填写下表空白处。 2352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 2O)4]2+(蓝色)+ 4Cl-[CuCl4]2-(黄色)+ 4H2O 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 ①,②。 4、已知铁的原子序数为26,则Fe2+在八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化能(以△0 =10 Dq表示)在弱场中是_____________ Dq,在强场中是______________ Dq。 5、已知:配位化合物[Co(NH3)4Cl2] 有两种异构体。试判断其空间体构型是八面体型还是三棱柱型? 6、今有化学式为Co(NH3)4BrCO3的配合物。 (1)画出全部异构体的立体结构。 (2)指出区分它们的实验方法。 7、下列结构中哪些是①几何异构体②光学异构体③完全相同的结构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8、A、B、C为三种不同的配合物,它们的化学式都是CrCl3·6H2O,但颜色不同:A呈亮绿色,跟

AgNO3溶液反应,有2/3的氯元素沉淀析出;B呈暗绿色,能沉淀1/3的氯;而C呈紫色,可沉淀出全部氯元素。则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 ,B ,C 。这三种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面体,其中某配离子中的2个Cl可能有两种排列方式,称为顺式和反式。它们的结构图分别为:______ _和。 9、根据下列配离子的磁矩推断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Co(H2O)6]2+[Mn(CN)6]4-[Ni (NH3)6]2+ /B.M. 4.3 1.8 3.1 10、画出[CoCl2(NH3)2(H2O)2]+配离子的几何异构体。 11、把(NH4)2CO3浓溶液逐滴滴AgNO3稀溶液中,开始时出现浑浊,其后逐渐成为无色透明溶液。试回答: (1)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2)若向得到的透明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2、金属M的三氯化物MCl3水溶液中加入锌汞齐后可得还原性溶液A,若将该溶液加入到醋酸钠的饱和溶液中可以得到难溶的红色晶体B。已知MCl3中Cl含量为67.16%,光谱分析表明,B分子呈中心对称,其中M原子的配位数为6(即M原子周围有6个原子与之成键),M原子含量27.64%,碳原子仅存在于醋酸根离子中,碳原子含量25.54%。试问: (1)金属M的原子量为。 (2)红色晶体B中M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3)红色晶体B中和M原子配位的除了醋酸根离子还有。 (4)红色晶体B的分子式为。 (5)画出红色晶体B的结构图。 13、瑞士苏黎士大学的维尔纳(Werner)对配位化学有重大贡献,因此曾荣获第13届诺贝尔化学奖。他在化学键理论发展之前,提出了利用配合物的几何异构体来确定配合物的空间构型。现有[Cr(H2O)4Br2]Br和[Co(NH3)3(NO2)3] 两种配合物,其内界分别表示为MA4B2和MA3B3,其中M代表中心离子,A、B分别代表不同的单齿配位体。为了获得稳定的配合物,中心离子周围的配位体相互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远,形成规则的平面或立体的几何构型。 (1)MA4B2和MA3B3可能存在哪几种几何构型(用构型名称表示)? (2)每种几何构型中,分别存在多少种异构体? (3)实际上,MA4B2和MA3B3巨型配合物(或配离子)都只存在两种几何异构体。根据上面分析,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几何构型?试写出它们各自的几何异构体。 14、配合物A是1986年Jenesn合成的,它的化学式为Ni[P(C2H5)3]Br3。化合物呈顺磁性,有极性,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的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1) H 2[PtCl 6] (2) NH 4[Cr(NCS)4(NH 3)2] (3) [Co(NH 3)6](ClO 4)2 (4) Na 2[Fe(CN)5(CO)] (5) [Cr(OH)(C 2O 4) (H 2O)(en)] 7.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已知:lg K s θ([Hg(NH 3)4]2+ ) = 19.28;lg K s θ(HgY 2-) = 21.8;lg K s θ([Cu(NH 3)4]2+) = 13.32;lg K s θ([Zn(NH 3)4]2+) = 9.46 ;lg K s θ([Fe(C 2O 4)3]3-) = 20.2;lg K s θ([Fe(CN)6]3-) = 42 (1)[Hg(NH 3)4]2+ + Y 4- HgY 2- + 4NH 3 (2)[Cu(NH 3)4]2+ + Zn [Zn(NH 3)4]2+ + Cu 2+ (3)[Fe(C 2O 4)3]3- + 6CN - [Fe(CN)6]3- + 3C 2O 42- 解:反应均为配离子相互转化,配离子之间的转化方向是由稳定常数小的转化为稳定常数大的,通过两个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的组合形成新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 (1)] Hg ][Y ][)NH (Hg []Hg []NH ][HgY [] ][Y )[Hg(NH ] NH ][[HgY 2424 32432- 424 343- 2+ - ++ - + = = K 2 19 2124 3s 210 3.310 90.110 3.6} ])Hg(NH {[} [HgY]{?=??= = + - θθ K K s 该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Hg(NH 3)4]2+ +Y 4- =[HgY]2- +4NH 3 ,即:反应正向进行。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首 页 习题解析 本章练习 本章练习答案 章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析 [TOP] 例7-1 固体CrCl 3·6H 2O 的化学式可能为〔Cr(H 2O)4Cl 2〕Cl·2H 2O 或〔Cr(H 2O)5Cl 〕Cl·H 2O 或〔Cr(H 2O)6〕Cl 3,今将溶解有0.200gCrCl 3·6H 2O 的溶液流过一酸性阳离子交换柱,在柱上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X n+(aq) + n (RSO 3H) (RSO 3)n X + n H +(aq) 配合物正离子 阳离子交换树脂 交换后的交换树脂 交换下来的H + 交换下来的H +用0.100mol·L -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计耗去22.50mL ,通过计算推断上述配合物的正确化学式〔已知Mr(CrCl 3·6H 2O)=266.5〕。 析 根据题中条件可知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配合物的电荷数有确定的关系,因此只要确定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求出配离子的电荷,进而求出配合物的化学式。 解 0.200gCrCl 3?6H 2O 的物质的量为 1mol 1000mmol mol 266.5g 0.200g 1 ??-=0.75mmol 滴定测得 n (H +)=22.50mL×0.100mol·L -1=2.25mmol 由交换反应式知:1mol X n+可交换出n mol H +。因0.75 mmol CrCl 3?6H 2O 交换出2.25 mmol 的H +,由此可得 1 :n = 0.75 :2.25 n = 3 即X n+为X 3+,所以配正离子只能是[Cr(H 2O)6]3+,配合物为[Cr(H 2O)6]Cl 3。 例7-2(1)根据价键理论,画出[Cd(NH 3)4]2+(μ=0μB )和[Co(NH 3)6]2+(μ=3.87μB )的中心原子与配体成键时的电子排布,并判断空间构型。(2)已知[Co(NH 3)6]3+的分裂能Δo 为273.9kJ·mol -1,Co 3+的电子成对能P 为251.2kJ·mol -1;[Fe(H 2O)6]2+分裂能Δo 为124.4kJ·mol -, Fe 2+的电子成对能P 为179.40kJ·mol -1。根据晶 体场理论,判断中心原子的d 电子组态和配离子自旋状态。并计算晶体场稳定化能。 析(1)利用磁矩确定未成对电子数,然后确定内轨或外轨及杂化类型。(2)比较分裂能与电子成对能,确定高自、自旋化合物,计算晶体场稳定化能。 解(1)[Cd(NH 3)4]2+中Cd 2+的电子组态为4d 10,μ=0μB ,无未成对电子,采取sp 3杂化轨道成键,配体NH 3中N 的孤电子对填入sp 3杂化轨道,配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

————————————————————————————————作者: ————————————————————————————————日期: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A、D: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 O)4];B: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2O)(NH3)3Cl2]Cl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Cr(NH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K[Co(NO2)3Cl3]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H2[PtCl6]六氯合铂(Ⅳ)酸 【C】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中的配合物而言,NO2-以N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2-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3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3)4(CO3)]+B. [Co(NH3)5(CO3)]+ C.[Pt(en)(NH3)(CO3)] D.[Pt(en)2(NH3)(CO3)]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3)5(CO3)]+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3)(CO3)] 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2(NH3)(CO3)]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3)4(CO3)]+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3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3B.[Zn(NH3)4]2+(μ = 0 ) C.[Ni(CN)4]2-(μ= 0 )D. 【C】A:BF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3)4]2+(μ = 0)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部排满电子,因此只会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D:NH4+离子是正面体结构,因此中心原子N原子发生了sp3杂化;C:[Ni(CN)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

无机与分析化学第4章_习题答案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习题参考解答 1•试举例说明复盐与配合物,配位剂与螯合剂的区别。 解复盐(如KCI・MgCl2 6H2O)在晶体或在溶液中均无配离子,在溶液中各种离子均以自由离子存在;配合物K2[HgI 4]在晶体与溶液中均存在[Hgl4]2-配离子,在溶液中主要以[Hgl4]2-存在,独立的自由Hg2+很少。 配位剂有单基配位剂与多基配位剂:单基配位剂只有一个配位原子,如NH3(配位原子是N);多基配位剂(如乙二胺H2N —CH2- CH2- NH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这种多基配位体能和中心原子M 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合物,故称螯合剂。 2. 哪些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以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哪些分子和离子常作为配位体?它们形成配合物时需具备什么条件? 解配合物的中心原子一般为带正电的阳离子,也有电中性的原子甚至还有极少数的阴离子,以过渡金属离子最为常见,少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也能作中心离子,如Si(W )、P(V )等。 配位体可以是阴离子,如X-、OH-、SCN-、CN-、C2O4-等; 也可以是中性分子,如H2O、CO、乙二胺、醚等。 它们形成配合物时需具备的条件是中心离子(或原子)的价层上有空轨道,配体有可提供孤对电子的配位原子。 3. 指出下列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氧化数、配位数、配体数及配离 子电荷。 [CoCl2(NH3)(H2O)(en)]CI Na^AIF 6] K/FeQN"] Na2[Ca Y] [PtCl4(NH3)2] 解

K 2[PtCI 6] [Ag(NH 3)2]CI [Cu(NH 3)4]SO 4 K 2Na[Co(ONO )6] Ni(C0)4 [Co(NH 2)(NO 2)(NH 3)(H 2O)(e n)]CI ©[Z nY] K 3【F e (C N )6】 解 二硫代硫酸合银⑴酸钠 酸铵; 四氯合铂(II)酸六氨合铂(II) 合铁(III)离子 硫酸一氯 一氨 二乙二胺合铬(III) 解 Na 3[Ag(S 2O 3)2] [Pt(NH 3)6][PtCl 4] [FeCl 2(C 2O 4)(en)] [CrCl(NH 3 )(en )2】SO 4 6. 下列配离子具有平面正方形或者八面体构型,试判断哪种配 离 四硫氰酸根 二氨合铬(III) 二氯一草酸根一乙二胺 NH 4[Cr(SCN )4(NH 3)2]

无机化学配位化合物习题

1、预测下列各对配离子稳定性相对高低,并简要说明原因。 (1)Co(NH3)63+与Co(NH3)62+(2)Zn(EDTA)2-与Ca(EDTA)2- (3)Cu(CN)43-与Zn(CN)42-(4)AlF63-与AlCl63- (5)Cu(NH2CH2COO)2 与Cu(NH2CH2CH2NH2)22+ 2、命名下列配合物和配离子。 (1)(NH4)3[SbCl6]; (2)[Co(en)3]Cl3; (3)[Co(NO2)6]; (4)[Cr(H2O)4Br2]Br.2H2O; (5)[Cr(Py)2(H2O)Cl3]; (6)NH4[Cr(SCN)4(NH3)2] 3、向含有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1)稀HNO3(2)NH3﹒H2O (3)Na2S溶液 试问:下列平衡的移动方向如何?[Ag(NH3)2]+ = Ag+ + 2NH3 4、AgI在下列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哪一个? 5、在50.0 mL 0.20 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1.00 mol·L-1的NH3·H2O,计算达平衡时溶液中的c(Ag+)、c(NH3)、c([Ag(NH3)2]+)。 6、0.10gAgBr固体能否完全溶解于100mL 1.00 mol·L-1的氨水? 7、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HgCl4]2- + 4 I-[HgI4]2- + 4Cl- (2)[Cu(CN)2]- + 2NH3·H2O [Cu(NH3)2]+ + 2CN- + 2H2O (3)[Fe(NCS)2]+ + 6F-[FeF6]3- + 2SCN- 1、 答:(1)稳定性Co(NH3)63+ > Co(NH3)62+,因前者中心的正电荷高、离子半径小,对配体的引力大; (2)稳定性Zn(EDTA)2- >Ca(EDTA)2-,因Zn2+的极化能力和变形性都比Ca2+大; (3)稳定性Cu(CN)43->Zn(CN)42-,Cu+是软酸,Zn2+为交界酸,Cu+与CN-软酸结合更稳定。 (4)稳定性AlF63-> AlCl63-,Al3+为硬酸,而碱的硬度为F->Cl-,因而Al3+与F-结合更稳定; (5)稳定性Cu(NH2CH2COO)2 < Cu(NH2CH2CH2NH2)22+后者配体中配位原子都是N,前者配体中配位原子为N和O,对于铜N的配位能力比O强。 2、 答:(1)六氯合锑(Ⅲ)酸铵 (2)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3)六硝基合钴(Ⅲ)配阴离子 (4)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 (5)三氯·水·二吡啶合铬(Ⅲ) (6)四硫氰根·二氨合铬(Ⅲ)酸铵 3、答:(1)向右(2)向左(3)向右 4、答:AgI在KCN溶液中溶解度最大。因为[Ag(CN)2]+的 f K最大。 5、解:混合后尚未反应前: c(Ag+) = 0.10 mol·L-1 c(NH3·H2O) = 0.50 mol·L-1 又因 K([Ag(NH3)2]+)较大,可以认为Ag+基本上转化为[Ag(NH3)2]+,达平衡时溶液中f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部分习题解答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部分习题解答 1 8-1、AgNO 3能从Pt(NH 3)6C14溶液中将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 ,但在Pt(NH 3)3Cl 4中仅能沉淀 1/4的氯。试根据这些事实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式,并命名。 解:注意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结合,易断裂。中心离子与配位原子之间是配 8-3354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 2时产生BaSO 4沉淀,但加AgNO 3时不产生沉淀;而第二 种配合物则与此相反。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钴的配位数和氧化数。 解:此题与8-1是同类型。注意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是离子键结合,易断裂。中心离子 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Mn(H 2O)6]2+ ; [Ag(CN)2]- ; [Cd(NH 3)4]2+ ; [Ni(CN)4]2- ; [Co (NH 3)6]3+。 8-5、试确定下列配合物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说明理由,并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表示之。 (1) K 4[Mn(CN)6]测得磁矩m /μB =2.00;(2) (NH 4)2[FeF 5(H 2O)]测得磁矩m /μB =5.78。 解:(1) K 4[Mn(CN)6],磁矩m /μB =2.00,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25Mn 2+, 3d 54S 0, ↑↓ ↑↓ ↑ ,d 2sp 3杂化,内轨型; (2)(NH 4)2[FeF 5(H 2O)],磁矩m/μB =5.78,有五个未成对电子; 26Fe 3+ , 3d 54S 0, ↑ ↑ ↑ ↑ ↑ ,sp 3d 2杂化,外轨型。 8-8、 (1)、(0.0592(lg ()a b V c E E n c θ =+氧化态还原态)氧化态)还原态 B/C/D 中氧化态浓度是减少的,故A 最大。选A (2)、例如:AgCl(s) + 2NH 3= [Ag (NH 3)2]+ + Cl - 3232223332[Ag NH ](Cl )[Ag NH ](Cl )(Ag )c(NH )c(NH )(Ag ),[Ag NH ],Ag f sp c c c c c K c K K Cl θ θ θ+-+-+++==?=?()()() 要有利于沉淀的溶解,即是K 要大,所以选B

配位化合物

第8章配位化合物 【8-1】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Ni(CN)4] (2)(NH4)2[FeCl5(H2O)] (2)[Ir(ONO)(NH3)5]Cl2 (3)Na2[Cr(CO)5] 解:(1)四氰合镍(II)酸钾(2)五氯?一水合铁(III)酸铵 (3)二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铱(III)(4)五羰基合铬(-II)酸钠 【8-2】写出下列配合物(配离子)的化学式: (1) 硫酸四氨合铜(II)(2) 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 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 二苯合铬 解:(1) [Cu(NH3)4]SO4(2) NH4[Cr(SCN)4(NH3)2] (3) [Al(OH)2(H2O)4]+(4) Cr(C6H6)2 【8-3】AgNO3能从Pt(NH3)6Cl4溶液中将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但在Pt(NH3)3Cl4中仅能沉淀出1/4的氯,试根据这些事实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结构式。 解:前者为[Pt(NH3)6]Cl4,后者为[PtCl3 (NH3)3]Cl 【8-4】画出下列配合物可能有的几异构体: (1) [PtClBr(NH3)py](平面正方形)(2) [Pt(NH3)4(NO2)Cl]Cl2 (3) [Pt(NH3)2(OH)Cl3] (4) [Pt(NH3)2(OH)2Cl2] 解:(1)有3种几何异构体,即在氯离子的对位可以分别是Br-, NH3或py。 (2)六配位应为正八面体构型,有2种几何异构体,即氯离子是在硝基的对位还是在邻位。 (3)六配位应为正八面体构型,有4种几何异构体,即氨的对位分别可以是氨、羟基和氯离子; 当氨的对位是氯离子时,在赤道平面上又可以有另一个氨的对位是羟基或是氯离子。

化学配位化合物练习题配位数与配位键

化学配位化合物练习题配位数与配位键 化学配位化合物练习题:配位数与配位键 化学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形成的有机或无 机配合物。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和配位键是研究该类化合物的重要参数。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读者加深对配位数和配位键的理解。 1. 练习题一:选择配位数最佳的答案 a) [Cu(NH3)4]2+ b) [PtCl6]2- 解析:配位数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周围的配体个数,每个配体通过一 个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相连。根据题目中的化合物,可以得出以下 结论: a) [Cu(NH3)4]2+:这个配合物是四配位的,因为四个氨分子作为配 体连接到一个铜离子上。 b) [PtCl6]2-:这个配合物是六配位的,因为六个氯离子作为配体连 接到一个铂离子上。 因此,答案是b) [PtCl6]2-。 2. 练习题二:填空题 填入下划线处适当的数字,使表达式成立:[Fe(H2O)_n]^(3+),其 中n为_?_。

解析:在这个化合物中,Fe离子通过配位键与水分子相连。根据题目,我们需要填写适当的数字以表示配位数。Fe离子的电荷为3+,即Fe^(3+)。根据配位数的定义,Fe与n个水分子相连,所以n表示配位数。 在填空题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化合物的电荷来得到答案。由于Fe 离子的电荷是3+,每个H2O分子贡献一个氧原子,而氧原子的电荷是 2-,所以需要填入的数字是6。因此,答案是6,即n=6。 3. 练习题三:配位键的类型 根据以下配合物的名称,判断配位键的种类:[Co(NH3)6]Cl3 解析:根据配合物的名称,可知其中所含的配体为氨分子(NH3)。氨分子通过氮原子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Co相连。根据氮的配位 能力,我们可以判断配位键的种类。 氮具有孤电子对,因此它可以通过孤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由于配体中每个NH3分子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氮可以通过孤电子对与 金属离子配位。因此,对于这个配合物,配位键的种类是孤对电子配 位键。 总结:配位数和配位键是描述化学配位化合物的重要参数。配位数 表示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体的数量,而配位键则是配体与中心金属离 子之间的化学键。通过练习题的回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 些概念。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 1. 是非判断题 1-1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1-2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组成。 1-3配位数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1-4配位化合物K s [Fe(CN) 5CO]的名称是五氰根?一氧化碳和铁(H)酸钾。 1-5 一般说来,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1-6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1-7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合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1- 8配合物的配位体都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抵消中心离子的正电荷。 1- 9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强。 1- 10在螯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1- 11配位物中心离子所提供杂化的轨道,其主量子数必须相同。 1- 12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类型。 1- 13外轨型配离子磁矩大,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1- 14配离子的配位键越稳定,其稳定常数越大。 1- 15氨水溶液不能装在铜制容器中,其原因是发生配位反应,生成 [Cu(NH 3)4]2+,使铜溶解。 1- 16在配离子[Cu(NH 3)4]2+解离平衡中,改变体系的酸度,不能使配离子平衡发生移动。 1- 17 已知[HglJ 2-的 4 =K 1, [HgClf -的 4 =K ?,,则反应[HgCI 4] 2-+4l -=[Hgl d 2-+4CI -的平衡常数为 K/K 20 1- 18 [Cu(NH 3)3]2+ 的积累稳定常数 B 3是反应[C U (NH 3)2]2+ + NH 3?[C U (NH 3)3]2+ 的平衡常数。 3 2 2 [Fe(C 2C 4)3] + e=[Fe(C 20)2] +C 2O 4,在标准状态时, _ 2+ 2 1- 20 已知 Hg +2e=Hg, =; [HgCI 4] -+2e=Hg+4CI -, 电池反应[HgCI 4]2 ?Hg 2+ + 4CI 的平衡常数计算式为 2 0.85 0.38 IgK 0.0592 。 1- 21 EDTA 商定法,目前之所以能够广泛被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能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 1 : 1的配合物。 1-19已知 3+ 2+ [Fe /Fe ]=,电极反应 计算式为: (Fe 3+ / Fe 2 ) 0.0592lg 3 c[Fe(C 2O 4)3 ]/c 2 2 c[Fe(C O )]/c c(C O )/c

配位化学习题(答案参考)

配位化学习题(答案参考) 配位化合物(01) 1.历史上记录的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配位化合物是( D ) A.硫酸六氨合钴(II) B.普鲁士蓝 C.硫酸四氨合铜(II) D.氯化二氨合银(I) 2.配位化学的奠基人是( D) A.阿仑尼乌斯 B.路易斯 C.鲍林 D.维尔纳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配合物的形成体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 B 配键是稳定的化学键 C 配键的强度可以和氢键相比较 D 四面体配合物中,不存在顺反几何异构现象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越多,其配位能力就越强 B 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也强 C CH3-C-OH配体是双齿配体 D 在[Cu(en)2]2+中,Cu2+的配位数是4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对于Ni2+来说,当配位数为6时,无论是强场或弱场配体本位,只能采用SP3d2杂化 B.对Ni2+来说,当本位数为4时,随配体的不同可采取dsp2或SP3杂化 C.无论中心离子杂化轨道是d2sp2或SP3d2,其构型均为八面体形

D.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13.下列配体的本位能力的强弱次序为(B )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9153344.html,/doc/5016026078.html,->NH3>NCS->H2O>X-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9153344.html,/doc/5016026078.html,->NH3>NCS->H2O>X- C.X->H2O>CH->NH3>NCS- D.X->CN->H2O>NH3>NCS- 14.在配位分子3KNO2.Co(NO3)2中,配位数为(D ) A 3 B 4 C 5 D 6 27.1 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的区别是什么?在NH4+离子中分别有多少 个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如何对其进行区分? 解配位共价键是指一对电子由两个原子共享,且此电子是由其中的一个原子提供的;共价键是指一对共用电子对,一旦形成这两种键就没有区别。在NH4+离子中有四个共价键,其中有一个是配位共价键。 27.4 求下列配位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分别是多少? (a) [Mo(CN)8]4-中的钼(b)Cu(en)22+中的铜(en为乙二胺) 解(a) 8 (b) 4 27.7 指出下列各金属中心离子的特征配为数:(a) CuⅠ(b) CuⅡ(c)AlⅢ (d) CoⅢ(e) ZnⅡ(f) FeⅡ(g) FeⅢ(h) AgⅠ。 解(a) 2 (b)4 (c)6 (d) 6,有时为4 (e) 4 (f) 6 (g) 6 (h) 2 27.9 标明下列各配位离子的电荷数:(a)[FeⅢ(CN)6] (b)[PtⅣ(NH3)3(H2O)Cl2] (c)[CrⅢ(NH3)2(H2O)2Cl2] (d)[PdⅡ(en)Cl2] (e)AlⅢ(H2O)2(OH)4]

普通化学习题答案-第九章 络合物(配位化合物)

第九章络合物(配位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离子中属于低自旋的是(C) A.[C oF6]3- B.[FeF6]3- C.[Fe(CN)6]3- D.[MnCl4]2-(μ=5.88) 2.下列分子或离子能做螯合剂的是(D) A.H2N—NH2 B.CH3COO— C.HO—OH D.H2NCH2CH2NH2 3.中心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络离子时,其空间构型为(D) A.直线型B平面四边形 C.正八面体 D.正四面体 4.下列试剂中能溶解Zn(OH)2、AgBr、Cr(OH)3、Fe(OH)3四种沉淀的是(B) A. 氨水 B.氰化钾溶液 C 硝酸 D.盐酸 5.已知Co(NH3)63++e=Co(NH3)62+的Eθ=0.10V , Eθ(Co3+/Co2+)=1.84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 A.K fθCo(NH3)62+]=K fθ[Co(NH3)63+] B. K fθ[Co(NH3)62+]>K fθ[Co(NH3)63+] C. K fθ[Co(NH3)62+]<K fθ[Co(NH3)63+] D.都不对 6.[Ni(CN)4]2—为平面四方形构型,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类型和d电子分别是(D) A.sp2,d7 B.sp3,d8 C.d2sp3,d6 D.dsp2,d8 二、填空题 1.碳酸氯·硝基·四氨合铂(Ⅳ)的化学式为[Pt(NH3)4(NO2)Cl]CO3,配体是NH3、NO2、Cl,配位原子是N、Cl ,配位数是6 2.氨水装在铜制容器中,发生配位反应,生成了[Cu(NH3)4]2+,使容器溶解。 3.向Cu2++4NH3=[Cu(NH3)4]2+体系中加入NH3,平衡将向正方向移动,加入CN—, 平衡将 向逆方向移动(填正、逆) 4.实验测得[Fe(CN)6]3-络离子的磁矩为1.7B.M.,则中心离子Fe3+采用了__d2sp3____杂化形式,是_内_轨型络合物。 5.[Ag(S2O3)2]3-的K fθ=a,[ AgCl2]-的K fθ=b则[Ag(S2O3)2]3-+ 2Cl-= [ AgCl2]-+ 2 S2O32-的平衡常数为b/a。 6.已知H2O和Cl—做配体时,Ni2+的八面体络合物水溶液难导电,该络合物中有两个Cl—,则该络合物的化学式为[Ni(Cl)2(H2O)4]。 三、简答题: 1. 写出下列络合物的化学式 硫酸二氯∙四氨合铂(Ⅳ) [Pt(NH3)4Cl2]SO3 二氯∙二乙二胺合镍(Ⅱ) [Ni(Cl)2(en)2]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A、D: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2ONH33Cl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36CoCN6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23Cl3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2PtCl6六氯合铂Ⅳ酸 C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中的配合物而言,NO2-以N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2-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3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34CO3+ B. CoNH35CO3+ C. PtenNH3CO3 D. Pten2NH3CO3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35CO3+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3CO3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2NH3CO3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34CO3+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3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3 B. ZnNH342+μ = 0 C. NiCN42-μ = 0 D. CA:BF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3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部排满电子,因此只会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D:NH4+离子是正面体结构,因此中心原子N原子发生了sp3杂化;C:NiCN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已知Ni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8,有2个单电子,但是NiCN42-配离子的μ = 0,可见配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成对,说明Ni2+离子与CN-离子配位时,中心原子Ni2+离子的3d轨道上的单电子发

天大无机化学第四版_思考题和习题答案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思考题 1. 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0.001mol·L-1,指出溶液导电能力的顺序,并把配离子写在方括号内。 (1) Pt(NH3)6C14(2) Cr(NH3)4Cl3(3) Co(NH3)6Cl3 (4) K2PtCl6 解:溶液导电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t(NH3)6]C14>[Co(NH3)]6Cl3>K2[PtCl6]> [Cr(NH3)4Cl2]Cl 2. PtCl4和氨水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t(NH3)4Cl4。将1mol此化合物用AgN03处理,得到2molAgCl。试推断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组分,并写出其结构式。 解:内界为:[PtCl2(NH3)4]2+、外界为:2Cl-、 [PtCl2(NH3)4]Cl2 3.下列说法哪些不正确? 说明理由。 (1)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不正确,有的配合物不存在外界。 (2) 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不正确,有少数非金属的高氧化态离子也可以作形成体、中性的原子

也可以成为形成体。 (3) 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不正确,在多齿配位体中配位体的数目不等于配位数。 (4)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不正确,配离子电荷是形成体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5) 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正确 4.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磁矩数据(B.M.)如下: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5.下列配离子中哪个磁矩最大? [Fe(CN)6]3-[Fe(CN)6]4-[Co(CN)6]3-[Ni(CN)4]2-[Mn(CN)6]3-

配位化合物专项练习题

配位化合物专项练习题 1. 什么是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与其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 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配体是一种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可 以通过给予中心金属离子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2. 配位键是如何形成的? 配位键是通过配体中的孤对电子与中心金属离子的空轨道相叠 加而形成的。配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配位键的强配方向是通过配体的孤对电子与中心金属离子的空d轨 道相叠加形成的;配位键的弱配方向是通过配体的孤对电子与中心 金属离子的空p轨道相叠加形成的。 3.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配体。 常见的配体包括水合物(H2O)、氨(NH3)、氯离子(Cl-)、溴离子(Br-)、碘离子(I-)、羰基(CO)、氰离子(CN-)等。 4. 请解释配位化合物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配位化合物的颜色是由于配体对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吸收能力不同而产生的。当配体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子时,产生电子跃迁,使配位化合物呈现出特定的颜色。不同的配体和中心金属离子会产生不同的电子吸收能力和波长范围,从而导致不同的颜色。 5. 配位化合物的形状如何确定? 配位化合物的形状取决于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配位键类型和配位数。根据配位键的强配方向和配位键的弱配方向,中心金属离子周围的配体可以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不同的形状。常见的形状包括线性形、四方形、八面体形、四面体形等。 6. 配位化合物与配体的关系如何? 配位化合物与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相互作用形成,配位键是通过配体的孤对电子与中心金属离子的空轨道相叠加而形成的。配体的类型、个数和排列方式决定了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形状。 7. 配位数与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配位数指的是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体的个数。一般来说,具有较高配位数的配位化合物通常更加稳定,因为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键数量增加,给予了配位化合物更多的稳定性。不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