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变异的分类

生物变异的分类详解

生物变异是指在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中发生的某种形式的遗传变异或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导致生物的基因组中出现新的特征或特点,使得其与其亲代或同种个体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发生的方式和表现出的性质将生物变异进行分类。

1. 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指由于基因重组、突变或基因突变等导致的基因层面的变化。遗传变异可以分为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发生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异,如染色体结构异常或染色体数目异常等。基因突变是指发生在基因水平上的变异,如基因的点突变、插入或缺失等。

2. 表现型变异

表现型变异是指由于基因表达调节、环境和营养等因素导致生物体个体表型特征差异。表现型变异包括形态变异、行为变异和生理变异等。

3. 生态位变异

生态位变异是指生物在其生态位中适应策略、行为和生理特征的变异。生态位变异反映了生物在其生境中所适应的特征和习性,经常与自然选择相关。

4. 生殖系统变异

生殖系统变异是指由于染色体或基因突变等导致的生殖系统变异,如生殖细胞的数目、种类

和结构等。

生物变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对于科学家们深入研究生物的基因和表现型特征等方面提供了便利。

生物的变异

河中高三理综生物第一轮复习 生物的变异 一. 知识网络 (一)基因突变: 1. 概念:由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实例:镰刀型贫血症。 2. 结果:形成等位基因。 3. 时期:在DNA复制时——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的间期。 4.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5. 特点: (1)普遍性:各种生物体均可能发生。 (2)随机性:生物体的各个细胞随时可能发生。 发生在体细胞不可遗传给后代,发生在生殖细胞可能遗传给后代。 发生时期越早,对生物个体性状影响越大。 (3)突变率低: (4)多害少利:利、害不是绝对的,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定。 (5)不定向:变为何种等位基因不确定,并且突变是可逆的。 6. 突变分类: 自然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 人工诱变:人为诱发产生的,提高突变率,提供更多的变异性状以便选择。 方法:物理——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太空技术——特殊环境条件 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 生物——某些病毒 (二)基因重组: 1. 时期:减数分裂: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受精作用:不同的精子和不同的卵细胞结合。 2. 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生物个体性状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为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3. 基因工程:不同生物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 比较: 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概念: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3)特点: ①一般可以进行显微镜检测。 ②形成不平衡配子:减数分裂后同时产生正常配子和异常配子。 ③绝大多数变异对生物不利,有的甚至死亡。 2.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以染色体条数为单位的增加或缺失而引起的变异: 先天愚型:47,+21,患者细胞中有三条21号染色体。 性腺发育不良:45,XO,患者只有一条性染色体。 (2)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倍增或倍减而引起的变异: ①二倍体:经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人等绝大多数动物、过半数的植物。 ②多倍体:经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 香蕉3n,马铃薯4n,小麦6n。 ③单倍体:经配子发育的生物体。 花粉发育的植物体、蜜蜂中的雄蜂。 3. 多倍体育种: 植株特点:植株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高。 (1)八倍体小麦: (2)三倍体西瓜: 无子蕃茄不经传粉受精生长素处理缩短生长周期二倍体果实 无子西瓜经花粉刺激秋水仙素处理不发育的种子三倍体果实 4. 单倍体育种: 植株特点: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1)育种优点:迅速获得纯系品种,缩短育种年限。 (2)育种过程:

第三节 微生物的变异

第四章微生物与外界环境 第四节微生物的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遗传,系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它是物种存在的基础;所谓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之间的不相似性,它是物种发展的基础。生物离开遗传和变异就没有进化。微生物的变异可以自发地发生,也可以人为地使之发生。由于微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称为遗传性变异;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一般不遗传给后代的变异,称为非遗传性变异。 (一)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 1.形态变异细菌在异常条件下生长发育时,可以发生形态的改变。如炭疽病猪咽喉部分离到的炭疽杆菌,多不呈现典型的竹节状排列,而是细长如丝状;慢性猪丹毒病猪心脏病变部的猪丹毒杆菌呈长丝状,都是细菌形态变异的实例。在实验室保存菌种,如不定期移植和通过易感动物接种,形态也会发生变异。 2.结构与抗原性变异 (1)荚膜变异有荚膜的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丧失其形成荚膜的能力,如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和特殊培养基上能形成荚膜,而在普通培养基上则不形成荚膜,当将其通过易感动物机体时,便可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复形成荚膜的能力。由于荚膜是致病菌的毒力因素之一,又是一种抗原物质,所以荚膜的丧失,必然导致病原菌毒力和抗原性的改变。 (2)鞭毛变异有鞭毛的细菌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失去鞭毛。如将有鞭毛的沙门氏菌培养于含0.075%~0.1%石炭酸的琼脂培养基上,可失去形成鞭毛的能力。细菌失去了鞭毛,亦就丧失了运动力和鞭毛抗原。 (3)芽孢变异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丧失形成芽孢的能力。如巴斯德培养强毒炭疽杆菌于43℃条件下,结果育成了不形成芽孢的菌株。 3.菌落特征变异细菌的菌落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即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S型菌落一般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R型菌落的表面粗糙、干而有皱纹、边缘不整齐。细菌的菌落在一定条件下从光滑型变为粗糙型时,称S→R变异。S→R变异时,细菌的毒力、生化反应、抗原性等也随之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较少出现R→S的回归变异。 4.毒力变异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有增强或减弱的变异。让病原微生物连续通过易感动物,可使其毒力增强。将病原微生物长期培养于不适宜的环境中(如培养于含化学物质的培养基或高温下)或反复通过非易感动物时,可使其毒力减弱,这种毒力减弱的菌株或毒株可用于疫苗的制造。如炭疽芽孢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都是利用毒力减弱的菌株或毒株制造的预防用生物制品。 5.耐药性变异细菌对许多抗菌药物是敏感的,但发现在使用某些药物治疗疾病过程中,其疗效逐渐降低,甚至无效,这是由于细菌对该种药物产生了抵抗力,这种现象为耐药性变异,如对青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耐药性变异后,成为对青霉素有耐受性的菌株。细菌的耐药性大多是自发突变,也有是由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三大可遗传变异知识点整理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一.三大可遗传变异 1.三大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2.不同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类型 生物类型⎩ ⎪⎪ ⎨⎪⎪ ⎧ ⎭ ⎬⎫ 病毒 原核生物只有基因突变 真核生物⎩⎪⎨⎪⎧ 有性生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无性生殖⎩⎨⎧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机理和特点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肽链的影响 备注 替换 小 只改变1个氨基酸的种类或不改变 替换的结果也可能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或延迟终止 增添 大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响插 ①增添或缺失的位置越靠

2.基因突变的类型 (1)显性突变:aa→Aa(当代可表现) (2)隐性突变 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如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子。 ②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若发生隐性突变(如X A Y→X a Y),当代可表现。 3.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生物性状 原因:基因突变→mRNA上密码子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可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生物性状改变。 4.DNA中碱基对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3个原因 (1)DNA分子上碱基对改变可能在非编码部位(如内含子和非编码区)。 (2)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多种密码子可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碱基改变,不一定改变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 (3)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一个A→a,此时性状不改变。 5.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1)如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子代。由于多数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体细胞基因突变对后代影响较小。 (5)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对于进行有性生殖 6.影响基因突变的外因和内因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生物的变异是指在一种或多种特征或性状中存在差异的现象。这种差异可以是遗传上的,也可以是环境等外部因素引起的。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本现象之一,它为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可能性。 生物变异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生物的演化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生物变异,我们可以对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此外,生物变异也是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深入研究生物变异的机制,我们能够为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从生物变异的定义和概念以及其原因和机制两个方面对生物变异进行详细探讨。通过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揭示生物变异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前景。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生物变异的定义和概念,阐明生

物变异的基本概念和范围。然后,我们将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突变等对生物变异的影响。最后,我们将总结生物变异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本文将通过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生物变异的知识和意义,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和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生物变异的关注和兴趣,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物的变异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 生物变异的定义和概念:首先,文章将对生物变异进行定义和概念的介绍,阐明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遗传信息的改变。这一部分将介绍变异的种类、特点以及其在进化中的重要性。 - 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机制:其次,文章将探讨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机制。变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突变和遗传重组等,而变异的机制则可能涉及基因突变、染色体重组等遗传变化过程。这一部分将详细阐述生物变异背后的遗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1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 (3)条件:

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4、密码子 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碱基为1个密码子。 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 ③密码子起始密码:AUG、GUG(64个) 终止密码:UAA、UAG、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淀粉的圆粒和皱粒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

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

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 生物遗传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存在且不可避免的现象。生物的遗传变异是指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这种变异对于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并介绍一些常见的遗传变异类型。 一、突变是生物遗传变异的主要机制之一。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突然而非正常的改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或缺失突变等。点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突变类型,它是指DNA中的一个碱基被替换成另一种碱基,从而导致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插入突变是指DNA中插入了一段额外的碱基,导致蛋白质合成时产生错误的氨基酸序列。缺失突变则是指DNA中丢失了一段碱基,导致蛋白质合成时缺失相应的氨基酸。 二、基因重组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遗传变异机制。基因重组是指在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DNA片段发生重新组合的现象。这种重新组合可以是同一染色体上的DNA片段之间的重组,也可以是不同染色体之间的重组。基因重组导致了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基因组组合。 三、转座子是一类可以移动到基因组中不同位置的DNA片段。转座子是一种自主复制的DNA序列,它可以通过剪切和粘贴的方式移动到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转座子的移动会导致基因组的结构改变,进而引起生物遗传变异。四、DNA甲基化是一种通过添加甲基基团来改变DNA序列的机制。DNA甲基化是生物遗传变异中的一种表观遗传现象,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可以导致某些基因的沉默,从而改变个体的表型特征。

除了以上几种机制,还有一些其他的生物遗传变异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基因重复是指某些基因在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这些基因的重复拷贝可以发生突变,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另外,基因转座是指基因组中的DNA片段可以从一个 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从而改变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得生物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产生了多样性。 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不仅仅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机 制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进化出更适应生存的特征。遗传变异的多样性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基础,也为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保障。 总之,生物遗传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生物进化和适应性的基础。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包括突变、基因重组、转座子、DNA甲基化等多种方式。这些机制相互作用,使得生物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产生了多样性,为物种的进化和适应性提供了保障。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浙科版)教案:必修2 第6单元 第19讲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生物

第19讲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生 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生物变异的来源——染色体畸变 2.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①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a);②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③转基因技术(a);④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c); ⑤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b) 一、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1.染色体畸变 (1)概念: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分类: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概念: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类型 ①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 ②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 ③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的现象。 ④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3)遗传效应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也发生改变。

(4)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因素 经研究表明,凡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3.染色体数目变异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类型 ①概念: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②类型 a.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的。 b.非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 ①概念: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 ②特点 a.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 b.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 c.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3)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①二倍体 a.概念:由体细胞发育而来,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b.类型: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半数以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②多倍体 a.概念:通常把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超过两个的生物称为多倍体。 b.类型: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已知被子植物中有1/3或更多的物种是多倍体植物。 c.产生:多倍体常是二倍体祖先经过染色体数加倍或种间杂交产生的。 ③单倍体 a.概念: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来,其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b.类型:昆虫中的雄蜂、雄蚁等就是正常的单倍体生物,它们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相对于动物,植物的单倍体较为多见。 (4)非整倍体变异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础知识汇总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础知识汇总 一、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有耳垂和无耳垂 3.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例1.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辣椒花的白色和黄瓜花的黄色 B.豌豆的矮茎和种皮的绿色 C.宠物狗的棕色毛和卷毛 D.兔子的长毛和短毛 二、遗传与变异、变异的类型 1.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2.变异:亲子之间和子代各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一猪九仔,十个相)。 3. 变异的类型: 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能传给后代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发生变化,不能传给后代的变异。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材料2: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以粒大、甜度高、产量高而著称。有人将其引入到攀枝花种植,其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大大降低。 材料3: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红果皮圆形果和绿果皮扁形果的苹果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果皮扁形果和绿果皮园形果两种与亲本不同等新类型。 (1)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叫做,材料二及材料三所描述的现象叫做。(2)吐鲁番的葡萄在攀枝花种植品质降低到变异与红果皮扁形果和绿果皮园形果的变异相比较,前者是的变异,后者是的变异。引起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后者涉及到的改变。 三、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细胞核: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有许多能被被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为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其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动物遗传变异

动物遗传变异 动物遗传变异是指动物个体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某种程度的 突变或变异现象。这种变异可以在个体或种群层面上观察到,对动物 物种的进化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将探讨动物遗传 变异的原因、类型以及对动物进化和生存的意义。 一、动物遗传变异的原因 动物遗传变异的原因可以是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环 境因素等。 1.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动物在适应环境中的优胜劣汰过程。在自然环境中, 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和繁衍后代,而无法适应环境的个体很 可能会被淘汰。因此,适应环境的个体具有更大的生存机会,其遗传 信息也更容易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导致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生变化。 2.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变异可能是由于 DNA复制错误,外界化学物质的影响,或者是自然辐射等原因引起的。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生物的性状或表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对环境的 适应性。 3.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染色体的重组和基因的交换,导致基因组的重新组合。这种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组合,使得个 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增大。基因重组是种群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 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食物、温度、湿度、光照等。这些环境因素对动物的 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动物个体可 能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以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 二、动物遗传变异的类型 动物遗传变异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排、 染色体重组、基因副本数变异等。 1.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这些突变会导致DNA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功能。 2. 基因重排 基因重排是指染色体上基因的重组和重排,结果是形成具有新组合 基因的染色体。这种变异可以增加基因组的多样性,从而增加种群的 适应性。 3. 染色体重组 染色体重组是指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和重新连接的过程。这种重组 可以导致基因组的重新组合,使得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增加。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的基因突变学得如何?生物的基因突变非常重要,也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第一节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 (1)普遍性 (2)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3)低频性 (4)多数有害性 (5)不定向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第二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例: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例: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 ______ (2)AaBb _______

生物变异的分类

生物变异的分类 生物变异是指在生物体的基因组中,由于基因的突变、基因重排或基因组重组等原因,导致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的现象。根据变异的方式和特点,可以将生物变异分为以下几类。 一、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生物个体基因序列发生突变的现象。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两种类型。 1. 点突变 点突变是指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包括碱基替代、插入或缺失等。这种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的编码信息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例如,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就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 2. 插入/缺失突变 插入/缺失突变是指基因中的一段碱基序列被插入或缺失,导致基因的读框发生错位,从而影响基因的翻译和表达。这种突变也会导致基因产生异常的蛋白质,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例如,插入/缺失突变在肿瘤细胞中常常发生,导致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丧失,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二、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

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1.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缺失是指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丢失或缺失,使得个体缺乏某些基因的表达。这种变异可能导致个体发育不良或出现某些遗传病。 2. 染色体重复 染色体重复是指染色体上的某一段基因序列发生重复,导致个体中某些基因的拷贝数增加。这种变异可能导致基因的过度表达,进而引发疾病的发生。 3. 染色体倒位 染色体倒位是指染色体上的一段基因序列发生了颠倒,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异可能导致基因的错配,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功能。 4. 染色体易位 染色体易位是指染色体上的一段基因序列与另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交换位置,导致基因的组合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可能导致新的基因组合产生,从而影响个体的表型特征。 三、基因组重组 基因组重组是指基因组中的基因序列发生重组,导致个体的基因组结构发生改变。基因组重组包括基因重排和基因重复。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一生物单元必背知识清单(默写版)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仅由因素引起,遗传物质。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引起。有三种:、和。 可遗传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请说明理由:。 2.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状细胞贫血 ①症状:红细胞是弯曲的状。 ②检测:可用显微镜观察确认。正常人红细胞是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是状。 ③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被替换成了,从而使血红蛋白结构改变。 根本原因:血红蛋白基因中发生替换。 (2)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而引起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①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体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3.细胞的癌变 (1)细胞癌变的机理 ①原癌基因: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所必须的,这类基因一旦 而导致相应蛋白质,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②抑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细胞的的,或者促进,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2)癌细胞的特征:能够,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容易在体内等。 4基因突变的原因 (1)原因:①外因:、和②内因:偶尔发生错误 (2)特点:

①: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所有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共同来源。 ②: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 ③: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基因突变的方向和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④: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⑤:基因突变对生物有三种情况:有利、有害、中性,但多数是有害的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为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6.基因重组 (1)概念:。 (2)时间:过程。 (3)结果:产生。 (4)类型(自然状态下) ①型: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可能会随 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重组。 ①型:期,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 自由组合。 (5)意义:是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有重要意义。 易错辨析: 1.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某些环境因素或生物内部因素均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3.基因重组只会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 4.“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 5.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广泛发生于所有生物中。() 6.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低频性,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个体往往不多。() 7.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从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8. Aa 这对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9.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 型与加热杀死的S 型菌混合产生了S 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难点解读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重难点解读 一染色体变异的种类 1.染色体结构变异 包括⑴缺失、⑵重复、⑶倒位、⑷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排列的数量或顺序,从而改变性状。5号染色 体的缺失是由猫综合征引起的。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有两种类型: ⑴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人类的21三体综合症,是由于21号染色体有3条造成的。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繁殖或减少,如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形成。 巩固训练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其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状况为:abcde。则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 是() a、 abcb。abcdefc。放弃。憎恶 二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判断 1.染色体组的概念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 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染色体。 要形成染色体组,应满足以下条件:① 染色体组不包含同源染色体;② 染色体组中 染色体的形状、大小和功能不同;③ 基因组包含一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但不能重复。 2.染色体组数目的判别 ① 根据染色体形态,如果细胞中有多条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则存在多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 几个染色体组。 ③ 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形态,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巩固训练2.下列对染色体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一起源的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 b.通常指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数 c、人类体细胞中有两组染色体 d.普通小麦的花粉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巩固训练3下图所示细胞所在的生物体有多少倍性? 三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主要区别 1.通过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无论包含多少染色体组,都被称为单倍体。例如,蜜 蜂的雄蜂、普通小麦的花粉和通过体外花药培养获得的植物。 2.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新个体,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蜜蜂的工蜂、果蝇、水稻等等。 分化的方法可以缩写为“两种观点”:一种是看它是由受精卵还是配子发育而来。如 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则为单倍体;如果一个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它包含几 个染色体组,也就是说,几个倍性。 巩固训练4.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不包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只有一个基因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包含一个基因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5号普通小麦为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体外培养(组织培养技术)培育 了小麦幼苗 a.三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c、六倍体,包含六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单倍体,包含一个染色体组,21条 染色体 四单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和杂种植株的区别 (1)单倍体植物:生长微弱,通常高度不育。 ⑵多倍体植株:茎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比较大,营养物质丰富,但发育迟缓结 实率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学习目标】 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意义。 3、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生物变异有两种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2.两种变异的区别: 3.变异类型之间的关系: 要点诠释: (1)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②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要点二、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症状:细胞呈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直接原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一个氨基酸(β链的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引起的,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不正常的缬氨酸。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研究 要点诠释:突变的原因: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 (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由于这是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解旋形成单链DNA,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改变缺失 增添

要点诠释: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引起基因突变,另外,RNA通常为单链,更易发生突变。 (3)原因: ①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②外因——诱变因素: 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 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 4.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要点诠释: 对基因突变“随机性”的剖析 a.时间上的随机:它可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 b.部位上的随机:基因突变既可发生于体细胞中,也可发生于生殖细胞中。若为前者,一般不传递给后代;若为后者,则可产生带有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进而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 ③稀有性:自然突变率低 ④多害少利性:大多基因突变会给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 ⑤不定向性: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只改变基因的表现形式,由A变成A1、A2、A3…a1、a2、a3…或由a变成A1、A2、A3…a1、a2、a3…)基因突变产生了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 (2)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要点三、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3.类型:【基因重组未发布基因重组的类型】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造成的重组

第十八讲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十八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亲子间具有的性。 2.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之间具有的性。 3.性状:生物体、生理和行为方式等特征的统称。 4.相对性状:生物性状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5.转基因技术 (1)概念:把一种生物的,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中培育生物的技术。 (2)转基因生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生物叫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表现出所控制的性状。 (3)转基因超级鼠。(见课本27页)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在生物生殖的过程中,传递的是。 (4)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转基因超级鼠、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抗虫棉、转基因大豆等。其中抗虫棉的生态意义是。 (5)萝卜的地上部分为色,地下部分为色,说明性状的表现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DNA和染色体 (1)染色体由和组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和都是一定的。 (2)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的DNA片段。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有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个基因。(3)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DNA分子也是存在的,基因也是存在的。 2.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和。 3.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基因数量的变化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其上的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转移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时,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另一条来自,成对的基因也是如此。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亲代染色体的数量,从而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3)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是:(以亲代染色体数量为2n为例)。 知识点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学之父是指。 2.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和之分,如果D表示,d表示隐性,则成对的基因可能有DD、Dd、dd三种情况,其中DD、Dd的基因表现是由控制的性状,dd的基因表现是由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