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研究
江西文化遗产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初探

江西文化遗产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初探作者:李泽梅况宇翔朱伟红来源:《工业设计》2020年第09期摘要:江西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资源,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和调查法等方法,先对江西现有文化资源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其次对现有的基于江西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品案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分析现有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江西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關键词:江西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9-0127-021文化创意产品概述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可以是文化创意产业中产出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的组合。
它可以是由创意人群结合特定文化元素内涵设计开发的制品,包括工业产品、建筑、影视、动漫、表演、广告、服装等。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意产品可以是创作者运用特定的文化元素设计出带有文化内涵的工业产品,如日常生活用品、家居等。
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精神消费产品,是创意者将文化内涵与自身思想创造性结合的物质载体。
它具有商品属性,既能够产生经济效益又能传播精神文化内涵。
2江西文化遗产资源概述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指有形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出土文物、古遗址、墓葬、建筑、艺术品、文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主要包括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民间习俗、文学故事、传统的手工艺、表演艺术、节庆活动等。
2.1江西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析江西省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9处。
江西开发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如西汉海昏侯墓,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出土文物十分丰富;红色文化是江西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它不仅拥有井冈山革命遗址等众多的革命遗址,还拥有南昌、瑞金等红色文化名城;江西寺庙佛塔众多,有三清山、龙虎山等古建筑群,对研究道教、佛教文化有着重大影响;瓷都景德镇成立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收藏了考古发掘和后期修复的精美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江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及其对策研究

[ 关键词 ] 文化产业 ; 旅游产业 ; 融合途径 ; 江 西
[ 中图分 类号]Gl 1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6 4 6 3 ( 2 0 1 3 ) 0 2— 0 0 4 3一 o 4
经 济。
・・ —— —
43 ・ — - — —
术边界 由此 也 逐 渐模 糊 , 渐 渐 形 成 一 致 的 技术 基础 。 2 . 产品融合 。 文化产业 中的相关文化产 品及服务通过 与不 同产业功能 的旅 游产 品进 行整合 , 可 以形成 具有 多功能的旅游服 务产业链 。大致 可以将其分 为四 个部分 , 一是与 旅游观 光相 关产 品。与 旅游 观光 相关的产 品主要 以 自然风 光 为特色 的景 区景点 、 大型游乐场所等 为主。在旅游产 品开发过程 中融 人特定文化 元 素 , 通过旅 游者 的 内在 素养 和不 同 的文化教 育背 景 , 结合特 有 的地域文 化 以及 导游 工作人员 的解 说服务 , 体会 当地 的文化 内涵和精 髓, 并在旅游 观光的同时 , 带动休 闲娱乐等服务业 的发展 。二是与旅 游购物相关产品 。与旅游 购物 相关 的产品主要是 以地方特 色产 品等作为 消费者 在整个旅游 过程 中购买的文化产品 。在旅游产 品 中融入文化 的元 素 , 容 易引起 消费者 的文 化认 同 与共 鸣而购买 相应 文化产 品 , 从 而进 一步 推动旅 游文化产品的生产 与销 售。三是 与旅 游介体相关 产品。与旅 游介 体相关 的产 品主要 包括 酒店 、 交 通、 餐饮这些载体 。文化的传播 以旅游 为依托 , 而 旅游 以住 宿 、 交通 、 旅行 社等旅 游介 体为 依托 , 所 以建立完善 的基础服务设施是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 的保 证和支持 , 也 是文化 产业 和旅游产 业 融合 的 基础工程 。四是与旅游宣传相关 产品。与旅游宣 传相 关 的产 品主要包括广播 电视 、 新 闻媒 体 、 网络 媒体等载体 。通过各种媒介进行 宣传 是文化旅游 产品市场营销 的重要手段 , 通过广告 、 网络等平 台 为消费者 提供更 多 资讯 服 务 , 既丰富 了产 品的宣 传内容 , 又促 进 了广播电视电影服 务业 、 新 闻业 和 I T等行业 的发展 。 以上 四大相关产 品的融合本质上是 文化产 品 及服务与旅游产 品及服务之间的交叉整合 。 自然 景观 、 名胜古 迹 、 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和旅游 资源 作为不可 再 生也 是 稀缺 资 源推 动 着旅 游 业 的发 展, 是文化产 业 和旅游产 业发 展和融合 的基 础 和 根源。从 产业发 展规律 的角 度看 , 旅 游 产业 和 文 化产业 相互融合 , 相得益彰 , 相辅 相成。站在旅游 产业 的角度看 , 发 展文化 产业则 凸显社 会 核心 价 值; 站在 文化产业的角度看 , 发展旅游产业则 重在
江西出台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

技资源 统 筹 中心不 久前组 织召 发 条件 改善 、建设经 费落实 、 研究 中心建 设验 收会 。科 技厅 服务 等情况 。
科 研 和 生 产 实 际相 结 合 , 积 极
处长 主持 。
场 考察 ,审 阅 了相关材 料 ,经 了合 同书规 定 的组 建任务 ,同
工 程 中心主任 周世生 教授 质询 和讨 论 ,一致认 为工程 中 意 通 过 验 收 。
汇 报 了工程 中心 自2 0 0 9 年 组建 心立足 印刷包 装产业 技术开 发
中 国 包 装2 0 1 4 . 3 I 81
开 了陕西省 印刷包 装工程 技术 产业 化 技术开 发 、为 行业企 业 开展 产学研 合作 ,定位准 确 , 特色 鲜 明, 己成 为陕西 省 印刷
许春 霞副厅 长到会 并讲话 。会
验 收委 员会 经 听取 了工 程 包装 领域技 术创新 、人才 培养
议 由科 技厅 发展计 划处 张薇副 中心建 设情况汇 报 ,进 行 了现 和 学 术 交 流 的 重 要 基 地 , 完 成
资讯 ・ 业 界 动 态
江西 出台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产 业大力发展
日前 ,江 西省 出台 《 关 于 搭建 投融 资平 台,鼓励 民间资 《 措 施 》提 出扶 持传统媒 体与 加 快文化 创意产 业若干 政策措 本进入 文化 创意产 业领域 ,让 新 媒 体 融 合 、 原 创 创 意 作 品 施》 ( 以下简 称 《 措 施》 ) , 文化 企业 向科技 、生态 、 电商 出版 、绿 色高端 印刷 、现 代 出
重视和加强 。
赣傩面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赣傩面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作者:王家飞来源:《工业设计》2019年第09期关键词:傩面具;赣傩;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赣傩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与现代设计结合,研发一系列具有相当份量的产品,对于促进江西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选取赣傩中最有代表性的面具作为切入点,尝试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去理解、传承、创新,以实践的精神为江西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切实做一点探索。
1赣傩傩,亦称“大傩”,其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有关,意为“迎神赛会,驱逐疫鬼”。
赣傩,又称江西傩,是中国傩文化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
中国的傩文化颇为丰富,包括傩舞、傩戏、傩面具、傩庙、傩兵器等,涉及人类学、民俗学、戏剧学等,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赣傩是中国傩的一部分,既有傩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赣傩始于殷商,两干多年来,虽历经演变,但基本保存了自汉代以来的古傩风貌。
直到今天,除了宫廷傩消失而无法考证之外,江西几乎保存了所有跟傩有关的种类,如官傩、乡人傩、族傩、家傩、游艺傩等,构建了颇有特色的赣傩文化群。
2赣傩面具2.1工艺赣傩面具按照功用可分为傩祭面具和傩舞面具。
祭祀用的面具一般较为庄重、神秘,整体厚重,体量感十足;傩舞面具因考虑到舞蹈时的需要,较为轻巧,形象也更为活泼一些。
这两种面具虽然使用的场合不一样,但其工艺基本一致。
赣傩的制作可以归纳为起师、选材、成胎、绘图、雕刻、打磨、上漆等七道主要工序。
起师是指面具形象的選择,如开山、雷公等;材料则一般选择质地坚实的杨柳木或者香樟木,现在民间多用香樟木,因香樟木是江西的特色资源,有利于突显地域特色;成胎即用斧等工具砍凿出大致的轮廓,也称为粗胎;绘图即用墨色描绘出面具的主体造型、装饰纹样等;雕刻则多采用浅浮雕、圆雕、透雕等;打磨是指用砂纸或砂轮平整面具的表面;最后是上漆。
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马虎不得。
2.2寓意不同类型的傩面具,其寓意是不同的。
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集创意、设计、艺术和文化元素于一体的产业形态,它对于传承和创新两方面的要求十分重要。
传承是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将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相融合,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创新则是指在传承基础上,寻求新的思路、新的表达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技艺。
在传统技艺传承中,一方面要尊重传统,保持技艺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意。
比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可以通过加入现代设计元素,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又比如传统绘画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新的绘画形式和艺术效果。
二、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元素的应用。
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传承是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创新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再造。
例如,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可以开展与艺术、设计和创意结合的相关活动,创造出更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文化节庆形式。
三、艺术表达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密切相关,艺术表达是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形式。
传承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保留和发扬,创新是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改变和创造。
例如,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艺术舞蹈表演,或者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进行融合创作,都是艺术表达的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
四、产业模式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涉及到文化和艺术,也涉及到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延续和优化,创新是对传统产业模式进行改变和创造。
例如,在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渠道中,传统的实体店面销售可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发展。
又例如,传统的影视产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传播和商业模式创新。
五、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不仅需要有传统技艺和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有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以江西苎

THE BUSINESS CIRCULATE | 商业流通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一带一路”倡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以江西苎麻文化为例邓 菲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6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了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倡议构想。
始于中国汉代时期的“丝绸之路”,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不是简单的东西方运输货物的商业贸易路线,伴随着不同文明碰撞出的火花,已然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是举世闻名的历史符号,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精神之路。
“一带一路”沿线不仅有着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丰富遗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富庶宝库。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得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文交流愈加深入,那么如何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内涵,创新文化旅游品牌就需要加以深入研究。
一、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契机,助力文旅合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2015年10月17日,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30余座城市在古都开封联合组建“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共同谱写丝路华章。
通过在旅游节庆活动、旅游品牌培育、特色市场开发、旅游客源互送、新媒体宣传和国际旅游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力求能够全方位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加深文化旅游的探讨与交流。
“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尚文化同质化的今天,其独特的底蕴和差异化的内涵便显得格外迷人,魅力十足。
基于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导效应,助力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外交流与文旅合作,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江西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产品和主要商品输出地之一,而苎麻文化在江西已经传承了2600余年,在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丹霞”龙虎山的崖墓悬棺发掘的文物中,就有年代最早的苎麻印花布。
非遗文创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模式

非遗文创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模式在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的途径,也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意元素,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一、非遗文创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意义1、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非遗往往面临着传承困难、技艺失传等问题。
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可以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和产品中,使其更贴近大众生活,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创造有利条件。
2、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非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技艺和传统的审美观念,这些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
将非遗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可以开发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3、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方式,促进文化产业在内容、形式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4、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通过合作,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遗文创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模式1、授权合作模式非遗传承人或相关机构将非遗的知识产权授权给文化创意企业,企业根据授权进行产品开发和营销。
例如,某刺绣非遗传承人将其刺绣图案授权给一家服装企业,用于设计制作时尚的刺绣服装。
2、合作开发模式非遗传承人与文化创意企业共同成立团队,合作开发新的文创产品。
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非遗传承人提供技艺和文化内涵,企业负责设计、营销和推广。
比如,一家陶瓷企业与某位陶瓷非遗传承人合作,共同研发具有创新性的陶瓷工艺品。
3、产业融合模式将非遗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形成新的业态。
比如,将非遗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非遗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将非遗与教育产业相结合,开展非遗培训和教育活动。
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李建明

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化创意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是高技术化和高文化化的统一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抓手。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举世瞩目的新兴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省将文化创意产业列入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确定了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
伴随着全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历史进程,江西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成就,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但是,由于基础薄弱、意识滞后、经济欠发达,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有效解决,将成为制约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本文针对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更加有力的发展对策,以期推动江西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涵辨析(一)文化产业内涵“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
我国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在实体结构上,可分为市场型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产业。
在发展结构上,可分为基础型文化产业和特色性文化产业。
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有三个层次:一是以生产、销售主体文化产品为主的“核心层次”,如新闻、出版发行、图书、报刊、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等;二是以文化服务为主的“外围层次”,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旅游、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博物馆、经纪人等;三是向其他产品提供文化附加值的“关联层次”,如文化用品、装潢、装饰、设备、形象设计等。
从产业分类看,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二)创意产业内涵“创意产业”一词最早由英国人提出来,又译为“创意工业”或“创意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c np yatnint ef l wigtrep r :h h ru h c aii f h rdt n l utr, eu eo mep c l ree n s a a t t ot ol n e at tetoo g r t t o et io a l e t s fs e ui lme t, e o h o h s e vy t a i c u h o a
江西 的传 统文化与创意产业巧妙地加 以融合利用 , 将是使江 西文化创意产业大放光彩 的可行之路 。 1 江西传统文化元素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 文化 经历 五千年历史的积淀 , 其传统文化元素
诗人陶渊 明, 最能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 的 山正是九 江庐 山; 修 水, 一个很偏远小县 孕育 了江西诗派 的代表人物 黄庭坚 、 国 学 大师陈寅恪这 样 的文 化巨擘 ; ̄ l一个 交通很 不发 达的 l ), t I 小城竟然能产生像汤显祖 、 王安石这样代表 中国传 统文化的 世界级 人物; 吉安 , 一个藏 在 山里, 人们误 以为是穷 山恶 总被 水 出丑妇 刁民的红色革命老 区, 史上 曾诞生过 文天祥 、 历 欧 阳修 、 解缙这样 的大文豪和 大奇士 ; 源是宋 代理学大 师朱 婺 熹、 铁道 工程 师詹天佑 的故里; 陆九 渊是宋 明两 代主观 唯心
摘 要 : 国传 统文化是现代创意的源泉 , 我 是现代创 意的文化根 基 , 江西传 统文化底蕴 深厚 , 江西为依托 , 通过创 意使江西传统文化元素大放异彩 , 同时也提高 江西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 为江西文化创意产业 的发展
提供 源源不断的动力。 依托传 统文化应从对传统文化 内涵的整体创新、 个别元素 的借鉴和打造名片式的历史人物三方面入手。
传 统 文 化 与
文
创 化
意 产
业 融
△
( 江西经济管理 干部学院, 西 南昌 308) 江 308 (i g intue f c nmi A mi s a r, i g i nh n 30 8 J n x Istt o E o o c d n t t s J n xNac ag 3 0 8 ) a i ir o a
关键词 :传统文化 ; 文化创 意产业 ; 融合 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 : 2 G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6 1 7 2(0 i .150 1 7- 9 一 1) 0 5 .3 4 2 2
Ab ta t Th a i o a ie ec l r s h r i f d m r ai i T ec l r f in x r v n ec n t c a k t e - s r c : et dt n l r i Ch n s u t ei t eo g n o u i mo e c e t t h u t eo a g i o i c a a eb c c n v y. u J p r o f re g . h r f r , h u d d v lp o rc ai i d sr n t eb sso . n a d we c n p o a a eo rc l r h o g u isa o T e e o e we s o l e eo u r t t i u t o a i fi On o eh n , a r p g t u u t et r u h e vy n y h t u c a ii ; n t eo h rh n , a d o c l lme t t u u t r l r d cs I n e e d o u a i o a u t r , e vy r t t o t e a d we c n a d s mel a e ns o o rc l a o u t. f h o e u p wewa t o d p n n o r r d t n l l e t t i c u
江 西
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 合研究
Suyo teItgaino Taiirl utr 1J n utrlCetVt I uty t f h nerto f rdt0a C 1uei XadC l a raiiy n sr d l u d
崔玉霞
C i xa u i Yu
a . pasf m uca c毒 n t e h i f osh t . dh m s a e e o
0 引言
¨
1 .
‘ .
Ke wod : a i o a l r;Cutr l etvt d sr;Itg aina dCraii y rs Trdt n l t e i Cu u l a aii I ut u Cr y n y ne rt n e t t o vy
主义—— “ 心学 ” 的开 山祖 , 与朱熹齐名, 是江西省金溪人 : 大 词 人辛弃疾在江西沿 山生活 了二十多 年, 宋八 大家, 唐 江西 一省就有欧 阳修 、 王安石 、 曾巩 三大 家。 在哲学 方面, 纵观 中华民族文 化史 , 明以后在 中国哲 宋
辈 出, 独领风骚 。 文学方面 , 在 最能代表江西人的就是九江大
传统 文化 是指一个 民族在 与 自然界长期 交往活动 中所 形成和积 淀下来 的物质和精神各种事物的总和 。 江西历 史悠久, 文化积淀沉厚 。江西几千年 的发展 为后 人 留下 了难 以数计 的文化瑰宝, 些都 是我们应该 加以传承 这 的精神财 富 。守着金矿 不会挖, 西近几年 的文化创意产 使江 业错失 了很多成功 的机会,与发达省份相 比还不尽如人意 。 因此 , 何做 大做强江 西的文 化创意产 业, 足本土传统 文 如 立 化是 关键 ,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江西所独有 的宝藏 ,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