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越古镇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

腾越古镇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
腾越古镇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

腾越古镇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腾越古镇位于云南省西部重镇——腾冲县县城的观音塘片区,腾冲县在国内外都是有较高知名度的地区,素以“西南丝绸之路”必经的边陲重镇闻名,近代以著名侨乡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闻名于世。

随着腾冲县对外开放和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腾冲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中外游客和商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伴随着各项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配套居住设施的不足逐渐凸现,为了提升腾冲县的建设风貌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商气旺盛。居住雅致的社区,经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腾冲县腾越古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特制订了在观音塘片区实施此项目的开发建设。

为了推动腾冲县旅游文化及居住文化的保护性发展,缓解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改善城市景观环境,充实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及居住功能,推动腾冲县各项经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功能定位:

腾越古镇旨在为国内外人士提供一个商业交流和高端居住平台。其功能包括:餐饮住宿,商务交流,娱乐展演,旅游休闲和高端居住,古镇空间由商住区。居住区和商步行街等三个功能区组成,各功能区的建筑及外部环境按江南民居的街道广场的形态进行有机布局和设计。

项目规划目标: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维护和继承城市和传统风貌与文脉,改善生态环境,使项目区

与周边区协调、持续发展。

2、缓解城市中心区居住环境压力,充实城市商业旅游文化配套功

能,创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人居环境。

3、承续当地商业与居住功能充分和谐的人居理念,建立一个高度

发达的高品质商住型示范小区。

4、顺应国家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的趋势,提供一个商务旅游的目的

站,提升腾冲旅游文化事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5、构建一个居住、商务交流的平台,按照把腾冲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西部江南水乡城市风貌的古城的总体规划,在此指导下,探索科学规

划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设途径。

第二章 环境分析

一、地理区位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高黎贡山西麓,是著名的侨乡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外东径98°05'—90°46'。北纬24°38'—25°52',东西

最大地理横跨69 km,南北最大地理纵跨137km,面积5719km2 ,腾冲县东邻保山市,南接龙陵县,西南与梁河县.盈江县相连,东北与泸水县接壤,北部和西部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达148.075km,与保山、昆明、德宏均有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保龙高速干道及腾冲机场的建设完成,腾冲必将成为滇西国际大通道上一颗更加耀眼的明珠。

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腾冲县城是腾冲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建于唐德宗时期的西源城,距今已有1200余年,是我国与东南亚商贸往来的一个重要通道。全县地势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坝镶间的地势县域内依山顺水切割成若干块较大的河谷盆地,中部的火山熔岩台地为我国最典型 的第纪四纪火山地貌区,腾冲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是云南多雨地区之一。全年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1.6m/s,年平均气温14.8度.腾冲县共有27种民族,主要有:傣族、僳僳族、回族、佤族、白族、阿昌族、彝族、纳西族等;腾冲土壤类型多样,分布较散,水力资源及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属于亚热高原山地气候,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控制,垂直气候差异大,类型多。年平均降雨为463.8mm,相对变化率12.3%,植物垂直带谱可分为: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 带湿性常绿阔叶林,云南铁杉林,泠杉林和高山灌丛草地,县域内江河水质属重碳酸盐钠|型水,矿化率低,水质较好,

透明度高,非常适于作为饮用水。

三、项目规划区现状与特点

项目规划区位于腾冲县城西北端,用地西接腾越路延长线,北接北二环延长线,东接腾越河,南接现状城市区。规划用地南北长约170m(229m),现状用地为水稻田及菜地。建设用地位于城市中心区附近,无天然植被,位于城市干道旁。场地平整,排水条件较好,区域场地标高低于城市道路,经过简单回填即可达到施工建设要求,随着项目区的建设,将使周边土地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城市旅游商业区的转移将使周边生活配套得到极大的改善。

第三章 规划设计程态

一、规划依据

1、腾冲县关于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要求。

2、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相关策划要求。

3、国家有关的城市规划技术规范和规定。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城市是一个动态生长的聚集体。

2、城市的发展根植于自身的拓展和特定的结构延续。

3、继承和发展传统环境文化资源是对历史的尊重。

三、规划设计原则

1、遵循“生长的城市空间理念”,使规划区成为城市空间结构和

肌理的延续。

2、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纯补,近水,亲近自然根植于规划设计

中,使规划区成为仿江南水乡风貌 古镇的一个缩影。

3、根据腾冲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有共同结合点的特征,结合规划

布置形态和基地特征进行建筑群体规划。

4、满足建设单位项目要求和功能设定,充分考虑使用人的要。

5、符合城市规划 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

6、合理整合规划区域内的交通空间,绿地空间和疏散空间。

在满足人员活动,疏散和防灾抗震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区域内

建筑空间和外部环境的亲切感。

7、对规划区域内的商业空间和居住 空间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

展。

第四章 总体规划布局

一、结构组织

1、越古镇的主入口设于腾越路延长线东侧,商住区入口一个设于腾越路延长线东侧,另一个设于腾越河道路西侧,商业步行街入口与小区主入口相连,在腾越赴河道路呈“一”字形贯通。

2、商住区内部道路以南北向纵向通路为主,次要道路穿插东西横向,停车场和交汇点布置小广场形态,空间序列具有较强的内敛核心作

用。

3、商业步行街位于区域内中心位置,贯穿东西横 向,以中心民俗

风情广场作为形态核心,具有较强的内敛核心作用。

4、别墅居住区处于规一期的中部,与商住区相对分离,自成一体,内部有一条自由式“U”字形道路有机串联。建筑单体沿通路两侧错落排列,不同面积标准的建筑按节状分布,与南北向蜿蜒流过的水流形成合协的搭配,使建筑院落与水景相得益彰,增添了丰富的诗情画意

和灵秀之气。

二、功能分区

腾越古镇由“商住区”、“商业步行街”和“别墅居住区”三个功能片区组成,腾冲地方民居形式分为“一正一厢”、“一正两厢”、“一正两厢一照壁”和“四合院”等几种,当地民居建筑风格与江南水乡的徽派建筑风格有极大的相似性,故此在规划功能 形态时,以有机的建筑形态,整合自由曲折的流水,点缀形态丰富的小桥,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文化的意境和情趣。营造出热烈丰富 的商业氛围和宁

静雅致的居住环境。

根据功能需要,在各个功能区分别规划设置了必要的车辆停放场所,成为街道和环境空间上的必要节点。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1、商业区内道路按双向行驶设计,车辆原则上集中停放于停车场,日常以步行游览为主,居住区内车辆停放于建筑内部停车库和庭院内,原则上不占用小区内部道路,特殊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可顺畅到达

区内任何部位。

2、规划区内道路与建筑的空间尺度,按照1:1.5—1:2的 间距控

制,充分满足日照要求和街坊景观比例关系。

3、综合考虑建筑物高度,人流活动空间尺度和车辆通行宽度,工程管线埋设要求等 ,对小区内道路宽度按6米设置,消防环道按4米设置,在区域内主要入口部分按不同要求适当扩大空间尺度,主要通路以沥青铺装为主材,在小区主要入口和小广场以石材铺装作为景观用材。

第六章 建筑群体布置与设计

一、建筑类型与特征

建筑类型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商住复合体建筑三种,建筑群体呈单体式和街坊式两类,按照地方传统民居和现代居民住建筑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建筑单体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均偏东西向为主要朝向,基本保证所有房间有较好的日照要求。

二、建筑 形象塑造

继承民居传统建筑形态和体型尺度,采用仿木.砖瓦结构形态,在屋顶采用斜坡瓦顶式,山墙而采用穿梁马头封火悬墙形式,体现传统砖木技术的美感,建筑外墙色彩采用白色外墙涂料加以粉饰,并以吉祥图

案和符号以点缀和装饰。

三、竖向设计

本工程竖向设计根据现有城市道路及标高进行设计,保证规划区与现有城市道路自然衔接,规划区场内地标高比城市干道高200mm左右,场地及主要道路设计纵坡度约0.5%左右。

第七章 景观与绿化规划

一、街道空间肌理

规划区道空间结构与肌理的构成关系是:

1、“C”字型商住区街道与纵向“U”字型居住区通路构成整

个“一期”的空间结构。

2、对外商业区在整个规划区的外侧,临街.临路,最大化发挥经营区位的地理优势,安静祥和的居住区安排在区域中心位置,不受外界环

境噪声的干扰。

3、商住区通地街道、小广场、合院、大片水面和组合,构成不同形态的空间肌理,居住区充分考虑居住的均好性,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整体协商,个体别致。

二、街道与建筑景观规划

1、景观系统规划重点在于尊重和继承传统民居的街坊形态,使商

住区和居住区形成不同的街坊式景观。

2、景观规划,严格控制建筑体量,沿街、沿河道对建筑进行错位和退让,控制和协调建筑形体尺度与色彩,在统一规划下,对使用功能进行弹性分配,使建筑高低错落,前后退让,绿化景观穿插其中,建筑

与景观融为一体。

三、水景和绿地系统

1、规划区内的水景系统由沟、渠、池共同构成。水沟主要沿次要街巷和区域边界分布,汇合后形成较大的水渠,形成纵贯南北三条主要水系景观带,水池在水渠的上游端和下游端汇合,成为水渠系统的两个源,在源头和源尾处形成“三眼井”的形态。

2、绿地系统主要由集中绿地区,街巷绿地带和院落绿地点构成,形成“点、线、面”的格局,面状绿地主要分布于规划区主入口处、各边能区核心广场、停车场周边;带状绿化区主要分布于建筑沿街沿路一侧,在统一规划下,按重点部位、重点处理的原则进行设计,达到步随景移的效果,点状绿化主要分布于单体建筑的后院,属于私秘空间,用户可根据自身要求,适当调整 绿化配置。

3、植物配置以混合式为规划原则,树种以当地常绿植物为主,上层空间以常绿阔叶树木遮蔽,中层空间以灌木作为点缀,下层地面以草

坪绿化覆盖。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

一、环境保护

预计规划区内的主要污染物要为居民和商户排放的生产生活废水、废气及相关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规划设计中,按照国家规范有组织的布置污水排放管线,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放制,推广使用燃油、燃气和电炊,厨房等房间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生活生产固体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外运,公厕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加强游客及居民的环境意识,加强对

绿化环境和水体的管理维护。

二、区域防灾减灾

规划区内必须建立健全防火、防灾、防盗安全体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坚持专业机关与群防群控相结合的原则,实

行“三防”安全责任制。

规划内加强对安全保护的管理,营造一个安宁祥合的生产生活环

境,区内防灾、防火实行划片分区,区域内消防通道严禁占用,公共活动空间作为防灾避难场地,区域内完善设置消防 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消防 栓,室外设备电缆管线埋入地下,室内包装绝缘套管,减少线路火灾隐患,完善和建立区域内义务消防队,普及宣传抗震自救知识,提高居民抗震防灾意识和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九章 规划区技术经济指南

一期规划总用地面积:86717m2(130.2亩)

一期规划总建筑面积:72553.51m2

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13007 m2

建筑基底面积30918.39 m2

建筑密度:35.6%

容积率:0.837

绿地率:45%

居住总户数:235户

居住总人数:822.5人(3.5人/户)

停车泊数:650台

文化古镇规划设计

载体没有了,文化就不能传承下去。不少古镇的诞生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结果。在现代产业更新背景下,如果一个农耕的传统古镇还是保留原来的产业布局的话,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那么,文化古镇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哪些?为此,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为大家总结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古镇规划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点:深入的现状剖析,找出古镇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找到独特性的资源,并放到更广的空间维度进行思考。像《远景设计研究院—黄龙溪古镇》算是规划得比较全面与到位的,可作借鉴。 景区规划设计在旅游规划称为旅游目的地规划设计,旅游系统中的游览对象的组合和所在构成了“目的地”,一般有分为四个步骤:概念性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规划设计、修建性规划设计。适用于建设者在开发建设工作中落实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布局及创意、打造旅游吸引物、合理划分场地空间等。其设计涉及项目如景点

规划设计、公共功能空间设计(如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商业、滨水景观区、景观观赏区)等。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各专业咨询策划设计子公司负责集团的策划设计板块。思纳设计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规划、建筑、旅游和产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专家,也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建筑规划国家双甲资质单位,公司在大型城市综合更新、智慧模块建筑、城市和旅游产业策划规划、室内装饰和艺术设计、区域环境研究和景观工程、特色酒店跨界组合运营规划等领域都有卓越的人才及成功的案例。 思纳史密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负责集团的投资运营板块,同时作为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的下属企业,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古城(古镇)旅游规划案例:以上津古城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文|王晓华(北京晓月旅游咨询有限公司010-640132087) 一、项目资源背景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的漫川镇接壤,南临汉江,北枕秦岭,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古城南北跨306米,东西宽约261.15米,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上津古城,东距十堰120公里,西北距西安250公里,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境内交通、通讯便利,省道郧漫路、上湖路、建设中的银武高速、西汉光缆及汉江最大的支流金钱河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政治发达,历史上曾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上津千百年来一直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 “上津”地名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中“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民间传为“圣上渡口”和“最上的渡口”之意。水路运输十分便利,南通楚,北通秦,是武汉至西安的交通要道,南方商队至此要弃舟登陆,北方马队到这儿要乘船东进,因此古时此处舟楫云集,商队如潮,十分繁荣。南北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长达1700余年的悠久历史,数十次频繁的政权更替和繁多而残酷的战争,为上津留下了大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元贞观、城隍庙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教堂、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存完好)。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 1.古城内民居建筑的残破:古城虽有着千年的历史,但随岁月的推移,古城的空间结构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古城的城楼、雉堞、护城河等急待保护性恢复。城内沿街多处具有民居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民居由于保护不到位,已经残破。2.与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随处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城内与古城文化和历史信息极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建筑随处可见,如:卫生院、小学、中学等。3.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由于旅游开发的滞后,目前古城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和管理体系,古城内、金钱河畔都未形成针对游客的旅游产品。另外,旅游六要素所涉及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 三、创意思路过程

景观设计工作室策划书

景观设计工作室策划书 一、目的 二、工作室运行管理方法 三、工作室岗位设置及工作流程 四、图纸成果 五、工作条件 六、预期效果

一、目的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相应的设计理论,又要有一定的设计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利用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综合各个课程知识能力,设计出合理、美观、实用的作品。 景观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的成立可以增强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完成课程间的综合应用训练,在工作室同学们作为一个团队,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团结一致,每位同学都是工作室的主人,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整个大专业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达到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倡导的“零距离”就业模式,提前了解工作流程,不仅为毕业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使学生“能力更强、专业更专”,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解决学生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工作室运行管理办法 1、成员产生 工作室成立之后,面向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和园艺技术专业开放,采用学生自愿报名,然后参加面试的模式产生。老师面试大三的学生,大三的学生面试大二学生,大二的学生面试大一学生。进入工作室之后,有一个月的试用期,在这个期间了解工作流程,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适合的岗位,决定是否留在工作室。 2、管理模式 工作室由学生自主管理,选举产生正副负责人,以及各部负责人,

日常任务布置及完成均有负责人组织,遇到技术问题由工作室指导老师指导,指导老师以企业设计师身份参与管理并指导学生,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实际设计过程。 强调自立、自主的教育精神和自我学习的过程,在开放的环境、开放氛围中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套图纸。 同时强调纪律、道德等职业素养,如果无特殊原因违纪懈怠的视为自动退出。作为工作室成员要有主人翁精神,平时应以工作室工作为重,确实有特殊重要情况的方可请假。 3、工作模式 前期以模拟真实任务为起点,然后可以参加一些竞赛,锻炼各项职业能力,在恰当的机会来临之时,可以承接社会实际项目。 任务前期可由教师负责下达,后期由学生自主确定任务,确定任务后明确最终交图时间,然后写好计划进度表,各个部门各位同学严格按照计划进度执行。 三、工作室岗位设置及工作流程 (1)岗位设置

景观方案设计思路

景观方案设计思路 大家一直强调方案思路,思路,思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今天就给大家捋捋哈!前言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满足客户需要、比较适用的方案。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家一直强调 方案 思路,思路,思路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今天就给大家捋捋哈!

前言 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就其复杂性来讲,需要考虑交通、水电、园林、市政、建筑等各个技术领域。各种法则法规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体的设计中,运用好各种景观设计元素,安排好项目中每一地块的用途,设计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质、满足客户需要、比较适用的方案。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讲,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构思 构思是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从学科发展和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景观设计的含义相差甚大。我们认为,景观设计是关于如何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涉及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等很多领域。同时,从目前国内很多的实践活动来看,景观设计着重于具体项目本身的环境设计,即狭义的景观设计。两种观念并不相互冲突。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无论是关于土地的合理使用,还是一个局部的景观设计方案,构思都是十分重要的。 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规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同时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方案构思“四法” 1草图法 草图法的特点和作用

古镇规划要点

古镇规划要点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系列讲座历史文化古镇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护和开发古镇是近年来热门话题和讨论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镇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目的 (一)文化:延续古镇历史文化环境,强化古镇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古镇尤其是它的核心保护区域、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镇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等等的组成部分。 (二)民生:综合考虑城市、古镇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古镇各项功能,改善古镇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经济: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形成特色商业街区。 二、规划意义 (一),从保护的意义来说,对古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二),通过对古镇的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三),现实意义重大。规划在于指导实施,而实施的结果会给居民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和小与规划是否合理,就与整个规划设计是否成功有很关系。 三、规划原则 (一)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要素,和长期坚持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相呼应。在保护和整治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古迹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利用整体保护、分层次保护、分类保护等方法,使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风貌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二)整体性原则 历史文化名镇是包括建筑、环境、空间格局以及人类活动在内的统一整体,要保护整体风貌和格局,保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三)老建筑相协调原则 历史建筑是反映古镇历史文化价值和历史风貌的核心载体,新建建筑要从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装饰等各方面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以保持和维护古镇

景观设计方案

静安上城二期项目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 武汉尚文地产公司 2016年12月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用地概述: 项目地处于武昌静安路,紧靠改造中得晒湖公园。地块南面紧邻雄楚大道BRT,东北侧紧邻湖北省畜牧局,南侧紧邻向阳村村民楼,西侧为静安上城一期居住区及5、5创意产业园停车区域。本项目闹中取静,利用优势资源,营造园林绿化与建筑空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得高品质景观环境。 2、现状地形地貌:小区地形平缓,现状高差无起伏。 3、周边环境及污染源:区域内无噪音源,对地块得噪音源主要就是雄楚大道所带来得交通噪音。 4、项目概述:项目地块为高端居住社区,由2栋100米高层、2栋超高层住宅及2层人防地下室组成。

5、基本技术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18647平方 总建筑面积(计容积率):71780平方 地下建筑面积:28953平方 绿地率:30 % 容积率:3、85 建筑密度: 11、65% 二、景观设计要求 1、总体景观设计要求 项目定位为中高档住宅区,建筑整体风格为新古典风格或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时突出以新古典、生态、富含建筑文化内涵为核心进行诠释,并综合考虑景观与建筑立面风格得协调、统一,结合建筑形态进行总体景观设计,通过层次丰富得园林景观,营造出与之相匹配得环境氛围:生态、自然、静谧、低调、精致。 ⑴景观设计应延续总图规划设计概念,充分利用建筑围合得庭院空间,布置景观与各类功能空间。凸显主景观带,合理有效利用小区四周地形现状,进行竖向设计;设计中应考虑少量水景;考虑设置一些面积小、空间丰富、精致宜人得景观环境节点(景观小品),但应合理控制硬质景观得设计总面积;结合总体设计风格考虑标识系统得设计。设置公共健身设施(如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

国际古镇规划案例

古镇规划案例 一、艳遇之都——丽江 (一)概况 丽江古城,又称大研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海拔2410米。面积约14平方公里,居住着4200余户人家。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资源特色: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体的“建筑群”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至今还存活着的文化古城。 主要景点:古城大水车、万古楼、普贤寺、木府、五凤楼。 (二)开发模式 1、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通过建章立制,使积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 2、文化经营: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产业。 3、古城风貌打造:将一座“死城”,变成“活城”。 4、发展模式:创造了“民族文化和经济的成功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 5、开发保护: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6、可持续发展:着眼未来,不追求黄金周的短期效益,而力求可持续发展。(三)盈利模式 1、酒吧、美食等休闲业态沿水街布置,客栈分布在幽静的巷子里。 2、导入主题式的商业购物理念,散装分布的特色小吃、书店、服装等店铺,此类店铺多集中在民宿周边,通过购物加深游客对于古镇风情的情感体验。(四)存在不足 1、古城内的旅游商业化日益严重:目前丽江以古城的中心位置四方街向周围辐射200米左右的民居区都已经是商业用途的店铺、出售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或开酒肆餐馆客栈。使古城原有的生活空间被完全的取代,生活的功能丧失殆尽,变成了一座“活死城”。

优秀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优秀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方案文本

地形地貌:平地绿地类型:别墅绿地,庭院绿地项目位置:江苏设计风格:现代风格 图纸格式:JPG 图纸张数:12张张 作图方式:PS,SU 景观设施:亭?廊?花架,平台?栈 道?汀步,座凳?座椅,景墙?围墙, 驳岸?挡土墙,大门,栏杆,树池? 花坛?花钵,雕塑,水景设计,景观 照明,停车场,管理用房,公用厕 所,标识系统,铺装设计 包括设计愿景及理念、功能分区、高程流线、平面图、意向图片、剖面图、节点深化、原场地植物移植图、植栽设计。 详细内容: 广州教堂周边地区城市景观设计文本

绿地类型:附属绿地图纸深度:方案(初设图) 项目位置:广东设计风格:欧陆风格 图纸格式:JPG 图纸张数:74 张 景观设施:亭?廊?花架,平台?栈道?汀步,座凳?座椅,景墙? 围墙,栏杆,树池?花坛?花钵,水景设计,景观照明,自行车 棚,停车场,管理用房,公用电话,公用厕所,标识系统,铺装 设计 教堂为广州著名的天主教堂,也是全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建筑物。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6.3公顷。研究范围为38.5公顷。该方案包括项目背景、环境分析、产业研究、规划探索、规划设计、重点设计六大部分。共有74张设计、分析图纸 详细内容:

地形地貌:平地绿地类型:庭院绿地,花园绿地项目位置:北京设计风格:现代风格 图纸格式:JPG 图纸张数:21 张 作图方式:手绘,PS,SU 景观设施:亭?廊?花架,平台?栈 道?汀步,座凳?座椅,景墙?围墙, 驳岸?挡土墙,大门,树池?花坛? 花钵,雕塑,水景设计,景观照明, 停车场,管理用房,公用厕所,标 识系统,铺装设计 由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公司打造的一套酒店庭院环境景观设计,设计小巧而精致,手绘设计,画风经典,庭院景观设计体现出自然的清新气息,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人提供度假休闲的婷逸生活场景。设计风格古典典雅并融入现代手法而相得益彰,在元素的运用上一造型的绿化栽植作为体和面,而以水和雕塑作为线和点,形成丰富的景观感受层次。本套图纸包括平面位置、总平设

靖港古镇总体规划

第一章镇域概况 一、地理区位及规划背景 靖港镇为湖南省会长沙的千年古镇,位于望城县城以北、湘江西岸,老沩水(哑河)在此汇入湘江,自古得水运优势,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北靠乔口镇,南接新康乡,东望铜官镇,西邻格塘乡,距望城县城24公里左右,距长沙市区仅35公里,处于湖南十大垸之一的大众垸中心腹地。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各项事业同步发展的文明新镇。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市、县两级对靖港镇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镇区人民将自己的家园建成社会主义新村镇的热切愿望,为了引导村镇建设合理有序地展开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对靖港镇来进行总体规划编制势在必行。 二、历史沿革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老集镇地处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益阳、湘阴、宁乡及望城粮食及土特产都在这里集散转运。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又是省内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境内第一繁荣集镇。在清朝末年至上世纪初期,靖港有粮栈米号20多家,还有一批工商作坊,远近商贾云集,生意买卖兴隆。当时有一个民谣说到:船到靖江口,顺风都不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客轮停靠,在此设“洋棚子”接送旅客。往来于沩水、湘江的宁乡“乌舡”船有3000多艘,平日停靠船只达千艘左右。清末民初,有粮行50多家,粮栈、米号各20余家,还有一批其他工商业。民国中期,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省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1933年,建置长沙县直属镇。同年,设长沙县靖港民众教育馆。1935年,设长沙县卫生院靖港分院。1938年长沙大火后,投奔靖港经商者大增,工商业达500多户。靖港的得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 目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高乔大道)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现靖港镇为1995年长沙地区撤区并乡时由原望城县靖港区靖港乡和靖港镇并入而来。 三、行政区划 靖港镇属望城县行政管辖区内,全镇总面积约45.84平方公里。辖金星村、农溪村、福塘村、前榜村、复胜村、石毫村、新峰村和芦江社区七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 四、人口概况 到2005年底,镇域总人口33570人,其中农业人口30654人,非农业人口2916人。镇区内望城六中有寄宿学生约2300人。现状城市化水平为11.5%。 五、自然条件 该镇位于湘江下游,属于河流下游冲击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热量、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种植。湘江、老沩水(哑河)流经本镇,为该镇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水源和农业灌溉用水。土地以耕种为主,其次为水域、园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

古镇镇中心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山市古镇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实施细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人口规模及土地使用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道路交通 第五章城市设计导则 附录:图则索引查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本规划的实施,促进新区的开发,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中心区东起同兴路,西至新兴大道中,北起新兴大道东,南到岐江公路,规划用地面积约5.95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规划范围内各街坊、地块以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四条本细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图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五条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细则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 第六条本细则和分图图则未涉及的指标,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以及中山市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七条本细则的解释权以及实施中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由古镇镇规划管理所负责。 第二章人口规模及土地使用

第八条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山市城市规划技术规范》(2004.4)和古镇实际情况,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按105㎡/人计算,规划中心区的人口总 量为5.7万。 第九条中心区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R); (二)公共设施用地(C); (三)道路广场用地(S); (四)市政设施用地(U); (五)绿地(G)。 第十条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现实原因或特殊要求,确需变更规划用地性质时,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大类禁止变更,中类和 小类的变更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核准。以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时,街坊内的用地界线可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其规模和配套设施项目必须符合分图图则所规定的指标要求。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十一条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建筑基地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成片开发地区的详细规划,应先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 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成片开发地区内各类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 参照本规定指标表《古镇中心区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以下简称《指标 标》)的规定适当调整。

建设古镇开发好处

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古镇综合反映了历史城镇旅游地各个方面的成就,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特色和文化品味,以其浓郁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风情吸引着千万游客。那么,建设古镇开发好处有哪些?为此,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为大家总结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首先,它们是历史的遗存。上述四类古镇,中国现在遗存下来的已经不多了,都是先人留下来的。 其次,数量有限。因为没有完整的统计,大体估计,全国古院上万、古村上千、古镇上百、古城上十,但是在历史上,全国2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是一个古城,现在留下来的也就10—20个。 第三,良莠不齐。有的古城非常完整、非常有味道,古城体现了传统的文化风貌,展示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多数古镇是新的和老的混在一起,甚至新的压倒了老的,老的呈现出残存状态。所以很多古

镇牌子打得很响,很多古村牌子也打得很响亮,但是大家去了之后一个普遍的感觉,失望,包括江浙六大古镇在内。 第四,消亡迅速。对古村、古院、古城、古镇破坏最厉害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这28年工业化过程,这个时期破坏的程度超过了文化大革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只是破坏了一些皮毛,28年工业化的发展破坏了机理,破坏了根本,现在这个破坏过程仍然在发展之中。所以也就意味着,这四“古”,或者统一叫做古镇,现在消亡迅速。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各专业咨询策划设计子公司负责集团的策划设计板块。思纳设计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规划、建筑、旅游和产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专家,也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建筑规划国家双甲资质单位,公司在大型城市综

柳江古镇规划设计浅析

柳江古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位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柳江古镇,古名“明月镇”,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烟雨柳江·水墨古镇 江古镇被誉为“烟雨柳江,”地处五凤山东,玉屏山麓,依山临水,东西南三面环水,东有花溪河,西跨杨村河,两条河流蜿蜒穿镇而过。镇域内有山有水,有峰有岭,有树有石。 每当春末夏初,驻足横跨杨村河上的柳江石拱大桥。近观,沿河两岸古树成荫,河水波光潋滟,水中鹅鸭嬉戏,游鱼穿梭;远眺,八面山耸峙逶迤,五凤山苍翠欲滴,柏木岗林海茫茫。登临玉屏山森林度假村,伫立搁鼓崖上,可东观八面晴岚,西眺瓦屋飞瀑,北望雪山皑皑,南瞻仙山峨眉。身感清风拂面,耳闻百鸟啁啾,使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归。 柳江古镇四周环山,杨村河、花溪河穿镇而过,两条河汇集合流处形成一个河中小岛(心洲岛)。岛上绿树掩映处隐隐有民居,颇有诗情画意。柳江镇一年四季雨雾朦胧,素有烟雨柳江之美称。古镇处处古树掩映,古榕、麻柳、梧桐、桢楠等树种随处可见。古镇老街上集中了清末民初、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四个年代的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家园,展现出一幅百年历史风情画卷,被 誉为“百年建筑历史博物馆”。

柳江古镇风貌整治工程——项目背景 以生态和文化为特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柳江古镇,距县城35公里,距成都150公里,距瓦屋山景区50公里,距七里坪景区(峨眉山零公里)30公里,是成都-瓦屋山旅游干线上的重要节点。“一镇、两河、一泉、一山、一村(古镇、花溪河、温泉、玉屏山、两河村)”共同构成了柳江古镇生态闲适休憩型特色。古镇山环水绕,有川西风情吊脚楼、中西合璧曾家园、访古寻悠水码头、百年民居汇老街、身心松懈在心洲、闲适戏水到憩园,以及圣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观音、108棵古树等特色景点。 柳江古镇风貌整治工程——设计理念

景观 设计方案

静安上城二期项目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 武汉尚文地产公司 2016年12月

园林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用地概述: 项目地处于武昌静安路,紧靠改造中的晒湖公园。地块南面紧邻雄楚大道BRT,东北侧紧邻湖北省畜牧局,南侧紧邻向阳村村民楼,西侧为静安上城一期居住区及5.5创意产业园停车区域。本项目闹中取静,利用优势资源,营造园林绿化和建筑空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高品质景观环境。 2、现状地形地貌:小区地形平缓,现状高差无起伏。 3、周边环境及污染源:区域内无噪音源,对地块的噪音源主要是雄楚大道所带来的交通噪音。 4、项目概述:项目地块为高端居住社区,由2栋100米高层、2栋超高层住宅及2层人防地下室组成。 5、基本技术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18647平方 总建筑面积(计容积率):71780平方 地下建筑面积:28953平方 绿地率:30 % 容积率:3.85 建筑密度: 11.65% 二、景观设计要求 1、总体景观设计要求 项目定位为中高档住宅区,建筑整体风格为新古典风格或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时突出以新古典、生态、富含建筑文化内涵为核心进行诠释,并综合考虑景观与建筑立面风格的协调、统一,结合建筑形态进行总体景观设计,通过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营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氛围:生态、自然、静谧、低调、精致。 ⑴景观设计应延续总图规划设计概念,充分利用建筑围合的庭院空间,布置景观和各类功能空间。凸显主景观带,合理有效利用小区四周地形现状,进行竖向设计;设计中应考虑少量水景;考虑设置一些面积小、空间丰富、精致宜人的景观环境节点(景观小品),但应合理控制硬质景观的设计总面积;结合总体设计风格考虑标识系统的设计。设置公共健身设施(如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

腾越古镇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

腾越古镇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 项目概况 项目背景: 腾越古镇位于云南省西部重镇——腾冲县县城的观音塘片区,腾冲县在国内外都是有较高知名度的地区,素以“西南丝绸之路”必经的边陲重镇闻名,近代以著名侨乡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闻名于世。 随着腾冲县对外开放和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腾冲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中外游客和商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伴随着各项经济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配套居住设施的不足逐渐凸现,为了提升腾冲县的建设风貌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商气旺盛。居住雅致的社区,经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腾冲县腾越古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特制订了在观音塘片区实施此项目的开发建设。 为了推动腾冲县旅游文化及居住文化的保护性发展,缓解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改善城市景观环境,充实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及居住功能,推动腾冲县各项经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功能定位: 腾越古镇旨在为国内外人士提供一个商业交流和高端居住平台。其功能包括:餐饮住宿,商务交流,娱乐展演,旅游休闲和高端居住,古镇空间由商住区。居住区和商步行街等三个功能区组成,各功能区的建筑及外部环境按江南民居的街道广场的形态进行有机布局和设计。 项目规划目标: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维护和继承城市和传统风貌与文脉,改善生态环境,使项目区 与周边区协调、持续发展。 2、缓解城市中心区居住环境压力,充实城市商业旅游文化配套功 能,创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人居环境。 3、承续当地商业与居住功能充分和谐的人居理念,建立一个高度 发达的高品质商住型示范小区。 4、顺应国家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的趋势,提供一个商务旅游的目的 站,提升腾冲旅游文化事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5、构建一个居住、商务交流的平台,按照把腾冲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西部江南水乡城市风貌的古城的总体规划,在此指导下,探索科学规 划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设途径。 第二章 环境分析 一、地理区位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高黎贡山西麓,是著名的侨乡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外东径98°05'—90°46'。北纬24°38'—25°52',东西

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内容规范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SJ805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方案设计 1.0.5 方案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及图纸, 其内容达到以下要求: 1、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2、提供能源利用及与相关专业之间的衔 接; 3、据以编制工程估算; 4、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方案设计 1.1方案设计文件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其中封面、目录不作具体规定,可视工程需要确定) 1.2设计说明 1.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由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条件(用地红线、总占地面积、周围道路红线、周围环境、对外出入口位置、地块容积率、绿地率及原有文物古树等级文件、保护范围等) 2.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与场地内建筑有关的设计图纸,如总平面图、建筑一层平面图、屋顶花园平面图、地下管线综合图、地下建筑平面图、覆土深度、建筑性质、体形、高度、色彩、透视图等; 3.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及甲方提供的使用及造价要求; 4.地形测量图; 5.有关水文、气象、地质资料; 6.地域文化特征及人文环境; 7.有关环卫、环保资料。 1.2.2场地概述 1.本工程所在城市、周围环境(周围建筑性质、道路名称、宽度、能源及市政设施、植被状况等); 2.场地内建筑性质、立面、高度、体形、外饰面的材料及色彩、主要出入口位置,以及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 3.场地内的道路系统; 4.场地内需保留的文物、古树、名木及其他植被范围及状况描述; 5.场地内自然概况; 6.土壤情况。 1.2.3总平面设计 1.设计原则; 2.设计总体构思,主题及特点;

论重庆磁器口古镇规划与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论重庆磁器口古镇规划与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Talk about Ciqikou ancient town of Chongqing on pla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solve program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园林景观设计2班学生雷茜闵 指导教师娄娟 摘要:本文以主要针对重庆磁器口古镇规划与建设而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对问题提出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建议。主要从居民生存状况、古镇旅游管理方面进行论述。因此,重点保护重庆磁器口古镇历史文化。 关键词:居民生存状况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保护 Abs tract: Countering Ciqikou ancient town of Chongqing on plan and construction ,posing something wrong .Thereby, posing th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of construction about these problem. From the living of residents、tourism of town and so on to talk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town of history and cultural. Key words : living condition of resident Ciqikou of Chongqing protection of historic district protection 引言:古镇规划与建设在小城镇规划中是最重要的环节,一个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人文、环境等都是体现在规划与建设中。然而,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城镇发展。为了城镇更美好,进而提出系列问题进行提出建议。 1.重庆磁器口古镇概况 重庆磁器口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 位于重庆城西郊, 沙坪坝区西北部, 东部濒临嘉陵江, 南北为清水溪和凤凰溪环绕, 发展历史已有1800余年(图1)。明朝时期这里逐步形成了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 并在清末民国时期达到极盛,名扬巴蜀大地。解放后, 因为陆路交通的发展, 昔日这个热闹非凡的水陆码头发展逐渐走向衰落。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人们由过去对物质层面的需求转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人文意识逐步回归, 乡土文化的保护也开始为 一种共识。 2.居民生存状况

小区景观设计方案要点

小区景观设计方案 一、设计依据 1、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院绘制的规划总平面图。 2、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3、《公园设计规范》1992,北京。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994,北京。 三、设计理念 居住环境是人聚居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与“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 分析居住环境对居民的意义,根据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的特点,建筑的风格定位,以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作为整个环境创作的切入点,贯彻场所精神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不同特色的空间模式,整体的景观由一系列场所构成。 基于上述的分析,提出以下的设计理念: 1、在小区环境设计中,以不同类型的空间和氛围来定义场所,运用现代布局手法进行空间处理,强调相互间组合联系,形成完整的结构。 二、设计主题 意象山水 ——心中之山水,意象之山水 心中的山水——纯净的大自然世界 山上山下,路边溪边,风里飘散着幽香,空气里弥漫着绿色的气息。绿色满眼,流水是绿的,大地是绿的,山野是绿的,空气是绿的,弥漫在心里的,也是绿的清香。绿色丛中,点缀着一块块花斑。金黄,淡红,浅蓝,嫩黄,星星点点的深紫……在温和香甜的空气里微微地颤动。 意象中的山水——弥幻的自然色彩 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主题方向,意象代表了诗人所要寄托的感情,思想和人

生的情感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物象的感知,领悟不够深透,许多意象是飘忽不定,若明若暗的,特别是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这就要从引发灵感之泉的角度出发,运用统摄思维方式,把众多的“物象点”集合起来,加以融化变通为居者创造更加丰富的生活空间。 三、设计定位 (一)甲方要求 1、自然风尚,生态住区 2、时尚建筑,简约生活 3、成熟环境,完善配套 4、品牌物管,无忧起居 (二)现代人向往的居所 1、温馨安静的氛围 2、生态庭院 3、环境质量 4、自由活动空间 5、安全问题 (三)设计定位 1、家园 2、生态 3、人文 4、安全 四、设计原则 1、强调“家园”的模仿,创造回家的感觉 家是生活的港湾,是人们逃离喧嚣城市的栖息地,强调“家园”更追求人们活动的舒适性,居民可随意进入绿色空间,将住宅间的绿地当作“后花园”考虑。回家的感觉是一种从城市到住宅区的空间变化;一种大空间向小空间、开敞向围合的变化。 2、以人为本亲近人的生活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注意居民活动、交往、休息和娱乐的空间融会贯通,创造优雅、自然、清晰、大度的社区环境是高尚社区景观设计的重点,使居住者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3、突出文化体现艺术的趣味 富知识与娱乐休息之中,融艺术与历史、雕塑和园林与一体,通过景观设计中艺术化的处理,实现自然与现代的交融,功能与情趣的呼应,理念与现实的共识,精神与人性的传承。 4、注重小区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体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看到的东西应尽可能做到是美的,适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性,使人们感到愉快即环境优美和舒适。 五、景观结构 空间+结构+层次+凝结点=居所 1、意象山水——回归真实的生活空间

景观设计方案注意事项(1)

方案设计部分-GENERAL PLAN 平面图方案的选择与活用训练快题设计中,平面图占有近一半的分值,它直接反映出绘图者方案设计的能力。在应试准备时,应准备好自己擅长的平面组合方式,然后将其运用于各类场地中,学会改图活用。 功能空间平面组合方式的选择。功能空间的平面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网状平面组合(棋盘式)、轴线式平面组合(线状平面布局)、放射式平面组合(中心辐射平面布局)、自由式平面组合。 在快题考试中以自由式平面组合为宜,即综合型的平面布置形式。它没有固定的构图方法,是以设计师的独特创意和构思为主导,更加注重人在空间中的体验。适用在场地面积较小,形态不规则、功能要求比较多的情况。 它能有效地避免网状和轴线式平面组合的呆板和冷漠感,又能较好地解决放射式平面组合在场地功能要求方面的局限。因此,在功能空间平面的选择上应从给定场地的环境入手,选用适宜的平面布局模式。由于快题设计的场地一般较小,同时又要能体现出设计师的创意思维,所以自由式布局形式是备战快题考试的重点选用模式。 平面图的活用练习。在反复确定应试平面方案后,应练习将基本的构图母题运用于各类形状和地形中去。

以下图示为例,先设定了多个布局形式,在反复修改调试后确定为:以圆为核心景观,具有放射形布置和轴线形布置于一体的自由式平面布局形式。基本平面图为长方形,周边为道路的布局构思。 在练习中应考虑到各类地块形状的选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形状类:正方形、椭圆形、长方形、带状长条形、三角形、不规则五边形,分块场地等。这类练习,可以考虑其为街头绿地,四周均为道路的情况。在各个形状中最难运用的是带状长条形和分块场地。 由于带状长条形为线型,难以布置核心区景观。此时可以考虑保留母题,局部发散的手法,将主题加以强化统一。 分块场地由于被外界道路占用,空间使用上显得比较零散,此时应该将各个区块统一考虑,系统整合。

旅游景区设计公司古镇规划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wx bjtj1717 古镇规划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古镇是祖辈们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古镇成为近年来热门话题和讨论的焦点。随着人们对古镇研究的深入和景观设计学科的兴起,将以保护古镇景观为前提,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古镇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研究。一般归类的古镇规划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 1、规划目的 (1)文化:延续古镇历史文化环境,强化古镇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镇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镇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的组成部分。 (2)民生: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古镇各项功能,改善古镇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经济: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形成具有城镇风情特色,又具有都市休闲文化与时尚气息的特色商业街区。 (4)景观:提出切实可行的古镇保护性景观设计,维护古镇景观风貌,提升古镇景观整体品质。依托现有潜在的旅游资源,构筑以文化博览、购物娱乐休闲、宗教文化体验、寻访名人故居等为特色的旅游主题景点。其中文化博览是深层内涵与无形文化特征的体验方式,主要通过对各类文化类景点的观光与相关民俗文化学习强化地方文化魅力。 2、规划意义 首先,从保护的意义来说,古镇的旅游规划是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其次,从总体规划来看,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展示给世人,将来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规划给古镇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通过对古镇的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现实意义重大。规划在于指导实施,而实施的结果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和小与规划是否合理,景观设计是否成功有很关系。只要跟人民的利益发生关系,所以古镇的规划非常重要,影响深远。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浅谈古镇规划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浅谈古镇规划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文化古镇是先辈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古镇成为近年来热门话题和讨论的焦点。随着对古镇研究的深入和景观设计学科的兴起,本文将以保护古镇景观为前提,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古镇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研究。 文化古镇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物质环境,还包括古镇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而我们正是通过对古镇的保护来获得所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由此可知,古镇规划之意义十分重大。同时,就古镇规划的方法,以嘉定古镇为例,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古城镇规划目的及其意义 1.1规划目的 (1)文化:延续古镇历史文化环境,强化古镇历史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镇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镇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的组成部分。 (2)民生: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完善古镇各项功能,改善古镇居住环境,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经济: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形成具有城镇风情特色,又具有都市休闲文化与时尚气息的特色商业街区。 (4)景观:提出切实可行的古镇保护性景观设计,维护古镇景观风貌,提升古镇景观整体品质。依托现有潜在的旅游资源,构筑以文化博览、购物娱乐

休闲、宗教文化体验、寻访名人故居等为特色的旅游主题景点。其中文化博览是深层内涵与无形文化特征的体验方式,主要通过对各类文化类景点的观光与相关民俗文化学习强化地方文化魅力。 1.2规划意义 首先,从保护的意义来说,古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其次,从总体规划来看,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展示给世人,将来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规划给古镇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通过对古镇的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现实意义重大。规划在于指导实施,而实施的结果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和小与规划是否合理,景观设计是否成功有很关系。只要跟人民的利益发生关系,所以古镇的规划非常重要,影响深远。 2、古镇规划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 采用在全面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民意调查,开展范例研究,并通过多学科综合深入开展课题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