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追问,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追问,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追问,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作者: 日期:

追问,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中学数学论文

追问,提高数学课堂提

问的有效性陈伟

(泗阳县树强中学,江苏宿迁223700 )

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

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的需求。实践表明,有效的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基于目标的问题;基于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学生自己的活动;在解决问题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追问;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6-0088-02

一、基于目标的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是数学家哈尔莫斯说的一句名言。数学之所以能成为锻炼思维的体操,是因为数学发展始终都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案例1、72岁的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的示范课“平行四边形”:

经历简短情境导入后,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定义。

学生1 :四条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可能知道意思,但表达不准确!大家想想,这里需要说四条边吗?这些边怎样称呼更准确?

学生2 :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几组?

学生2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事实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了,

对边相等同学们

已经发现,一会儿我们会进行证明。再请几位同学简洁地表达一下。

学生3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环顾教室,找了两个胆怯,低着头的学生):请你再复述一遍。

学生4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学生5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赏析:李老师“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功底可见一斑,在李老师的不断适时追 问下,学生3获得准确的定义后,李老师又找两个学生再次适时追问并复述概念, 虽然停留复述花时间不多,但对于学生理解概念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里是把平 行四边形这个基本概念作为及时追问的基本目标来实现的。

二、基于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学生自己的活动

“问题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

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 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 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 使数学课堂

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要使△ ABE ◎△ ACD ,可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请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 生:可以添加 AB=AC (或 BD=CE ),也可添加/ B= / C (或/ ADC=Z AEB , / BDC=Z CEB

)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 BE 、CD 相交于点0, AE=AD ,

师:请说说理由。

生:前者是利用SAS,后者是利用ASA或AAS。

师:很好!还有其他不同方法吗?

生:还可以添加OD=OE。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连接AO,利用SSS,可证明△ ADO^A A则有/ ADC= / AE再利用SAS 就可证得厶ABEACD。师:非常好!两个同学的解法,充分说明了不同的方法来自于深入的思考。那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吞吞吐吐)可以添加OB=OC o

师:能把你的证明思路说一下吗?

生:连接AO……不行;连接BC……也不行。看来证明不了了。

师:证明需要结合图形把条件与结论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有些条件看似可行,但

从逻辑上并不一定行得通。下面我们对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回顾。

评析:面对学生添加的OB=OC这个条件,学生束手无策,教师也认为无法解决,在教师眼里,学生简直就是在胡思乱想。于是,师生就达成了默契一一随它去,继续下面的教学内容(这也许是很多数学教师常使用的应对方法)。在学

生提出这个设想后,教师若和学生一起做一次真正的探究,不仅能够让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当然也包括其他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的钦佩,而且也为日后学生回答问题的严谨性作了示范,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能力基础。事实上,这个设想可拓展的角度很多,这里不妨选取一个角度加以说明。教师可以适时追问:添加的OB=OC这个条件,能否证明出△ABE呢△如果能,教师带领学

生一起说理;如果不能,那么画个反例的图形即可。如此顺水推舟,弓I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

三、在解决问题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错解;D)

教师:请你说说你做这道题时的思维过程好吗?

(此时没有公布正确答案,但是学生好像意识到自己错了)

学生1:我当时以为n2是分数,所以就选了D。

教师:那么n2是什么?

学生1 :它不是分数。

教师:为什么?

学生1 :因为n是字母,不是“数”。

教师:n不是“数”?

学生1 : n是个数,是圆周率,是个无理数。

教师:那么n /2是不是分数呢?

学生1 : n /是分数。

教师:那你看看这三个数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1 :相同点是分母都是2,不同点是它们的分子不相同。

教师:哪里不相同?

学生1 : 1,2和n它们不相等。

教师:除了它们的数值不等外,你能不能看出它们类别的不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