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政策+成本优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合集下载

2024年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调研报告

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骨科医用植入物是在骨科手术中用于修复、替代或增强骨骼的人工器械,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和医疗技术的进步,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正迅速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本报告对此进行了调研,并就市场竞争、产品特点、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行业内的专家进行访谈和对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获取了全面的市场信息。

3. 市场竞争目前,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多家医疗器械公司。

这些公司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4. 产品特点骨科医用植入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材料多样化: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等。

- 功能多样化:包括修复、替代、增强等功能。

- 适应性强:能够应对各种骨科手术需求。

5. 市场规模根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植入物市场规模最大,其次是脊柱植入物市场。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市场规模将有望进一步扩大。

6. 发展趋势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医用植入物将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

- 健康管理: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骨科医用植入物将在健康管理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 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将能够提供更全面、高效的骨科医用植入物解决方案。

7. 结论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特点丰富多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骨科医用植入物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同时,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将提供更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市场的发展。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占比、创伤植入、脊柱植入及关节植入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占比、创伤植入、脊柱植入及关节植入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骨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占比、创伤植入、脊柱植入及关节植入发展前景分析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而骨科植入物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门类,也属于高值医用耗材类,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以替代、支撑定位或者修复骨骼、关节和软骨等组织的器件和材料。

骨科植入市场按照部位不同细分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其他。

一、市场现状预测,2017-2024年间的CAGR为3.7%,因此计算得出2024年骨科市场规模为471亿美元。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17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304亿元,同比增长19.19%,2012-2018年复增长率为20.88%。

预计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1%,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67亿元。

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物市场销售规模约为262亿,同比增速为16.44%,2010-2018年年复增长率为17.52%。

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再加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和支付能力提高,国内骨科植入市场有望不同于全球趋势,继续维持15%增速水平。

2018年脊柱超越创伤成为第一细分市场,市场份额为29.01%;创伤第二,为28.63%。

随着国家居民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投入增加,脊柱和关节份额有望持续提高。

二、创伤植入创伤类骨科耗材用于成人及儿童上、下肢、骨盆、髋部、手部及足踝等部位的病理性、创伤性骨折修复或矫形需要等的外科治疗,产品包括髓内钉、金属接骨板及骨针、螺钉等内固定系统及外固定支架等。

2018年国内创伤植入类销售规模为75亿元,同比增长13.64%,2010-2018年复增长率为15.31%,考虑到创伤是骨科植入耗材初期优势产品,创伤类会继续低于整体骨科市场增长,不过考虑到需求增长,我们认为依然有望维持10%以上增速。

2018年创伤植入类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强生(14.9%)、史赛克(8.4%)、大博医疗(5.8%)、威高股份(5.5%)及美敦力(5.3%),从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国内企业总体份额占据优势,但由于国内企业较多,优势企业占据份额并不大,考虑到高值耗材集采对外企的价格压力,一方面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持续推进,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质量监管水平的增强,小企业逐渐淘汰,行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因此国内优势企业有望持续扩大份额,提升空间大。

2021-2027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赢利性研究预测报告

2021-2027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赢利性研究预测报告

2021-2027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分析及赢利性研究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报告网2021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前景研究预测及市场规模趋势预测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重要细分行业之一。

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指的是通过手术植入人体,可以起到替代、支撑人体骨骼或者可以定位修复骨骼、关节、软骨等组织的器材材料,主要包括骨接合植入物及关节植入物,如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脊柱内固定植入物、人工关节等,属于高值医用耗材类医疗器械,因为长期植入人体,对人体的生命和健康有着重大影响,且价值通常较高,按照我国医疗器械分类管理的规定,一般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预计2024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607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51%。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可以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其他四大类。

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分析市场产品创伤类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外固定支架脊柱类椎体植入物、钛网、融合器等关节类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肩关节、人工肘关节等其他颅颌面外科类产品、生物材料、骨修复材料等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中,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细分市场合计占据85.80%的市场份额;其中,创伤类为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29.80%;脊柱类排名第二,占比28.23%;关节类排名第三,占比27.77%。

2019年中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主要类别市场份额分析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1)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根据部位不同,人工关节可以分为人工髋、膝、肩、肘关节等。

受益于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关节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我国关节类植入器械市场规模分别为70亿元、86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187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87%。

骨科治疗市场调查报告

骨科治疗市场调查报告

骨科治疗市场调查报告引言此报告旨在对骨科治疗市场进行调查,以了解行业规模、竞争状况、趋势和增长预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希望为投资者、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得出结论。

定量调查包括对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和增长率进行量化分析。

定性调查则包括对行业趋势、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偏好的深入研究。

市场规模与增长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骨科治疗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科病症的发病率也在增加,从而推动了骨科治疗市场的需求增长。

2. 运动伤害增多: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更多人从事体育运动,骨科损伤也随之增加,从而促进了骨科治疗市场的发展。

3. 技术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骨科治疗提供了更多创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加速了市场的增长。

竞争状况骨科治疗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的骨科治疗设备制造商和医疗机构,它们之间竞争激烈。

常见的竞争策略包括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趋势与发展在未来几年,我们预计骨科治疗市场将出现以下趋势和发展:1. 进一步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预计会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于骨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2. 个性化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个性化治疗会成为主流趋势。

通过基因检测和数据分析,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使骨科治疗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线预约、远程诊断和康复指导等服务将得到进一步普及。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结论:骨科治疗市场具有良好的增长前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运动伤害增多的趋势,加上技术进步的推动,该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

在面对竞争压力时,骨科治疗设备制造商和医疗机构应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领域的投资机会,医疗器械行业背景是什么? ...

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领域的投资机会,医疗器械行业背景是什么? ...

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领域的投资机会,医疗器械行业背景是什么? ...今日,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龙头-大博医疗(002901)登陆深交所,现在我们来挖掘一下行业的投资机会。

医疗器械行业背景医用高值耗材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产品综合了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测试分析、表面技术、机械制造等多种学科及技术。

医用高值耗材尤其是骨科植入性耗材的技术门槛较高,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取得技术竞争优势并对现有竞争格局产生冲击。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在政策层面给予较大扶持力度,鼓励国内医疗器械加快创新做大做强。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 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发展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耳蜗等高端植介入产品。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我国居民医疗消费的增长,我国医疗器械工业销售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工业销售收入由 2010 年的 1,141 亿元上升至 2015 年的 2,382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5.87%。

预计未来 5 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骨科植入类耗材行业的基本情况骨科植入类耗材属于 III 类医疗器械,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

由于骨科植入类耗材价格高且为一次性使用,在市场中通常被归入“医用高值耗材”范畴。

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分为四大类,除运动医学类产品以外,创伤类、脊柱类和关节类是最主要的骨科植入类耗材。

与关节类产品占据全球骨科植入类耗材市场主要市场份额不同,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的最大类别是创伤类,其 2015 年的市场份额为 31.12%。

这一市场特征主要由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尚未发展成熟造成。

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的销售收入由 2010 年的 72 亿元增长至 2015 年的 164 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 17.90%。

2023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概述骨科植入医疗器械指的是应用于骨科疾病治疗中的植入性医疗器械,主要包括人工关节、脊柱植入物、口腔植入物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增长,骨科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推动了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

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几百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规模及市场竞争目前,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几百亿元,市场前景广阔,而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龙头企业主要有恒瑞医药、骏合创新、信立泰等;国外占据主导地位的厂商主要有德国莱博等。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获得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障政策的不断完善,居民骨科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这为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行业发展和产品升级。

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逐渐成为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降低植入物的二次手术率,优化患者的治疗体验。

2. 3D打印技术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设计和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能够实现产品的定制化生产,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此外,3D打印技术还能够为手术提供更加精准的虚拟预测和手术方案设计。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和精确度,为医学影像的诊断和骨科手术的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它将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之,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具有稳定增长的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涌现,市场前景广阔。

2023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市场现状近年来,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据统计,目前全球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到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了近50%的份额。

中国市场也在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达到200亿元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之一。

市场主要驱动因素一方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科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对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成熟的医保体系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也进一步推动了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需求。

另一方面,新兴国家的医疗保健市场不断扩大,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研制水平和效果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使得其在医疗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上,主要的参与者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

这些企业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质量认证体系,拥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新兴市场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国内的企业也在积极地向高端市场进军。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医保制度不断完善,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不断成熟,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效用将不断提高,如更加微创、更加精准、更加耐用、更加可靠等。

未来,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同时,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技术和质量的优劣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023年骨科医用植入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骨科医用植入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骨科医用植入物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骨科医用植入物是一种医用材料,用于辅助修复和重建人体骨骼系统的损伤和缺陷。

该行业的市场环境分析很重要,以了解全球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的趋势和机遇。

以下是对骨科医用植入物行业市场环境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政策法规等。

一、市场规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运动损伤的增加,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自2015年以来,全球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的研究报告,全球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316.3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47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

二、竞争格局骨科医用植入物行业聚集了许多大型医疗设备和制药公司。

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德国的Stryker、美国的Medtronic、波士顿科学、Smith & Nephew和Depuy Synthes等。

这些公司在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市场份额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投入已经使行业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

除了大型医疗公司之外,还有许多中小型企业也在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上运营。

这些企业通常在特定产品或技术领域上开展业务,其产品价格颇具竞争力,因此它们也在该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随着行业巨头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加剧,这些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三、政策法规骨科医用植入物属于医疗器械类产品,因此生产、销售和使用受到严格的监管和管制。

各国政府和医疗行业监管机构会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标准,指导该行业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

例如,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负责监督医疗器械的使用,制定了各种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欧洲,医疗器械与药品评估机构 (EMA) 也制定了规则和标准,监管企业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

此外,了解囊括当地法规的本地化的要求对于切入市场至关重要,规避相关法规稽查带来的市场风险。

总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运动损伤的增加,全球骨科医用植入物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政策+
成本优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骨科植入行业基本概况分析
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而其中骨科植入物又是骨科器械中最重要的门类,通常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以替代、支撑定位或者修复骨骼、关节和软骨等组织的器件和材料,由于价值较高、对人体生命和健康有重要影响、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因此一般也将骨科植入物归属到高值医用耗材类。

中国骨科植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逐渐放缓
骨科植入类耗材属于III类医疗器械,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

由于骨科植入类耗材价格高且为一次性使用,在市场中通常被归入“医用高值耗材“范畴。

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我国骨科植入类市场销售规模由2014年的13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25亿元,但受集中采购、国产“进口替代”等因素影响,近几年骨科植入市场规模增长逐渐放缓,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市场销售规模约为262亿元,比2017年的225亿元增长了37亿元,增长率为16.4%。

2014-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市场销售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脊柱首次超越创伤,成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分为四大类,除运动医学类产品以外,创伤类、脊柱类和关节类是最主要的骨科植入类耗材,三大市场占据市场85.50%的份额。

脊柱超越创伤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占29.01%;创伤排名第二,占28.63%;关节排名第三,占27.86%。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临床医生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国脊柱类和关节类耗材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2015-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细分市场规模及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外企业占据主导,进口替代逐步推进
骨科植入市场依旧是进口企业占据多数份额,但随着进口替代的逐步推进,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不断提升,据医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骨科植入市场排名前二十的生产企业共占据57.34%的市场份额,其中6家进口企业共占据38.84%的市场份额,14家国产企业共占据18.50%的市场份额。

从细分领域来看,2018年创伤市场国产化程度最高,国产企业占67.85市场份额;其次是脊柱市场,随着进口替代的加快,国产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国产化程度最低的是关节市场,目前依然是进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出台大量鼓励政策,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目前,骨科植入市场中,只有技术含量相对较少的创伤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高端的脊柱和关节领域一直还是进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关节领域,基本上是国外巨头垄断市场,国产化程度低,也因此高端骨科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引发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基于此,国家出台大量政策鼓励国产创新和进口替代,以期扭转这一局面,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一一落实,国产企业技术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国产产品必然会在这些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再加上国家控费降价的大环境,国产企业将借助政策和成本优势取得新的突破,高端骨科植入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相关阅读
2020年中国骨科植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脊椎和关节类植入将迎来国产爆发
2020年骨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脊柱植入和关节植入部分的国产品牌替代空间大
2019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创伤类市场国产化程度最高
2019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及
发展前景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
2019年全球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未来市场规模将超470亿美元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0-2025年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