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18介绍
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测试中心(CCRT)2018年车型评价结果发布

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测试中心(CCRT)2018年车型评价结果发布作者:邱洪涛来源:《世界汽车》2018年第10期2018年9月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测试中心(简称CCRT)在天津舉行首期评价结果发布会。
中汽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于凯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中汽中心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兼CCRT主任高和生发布首期车型评价结果,来自名大机构、企业和媒体在内的120余人在现场见证发布仪式。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引领之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大目标、大协同、大国际”的新时代,产销量已连续9年雄踞全球第一,然而供给侧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核心竞争力不足,消费者需求不明确且易被市场端信息误导等问题依然突出。
有鉴于此,中汽中心作为独立、权威的第三方技术机构,借鉴国外经验,整合自身优势,于2018年1月成立CCRT,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面、权威、专业的信息参考,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CRT 首开国内汽车行业先河,以消费者关注度为核心,建立了试验评价与用户评价两个维度相结合的四级评价体系,涵盖驾驶性能、舒适性、造型及品质、安全性能、经济性、故障率6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72个四级指标。
其中,用户评价部分选定全国八大区域的代表城市进行调研,样本要求符合汽车产品调研的基本边界条件,选择购车至少3个月的用户进行。
试验评价规则参考国际和国内统一标准,严格把控试验方法,在专业的试验场所内进行。
CCRT第一期评价涵盖了紧凑型轿车、中大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大型SUV四类25款热门车型,均从市场随机购买,以上市一年内主流车型为主,且不接受企业自愿申请。
2018年5月,CCRT管理规则发布,2018年7月底,评价工作全部完成。
经过对本期评价数据的充分研讨,结合中汽中心对已有数据的研究基础,CCRT将综合得分80分作为2018版推荐车型的基准线。
从整体结果看,综合得分80分及以上车型共计14款,也是2018年度CCRT推荐车型,80分以下车型共计11款。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前期研究及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2025年节能目标,配合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制定和后续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从2018年起开始着手进行《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标准修订的前期预研工作。
主要包括:1)密切跟踪国外、国际轻型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WLTP等),包括现有技术内容的分析,未来更新内容的跟进等;2)密切跟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和开发”(简称“中国工况”)项目、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GB 18352.6—2016)相关动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2019年3月13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审查会上审议通过了GB/T 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的修订,并同意将该标准分为轻型汽车和重型商用车辆两部分,本标准为轻型汽车部分。
2)主要工作过程按照节能工作整体部署,《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标准修订工作于2018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国内外主要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检测机构等8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
自2018年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以来,中汽中心标准所对国际主流标准法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对比,组织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和技术交流并在工作组内部开展技术验证工作,同时充分吸取了中汽中心“中国工况”项目组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标准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4月,中汽中心标准所根据前一阶段研究和验证情况完成了标准修订草案,并在工作组内部开展了多轮意见征集与讨论,于2019年9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情况如下:表2 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1)研究目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标准修订应满足政府主管部门的汽车节能管理需求,保障我国2025年汽车节能目标的实现,同时满足消费者获取更贴近实际驾驶和不同使用条件的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信息的需要。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电动汽车的应用和推广,是目前节能、环保的发展需求。
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是电动汽车中最为重要的能量转换单元,是实现电力驱动的关键所在,其能量转换的效率、等级等,直接影响着车辆续驶里程、节能水平等。
当前,国内外的相关标准法规基本聚焦于效率的测试方法,未定义出产品的能效等级划分,如GB/T 18488-2015即只给出了产品效率的测试要求,ECE R85及日本的部分法规甚至更为简单,未给出全转速、转矩范围内的效率测试。
通过定义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的能效等级及更为细致、统一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可以使相关产品“分门别类”,避免“良莠不齐”,引导企业和产品向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动汽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18年月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立项通知编号:2018-17号。
2、工作过程2018年3月开始,组织行业力量广泛开展调研,与主机厂(北汽新能源/上汽捷能/比亚迪/吉利/广汽新能源)及零部件供应商(苏州汇川/合肥巨一)等交流能效测评方法。
2018年10月30日,在浙江绍兴卧龙集团召开《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及电驱动总成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团标工作组启动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各机构及企业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商定标准制定工作。
确认了标准适用范围为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以及包括电机、变速装置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电驱动总成,对仅具有发电功能的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可以参照本规范执行。
同时也基本确认了测试项目与要求。
中集车辆:全球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中集车辆20年主要发展历程

骏”、“深扬帆”(2018 年 11 月 )、“瑞江汽车”、“凌 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运营格局。
宇汽车”、“梁山东岳”、“先锋系列”(2020 年 11 月 )、
“中集灯塔”(2021 年 3 月 )“、太字节”(2021 年 4 月 )
附 :公司主要发展历程
2021.10 《商用汽车》 15
2018 年,中集车辆旗下东莞专用车成为业内首家绿色工厂。 截至 2020 年 11 月,中集车辆下属企业“中集华骏”、“东莞中 集专用车”、“中集陕汽”均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2018 年,基于中集集团对车辆板块的战略发展规划,为拓 宽业务融资渠道,扩大产业资本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中集集 团将其车辆板块 ( 中集车辆 ( 集团 ) 有限公司 ) 拆分出来,并将 其改 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期 进行 价 值 重估,实现 股 东价 值 最大化。2018 年10 月 8 日,中集车辆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 ( 简称: “中集车辆”) 创立大会暨第 1 届董事会第 1 次会议在深圳召开。
运集装箱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 ( 简称 :中集集团,
从 2014 年起,中集车辆开始探索建设“高端制
CIMC) 的子公司。中集车辆以“为全国市场提供一 造体系”,基于集团内各个核心子公司的最佳实践,
流陆路运输装备和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 并结合工业 4.0 的特点,提炼出半挂车高端制造体
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用车上装生产企业,同时 前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洋经营,当地制造”的经营模式,
也是轻型厢式车厢体的生产企业。
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该集团在全球 23 家生产工厂
在全球范围,中集车辆运营着多个知名品牌, 和 10 家组装工厂的生产能力、装配能力、全球供应
油耗标准加严12%~16% :新版《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

油耗标准加严12%~16%:新版《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Fuel Consumption Criteria Tightened by 12%~16%: The New Version of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Open for CommentsOn June 17, 2022, the document, "Public Solicitation of Opinions on Nine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including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tomobile Software Upgrade" was released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rms of commercial vehicle standards, the Preparation of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Draft for Comments) and the Instructions for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Draft for Comments) were issued. This standard (Phase IV) has imposed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the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all types of vehicles, which are reduced by 12%~16% compared with those given in the previous version (Phase III). 本 刊2022年6月17日,工信部官网公布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前期研究及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2025年节能目标,配合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制定和后续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从2018年起开始着手进行《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标准修订的前期预研工作。
主要包括:1)密切跟踪国外、国际轻型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WLTP等),包括现有技术内容的分析,未来更新内容的跟进等;2)密切跟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和开发”(简称“中国工况”)项目、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GB 18352.6—2016)相关动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2019年3月13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审查会上审议通过了GB/T 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的修订,并同意将该标准分为轻型汽车和重型商用车辆两部分,本标准为轻型汽车部分。
2)主要工作过程按照节能工作整体部署,《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标准修订工作于2018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国内外主要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检测机构等8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
自2018年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以来,中汽中心标准所对国际主流标准法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对比,组织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和技术交流并在工作组内部开展技术验证工作,同时充分吸取了中汽中心“中国工况”项目组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标准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4月,中汽中心标准所根据前一阶段研究和验证情况完成了标准修订草案,并在工作组内部开展了多轮意见征集与讨论,于2019年9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情况如下:表2 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1)研究目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标准修订应满足政府主管部门的汽车节能管理需求,保障我国2025年汽车节能目标的实现,同时满足消费者获取更贴近实际驾驶和不同使用条件的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信息的需要。
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GB/T XXXX《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汽车多工况噪声测量方法通过增加与汽车实际行驶更吻合的测量工况,使汽车噪声测量工况更加全面,更好地复现汽车引起的交通噪声,为交通噪声的全面有效管控做好测量方法的技术储备,促进和引导轻型汽车车外噪声控制水平及相应的研发技术全面升级。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整车分技术委员会在下属汽车噪声标准研究工作组开展推荐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的研究起草工作。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 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等单位负责标准编制,计划号为20173652-T-339 。
2. 背景意义现行的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已实施多年,该标准对于M1、N1 类汽车,均采用2、3 挡全油门加速行驶的工况进行噪声试验评价(方法A),其挡位选择及油门开度均与实际工况存在较大差异。
2007 年,ISO 362-1:2007 《道路车辆加速行驶噪声测量方法工程法第一部分:M、N类车辆》及相应的联合国噪声法规UNRegulation No.51新测量方法(方法B)得到更多关注,新修订的测量方法虽然能够较为准确的模拟汽车在实际城市工况中50km/h及对应90百分位加速度情况下的噪声值,并进行合理评价,但其评价的仍然只是这种单一工况下的噪声水平,而对于汽车在其他挡位、车速、转速、加速度工况下的噪声,则无法测量和监控。
2004 年,联合国世界汽车法规协调论坛噪声专家工作组(UN WP.29 GR)B 正式启动了多工况噪声法规(ASEP测量方法及限值研究工作,并于2005年成立了专门的非正式工作组(ASEPWG,旨在形成明确的ASEF测量方法,作为对方法 B 的补充,以实现对汽车多种工况条件下噪声的测量与监控,防止汽车车外噪声随着车速和发动机的变化呈现出非线性特征,相应的研究工作在2013 年告一段落,未能形成统一的测量方法。
清华大学——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技术基础第二册第6章

、并道等;
4)3D展示
• 基于红绿灯信号:包括红灯、黄灯、绿灯。 • 提供实时路况,包括当前车道、
红绿灯、限速;
2)场景运行与算法上传
• 算法模块输出的可视化信息,包
• 支持同时多场景的高速运行;
括路径规划、动态障碍物、规划
• 支持单算法模块的上传运行;
轨迹等;
• 提供整车环境的单个模块的仿真结果;
仿真执行模式
支持同时高效运行多个场景。 支持在Apollo环境中验证一个或多个模块。
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平台
Apollo仿真平台使用简介
当前版本启用以下评分指标: 碰撞检测、红灯违规检测、超速检测、越野检测
、到达测试、硬制动检测、加速测试、路由寻径 测试、结点检测中的变道行为、人行横道上的行 人避让、紧急制动、停车标志处停车。
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平台
Apollo仿真平台特点:
1)内置高精地图的仿真场景
3)智能的场景判别系统
• 基于路型:包括十字路口、调头、直行、弯道 目前开放了多个判别标准:碰撞检
等;Biblioteka 测、闯红灯检测、限速检测、在路
• 基于障碍物类型:包括行人、机动车、非机动 检测、到达目的地检测等。
车等;
• 基于道路规划:包括直行、调头、变道、转弯
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平台
典型仿真平台介绍——Apollo仿真平台
在Apollo中,对仿真平台的定位是不仅仅是真实,而是要能够进一步展现智能汽 车算法中的问题。
因为在整个算法迭代闭环中,光贴合真实场景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发掘问题,发 现了问题后才能去修正问题。 开发过程从开发到仿真再回到开发,仿真平台跟开发过程应串联成一个闭环。只
自动驾驶汽车仿真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大 业数服 务据
以硬件保障为基础、数据建设为核心、软件开发为载体,服务行业,致力于建成国家级汽车行业数据中心。
软件 数据
公共服务平台
决策支持平台
车辆服务平台
聚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百余款软件,发表千余项著作权、专利和论文
流通数据体系
工程数据体系
运营数据体系
覆盖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产品属性,进行跨行业应用,拥有PB级数据体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 (MIIT)
国家标准委 (SAC)
公安部 (MPS)
环保部 (MEP)
1
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14)
中国标准化协会汽车标准分会秘书处
基础、整车等10个分标委秘书处
SC 3 基础
SC 7 专用车
SC 17 车身附件
SC 19 整车
SC 27 电动车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 Research Center Co, Ltd
第一部分 发展概况
中心简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是1985年根据国家对汽车行业管理的需要,经国家 批准成立的科研院所,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在国内外汽车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 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
行业论坛及活动
坚持“凝聚行业共识,助力产业发展”理念,为政府、行业、企业搭建沟通桥梁和交流平台,每年举办 大型的行业会议及活动达40余个。
•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 • 中国汽车与保险大数据产业高峰论坛 •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 • 世界智能驾驶A20论坛 • 中国汽车认证认可国际论坛 • 中国智能汽车大赛 • 中国车用材料国际论坛 • 中国生态汽车设计国际论坛
产品检测认证 咨询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中汽中心于2006年推出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水平改善中国道路交 通安全状况作用明显。
C-NCAP已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安全研发的风向标,更成为 汽车安全的代名词
11年间,我们自费1.7亿元用于试验车辆购买 11年间,我们进行383款车型的千余次碰撞 11年间,我们先后推出5个版本的评价规则
投资项目咨询评估
• 承担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委托的投资项目咨询 评估任务,向政府提供咨询评估意见
公告管理
• 车辆生产企业准入许可审查 • 车辆产品准入许可审查
VIN
VIN/WMI代码管理
• 车辆识别代号管理办公室 • 车辆识别代号VIN、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审查
标准法规
负责全国汽车行业标准化与技术法规归口管理。
打造国际一流评价品牌 提升汽车生态水平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倡导汽车绿色消费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测试(CCRT)
CCRT是中汽中心整合自身消费者研究经验和试验检测能力打造的科学、严谨、全面的汽车产品评价体系。
用户 评价
试验 评价
辅助企业产品规划 研发
引导消费者正确认 识产品、合理消费
1994年5月
政府体制改革,中汽 中心划归机械工业部 管理
2003年8月
中汽中心划归国务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 员会管理
发经 展营历概程况
61.6亿 51.5亿
71.4亿
80.9亿
89.3亿
25.3亿
29.3亿
35亿
38.9亿
45.1亿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3
2014
2015
行政 业策服研务究
作为面向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国内一流汽车政策研究“智库”,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制定中长期产业 发展规划和重大产业政策等提供分析报告和政策建议。
国家汽车行业发展规划 汽车产业政策 投资与准入管理 汽车财税 新能源汽车 节能管理 技术政策 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
WTO/FTA/BIT等贸易投资政策 进出口 汽车报废及回收利用 汽车流通与后市场 金融保险 区域产业发展 企业战略与竞争力研究
2016
2017
国发网 展络历布程际局
化
面积:8085亩
组织架构
人才队伍
首席 专家 20人
人才队伍: 中心从业人员467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79人
教授级高工57人 高级工程师456人 工程师595人
博士111人 硕士938人 本科1588人
学科后备带头人 93人
青年科技骨干
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C-ECAP)
C-ECAP是在国家认监委备案的企业自愿性产品认证,基于生态设计理念,对汽车产品健康、节能、环 保等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引导汽车行业生态发展,传递绿色消费理念,塑造生态设计品牌。
2015年7月1日正式开始评价, 现已完成7批19家企业26款生态车型评价
发展愿景
243人
700
600
500
456
400
300
200
100
57
0 教授级高工 高级工程师
595
工程师
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
5% 4% 34%
57%
博士 硕士 本科 其他
第二部分 主要业务
行政 业府服管务理 支 持
根据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授权,开展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公告管理、VIN/WMI代码管理工作。
硬件
存储能力
运算能力
信息安全
具备PB级存储能力,万核CPU+GPU运算能力,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认证
咨询服务
围绕汽车产业发展,为客户提供覆盖汽车全产业链、全方位的咨询业务。
汽车产业发展
全产业链、全方位咨询服务
管理咨询
工程设计咨询
市场咨询
标准法规咨询
产业发展规划 咨询
投资项目咨询
认证咨询
企业生产 服务咨询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
认证业务
围绕汽车产业发展,为客户提供覆盖汽车全产业链、全方位的认证业务。
发发 展展历历程程
1983年12月
国家科委批准成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 中心
1985-1994年
中汽中心隶属于中 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1999年7月
中央科研院所转制, 中汽中心进入中国汽 车工业总公司
2018年2月
由全民所有制企业 改制为有限责任公 司(国有独资)
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年5月25日
中汽中心在天津 奠基
重点领域标准研究工作
SC 28 燃气汽车
SC 29 汽车电子
SC 32 汽车节能
SC 33 汽车碰撞
SC 34 智能网联
汽车行业标准信息服务与咨询
2
UN/WP.29中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ISO、IEC等国际标准的国内归口管理
出口市场认证法规/准入制度研究
海外国家/地区法规协调,多、双边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