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教学设计

(少年拳)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课的灵魂,是确定有效教学的思想轨迹。本节课从复习全套动作整体教学设想着眼,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三目标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少年拳”教材为依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以少年拳教学活动为载体传递健身技能和民族体育文化为基本手段,旨在在观察、比较、评价、练习学习活动中启迪学生体育思维和能力,培养品德促进个性发展。在遵循动作技术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起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材与教学、技能与德育、安全与责任和谐的生态课堂。从教学预设出发,关注学生个性学习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借助少年拳模块单元课时教学1—5节课已学习基础,在课(第6节课)所处单元阶段环节上采用“先学(即先体验)后教(即在已构建基础上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课时教授内容环节上采用“程序化教学”模式(即依据少年拳教材特点,秩序渐进开展),使学与练、悟与练少年拳贯穿课堂始终,为学生创设自我发展成长途径,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武术是有攻防含义的技击技术,是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动作套路、对抗练习,以及有关锻炼身体的功法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在小学六年级学习少年拳对于落实小学武术模块教学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教材特点上分析,少年拳是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之一,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并得到普及的健身运动,是国家创编制定,具有简便易学,易记,动作规范,流畅连贯,分解清晰,以少年拳重于“形”、立于“神”、练达于“力”,正确理解少年拳的攻防特点及武德的规范要求下锻炼促进身体健康,锻炼价值实效性强,且受学生体质差异影响小,适应性强;从练习途径与方法上分析,优势在于因场地及设备要求比较简单,不论室内与室外,可通过集体或个人或小组、分解或组合或全套动作、有音乐或无音乐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练习,从而实现由理想化下的外强筋骨、强化体魄、内调脏腑、疏通经脉到调节精神、缓解身心疲劳、改善机能、增强体质、弘扬民族文化真正意义的实际化。通过练习,能发展柔韧、灵敏、快速、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加大各关节活动的幅度和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呼吸、内脏器官的功能,培养少年儿童站如松、坐如钟的良好姿态和迎难而上、坚忍不拔、机敏果敢的尚武精神。对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形成良好武德,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什么都感兴趣,爱好广泛。少年拳做为武术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典内容,它所富有的文化的魅力在当代学生心理背景和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吸引力却较为薄弱。加之,多数学生在生活经历中对少年拳了解较少且所掌握武术知识和信息多通过影视报刊等途径获得,缺少亲身体验基础,难免在适应学生学习心理需要上存在枯燥乏味的缺憾。如何对于枯燥乏味的教材变“我要学”的兴趣化内容,需要教师在知识与信

息、民族与传统、未来与发展、武术与国学、信心与自豪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开启思维激发学习内驱力;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少年拳中的基本动作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注重评价的合理运用,入情引导、入理启发、激趣活教,才能帮助学生取得心理平衡、克服不利心理,引领他们积极乐观地学习;需要教师挖掘学生在初中已有交流少年拳技术基础的学习资源,通过安排新颖的练习方法,创设传统文化传承情境,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搭建适宜学生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学习平台,大力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练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归宿,具有统领的功能,是教学的依据。本节课,以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水平三目标为依据,从小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道德熏陶等方面出发,为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全套技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播种下良好品质意识的种子。制定本次课教学目标为:

1.在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积极参与下,借助已有5次课学习基础,在获取进步中有以行促思、求进向上、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欲望,在动作技能上表现出动作连贯、有神有力的形体语言,并有着力求动作连贯完成动作的积极意识。

2.借助上述多次课学习和体悟,有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积极的情绪,获取身心双修的成就感、自豪感,对中华武术有潜在探求的萌动,有进一步了解中华武术所涉及文化的渴望。

3.在体悟、探求,收获技能中,从不同程度不同层次悟觉到少年拳的强身健体及尚武精神,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流露出自豪与喜悦。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梳理教材,理清技术先后关系,找准重点,才能为难点技术确定突破方向,通过我对本次课教材的理解和课次安排,认为学习的关键是组合动作。因此,确定重点为各单势动作要点及准确的虚实分明的步法技术,难点为移动中各动作组合的连贯。

(三)教法

根据整体教学教学过程,针对本次课(第6次课)在单元所处阶段环节上借助1—5节课已学已悟基础,为能让学生通过“体验——认识”在已构建少年拳有“技能、拳理、思维、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去学再去悟,在不断积累少年拳智慧的学习活动中“强健身体、启迪思维,突破“思维”瓶颈,以思想促进行动,致学习于兴趣之中。采用“先复习(先体验)后完善(在已构建基础上学)”即“先练后教”的教学模式。

考虑本次课活动的核心意图是提高提升再完善再丰富少年拳组合动作的技能、拳理与思维,为终结单元学习做准备。因此尊重少年拳的教材特点、理解它的思维方式使学与练、悟与练贯穿课堂始终中,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悟深少年拳的思维模式和修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承民族文化,深入教学促进本次课学习目标达成的关键。因此,在本次课内部教学活动中采用“程序化教学”模式,分步分层,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由已构基础到再构新知,由积累到丰富,逐步形成升华更符合促进知识形成的规律,更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为突出重点,构建思维,把教学落实在整体技术与全套动作技能整合及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