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基层版)
他汀类药物会使血糖升高吗 看专家怎么说

他汀类药物会使血糖升高吗瞧专家怎么说随着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发现使用他汀类会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他汀类药物会升高血糖?我们先来瞧瞧几个大型研究的结果早在2010年2月27日,柳叶刀发表一片篇名为《他汀类药物和糖尿病的风险:随机他汀类药物试验的协同荟萃分析。
》的文章。
该荟萃文章阐述了经过分析13项他汀药物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1.他汀类药物治疗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9%。
2.每255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为期4年的患者, 导致糖尿病多发生1例。
3.尽管他汀类药物治疗会引起糖尿病发生的风险略有增加, 但无论从尽对数字还是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减少相比, 这种风险都很低。
4.非凡强调中度或高度心血管风险或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的临床应用不应改变。
2011年6月22日,JAMA也发表了一篇《与中等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相比,强化剂量的事件性糖尿病风险进行Meta分析》文章中再次阐述5个他汀药物试验的汇总分析,对比了高强度他汀治疗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人群,其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1.与中等剂量他汀治疗组相比,强化他汀治疗组的糖尿病风险增加12%,但同时心血管事件风险比中等剂量他汀治疗组降低 16%。
2.他汀类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与糖尿病风险之比是9∶1,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远大于其新增糖尿病风险。
最后我们再瞧瞧柳叶刀上发布的另外一项研究结果2012年8月11日,柳叶刀发表的文章《一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益处和糖尿病风险:来自JUPITER试验的分析》。
文章分析JUPITER试验的结果,得到的结论是:1.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人,每54个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例,总共可避免134次血管事件或死亡。
2.对于没有重大糖尿病风险因素的试验参与者,他汀类药物分配组主要终点减少52%的风险,静脉血栓栓塞减少53%,总死亡率降低22%,且糖尿病无增加。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C R P 、 F P G和 H b A l c水平在 治疗后 均有显著下 降( 分别 P < 0 . 0 5 、 < 0 . 0 1 和< 0 . o 1 ) , 治疗过程 中仅 少数 患者 出现轻度不
选用调脂药物三个方面。其 中调脂 以降低低密度脂
蛋 白胆 固 醇 ( L D L — C) 为 首 要 目标 , 首 选 他 汀 类 药 物【 - - 2 1 。老 年 人 是 2型 糖 尿 病 的 高 危 人 群 , 约 8 0 %
异常诊断根据 2 0 0 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建议的标准执行f 1 _ , 2 周 内未服用过影响血脂代谢 的
男4 8 例, 女4 2 例; 年龄 6 0 ~ 7 8 岁, 平均年龄为 6 9 . 1
1 . 2 病例 选择 标 准
素分 泌不足都可引起 脂类代谢紊乱而 导致 血脂异 岁 。
纳入 标准 : f 1 )年 龄 ≥6 O岁 ; f 2 )按 照 1 9 9 9年 WH O制定 的标 准确诊 为 2型糖 尿 病患者 [ 习 ; ( 3 ) 血 脂
治 的老 年 2型糖 尿病合 并 血脂 异 常患者 9 0例 , 其 中
十分密切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常, 被认为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必须及时治 疗 以降低 冠心 病等 大血 管并 发症 的 发生率 。治疗措
施 包 括 治 疗 性 生 活方 式 改 变 ( T L C) 、 控 制 高 血糖 和
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对估计效应值几乎没有信心:估计效应值与真实效应值很可能完全不同。对效应值的任何估计都很不确定
推荐强度分级
强推荐(1)
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弱推荐(2)
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
表 1 GRADE 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分级
由于“三高”防治的复杂性及当前“三高”患者基层防治临床证据匮乏,本共识仅对干预措施确定了相关推荐意见等级。本共识可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等专业人员参考和使用。共识推荐意见的目标人群为中国 18 岁及以上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 2 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者,以及经评估可能罹患“三高”的人群。
2.5 如何对“三高”患者进行相关并发症的识别、筛查和初步处理?
2.7 “三高”患者的综合治疗目标?
图 4 全人群“三高”诊疗路径
2.6 “三高”患者的转诊指征?
2.7 “三高”患者的综合治疗目标?
组分
控制目标
BMI
18.5~24.0 kg/m2。随着年龄增长,体质量控制范围可适当放宽
腰围
男 <90 cm,女 <85 cm
血压
<130/80 mmHg,DBP 尽量≥ 70 mmHg,年龄 >80 岁、健康状态差或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可适当放宽至 <150/90 mmHg
血脂
TC<4.5 mmol/L,TG<1.7 mmol/L未合并 ASCVD 时:年龄 <40 岁者 LDL-C<2.6 mmol/L、非 HDL-C<3.4 mmol/L,年龄≥ 40 岁者 LDL-C<1.8 mmol/L、非 HDL-C<2.6 mmol/L合并 ASCVD 时:极高危患者 LDL-C<1.8 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 >50%超高危患者 LDL-C<1.4 mmol/L,且较基线降低幅度 >50%年龄 >80 岁时:预期寿命短、健康状态差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建议适当放宽 LDL-C 控制目标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 采集标本前受试者禁食12小时。 • 除特殊情况外,受试者可取坐位或半卧位接受才学,采血
前至少休息5分钟。 • 静脉穿刺时止血带使用不超过1分钟。 • 血液标本保持密封,避免震荡,及时送检。
5
T2DM患者的ASCVD危险度 评估和治疗目标
8
UKPDS 研究结果也显示 ,LDL-C 是 T2DM 患者发生冠 心病和心肌梗死的首要预测因素,LDL-C 每上升 1 mmol/ L, 冠脉事件发生率增加 57% 。 胆固醇治疗试验 ( CTT) 协作组的meta 分析结果也显示,LDL-C 每降低 1. 0 mmol/ L 分别显著下降主要血管事件、血管性死亡和 缺血性卒中事件风险达 21% 、13% 和 21% 。
9
T2DM 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
血脂管理
10
T2DM患者合并血脂异常血脂管理流程
11
生方式干预
T2DM 患者的血脂管理均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
表 2), 并贯穿 T2DM 治疗的全过程( 推荐;A 级证据) 。 生活方式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还可 对血压、血糖以及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产生有益的 影响, 因此是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基础。
一些轻度血脂异常的 T2DM 患者, 经有效生活方式 干预可将其血脂参数控制在理想范围。但经过积极 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改善血脂参数的患者, 则需加 用调脂药物治疗,而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减少 用药剂量
12
13
调脂药物治疗 合并血脂异常可进一步增加 T2DM 患者的大血
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因此,T2DM 患者除 了重视血糖控制外, 还应重视血脂管理。基于 ASCVD 危险程度制定的目标,经过积极的生活 方式干预仍不能改善血脂水平者, 需加用调脂 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模板

CCMR‑3B
25817
42%
55%
42.9%
一项横断面研究
4807
67.1%
55.9%
39.4%
我国T2DM患者的血脂异常还表现出地域差异
目 录
糖尿病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与治疗目标
风险分层
评估指标
超高危
合并ASCVD
极高危
不合并ASCVD,但存在以下任一情况:(1)≥40岁(2)<40岁,合并长病程(T2DM病程≥10年,T1DM病程≥20年)(3)<40岁,合并≥3个危险因素a(4)<40岁,合并靶器官损害b
谢谢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及心血管危害
三、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ASCVD风险
1. LDL‑C 水平
2. 非 HDL‑C 水平
95%CI 1.70~2.30
95%CI 1.35~1.96
目 录
糖尿病患者合并ASCVD相关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
一、T2DM患者
二、T1DM患者
研究
病例数
血脂异常比例
调脂治疗比例
C级
表2 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靶点及目标值推荐建议
(一)血脂干预靶点
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干预靶点及目标值
糖尿病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与治疗目标
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干预靶点及目标值
(二)潜在调脂靶点
目 录
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疗策略
序号
推荐建议
推荐级别
1
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作为降脂治疗的基础
高危
<40岁,不具备以上极高危特征
表1 糖尿病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
a危险因素
b靶器官损害
降脂药物的规范化使用专家共识(2023)

他汀类药物
肝酶异常 ▪ 肝酶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0.5%~3.0%,呈剂量依赖性。 ▪ 考虑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肝酶异常,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和/
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升高,≥3倍正常值,及合并总胆红素 升高患者,应酌情减量或停药。 ▪ 对于转氨酶升高在3倍以内者,可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也可换 用另外一种代谢途径的他汀,部分患者经此处理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 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他汀类药物应用禁忌证。
降脂治疗的其他措施
▪ 脂蛋白分离、肝移植、部分回肠旁路手术和门腔静脉分流术,作为辅助 治疗措施用于FH患者。脂蛋白血浆置换效果肯定。
▪ 脂蛋白分离(LA)是FH,尤其是C水平降低55%~70%。英国和德国指南推荐Lp(a)>150 nmol/L的进展 性冠心病患者进行LA。长期治疗可使皮肤黄色瘤消退。最佳的治疗频率 是每周1次,但多采用每2周1次。妊娠期间LA仍可应用。
▪ 另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海博麦布是近期上市的国产一类新药,其作用机制、 用法和降脂疗效等与依折麦布相似。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PCSK9抑制剂 ▪ 目前获批上市的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可显著降低平均LDL-C水平达
50%~70% ▪ 依洛尤单抗140 mg或阿利西尤单抗75 mg,每两周1次皮下注射,安全性和耐受
耐受性良好。
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
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降脂药物联合应用 ▪ 甘油三酯严重升高(≥5.6 mmol/L),生活方式及单一降脂药物不能良好
控制甘油三酯水平时,可采用贝特类药物、大剂量(2~4 g/d)高纯度ω3脂肪酸、烟酸类药物之间的两两或以上联合。 ▪ 联合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基本不进一步增加贝特类药物单用 的肝肾安全性风险,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出血、心房颤动(与 ω-3脂肪酸应用剂量正相关)以及颜面潮红(与烟酸类药物相关)等。
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观察与分析

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观察与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58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血脂指标和血压、血糖水平。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和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水平,调节血脂水平。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他汀类药物;基层医院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反应,可造成机体胰岛素分泌能力不足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早期2型糖尿病症状通常表现有疲乏无力,体力不支,夜尿次数增加,且随着病情发展还将产生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合适的药物,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对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
有关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2]。
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9例。
观察组中男36例,女43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2.31±5.62)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44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52±5.87)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片,服用剂量100mg/次,1次/d。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强效的降脂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而依折麦布则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脂血症,因此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有高脂血症,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的药理作用。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依折麦布则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可以同时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对糖脂代谢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一些临床研究证实了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有效性。
一项由王小明等人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治疗组中,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了联合治疗的显著疗效。
而在对照组中,仅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疗效不及联合治疗组。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对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参考,促进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