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268例健康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糖病与血脂异常的关联及调理方法

糖病与血脂异常的关联及调理方法

糖病与血脂异常的关联及调理方法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的关联及调理方法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两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们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上有着一定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并介绍相应的调理方法。

一、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的关联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异常,导致血糖升高的代谢性疾病。

血脂异常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异常,如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1.1 病理生理基础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管损伤,加速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进一步促使血脂异常的发生。

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异常也会影响血脂代谢,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1.2 相互影响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

而糖尿病患者因代谢异常造成的高血糖状态,会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形成恶性循环。

二、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的调理方法2.1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药物较为常用的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降脂药物等。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减轻糖尿病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降脂药物则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脂异常。

2.2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调理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至关重要。

建议糖尿病患者采用低糖、低脂的饮食,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量。

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吸收,改善血脂异常。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亚麻籽油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健康。

2.3 运动调理适量的有氧运动对于控制血糖和血脂异常具有积极作用。

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

同时,有氧运动还可以增加脂肪酸在肌肉中的氧化利用,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血脂异常。

2.4 心理调理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患者积极参与心理康复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很多人出现了血脂异常的情况。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或者异常分布,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对于体检人群中的血脂异常患者,及时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一、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基本原理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手段,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的过程。

而行为干预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人们的行为、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进行干预,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基本原理包括:个体认知和态度的改变、社会支持和环境的改变以及行为习惯的调整。

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普及,引导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 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认知水平血脂异常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往往忽视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血脂异常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增强其健康意识,有助于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他们能够了解不同食物对血脂的影响,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2. 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通过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可以帮助血脂异常患者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

也可以指导患者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过这些措施,有助于患者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 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指导手册等方式,教育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脂、掌握药物服用规范和常规复诊等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血脂异常。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分析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分析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是指患者在罹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其血脂指标超出正常范围。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正常血脂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

1. 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减退,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使血脂水平升高。

2. 脂质运输异常:由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原因,脂质运输蛋白的合成和释放异常,导致脂质在体内的分布和转运受到影响,进而使血脂异常发生。

3. 高糖、高脂饮食:中青年患者生活方式不良,常常食用高糖、高脂食物,导致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生,并进一步加重血脂异常。

1. 总胆固醇(TC)增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的TC水平往往高于正常人群,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分解代谢紊乱导致胆固醇合成增加。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LDL-C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形式,其在中青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往往呈现升高的趋势。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HDL-C是一种有益的血脂,在体内具有清除多余胆固醇的作用。

但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HDL-C往往较低,进一步加剧了血脂异常的危害。

4. 甘油三酯(TG)升高:TG是血液中最主要的脂质形式之一,因其在中青年患者中容易升高,特别是在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存在时,更易发生异常。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代谢紊乱、脂质运输异常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关的治疗和干预策略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生活习惯,包括控制饮食、进行适量运动、规范服药、监测血糖和血压等手段,以维持血脂水平的正常范围,减少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随后分析健康教育对血脂异常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行为干预在该群体中的应用。

相关干预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和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总结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效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的干预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体检人群、血脂异常、干预效果、干预措施、影响因素、评估、研究方向、临床实践。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主要指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异常高或异常低。

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引起了公众和医学界的关注。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血脂异常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大约4亿人患有血脂异常,其中许多人并不自知。

血脂异常患者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健康。

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干预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从而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公众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在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分析健康教育对血脂异常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估其在预防和管理血脂异常中的作用;2. 探讨行为干预在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其对患者血脂水平及相关生活习惯的影响;3. 综合研究相关干预措施,探讨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引入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4. 评估干预效果,通过对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的实际干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5. 分析潜在影响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受到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干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糖尿病控制不良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分析及干预对策

糖尿病控制不良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分析及干预对策

2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医 学 院 口腔 医学 系 , 江 湖 州 3 3 0 ; . 浙 1 0 0 3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医 学 院 院长 办公 室 ; . 州 师 范 学 院 医学 院 临床 医学 系) . 4湖
【 要 】 目的 摘 分 析 血 糖 控 制 不 良患 者 的健 康 相 关 行 为 , 讨 导 致 其 血 糖 控 制 不 良的 原 因 , 而 提 出 应 对 策 略 。 方 法 探 进 方 便
解放军护理杂志
21 0 2年 9月 , 9 9 2 ( A)
管并 发症对 他 们 的 生 活质 量 也 产 生 了极 大影 响 , 同
知情 况 ; 3 2型 糖 尿 病 控 制 不 良患 者 对 体 质 量 控 () 制、 饮食 和锻 炼 的认 知 情 况 ; 4 2型糖 尿 病 控 制 不 () 良患者 对 自身 糖 尿 病 的控 制 、 险和 可 控 性认 知分 风 析 ;5 2型糖尿 病 控制 不 良患 者对 采 用 胰 岛素 治疗 ()
wo s wa e s bo l d gl o et s r e a r ne s a utb oo uc s e t,HbA1Ct s ,weg o t ol i t x r i e hewihe fbl o et i htc n r ,d e ,e e cs ,t s so o d gl o e c n r ,i o m a i n uc s o t ol nf r ton a d und r t nd n i be e nd a r ne s o ns i h r p Co l so e s a i g ofd a t s a wa e s fi uln t e a y. ncu i n He lh de r me s m e ia t f p te sa herf m i e a t pa t nt , d c ls a f, a int nd t i a l m mbe s s ul nh nc he ma g me n y r ho d e a e t na e nta d i pr v her a r ne s o te s wih po r y c t ole i b t s i re y o ys S s t s a i h m o e t i wa e s fpa int t o l on r ld d a e e n a va it f wa O a o e t bls po ii e he lh— e a e ha i r . stv a t r l t d be v o s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管理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管理
为了及早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 异常,在确诊2型糖尿病的同时均应检测患 者的空腹血脂谱,包括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根据基线血脂水平制定相应 的监测策略:
1.对于血脂位于正常范围内的患者, 如果无其他心血管风险,在2型糖尿病治疗 过程中每年至少进行1次血脂谱的检测;
药物治疗的目标与选择 由于血脂异常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往 往通过体检或发生了心脑血管事件后才得 以发现,因而及早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 血脂异常,并给予早期干预,可防治动脉 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 率。因此在监测的同时,需要给予相应的 药物治疗。 首要治疗目标 降低LDL-C是药物治疗的首要目
LDL-C <1.8
non-HDL-C <2.6
注:non-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险因素:年龄(男性≥40
岁或绝经期后女性)、吸烟、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或微量白蛋白尿、HDL-C <1.04mmol/L、体重指数≥28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36
2018.10 No.29
若他汀治疗前TG>5.6mmol/L, 服用降TG药物(如贝特类或高 纯度鱼油)以减少发生急性胰 腺炎的风险
附图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管理流程
E-mail:fengjianxing@ 责编/冯建星
诊疗康 复
使用中等强度他汀。对于无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血管疾病,且不合并其他心血管 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LDLC≥2.6mmol/L,也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 础上使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若出现他 汀类药物不耐受情况,可换用另一种他汀 类药物、减低剂量或给药频次或加用非 他汀类的降LDL-C药物依折麦布。若血 脂未达预期目标,则在强化生活方式干 预的同时,合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 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一类新型 降脂药物)。

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诊治观察及护理配合

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诊治观察及护理配合

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诊治观察及护理配合摘要: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病例选择治疗方案前,比如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病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

需要针对每一位病例做好心血管风险评估,避免发生意外。

临床用药上首先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才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我院血糖控制上加强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同时以及糖尿病知识普及宣教的同时,适当给予胰岛素治疗等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水平。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选择,在基础用药的同时予灯盏细辛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痰、祛湿解毒等中药制剂的治疗。

降低或改善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伴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血脂康联合中药制剂;护理配合[abstract]diabetes with hyperlipidemia cases before choosing treatments,such as diabetic carotid stenosis cases,diabetic 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etc.Need for each case for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to avoid accidents.Clinical medication first ne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blood sugar,can effectively treat 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At present in our blood glucose control on strengthening diet therapy,exercise therapy at the same time and diabetes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appropriate to give insulin therapy such as drug therapy,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he ideal level.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drug choice,at the same time of basic medicine to lamps asarum injection,lulutong injection and salvia miltiorrhiza injection.By qi and nourishing Yin,activating blood phlegm,qushi detoxification and so on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preparation treatment.Reduce or improve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diabetes with hyperlipidemia;Type 2 diabetes;:union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preparation;Nursing cooperation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病例来说,有效降脂可以使粥样物质中血清胆固醇减少,防止动脉粥样斑块发展,还可以有效恢复血管内皮功能,稳固斑块纤维帽。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分析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分析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分析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是现代人常见的慢性病,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

本文分析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和甘油三酯(TG)升高,称为“三高”现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

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降低LDL-C水平,常用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福泊斯他、吉非替尼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人体内的“清道夫”,具有清除动脉粥样硬化物质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

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HDL-C的降低与细胞内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脂蛋白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等相关。

提高HDL-C水平的方法包括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和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

甘油三酯(TG)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TG 升高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饮食因素等有关。

降低TG水平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减少红肉、奶酪、黄油等食品的摄入,适度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常用药物包括贝特类、降糖药物等。

总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十分常见。

合理的控制血脂异常对于患者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运动、采用降脂药物以及合理的饮食等方法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从而保护心脏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268例健康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与对策
作者单位: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赵芳
目的控制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血糖,延缓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

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已确诊的268例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6个月的家庭、单位健康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

结果开展健康干预6个月后,98.13%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并血脂异常对其危害性很大;73.88%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人体内糖代谢和脂代谢关系密切分别为76.86%和74.25%;正确认识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加,不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干预,血脂代谢异常不会自动消失,分别为85.45%和98.51%。

6项调查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可以减少冠脉事件或心血管事件发生以及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事件发生,提高预防认知水平,有效改善相关态度和行为。

标签:糖尿病;血脂异常;健康干预;对策
本人就健康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中伴血脂异常住院患者268例,男169例,年龄40~65岁,女99例,年龄45~65岁,病程2~10年。

其中伴冠心病21例,高血压78例,肥胖症13例。

1.2 方法
1.2.1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68例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6个月的家庭、单位健康干预,比较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

1.2.2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经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心医院专家咨询修改,再对目标人群进行预试验,最终确定了有关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问卷。

干预前问卷调查完成后,开展为期6个月的系列干预活动:(1)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及展板、广播电台网络手机信息等宣传工具宣传预防知识;(2)开展专家健康培训、讲座、治疗、咨询,采取有效治疗方法:LDL-C是冠心病的强有力的危险因素,LDL-C每降1 mmol/L,总死亡率降低12%。

初始治疗一段时间后8周复查肝功、血脂、肌酸肌酶、肾功,根据复查情况调整剂量,稳定后每6个月复查1次。

在干预活动开展6个月后,截止10月初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调查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1.5软件,采取频数、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开展健康干预6个月后,98.13%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对其危害性很大;73.88%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提高,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76.86%的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药物不良反应;74.25%的患者认识到人体内糖代谢和脂代谢关系密切;85.45%的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加,不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干预,血脂代谢异常不会自动消失;98.51%的患者开始对体重、血压、血糖及运动重视和控制,6项调查中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 1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有关知识掌握、治疗等健康干预前后调查对比n (%)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68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是因为人体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发生问题时,就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的脂质合成增加而分解则减慢,其结果引起血脂异常。

他汀类和贝特类一般剂量长期口服不良反应少,在血糖、血压都控制的情况下治疗效果好【sup】[1,2]【/sup】。

今后可以继续充分利用健康干预的行为,更好地达到控制血糖的目标,减少冠脉事件或心血管事件发生以及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事件发生。

使患者个体学会自我监测、评价病情变化,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提高用药依从性,规范和科学的管理自身健康行为【sup】[3,4]【/sup】。

参考文献
[1]董可辉.贯彻分层理念发挥他汀的卒中预防优势.中国社区医师,2009,2(370):11-12.
[2]陈源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5-1065,1963-1969.
[3]廖二元.内分泌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00-2102.
[4]朱旭红.社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4:299-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