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陆地水体的补给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陆地水体的补给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陆地水体的补给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陆地水体的补给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一、知识讲解

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2.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3.河流与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

河流枯水期时,湖泊补给河流,如下图图1。河流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泊;如下图图2。

二、经典高考试题

1.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解析第(1)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

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夏季6~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为丰水期。所以本题选择C项。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所以本题选择B项。第(3)题,考查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增大;枯水期b补给也增大。所以本题选择D项。

答案(1)C(2)B(3)D

2.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

解析该地最大月降水量不足20 mm,年降水量不足100 mm,最高月均温27℃左右,最低月均温-6℃左右,由此判断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该地最大径流量出现的时间与降水量最大月和气温最高月吻合,因此该地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故C项正确。而湖泊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A、D项错误。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

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B项错误。

答案 C

三、跟踪训练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1~2题。

a

b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解析第1题,从蒙特利尔各月气温分布图上可以判断出其气温低于0℃的月份为12月至次年3月,从而推断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C项正

确。第2题,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点的成因。河流结冰状况取决于温度,影响河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河流流速、河流流向等因素。圣劳伦斯河的四段河流,纬度相差不大,流向相同,而在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道上建有水电站,表明该段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冬季可能不结冰,故B项正确。答案 1.C 2.B

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A.南方B.北方C.东方D.西方

4.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雨水②季节性积雪融水③冰川融水④湖泊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第3题,从经纬度看,该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大,故气流主要来自西方海洋。第4题,从河流水系图可判断,该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最后注入白海,故无湖泊水补给;又知该地“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故无冰川补给,冬季气温较低而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A正确。答案 3.D 4.A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6.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

解析第5题,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A项正确。第6题,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蒸腾作用,故A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答案 5.A 6.C

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题。

7.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

解析本题考查小流域内的水循环各环节及影响因素。甲、乙水库所对应的两条河流为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降水条件、植被截留、降水下渗等自然条件极为相似,因此导致两水库入库水量产生巨大反差的原因可能是人为因素(人工拦截径流),D项正确。

答案 D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第8题。

8.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在冬季降水量最大,冬季降水丰富,水循环最活跃。答案 D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知识点: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一.课程目标 1.熟练掌握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掌握河流流量特征与河流补给的关系 二.课前背景引入 让学生思考:1.观察河流,说出其补给来源 2.箭头代表什么含义 三.授课内容 (一)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

(枯水期),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 河流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特例:探讨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情况 (二)河流水补给类型

(三)注意点: (1)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河流正好相反。 (2)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3)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4)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气候区的河流。

(四)思考:下列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征 泰晤士河(英国)、刚果河、亚马逊河、尼罗河、长江、塔里木河(五)例题: 1.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冰川 B.地下水 C.江河水 D.湖沼水 答案:A (六)测试题 1.(一般)对地下水补给的有利因素是 A.降水强度较小,历时较长 B.地下有永久冻土 C.地面植被稀少 D.地形坡度较陡 答案:A 本题考查水循环。降水强度小,历时长,则地面下渗的时间长,故利于地下水补给。 2.(一般)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学案24-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问题驱动式导学案之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通用版)

地理课时学案(24)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学习目标】 掌握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特点及影响 【基础知识·过关测】 读陆地上的水体及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 1、指出水的三种存在形式和水体的三种类型。 2、准确说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哪些? 3、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一定都在夏季吗?请说明原因。 4、请说明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可以相互补给的原理,并画图说明。 【高频考点·互动研】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1、对比说明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概念的区别。 2、指出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比较显著的河流的主要分布特征,并分析这些河流分别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3、地中海沿岸平原的地区某河流与湖泊的位置关系,由于降水的不稳定导致P 处河段常发生季节性的流向倒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不同季节,P 处流向分别呈现什么特点? (2)比较M 、N 两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 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 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 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4、读下面两图甲乙两个湖泊和与之相连的河流,与河流相连的曲线为等高线,M、N为乙湖泊中的两个点,试比较甲乙湖泊和M、N两处的盐度大小,并分析原因。 【方法总结】 河流与湖泊的相互作用,对河流与湖泊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5、近些年,辽河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辽河下游出现了与地下水只能单向补给的特点,地下水再也无法补给河水,试分析原因?且有人认为,如果该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辽河下游很有可能演变成地上河,试分析原因? 【考向通关·提升练】 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供水中作用显著。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表为40年间黄河源区( 时间降水量平均气基流基流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知识讲解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 一、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是陆地各种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如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冰川积雪(永久性积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如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消融的影响,形成明显的春汛。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水位较高的水体可以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可以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弱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拦蓄洪水,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二、典例解析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⑴~⑶题。 ⑴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⑵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若在该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解析】(1)根据水位变化可知该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流量 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2)由该河7、8月份水位偏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因出现伏旱现象所导致的。

陆地水体的补给学案

陆地水体的补给学案(总5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水 陆地水体的补给 【考点】1、陆地水体的类型及相互补给; 2、河流的补给形式及流量曲线的判读。 【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梳理】―――陆地水体的补给 一、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1、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 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右图所示: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如下图:

例1:读图1和图2,回答3~4题。 1.图Ⅰ中能反映图Ⅱ中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 ) A .里海沿岸 B .青海湖沿岸 C .密西西比河下游 D .黄河下游 3、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类 型 补给地区 补给时间 河水径流量及其变化 雨水 分布最普遍,主要分 布于湿润和 半湿润地区。 补给时间与 时 间相一致 径流量决定于降水量及其 变化和 变化。 积雪融水 (季节性) 温带、寒带 地区。 春季,积雪融 化,成为河水补 给来源,形成 径流量决定于地表积雪的厚度和 广度。

冰川融 水 (永久性) 分布于高山 和高纬度地 区。 夏季,气温高, 冰雪消融,补给 河流,形成 径流量随高低而变化,具有 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但年 际变化小。 地下水分布普遍常年补给 径流量稳定、均匀,季节变化和 年际变化。 湖沼水 分布于湖 泊、沼泽分 布区。 常年补给 径流量稳定,季节变化缓慢,其 补给量大小取决于湖沼对河流径 流量调节作用的大小。 思考:1、说出下面四幅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分别代表那种补给类型,并分析该种补给类型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哪 些地区? 2、我国东部地区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为什么比较大?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陆地水体的补给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陆地水体的补给知识梳理与真题跟踪练 一、知识讲解 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2.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3.河流与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 河流枯水期时,湖泊补给河流,如下图图1。河流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泊;如下图图2。 二、经典高考试题 1.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解析第(1)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

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夏季6~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为丰水期。所以本题选择C项。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所以本题选择B项。第(3)题,考查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增大;枯水期b补给也增大。所以本题选择D项。 答案(1)C(2)B(3)D 2.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沼泽水 解析该地最大月降水量不足20 mm,年降水量不足100 mm,最高月均温27℃左右,最低月均温-6℃左右,由此判断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该地最大径流量出现的时间与降水量最大月和气温最高月吻合,因此该地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故C项正确。而湖泊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A、D项错误。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

专题五、陆地水体补给类型及水循环

专题五、陆地水循环 学习目标: 1、能够判读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来源、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节,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三态???? ?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水。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 2.地理意义 ①促进水体的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 。 ③塑造 。 ④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特别提示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2)外流区域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此外,对地下径流、降水、蒸发环节也有影响。 合作探究: 一、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特别提醒 (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 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 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有明显春汛的河流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二、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及作用 三、水循环主要环节及人类对其影响: 1.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1):水汽输送:来自海洋的水汽是由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带来(夏季风、登陆的台风、盛行西风等)。 (2):下渗: (气候)降水强度小,历时长;地形坡度小;土壤颗粒大,透水性好;植被覆盖率高;地质,喀斯特地貌区,渗漏严重。 (3):参与海陆间大循环的地表径流(河流、湖泊等)多数外流河、外流湖。参与陆地内循环的地表径流多数内流河、内流湖。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下垫面来实现的,其中径流是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1)人类改变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 (2)人类改变径流的季节变化:修建水库,退田还湖,退耕还湿、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等会减小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削减洪峰并使洪峰推迟;反之围湖造田,围垦湿地、破坏植被、城市化等会使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洪涝灾害频发,洪峰提前。 (3)人类过度开采,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倒塌;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水质下降。——雨季回灌;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合理开发地下水。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2013 上海地理]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2021高考地理精品复习专题之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1年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十四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转化 1.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转化(书生) 湖泊(水库)在洪水期能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的作用。 2.河湖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均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辨析 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从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提示不对。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与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二、河流补给 1.含义: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一般可分为雨水补给、冰雪融水(永久性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沼泽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类型。河水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 辨析 2.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有什么区别? 提示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是指在高纬度地区的积雪,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成水。冰雪融水主要是指高海拔地区的冰川雪原,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冰川冰原等地储备的冰雪融化成水。 三、河流的特征

高考技巧 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降水期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针对练习 【例1】(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

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第一步,获取信息:图像信息“材料图纵轴为时间,材料图横轴为降水量、径流深度、气温”。 第二步,思维路径:该地最大月降水量不足20 mm,年降水量不足100 mm,最高月均温27 ℃左右,最低月均温-6 ℃左右,由此判断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该地最大径流量出现的时间与降水量最大月和气温最高月吻合,因此该地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 第三步,筛选答案:C 【例2】(2018·广州模拟)如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A.南方 B.北方 C.东方 D.西方

水圈及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答案(补充材料)

水圈及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答案(补充材料) 思考 答案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探究点一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答案(1)大气降水、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等。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类型。 (2)冰川水补给河水。 (3)当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水。 (4)当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5)流量:长江>黄河。 含沙量:黄河>长江。 结冰期:长江无结冰期,黄河有结冰期。 汛期:长江汛期较早,且持续时间长;黄河汛期较晚,持续时间较短。 答案 1.C 2.B 3.D 解析第1题,图中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说明长江处于丰水期,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第2题,洞庭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冰川补给,故排除A、D两项;海洋水不可能补给洞庭湖水,也不可能补给长江水,故排除C项。第3题,退耕还湖能扩大洞庭湖的库容,提高对长江的蓄洪(a)补枯(b)能力。

专项提能6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本图图名为“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横坐标为时间,左侧纵坐标为流量,右侧纵坐标为温度。 (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2)4~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时,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答案(1)A(2)D(3)C 解析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所以A正确。第(2)题,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5月~10月),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所以D正确。第(3)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河流流量得到调节,所以C正确。

陆地水体补给类型及其特点 学案

陆地水体补给类型及其特点 【基础知识】 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 补给类型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 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雨水 补给季节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季节 分配;降水量的 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 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季 高低、 积雪多少、 地形状况 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 季 太阳辐射; 变化;积雪和冰 川储量 和 地区 湖泊水补 给全年 取决于湖泊与 河流的; 湖泊水量的大 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全年 地下水补给区 的降水量;地下 水位与河流水 位的相互位置 关系 普遍 【随堂训练】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 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 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 4.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

2、河流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即水情,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以 水文特征要素影响因素 对航运的影 响 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 积的大小。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 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水量大,流量 平稳,汛期长 (水深),无结 冰期(通航时 间长),含沙 量小(淤泥 少),对航运 有利 水位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有结冰期,且低温时间越长,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且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流速(水能) 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a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①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②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③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④铺设渗水砖: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⑤修建水库:对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⑥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随堂训练】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5~6题。 5.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 一、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是陆地各种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如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冰川积雪(永久性积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 如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季受季节性积雪消融的影响,形成明显的春汛。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水位较高的水体可以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可以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弱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拦蓄洪水,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二、典例解析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⑴~⑶题。 ⑴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⑵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若在该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解析】(1)根据水位变化可知该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且流量较大,可推测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2)由该河7、8月份水位偏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因出现伏旱现象所导致的。 (3)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能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图中M水位较高,代表洪水期水位;N水位较低,代表枯水期水位,因而M将向左移,N 将向右移。 【答案】(1)A (2)D (3)B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陆地水体的补给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陆地水体的补给 一、知识讲解 1.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3.河流与湖泊之间的互补关系 河流枯水期时,湖泊补给河流,如下图图1。河流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泊;如下

图图2。 二、经典高考试题 1.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解析第(1)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夏季6~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为丰水期。所以本题选择C 项。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所以本题选择B项。第(3)题,考查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如果在洞庭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