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谈“多维度创作和多维度阅读”的习惯

自从德国教授姚斯提出“接受美学”概念以来,现代文艺理论便开始把传统的只关注作者的文艺理论打破了。人们的创作将不仅仅关注写作的文本,而更关注读者的感受。特别是网络文学对读者、电影和音乐等文艺作品对西瓜群众反馈的事实刚好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古代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就提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就要求对文学的批评要“六观”。其实,无论是“接受美学”,还是“六观”批评,笔者认为概括为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似乎更合适。

什么是维度?它其实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基础》提出的一个物理学概念,也就是由长宽高三维,乃至加上时间等以上造成的四维等等更多维的空间。相对于文学艺术而言,笔者借用这个概念特指:文艺创作和阅读的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多思维的创作和阅读方法。

为什么要谈多维度创作和读者的多维度阅读习惯?笔者认为所有的文艺作品,作者的创作动机一定是给别人看的。当然,或许会有作家们说,我只关注我自己的创作,因为我要征服读者!更有作者会说,我的作品是给以后的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自己看的。而事实上“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后的自己”却早已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另外一个地地道道的“读者”、另外一个“别人”。所以说到底,我们还是创作给别人看的。我国着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吴思敬老师在他的《诗歌基本原理》一书中,把读者对诗人产生的作用概括为三点:一是诗作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获得生命。二是,诗人对读者期待心理的预测制约着创作。三是,诗人根据读者的反馈信息而调整创作。我认为把这里的诗扩大成文学作品或者文艺作品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以我认为要谈多维度创作就必须也把多维度阅读合在一起来说。笔者认为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一是作者有意识的多维度创作。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创造性地使用“春秋笔法”可算是多维度创作的鼻祖。民间俗语常用的“指桑骂槐”也算是一种多维度创作。宋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上水之间也”更是一语道破其多维度创作之心。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诗的第一维度来看,理所当然是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但如果从第二维度看,则更多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更深维度来说,则是当时作者在身处改革浪潮,说出了改革就像“旧符换新桃”的必胜决心,同时对保守派有警告的意味。

我读陈雪老师的散文集《时光印格》中的《写给父亲》这篇散文,从其标题来看,这类文章可以说枚不胜举。但因其多维度“悲从中来”的创作方法,马上使得他的这篇散文读来不仅感情至深,而且堪称写那个特殊时代散文的典范,让人“疼痛彻骨”。我概括起来,他至少写了“六重悲”。在他娓娓道来的过程中让读者由今而穿越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首先作者写到了自己不仅三岁丧父,而且还有一个未出生的弟弟,这当然是第一重悲。其次,作者再写了父亲的多才多艺如:会弹琴、拉二胡、画画、写字、写稿和搞宣传;再写父亲的善良、活跃,可刚好碰上了“反右运动”,父亲的能力自然得不到发展,这自然是二重悲。多才多艺,得不到发展也就罢了,偏偏在二十八岁英年早逝,而且是被“反右”迫害致死,这是沉重的三重悲。由于和同龄人相比,有父亲的人可以尽享天伦之乐。而作者只能在“我很想父亲”中度过。这又多了一重悲——极度想父亲的四重悲。尔后作者又提到在自己填写与父亲关系一栏时,因为父亲被冤屈,自己更是无所适从,“为了减轻我的负罪感和满足我的虚荣心,我搜肠刮肚地想我的三姑六舅,竟尽一色的泥腿子,无一党员,最后想到了姨父……”一个幼小的心灵不仅得不到父亲的一丝关爱,反而要为父亲莫须有的“罪名”背黑锅,这无疑在前四重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重悲——五重悲!可谓悲之极也!读到此处,大约铁石心肠也会为之而悲也!可作者并不就此罢住,细心的读者会在这其中读到一句“当然,父亲的短命并非村里人所说的这个缘由如此简单,

当年同遭厄运的人在数十万之多。”读到这里,才让读者知道或许这才是让许多人共鸣的悲凉之处——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六重悲!

近日读到张东城老师的散文《水之吟》,与他谈及该散文的创作时,我发现他写水,把水写到极致地美,极致地活。为什么这么写?他就向我传达了以下几个维度的创作信息:一是从水的物理维度、二是水的产生的历史维度、三是水的功用维度。四是以水的人文比喻如:中国古人以水喻君子,以水喻女人,《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来赞美女人,而“红颜是祸水”则引古代帝王宠妃如妲己、貂蝉、杨贵妃等作比。五是从政治的角度来写水,古人以水喻政治如“君为舟,民为水”等等。正因为多维度的创作手段,加上作者行云流水如诗一般的优美文字。再普通不过的水,也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可见,大部分的作者在进行文艺创作的时候是注重多维度创作的。

二是作者无意识的多维度创作。

很多时候,作者往往只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以一两个维度来创作自己的作品的。可作品一出来后,作者才发现自己的作品客观上还体现了自己无意识的多维度。而这种多维度的创作,最初往往不是有意的,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行为。我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面朝大海》,在创作之初也是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创作的:一是强调企业安全第一,二是写主人翁安闻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信心,三是一个正气的打工者应该有顶天立地的理想,四是从打工者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来写的。五是从心理学角度来阐述打工者的心理状态来写的。可等作品出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在无意识中从企业的人力资源维度把整个故事情节融于其中了,于是,我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加强,也就是增加了我创作该作品的第六个维度。理所当然,当作者有意识对先前无意识的多维度内容加以修改和强化,也就使得自己的作品具有了更多维度的可读性。总结起来,这完全是一种作者无意识的多

维度创作,成就了该作品多维度结果。我想不止我有这种经历,许多同行作家也是会有这种经历的。

三是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习惯而使作品除了作者主体表达的维度外,增添了多种维度的表达。

法国文学家萨特曾经指出:“一本书不是别的,只不过是一打干巴巴的纸片,或是一种广泛运动着的形式:阅读。”的确如此,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刚出来只是一堆印在纸上的印刷符号而已。只有经过阅读后作品才能获得生命。英国诗人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个立场不同的人可以在《哈姆雷特》这本书里看出完全不同的维度。也就是因为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习惯而使作品产生了作者之外的表达维度。如我国最有名“叙事诗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从开篇就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生命结局,烘托和渲染了刘兰芝生命不断远去的悲凉气氛。我们今天会常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封建礼教和封建压迫的反抗。从现在来看,是存在这个维度的;可问题是这首诗本身产生于汉代。作为当时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作者是不可能有这种高度知道封建礼教和封建压迫的,最多也只是认为焦母的恶毒,只认为是一个个案而已。但后人为何这样解读,理所当然这就是读者的多维度解读,或者再创作。同样,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早期见于《淮南子》和《风俗通》时,此传说的结局本是牛郎与织女被王母拆散,银河相隔。第一维度只是鞭挞统治者的教条和残暴。但读者觉得理想得不到满足,于是遂想象出鹊桥相会的情节。此情节的这种结局不仅为故事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更是增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向往的一个新的创作和阅读维度。

我前面所提的《面朝大海》这篇小说在《大亚湾文艺》和《打工文学周刊》杂志发表以后,不仅在打工的白领阶层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不少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朋友直接读出来了该作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迪意义的第六个维度,还有企业的高管和老板干脆把我的这篇小说分开成多段,做成测试题给公司的面试者阅读,每阅读一段,就对面试者

提一个问题,通过其回答结果来测试对方的是否具有正能量。这样又为我的这篇小说增加了一个具有“人力资源测评”的功用维度。从我最初创作的五个维度,经过读者的不断阅读后,变成七个维度了,这确实是我在创作之初意想不到的。

因此,一篇作品发表后,从经过读者的各种猜测,批评家的各种推理,跨专业学者的各种研究,自然是所表达的维度会越来越多,其无论是美学的、文学的、还是其他对应功用学的,都有读出来新维度的可能。

理所当然,无论是作者的多维度创作,还是读者多维度的阅读习惯都会使得文艺创作拥有更多的读者,使得艺术更具有可读性,使得艺术更为丰满和具有表现力。因此我提倡多维度的阅读和创作习惯。也相信多维度的创作和多维度的阅读终将成为文学乃至文艺繁荣的动因之一。

本文参考文献:

1.《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作者:H.R.姚斯/R.C.霍拉勃。译者:周宁金元浦

2.《文心雕龙》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作者:刘勰

3.《广义相对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作者:爱因斯坦。译者:赵峥/刘文彪。

4.《诗歌基本原理》工人出版社1987年,作者:吴思敬

5.《时光印格》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作者:陈雪

6.《哈姆雷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作者:莎士比亚,译者:孙大雨

7.《水之吟》发表于《西湖文艺》2012年12月号

8.《面朝大海》发表于《大亚湾文艺》2016年9月号,《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标题改为《面试》)407期2017.2.26后获大亚湾作协举办的全国“安技杯”征文大赛小说组二等奖。

本文发表于《宝安日报·打工周刊》2018年4月30日,后发表于《中国文艺家》2018年第7期

作者简介:

李建毅,男,苗族,原名李德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人。1970年出生。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散文与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惠州市大亚湾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00万多字。发表作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作品散见于《中国文艺家》《神州》《作品》《散文百家》《小作家选刊》《参花》《读书文摘》《北方文学》《青春岁月》《青年文学家》《西江月》《西江文艺》《南方工报》《惠州日报》《宝安日报》《中山日报》等五十多种公开出版刊物。出版有诗集《爱的谶言》。文学合集《故乡远逝的记忆》长篇报告文学《科日故事》等。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四个层次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四个层次 摘要语文教育专家朱一贯曾说过:“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当然不可能只满足于读通课文,而应有所发展。本文将阅读教学分成四个层次,逐级递进,阐述笔者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内容感情字词修养 阅读可谓是小学语文的中流砥柱,并且对字词、作文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阅读教学的效率对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按照学生的领悟程度,阅读教学可以分为领悟主要内容、领会思想感情、体会字词韵味、提升修养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对文章由整体轮廓到部分细节再到整体,以下依次对这四个层次加以阐述。 一、领悟主要内容 领悟主要内容这个层次应该在初读中完成。 在实际教学中,初读往往存在着很多误区,比如在初读时要求圈出生字生词、画出不懂的词等。当然不是说字词不重要,我想教师们都明白学字词也是为了能够用词,而用词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或词语意思就可以做到的,应该将词语放在特定语境中让学生去体会,然后才能够更准确地应用。而在初读中,学生对文中意境还不能深刻体会,这时去关注生词必然忽视文章整体的脉络,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

握就有些松散了,这对于学生对字词、文章主旨的把握也是不利的。所以,初读可以让学生暂时跳过不太懂的字词,而把握住文章整体内容,简单的说就是读懂文章大致写了些什么。 那么怎么知道学生是否读懂了呢?我想提问是最好的方式,可以提问不同的同学来讲述,教师加以点评,提出优缺点。所谓“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如果学生在初读中能够提出问题,通过教师解答那么文章内容将更加明了。当然教师也可通过提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初读,文章脉络会更加明显。这些都是使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的一些有效的途径。 二、领会思想感情 读懂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之后便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只有这样,那些情节才不至于成为简单的堆砌,读到的书才是活的。而要体会其中的感情,就需要学生用心投入,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要使学生领会其中感情,可以有很多途径。譬如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亦或是学生读后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并在其中穿插一些问题――说白了,就是对话,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去体悟文中所蕴含的信息,最终使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师生之间对话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感情,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有助于理解和深化文章感情。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也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

阅读技能发展的三个层次

阅读技能发展的三个层次 根据当前阅读研究的新进展,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来达到。从广义上来说,阅读技能发展的三个层次分别是: 第一个层次,学会阅读( learning-to-read ),主要的阅读技能包括口语阅读流畅性、词汇识别和解码能力,这部分技能是掌握阅读的必备技能,是能够对不熟悉字词进行解码,对书面文本进行正确再认以及以与年级水平相适应的速度进行阅读。 第二个层次是为获得信息而阅读( reading-to-learn ),主要的阅读技能包括提取、推断和总结。具体来说,理解与年级水平相适应的词和句、推断不熟悉词的意思、使用文本信息推论句和句之间的联系、提取文本信息、推论未曾在文本中出现的信息和关系、能够做出核心性的总结,形成对文本结构的总体理解,萃取出文本结构。总之,这一阶段的阅读是为了获得对单篇文章文本信息的主旨理解。 第三个层次是为实践而阅读( reading-to-do ),主要的阅读技能包括整合 / 综合、解释 / 推理、评价 / 批判。具体来说,能够从多文本中整合信息,并综合不同信息获得结论;在阅读中渗透推理、解释以及通过整合相关的背景信息、推论的信息来产生新的解释;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对文本信息的内容和格式表达进行分析评估。这部分技能是指在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能够使用这些信息完成特定的任务,如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等。总之,这一层次的阅读已经超越了阅读理解本身,而扩展到了批判性思维层面。 学生就真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提供相应的理由和证据,也培养了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能力,这样的表达才能将个人的想法转变成集体的想法与行为。 作为一种以批判性地阅读、开放式的讨论为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协会前任主席理查德·安德森( Richard Anderson )教授发展出来的协作推理( Collaborative Reasoning Disucussion , CR )讨论已被证实能够促进学生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提高同伴之间的社会性互动,并将个体内在的推理过程外显化,最终实现对批判性思维、有效表达的培养。 协作推理讨论是由学生领导的,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能够激发思维的互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理性思考过程和论证能力的发展。协作讨论的中心目标有两个,一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理性论证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技能和沟通技巧。 与传统课堂讨论最显著的不同是,协作推理讨论是一种开放性的参与模式。学生是讨论的主角,教师从旁协作,教师的角色是促进学生的参与以及为学生学会论证和有效表达提供教学支架。

(完整word版)谈自然段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

谈自然段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 自然段教学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落实并完成中年段阅读教学任务的关键。自然段是大于(或等于)句子小于(或等于)结构段的文章结构单位,不但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有自己的层次结构,因而它具备了结构段甚至“篇”的基本特征。 “分析自然段”和“归纳主要内容”是大纲规定的自然段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训练目标,前者是整体感知下的分析,后者是在分析基础上的归纳。在具体操作中应以阅读为基础,以语言训练为主线,在整体感知下理解句意,把握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一般说来,理解句意是基础,把握联系是关键,归纳段意是归宿。如果学生既能正确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又能把握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联系,那么归纳主要内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抓句意理解 “分析自然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分析内容,二是分析结构。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分析自然段,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自然段,提高学生阅读自然段的能力。 理解句意要从整体出发。先利用学生二年级已有的阅读基础,让学生说说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看看课文内容是通过几个自然段进行叙述的;在课文整体统帅下,再具体阅读和理解各个自然段。 理解句子要抓住重点。所谓重点,一是指直接点明自然段段意的关键性句子,如中心句、总括句;二是指含义深刻、学生难于理解的句子;三是指有着不同表达作用的特殊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关键句等。对各类不同的重点句,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与作用。对中心句、总括句的理解,要结合对段意的初步理解来进行,要教学生识别中心句和总括句的方法:从内容上讲,中心句和总括句是本段内容的概括;以所处的位置讲,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中,总括句一般在段首或段末。对含义深刻,学生难于理解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语的品析,从文脉、语境、语气上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大海的歌》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自己的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从文章脉络来看,作者是通过写在海港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貌;从语境看,这两句话是作者看到了祖国的石油钻探船后的想象,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新歌就是对海上新的建设成就的歌颂;从语气看,“咱们自己的” 充满了自豪与激动。综上所述,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歌颂祖国海上建设的新成就,表达作者兴奋与自豪的思想感情。至于有着不同表达作用的各种特殊句子,其句式特点、表达效果与作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的反复实践中,使学生逐步掌握识别和理解这类句子的规律与方法。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手法和形象化的语言,有意对事物进行超出实际描述,使其特点更加突出。理解了夸张的特点和作用,便知道这句话是极言西沙群岛的海边鱼非常之多。 二、析句间联系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联系,是“分析自然段”另一方面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能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联系,正确划分自然段层次结构,就能理解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一层一层表达的。理解句间联系和划分自然段的层次的过程,既是从总到分的认识过程,又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不重视这个过程,不仅不利于正确理解把握自然段,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句与句之间联系千差万别,各种各样,但有规律可循。根据作者行文的思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不外乎是总分,并列、承接、因果、转折、条件、选择、递进等类型。教师

王崧舟谈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王崧舟谈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2011-03-03 老师们好!很高兴有这样一次观摩研讨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最近我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新思考、新做法,我报告的题目是——《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我不知道老师们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想,您的目光可能会聚焦到“文本秘妙”这个字眼儿上。什么叫文本秘妙?文本秘妙和阅读教学有什么关系呢? 一、发现文本秘妙 好的,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期待,我们先来解剖一只“麻雀”吧。什么叫文本秘妙呢?我们看这篇课文——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篇课文,如果请中央电视台的某个主持人来朗诵,你会请谁呢?有人请赵忠祥,可以;有人请朱军,肯定不行。要我请,我就请《国宝档案》的解说人——任志宏。为什么?因为文章的情感基调决定着任志宏凝重、内敛的声音表现力是朗诵这篇课文的最佳人选。其实,我说的这一点,已经触及文本秘妙了。 那么,这篇课文究竟隐藏着哪些文本秘妙呢? 我觉得,“结构”是它的第一个秘妙。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先写什么?见闻;后写什么?联想。除了见闻和联想还有别的什么吗?没了。文章一共4个自然段,一、二两段写见闻,三、四两段写联想。通篇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这是文本在结构上最大的秘妙。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长城》的内容,那么,你是不可能发现这个秘妙的。 “章法”是它的第二个秘妙。这篇文章有什么章法呢?它的章法就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大家看,第一段,起——“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第二段,承,“承”就是承接、承续,顺着“起”的内容和语势写下去——“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第三段,转,“转”是转折、转换,就章法而言,转是最难写的部分——“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

浅谈小说阅读教学“三步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636151.html, 浅谈小说阅读教学“三步曲” 作者:郑维刚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根据小说体裁特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形成了小说阅读教学的“三步曲”。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概括故事情节;第二步:读课文,说句段,分析人物形象;第三步:读课文,析背景,领悟写作意图。三步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的整体。第一步是第二、三步的基础;第二步是第一步的深入,是第三步过渡;第三步是第一、二升华。三步之间是“内容——形式——内容”的逻辑联系。它能更有效地授之与“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76-01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其不同的特征,根据文体特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一直是我关注的课题。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问题的一种文学体裁,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在语文版初中语文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我始终紧紧围绕体现小说的三要素,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形成了小说阅读教学的“三步曲”。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弄懂小说的故事情节要素,是阅读小说的首要任务,也是完成对小说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要素准确把握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完成让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任务,我们必须得处理好一些必须的铺垫与准备,交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能,使预期成果来得自然合理,水到渠成。 首先,培养学生阅读标题的良好习惯。刚拿到一篇陌生的小说,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认真读懂小说的标题,针对标题自提问题,带着自提的问题读课文,寻求答案。一方面,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明确阅读小说的问题导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自主设置阅读悬念,自主激发阅读兴趣,调动求知欲望。就我们使用的语文版初中教材而言,选用的多数小说都是主要人物为标题的,如:《孔乙己》、《差半车麦秸》、《小男孩》、《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针对这类小说,在读标题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他”是何许人?生活在什么年代?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他?等等。 其次,强化字词积累,扫清阅读障碍。字词是构建一篇文章的砖瓦,是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决不能被忽视,也不能囫囵吞枣。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完成对

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一旦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或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过程。读者阅读书面材料时,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读者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他们误把表层理解看成是阅读理解的全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回忆性问题。教科书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与训练。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根据理解课文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这里就JEFC第70课Standing Room Only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一)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教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 1)About how many babies are born in one minute? 2)How many new babies do people have to find food for in one day? 3)What may be the greatest problem of the world today? 4)How is the population growing? 5)When was the population over 500 million? 6)What will happen in about 600 years? 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背景知识能提高对课文的正确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贮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鲁姆哈特(D.Rumelhart)也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这说明,当书面文章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不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去填补作者句子间信

王崧舟谈阅读教学

王崧舟谈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转) 老师们好!很高兴有这样一次观摩研讨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最近我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新思考、新做法,我报告的题目是——《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我不知道老师们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想,您的目光可能会聚焦到“文本秘妙”这个字眼儿上。什么叫文本秘妙?文本秘妙和阅读教学有什么关系呢? 一、发现文本秘妙 好的,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期待,我们先来解剖一只“麻雀”吧。什么叫文本秘妙呢?我们看这篇课文—— 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篇课文,如果请中央电视台的某个主持人来朗诵,你会请谁呢?有人请赵忠祥,可以;

有人请朱军,肯定不行。要我请,我就请《国宝档案》的解说人——任志宏。为什么?因为文章的情感基调决定着任志宏凝重、内敛的声音表现力是朗诵这篇课文的最佳人选。其实,我说的这一点,已经触及文本秘妙了。 那么,这篇课文究竟隐藏着哪些文本秘妙呢? 我觉得,“结构”是它的第一个秘妙。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先写什么?见闻;后写什么? 联想。除了见闻和联想还有别的什么吗?没了。文章一共4个自然段,一、二两段写见闻,三、四两段写联想。通篇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这是文本在结构上最大的秘妙。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长城》的内容,那么,你是不可能发现这个秘妙的。 “章法”是它的第二个秘妙。这篇文章有什么章法呢?它的章法就是典型的“起承转合”。 大家看,第一段,起——“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第二段,承,“承”就是承接、承续,顺着“起”的内容和语势写下去——“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第三段,转,“转”是转折、转换,就章法而言,转是最难写的部分——“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还写长城吗?不写了;写什么呢?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语势上看,这都是一种转折、转换。第四段,合——“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里,“合”起到一个总结、提升的作用,“伟大的奇迹”正是点睛之笔,文眼在此。 “语言”是它的第三个秘妙。《长城》的话语风格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第一是“平实”, 第二是“精确”。不要以为平实很容易哦,“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是一种很高的语言品位。“平实”中见出“精确”来,就更难了。朱光潜先生说语文的精确、妥帖绝非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比如“站在长城上”,很平实。如果把它改成“走在长城上”,行吗?不行。“走”不庄重,不敬畏。面对伟大的奇迹,你的感觉是什么?肃然起敬。所以,你必得“站着”,而不是“走来走去”。再看这个“踏着脚下的方砖”的“踏”字,改为“踩”,行吗?你踩的是谁呀?是我们的长城啊!“踩”轻浮,“踏”庄严,这就是“平实”中见出的“精确”。再看第三个“扶”字,“扶着墙上的条石”,敬重之情油然而生。不信,你换一个,“摸着墙上的条石”,你摸谁呀摸?!行吗?不行。简简单单三个字,背后的情味是什么?是对长城的无限崇敬。作者显然是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看长城、写长城的。平实的语言,表达的情感却是如此精确、妥帖,这就是高品位的文字。 “基调”是它的第四个秘妙。我仔细统计过全文的标点符号,全是逗号、句号、逗号、句 号,中间倒是出现过两个顿号,除此之外,还是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的,不曾出现一个叹号。就句式的角度看,文本只有陈述句,没有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全文的情感基调是高度内敛和凝重的。其实,文中有些语句是可以改写成感叹句的。譬如:“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可以改为“远看长城,它多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再譬如:“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可以改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还譬如:“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可以改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啊!”三个叹号一加,感情似乎变得强烈了,但是,全文的情感基调却因此被冲淡、被破坏了。说白了,

小学阅读教学“三部曲”

小学阅读教学“三部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通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我将其总结为阅读教学“三部曲”。 一、课前的有效预习 预习是阅读教学环节的第一步。课前预习是指课前学生自学新课文的内容,对课文有个大概了解,对文中的字词进行独立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呢? (1)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针对预习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完成预习任务,从而达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一般有这样几个预习要求:①能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词。②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例如课文

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描写了哪些景物等,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③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针对课文中的一些不能理解的词句,做好标注。这也是学生与文本初步进行对话的过程。 (2)熟读成诵,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在初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多次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即使对课文内容不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也会略知一二。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3)摘抄积累,丰富语言。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文化根基。当然,要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有效,还要靠教师长期的正确引导,做到勤提醒、常检查,让学生在长期坚持的过程中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从预习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课堂的精读感悟 精读感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深入地与文

阅读教学的实质与文本分析的层次(马豫星)

阅读教学的实质与文本分析的层次 ——基于语文教育资料独特性的认识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马豫星 提要: 本文以“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为基点,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主张语文教学的主要方面在言语形式。在评价他人言语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语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指导学生从言语文本的整体出发,掌握言语形式同言语内容之间的互动密合,以此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此明确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体现其学科价值。 关键词: 语文教育言语文本言语内容言语形式 一、语文教育资料的独特性——“言语形式” 语文教育是人类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可以从人类对教育活动的普遍认识出发,由此揭示语文教育的显著特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类教育活动包含的必备要素吧。 在众多关于教育活动构成要素的分析里,笔者选取了陈桂生先生的论述,因为他的剖析汲取了马克思对劳动过程的分析,推演出简约务实的见解,教育活动“……其简单要素当包括:教育者的有目的活动、教育对象(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相当于'劳动资料',不相当于'生产资料')”【1】在一般的教育活动里,此中三个要素全属变量,然具体至体制化的学校教育系统之班级授课制,情况却有些不同。因为,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经常以学期为最小单位),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固定化的,可以说,不同的学科教育活动经常面对着相同的受教育对象。因此,如果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分辨各门学科教育的独特性,就存在较大的局限。 从教育资料角度出发就可避免上述缺陷。 因为,在各门学科教育领域内,教育资料以迥异的质料存在着,或者是图象,或者是符号,或者是动作行为,或者是观念形态,具备着区分和凸显各类教育独

试析文学文本阅读的三个层面

试析文学文本阅读的三个层面 [摘要]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并不反对对文本做细致、深入的探究。而对文本的探究和理解其实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语言构成系统的诠释,具体来说是从语言符号层、艺术结构层和内在意蕴层三个层面来完成的,学生只有切入语言载体内部的情感世界,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在意义,从而达到对文本由整体感知向理性审视的转化。 [关键词]文学文本阅读语言符号艺术结构内在意蕴 阅读中对文本的探究和理解其实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语言构成系统的诠释,尤其是文学文本,只有具备敏锐的语感和对语言艺术的悟解能力,才能切入语言载体内部的情感世界,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在意义,否则,就不可能对文本作力透纸背、鞭辟入里的解读判断。因此,文学文本的阅读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完成。 一、语言符号层 语言组成了属于人的意义世界和文化世界。它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关键,因为意义储存在语言中,只有理解语言才能提示意义,而要理解语言就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符号关系中才能显示意义,也就是说意义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产生。比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举过一个例子:“譬如‘妈的’一句话,乡下人是有许多意义的,有时漫骂,有时佩服,有时赞叹。”究竟是什么意义,只有在具体语境或上下文的关系中才能体现。正如老舍说的:普通的话,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情景中说出来,就能变成有文艺性的话了。因此探究文本的意义须从语言入手,把语言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去品味、揣摩、感悟,不能单凭工具按图索骥,机械地照搬词条义项,否则将无法理解甚至曲解作者的本意。 例如,鲁迅小说《故乡》末尾一句“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渐渐远离了我。”尽管从文字的表层来看意义十分明了,然而这看似一览无余的背后却隐含着需要阅读主体去探究的意味。本是“我”乘船离去,应当表述为“我离老屋愈远了,我渐渐远离了故乡的山水”才确切,然而从特定的语境出发,对语法规范的特殊处理,将促使学生探究原因,寻求答案,并通过对表述言语形式的探究,结合文章主题,搜取阅读信息,获得新解,即“主客倒置”突出了“我”的一种隔膜,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从而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深刻,并丰富其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词语教学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深感困难的地方。中段课标中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为此,我们努力探索词语教学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 (一)让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是二年级已经掌握的内容。但是学生往往不愿意使用,将其束之高阁,等着老师现成的答案。 (二)据词定义,即教会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择义。 有了字典,查到一个字,这个词应该选择哪个意思呢?这就需要择义。教学时,我首先教会学生读字典,学会看字典里的解释和举例。所查词语如果例子中有相同的,那么这个词的意思肯定是它。如果不一样,那就把这几种意思放入具体的句子里,看谁最恰当。择义学生是感到最困难的。 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三)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给学生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手段) 或许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起理解文章的一个注意点: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实,这里就告诉了我们解释词语的一个方法,那就是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有时,我们对于比较陌生的词语,或者只能意会那个词语的意思却说不出来,我们不妨到上下文去找找这个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词语当然就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理解。理解“水泄不通”,我们不妨想想节日里商业街上的情景;理解“体贴入微”,我们不妨想想关心我们的长辈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理解“同心协力”,我们不妨想想班级中的每个同学是怎样为班级荣誉出力的…… 3、通过想象理解词语 4、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 5、运用动作理解词语(此方法适用于低年级) 6、采用词语说话理解词语 7、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词语(如果学生读出了相应的语气,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8、还有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9、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10、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11联系插图我们小学生的读物,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总有一些插图。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有时细心看看插图,这个词语的意思或许就想出来了。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很多。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需充分借助文本,联系

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王崧舟) 老师们好!很高兴有这样一次观摩研讨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最近我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新思考、新做法,我报告的题目是——《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我不知道老师们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想,您的目光可能会聚焦到“文本秘妙”这个字眼儿上。什么叫文本秘妙?文本秘妙和阅读教学有什么关系呢? 一、发现文本秘妙 好的,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期待,我们先来解剖一只“麻雀”吧。什么叫文本秘妙呢?我们看这篇课文—— 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篇课文,如果请中央电视台的某个主持人来朗诵,你会请谁呢?有人请赵忠祥,可以;有人请朱军,肯定不行。要我请,我就请《国宝档案》的解说人——任志宏。为什么?因为文章的情感基调决定着任志宏凝重、内敛的声音表现力是朗诵这篇课文的最佳人选。其实,我说的这一点,已经触及文本秘妙了。 那么,这篇课文究竟隐藏着哪些文本秘妙呢? 我觉得,“结构”是它的第一个秘妙。从文章的整体来看,先写什么?见闻;后写什么?联想。除了见闻和联想还有别的什么吗?没了。文章一共4个自然段,一、二两段写见闻,

韩兴娥海量阅读三部曲

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步曲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我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1.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2.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3.四、五、六年级则“海量诵读经典”。 我称之为“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但不论曲调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三个关键词: 时间关键词:课内。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作为额外附加的课外阅读,不仅增加了课业负担,也难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把课外读物引进课堂,是“课内海量阅读”实验首先尝试解决的问题。我的方法是,半个月上完教材内容,剩下的教学时间就大量阅读教材外的读物。实践中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全班同读一本书效果最好,读完一本换一本。我用三个办法解决图书来源:一是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部分电子读物,可以在学校集体印,也可以发到公共邮箱中由家长自己印。二是向家长推荐图书,我的第一轮实验都是这样解决图书的。但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图书馆配书,我们北海学校是新建学校,图

书馆配书时,按我的建议买了六十多套复本六十多本的书,可以供一个班集体阅读。 质量关键词:海量。一轮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第一轮的高年段,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如此“海量”的阅读,势必要求课堂删繁就简,课外取消繁琐的、无效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能全力专注于阅读。因此第一轮实验下来,我同时实现了“增量”和“减负”两个目标,获得了语文学习的高质量。 方法关键词:阅读。实验证明,随着阅读量的成倍增加,识字问题、作文问题、理解问题等都迎刃而解,无需另外花费气力。在“课内海量阅读”实验中,“阅读”好比一条船,将听、说、写载于其中,一齐驶向彼岸。这样的阅读,要点在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我的教学很简单: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然后教师直奔中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这样,一堂课能读2~4篇课文。其实很多文章能够有感情朗读就行了,提不提问题并不重要,更不要作精细的讲解。 可能大家会觉得疑惑,这样做能行吗?果真有这样“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我的回答是:行。非但行,而且做起来并不难。非但不难,而且会越做越轻松,越做越愉悦。我真的要感谢“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让我和孩子们共同走上了一条语文幸福之路。

高三语文阅读教学“五步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五步法” “五步教学法”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所以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着重体现从阅读目标和阅读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自读中学会“怎样做、怎样想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学会了这些,自然就能独立阅读一篇文章,在获得“高品位”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其基本内容如下: 1、通读——信息接收 这一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自读中由感知教材上升到理解教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字的音、形、义。这可多下点功夫。字、词的选择、整理尽可能叫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减少无效劳动。生字,要求学生查字典正音;读词要注重两点:①解词要讲求科学性、运用义界、互训、描绘、探源、注明义场等五种方法,使之得以正确理解和运用;②在通读中理解词语的意义时,还要注重以下几点:a.借助语境和语素推断词义;b.辨析词语的运用范围,重视近义词的比较和搭配习惯;c.要理解重要位置上的某些词语、用法上引人注目的词语、貌似平常而含义深刻的词语以及关联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辨体审题,确立阅读方法。这一步十分重要。引导学生自己确立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是拨正阅读方向的重要课题。例如:《一件小事》这一课,学生在准确地判断出这是一篇以事为线索的记叙文后,又从题目与文章的关系上认真审题,准确地抓住了“题眼”——“小”,为下一步的“自析”提供了研读重点——何以见事“小”?为什么“小事”值得一写?在读书方法上,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按三个依次相关的问题研读课文:“写了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人物、意义等。“怎样写的。——如何叙事(人称、顺序、线索、详略);如何写人(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侧写);如何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为什么这样写?”——进一步探索作者写作意图,挖掘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社会意义。这一步基本上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定下来了,使他们做到读有其法,思而有序。 2.自析——信息放大 这一步是阅读的重要阶段,目的是吃透课文,使知识渗透。这一步做得好,下面三步将迎刃而解,是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一步应完成下列任务: (1)圈点评注。在阅读的基础上,勾画出文中疑难或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深钻它们是如何为突出中心服务的,理解“写了什么”的问题——内容。根据突出中心的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借助修辞、标点以及各种“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描写手段”(人物刻画、景物描写、细节运用)的,理解“怎样写”的问题——方法。根据不同文体,揣摸文章的篇章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主题。 以上“自析”所得,分别以简明扼要的词句“圈点评注”于文中相应的地方。 (2)列写阅读提纲,编拟文章结构“思路图”。以段为单位,交错练习列写“标题式”、“提要式”、“简析式”三类提纲。这一步相当关键,最能体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学生进行自读训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提出问题,要着意培养。 3、制图——信息编码 这一步是知识编码,主要设计绘制“课文分析示意图”,使“通读”、“自析”中所得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学习实践表明:人们从语言信号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较低,而从图象信号获得的知识,印象则明显增高;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其效果就更佳。因此,指导学生绘制“课文分析示意图”是有所裨益的。所谓“课文分析示意图”,是运用教育直观性原则,根据教材的重点,通过分析而有计划写成的精当而醒目的文字或者图表。一则成功的“示意图”,实际是一篇浓缩了的微型课文,它既是课文文体特点、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恰到好处的体现,又是一种巩固阅读效果的艺术再创造。“示意图”的设计是最直观、最得力的阅读手段之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如何制图?首先是“布图式样”问题。根据文体特点和内容需要,可相应采取“对比式”、“对称式”、“情节式”、“归纳式”、“演绎式”、“导游式”、“赏析式”、“放射式”、“图示式”、“表格式”、“回环式”、“显微式”、“形象式”和“综合式”等格式。 其次是层次标题的拟定、字词句的选择、中心思想的挖掘、写作特点的归纳、各种符号的运用,都要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4.检测——信息辐射 这一步要进行知识交流,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深化。它是在一个开放环境内所进行的多向的立体的群体信息交流。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并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分两步(先“小组议论”,后“班级交流”。)完成的: (1)学生提问,互相质疑,讨论评述。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要给自己的思维流程定向,要求学生或把疑点提出来,互相探讨,寻求真谛;或把自己的自读所得摊出来,让同学们验证。同学们可以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设问。如开头、结尾、过度照应、人物主次、材料详略、人物刻画、写景衬托、标点修辞等等,其作用如何,都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特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通过这种质疑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学生演示图表、按图分析课文。这种检测方式是指令某一二个“自析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演示各自

文言文阅读教学三部曲

文言文阅读教学三部曲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就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进而学好文言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 关于初中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粗浅地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重视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是教师在每节课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导入自然,简明而有趣味,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可介绍作者,写作时代背景,叙述情景、渲染气氛,也可叙述与课文有关的故事趣闻等。例如:《晏子使楚》一文,我叙述晏子的轶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中了解晏子不卑不亢的风度,机智善辩的才能。有时要导入的内容较多,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例教学《三峡》一文时,我配放了一段古典音乐,加入山水画的插图,使抽象的课文叙述具体化、形象化,很好地调动

了学生的兴趣。 二、重视朗读,培养感知能力。文言文语言结构和现代汉语不太相同,重视朗读,语感就能得到有效的训练。朗读,能让学生逐渐进入诗文所营造的意境,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美,受到审美教育,而且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训练语感,掌握文言知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散文类的文言文可以采用此法。可从以下几步着手:1、听课文,读准字音。教师可泛读,尽量做到声情并茂,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听音频朗读,让他们感觉到文章的美,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2、分读课文,体会文意。可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让学生以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3、齐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力求读出整齐美,从而对文章有所感悟。也可利用好早读,例如听名家朗读去模仿,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大家齐读,读出整齐的气势;小组读;自由读来读出感受,读出感悟。像《爱莲说》《陋室铭》等多篇文言文都可通过朗读来收到这样的效果。总之,要想尽办法让学生的读不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走进文字,发现文字背后古人说话时那抑扬顿挫的风采,体会古人那隐含在文字里的深沉的感情,久而久之感知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