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明细表

产品生产明细表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产品生产明细表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新产品生产制造技术准备过程

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技术准备流程 一、新产品设计审核 新产品设计除满足各项技术参数使用性能之外,还要综合评定 其制造过程的工艺性,产品开发工艺性分析是SE同步工程的最重 要工作,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性指的是产品在每个制造环节加工过 程是否易于实现并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质量合格优质的产品, 这是对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我们开发的产品设计而言产品工艺 性的基本评价如下。 1、产品结构设计冲压加工制造的工艺性(避免拉伸深度过大 冲压过程易拉裂、形状复杂多道拉延工序方可实现,工件 在模具上无法定位形状不易保证,或在同一工件上出现正、 反向拉延同时存在,存在冲压负角而增加拉延工序等)。 1)冲压件负角的初步判断:在三维数模中将冲压件旋转到某一位置无外凸面,理论说明在这一位置上垂直下 压的成型工艺基本能实现,另外按模具制造上还要考 虑拔模角度一般拔模斜度和模具垂直下降夹角为3度。 2)冲压件一般是由平板经冲压拉伸等工艺加工而成,在拉延过程中拉延率过大工件会变薄无处要料的情况下 会拉薄、拉裂因此需要考虑拉伸量,一般在材料依旧 能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下为长度的2%,变薄率一般不 超过10%-18%,另外成型流动不同,变形率最大不得 超过30%,变薄后是否影响使用,还要根据使用的技 术要求而定。 3)工件在冲压过程中挤压变形料无处伸展形成皱折,一般是出现在折边带有圆弧过小的挤压边一侧出现,因 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计上尽可能加大其圆弧的曲率。

4)在同一工件上出现正、反向拉延同时存在,工件的冲压成型容易表面不良或增加拉延工序。 2、产品结构设计装焊装配加工的工艺性(避免加工工序复杂、 焊接位置难以施焊,工件在工装难以精确定位,实现装配 难度大精度难以保证等。 3、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安装使用的方便性(避免上车安装费时、 费力安装不便)。 4、产品的结构设计在加工上是否方便快捷、是否可以最常见、 最普、通最廉价的方法加工制造,产品生产易于实现批量 化自动。 二、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装焊装配工艺分级(装配 装焊工艺分级表) 一般装焊装配较复杂的产品必做该项分析工作,装焊装配工艺分级,是根据产品的加工制造组合关系加工采用的方法特点和 工装设备的可实现、性操作性及产能要求等进行分层、分级需做 以下分析。 1、每道工序的层级生产拍节计算达到生产纲领。 2、根据装焊装配工艺的特点装焊装配关系等划分层级。 3、层级划分每道工序易于操作保证装焊装配质量。 4、每道序的工作时间(装件取件的时间、操作焊接时间、辅 助工作时间,送到下道工序时间之和满足生产节拍,一般 按开工率为80%-85%计算) 5、每道工序的层级工装设备的实现方法和工装设备的基本配 备基本情况(分析每道工序所需的工装设备方法的数量)。 三、工装设计任务指导书与制造(夹具检具部分)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范文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一、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9项所列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

新品生产前期车间准备工作

车间生产新的品种 分类:1、已有临床批件品种在车间进行临床样品的生产 2、中试完成进行批生产验证 3、拿到生产批件拟在车间投产 临床样品的生产: 标准操作规程、记录:QA根据制剂所提供的拟申报成品标准及检测方法,起草标准操作规程。 质量标准:QA根据制剂所提供的拟申报成品标准,制定成品质量标准。 检验操作规程、记录:QC根据制剂所提供的拟申报成品标准及检测方法,起草检验操作规程和检验记录。 取样原则或方案:车间在临床样品验证方案中明确中间体颗粒、成品等的取样原则或方案。包材:供应科采购 物料/产品代码:新品部申请新品种SAP代码。 风险评估:需进行共线风险评估,关键性工艺风险评估。 验证/确认:制定临床样品制备方案,QA执行清洁验证前期评价,如需验证,制定清洁验证方案,审批后执行。 培训:车间、QC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风险回顾:新品部及时开展风险回顾工作。 检验要求:QC核对成品质量标准,确认是否具备相应检测硬件条件,如不具备,须书面反馈具备条件的具体时间。检验中所需的化学试剂、对照品、色谱柱等由QC书面提出,新品部负责足量提供。 批生产验证: 生产工艺规程:新品部指导,车间制定工艺验证用工艺规程草案。 批生产记录:新品部指导,车间制定工艺验证用批记录草案。 质量标准:QA制定相关物料、产品质量标准。 检验操作规程、记录:QC制定相关物料、产品检验操作规程和记录。 取样原则和方案:QC制定取样方案。 包材:市场部设计包材彩稿。 物料/产品代码:新品部申请新增物料代码。 包材:供应科采购,市场部设计包装彩稿。 验证、确认:车间制定工艺验证方案,审批后执行;车间确认设备参数符合工艺要求,如需重新确认制定方案,审批后实施;QA制定清洁验证前期评价,制定验证方案。 培训:新品部指导,车间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风险评估:工艺验证前,药物研究院开展共线生产和关键工艺风险评估,并及时完成风险回顾工作。 稳定性考察:QA制定验证批次产品长期和加速稳定性考察计划表,QC按计划执行。 拿到生产批件拟在车间投产

交货单明细表

1.2文档变更 1 开发类型 [请将相应的开发类型右边的方框用黑色填充] 2 业务需求概述

现有/样本报表 3 功能规范 3.1 程序开发优先级 [请在相应的优先级下的方框用黑色填充] 3.2 权限要求 [请在此描述对于本程序执行所需要的权限要求] 权限对象: 装运点:V_VBAK_VKO

销售工厂: 3.3 程序运行频率 [请在此选择本程序的运行频率,并按照业务需要,说明具体的频率要求,例如,每日:具体到时;每周:具体到日和时;每月:具体到日和时;每年:具体到日和时] 3.4 选择屏幕设计及其布局 销售工厂到 装运点到 装运条件到 客户到 物料到 交货单号到 交货单凭证日期到 发货过账日期到 全部 已发货过账 未发火过账

3.5 参数和选择条件 [请在此处填入选择屏幕的相应信息] 按照销售工厂:M_MSEG_WWA 装运点:V_LIKP_VST [注:P代表PARAMETERS,输入为一个单值;S代表SELECT-OPTIONS,输入为一个范围]

备注: 1、选择屏幕上就的“全部”、“已发货过账”和“未发货过账”,不可以同时选择,默认为“全部”就是将所有“已发货过账”和“未发货过账”的单据都选取出来。 2、在选择条件时,加入各个字段的Search help。 3.6 选择屏幕检查确认 4 程序输出格式 4.1 输出布局及样式 4.2 对于输出的要求 [请在此处说明对于输出报表的各个项目的要求] 备注: 4.3 业务大概逻辑 4.4 前台业务截图 [请在此处附上前台业务的截图,并将所要取出的字段标记出来] 各相关字段取数逻辑: 1、选择已发货过账和为发货过账时的取数。 选择VBUK-WBSTK。(发货过账标志:C或A)A:显示为未过账,C:显示为已过账。 2、交货单凭证日期

新产品试生产流程办法

新产品试生产流程办法 一、目的: 1.1、为确保开发的新产品能够提高公司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1.2、保证新产品能顺利批量生产。 1.3、保证生产产品质量、工艺稳定,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等。 二、适用范围: 2.1、本试生产流程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各下属公司(基地) 三、新产品的定义 3.1、采用新技术,新设计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使产品性能或功能改进,满足客户新的需求。 四、新产品试生产流程图如下: 五、职责

5.1、各下属公司(基地)申请,提交试生产新产品的报告,并拿出试生产的可行性方案,交公司总部进行会审。(会审单位:生产部、技术中心、机电部、物资管理中心、财务部、销售总公司) 5.2、技术中心 5.2.1、负责新产品的整个技术研发过程技术、工艺设计,质量、成本预测等资料的准备,并进行试生产指导工作。 5.2.2、负责落实对新产品试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和检验,制定新产品检验标准。 5.2.3、对各下属公司(基地)新开发的纸样进行技术指标验收检查,并出具《新产品测试报告》。 5.3、生产部 5.3.1、负责对技术中心制定的技术、工艺设计,质量、成本预测,等资料等进行评审、验证、确认,生产过程中各项质量、工艺、效率、成本的全程跟踪落实解决。 5.3.2、负责落实整个试生产过程出现影响质量及效率的问题反馈,如:生产质量、成本、工艺问题、影响生产操作问题,试产完成后编制《试生产报告单》。 5.4、采购部 5.4.1、根据试生产数量,下单采购生产所需相关物料。 5.4.2、按照《试生产报告单》及时将所需物资采购到位,并做月度生产计划物料采购需求。

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容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员工的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费、所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制造费用-停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或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 一、管理费用 1.管理费用—工资 . .

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内容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员工的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制造费用-停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或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 一、管理费用 1.管理费用—工资 —基本工资

成本课习题文字表格3

- 《成本会计学》练习题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一、练习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1.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三种产品共同耗用B材料16 800千克, 每千克12.5元,共计210 000元。三种产品本月投产量分别为:2 000件、1 600件和1 200件,B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3千克、2.5千克和5千克。 2.要求: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B材料费用。 二、练习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1.资料:某企业本月应付外购动力费36 000元,其中产品生产用电30 000元,车间管 理部门用电2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用电4 000元。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8 000,4 000和3 000小时。 2.要求:(1)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外购电费; (2)编制分配结转应付电费的会计分录。 三、练习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1.资料:某企业本月应付工资100 00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82 500元,车间管理人员 4 500元,厂部管理人员13 000元。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 8 000,4 000和3 000小时。 2.要求:(1)采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生产工人工资; (2)编制分配工资的会计分录。 四、练习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 1.资料:某企业设有配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配电车间29 120 受益单位机修车间基本车间生产产品基本生产车间照明厂部管理部门合计各单位用电度数8 000 60 000 6 000 14 000 88 000 受益单位配电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厂部管理部门合计 各单位耗用修理工时480 6 000 2 000 8 480 2.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分配表),并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的会计分录。 五、练习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 1.资料:见习题四资料。 2.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分配表),并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的会计分录。 六、练习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1.资料:见习题四资料。该厂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35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 本为3.46元,辅助生产单位的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2.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分配表),并编制分配辅助生产 费用的会计分录。 七、练习制造费用的分配 1.某季节性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82 4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A 产品2 000件,B产品1 060件;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4小时,B产品8小时。4月份该车间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120件,B产品90件。 【要求】:

新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流程

文件编号:TF/PIE-C-0012 版 次:A /0 生效日期: 第1页 共4页 新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流程 1. 目的 保证新产品能顺利完成从设计到生产的转移。 2. 适用范围 生产技术准备是指以前尚未生产过的机型,上线生产前的技术准备。 3. 生产技术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流 程 职 责 工 作 要 求 相关文件/记录 ?开发 ?工程PIE 技术人员 ?任何产品的设计输出均必须提供或具备如下资料: 1. 样机2套(功能、装配样机各一套,并附测试 参数); 2. 测试标准和产品标准(Internal Product Spec-Product Spec ); 3. 产品原理;BOM ;空PCB 板。 ?工程部接收到资料后,则着手试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PE 1. 评估样机的电声指标和语音质量以及各功能按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测试样机的实际读数是否与样机卡上参数一致; 3. 估算整个测试所需的标准时间,并提供给IE 估算制造成本; 4. 对仪器需求进行准备,如测试需要特殊仪器,则应迅速与国贸或OEM 协商,安排落实; 5. 评估产品结构设计是否便于维修、调试; 6. 制作临时测试程序并于试产前完成; 7. 制作主要测试位所需的样板,如PCB 测试、电声测试; 8. 根据上述资料和生产计划制作测试治具,并于试产前完成; 9. 如有OTP 或IC 需烧录,则需制作烧录程序,并检验治具是否完好。 ?IE 1. 评估新产品结构和装配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影 响装配,结构设计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结构设计是否考虑可操作性,结构设计是否对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工程建议; 《设计文件》《BOM 表》《线路图》《零件位置图》《爆炸图》《包装图》《包装样机》 《评估报告》 《烧录作业指导书》 开始 设计导入 工程准备

新产品导入批量生产作业流程

新产品导入量产作业流程 一目的。 为确保新产品顺利导入量产阶段,能提供正确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及验证新产品的成熟度,以顺利大量生产。 二组织与权责。 1 研发单位: 对策分析与设计变更,提供样品及技术相关文件资料及零件采购资料。 2 工程单位: (1)承接新产品技术,产品特性及生产作业性评估。 (2)任计划召集人(Project Coordinator)排定工程试制时程表及召开工程试制检讨会,工程问题分析,对策导入。 (3)制程安排,包括生产线的评估,绘制SOP,QC工程图之草拟。同时,还有负责治具的准备,制程管制,机器设备架设,参数设定及问题分析等。 (4)规划新产品之测试策略,测试设备,治具及软体。还有负责生产线测试设备的架设,提供测试SOP,测试计划及测试产出分析。 3 品保单位。 (1)产品设计验证测试(Design Verification:DVT)。 (2)功能及可靠度确认。 (3)负责再次确认PVT和DVT的结果是否符合工程规格及客户规格。 4 资材单位: (1)PCB委托加工及材料采购。 (2)备料及试作投料。 5 生产单位: (1)支援新产品组装。 (2)成品接受及制造技术接受。 6 文管中心: DVT资料接收确认与管制。 三名词解释。 1 工程试作(Engineering Pilot Run:EPR): 为确认新产品开发设计成熟度所作的试作与测试。 2 量产试作(Production Pilot Run:PPR): 为确认新产品量产时的作业组装所做的试作与测试。 3 量产(Mass Production:MP): 经量产试作后之正式生产。 4 材料清册(Bill of Material:BOM): 记录材料料号,品名/规格,插件位置,单位用量,承认编号,工程变更讯息等相关资讯。 5 P3-TEST(LPR阶段): 新产品设计完成后,对其设计的结果依据产品规格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3-TEST。 6 P4-TEST(EPR阶段): 通过设计审查后之工程试作后的新产品,对其做各种测试验证称为P4-TEST。 7 P5-TEST(PPR阶段):

新品试产送样确认管理规范范文

新品试产送样确认 管理规范

1目的 为了使新产品小批试产跟进,新品的改进,杜绝量产的批量问题产生,更有 效的完善新品交期,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及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品的小批试产完善生产进度及工艺改进。 3 管理职责 3.1 销售部负责: a 根据市场调研,提出新产品开发建议; b 与顾客沟通协调新产品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c 跟踪新产品试制过程顾客上线情况; d 组织公司内部团队召开【新品评审会】。 e. 新品试产后经本公司研发部、品质部确认合格的产品送样客户确认回签,并 追踪送样确认结果,及时反馈相关部门。 f. 销售在下试产物料需求时注意:每个型号需附加6套备品给品质部做实验和 留样 3.2 研发部负责: a.根据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及新产品开发建议书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进度 计划; b.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研制全过程的工作,合理优化设计,有效控制设 计成本; c.及时输出设计文件,解决试制中的技术问题,组织PCB设计评审会和设计 验证和新产品定型; d.顾客开发新产品的样品、小批量及批量试制的全过程跟进结果; e 顾客样品确认合格,公司内部组织各部门招开新品小批试产产前会议;(会议参加人员:销售部、研发部、采购部、工艺部、品质部、生产部) f 主导开展新品小批试产(1-200套);

g. 客户反馈样品设计技术、结构、工艺问题的改进 h. 试产样品、软件版本升级、以及量产后任何变更,项目工程师负责确认批准签样给品质部存档 3.3 工艺组负责: a 参与研发PCB设计评审会,提出防呆防错等相关技术性建议,预防制程工艺问题产生; b 交接研发提供的新品样品、产品规格书(测试要求指引)、制程工艺要求、PCB板图等工程文件; c 依据工程文件做出新品产前准备,针对客户需求及要求、完善制程工艺要求文件、准备好各功能测试工装、制程生产夹具、ICT测试仪器等,并对以上生产硬件、软件进行评测验证,确认满足产品技术和质量要求; d 跟进新品小批试产全程,督促各部门完善《样品试制流程单》; e 根据《样品试制流程单》提出的问题点,组织各部门相对应人员招开新品小批试总结会议,总结出相应的问题,定制改进措施、责任人、完成期限、效果验证人,进行各项异常的改进记录、证据汇总归档,量产前移交品质部核查与保存;(会议参加人员:销售部、研发部、采购部、工艺部、品质部、生产部) f 小批试产完成后制定生产岗位流程,完善作业指导书; g. 新品试产中问题的分析处理,客户反馈样品工艺问题的跟进处理。 3.4 采购部负责: a 新产品试制所需的物料,确认回料周期; b 新产品试制所需的物料认证; c. 重要元器件的品牌/供应商报备 d. 试产物料问题反馈供应商并督促改进

新产品生产准备管理办法.doc

2012.03.05-新产品生产准备管理办法1新产品生产准备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更好的验证新产品技术、工艺等输出通过性、操作性,在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实施的各阶段,保证试生产过程得到有效运作与控制,保证生产准备结果满足产品批量生产的各项要求。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新产品(商改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全过程及试制件组织的管理。 3引用文件 商改产品生产技术准备管理办法 4术语 TTO(Tool Trial Out):是指新产品生产前期的连线调试阶段。在这一阶段是对模具、夹具、检具、工位器具、设备、工具、生产工艺流程及组织规划等生产准备工作的验证、调试过程,目的是充分发现问题并纠正,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同时也对新产品的设计工艺性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并对生产能力进行初步验证。 P.P(PILOT PRODUCTION):它是指新产品量产前的试生产阶段。这一阶段是设备、工艺装备、工具等在量产的条件下进行的试制生产,是对TTO阶段各项工作的进一步验证和补充,预先发现量产问题,确立问题对策,确保实现量产的质量目标和产能目标。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生产件批准程序,即生产件认

可过程,要求按照节拍生产,制造出的样件用于验证生产能力。 ESO(Engineering Sign Off):工程签发,根据TTO连线验证结果,验证内容基本满足规划要求且达到预定TTO目标,组织完成TTO连线确认过程。 新产品:指全新开发的产品和商品改进产品,是相对于多功能汽车厂来说没有经过工程签发或未转入批量生产的产品。 专用件:在新产品生产准备过程中多功能汽车厂未使用过的零部件(包括标准件)。 5职责 5.1 生产技术准备科(以下称准备科) 5.1.1是工厂新产品生产技术准备(TTO、PP)及试制件组织的归口管理单位; 5.2 订单推进科 5.2.1 负责新产品试生产及试制件组织执行计划的编制下发; 5.3技术支持科 5.3.1负责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按计划时间下发相关单位; 5.4开发管理科 5.4.1 负责生产准备过程技术中心负责整改项目的调度; 5.5试制车间 5.5.1 负责新产品试生产装配(换件验证)过程的组织;

审计工作底稿案例精选之生产成本

1 、P 产品生产成本核算方法的概述: P 产品的成本计算采用品种法,在产品与产成品之间成本划分采用定额比例法。原材料一次投料,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数量计算完工产品、在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包装材料由完工产品承担。对 12 道环节中的每一道都确定了工时定额,工费按定额工时分配。定额根据每年的变化情况在年初作相应的调整。 2 、编制生产成本明细表。见 A1 编制 2003 年 1-6 月生产成本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 表E P 产品生产成本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合计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合计10,813,445.7 7 7,720,777.57 32,518,905.39 22,413,357.97 19,286,643.97 18,663,867.95 111,416,998.62 95,868,542.70 77,401,732.08 18,390,345.35 14,561,057.95 12,976,990.35 19,933,414.95 13,418,880.75 16,587,853.35 13,769,223.48 11,537,696.28 14,246,289.88 12,074,194.28 13,485,459.68 12,288,868.48 42,973,014.60 33,819,531.80 59,742,185.62 54,420,967.20 46,190,984.40 47,540,589.78 284,687,273.40 抽查凭证进行测试。 3 审计说明 经检查金额较大的制造费用发生额的原始凭证,上述费用均归属于当期,费用中无资本性支出计入,均属与 P 产品生产相关的费用性支出。 、编制制造费用明细表(略) 4 、编制生产成本审定表: 表F P 产品生产成本审定表 003 年 1-6 月 2 明细项目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本期转出数帐面数(元)252,341,440.80 284,687,273.40 111,416,998.60 95,868,542.70 77,401,732.10 300,366,972.00 300,366,972.00 236,661,742.20 转入产成品期末余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