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是一个长期困扰的医学难题,生物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软骨再生修复带来新的希望,利用负载生长因子的特殊可降解软骨支架材料调动内源干细胞来实现软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新技术,易于实现产业化操作,也预示着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治疗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标签:关节软骨修复;软骨组织工程;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可降解生物材料支架软骨组织内无血管,软骨细胞在无血运环境中缺乏迁徙能力。

因此,关节软骨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得到修复。

目前,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仍缺乏理想有效的方法。

临床上关节病变患者的巨大需求,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可行的方法。

1 传统刺激方法促进再生修复1.1 软骨下骨钻孔、软骨磨蚀和微骨折这类方法可使骨髓中的软骨源性、骨源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渗透到软骨损伤区域,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产生纤维软骨。

这类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小面积软骨损伤的治疗结果在某种意义上相对比较满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但研究同时表明,软骨磨蚀、骨髓刺激等软骨愈合形成的纤维软骨组织与透明软骨是不同的,不仅机械性能逊色于关节软骨,而且容易退化[1]。

1.2 持续被动运动持续被动运动作为一种促进软骨愈合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持续被动运动(CPM)能促进较小的软骨全层缺损修复,产生一种在形态上、组织化学上类似透明软骨的组织,但对关节软骨表浅缺损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2]。

1.3 玻璃酸钠注射关节腔内局部注射关节黏弹性补充剂——玻璃酸钠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

其不仅可以提供关节黏弹润滑作用,恢复关节滑液流变学特性,还能产生一系列有益的生物学效应,有助于关节软骨组织的修复。

宋一平等[3]使用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治疗骨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但从临床上看确有治疗价值。

目前尚未发现治疗修复广泛性关节软骨损伤的有效药物。

2 组织和细胞移植2.1 软骨组织移植软骨组织移植是最直接的软骨修复方法,即取自体健康软骨修剪成合适的形状后再重新植回体内,或以自体软骨膜、异体骨膜移植,或异体骨软骨片移植等,都取得了一定疗效。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牙槽骨修复是一种术后恢复患者咀嚼功能和咬合稳定性的重要手术。

组织工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培养技术,来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

在牙槽骨修复中,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组织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牙槽骨缺损是由于牙齿脱落或牙槽骨发生病变而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外观。

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植体或移植骨材料,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许多限制和缺点。

而组织工程技术通过使用生物材料和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制作出具有活性的人工骨组织,能够促进新骨的生长和再生。

通过将这种人工骨组织植入患者的牙槽骨缺损区域,可以更加有效地修复缺损,并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外观。

组织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种植体的修复。

种植体是一种人工人工植体,用于替代缺失的牙齿。

由于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没有牙周膜的连接,容易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种植体的松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工程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出一种与牙槽骨更加相似的组织,即牙周膜。

通过将这种人工牙周膜植入种植体周围的牙周组织中,可以增加牙槽骨与种植体之间的稳定性,减少牙槽骨吸收和种植体松动的风险。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于牙槽骨缺损的修复、种植体的修复和牙槽骨移植。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修复受损的组织,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外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会成为牙槽骨修复领域的重要治疗方法。

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张瑶璋;郑亚星;廖欣宇;钟瑞颖;熊波涵;卢晓君;王旭;王福科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2
【摘要】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但其治疗困难。

在体外将种子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是运用组织工程策略解决骨缺损修复问题的关键因素,其中种子细胞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常用的种子细胞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脂肪来源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

近年来,对于种子细胞的研究涉及分离培养鉴定、成骨诱导、信号通路、基因修饰以及联合培养等方面,目的在于揭示成骨机制,提高成骨效率,最终使组织工程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但种子细胞的培养要求较高,其前沿培养技术主要包括细胞的基因修饰和细胞的共培养。

因此,未来需继续寻找或制备容易获取、生物相容性好、成骨能力更强且分化更稳定的种子细胞,这对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7页(P149-154)
【作者】张瑶璋;郑亚星;廖欣宇;钟瑞颖;熊波涵;卢晓君;王旭;王福科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相关文献】
1.软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2.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与细胞支架复合培养的研究进展
3.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4.种子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

骨缺损的临床修复与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http:// 0 2年 6月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 报
J un f ui g Me i l ol efrNain lis o r  ̄o j n dc l g t aie Yo a aC e o o t
Vo . 4 No 3 12 .
J n20 u .0 2
骨 缺 损 的 临 床 修 复 与 研 究 进 展
黄粹 业
( 西钦州市 第二人 民医院骨科 , 西 钦 州 5 5 0 ) 广 广 3 0 0 关键 词 :骨疾 病; 骨转移 ; 骨重建 ; 显微 外科手术 ; 织移植 组 中圈分类号 :R 8 . 4 673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5 l ( 02 0 0 1 8 7 2 ( )3—0 2 —0 ) 47 3
对 于各种原因 所致骨缺损 的修 复 一直是 临床 的难 题之 一 。 为此 , 许多学者进 行了相关 的研究 。近 2 0年 来 , 随着 科学 技术 迅速发 展 , 别是显微 外科 的 发展 , 骨 缺损 的修 复经 历 由传 特 使 统骨移植 修复到应用显微外科 技术 进行 修 复 , 进 入组织 工程 并 学修 复研究时代 。现就 临床修 复与研究 进展综述 如下 。 1 传统 的游 离骨移植修复与 自体 移植骨 的替代物 骨 移植 一直是 重建 和修 复骨 缺 损 的 主要 常用 方 法 。游离 自体骨 移植广泛应用 于临床 骨缺 损 的修复 , 骨 、 髂 肋骨 、 骨为 腓 移植 的常用供体 , 游离骨 移植 的愈合 主 要是 缓慢 的“ 但 爬行 替 代” 过程 , 对较小骨缺损 的修 复效果较好 。 由于 自体骨移植 可提供 的骨量 有 限 , 又不可 避 免地造 成供 区的医源性破坏 , 且会产生一定 并发 症 。所 以国内外 学者 不断 寻找与研 究 自体 骨移 植 的替代 物。 自体 骨 移植 理 想 的替 代物 应具有可 提供骨 传导 基质 、 骨诱 导 因子 、 骨细 胞 和结 构 完 整 生 性 四种成分 。 目前 应 用 的骨移 植 替代 物 包 括 : 同种异 体松 / 皮 质骨 、 陶瓷 、 脱钙质骨基质 、 骨髓 以及复合移植 物等 同种移植 物有新鲜 、 冷冻及 干冻 三种 形式 。新鲜 的 同种移 植物 因有传 播疾病 和 可引起 强烈 的 免疫 反 应 , 即免疫 排 异 , 其 结果不仅 是移植骨 的 骨存 活细胞 被 杀灭 , 且移 植 骨被 吸 收 , 而 没有爬行替代 修 复和 血循环 重建 。一 般认 为 细胞 免疫 在排 异 反应 中起 主导作 玎 。 自 18 j 80年 国外 学 者首 次施 行人 类 同种异 体骨移 植术 到 2 世纪 4 1 0年代 末建 立 了骨库 . 以及 随后 的免疫 抑制剂 的研 究与应 用 . 能较 好地 抑制 免 疫 排异 反 应 , 同种 异 使 体骨移植 的临床应 用 更 为安全 可行 _- 1 多 数 同 种移 植物 都 I3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力学技术,它利用生物材料和生物细胞以及生物合成技术来修复组织,包括骨组织。

牙槽骨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牙槽骨缺损的恢复一直是牙科领域中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其在牙槽骨修复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牙槽骨缺损通常是由于牙齿损坏、牙槽骨疾病、牙槽骨受伤、龋齿等原因导致,严重影响牙齿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传统的牙槽骨修复方法包括移植、植骨术、自体骨移植等,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切开口腔,切开口腔会造成一定的创伤,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术后骨愈合时间长、术后疼痛不适等问题。

相比传统方法,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

首先,组织工程技术可以不用切开口腔,通过局部注射或手术钩吊等方式直接投入到缺损部位。

其次,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生物材料和细胞技术,不仅可以恢复牙槽骨的形态和结构,还可以增强牙槽骨的功能和机械强度。

最后,组织工程技术可以缩短骨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和不适感。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组织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自体骨细胞移植、异种骨移植、骨代用材料、生长因子和干细胞等。

其中,自体骨细胞移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取出患者自身的骨细胞,培养、增殖、定植后移植到缺损的部位进行修复。

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如移植物来源可靠,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力,能够重建缺损的形态和结构,同时又不会引起免疫反应等副作用。

另外,骨代用材料也是牙槽骨修复中常用的组织工程技术之一。

骨代用材料主要由人造材料、矿物质和天然非动物组织等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重建牙槽骨的形态和结构。

此外,生长因子也是牙槽骨修复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长因子主要是促进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机制,能够促进新骨组织形成和成熟,从而实现牙槽骨缺损的修复。

总之,组织工程技术在牙槽骨修复方面的应用正在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组织工程技术将会成为牙科领域中牙槽骨缺损的主要修复手段。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骨缺损(尤其是大型骨缺损)的治疗,由局部伤情简单和缺乏抱负的修复材料,始终是困扰临床医生和基础医学工的一大难题,而查找一种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自体骨移植效果的抱负的骨替代材料更是很多学者热切探究、孜孜以求的目标。

近年来日趋活跃的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技术为这一课题的讨论带来了新的亮点和盼望。

目前动物试验已能从骨膜、骨髓等定向性骨祖细胞(determined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s, DOPC)密集处分别培育出成骨细胞,经体外扩增并与载体结合,回植体内骨缺损处取得骨缺损修复的胜利[1]。

与此同时,基于对患者易接受性、可操作性和更简洁易行性等方面的考虑,讨论者又开头把目光投向诱导性骨祖细胞(inducible osteogenic precursor cells, IOPC)。

其中,在体内分布广泛、数量巨大、部位表浅、取材便利、培育传代易行、分裂增殖快速的成纤维细胞首先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由于目前很多相关讨论尚处于试验阶段,为此,本文着重就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作用等作一综述。

1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结缔组织中最常见的细胞,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分化而来。

在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还以其成熟状态—纤维细胞(fibrocyte)的形式存在,二者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含成纤维细胞的数量不同。

通常,疏松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比同样体积的致密结缔组织中所含成纤维细胞的数量要少,故分别培育成纤维细胞多以真皮等致密结缔组织为取材部位[2,3]。

成纤维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的有梭形、大多角形和扁平星形等,其形态尚可依细胞的功能变化及其附着处的物理性状不同而发生转变。

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胞质弱嗜碱性,胞核较大呈椭圆形,染色质疏松着色浅,核仁明显。

组织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和展望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和展望研究

组织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和展望研究1. 引言组织工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将生物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化学等多个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构建三维的人工组织,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医学领域加速伤口愈合,修复组织器官以及实现智能周围神经进行研究和治疗等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2. 组织工程技术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是一项热门的研究领域。

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生物支架来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三维组织结构,使得基于生物学的伤口愈合能够得到加速。

当前,组织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皮肤、软骨和深度组织损伤等方面。

在组织工程技术用于愈合创伤时,研究人员通常选择使用基于生物聚合物的支架物作为二级愈合材料,来对受损组织进行修复。

这些支架物不仅可以提供支持框架,还可以充当细胞移植载体,产生自然弹性和破坏构成,有助于组织移植完全嵌入和整合在受损周围环境中。

研究人员通常挑选支架材料中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和不同的细胞类型,用于重建受损组织。

3. 组织工程技术在组织器官修复中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组织器官修复中的应用是该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前沿研究领域。

通过使用组织工程技术的方法,可以实现人工器官的制备。

利用生物支架进行细胞培养并添加生物材料生成更为复杂的多细胞结构和组织器官。

此技术最为重要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自主生长和发育,消除了使用外源激素的过程,提高了成功率和品质。

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在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的修复和改造方面有着很高的应用潜力。

4. 组织工程技术在智能周围神经的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智能周围神经是人体中最长的神经结构,其存在对人类正常的日常活动、手部精细动作以及人体平衡能力等非常重要。

组织工程技术在构建智能周围神经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神经系统耗费多年的恢复时间上缩短其时间,加速神经系统恢复且有效预防周围神经再生。

在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智能周围神经时,研究人员通常选择功能上正常的、成熟的神经组织代替损毁面积创造一个已知的周围神经柵格从而建造新的角质细胞。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新进展:修复骨缺损的完美技术李凯【摘要】骨组织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纵观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二十多年里,其构成的三大要素:种子细胞方面、支架材料方面和组织构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距离组织工程骨在临床中正式使用尚有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since the 1980s and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Throughout twenty year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eed cells, scaffolds and organizations to bui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certain distance for tissue engineered bone to be used officially in clinic.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8【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缺损;研究进展【作者】李凯【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很常见,然而修复骨缺损的惟一方法是通过骨移植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