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国通论》题库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题库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题库

《中国古代之国通论》复习资料

(答案仅供参考)

一、多选题

1.监察的方法有( A C D )

A.封驳法

B.检核薄册法(我不知道这个)

C.连坐告密法

D.封章奏事和密折制度

2.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有( ABCD )

A.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

B.羁縻府和都护府

C.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

D.对蒙藏地区的特别管辖

3.北魏孝文帝全面汉化采取的改革措施有( A C)

A.革除鲜卑旧俗,在礼仪风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完全汉化

B.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此为冯太后改革时的政策,我们是分开的,不知道你们是咋讲的,北魏孝文帝只是继续推行均田制)

C.改革官氏制度,重定士族门阀

D.变均田制为庄园制,调整利益再分配

4.崇祯皇帝的厄运主要是由于(ABD )

A.草率行事的臆断决策

B.刚愎自用

C.优柔寡断

D.剿抚与边防失策

5.明代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BD )

A.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

B.整饬边防,改善民族关系

C.丈量土地,打击豪强,加大财政的支出(错误)

D.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

6.监察制度的特点包括( ABD )(不是很确定)

A.依附于皇权,实行垂直单线式的监察机制

B.与行政体制并行的独立监察体制

C.是整饬吏治,督促各级官吏恪守纲纪的唯一措施

D.多途径、多层次的监察体系

7.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 ABC )

A.尚书

B.中书

C.门下

D.军机处(雍正年间设立)

8.唐代中期财政改革的重大举措有(AD )

A.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建立新的税收制度

B.变均田制为庄园制,调整利益再分配

C.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实行分税制度

D.改革漕运,解决财政调拨危机

9.唐太宗采取的治国策略主要有(ABC )

A.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B.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C.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D.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10.兵家治国思想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包括( A CD)(你自己斟酌哈,我对兵家木有研究)

A.强调“上下一心”,保持全体军队成员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要做到“与众同好”,“与众同恶”

B.运用严厉镇压的手段,激发、振奋部队的军心士气,使之同仇敌忾乐于公战,勇于牺牲,一往无前

C.利用物质利益这一杠杆,诱之以利,调动将士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氛围,凝固部队的斗志

D.主张军队统帅在从事部队治理和指导作战行动过程中,对上负责,对下安抚,一起按治理的基本原则办,只求发挥治理的应有作用,提高治理上的最大效益

二、判断题

1、西汉初期,黄老政治仅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不是治国之术。(错)

2、唐朝大尊道教的同时,也大力倡导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术,注重德治,一边轻徭薄赋,一边垂拱而治,所以造成了唐初天下大治,边地蛮夷都来归服的局面,开创了“贞观之治” 的太平盛世。(对)

3、隋炀帝始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确立。(对)

4、儒家治国理念在具体运作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守经用权、律己宽人、道德感召等。()

5、兵家提倡“令文齐武”,礼法分离。()

6、隋唐时期的儒家已是以儒家的仁义道礼为主体,结合法家的信赏必罚、黄老的帝王南面之术的一套有原则、方法的完整的治国方案。(对)

7、黄老之学,以荀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摒弃其小国寡民的政治见解,吸取儒家的大一统主张,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8、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去世,清朝的统治处于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错)

9、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落后民族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范例。(对)

10、王安石在变法中不注重调整利益的分配,而注重中间环节的管理。(错)

11、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政治的趋势不外乎内儒外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对)

12、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对)

13、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14、董仲舒吸收了道家、墨家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对)

1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由汉代才开始建立的。(错)

16、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主要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对)

17、清朝对于边疆地区的切实有效的管辖也可以视为对中央集权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同时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对)

18、明朝建立以后,吸收唐、五代的教训,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改革的要害是分离地方长官手中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对)

19、元朝废丞相、特务政治、八股取士的措施突出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错)

20、隋唐时期的进展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央官署;其二是选官制度。(对)

三、填空题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仁”。

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兵家渊源于夏、商、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

4、所谓“黄老政治”,黄是指“黄帝之学”;老是指“老子”。

5、“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6、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崇祯是传统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7、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8、道家的核心是“道”,认为它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9、在奴隶社会中,“礼”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

10、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逻辑起点,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协调,德主刑辅等。

11、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12、所谓“贞观之治”,不仅应包括和社会的稳定,还应当包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3、康雍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中,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中央集权和君主专权两方面。

14、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15、伴随着社会大变革,科技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世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6、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发展,范缜的(《神灭论》)、北方的()和少数民族的民歌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17、一定时期的(文化)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

18、“以礼治国”的思想萌芽(商),至(西周),周公旦出于其加强统治需要,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作周礼,从而奠定了以礼治国的完整而系统的领导思想。

19、春秋末年(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著《道德经》,该书包含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20、孔丘,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礼)”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

21、战国墨瞿,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主张节约反对浪费、选举贤能。

22、孟轲,儒家的代表人,与孔子被后世称为“(孔孟)”,著《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宣扬“(性善论)”的思想。

23、庄周,道家思想的代表,与老子被后世合称为“(老庄)”,著《庄子》,鄙视(荣华富贵、权势名利),痛恨(),认为“有用”不如“无用”好。

24、韩非子,法家重要的代表,著《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性恶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5、荀况,儒家的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著《荀子》,认为(天道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26、西汉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加以发挥,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四、释义题(将以下著名的古代治国思想名言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1、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白居易《辩兴亡之由策》

2、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资治通鉴·汉纪三十》

3、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则忧之,则无及已!——《战国策·楚策一》

4、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

5、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左传》

6、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管子形势》

7、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8、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跖、硚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人,国之安危在于政。——《慎子逸文》

9、人生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所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吕氏春秋高义》

10、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欣欣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衔橛之间哉!——《资治通鉴·汉纪十六》

五、简答题

1、简述道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

2、简述贞观之治时期的治国思想。

3、儒家治国思想的发展。

4、简述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并对法家思想进行简要阐述。

六、分析题(共14分)

1.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

是方今所急也。”——《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二十二史札记》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

2.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材料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述?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

(2)战国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3)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

(4)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异同?

七、论述题

1、请结合史实论述孙子兵法对当代治国的的影响及启示。

2、请结合史实论述中国古代政治上国家治理的分裂与统一,并根据你所悟给现今治国实践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①“道法自然”:道家治国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方式,即追求最纯真的自然——“朴”的状态,反“朴”归真,而切不可勉力人为,以致“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动乱竞争局面。

②“无为而治”:道家治国的思想境界。认为必须重新选择正确的治国之道。它的核心内容,乃是以“无为”的方式,使历史发生逆转。道家逻辑地推导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纲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则可以托天下”。强调“致人无为”是使天下得以大治的重要保证,“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一旦返朴归真达到这样的程度,“无为之治”也就算真正实现了,人类社会便可以回归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治国上的终极宗旨,也是其一切管理设想与措施制定的逻辑起点。换言之,道家治国思想建立在“道法自然”的哲学认知基础之上,而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其理想追求。

2、答案要点:①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3、①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春秋时的孔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②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他还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③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一步发挥。他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宣扬“大一统”思想。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接受。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①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现点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③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法的作用和暴力统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酷法为根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的法家思想为秦王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根据,但是单纯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促使秦朝灭亡。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已经吸取了法家的主张。

六、分析题

1、答案要点:

①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

②改革: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③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

2、参考答案:

(1)《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以德治国、以德治民,反对暴政和刑杀。

(2)战国秦朝时期,儒家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法家思想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主要统治思想。主要原因是主张中央集权和改革的法家思想更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要求。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了“独尊”的地位,以后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二是儒家思想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更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3)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新儒学——理学。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4)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补充,继承我国传统道德,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都要求讲求社会公德,增强人们的向善意识,但从本质上看,当前强调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与时代潮流接轨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七、论述题(15*1=15分)

1、答案要点:

①军事教学与实战。它讨论了一些军事学的重要问题,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基本的军事思想,被

奉为兵家经典,是中国古代军人必须研读的一本军事著作。

②《孙子兵法》的思想影响超越军事应用,实际上是博弈策略的经典著作,如在棋艺对垒或运动竞技方面。《孙子兵法》不仅在世界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政治、经济、商业、人事管理和市场策略等方面与博弈有关的领域有指导意义。能结合实际情况论述即可。

2、参考答案:

古代历史上,统一和分裂这一对矛盾长期存在。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一,先秦时期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或称为“部族国家”阶段,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各级政权的基本管理方式。至前221年,秦赢得了统一战争的最终胜利,并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此进入统一和中央集权为主的阶段。

第二,从汉的大一统到隋唐的大一统。秦和两汉是大一统的王朝。东汉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400年左右的大分裂时期,到了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的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北方农业的恢复发展,实现了隋唐时期的统一。

第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分裂的特点是不同民族政权的并立,即民族性的分裂。先后存在的主要政权有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北宋基本上控制了汉族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到13世纪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元朝强大的军事压力,终于结束了延续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北宋初年通过分散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的政治改革,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王朝内部分裂割据问题,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很大。元明清三代没有再出现分裂时期,统一的局面非常巩固,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牢不可破的统一的政治格局基本形成了。统治者总是鼓吹儒家“仁政、德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要求自己,顺从他们的统治,人民稍有反抗,则严酷镇压。统治者打着“仁政、德治”的旗号,实际上实行的是严刑峻法鱼肉人民。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历史上的“法治、德治”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是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1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谓之。 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谓之。 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表示。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占起始官能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S、N、P、S i和苯环等杂原子的聚合物。交替共聚物:共聚物大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的共聚物。 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c: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反应程度,记作Pc 。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记作f,(f <1=。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Cp: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Cp=ktr,p/kp,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那样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扩链、嵌段、交联和接枝使聚合物聚合度增大,称为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化法: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要求时,加入官能团封锁剂,使缩聚物两端官能团失去再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缩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的方法。乳化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附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1. 8086和8088的引脚信号中, D 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 A.CLK B.INTR C.NMI D.ALE 2. 下面的哪项是有效标识符: B A . 4LOOP: B. DELAYIS: C. MAIN A/B: D. GAMA$1: 3. 如图所示的三态输出电路,当 A 时,V B≈V DD。 A. E(ENABLE)=1, A=1 B. E(ENABLE)=1, A=0 C. E(ENABLE)=0, A=1 D. E(ENABLE)=0, A=0 4. 设(SS)=2000H,(SP)=0100H,(AX)=2107H,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存放数据21H的物理地址是 D 。 A. 20102H B. 20101H C. 200FEH D. 200FFH 5. 汇编语言中,为了便于对变量的访问, 它常常以变量名的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可以认为它是存放数据存储单元的 A 。 A.符号地址B.物理地址C.偏移地址D.逻辑地址 6.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 A. CX B. BX C. BP D. DI (C)7. 执行下列程序段: MOV AX,0 MOV BX,1 MOV CX,100 AA:ADD AX,BX INC BX LOOP AA HLT 执行后的结果:(AX)= ,(BX)= 。 A. 5050,99 B. 2500,100 C. 5050,101 D. 2550,102 8. 假设V1和V2是用DW定义的变量,下列指令中正确的是 A 。 A.MOV V1, 20H B.MOV V1, V2 C.MOV AL, V1 D.MOV 2000H, V2 9. – 49D的二进制补码为 A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考试题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考试题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1.带式输送机下滚筒下风侧米处应设置CO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2.采掘工作面气体类传感器防护等级不低于 ,其余不低于IP54。 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实现井下和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 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要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可自动 与、通信、人员位置监测等系统应急联动的功能。 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干线缆应当,从不同的井筒或者一个井筒保持一定距离的不同位置进入井下。 6.采煤机应设置机载式或便携仪甲烷检测报警仪。 7.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进风巷、掘进工作面进风的分风口应设置传感器。当风流发生逆转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8.压风机应设置传感器,温度超限报警时,声光报警,并切断压风机电源。 9.采煤机、掘进机、转载点、破碎处、装煤口等产尘地点宜设置传感器。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串联通风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 A 便携仪 B 甲烷传感器 C 风速传感器 2.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 ),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A 瓦斯电闭锁 B 风电闭锁 C 故障闭锁 3.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 )。 A 风速传感器 B 馈电状态传感器 C 一氧化碳传感器 4.安装断电控制时,必须根据区域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 A 断电 B 供电 C 馈电 5.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 )。 A 甲烷传感器 B 风速传感器 C 一氧化碳传感器 6.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的高纯度甲烷气体。 A 90% B 98% C 99.9% 7.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顶板(顶梁)下距顶板不大于( ),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处。 A 100mm B 200mm C 300mm 8.机电硐室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 A.30℃ B.35℃ C.40℃ D.34℃ 9.开停传感器卡固在被测设备的()电缆上。 A、负荷 B、正极 C、正、负之间 10.卡固开停传感器时,必须在动力电缆(),否则将受其它电缆的干扰,信号不稳定。 A、非密集型地方 B、密集型地方 C、其他地方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详解

计量经济学题库 计算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 1 X:年均汇率(日元/美元) Y:汽车出口数量(万辆) 问题:(1)画出X 与Y 关系的散点图。 (2)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其中X 129.3=,Y 554.2=,2X X 4432.1∑(-)=,2Y Y 68113.6∑ (-)=,()()X X Y Y ∑--=16195.4 (3)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和出的模型为 ?81.72 3.65Y X =+ t 值 1.2427 7.2797 R 2=0.8688 F=52.99 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标准差 (45.2) (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3.估计消费函数模型i i i C =Y u αβ++得 i i ?C =150.81Y + t 值 (13.1)(18.7) n=19 R 2=0.81 其中,C :消费(元) Y :收入(元) 已知0.025(19) 2.0930t =,0.05(19) 1.729t =,0.025(17) 2.1098t =,0.05(17) 1.7396t =。 问:(1)利用t 值检验参数β的显著性(α=0.05);(2)确定参数β的标准差;(3)判断一下该模型的拟合情况。 4.已知估计回归模型得 i i ?Y =81.7230 3.6541X + 且2X X 4432.1∑ (-)=,2Y Y 68113.6∑(-)=, 求判定系数和相关系数。 5.有如下表数据

高分子化学试卷4答案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 分,) 1.聚合物的无规热降解:对于一般聚合物而言,其使用温度的最高极限为150℃,如超过150℃可能发生降解反应。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率很低(一般小于3%),这种热降解称为无规降解。⒉缩合反应和缩聚反应:缩合反应——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缩去一个小分子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可逆平衡反应。缩聚反应——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在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2.. 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剂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记作CMC。 3.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黏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4.共聚合和共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混合物,经引发聚合后,形成的聚合物其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过程,称为共聚合反应,。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 5.聚醚型聚氨酯:以二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醚为原料,经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聚醚链段的一类聚氨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⒈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丙烯腈 、偏二腈基乙烯、偏二氯乙烯 和 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 ⒉ 聚合物降解的原因有 热降解 、 化学降解 、 机械降解 和聚合物的老化四种。 ⒊ 乳化剂有 阴离子型 、 阳离子型 、 两性 和 非离子型 四种。 ⒋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 含氢酸 、 Lewis 和 有机金属化合物 等。 ⒌ 逐步聚合反应包括 缩聚 和 逐步加成聚合 两类。 ⒍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 扩链反应 、 交联反应 和 接枝反应 等。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简答下列各题) ⒈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结构式和分解反应式: ⑴ 偶氮二异庚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并说明这些引发剂的引发活性和使用场合。 解:⑴ 偶氮二异庚腈(2分) 油溶液性、高活性,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2CH 3 CH CH 2 C + N CH 3CH 3CN CH 3 CH CH 2 C N N C CH 2 CH CH 3 CH 3CH 3CH 3CH 3 CN CN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学期微机原理及应用(A)课程试卷 卷16 班级姓名得分任课教师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8分) 1、DMAC向CPU发出请求信号,CPU响应并交出总线控制权后将()。 反复执行空操作,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暂停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保持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等待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2、有一个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要求10ms进行一次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数 据处理及显示输出,应采用的数据传送方式为()。 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 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3、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的转换可通过 ()来实现。 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D触发器 4、8088 CPU输入/输出指令可寻址外设端口的数量最大可达()个。 128 256 16K 64K 5、CPU响应中断后,通过()完成断点的保护。

执行开中断指令执行关中断指令 执行PUSH指令内部自动操作 6、并行接口芯片8255A具有双向数据传送功能的端口是()。 PA口PB口PC口控制口 7、8088CPU处理动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指令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总线周期 8.堆栈是内存中()。 先进先出的ROM区域后进先出的ROM区域 先进先出的RAM区域后进先出的RAM区域 9、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RS-232C实质上是一种()。 串行接口芯片串行通信规程(协议)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系统总线标准 5--1 10、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是由()芯片组成。 SRAM DRAM ROM EPROM 11、鼠标器是一种()。 手持式的作图部件手持式的光学字符识别设备 手持式的座标定位部件手持式扫描器 12、传送速度单位“bps”的含义是()。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试题库(649题)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试题库(649题) 第一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基础知识 1.1国内外发展概况 一、填空题 1. [填空(1)]是矿井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全矿井综合监控系统 2.以下哪一项不是智能传感器的特点(B) A、智能传感器的电路是通用的 B、智能传感器采用模拟信号传输 C、智能传感器可直接连接系统电缆 D、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就地控制 3. 智能传感器和智能监控站一般采用[填空(1)],以适应井下巷道布置的特点。 参考答案:树形网络 4. 智能监控站与传感器(含执行机构)信号传输采用[填空(1)]、多路复用。 参考答案:数字传输 5. 为了解决传统的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敏感元件的寿命问题,(A)采用气体扩散技术,使催化元件抗中毒性能比传统催化元件提高10倍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 6. [填空(1)]是国外煤矿监控系统近年来发展的特点之一。 参考答案:采用光纤通信技术 7. 矿井综合监控系统由智能传感器、智能监控站和[填空(1)]组成。 参考答案:调度网络 8. 全矿井综合监控系统的传感器简称[填空(1)]。 参考答案:智能传感器 9. 我国从[填空(1)]起,先后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引进了一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参考答案:八十年代 1.2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分类及作用 一、判断题 1. 当甲烷浓度不大于5.0%时,载体催化元件的输出与甲烷浓度基本成线性关系。(B) A) 正确B) 错误 2. 煤矿用温度传感器显示误差≤士2.5%℃全量程,输出误差≤±2.5%℃全量程。(A) A) 正确B) 错误 3. 催化燃烧式甲烷传感器一般只用于检测高低浓度甲烷。(B ) A) 正确B) 错误 4. 热导式甲烷传感器用于测量1%以下甲烷的检测。(B) A) 正确B) 错误 5. 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采用数字显示,分辨率应不低于0.2℃,并能表示显示值的正或负。(B ) A) 正确B) 错误 6. 煤矿用温度传感器的最大工作电流应≤20 mA DC。(B)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令狐采学 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的关系。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调。4.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5.计量经济学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 7.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什么?8.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9.试述回归阐发与相关阐发的联系和区别。 10.在满足古典假定条件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有哪些统计性质?11.简述BLUE 的含义。 12.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 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是否为0的t 检验? 13.给定二元回归模型:01122t t t t y b b x b x u =+++,请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 14.在多元线性回归阐发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 15.修正的决定系数2R 及其作用。16.罕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 17.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

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310②t t t u x b b y ++=log 10 ③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④t t t u x b b y +=)/(10 18. 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log 10②t t t u x b b b y ++=)(210 ③t t t u x b b y +=)/(10④t b t t u x b y +-+=)1(11 0 19.什么是异方差性?试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的异方差性。 20.产生异方差性的原因及异方差性对模型的OLS 估计有何影响。21.检验异方差性的办法有哪些? 22.异方差性的解决办法有哪些?23.什么是加权最小二乘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4.样天职段法(即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检验异方差性的基来源根基理及其使用条件。 25.简述DW 检验的局限性。26.序列相关性的后果。27.简述序列相关性的几种检验办法。 28.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9.解决序列相关性的问题主要有哪几种办法? 30.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1.差分法和广义差分法主要区别是什么? 32.请简述什么是虚假序列相关。33.序列相关和自相关的概念和规模是否是一个意思? 34.DW 值与一阶自相关系数的关系是什么?35.什么是多重共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尖子生题库1-3单元3

36、用125个边长为1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体。要使拼成的正方体的边长变为6cm,需要增加边长为1cm的正方体多少个? 37、在一个长为50cm、宽为40cm的装有部分水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放入一块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铁块,铁块全部浸没,水未溢出,这时水深是20cm。若把这个铁块从缸中拿出来(铁块上面的水忽略不计),缸中的水面高是多少厘米? 38、百德瓷厂要新盖一个厂房(地基的形状和长、宽如下图)。为了打墙基,需挖一圈宽1m、深0.5m的沟,一共要挖多少立方米的土? 39、有一个长方体,从上面截下一个高是2cm的长方体后正好得到一个正方体。如下图,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48cm2。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 40、一个无水观赏鱼缸(如下图)中放有一块高为28cm,体积为4200cm3的假山。如果水管以每分钟8dm3的流量向鱼缸内注水,那么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假山完全淹没?(鱼的体积不计) 41、A、B两个容器的形状和规格如下图所示(单位:cm)。将B容器中的水倒出一些装到A容器中,这时两个容器内的水面高度相同。现在两个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是多少厘米?

42、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43、求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43、把一块棱长为8d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长和宽都是4dm的长方体铁条,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分米? 44、游泳池的长为25m,宽为10m,深为1.6m。 (1)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贴上瓷砖,贴瓷砖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游泳池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 2、热固性聚合物: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3、官能度: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4、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5、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6、胶束成核:在经典的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自由基进入胶束,引发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7、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8、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9、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10、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1=k11/k12,r2=k22/k21,竞聚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11、阻聚剂: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 12、凝胶点: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出现了所谓凝胶,这时的反应程度称做凝胶点。 13、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14、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 1.尼龙66的重复单元是-NH(CH2)6NHCO(CH2)4 CO- 。 2.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的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3.自由基聚合中双基终止包括岐化终止和偶合终止。 4.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控制反应温度。 5.苯醌可以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6.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或r1=k11/k12, r2=k22/k21) 。 7.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37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 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8、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变大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变小。 9、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 的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10.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理想共聚。 11.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①Q和e值相近②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 12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阴离子活性聚合 13、乳液聚合的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单体液滴的消失; 14、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乳液聚合聚合方法。 6、自基聚合的特点: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7、引发剂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 诱导分解)和(笼壁效应)。 8、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大多数非乙烯基单体发生逐步聚合。 9、玻璃化温度是无定形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熔点是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10、链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顺序错不扣分) 11、根据自由基聚合机理,自由基聚合体系内往往由单体和聚合物两部分组成。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考试各章重点题库及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库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填空 1、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尾符用B 表示。 2、西文字符的编码是ASCII 码,用 1 个字节表示。 3、10111B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为H,八进制数表示为O。 4、带符号的二进制数称为真值;如果把其符号位也数字化,称为原码。 5、已知一组二进制数为-1011B,其反码为10100B ,其补码为10101B 。 6、二进制码最小单位是位,基本单位是字节。 7、一个字节由8 位二进制数构成,一个字节简记为1B ,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56 个信息。 8、用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编码,简称为BCD 码。 9、8421码是一种有权BCD 码,余3码是一种无权BCD 码。 二、选择 1、计算机中采用 A 进制数。 A. 2 B. 8 C. 16 D. 10 2、以下的 C 编码是一种有权码。 A. 循环码 B. BCD码 C. 8421码 D. 余3码 3、八进制数的尾符是 B 。 A. B B. O C. D D. H 4、与十进制数254等值的数是 A 。 A. 11111110 B. 11101111 C. 11111011 D. 11101110 5、下列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C 。 A. 11011101B B. 334O C. 1219D D. DAH 6、与十六进制数BC等值的数是B 。 A. 10111011 B. 10111100 C. 11001100 D. 11001011 7、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A 。 A. K B. Y C. a D. i 8、最大的10位无符号二进制整数转换成十进制数是C 。 A. 51 B. 512 C. 1023 D. 1024 9、A的ASCII码值为65D,ASCII码值为68D的字母是C 。 A. B B. C C. D D. E 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D 。 A. 1KB=1024×1024B B. 1MB=1024B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考试题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考试题一、填空题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必须装备岩)与瓦斯突出矿井,1、煤矿高瓦斯矿井,煤(,且瓦斯浓度甲 烷传感器 2、串联通风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 0.5%。不得超过、高瓦斯和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及其回风巷设置甲烷传3感器,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CH 、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不小于1.0% 44。 和复电浓度小于 1.0% CH 断电浓度不小于 1.5% CH44时,1.5%、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7、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 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8、安全监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9、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并绘制监测监控布置图。 10、人员定位系统对井下人员可实时跟踪监控,个人信息及运动轨迹可在地面中心站的电脑 上查询。 二、判断题: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煤矿和非矿山必须要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2、人员定位分站通过与动态目标识别器的有线通讯,实时获取人员编码数据,负责与监控主机通讯。(√) 3、读卡器不断接收识别卡发来的信息,分站可以直接索取。(×) 4、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联网运行,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都能共享监控)√(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 5、监控中心站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分站实时数据通讯、统计存储、屏幕显示、查询打印、画面编辑、网络通讯等任务。(√) 6、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不可以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 7、监测监控系统可以没有馈电状态监测功能。(×) 8、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经过4%以上高浓度甲烷冲击后,应及时进行校验或更换。(√)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计量经济学题库

计量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尖子生题库(六年级上册)doc

尖子生题库(六年级上册) 一、填空乐园 1、已知a×2/3=5/4×b=4/4×c,用a、b、c排序为()。P30 2、3千克的3/4和()个3/4千克一样重。P30 3、比10 千克的4/5少4/5千克是()。P31 4、7与11的积是最小的四位奇数是()。P31 5、甲数是13/4,乙数是甲数的14/13倍,乙数是()。甲、乙两数的积是()。 P71 6、如果a×5/4=9/10×b=13/13×c,那么a、b、c按从大到小排列顺序应该是 ()。P72 7、一批零件共2520个,第一周加工若干个,第二周又加工了全部零件的2/7,这时已 加工和未加工的零件个数相同,第一周加工零件()个。 P72 8、梁和吴从甲地到乙地,梁的速度比吴的速度快1/5,已知吴行这段路用30分钟, 梁行这段路用()分钟。P104 9、如果M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M=();M÷1/3=()。P149 10、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次,可以找到它的圆心,至少对折()次 就可以找到它的直径。P170 11、在一个周长为100毫米的硬纸正方形内,要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 是()厘米,半径是()厘米。P170 12、7080平方分米=()平方米。P171 13、在同一个圆内,周长是直径的(),周长是半径的()。P180 14、台钟的分针长6厘米,时针长5厘米,从星期一上午8点到星期二上午8点,分 针走了()厘米,时针走了()厘米。P180 15、做10个直径为2.4米的圆桌面,至少需要木板()平方米。P189

17、将一个圆沿直径剪开,如果这个圆的直径是5厘米,那么现在它的周长比原来的 周长(),为()厘米。P189 18、一个半圆形物体,它的半径是4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它的周长是 ()米。P189 19、把一个周长是15.7分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面积是()平方厘米。P189 20、用一根铁丝围城一个圆,半径正好是4分米,如果用这根铁丝改围城一个正方形, 它的边长是()分米。P204 21、一张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8厘米,在这张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 是()平方厘米。P204 22、()%=15/( )=0.75=( ):12=12:( ) P222 23、五年级学生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0人,没达到标准的有25人,五年级学生体 育锻炼的达标率是()%。P225 24、沈铁一公司承建一段沈阳地铁,已修的是未修的60%,已经修了840米,这段地铁 长()米。P226 25、甲数比乙数少3/8,乙数比甲数多()%。P226 26、甲数是乙数的60%,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 27、张叔叔生产了200个零件,有2个不合格,合格率为()%。 二、判断快车 1、几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比1小。()P31 2、一个数的2/3是24,这个数与24的2/3相差20。()P105 3、黑豆比黄豆重3/5千克,也就是黄豆比黑豆轻3/5千克。()P106 4、乙库存粮食24吨,从甲库运出3吨放到乙库,那么乙库的粮食正好是甲库的3/5,甲库原来存粮食43吨。()P106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高分子化学试卷库合集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⒈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 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 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谓之。 ⒉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 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⒊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 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 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⒋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 目,谓之。 ⒌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6、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 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7、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8、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9、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10、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11.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 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表示。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12.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 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13.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占起始官能 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14.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S、N、P、S i和苯环 等杂原子的聚合物。 15. 交替共聚物:共聚物大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的共聚物。 16、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 c: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 反应程度,记作P c。 17、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 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 引发效率,记作f,(f <1=。 18、向大分子转移常数C p: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 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C p=k tr,p/k p, 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煤矿监测监控考精彩试题库

煤矿安全考试中心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使用相关人员培 训考试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法律法规 (2) 一、判断题 (2) 二、单选题 (4) 三、多选题 (9) 第二部分煤矿安全基本知识 (12) 一、判断题 (12) 二、单选题 (15) 三、多选题 (19) 第三部分专业知识 (23) 一、判断题 (23) 二、单选题 (27) 三、多选题 (38)

第一部分法律法规 一、判断题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坚持“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YES 2.安全生产立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YES 3.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不予行政处罚。()YES 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煤矿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YES 5.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YES 6.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是目的,安全是前提,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YES 7.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NO 8.从业人员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YES 9.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YES 10.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其违法所造成的对社会和受害者的危害应承担的法律后果。()YES 11.凡属违法行为,都应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制裁。()NO 12.国家对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职工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措施。()YES 13.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而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由于主观上不希望发生,不是有意识行为,不应对责任人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NO 14.矿产资源的开采,不论开采规模的大小,在安全和物质保证上都必须立足于保护矿山职工的人身安全。()YES 15.矿山职工有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没有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权利。()NO

计量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标准差 () () n=30 R 2 =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13.假设某国的货币供给量Y 与国民收入X 的历史如系下表。 某国的货币供给量X 与国民收入Y 的历史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货币供给量Y 对国民收入X 的回归方程,利用Eivews 软件输出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 C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F-statistic Sum squared resid Prob(F-statistic) 问:(1)写出回归模型的方程形式,并说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 。 (2)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如果希望1997年国民收入达到15,那么应该把货币供给量定在什么水平 14.假定有如下的回归结果 t t X Y 4795.06911.2?-= 其中,Y 表示美国的咖啡消费量(每天每人消费的杯数),X 表示咖啡的零售价格(单位:美元/杯),t 表示时间。问: (1)这是一个时间序列回归还是横截面回归做出回归线。 (2)如何解释截距的意义它有经济含义吗如何解释斜率(3)能否救出真实的总体回归函数 (4)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 Y X ?弹性=斜率,依据上述回归结果,你能救出对咖啡需求的价格弹性吗如果不能,计算此弹性还需要其他什么信息 15.下面数据是依据10组X 和Y 的观察值得到的: 1110=∑i Y ,1680 =∑i X ,204200=∑i i Y X ,315400 2=∑ i X ,133300 2 =∑i Y 假定满足所有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求0β,1β的估计值; 16.根据某地1961—1999年共39年的总产出Y 、劳动投入L 和资本投入K 的年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出了下列回归方程: ,DW= 式下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应估计量的标准误。 (1)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2)系数的符号符合你的预期吗为什么 17.某计量经济学家曾用1921~1941年与1945~1950年(1942~1944年战争期间略去)美国国内消费C和工资收入W、非工资-非农业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