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竞赛规则
运动会拳击比赛竞赛规程

运动会拳击比赛竞赛规程一、竞赛日期和地点日期:7月26日至7月27日。
地点:顺义区体育局拳击馆。
二、竞赛组别和项目(一)竞赛组别男子甲组:202X年1月1日至202X年12月31日出生(17至18岁)。
男子乙组:202X年1月1日至202X年12月31日出生(15至16岁)。
(二)竞赛项目男子甲、乙组:46-49、52、56、60、64、69、75、81、91、+91公斤级。
三、参加办法(一)以区为单位组队参加。
(二)运动员资格:按照《XX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及相关规定执行。
(三)每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人,医生1人,运动员各级别报名人数不超过3人(含),运动员不得越级参赛。
(四)报名确认后不得更改,如所报级别不足3人时,可在领队会议上升降级别,但不允许跨级或替换运动员。
如调整后仍不足3人,不进行比赛。
(五)报名规定按照《XX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及相关补充通知执行。
(六)各参赛单位须为本单位所有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办理运动专项意外伤害保险,其在比赛中发生的任何意外伤害等事故,由相关保险解决,主办和承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竞赛办法(一)采用中国拳击协会审定的最新拳击竞赛规则。
(二)202X年3月—6月举行市运会资格赛,每单位通过资格赛身份确认的运动员可参加XX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拳击比赛。
(三)比赛进行个人赛。
(四)领队会、运动员称重、抽签按承办单位补充通知执行。
(五)运动员参赛必须穿着正式比赛服,红、蓝各一套,自备护裆、护齿。
五、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按照《XX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执行。
六、仲裁和裁判员由XX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统一选派。
七、竞赛承办单位顺义区体育局。
八、本规程解释、修改权属XX市体育局,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拳击规章制度

拳击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拳击比赛的公平、公正、安全,提高拳击运动水平,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拳击竞赛规则》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国内各类拳击比赛,包括职业拳击、业余拳击和青少年拳击比赛。
第三条比赛组织者应按照本规程规定,做好比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第四条参赛者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遵守比赛纪律,尊重对手,公平竞争。
二、比赛规则第五条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分为重量级别比赛,团体赛分为队与队之间的比赛。
第六条比赛采用国际通用的拳击规则,包括三个回合,每个回合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
第七条比赛场地为标准拳击台,台面为方形,四周设有围绳。
第八条参赛者必须佩戴拳击手套,手套重量根据比赛级别确定。
第九条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以使用头部、肩部、腰部、腹部、拳击手套的任何部位进行攻击,但禁止使用指尖、肘部、头部撞击、抓握对手、咬人等犯规动作。
第十条比赛裁判员负责判罚比赛中的犯规动作和受伤情况,有权暂停比赛、扣除分数或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
第十一条比赛结束后,评委根据运动员的表现,评选出获胜者。
如比赛结果有争议,评委进行复议,必要时进行重赛。
三、比赛纪律第十二条参赛者应遵守比赛纪律,服从裁判员和赛事组织者的管理。
第十三条参赛者在比赛前应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如有隐瞒病情者,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第十四条参赛者在比赛期间不得使用任何禁药,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第十五条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不得故意拖延时间、故意受伤或故意退出比赛,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给予扣除分数、警告、取消比赛资格等处罚。
四、赛场安全管理第十六条赛事组织者应确保比赛场地的安全,提前对场地进行安检,确保无障碍物、锐器等危险物品。
第十七条赛事组织者应配备足够的医疗救护人员,确保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受伤时能够及时救治。
第十八条赛事组织者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比赛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处理。
拳击、搏击对抗规则

二、拳击对抗规则第1条比赛场地为7.8X7.8平方米,4根围绳的拳台。
第2条选手须戴比赛组织者提供的拳套、护具。
第3条级别划分:60kg、65kg、70 kg、75 kg、80kg、85 kg、85 kg以上级。
第4条比赛时间:每场比赛3个回合,每回合3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
第5条有效击打部位:头部正面及侧面,腰部以上正面及侧面。
第6条使用技术:直拳、摆拳、勾拳。
第7条比赛评分方法:比赛采用10点扣分制,例如某一回合,给予该回合的胜者10分、败者9分。
具体如下:一、选手在某一回合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打击效果、力度等都比对方占有优势,如:打击对方有效部位的点数多、力量大,那么该回合比分就为10:9。
二、选手在某一回合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打击效果、力度等都比对方占有明显优势,那么该回合比分就为10:8。
三、选手在某一回合比赛中从始至终都压制着对手,那么该回合比分就为10:7。
第8条比赛判定分类如下:一、技术性击倒:有效的击打造成被读秒到10,判定对手为胜方。
二、一场比赛被有效重击,3次读8秒,判定对手为胜方。
三、一场比赛三次被警告,判定对手为胜方。
四、一方故意伤害对方,判定对手为胜方。
五、比赛由三位边裁根据比分判定胜负。
六、一方选手受伤,经医生检查不能继续参加比赛的,判定对手为胜方。
七、一方选手有明显优势时,技术相差悬殊,判定技术强者为胜方。
八、一方消极比赛,斗志薄弱,判定对手为胜方。
九、一方因其他原因场上弃权。
第9条暂停比赛:一、运动员犯规受罚时。
二、运动员受伤时。
三、运动员举手要求暂停时。
四、裁判长纠正错判、漏判时。
五、相关人员处理场上问题或发现险情时。
第10条犯规:一、以下行为第一次给予提醒,第二次则判定为警告,每警告1次扣1分,累计3次警告即失去比赛资格。
(一)消极搂抱对方。
(二)背向对方逃跑。
(三)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四)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五)上场不戴或有意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二、比赛中下列行为判为严重犯规,直接给予警告。
拳击比赛规则

拳击比赛规则一、竞赛措施。
比赛采取共四局,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二、体重分级1、48千克级(体重在48千克以下,包含48千克)2、51千克级(体重在48千克以上~51千克)3、54千克级(体重在51千克以上~54千克)4、57千克级(体重在54千克以上~57千克)5、61千克级(体重在57千克以上~61千克)6、64千克级(体重在60千克以上~64千克)7、69千克级(体重在64千克以上~69千克)8、75千克级(体重在69千克以上~75千克)9、81千克级(体重在75千克以上~81千克)10、91千克级(体重在81千克以上~91千克)11、+91千克级(体重在91千克以上)三、进攻方法(一)得分部位:头部正面和侧面和身体脐部以上正面和侧面。
(二)违规:1、击打对方腰线以下部位。
2、抱住对方。
3、用手臂和肘部挤压对方脸部。
4、把对方头往围绳外压。
5、张开手掌击打。
6、用掌背击打。
7、击打对方头颈后部和躯体背部。
8、有消极防守。
9、在场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不后退一步。
9、语言冲撞台上裁判员。
10、在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后立即击打对方。
四、着装要求1.拳手必需佩带和自己体重等级相对应拳套。
2.拳手必需带护裆和护齿3.业余拳击必需带头盔。
五、得分胜败(一)用拳峰部位以足够力量击中对方头部或身体正面或侧面,得1分(小分),;一个回合中,得小分较多一方在该回合获胜,该回合积分为10:9(大分);一回合中出现击倒,则被击倒一方扣1分(大分),通常该回合比赛得分为10:8(大分);12个回合后,得分(大分)多一方获胜。
假如双方大分一样,则依据小分得分多少来判定胜败。
(二)比赛中一方假如被击倒,裁判会进行10秒倒数。
假如10秒内不能起立并恢复实战姿势,则判定KO,比赛结束。
(三)比赛中,假如出现一方受伤,则裁判能够强制终止比赛,判定优势方胜利。
(四)假如出现双方同时被击倒情况,则以双方得分来判定胜败。
2020年上海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竞赛规程

2020年上海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XX市体育局二、承办单位:XX市青少年拳击协会、XX市XX区体育局、XX 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协办单位:XX市XX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XX市XX区体育活动中心四、支持单位:XXX体育产业有限公司XX体院附属竞技学校五、竞赛日期和地点2020年9月18日-20日XX市XX体育馆六、参加单位本市各区体校、拳击重点学校等有条件的单位。
七、竞赛分组与项目(一)竞赛分组A组:2002年9月1日一2004年12月31日B组:2005年1月1日一2006年12月31日C组1: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C组2: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八、参赛资格(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本人当年有效的《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卡》,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二)各代表队可报领队1名,教练2名并且具有在职上海市业余教练员注册证的教练员与参加当年教练员培训班并经过协会审核通过教练员。
(三)凡经各区体育主管部门推荐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出现的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由推荐单位和运动员个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所有费用自理,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四)运动员应有县以上医院出具的人身意外保险证明。
比赛期间伤病一切自理,组委会概不负责。
一旦出现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组委会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但不承担法律责任。
九、竞赛办法(一)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国际式拳击竞赛规则,并根据XX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着跤服进行比赛(各运动队自带红、蓝两色跤服),每个级别的比赛一天内结束,称量体重在比赛前一天下午17:00进行。
不参加称重和超重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三)A组、B组每场比赛2局每局2分钟;C组(1.2):A/B 组2局每局1分半钟。
(四)每级别报名少于2个参赛单位3人,均不安排比赛。
各级别不足3人的,可自动升入上一级别的比赛。
(五)每级别5人以下采用循环赛制,5人以上(含5人)按规则采用单败淘汰单复活制。
运动会拳击第一次预赛竞赛规程

运动会拳击第一次预赛竞赛规程一、竞赛项目:男子:49一52公斤级、60—64公斤级、69—75公斤级、81—84公斤级女子:48-51公斤级、57—60公斤级、69—75公斤级二、运动员资格:(一)符合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有关规定。
(二)运动员年龄1992年1月I日至1993年12月31日出生(18—19岁)。
三、参加办法:(一)每单位可报4名男子运动员,3名女子运动员,每级别限报一名运动员。
(二)参赛者需医院检查身体合格,持有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运动员注册证(已于2010年注册或确认)和《运动员手册》,并办理人身保险手续者,方可参赛。
(三)每单位有4名(含4名)以上运动员参赛,可报工作人员3名(含领队、教练员、医生);有3名(含3名)以下运动员参赛,可报工作人员2名(含领队、教练员、医生)。
四、竞赛办法:(一)比赛采用中国拳击协会审定的最新拳击项目竞赛规则;(二)比赛采用混抽;(三)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竞赛办法;(四)比赛使用大会统一准备的拳套、头盔、护手绷带,运动员须自备护齿、护胸(女子)和护裆(男子),否则不得参赛。
五、录取名次与奖励:(一)各级别录取前8名获得决赛资格。
(二)各级别前2名运动员为决赛各级别1、2号种子。
六、其他有关规定:(一)运动员领奖时必须身着领奖服及运动鞋;(二)经过正式报名的教练员方可进入比赛场地执教;(三)获得决赛资格的运动员不得变更;(四)承办赛区负责提供中国拳击协会审定的比赛拳台、电子计分器、头盔、拳套、护手绷带等,以上用品的品牌及厂家如下:1.比赛用拳台:泰山或九日山2.头盔、拳套、护手绷带:泰山、九日山或阿迪达斯(五)运动员不得身着带有中国字样(含英文标示CHINA)的拳击背心和短裤上场比赛;运动员使用的参赛用品,包括拳击背心、短裤、比赛鞋等由各单位自备。
七、报名和报到:(一)以网络的方式进行报名,具体按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二)报到事宜另行通知。
拳击运动竞赛管理办法(暂行)-

拳击运动竞赛管理办法(暂行)正文:---------------------------------------------------------------------------------------------------------------------------------------------------- 拳击运动竞赛管理办法(暂行)(1995年12月5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我国拳击运动技术水平,培养拳击运动后备人才,推动群众性拳击运动开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和反映拳击运动规律的竞赛制度,使拳击运动竞赛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提高竞赛质量,活跃社会文化生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拳击运动竞赛管理办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的各级各类拳击运动竞赛管理的准则。
第二章竞赛形式和分类第三条为了转换举办拳击运动竞赛机制,促进拳击运动竞赛产业化,各级各类拳击运动竞赛都要讲究效率和效益,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办好拳击运动竞赛。
第四条正式竞赛:分为二个序列:第一序列为男子业余拳击竞赛序列,主要包括:全国运动会拳击比赛、全国拳击锦标赛、全国拳击冠军赛、全国拳击精英赛、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全国少年拳击集训赛、中国业余拳王争霸赛以及经国家体委批准,由中国拳击协会举办的各类全国性竞赛。
第二序列为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类国际性拳击竞赛。
第五条辅助竞赛:(一)少年赛、分区赛。
为参加上一级比赛而组织的选拔性比赛。
(二)邀请赛,根据运动队伍和技术发展需要,由承办单位邀请一些单位参加的多边比赛。
(三)调赛:为了检验训练效果,有目的地抽调部分运动员参加的比赛。
(四)协作区赛:以大区形式形成传统的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参加,共同协商确定并轮流承办的比赛。
(五)集训赛:采取边训练、边比赛的办法,练战结合,检查训练效果的比赛。
(六)其它辅助竞赛名称不限。
第六条经营性竞赛:由社会各行业提供经费,为提高企业、厂商的知名度和把拳击运动竞赛作为经营手段的各类商业性拳击竞赛。
拳击比赛的规则和分级

拳击比赛的规则和分级拳击是一项广受欢迎的竞技运动,它具有激烈的节奏和悲壮的氛围。
然而,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安全性,拳击比赛有着严格的规则和分级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拳击比赛的规则和分级,并探讨其发展与改革。
一、拳击比赛的规则拳击比赛的规则是保护选手安全并确保比赛公正的基石。
以下是常见的拳击比赛规则:1. 重量级别限制:不同级别的拳击比赛根据选手的体重进行划分,以确保对战双方在力量和体型上保持相对平衡。
2. 环境设施:比赛场地应符合拳击比赛的要求,通常是一个围绕着拳击台的环形区域,有合适的灯光和音响设备。
3. 回合时间:拳击比赛通常分为若干个回合,每个回合的时间由比赛组织者事先确定。
常见的回合时间为3分钟,选手之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4. 拳击手套:拳击手套是拳击比赛中必须佩戴的装备,它的设计有助于减轻被击打者的伤害。
不同级别的比赛会规定不同类型的手套。
5. 判定标准:拳击比赛的判定通常根据选手拳击技巧的准确度、力度和击中对手的次数来进行。
裁判员会根据比赛情况打分。
6. 裁判干预:为了保护选手的安全,裁判员在比赛中有权干预并终止比赛,尤其是当一方选手明显处于劣势或出现身体状况异常时。
7. 犯规处理:如果选手在比赛中犯规,裁判员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警告、扣分或取消比赛资格。
二、拳击比赛的分级系统为了让选手在公平的竞技平台上展现实力,拳击比赛采用了分级系统。
以下是常见的拳击比赛分级:1. 业余拳击:业余拳击是拳击比赛的起点,主要面向非职业拳击选手。
业余拳击的分级按照选手的年龄、体重和经验等因素进行划分。
2. 职业拳击:职业拳击是追求职业拳击生涯的选手参与的高水平比赛。
职业拳击的分级主要根据选手的战绩、排名和体重等指标进行。
3. 等级分级:在同一级别的拳击比赛中,选手会根据实力和战绩被分成不同的等级,以确保对战的公平性。
4. 国际分级:拳击比赛中,国际拳击协会和世界拳击协会等权威机构会根据选手的实力和成绩进行排名和分级,以保证比赛的国际公信力和竞争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拳击竞赛规则
第一条目的
本规则为中国拳击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拳协)及其所属团体会员主办或组织拳击竞赛使用的统一规则,目的是保证竞赛公平顺利地进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中国拳协及其所属团体会员举办的各类拳击竞赛,如需改动有关条款,须经中国拳协认可。
第三条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4.90米见方~6.10米见方、带有围绳的、高于地面0.91~1.22米的、水平﹑无障碍物﹑正方形的比赛台。
一﹑比赛拳台的划分及用具
(一)被围绳拢合的区域为比赛区域;在比赛区域向外必须有至少0.9~1米的延伸区域。
(二)比赛台四周的线称为边界线;拳击台四周应有宽度不少于3米的中立区域,(三)比赛台以外要铺设软垫,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尺寸大小可根据比赛地点的实际情况确定。
(注)比赛用的方形拳击台面积为6.1平米,四周有围绳。
拳击台表面由拉展开的帆布组成,帆布下面有软垫层。
整个拳击台面延伸出围绳的面积为45.72平方厘米。
(注)拳击台的每一边的围绳由(三或)四根平行的绳子组成。
离拳击台地面最低的绳子有40.66厘米高,两道绳子间的高距为30.48厘米。
(注)比赛时对比赛的条件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无论在室内或室外气温不得低于18摄氏度。
在室外比赛时,遇到下雨、赛场的上方必须要有顶篷。
(四)台上的四角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四个角落处均放有5~7厘米厚,20厘米宽的软护垫、仲裁席左边的应放红护垫,为红角方、对面角放蓝护垫围蓝角方,另外两个角方放白色软护垫,为中立角。
中立角处要放置两个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员放用过的止血棉球和纱布
(五)护守绷带:长2.5米,宽5厘米,比赛时由大会统一发放,未经许可不得更换,否则给予处罚。
(六)拳击手套:根据业余拳联规定,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
(七)服装:包括背心、短裤和软底鞋。
松紧舒适,宽松长大。
(八)护具:包括护头、护齿和护裆,规格,样式要统一。
二﹑位置
(一)仲裁席在拳击台的正面,距离拳击台至少3米处、有7-9人组成。
(二)主裁判员位置:距离比赛区中心点于第二边角处;
(三)边裁判员位置:第一边裁判员在第一边界线中心点,面向比赛区中心点向后1 米处;第二边裁判员在第二边界线中点处,面向比赛场地中心点向外1米处;第三边裁和第四边裁判员在第三边界线底端角、第五边裁判员在第四边界与第二边裁判员对称处;(每位评判员背后和观众的距离最少为2米)
(四)记录员位置:在第一边裁判员位置向后至少2米处;
(五)临场医生位置:在第一边界线右侧向外至少3米处(记录员位置水平向右6米处);
(六)运动员位置:面向比赛区中心点于第一边角和第三边角处,右侧为蓝角位置,左侧为红角位置;
(七)教练员位置:位于本方运动员一侧的边角线中心点向后1米处;
(八)检查(检录)台位置:检查(检录)台应位于比赛场地入口附近处,检查运动员的比赛护具和提供相应的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