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次实验2012-答案

第5次实验2012-答案
第5次实验2012-答案

1.测试下列数据类型命令,并写出相应的理解。

declare @a bit

set @a='FALSE'

select @a

●@a为0和'FALSE'时值为0,'true'或其他数值时为1

declare @a decimal(8,2)

set @a=128.235

select @a

●结果为128.24,decimal(8,2)表示数值宽度为8,小数位数为2,小数点占位,小数点后

第3位四舍五入

declare @a Money

set @a=128.2333987

select @a

●结果为128.2334,Money类型为货币型,小数点后保留4位,第5位四舍五入

declare @a Smalldatetime

set @a='1800 5 23 9:9:7.7 pm'

select @a

●从varchar 数据类型到smalldatetime 数据类型的转换产生一个超出范围的值,

declare @s char(10)

select @s='s'

select @s+'v'

●结果为“s v”中间空9个格,@s是定长字符串。

declare @a char(10)

declare @b varchar(10)

select @a='1', @b='2'

select @a+@b --调换位置看效果

●结果为“1 2”中间空9格,@a是定长字符串,@b是变长字符串,最后一行

给为@b+@a结果为“21 ”

declare @s binary(4)

select @s=15

select @s

●结果为“0x0000000F”,@s为二进制型变量,15的二进制表示为“1111”,通常用16

进制显示,故结果如上。

create table部门表

(

部门代码char(8)not null primary key,

部门名char(8),

负责人char(8)null,

地点char(20)

)

insert into部门表values('0001','生产部','李华江','重庆荣昌县')

insert into部门表values('0002','销售部','张丽','重庆渝中区')

insert into部门表values('0003','市场部','王欣','重庆江北区')

select*from部门表

create table员工表

(

员工代码char(20)not null,

姓名char(8)null,

家庭住址char(20)null,

联系电话char(20)null,

邮政编码char(20)null,

部门char(8)not null,

foreign key (部门)references部门表(部门代码)

)

insert into员工表values('200001','王华','重庆','67690986','401147','0001') insert into员工表values('200002','李想','成都','54387659','508763','0003') insert into员工表values('200003','张丽','上海','67893542','208761','0002') insert into员工表values('200004','李江华','重庆','76549873','400054','0001') select*from员工表

设置外键,并验证设置结果

insert into员工表values('200004','李江华','重庆','76549873','400054','0004') 这个命令执行失败,因为“0004”这个部门不存在,INSERT 语句与FOREIGN KEY 约束"FK__

员工表__部门__1332DBDC"冲突。该冲突发生于数据库"jsjxy",表"dbo.部门表", column '部门代码'

delete

from部门表

where部门代码='0001'

这个命令执行失败,因为关联子表引用了“0001”这个部门,DELETE 语句与REFERENCE 约束"FK__员工表__部门__1332DBDC"冲突。该冲突发生于数据库"jsjxy",表"dbo.员工表", column '部门'。

外键约束主要控制对父表记录的删除和对父表关键字的修改,控制对子表数据的插入和关键字的修改。

四人竞赛抢答器实验报告

数电实验报告 姓名:侯婉思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111 学号:11387121 指导老师:田丽娜

四人竞赛抢答器实验报告 一.前言 现今,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抢答器已广泛应用于电视台、商业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组织中,它为各种知识竞赛增添了刺激性、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对于抢答器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是用于选手做抢答题时用的,选手进行抢答,抢到题的选手来回答问题。抢答器不仅考验选手的反应速度同时也要求选手具备足够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勇气。选手们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74系列常用集成电路设计的高分辨率的4路抢答器。该抢答器为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具有分组数多、分辨率高等优点。该抢答器除具有基本的抢答功能外,还具有优先能力,定时及复位功能。主持人通过控制开关使抢答器达到复位的功能。 二.实验目的 1. 学习并掌握抢答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2. 熟悉各个芯片的功能及其各个管脚的接法。 3.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并将其加以巩固,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的缜密。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可供4名选手参加比赛的竞赛抢答器。选手抢答时,数码显示选手组号。 2.设计要求: 抢答器的基本功能: 1.设计一个智力抢答器,可同时供四名选手或四个代表队参加比赛,编号为一,二,三,四,各用一个抢答按钮,分别用四个按钮S0——S3表示。 2.给节目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开关,用来控制系统的清零(编号显示数码管清零)。 3.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按钮,编号立即锁存,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选手的编号,此外,要封锁输入电路,实现优先锁存,禁止其他选手抢答,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简言之,有选手按下时,显示选手的编号。同时,其他人再按下时电路不做任何处理。也就是说,如果有选手按下以后,别的选手再按的话电路不会显示是他的编号。 4.可用555定时器产生频率为1H z的脉冲信号,作为触发器的CP信号。四.四人竞赛抢答器电路原理及设计

2016年混凝土试验员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16年混凝土试验员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注:总分36,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泵送混凝土宜采用____,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____。(A)粗砂或细砂均可,15%;(B)中砂,15% ;(C)粗砂或细砂均可,10%;(D)中砂,10%。 2. 检验泵送剂时基准混凝土水泥用量应为:()。 (A)330 kg/m3;(B)360 kg/ m3;(C)300 kg/ m3;(D)400 kg/ m3。 3. 测定最大公称粒径19.0mm的碎石堆积密度时,适宜的容重筒容量为____。(A)5 L;(B)10 L ;(C)20 L;(D)30 L。 4. 砂样两次筛分平行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分别为2.99、3.07,该砂属于()。 (A)细砂;(B)中砂;(C)粗砂;(D)无法判断。 5. 试拌时,当发现砼拌合物坍落度或粘聚性、保水性不佳时,可通过下列()手段调整配合比。 (A)保持水泥用量不变,增加用水量;(B)保持用水量不变,增加水泥用量;(C)保持用水量不变,调整砂率;(D)保持水灰比不变,调整砂率。 6. 在石子压碎值指标试验中,标准试样一律采用公称粒级为()的颗粒,并在风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A)9.5mm~13.2mm;(B)9.5~16.0mm;(C)10.0mm~20.0mm ;(D)10.0mm~16.0mm。 7. 砂浆试配要求水泥砂浆的拌合物密度不宜小于____kg/m3,水泥混合砂浆拌合物密度不宜小于____kg/m3。 (A)1900,1800;(B)1800,1800;(C)1900,1900;(D)1850,1850。 8. JGJ?52-2006规定,当砂或石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可按()为一批。(A)400t;(B)600t;(C)800t;(D)1000t。 9. 假设某盘混凝土拌合物25L,用水量为4.5kg,坍落度为90mm,则该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70mm时(其他材料及用量均保持不变)的每方用水量宜为___kg/m3。 (A)190 ;(B)200 ;(C)210 ;(D)220。 10. 遇到下列哪一种情况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A)水泥标号较低;(B)设计C30以下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C)设计C30以上混凝土采用统计方法评定时;(D)现场条件恶劣且与试验室条件差异较大。 11. 石灰膏、粘土膏和电石膏试配稠度大小,应为______mm。 (A)110±5;(B)120±5;(C)130±5;(D)125±5。 12. 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水泥浆的粘聚力(),而流动性变()。 (A)稠,增大,小;(B)稠,减小,小;(C)稠,增大,不变;(D)稀,不变,大。 二.多选题注:总分20,每题5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石子的筛分试验中,叙述正确的有()。 (A)试验筛为方孔筛;(B)筛分时样品一定要在烘箱里烘干;(C)当筛余试样颗粒粒径比公称粒径大于20mm时可以用手拨动颗粒;(D)分计筛余计算精确至0.1%,累计筛余计算精确至1%。 2. 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2009合格品的引气减水剂必须符合要求的指标有()。(A)抗压强度比;(B)凝结时间差;(C)含气量;(D)收缩率比。 3. 骨料中的泥块会使混凝土()。 (A)发生碱骨料反应;(B)强度降低;(C)耐久性降低;(D)干缩增大。 4. 每验收批砂至少应检验以下参数()。 (A)颗粒级配;(B)含泥量及泥块含量;(C)氯离子含量;(D)贝壳含量。

实验二 链表操作实现

实验二链表操作实现 实验日期: 2017 年 3 月 16 日 实验目的及要求 1. 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2. 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等)的实现为重点; 3. 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4.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C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函数的参数调用、指针类型的应用)。 实验容 已知程序文件linklist.cpp已给出学生身高信息链表的类型定义和基本运算函数定义。 (1)链表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xh; /*学号*/ float sg; /*身高*/ int sex; /*性别,0为男生,1为女生*/ }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指针域*/ } LinkNode, *LinkList;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基本运算函数原型 LinkList initList();/*置一个空表(带头结点)*/ void createList_1(LinkList head);/*创建单链表*/ void createList_2(LinkList head);/* 创建单链表*/ void sort_xh(LinkList head);/*单链表排序*/ void reverse(LinkList head);/*对单链表进行结点倒置*/ void Error(char *s);/*自定义错误处理函数*/ void pntList(LinkList head);/*打印单链表*/ void save(LinkList head,char strname[]);/*保存单链表到文件*/

实验诊断学考试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多少g/L A.100~140 B.140~170 C.120~160 D.110~150 E.170~200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增高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冠心病 D.贫血性心脏病 E.风湿性心脏病 3.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白血病 4.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 A.网织红细胞0.005~0.015 B.白细胞计数 (4.0~10.0)X109 C.嗜酸性粒细胞0.5%~5% D.嗜中性粒细胞20%~40% E.血小板数(100~300)×109 5.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 A.>90g/L B.90g/L~60g/L C.60g/L~30g/L D.<60g /L E.<30g/L 6.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7.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 A.急性溶血 B.急性中毒 C.急性感染 D.大面积烧伤 E.恶性肿瘤 8.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 A.尿毒症 B.急性中毒 C.化脓性感染 D.伤寒 E.急性心肌梗死 9.有关白细胞计数,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10×109/L为白细胞增多 B.<4×109/L为白细胞减少 C.化脓性感染,白细胞增多 D.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白细胞可减少 E.白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增多常一致 10.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红蛋白减少 C.白细胞升高 D.白细胞减少 E.血小板减少增高 1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急性出血 B.急性感染 C.过敏性疾病 D.肺结核 E.伤寒 12.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化脓性感染 B.寄生虫病 C.病毒性感染 D.皮肤病 E.过敏性疾病 13.下列除哪种情况外,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大失血 C.放射病 D.脾功能亢进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A.上消化道出血 B.肺出血 C.脑出血 D.血小板减少 E.红细胞减少 15.凝血埋单缩短见于: A.血友病 B.严重肝病 C.无纤维蛋白血症 D.DIC E.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 16.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最常见于: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淋巴瘤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7.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 A.RBC B.Hb C.Ret D.Hct E.ESR 18.MCH是指: A.平均红细胞体积 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C.红细胞压积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19.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的指标为: A.MCV B.MPV C.RDW D.HCT E.ESR 20.下列哪种成分增高可导致血沉增快: A.白细胞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网织红细胞 E.血小板 21.某患者血液检查结果为:MCV76fl,MCH24pg,MCHC290g/L,应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正常人 22.镜下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数: A.>2个/HP B.>3个/HP C.>4个/HP D.>5个/HP E.>7个/HP 23.正常尿液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腊样管型 24.正常人尿比重为 A.1.010 B.1.015~ 1.025 C.1.020 D.1.015 E.1.025~1.035 25.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 A.100ml B.400ml C.600ml D.800ml E.1000ml 26.下列哪项是肾性少尿的原因: A.肾动脉血栓形成 B.休克 C.急性肾炎 D.重度失水 E.前列腺肥大 27.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多于: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28.酱油色尿易见于 A.血友病 B.膀胱炎 C.肾盂肾炎 D.蚕豆病 E.缺铁性贫血 29.病人尿中出现哪种管型,首先考虑急性肾盂肾炎 A.白细胞管型 B.蜡样管型 C.脂肪管型 D.上皮细胞管型 E.红细胞管型 30..振荡尿液后,尿液泡沫呈黄色见于 A.药物影响 B.食用胡萝卜影响 C.尿中有血红

四路抢答器课程设计报告

四 路 抢 答 器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班 ****

四路抢答器设计实验报告 一、设计任务: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 力。 2、养成根据设计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相关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取元器件、电路组装、 调试和检测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进行 数字电子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 二、技术指标 抢答器是一种具有优先输出的电子电路。它的基本功能是,在四组参赛的情况下,首先抢答者发出抢答信号,此时其他参赛组的抢答电路即失去控制作用。在优先抢答者解除抢答信号后,电路才自动恢复到各组又可均等抢答的状态中。 1、设计一个可供4人进行的抢答器。 2、系统设置复位按钮,按动后,重新开始抢答。

3、抢答器开始时数码管无显示,选手抢答实行优先锁存,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除为止。抢答后显示优先抢答者序号,同时发出音响。并且不出现其他抢答者的序号,这样其它选手无法再抢答,达到抢答目的。 4、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本抢答器的时间设定为10秒,当主持人启动“开始”开关后,定时器开始减计。 5、设定的抢答时间,选手可以抢答,这时定时器开始工作,显示器上显示选手 的和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按复位键。 6、当设定的时间一到,而无人抢答时,本题报废,选手们无法再抢答,同时扬 声器报警发出声音,定时器上显示0。 三、元件清单:

[精品]混凝土试验员测试题和答案解析

混凝土专业知识 自测试题 岗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依据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当水泥进场抽样后,应检测、、比表面积等物理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 2. 两份质量为500g的湿砂试样,进行含水率试验,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分别为448.0g和452.0g,其含泥量为:。(11.1%) 3.在施工现场甲方应有专人负责检查签收,实际方量以供、需双方在供货单上签认的方量为准。用户可以随机根据混凝土的容重(通常在2350kg/m3-2450 kg/m3之间)对某车混凝土之方量进行过磅抽验。规范允许误差不大于±。(2%) 4.试验仪器设备应当张贴检校验状态标识,标识共分以下三种:、、。(绿色(合格),黄色(准用),红色(停用)) 5. 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 6.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处、处和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1/4,1/2,3/4) 7.人工砂是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

径小于 mm的岩石颗粒。而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为石粉含量。(5.0,80) 8.两份质量为500g的烘干砂子试样,进行含泥量试验,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分别为485.0g和486.0g,其含泥量为:。(2.9%) 9.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为、、、四个等级。(42.5、42.5R、52.5、52.5R) 10.依据JGJ52-2006,砂、碎(卵)石筛分所采用的是孔筛。(方) 11.大体积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 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1) 12.水泥成型室温度应为,湿度应≥。(20±2℃,50%) 二、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 1.下列符合级Ⅰ粉煤灰技术要求的是:(D) A.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105%,烧失量≤5% B.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25%,需水量比≤105%,烧失量≤8% C.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45%,需水量比≤115%,烧失量≤15% D.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12%,需水量比≤95%,烧失量≤5% 2.当混凝土到达工地现场,坍落度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允许司机随意添加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B.任由现场施工人员添加自来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C.由试验室人员添加适量减水剂进行调整,搅拌均匀后可继续使用。

实验二单链表基本操作技巧

实验二单链表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定义单链表的结点类型,实现对单链表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具体 的函数定义,了解并掌握单链表的类定义以及成员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2.掌握单链表基本操作及两个有序表归并、单链表逆置等操作的实现。二实验要求 1.预习C语言中结构体的定义与基本操作方法。 2.对单链表的每个基本操作用单独的函数实现。 3.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4.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完成单链表的下列基本操作: (1)初始化单链表La。 (2)在La中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结点。 (3)删除La中的第i个元素结点。 (4)在La中查找某结点并返回其位置。 (5)打印输出La中的结点元素值。 2 .构造两个带有表头结点的有序单链表La、Lb,编写程序实现将La、 Lb合并成一个有序单链表Lc。 合并思想是:程序需要3个指针:pa、pb、pc,其中pa,pb分别指向La表与Lb表中当前待比较插入的结点,pc 指向Lc表中当前最后一个结点。依次扫描La和Lb中的元素,比较当前元素的值,将较小者链接到*pc 之后,如此重复直到La或Lb结束为止,再将另一个链表余下的内容链接到pc所指的结点之后。 3.构造一个单链表L,其头结点指针为head,编写程序实现将L逆置。 (即最后一个结点变成第一个结点,原来倒数第二个结点变成第二个结点,如此等等。) 四思考与提高 1.如果上面实验内容2中合并的表内不允许有重复的数据该如何操作? 2.如何将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a分解成两个同样结构的单链表Lb,Lc,使得Lb中只含La表中奇数结点,Lc中含有La表的偶数结点?

Quartus六路抢答器实验报告

抢答器实验报告 一、 抢答器的功能介绍: 1、 基本功能: (1) 抢答器同时供6名选手比赛,分别用6个按钮S0 ~ S5表示。 (2) 设置一个系统清除和抢答控制开关S ,该开关由主持人控制。 (3) 抢答器具有锁存与显示功能。即优先锁存抢答选手的编号,并显示在数码管上,扬声器发出音响提示。此时其它选手再按键无效。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除为止。 → →→ 2、 扩展功能: (1) 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且一次抢答的时间由主持人设定(如30秒)。当主持人启动“开始”键后,定时器进行减计时显示。主持人按“开始” 键前抢答给以警告,抢答选手的LED 闪烁 (2) 参赛选手在设定的时间内抢答后,定时器停止减计时。 (3) 如果定时时间已到,无人抢答,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报警并禁止抢答,定时显示器上显示00。 二、抢答器总体方案设计及原理图; 1、总体方案图 (1)主持人有开始键和复位键,按下开始键后才能开始抢答,否则犯规。其他六个人设有六个按键。按键中加有除颤装置。

(2)抢答后选手的号码用数码管显示,正常抢答后显示抢到的选手号码,并有铃声响起,如果在主持人按开始键前有人抢答,则选手的指示灯会闪烁,并有报警音响起。 (3)如果10秒内没有抢答,则说明该题超时作废。 三、 1、键入模块 选 手 、 主持人未开始, 选手抢答,指示

(1)、除颤装置 除颤装置的原理是:在按键操作时,机械触点的弹性及电压跳动等原因。在触点闭合或开启的瞬间会出现电压的抖动,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造成误操作。按键去抖动的关键在于提取稳定的低电平状态。如果连续几次为低电平,可以认为信号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此时输出一个低电平按键信号。即:当给与D触发器一个100hz的脉冲信号,选手按键后(为低电平)经过多个D触发器触发,最后输出稳定的低电平。(2)、总的键入装置

实验二 单链表的基本算法

实验二单链表的基本算法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编程掌握 1.生成单链表的基本算法; 2.在单链表上的插入、删除运算。 二.实验要求: 1. 给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算法描述。 2. 画出程序流程图;根据数据结构有关知识编出算法程序; 3. 源程序给出注释; 4. 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三.实验内容: 1.编写函数实现单链表的基本运算: (1)单链表的生成 (2)单链表的插入 (3)单链表的删除 2.编写主函数测试单链表的各种基本运算: (1)生成一个至少包含有5个元素的单链表,元素值由计算机输入 (2)在表中的第5个位置上插入元素”7” (3)删除表中的第6个元素 (4)显示(1)—(3)每一步的操作结果

实验原理:首先建立头结点,形成一个单链表,通过malloc函数创建新的结点单元,将要读取的数据赋值给新结点。其次插入链表,从头结点开始依次延指针域查找需要插入的结点,为插入数据元素x生成一个新结点s,将x插入在s和s-1之间。最后链表结点删除,找到指定结点的前趋结点通过改变连接完成删除。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结构体更名为NODE*/ {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NODE *creatlink() /*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 NODE *head,*s ,*p; int x; head=(NODE*)malloc(sizeof(NODE)); /*生成一个NODE型新结点并赋值给head*/ p=head; scanf("%d",&x); while(x!=0) { s=(NODE*)malloc(sizeof(NODE)); /*生成一个NODE型新结点并赋值给s*/

四路抢答器

一、设计题目: 四路抢答器设计 二、技术指导和技术要求: 用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简易四路抢答器,具体要求如下: 1.每个参加者控制一个按钮,用按动按钮发出抢答信号; 2.抢答组数分为四组,即序号A、B、C、D,对应数字编码1、2、3、4,优先抢答者按动本组序号开关,该组对应数字编码立即锁存到LED显示器上,同时封锁其他组号,并有蜂鸣器声音提示。此后其他3人再按动按钮对电路不起作用; 3.竞赛主持人另有一个按钮,用于将电路复位。 三、选择总体方案,确定电路 1、提出电路的方案 方案(1): 如图1所示为总体方框图。其工作原理为:通电源后,抢答器处于工作状态,编号显示器灯灭,主持人宣布“开始”,选手开始抢答,抢答器完成:优先判断、编号锁存、编号显示。当一轮抢答之后,禁止二次抢答。如果再次抢答必须由主持人操作“复位”开关。 图1 电路原理框图 方案(2): 下面是用74LS175、74LS00、74LS20得到的4路抢答器的电路,如图2。 这个电路只是通过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其结果,没有达到按照选手的号码来显示数字,并且其电路抢答没有声音,所要求集成块个数跟方案(1)相当,但实现功能稍逊方案(1)。 2、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比较方案(1)和方案(2),发现方案(1)需要元器件数量稍微多一点,但

所需元件都是比较简易,电路不是很复杂,并且所显示的效果比方案(2)要多,达到了实验的要求。而方案(2)不能有效达到设计指标(没有声音、无数字显示),所以选择方案(1)。 图2 方案(2)电路图 四、单元电路推导和电路元器件参数计算 (1)优先锁存、门控电路: CD4511具有锁存、译码、消隐功能,通常以反相器作输出级,通常用以驱 动LED,其引脚图和功能表如图3。 图3 CD4511的引脚图和功能表

201X年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测试题 姓名:岗位: 单位名称:分数: 一、填空: 30分 1、对已进厂(场)的每批水泥,视在厂(场)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 其强度和安定性。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3、水泥试体成型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标准砂、 拌合水及试模的温度与室温相同 5、作好标记的水泥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立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7、胶砂试验水泥与标准砂的重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 9、水泥抗折强度试验加荷速度为50±10N/s,水泥抗压强度试验加荷速度为2400±200N/s 11、天然砂的必试项目: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 13、砂用于筛分析的式样,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试验前应先将来 样通过公称直径为10.0mm的方孔筛,并计算出筛余。 15、砂按公称直径630u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分三个级配区。 17、碎(卵)石的必试项目: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 质量、压碎值指标 19、矿渣粉试样试验时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应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 项目进行复验,评定时以复验结果为准。 25、按照GB8076检验减水剂、防水剂、防冻剂用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 度模数2.6-2.9的二区中砂,含泥量小于1% 27、检验外加剂用石要符合GB/T14685标准,公称粒径为5-20mm的碎石或卵

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占40%,10-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如有争议,以碎石试验结果为准。 29、普通混凝土的必试项目:稠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 31、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后应在温度为20±2℃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两昼夜然后标号、拆模。 33、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每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计算。 35、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成型方法,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二、单项选择: 10分 1、龄期3d的水泥试体必须在( C )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 A、3d+15min B、3d+25min C、3d+35min D、3d+45min 3、水泥的必试项目是( C ) A、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B、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安定性C、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凝结时间 5、水泥试块在养护期间(B ) A、不允许换水 B、不允许全部换水 C、允许换水 D、随加水随换水 7、砂的细度模数的平均值为2.8时,该砂属于( A ) A、中砂 B、粗砂 C、细砂 D、混合砂

《动物病理学》实验

实验一实验性空气栓塞 一、实验目的 了解空气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 家兔,20ml注射器及针头,解剖刀,剪,镊子,面盒,浸有二甲苯的棉球若干等 三、实验内容: 1. 先观察家兔的一般状况:活动状态、呼吸频率、嘴唇颜色及瞳孔大小等。 2.?用浸有二甲苯的棉球涂擦一侧耳廓,使局部血管扩张,便于穿刺注射。 3.?用注射器经耳缘静脉注入空气10~15ml,记录时间,并注意观察家兔的表现。 4.待家兔死之后剖创胸并剪开心包,观察左、右心有无泡沫状血液,在胸腔内注入水使之淹没心脏,先后剪开左、右心室,观察有无空气泡逸出。 实验结果(报告的主要部分): 1. 注射空气后家兔的表现:开始活动增多,呼吸频率加快→继而活动减弱,嘴唇发绀→接着全身抽搐→死亡。 2. 剖胸后心腔内的改变:右心房内有泡沫状血液,剪开右心房后有气泡逸出。 讨论与结论(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果中所能验证的概念、理论,作出简明的概括和总结): 注射的空气进入耳缘静脉以后,迅速到达右心,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将空气和血液搅拌成大量的泡沫血,当心肌收缩时可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猝死(使血液不能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机体缺氧→活动增多(烦燥),呼吸加深加快予以代偿→由于是泡沫血→缺氧继续存在→活动减弱,嘴唇发绀,最终致死。 实验二脱水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不同浓度食盐溶液引起红细胞形态变化实验,推理说明机体脱水对细胞的影响。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 三、实验材料 抗凝血、带凹载玻片、滴管、10%、0.9%、0.1%氯化钠溶液、显微镜 四、实验内容: 1、将三种浓度氯化钠溶液分别滴入3块玻片的凹内,数滴即可,勿太多,以防溢出。 2、分别向各玻片凹内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滴入抗凝血1滴。 3、片刻后,轮流将载玻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状态,直至出现变化为止,然后在高倍镜下观 察红细胞的变化。 实验报告:记录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引起红细胞变化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智能抢答器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一、实验室名称: 二、实验项目名称: 智能抢答器设计 三、实验原理: 4人抢答器可同时供4位选手参加比赛,分别用player1 player2 player3 player4表示,节目主持人设置一个复位按键clear,用于控制系统的清零.抢答器具有锁存和显示功能,能够显示哪位选手获得抢答,并能显示具体选手的号码,同时屏蔽别的选手,再按选择信号.在选手回答问题时在规定时间到达发出报警主持人按键清零,一次抢答结束. 在本设计中,共4位选手,即4个输入信号,考虑到优先原则,所以引用一个状态变量,当这个标志为”1”的时候,说明有选手已经抢答,则对其他选手输入位信号进行屏蔽,然后锁存这个选手的编号并显示.采用两个数码管显示,计数采用BCD码输出. 四、实验目的: ?学习QUARTUSⅡ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习VHDL或VerilogHDL语言 ?学会用VHDL或VerilogHDL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

五、实验内容: 完成智能抢答器实验程序的编写,并进行仿真后分析验证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PC机,QUARTUSⅡ软件 七、实验步骤: ?熟悉QUARTUSⅡ软件(以简单实例) ?用VHDL开发FPGA的完整流程.继续掌握QUARTUSⅡ软件使用方法. ?设计出抢答器程序进行调试, ?用QUARTUSⅡ进行编译,综合及仿真. 八、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设计程序如下: module qdq(player1,player2,player3,player4,res,clk,q1,q2,q3,q4,row,ra,Q1,beep); input player1,player2,player3,player4; input res,clk; output[6:0]row,ra; output[3:0]Q1; output q1,q2,q3,q4,beep; reg q1,q2,q3,q4,beep; reg[6:0]row,ra; reg clk1; reg[3:0]Q1; reg[3:0]y; reg[6:0]i;

混凝土试验员测试题

混凝土试验员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写在括号中) 1.砂、石筛应采用( A )孔筛。 A.方 B. 圆 C. 三角 2.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B)砂。 A. Ⅰ区 B. Ⅱ区 C. Ⅲ区 3.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大小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C)。 A. 1.0% B. 2.0% C. 3.0% 4.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A)。 A. 1.0% B. 2.0% C. 3.0% 5.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 C)。 A. 10% B. 20% C. 30% 6.对于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云母含量不应大于(A)。 A. 1.0% B. 2.0% C. 3.0% 7.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经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超过(C)。 A. 1kg/m3 B. 2kg/m3 C. 3kg/m3 8.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B)。 A. 0.02% B. 0.06% C. 0.08% 9.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B)。 A. 0.01% B. 0.02% C. 0.03% 10.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贝壳含量不应大于(C)。 A. 3% B. 4% C. 5% 11.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级配,砂宜选用( B )砂,配制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 A. Ⅰ区 B. Ⅱ区 C. Ⅲ区 12.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不应大于(A )。 A. 1.0% B. 2.0% C. 3.0% 13.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不应大于(C)。 A. 0.2% B. 0.3% C. 0.5%

病理题库、考试必备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 2?尸体解剖 3?活检 4?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①、②和③;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④和⑤。 2?尸检的主要作用有①、②、③和④。 3?目前病理学中较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①、②、③、④及⑤等。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除了哪一项外,都是活检的目的? A ?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 B ?对术中患者作出即时诊断 C. 定期活检随诊病情 D. 发现某些特殊种类疾病 E. 可用于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2?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方法简便 B ?病人痛苦小 C. 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 D. 可广泛用于妇产科、呼吸科等临床科室 E. 细胞学涂片国际上多采用巴氏染色 3?病理组织学通常采用的染色方法是: A ?瑞氏染色 B ? Giemsa 染色 C. 苏木素伊红染色 D. 巴氏染色 E. PAS染色 4. 由于研究角度和实验手段不同,现代病理学逐渐演变分化为: A ?细胞病理学、器官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 B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C?分子病理学和遗传病理学 D?超微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 E?人体病理学和定量病理学 B型题 题干1-6 A. 肉眼观察病变组织 B .光镜下观察病变组织

C PAS反应 D. PCR E. 流式细胞术 F. 电镜下观察细胞器如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1 .分子生物学技术 2?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3?大体观察 4?超微结构观察 5?形态计量、分析技术 6?组织学与细胞学观察 X型题 1. 临床病理学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 ?尸检 B ?活检 C. 细胞学检查 D. 动物实验 E. 细胞培养 2. 实验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A .动物实验 B. 活检 C尸检 D. 细胞学检查 E. 组织、细胞培养 (四)问答题. 1?说出病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主要研究和阐明疾病发生的原理(病因学)、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病学),注重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病理变化)和由这些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联系)以及转归和结局等。 2?尸体解剖(尸检):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作用有:确定死因;发现某些特殊疾病;收集、积累各种疾病的病理资料;获取器官移植用的脏器。 3?活组织检查(活检):对活体组织采用局部切除、钳取、针吸、搔刮等方法,进行病理检查。目的在于:在活体情况下对患者作出诊断;对术中患者作出诊断,协助选择术式和手术范围;观察病情,判断疗效;根据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等方法对病变性质、功能状态和组织来源作出判断。4?细胞学检查:采集病变部位自然分泌液、渗出物、排泄物或人工获取的各种脱落细胞 进行固定、染色,观察,以判断病变性质。 (二)填空 1?①尸体解剖②活组织检查③细胞学检查④动物实验⑤器官、组织和细胞 培养 2?①确定死因②发现某些特殊疾病③收集、积累各种疾病的病理资料④推进器官移 植手术的开展

八路抢答器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1.实验内容: 学习电子工艺理论,包括焊接技术、常用器件和八路抢答器原理等等; 在练习板上进行焊接练习,包括至少四十个电阻(包括立式和卧式)、四十根导线(包括硬线和软线);根据所学内容和所给材料焊接八路抢答器并验收。 2.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和学习电子工艺的相关知识理论,通过实际焊接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3.焊接技术: ·电烙铁分为外热式、内热式、恒温式和吸锡器电烙铁,握法分为正握法、反握法、握笔法三种。镀锡防止氧化,使用后保持电烙铁清洁挂 锡,以防再次加热时出现氧化。 ·焊料:易熔的金属合金又称焊锡丝,特点是熔点比被焊物的熔点低,450度以上称硬焊料,450度以下称软焊料。作用是将被焊物连接在 一起。 ·焊剂包括松香、焊油、镪水等,作用是清除被焊物表面氧化物及杂质,保证焊锡及被焊物之间发生合金反应。 ·焊接工艺要求:焊接的机械强度要足够;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良好;焊点表面要光滑清洁,不能出现焊点表面粗糙、拉尖、毛刺等现 象。 ·操作要领:焊接时烙铁与引线、印制板、铜箔之间的接触位置关系; 焊接的温度和时间要掌握好;焊接时被焊物要固定;焊料使用要适量,将焊锡丝和电烙铁同时作用于被焊物两端,当焊料的扩散范围达到要 求后,迅速拿开烙铁和焊锡丝,拿开焊锡丝的时间不得迟于拿开烙铁 的时间;焊点重焊时必须与上次的焊锡一同溶化,并溶为一体时才能 把电烙铁移开;剪掉多余引线。 ·拆焊:依据情况分为用烙铁直接解焊、采用专用工具、采用吸锡烙铁或吸锡器、利用铜丝编织的屏蔽线电缆或较粗的多股导线用为吸锡材 料等方法。 4.对元器件焊接要求: 遵循先小后大,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内后外的原则;电阻标记方向一致、高低一致;电容标记方向要容易看,先焊无极性电容再焊有极性的;二极管正负极性一致、高低一致;集成芯片先弄清引脚顺序,再焊对角然后依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焊起,时间不超过3秒。 5.元器件的装配工艺及绘制电路板图: ·元器件的插装方法分为卧式和立式; ·布局布线:布置均匀,密度一致,横平竖直,不许斜排或交叉重排,避免相互干扰; ·上下级输出输入要紧接。 6.工业生产焊接技术:包括浸焊、波峰焊、再流焊。 7.焊接技术的发展。 8.元器件介绍:

试验员考试试题与答案

1、设计钢筋混凝土大型楼板,板厚20cm,钢筋间距为5cm,选用碎石的粒级应为( A )。 A.5~10mm B. 5~20mm C. 5~40mm D. 5~60mm 2、( D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力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A.泌水性 B.粘聚性 C.保水性 D.流动性 3、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 B )。 A.1/2-1/4 B.1/10-1/20 C. 1/5-1/10 D. 1/15-1/25 4、在混凝土用砂量不变的条件下,砂的级配良好,说明( B )。 A.砂的空隙率大 B. 砂的空隙率小 C.砂的总表面积大 D. 砂的总表面积小 5、混凝土养护应注意夏天保持必要湿度,冬天保持必要温度,其主要原因是( D A.增加混凝土中游离水 B.增加混凝土抗渗能力 C.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 D.使水泥水化作用正常进行 6、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水灰比越大,粘聚性越差 B.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C.水灰比过大会产生离析现象 D.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7、关于合理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流动性最小 B.粘聚性良好 C.保水性良好 D.水泥用量最小 8、某工地实验室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所有试块尺寸均为100mm×100mm×100mm,经标准养护28d测其抗压强度值,问如何确定其强度等级( C )。 A.必须用标准立方体尺寸150mm×150mm×150mm 重做 B.取其所有小试块中的最大强度值 C.可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95 D.可乘以尺寸换算系数1.05 9、下列关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在混凝土中,除水泥外,骨料与水的重量约占总用量的80%以上 B.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 C.混凝土与钢筋的热膨胀系数大致相同 D.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与烧结普通砖相同 10、混凝土柱,在施工时用同种混凝土一次浇灌到顶。硬化后,经强度检验( C )。 A.柱顶的强度最高 B.柱中间的强度最高 C.柱底部的强度最高 D.整根柱的强度是一样的 11、混凝土的徐变是指( D )。 A.在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B.在振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C.在瞬时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单链表基本操作实验

实验2 链表的操作 实验容: 1)基础题:编写链表基本操作函数,链表带有头结点 (1)CreatList_h()//用头插法建立链表 (2)CreateList_t()//用尾插法建立链表 (3)InsertList()向链表的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4)DeleteList()删除链表中指定元素值 (5)FindList()查找链表中的元素 (6)OutputList()输出链表中元素 2)提高题: (1)将一个头节点指针为heada的单链表A分解成两个单链表A和B,其头结点指针分别为heada和headb,使得A表中含有原单链表A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B表中含有原链表A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且保持原来的相对顺序。 (2)将一个单链表就地逆置。 即原表(a1,a2,。。。。。。 an),逆置后新表(an,an-1,。。。。。。。a1) /* 程序功能 :单链表基本功能操作 编程者 :天啸 日期 :2016-04-14 版本号 :3.0 */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List { int data; struct List *next; }List; void CreatList_h(List *L) //头插法 { int i = 0; int n = 0; int goal; List *p; printf("请输入数据的个数:\n"); scanf("%d",&n); L -> next = NULL; for(i=0;i

{ printf("请输入第%d个数:\n",i+1); scanf("%d",&goal); p = (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 p -> data = goal; p -> next = L->next; //将L指向的地址赋值给p; L -> next = p; } } void CreateList_t(List *L) //尾插法 { int i; int n; int goal; List *p; List *q=L; printf("请输入数据的个数:\n"); scanf("%d",&n); for (i=0;i data = goal; q -> next = p; q = p; } q -> next = NULL; } void InsList(List *L,int i,int e) //插入 { List *s; List *p = L; int j = 0; while (p&&jnext; ++j; } s = (struct List*)malloc(sizeof(struct List)); s -> data = e; //插入L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