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

八年级下册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
八年级下册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

物理实验通知单

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实验通知单

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

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教师班级实验时间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6页word文档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包含大量的演示实验,它们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和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增强课堂效果。下面就如何设计好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的课堂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反复调试 为了更好地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要反复操作调试,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从而使实验做得规范、熟练、成功,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讲解“电磁铁”,由于实验器材的原因,教师课前必须经过试验找到合适的电流范围,以便达到实验效果。讲解物体浮沉条件,通过改变液体密度让学生发现鸡蛋从下沉到悬浮最后到漂浮。这个实验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求教师课前将水变成盐水,使鸡蛋下沉到水底的状态变为悬浮的临界状态,这样鸡蛋从下沉到悬浮最后到漂浮的过程明显、节省时间。讲解“压力压强”,教师要选择有弹性的海绵和质量合适的物体。在演示热机原理的实验时,经过反复的调试,得出在试管中加入水的体积为试管的四分之一,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大约2分钟,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 2 演示实验装置设备,尽可能使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组

合,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制教具 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尽可能使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组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并可巧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演示磁极间相互作用时,可利用粉笔做导轨演示很是方便。具体做法:将七八支粉笔平行摆好,然后将两条形磁铁拉开或靠近来演示相吸或相斥。此实验还可用在力学部分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又例如顺手拿过学生的铅笔,将两环形磁铁套在铅笔上演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还能说明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另外,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制教具。自制教具一般都是教师针对现有实验不足或者现有仪器演示效果不明显而设计 制作的,实验结果会更明显、更直观,学生更容易观察到。如讲解“浮与沉”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潜水艇进行演示,效果会很明显。 再如在演示“液体沸点和气压关系”的实验时,首先在两只烧瓶里装上适量的水,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给左烧瓶加热,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左瓶一部分空气通过导管流到右瓶里,使左瓶的气压减小,而右瓶气压增大。加热一段时间后,夹子夹紧橡皮管。用酒精灯同时给左右烧瓶加热,直到水沸腾,读下左右温度计示数大约为94 ℃和105 ℃。

九年级物理演示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每套实验 烧杯、热水、冷水、滴管、墨水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分子间的作用力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每套实验 铅块、弹簧球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每套实验记)空气压缩引火仪、厚玻璃瓶、烧杯、乙醚、水、打气筒、塞子、金属棒、酒精 灯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每套实验 记) 玻璃杯、电加热器、温度计、秒表、水、煤油若干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热机的原理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每套实验 试管、水、酒精灯、胶塞、内燃机模型、铁架台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电荷之间的作用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每套实验 橡胶棒、玻璃棒、丝绸、毛皮、验电器、碎纸屑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电路的串联、并联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电路演示板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电压表、电源、导线、灯泡、开关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六忌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六忌 一、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不必特意准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第五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二、忌操作不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三、忌实验用语不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而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斜面小车称为木板小车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如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对仪器的读音不准。 四、忌唱独角戏,不让学生参与配合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那样做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八年级上物理实验目录 一、演示实验 1、测一测你听觉的频率范围; 2、探究声音的奥秘; 3、观察水的三种状态记起特征; 4、练习使用温度计; 5、观察蒸发现象; 6、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7、人工造“雪”; 8、分解太阳光; 9、观察色光的混合; 10、观察颜料的混合; 11、探测红外线的热效应; 12、光的直线传播——手影; 13、探究光的反射; 14、观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5、认识透镜; 16、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17、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18、透镜的应用; 19、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20、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现象; 21、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现象; 22、探究透镜的奥秘; 23、光的折射与透镜原理; 24、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25、观察刻度尺; 26、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27、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28、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二、分组实验 1、观察水的沸腾; 2、探究水、松香的熔化特点; 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一、演示实验 1、托盘天平的认识和使用; 2、探究物体的形状、形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的影响; 3、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4、测量水的质量; 5、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6、比较物质的硬度; 7、认识物体的结构; 8、探究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9、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0、观察弹簧测力计; 11、判断重力的方向; 12、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1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探究大气压强; 15、估测大气压的值; 16、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17、探究浮力的大小; 18、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19、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20、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1、探究阻力对物体的影响; 22、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23、观察惯性现象; 二、分组实验 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大小; 4、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5、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6、探究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和效果; 7、探究液体的压强。

初中物理实验通知单记录单八年级上全部

学科物理填写时间:年月日单录教实验学 记 实验有趣有用的物演示或分演学物填写时题

演实验演示或分有趣有用的物实验课节实验时节授实验分组八年实验班八年教归领实验仪器仪器、材料或药品名规酒精烧瓶,试管夹,烧杯,放大镜,发电数数材料或漏斗,乒乓圆烧试管 500ml烧实验情放大发电建议烧瓶不倒更安细节提 酒精仪器损漏及处理乒乓备仪器质实验教情况及(签名进意见实验教学记录单实验教师备注学科物理填写时间年月日(签名) 分组演示 或分组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实验课题实验通知单节课第实验时间 日月

1 / 17

授学八实验班八年分组实验班教实验仪器归领0-100c刻度尺0-40c仪器、材料或药品名规材料或数数电子停0-40cm刻度 0-100cm刻度实验情0.01s电子停 注意分析木制刻度尺的放置方细节提 仪器损及处理 仪器质备情况及进意实验教实验教备(签名(签名)单录学记验实教单通实验知日月年填写时间学科物理日月填写时间:物理学科年 分组演示或分组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课题 长度与时间的测

演示或分组实验课题分组量节课日实验时间第月 节课日实验时间第月学生分组授课实验班级八年级师教数 数2 / 17 木实验仪器 木板、小车、电子停表、刻度尺,木材料或小电子停实验情刻度 全程不是木板长细节提注意路程的判确定参木仪器损及处理备仪器质情况及进意实验教(签名实

验教备(签名)单记录实验教学 单通知实验日月填写时间年学科物理 演示日年月填写时间:学科物理实验课题声音的传 播演示或分组 演示或分组实验课题分组测量平均速度节课第月日实验时间 节课日第实验时间月课授分学生组实验班级八年级数教数 师授课学生分组实验班级八年级实验仪器、教师数数 音叉、轻质小球,闹钟,真空罩,抽气机材料或药领出归还仪器、材料或药品名称规格单位品数量数量3 / 17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有哪些

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演示实验 2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学生实验 3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简单的运动学生实验 4物体振动发声声现象演示实验 5声音靠介质传播演示实验 6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演示实验 7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演示实验 8温度计、体温计(实物或挂图)热现象演示实验 9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学生实验 10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演示实验 11蒸发吸热演示实验 12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演示实验 13观察水的沸腾学生实验 14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演示实验 15碘的升华和凝华演示实验 16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演示实验 17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实验 18平面镜成像演示实验 19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面镜的发散作用演示实验选做20测量教室中不同位置的照度演示实验选做 21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演示实验 2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演示实验 23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 24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学生实验 2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实物模型或挂图)演示实验26白光的色散演示实验选做 27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演示实验选做 28色光的合成演示实验选做 29天平构造和使用方法质量和密度演示实验 30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学生实验 31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等演示实验 32相同质量不同物质的体积不等演示实验 33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演示实验 3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生实验 35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用力演示实验 36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实验 37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演示实验 38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学生实验 39研究力的三要素演示实验 40物重跟质量的关系演示实验 41重垂线演示实验 42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演示实验 4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演示实验选做 44合力跟二力夹角的关系演示实验选做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几忌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几忌 1.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第五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2.忌操作不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3.忌实验用语不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斜面小车称为木板小车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如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 4.忌唱独角戏,不让学生参与配合 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

初中物理人教版实验一览表(初中物理教案).docx

初中八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周次日期实验名称主要器材 上学期 喷泉现象 18、 26会跳舞的小人 声的产生 18、 27声的传播 真空中的闹钟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29、 2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观察声音的波形 观察音叉的波形 2、3观察噪声的波形 9 39、8声波能传递能量 49、15光的直线传播 49、 16光的反射规律 平面镜成像 59、 2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59、 23光的折射现象光 的色散 69、 29色光的混合 810、13投影仪 810、14 凸透镜成像规律1211、10 自制温度计 1211、11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水的沸腾 1311、17 纸锅烧水 1311、18 蒸发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411、24 碘的蒸发与凝固 电流与电路 1512、2导体与绝缘体酒精灯、烧瓶、瓶塞、烧杯夹、烧杯、水 喇叭、纸盒、小人 音叉、共鸣箱、方座支架、泡沫塑料小球、细线 音叉、桌子 真空罩、闹钟、抽气机 钢尺、桌子、橡皮筋、发音齿轮、手摇离心转台、硬纸片音叉、乒乓球、线、铁架台 音叉、钢琴、长笛、示波器 话筒、音叉、示波器 铁钉、玻璃、示波器 两端开口的罐头盒、橡皮模、蜡烛 激光器、烧杯、水 光的反射演示仪、平面镜 木板、玻璃板、蜡烛、白纸 白纸、尺子、铅笔 激光器、玻璃砖、烧杯、水 手电筒、三棱镜、白纸 手电筒、红色和蓝色的塑料片 投影仪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小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蜡、海波、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温度计水、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 酒精灯、纸、水、铁架台、石棉网 酒精、棉球、温度计 酒精、大盘、小盘、酒精灯、电风扇 碘、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烧瓶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 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铁丝、三角板、硬币 1612、8串联和并联电路 1712、15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1712、16照明电路 下学期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灯座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照明电路模型 23、 3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 23、 10电阻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电阻定律演示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通知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通知单 2019年月日实验名称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时间星期 教材内容九年级全册第3、4页 广口瓶2个、玻璃板1块、CO2气体、烧杯2个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等 备注实验教师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通知单 2019年月日实验名称分子之间有引力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时间星期 教材内容九年级全册第4页 内聚力演示器(22202)1盒 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等 备注实验教师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通知单 2019年月日实验名称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时间星期 教材内容九年级全册第9页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 等空气压缩引火仪(22203)1个、烧瓶(61037)1个、两用气筒(02013)1个、橡皮塞1个、玻璃管和橡胶管适量 备注实验教师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通知单 2019年月日实验名称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时间星期 教材内容九年级全册第11页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 等烧杯26只、酒精灯26盏、温度计26支、铁架台26个、石棉网26块、天平和砝码13台、火柴4盒、水和花生油适量 备注实验教师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通知单 2019年月日实验名称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时间星期 教材内容九年级全册第17页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 等试管(61002)1支、酒精灯(62001)1盏、铁架台(03001)1副、橡皮塞1个、火柴1盒、水适量、 备注实验教师图

物理实验通知单、原始情况记录单

物理实验通知单、原始情况记录单东城中学实验通知、实验原始情况记录单学科:物理八年级班演示(分组)实验 长度、时间及 实验名称实验日期 其测量 实验开出组数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需用仪器材料 (规格、型号、数量) 每组: 刻度尺1、秒表1、停表1 实验进行实验完成 情况情况 事故原因、 实验效果 经过及处 及成败 理结果 本实验的 改进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实验教师(签名) 东城中学实验通知、实验原始情况记录单学科:物理八年级班演示(分组)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 实验名称实验日期

的平均速度 实验开出组数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需用仪器材料 (规格、型号、数量) 每组: 斜面1、小车1、刻度尺1、停表1 实验进行实验完成 情况情况 事故原因 实验效果 经过及处 及成败 理结果 本实验的 改进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实验教师(签名): 东城中学实验通知、实验原始情况记录单学科:物理八年级班演示(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闹钟真空实验实验日期实验开出组数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需用仪器材料 (规格、型号、数量) 每组: 闹钟1、真空罩1、抽气机1 实验 实验进行 完成 情况 情况

事故原因、 实验效果 经过及处 及成败 理结果 本实验的 改进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实验教师(签名): 东城中学实验通知、实验原始情况记录单学科:物理八年级班演示(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闹钟真空实验实验日期实验开出组数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需用仪器材料 (规格、型号、数量) 每组: 闹钟、真空罩、抽气机 实验 实验进行 完成 情况 情况 事故原因、 实验效果 经过及处 及成败 理结果 本实验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演示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刻度尺、机械停表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长木板、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真空罩、闹钟、抽气筒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每套实验 钢尺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响度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音叉、小球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声音传递能量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扬声器、蜡烛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温度计、烧杯、水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实验通知单 实验名称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类型随堂探究实验时间月日星期第节课实验地点教室实验所需 仪器、器 材、药品 的规格和 数量(按 铁架台、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水、纸板 每套实验 记) 备注任课教师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w. . .v

4.用led灯珠代替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 光的折射的 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直观说 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 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 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镜成像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 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 像是否同样大小。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 因与矫正 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 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w. . .v

前。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8 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 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 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 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1.引入竞争机制,同组之间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 2.通过估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温度这个物理量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理解。 9 汽化吸热实验一:烧不坏的手绢: 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将手绢从杯子里 取出,稍微拧一下,然后将手绢挂在铁丝上。用火柴将手绢点燃,由于有水,燃烧 后的手绢完好无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汽化吸热的理解。 实验二:将一只气体打火机的开关按下,吹熄火焰,过一会儿,让学生摸打火机的外壳变得冰冷。简单易行,便于学生课后重复进行实验。 10 升华和凝华人造雪景: 在一个烧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再将树枝放入,塞紧瓶塞。用酒精灯加热,樟脑 丸逐渐升华消失,稍待会儿冷却后,在枯树上凝华成雪花状粉末,闪闪发光,非常 好看。 还可以将樟脑丸改为碘进行实验,树枝上会呈 现出碘特有的光泽。1.实验装置是密闭的,可以反复使用,并防止刺鼻气味扩散; 2.实现现象有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神奇的作用。 w. . .v

初中物理【创新性实验】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5 光的折射 的 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 象。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 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 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镜成 像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 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 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 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 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 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 视眼的成 因与矫正 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 实像。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8 练习使用 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 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 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 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1.引入竞争机制,同组 之间比较,学生的参与 意识提高,注意力更加 集中。 2.通过估测,使学生获 得感性认识,对温度这 个物理量有了更进一 步的直观理解。 9 汽化吸热实验一:烧不坏的手绢: 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将手绢从杯子 里取出,稍微拧一下,然后将手绢挂在铁丝上。用火柴将手绢点燃,由于有水, 燃烧后的手绢完好无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汽化吸热的理解。 实验二:将一只气体打火机的开关按下,吹熄火焰,过一会儿,让学生摸打火机的外壳变得冰冷。简单易行,便于学生课后重复进行实验。 10 升华和凝 华人造雪景: 在一个烧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再将树枝 放入,塞紧瓶塞。用酒精灯加热,樟脑丸逐渐 升华消失,稍待会儿冷却后,在枯树上凝华 成雪花状粉末,闪闪发光,非常好看。 1.实验装置是密闭的, 可以反复使用,并防止 刺鼻气味扩散; 2.实现现象有趣,使学 生体会到物理神奇的 作用。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之欧阳语创编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 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苏教版) 引言: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的 活动:1、哪一支蜡烛先灭 器材:玻璃罩、蜡烛 活动:2、分组:探究磁铁隔着不同材料对铁钉吸引的变化 器材:磁铁、细线、铁钉、各种金属片、塑料片、纸、硬币、玻璃、布、海绵等 拓展活动:哪来的气泡 器材:水槽、注射器 第一章:声现象 活动:1、分组:探究声音的产生 器材:树叶、吉它、口琴、音*等各种乐器, 活动: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空气、真空中传播 器材:衣架、细绳、水槽、石块、电子钟、玻璃钟罩、抽气机、泡沫塑料 活动:3、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器材:音*、乒乓球、 活动:4、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器材:卡片、木梳、钢尺 活动:5、辨别声音 器材:各种乐器、 活动:6、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 器材:卷尺、小铜锣和小槌、数字式秒表、温度计 活动:7、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器材:闹钟、纸盒、泡沫塑料盒 活动:8、测一测你听觉的顺序范围 器材:音频发生器和扬声器一台 拓展活动:探究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 器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弦乐器、四根长约1米粗细相同的尼龙线,一根长短\粗细与尼龙线相同的钢丝,直尺一把,纸杯两只,质量相同的弹子若干 第二章:物态变化 活动: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 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冰块 活动:2、分组:练习使用温度计 器材:温度计、烧杯冰块、水、热水 活动:3、观察蒸发现象

器材:温度计、酒精 活动:4、分组:观察水的沸腾 器材: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秒表、铅笔、热水 活动:5、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器材:圆锥瓶、蒸发皿、烧杯、温水、冰块 活动:6、探究冰、松香的溶化特点 器材:酒精灯、温度计、烧杯、石棉网、三角架、铁架台、冰块、松香 活动:7、人工造“雪” 器材:碘锤、酒精灯、滴管、水 活动:8、认识水循环 器材:搜索水循环和水资源的有关资料 拓展活动:探究沸腾前水温的变化规律 器材: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铁架台、水 第三章:光现象 活动:1、分组:分解太阳光 器材:三棱镜、平面镜、白色的光屏、带缝的挡光板、光源 活动:2、观察色光的混合 器材:各种颜色的玻璃纸、光源、图片 活动:3、分组:颜料的混合 器材:各种颜色的颜料、调色盘、水等 活动:4、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 器材:三棱镜、温度计、带缝的挡光板、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如有荧光标志的人民币)、白屏活动:5、做几个有趣的影子游戏 器材:手电筒、玩具激光笔、水槽、橡皮、白色光屏等 活动: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平面镜成像实验器 活动: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 拓展活动:探究圆形光斑形成的原因 带学生观察树阴下的光斑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活动:1、分组: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 活动: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具座、光屏、光源 活动:3、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 器材:圆规、凸透镜、白纸、直尺 活动:4、分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光源、光屏、凸透镜 活动:5、视力的矫正 器材:视力表、红绿双色测试图 活动:6、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伽俐略望远镜模型 活动:7、自制水滴显微镜 器材:凸透镜、水 活动:8、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 器材:光的折射演示器或者玩具激光笔、玻璃水槽、白色光屏、清水、牛奶、蚊香 活动:9、分组:观察光通过玻璃砖的折射情况 器材:玻璃砖、激光笔 拓展活动:试管透镜实验 1、亮线和黑影 器材:试管、水、白纸 2、“凸透镜”也能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 器材:水槽、硬币、试管、橡皮塞 3、直线变曲线 器材:试管、水、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红、蓝双色线条,并互相垂直、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活动: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活动:2、观察刻度尺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演示实验)

7-1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演示实验1 1.实验设计目的:探究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实验设计思路:以学生生活常见的例子演示。 1将手放在小车的一侧,用力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小车由静止变运动 演示实验: (分析视频中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现象) 提问: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结合视频,说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含几种情况。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

8-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演示实验 1.实验设计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实验设计思路:以小车为例,尽量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观察小车运动的情况。3.相同条件 (1)相同小车; (2)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让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 4.不同条件 表面材料不同,即阻力不同 5.实验器材 小车、木板、棉布、斜面、刻度尺 实验装置: 6.记录表格 7.实验分析 现象: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说明:小车受阻力越小,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 8.科学推理 现象: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说明:小车受阻力越小,速度变化越________。 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9-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演示实验3 液体压强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那么怎么办呢? 实验器材:压强计、水、盐水、大烧杯、刻度尺 科学方法:转换法 压强计就是将液体压强的大小转换为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 实验步骤: (1)把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看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 改变探头的方向,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 (2)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有什么关系; (3)换用盐水,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密度有关 实验结论: (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演示实验: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篇一: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册 实验目录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目录 1、音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 2、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3、光反射时的规律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6、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7、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8、水的沸腾 9、串联电路各点间的电流规律 10、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11、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12、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13、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14、电阻上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15、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6、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17、研究电磁铁 18、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

八年级物理演示实验目录 1、有趣的物理现象 2、空中的闹钟 3、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4、观察波形 5、观察噪声的波形 6、声波传递能量 7、光的传播 8、光的折射 9、色散 10 、透镜对光的作用11、焦点和焦距12、投影仪原理13、凸透镜成实像14、凸透镜成虚像15、自制温度计16、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7、验电器 18、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 19、比较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20、演示电功率 21、电流的热效应 22、磁场的方向23、电流的磁效应 24、研究电磁铁 2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26、手摇发电机27、电磁波的产生28、光沿着水流方向传播 九年级物理分组实验目录 1、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 3、如何使用刻度尺 4、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7、重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8、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9、杠杆的平衡条件 10、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11、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1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3、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14、斜面的机械效率 15、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6、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7、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九年级物理演示实验目录 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3、功的原理 4、气体扩散的实验 5、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6、分子之间有引力 7、做功改变气体的内能8、水沸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