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成因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成因

【摘要】青少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未来的新兴力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青少年发展好与坏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所应该关注的问题。在现今这个日趋多元化的时代,青少年犯罪的矛头原来越明显,概率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界的关注。本文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

青少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主力军,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对象。就现状而言,青少年犯罪事态越发严重,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前进脚步,它的出现不容忽略。青少年犯罪不仅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威胁,还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治安安全,因此全面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行动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犯罪特点综述

介于青少年犯罪状况越来越明显,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引起了各大媒体,学术界的争相讨论,以下就是笔者根据调查总结所得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四个特点:①青少年出现犯罪行为的年龄偏小;②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具有多样性;③青少年犯罪以团伙形式实施犯罪行为;④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具有复杂性特征。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成因分析

(1)个人因素。随着青少年年龄的不断增长,其身心也在发生着变化,在青春期阶段,其内心已形成自身的认知。在生活上,不

愿受父母过多约束,而更崇尚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在观念上,自我意识强烈,过分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并不过多考虑观念的正确性;在决策上,青少年已经形成自身行为观念,若老师父母强加思想,就会引起青少年思想叛逆,更甚者直接用一些过激行为来表明其不满,这种叛逆看则并非大事,实则却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犯罪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青少年家庭不和睦或者是因家庭不和造成的成员残缺,二是因为家庭条件优渥过分溺爱孩子或者学习上施加高压。

首先,在家庭不健全的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性格相对较为孤立,冷漠,自卑。原因在于家庭不健全,缺乏某一方的关爱,导致亲戚及同学的歧视嘲笑,基于这些原因,青少年不敢与外界过分交涉,这样一来,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及形成非常不利,家庭学校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关怀,是影响青少年犯罪机率的关键。

其次,在家庭条件优渥的环境中,青少年就如温室花朵,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是让其学习而不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如此不仅阻碍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少年还会由于学习高压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走上青少年犯罪道路。

(3)学校因素。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行为因素的关键。现如今众多学校对此并没有认识,过分追求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培养,这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大关键因素。在学校,青少年学习有好坏之分,一些教师教学中,对学习相对较好的

学生过分关注,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放任自流,态度上形成强烈反差,此行为会造成一些自尊心极强的青少年出现愤恨心理。此时的青少年人格还尚未健全,教师这一行为无非是雪上加霜,大大提高了青少年犯罪机率。

(4)社会因素。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渗透到青少年当中,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现在网络内容鱼目混杂,各种黄色暴力信息更是层出不穷,造成部分青少年不慎浏览,被其所影响,致使一些没有自制力的青少年形成极端的心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另外,在现今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盛行,一些辨别力不高的青少年极易被这些观念所影响,若再加上社会管理制度松懈,不能给予及时性引导,青少年思想很容易出现偏差。享乐主义的盛行迷惑了青少年的心智,使其看不清现实,过分追求娱乐,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拜金享乐主义思想的盛行都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四大关键因素。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容易被外界各方面不良因素所诱惑,学校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注重培养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及培养,育人是育才的前提,做好人格上的引导,学术上方能有所成就。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三者之间应相互配合,为健全青少年心理而努力,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它的成长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少或杜绝青少年犯罪,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鲍晶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研究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2013,2(3):71-73

[2]潘蓉.论心理欲求与偏差行为——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心理矫治[j].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2,6(5):3-5

[3]侯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2,8(6):265-268

[4]郭翔.中国大陆青少年犯罪状况及对策田.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5(12):72-74

作者简介:

张春艳(1988年11月~),女,汉族,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专业,研究方向: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