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应用旧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到新的结论,并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分析、应用获得新知识的特点。

3、情态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教学难点: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和理解它。 三、教具 :三角板。学具: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现在同学们利用点斜式解答如下问题:①已知直线l 经过两点)5,3(),2,1(21P P ,求直线l 的方程.②已知两点

),(),,(222211y x P x x P 其中),(2121y y x x ≠≠,求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

学生解得:①)1(232-=-x y ;②)(11

21

21x x x x y y y y ---=-

(二)新课讲解

1 、直线两点式方程推导

教师指出:对于上面的②当21y y ≠时,方程可以写成

),(21211

21

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

由于这个直线方程由两点确定,所以我们把它叫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 思考;若点),(),,(222211y x P x x P 中有21x x =,或21y y =,此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和分析,发现当21x x =时,直线与x 轴垂直,所以直线方程为:1x x =;当21y y =时,直线与y 轴垂直,直线方程为:1y y =; 使学生懂得两点式的适用范围和当已知的两点不满足两点式的条件时它的方程形式。告诉学生经过点),(),,(222211y x P x x P 的所有直线的方程可以写成:

0))(())((121121=-----y y x x x x y y

2、例题讲解

例1、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0,(a ,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中0,0≠≠b a ,求直线l 的方程。 解得直线方程:1=+b

y a x

教师指出:b a ,的几何意义和截距式方程的概念。

例2、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5,0),B (3,-3),C (0,2),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教师给出中点坐标公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恰当方法求出边BC 所在的直线方程和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方程。在此基础上,学生交流各自的作法,并进行比较。 3、课堂练习

课本107页的1.2.3题 4、课堂小结

先问学生: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作补充。 5、作业

课本110页第1和第3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讲授了直线的亮点是方程,是一节讲解课。

本节的知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基础上引进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旧知的情况,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过渡到新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不仅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习惯,本节的推理逻辑性较强,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笔去推导公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就是引用的例题不够理想,只是按照教材顺序进行,自己未能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