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模拟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模拟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

A.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B.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务,从此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可知这时期周王室衰微,处于春秋争霸混战时期,但“《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说明《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故D 项正确;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故A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不是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项错误;晋文公作为诸侯国他的义务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并随从作战,拱卫王室,材料无法体现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故C项错误。

2.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推行的实质

A. 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

B. 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 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表明汉代采取垄断工商业等手段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发展,这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一致,故A正确;材料反映了汉代实行的抑商政策,抑制商业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营工商业,工商食官的局面已经被打破,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结合所学汉朝实行重农抑商制度分析解答。

3.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农民通过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使得自身的生存体系更加完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愈发完善,增加了小农经济的韧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小农本身的性质没有变,不会对地主所有制经济有所冲击;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身自由的问题;D选项错误,这一内容实际上对小农经济是一种维护。

4.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方镇自治””君臣共治…‘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分权众

治”“寓封建于郡县之中”,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

A. 主流统治思想嬗变趋势

B. 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C. 反思国家传统治理

D. 废除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方镇自治”“君臣共治”“分权众治”“寓封建于郡县之中”表明他们反对君主专制,这是在反思国家传统治理,故C正确;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并没有嬗变的趋势,故A项错误;古代社会仍然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思的是国家传统治理的方式,不是废除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

5.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实行股份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后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下表是其1873年至1884年的利润分配表,从中可以推知轮船招商局

A. 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B. 推动了官办工业的发展

C. 垄断了近代水上运输业

D. 刺激了民间资本的投资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图表中可以看出,官办轮船招商局成立后的十几年中,获得较大的利润,从而推动了官办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总体反映了十几年轮船招商局的总利润,不能看出发展趋势,故A 项错误;垄断了近代水上运输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官办工业,不是民间工业,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