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育资料】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育资料】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育资料】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

例及分析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图片、文

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果在结

课中资料性资源使用得当,就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完善地融于

一体,取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我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

的结课中进行尝试性设计,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

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

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领悟,

催生学生更深层的思考。

教学片断: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5年前。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

的老百姓面对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选择一

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儿请你说一说。

(生思考、准备)

生:假如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

禧的手中。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矛,弓箭,也能

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兵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众了不起的皇

帝。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生:假如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假如我是北京的一位老百姓,我会号召百姓团结起来与洋人展开战斗。

师:同学们,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

圆明园是皇帝亲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和慈禧仓皇逃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剩下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他带的路。

师:读了上面的资料,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侯,难道你心中仅仅是仇恨和愤怒吗?

生: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我很悲愤!悲愤的是我们自己的少数人怎么会这样?我的心

里好像被插了几刀,很难过。

师: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仅是废墟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

什么形象?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耻辱。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己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

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

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

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

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案例反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切实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

置,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在结课这一环节

中,我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将自己假想成皇帝,大臣,士兵,

百姓,引导学生在深入人物内心的体验中,进一步领会课文要传达出

的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愤怒。然后及时展现文字资料,学生从资料中看

到的是皇帝仓皇出逃,士兵夹道跪迎,军阀趁火打劫..这时,学生们的心中不仅仅有着仇恨和愤怒,更在进行着深层思考,在他们的心

中,圆明园不再是万园之园,而是耻辱,学生进入了自省的状态。资

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加深、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催生了学生

的深层思考,又增加了阅读的分量,扩展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体验,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