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学科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学科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徐彦婷把握学科教学规律,深化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记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

(2)崔秀珍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与建立教学新常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4)郑金洲课堂教学研究30年的变迁进程

(5)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

(6)李慧云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关集镇闫庙学校

郑路

2013年2月1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要:伴随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形态改变了,师生交往的行为改变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课程标准的制定、新教材的编写,或者是用课程指代课堂,而是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小学数学老师,结合自己的多年教育教学的经验,提出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标准

背景及意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在此试图以新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为依据,针对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作为引玉之砖,我想初步谈谈以下几点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的建议:

一、注重学生发展阶段的特征

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象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

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这种感受尤其深刻,认为:实践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在做数学中亲历学习过程、实践操作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实践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教学,要设计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感受几何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二、采取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学校的心脏,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但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课堂效益不高或不均衡,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够,重视共性问题而忽视个性问题等现象。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教师如何理解“老”教材体现新理念?如何看待和处理现行教材中的应用题?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要不要教?如何体现算法多样化?从众多的算法中需不需要强调一般的计算方法?如何体现开放?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以及问题情境有什么关系?黑板还需要吗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课堂是提供给师与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空洞枯燥的理论学说的说教形式,可以避免传统教学师对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

我认为,学生上课是在以有知识(小学学习和预习得来的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强化基本概念和规律,把握一些主要的问题。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难或模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对这部分知识给予特别关注,直到通过讨论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活动面向最广泛的学生群体,注重每个人的参与,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识,自学能力可以得到加强,同时注意利用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集体提高、共同进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老师的民主、师与生的平等。同时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强调数的意识、空间观念、优化思想、统计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

估计意识、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的教学单元,强调从运算意义出发进行思考和教学,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笔者在课堂实践时,运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进行互动教学:

(1)不断对学生进行激励

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每位同学都能学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哪怕点滴的进步。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争取得更好的成绩,超越自己。

(2)引导学生从自身错误中学习

从平时作业和考试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有许多同学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课堂上有必要把此作为重点,师生通过讨论进行"打假"、"排雷"。这些误区的来源一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错误观念,老师根据经验提出来让学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学生头脑中的主观误解。老师可以随机提问,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取出来剖析、讨论,既可以警醒学生本人,又可引起一些思想不集中者的无意注意,最大面积地澄清并扫除学生脑中的错误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它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原则。然而,对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事情,教师无论如何努力,恐怕永远都不能完全地满足他们。学习也不总是好玩的,它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学生生活中产生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培植兴趣的土壤,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最佳算法”一课的教学自始至终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课的引入,教师问:上个星期五你在哪里?学生答:在秋游教师放出学生秋游的录像。学生看的兴趣盎然,议论纷纷。

三、有针对性有重点教学,反对面面俱到无重点。

过去,大多数老师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一点点知识,以致眉毛胡须一把抓,教学就显得比较盲目,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变得不可控制和难以估测。一节课时间有限,老师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把这些东西弄清弄透,进一步提高和运用才有牢靠的基础。笔者认为,有针对性有重点教学才符合新一轮课改的精神。要有重点教学首先要精选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确定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普通教育的任务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来考虑。不能随意增删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要防止知识点讲得太多太深,又要避免讲得太少太浅。当然,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需要的发展而变化。

四、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

以往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以此为依据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教师的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此,教师必须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甚至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总之,小学数学堂教学改革取决于教师转变观念,教师观念转变取决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同时也与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另外,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也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就应该算是一节好课。同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对于课程教材改革来说,课堂教学改革显得更为迫切和艰辛。因为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彦婷把握学科教学规律,深化学科课堂教学改革——记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

(2)崔秀珍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与建立教学新常规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

(4)郑金洲课堂教学研究30年的变迁进程

(5)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场域中的权力逻辑》

(6)李慧云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