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教学设计

投掷教学设计
投掷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目标一课程目标要求,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节课选择小学二年级原地投掷的项目进行教学。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采用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融入课堂气氛中去,成为课中真正主人。激发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个性得到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意识和探究实践为主线,通过教材“投掷”为载体,以“情境教学法”为桥梁,以教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练”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乐趣,掌握动作技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思路:

投掷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根据本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要求,从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展现同学们的青春活力。以“我是军人保卫国家”为主题,学生把手中的沙包和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敌方击退。通过我们的学习,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们增强领土完整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在轻物投掷的学习上。二年级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有些许了解但动作不这么正确。因此教师安排了纸团作为教具进行投远教学。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和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教材的知识点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及认知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情感目标、社会适应、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投沙包的动作,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沙包掷准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提高掷准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互帮互助的真挚情感,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对保卫

我国领土完整的理解。

动作重点:摆臂,出手角度准确

动作难点:投掷动作的准确、有力

五、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转法与踏步走立定

设计意图:通过队列培养学生良好身体形态及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意识学生以军人姿态要求自己。队列采用口令、口诀形式辅助学生对动作要求的理解及激发学习的兴趣。

准备部分:

1.采用韵律操。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为主教材的教授做好铺垫。

基本部分:

1、教师提出问题(围绕动作要点)并示范动作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示范动作,提示要点

学生认真观察,徒手模仿练习

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口诀。

学生认真学习,体会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个别生错误动作。

学生持沙包练习

5、教师请优秀生示范,表扬鼓励

学生认真观察动作,互观互评

6、教师增加目标大小难度,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练习,相互观察

7、教师增加目标不同方向难度,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

导。

学生按要求分组练习。

8、投掷沙包力量(击倒)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认真练习。

结束部分:跟随音乐做放松舞蹈,达到充分放松的目的

六、单元计划:

此项内容在学期单元计划中共安排5次,本节课是第1次课。

原地投掷单元教学计划

课次 1

七、教法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情景教学,教师的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互帮互助,激发学生对投掷的兴趣。

2、学生自主:在学习技能部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平台。

八、安全教育:

1、在沙包投掷地练习过程中,按照各小组的组内顺序进行练习、以免发生相互碰撞的伤害事故。

2、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强调投掷区,避免伤害事故。

九、目标达成预计:

通过本课教学使80%的学生较好掌握技术要领。

十、场地、教具的运用:

篮球场地1块,录音机1台,小海绵垫子4个、椅子4个,桶8个、跳高架4个、沙包40个

十一、教学流程:见下图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