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园区
广西田东石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5

广西田东石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一、广西田东石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18~2035)概况(1)规划区位及范围石化工业园位于田东县城北部,南侧紧邻南昆铁路,距田东县北外环公路(324国道)约2.1km;东海工业园位于县城东部,距离县城中心区约3km;思林工业园位于广西田东县思林镇东部,国道324北侧。
总规划面积约18.4km2,其中石化工业园约13.2km2,东海工业园约1.9km2,思林工业园约3.3km2。
(2)规划期限本次规划调整期限为2018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18年-2025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26-2035年。
(3)发展定位石化工业园:重点发展氯碱化工、氟硅化工、石油化工三大核心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矿产深加工产业、新材料及新型建材产业、医药化工产业三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西南氯碱-氟硅化工基地、广西特色石化产业基地、桂西地区石化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
东海工业园:重点发展以“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和“甘蔗种植→制糖→蔗渣造纸→碳酸钙”为核心的农林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培育新型制糖业、食糖深加工业和“含糖食品”加工业等产业,打造桂西地区特色蔗糖产业生产基地、蔗糖全产业链基地。
思林工业园:以竹、木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核心,重点发展以“竹、木、农林三剩物、次小薪材、废纸”为原料的制浆造纸产业,延伸发展以竹子为原料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轻纺加工,竹、木人造板及石灰水泥建材产业,配套园区热电联产,污水集中处理,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以及右江河码头货运物流,打造成为轻工、纺织、建材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综合类生态循环产业园。
(4)总体布局结构本规划构建“一心、一带、两轴、两区、三廊”功能空间结构。
一心——即位于石化大道与工业大道园区交叉口北侧综合服务中心;一带——即石化大道综合发展带;两轴——即工业大道产业发展轴、锦江大道物流交通轴;两区——即南昆铁路北侧的产业北区、南昆铁路南侧产业南区;三廊——即南昆铁路生态防护绿廊、东一路防护绿廊、中一路防护绿廊三条自然生态防护带绿廊。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概况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情况介绍时间:2011-07-12 16:18来源:未知作者:lj 点击:574 次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94.99 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 37.80 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 21.39 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4.99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21.39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3.49平方公里、东兴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防城港市茅岭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4.06平方公里、上思县钢铁辅助产业园规划面积12.84平方公里。
(一)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渔万岛南部,北至中华路,南至港区9号路,西至铁路1号调车场,东至港区1号路。
规划总面积3.49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08-2025年,主要布局粮油精深加工、生物饲料加工、仓储物流及粮油加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园区规划期末产值1000亿元左右。
目前已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49平方公里。
园区进驻主要企业总计15家,包括大海粮油、嘉里粮油、岳泰饲料、惠禹饲料蛋白、益海大豆蛋白、新宏光仓储、中外运仓储、自治区储备粮防城港直属库、防城港中储粮仓储有限公司粮食中转库等项目。
企业项目总投资23.22亿元,年产值180亿元。
产业园功能定位及目标:立足于大港口,集粮油糖生产加工、产品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亚州最大的粮油糖产业综合体。
2012年产值达350亿元;2015年产值达500亿元。
(二)防城港钢铁产业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是企沙工业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用地面积(含道路、安置点等)8.8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9平方公里。
产业园功能定位:依托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以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为主要方向,以钢铁产业为龙头,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修造船、有色金属加工及其它配套或关联产业,成为以工业港为主导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工业园区。
关于加快发展南宁六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若干思考

市” 中的引领 作用 , 促 进横县工业经济全 面振兴 , 为实现 “ 十二五” 规划的各项 目标 打下坚实基 础已经迫在眉睫。
一
2 . 5 亿 元 ,首 次超过 2亿元大关 。招商 引资成 效显 著 。
2 0 1 2年 , 园区同 比增长 5 8 4 %。 目前六景 园区已经成为横县县域
区共有 8 8 家企业 中 , 有8 5 个形成 了“ 块状经济” , 区块经
劲, 也极大 地提升 了六景 园 区经 济发展 的质量 , 为六景 园区产业 集群奠定 了坚实 的产业基础 。
校 副校 长; 马健芬 , 广西横县县委 党校 办公 室主任 ; 韦新 , 广 西横县县委 党校 党建 室主任 , 邮编 : 5 3 0 3 0 0
中 共南 宁市 委党 校学 报
而有利于降低流通 费用 , 促进 园区企业 的发展。 … 3 同时 为 了使 自己的产 品比众多本地 同行 的产 品成本 更低 、 质 量更好 、 花色 品种更具特 色 , 就需 要动更 多的脑 筋 , 寻求 更好 的创意 。于是 , 整个产业集 群 内就有 了持续 的创新 压力 。这就为园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了技术支撑 。
[ 关键词 ] 产 业集群
[ 中图分类 号 ] F 4 2 7
南宁六景 园 区 县域 经济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 4 2 4 5 ( 2 0 1 3 ) 0 2 — 0 0 2 2 — 0 4
企业在地域 内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现象 已成为区
2 1 家, 已经成为广西 北部湾经 济区 1 1 个重 点产业 园区
六 景 园区周 边 乡镇 如六 景镇 、 峦城镇 、 平 朗乡等借力 园 区集群 , 以适应 园区发展 需求 为导 向 , 全面优 化各镇 域 产 业结构 , 使镇域 产业 与园 区发 展齐头 并进 , 形成 了协
优化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广西园区经济发展

工 业 园 区是 2 0世 纪 中后 期 产生 并逐 渐 发 展起 加快促进广西经济发展 , 国务 院出台了《 国务院关
等指 来 的, 具 有现 代 意义 的对 外 开放 窗 口和产 业 聚集 载 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体, 且 有 比较 完 善 的配 套 设 施 和服 务 体 系 , 是发 展 导 性文 件 。广西依 据 国家政策 导 向 , 立足 区情 , 战略 较快 的工业 制造 的生产 区域 。亚 太地 区最成 功 的例 性 地 把 工 业 园 区作 为对 东 部 发 达 地 区产 业 链 转 移
1 22 ・
优化 创 新招 商 引资 工作 促进 广 西 园区经济发展 /韦
毅
二、 广西工业 园区招 商引资存在 的问题
在 的投资者望而止步 , 降低 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 规模。另一方面, 园区内相应的项 目 投资评估 中介
近年 来 广 西工 业 园 区建 设 的规 模 取 得 了较 快 机构 比较缺乏 ,提供 中介服务 的能力也是有 限的。
【 摘 要】 近年来, 广西依托 东盟及泛北部 湾经济 圈的独特 区位优势 , 大力开发和建设工业 园区。广西工业 园区 日益展 现
出对承接 东部发达地 区的产 业链转移和项 目的招商引资的极 大魅力。但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扩张 , 资金、 技术、 人才等资 源的瓶颈 日益凸显 . 严重阻碍 了园区 内的招商 引资以及 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广西工业 园区现状和招商引资存在的 问题进行探析 , 提 出完善 广西工业 园区招 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工业 园区;招商引资 ;探析 ;广西 【 中图分类号】 F 1 2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8 6 1 6 ( 2 0 1 3 ) 0 4 — 0 1 2 2 — 4 0
对广西农垦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简介: 李贵银(92 ) , 16一 , 硕士 , 男 广西农垦局高
级经济师, 广西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 题组成员 。 主要研 究方向为 : 农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
一
8一
第1 期
对广西农垦工业 园区开发建设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李贵银
胡光明
由于广西 农 垦管 区对 园 区 、 业集 中区高 度重 工 视, 加大 了投入 , 开发建 设 发展 速度 加 快 , 聚 效应 集 不 断显现 和经 济实 力不 断增 强 。据 统计 ,0 4年 园 20 区处 于筹建 阶 段 , 园企 业 不到 3 人 O家 , 营总 收入 经 几乎 为零 。20 0 8年 园区人 园企 业达 到 了 7 8家 , 2 实 现 经 营 总 收 入 203亿 元 , 占 全 管 区 收 人 的 7. 6. 43 %。20 09年 1 9月 , 区 经 营 总 收入 2 98亿 — 园 0.
I v si a i n a d Th n i g o h n t u to n v l p e to n e t t n i k n n t e Co sr c i n a d De eo m n f g o
t e I d sr a n si a g iS a e Fa m s h n u t i lZo e n Gu n x t t r
L ii Hu Gu n mi g iGu y n a g n
( u n x SaeF r ueu N n ig G a g i 5 0 2 ) G a g i tt ams ra a nn , u n x B 3 02
【 bt c】 unx Sa a s as r t t n o e ee p et n osut no t ds a A s at G agi teFr y e t t nt t vl m n adcnt co f h i ut l r t m p g a ae i o h d o r i en r i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04•【字号】桂政办发[2009]84号•【施行日期】2009.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8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9年3月23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五月四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各类产业园区的管理,促进产业园区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产业园区是指在经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内和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中,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建设的产业转移园区、工业园区,以及各市、县(城区)经法定程序设立的各类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小区等。
第二章产业园区的分类和确认第三条产业园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产业园区的规模和效益等情况,将园区分为A、B、C三类,不同类别的产业园区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第四条自治区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园区的确认和管理、指导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发改、科技、财政、国土、建设、环保、招商等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确认产业园区类别。
产业园区所在地的地级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园区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第五条列入分类管理的产业园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以城市或城镇为依托,具有较好的用地、能源、交通、供水、通讯以及其他基础条件;(二)区域范围和四至界限明确,符合经批准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或城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由具有相应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编制单位负责编制,并按要求经相关程序批准后实施;(四)产业园区必须坚持依法用地、集约用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8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9年3月23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五月四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各类产业园区的管理,促进产业园区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产业园区是指在经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内和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中,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建设的产业转移园区、工业园区,以及各市、县(城区)经法定程序设立的各类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小区等。
第二章产业园区的分类和确认第三条产业园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产业园区的规模和效益等情况,将园区分为A、B、C三类,不同类别的产业园区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第四条自治区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园区的确认和管理、指导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发改、科技、财政、国土、建设、环保、招商等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确认产业园区类别。
产业园区所在地的地级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园区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第五条列入分类管理的产业园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以城市或城镇为依托,具有较好的用地、能源、交通、供水、通讯以及其他基础条件;(二)区域范围和四至界限明确,符合经批准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或城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由具有相应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编制单位负责编制,并按要求经相关程序批准后实施;(四)产业园区必须坚持依法用地、集约用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
广西农垦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探析

( 中 国家级 6个 , 自治 区级 2 其 3个 )20 ,0 8年 国务
院分别批准设立 的钦州保税港区和广西凭祥综合
保 税 区 ,0 9年 2月 海关 总署 、 政 部 、 20 财 国家 税 务 总局、 国家外 汇 管理 局等 四部 委联合 批 准设 立 的南
21 0 0年 3 第 3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卷第 期
J u n lo a 广 iVo a i n术 学 院 fe h i a l o r a fGu n x西 职 业 技 a d 学 报 c lCo l z c to lAn c n
VlN . 0_ o3 3
J n2 1 u .0 0
程 中存在 的 问题 和 困难 , 并结合 实际 , 出加 快农 垦工业 园区发 展 建设 的建议 以及 保 障措施 。 提
【 关键词 】 工业园区 管理创新
中 图分类 号 : 3 3 F 0
文献标 识码 : A
On t De eo he v l pm e fGua x t t r s I dusra n nto ng iS a e Fa m n t i lZo e
【 e rs i uta z e m ngm n i oa o i ut oioi pe r t oc K yWod 】n s l o aae etn vt n n sypsi n d r n i n i d r t n g r e ni pl y fe a i l
工 业 园 区是 指 在 一定 行 政 区域 内 ,实 现 工 业
1 广西及农垦工业 园区建设 的基 本情 况
广 西各 类工 业 园区始 建 于 19 90年 ,全 区现有 各类园区 8 3个 ,主要包 括 :04年 经清 理 整 顿后 20 保 留的 国家 级 和 自治 区 级工 业 园 区 ( 开发 区 )9 2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五”时期,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先后出台了《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全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园区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作优的措施。五年来,广西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园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增加值2585亿元,数倍于“十五”。“十一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已达10个。 一、“十一五”工业园区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和发展规划工作不断加强,园区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园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一些重点产业园区,在体制、机制、政策、资金、土地、项目审批等各方面得到自治区的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明显增强。 (一)园区建设取得突破,集聚功能得到强化,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广西各地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的工业园区,积极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迅速扩充产业承载空间,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工业园区逐步成为全区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污染治理、集约利用土地、促进企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十一五”期间,2004年清理整顿后保留的29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开发区)得到巩固和发展,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和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60个工业园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B类产业园区。 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工业园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以道路、港口、水、电、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及供能、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智能化程度高的楼宇厂房建设,促进工业园区尽快产生效益,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仅2008年至2010年,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463亿元,数倍于“十五”时期。 工业园区成企业投资的热土。各工业园区采取各项措施积极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实行规费减免、保障项目用地、建立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保障电力供应、鼓励投资兴建工业标准厂房、改善通关转关管理等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至2010年,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招商引资3737个项目,其中签约内资项目有3410个,项目投资额为2837亿元,而外资项目有327个,项目投资总额为34.6亿美元。目前,入驻37个重点工业园区的工业企业已超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578家。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重点产业实力增强。一批跨国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纷纷到全区的工业园区投资,如中国石油、国投电力、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来宝集团、中粮集团等特大型企业先后进驻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可口可乐、丰达电机、培力药业、八菱科技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于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服务企业成效显著。各工业园区争创一流园区,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把服务企业作为第一职责,建立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服务机制,不断深化拓展服务企业活动,完善各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破解贷款难题,鼓励和扶持投产企业积极增资扩股和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把企业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通过加强园区建设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园区工业健康发展。 (二)园区工业加速发展,贡献倍增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10个工业园区中,广西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超400亿元,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柴工业园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达到332亿元、288亿元、192亿元、182亿元。园区工业高速增长,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新增长极。从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2010年完成增加值861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6%。增幅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快5.7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8.0%,拉动50.7个百分点。37个园区中,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翻番的有31个,其中17个翻2番以上。2010年总资产达到2485亿元,比2005年增长3.0倍,年均增长32.1%;实现利税242亿元,比2005年增长4.0倍,年均增长38.0%;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5%。 (三)园区发展重点突出,布局优化 目前,全区工业的投资项目大部分在工业园区内实施。“十一五”期间,各工业园区突出抓好承接产业转移,既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地区和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主动承接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转移到沿海发展的产业,以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7大产业为核心,以建材、电子信息、造纸与木材加工、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修造船及海洋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北钦防崇沿海沿边横向经济带的园区重点布局石化、电力、钢铁锰业、糖业、高新技术等产业,梧贺玉贵河百横向经济带的园区重点布局优先布局有色金属、机械、电力、锰业(林产林化),加快发展建材、医药、食品、蚕丝绸等产业,南来柳桂经济带的园区重点布局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钢铁锰业、有色金属、高新技术、糖业等产业。园区工业对广西工业发展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特色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十一五”末,全区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如柳州市柳江新兴工业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平果工业区的铝工业园、宜州经济开发区的茧丝绸产业园、容县经济开发区的电子产业园、玉林市福绵服装工业区、梧州工业园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等。一些重点园区精心打造的“区中园”和“园中园”特色鲜明,如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生物制药产业园、电子信息及IT软件产业园、光电科技产业园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广西北海工业园区的北海电子产业园。特色园区和产业园加快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加强产业协作配套,积极引导主导产业的上下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聚。2010年,工业园区前十大制造业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制造业。 助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主战场。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四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广西北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产业,大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大项目及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项目,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深化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服务的水平,加快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和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积极营造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扶持、金融、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良好环境,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创新资源集中聚集的示范载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内,2010年共有高科技工业企业196家,比2005年增加75家,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29.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是2005年的3.0倍。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态势蓬勃,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5亿元,比2005年翻4.5番,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4%。其中对全区出口贡献最大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二、园区工业发展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尽管“十一五”时期园区工业发展保持了良性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从主要园区反映的情况看,大家重点关注问题主要是园区管理机制、资金、用地指标和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从园区工业在整个广西工业的作用和地位看,我们认为,产业层次较低、转变发展方式面临诸多障碍是园区工业发展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产业层次仍较低 “十一五”末年,37个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前的八大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八大行业合计占园区工业的69.3%。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仍接近九成,而高新技术产业只占10.5%。37个园区中,23个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占比在5%以下,其中11个园区无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低端产业领域或产业低端。大部分工业园区由资源型、初加工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企业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较低,多数企业从事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园区产业特色不鲜明,行业集中度低,园区骨干企业不突出,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二是企业盈利能力不强。37个重点工业园区中,年收入百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4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41家;成本费用利润率20%以上的仅占企业总数的5.2%,利润率1%以下或亏损的企业占了43.2%;企业人均创利1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10.7%。三是大部分园区经济密度比较低。2010年,37个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21.9亿元,只有玉柴工业园区等3个超过百亿元,四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仅广西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到科技部提出的每平方公里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标准,有12个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不足10亿元。产业层次偏低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园区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转变发展方式面临诸多障碍 “十一五”时期,各工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必须看到,转方式调结构不但受到高耗能行业产能比重过高等结构性限制,而且还面临着财税体制、资源价格管制等体制性障碍。全区过多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节能减排的体制性保障尚未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改革亟待破题和推进。目前,园区高能耗项目投资比重仍比较大。2010年,37个工业园区的投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竣工及在建项目中,石油加工、化工、非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等六大高能耗行业累计完成投资占工业的比重接近四成。现阶段的投资结构将固化未来几十年的产业结构,对全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十分不利,对全区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 三、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将是全区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后,在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等推动下,园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我们必须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更加高标准地安排生产和投资,并在惠民生方面做好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具体要求,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和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