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词汇应用研究的理论思考——读《实用词汇学》

词汇应用研究的理论思考摘要:《实用词汇学》是一部面貌、体系都较为成熟全面的,实用性强的汉语词汇学著作。
该书从教学实际出发,侧重解决词汇教学等实际运用中一些问题,同时对词汇系统本身进行了整体的研究。
文章通过与同期词汇学著作对比分析,总结评价该书学术价值。
关键词:《实用语言学》;语义;语用;学术价值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12-0158-03(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汉语词汇学研究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词汇学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同时斯大林关于语言的学说引入中国,为词汇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初期的汉语词汇学研究侧重于解决汉语词汇的规范问题,研究成果呈现出零散、不成体系的特点。
汉语词汇学的迅速发展集中于文革结束至90年代初期,这得益于社会稳定发展和越来越多学者对语言学研究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涌现了大批经久不衰的词汇学经典著作,其中有几部以描写见长,许德楠先生的《实用词汇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从教学实际出发,将理论研究与汉语实际相结合,侧重研究词汇的实际应用问题,通过语义研究进一步分析词法规则是该书的主要特色。
同期的描写学著作还有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陆采善的《实用汉语语义学》(1993)、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1996)、等。
本文拟通过与上述三部经典词汇学著作进行比较,对《实用词汇学》论述特点进行探讨,总结该书的学术价值。
一、论述特点《实用词汇学》对整个词汇体系做了整体的研究,并且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词汇的语义、语用等角度进行细致地描写,力求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于对外汉语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拟从该书的布局出发,对其论述中的特点与不足进行简要概述,与同期的两部著作进行对比研究,试图综合评析该书的学术意义。
赵小芳∗∗∗第39卷第12期绥化学院学报2019年12月Vol.39No.12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Dec .2019收稿日期:2019-06-06作者简介:赵小芳(1994-),女,山西临汾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学概论01年考题及答案

2001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语言学概论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A.传统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A.音渡B.音素C.音位D.音节5.[p‘]的发音特征是AA.双唇送气清塞音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A.[i,u] B.[e,o] C.[A,y] D.[?,a]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A.节律重音B.语法重音C.固定重音D.强调重音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简缩词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 A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B.是成分,不是组合C.是组合,不是成分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C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B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1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C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2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2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2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23.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B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24.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BA.失读症B.布洛卡失语症C.失名症D.维尔尼克失语症25.关于“中介语”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中介语”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B.“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C.即使是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D.“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26.词典最常见的分类是DA.语言词典和历史词典B.描写词典和历史词典C.百科词典和历史词典D.百科词典和语言词典二、多项选择题27.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
小学语文解词方法有哪些

1小学语文解词方法(1)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
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2)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
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
”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如《七颗钻石》这篇课文里有“喜出望外”这个词语,联系前文描写的内容:小女孩为了生病的母亲到处去找水,可是哪儿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她发现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
你就不难理解“喜出望外”就是指遇到了出乎预料的事而特别高兴了。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
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
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
”“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
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
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5)同义词法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告诉学生找这个词的同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同义词是好看,漂亮。
等等。
2小学语文解词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新课标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意合”,这就决定了要正确理解词语、文句和篇章的内涵,必须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领悟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个词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仔细阅读全文,上上下下地看,前前后后地读,找出文中与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就能比较准确地意会出词语的意思。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学习要点1. 掌握义素分析法的特点及其作用2.了解辅助性的语素析义法以及构词析义法3. 掌握解释现代汉语词义的四种基本方法4. 能够比较准确地描写词语的意义一、语义场1、语义场是指语义的类聚,是借用物理学“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的概念而来的。
语义场强调的是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义场必须在一个共同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组成。
例如:家畜(共同义素)牛、羊、马、猪、骡同一词语可以依据不同的语义要素归入不同的语义场。
►多义词根据不同的义项一般可以归入多个不同的语义场。
2、义素分析与语义场根据语义要素建立语义场,大的语义场下面可以分出小的语义场,义素分析法必须在最小的语义场里进行。
例如:儿子、女儿——血缘语义场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同一语义场的词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个词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都会受到周围词语的影响。
二、义素分析►义素的确立过程就是对一个词义进行分析的过程。
►一个词义包含许多的义素,而义素的提取只注意那些在一组对比中有区别作用的意义要素。
(一)义素的提取1.必须提取跟其他词有区别作用的义素。
例如:“父亲”的区别义素是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这四个义素是有区别作用的本质性义素,只要其中一个义素不同,或再加上别的一两个义素就可以与其他的词语区分开来:母亲: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舅舅: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姑姑: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姨娘: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姨父:[ + 男性–姻亲 + 长一辈 + 母系 ]2.要提取的应该是最小义素。
例如:习惯、习气、陋习、积气长期形成不易改变贬义行为作风习惯 + + - + - 习气 + + + - + 陋习 + + + + - 积习 + + + + ++ 最小义素是相对的,是建立在“有区别价值”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要寻找最小的有区别价值的义素。
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

一、理解词语的方法1、分析综合法。
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如《燕子》“生趣”——生活的情趣、乐趣;”愧疚”——愧,惭愧;疚,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痛苦。
合起来就是“惭愧不安”。
“横切面”——横着切留下的面。
“果然”——然,样子;果真这样子。
悠然——悠闲的样子;“安然”——平安的样子;“盎然”——气氛、趣味等充溢的样子;当然——应当这样;骇然——惊讶的样子……声色俱厉”——声音脸色都十分严厉。
心悦诚服——悦,高兴;服,服气、佩服。
真心实意地表示服气、佩服。
2.同义换词法。
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
“顷刻间”——一刹那、一瞬间、一霎时、转眼间等,形容时间极短;“清晰”——非常清楚;“举荐”——推荐。
“疲惫”,近义词是疲乏,词义就是非常疲乏。
“沉寂”,近义词是“寂静”或“静寂”,词义则为十分寂静。
眩目-耀眼等。
3.反义否定法。
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
“熟悉”——不生疏,”隐藏”——不暴露、不败露;“娴熟”——不生疏;“冷落”,反义词是热闹,词义是不够热闹。
“镇定”是不慌乱。
“漫长”就是不是短暂的,“清醒”就是没有昏睡,“干燥”就是不潮湿。
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4.拆拼法。
即把表示简称或数字缩语的词语拆开来组词,再合起来。
“焦躁”——焦虑、烦躁;“优雅”——优美雅致;“辞职”——辞掉职务;“难免”——难以避免;“恳求”,恳,诚恳;求,请求。
合起来是诚恳地请求。
幽雅,幽静文雅。
“漫游”一词,漫,随意,不受拘束;游,游玩。
合起来就是随意游玩。
“疾驰”,疾,飞快地;驰,奔跑。
合起来是飞快地奔跑。
屏息凝视,抑制呼吸聚神地看。
勘测-勘探和测量。
5.重新组合法。
“循规蹈矩”——循蹈规矩;“轻而易举”——轻易而举(做事容易,不费力气);“心满意足”——心意满足;“翻山越岭”——翻越山岭;“风平浪静”——风浪平静;“调兵遣将”——调遣兵将;无忧无虑——无忧虑;没昼没夜——没昼夜;震天动地——震动天地。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学习要点:掌握义...

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学习要点:掌握义素分析法的特点及其作用,并了解辅助性的语素析义法以及构词析义法。
掌握解释现代汉语词语释义的三种基本方法,并且能够比较准确地描写词语的意义。
对词义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义素分析法,这就要运用语义场的理论,把词义放在跟其他词义的联系中来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借助语素分析法以及构词分析法。
词义分析以后,就要对词义进行描写,把词的意义内涵揭示出来。
一、义素分析法传统语义学对词义的分析只到词的义位为止,把义位看作最小的语义单位。
现代语义学则进一步将词的义位划分为更小的语义单位——义素。
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是最小的不能独立使用的语义单位,只有不同的义素组合起来,形成义位才能构成一个独立运用的意义。
义位,就是某个义项的词义,它是由一组义素构成的。
义素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不同义位的比较,从而找出义素来的方法。
㈠语义场要考察一个词的词义,要进行义素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放在词与词的联系中去进行,这个联系的场合就是语义场.语义场强调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比较、分析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这个词的真正内涵。
语义场必须在一个共同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组成,在“人类”这一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男人、女人、男孩、女孩构成了一个语义场。
在“坐具”这一语义要素的支配下,椅子、转椅、凳子构成了一个语义场。
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建立在共同的语义要素基础上,同一词语可以依据不同的语义要素归入不同的语义场.“学”可以归入“教-学”这一语义场(学习),还可归入“工、农、商、学、兵”这一语义场。
多义词根据不同的义项可以归入多个不同的语义场。
“叔叔”有表示亲属称谓和表示社交称谓两个不同的义项各个义项分属不同的语义场。
“叔叔、伯伯、姑姑”、“叔叔、伯伯、阿姨”。
根据语义要素建立语义场,大的语义场下面可以分出小的语义场,小的下面还可以分出更加小的语义场,乃至最小的语义场,义素分析法必须在最小的语义场里进行。
语义学3义素分析法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三)比较异同,找出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最小子场确定后, 对其中各词的义位进行比较, 找出共同 义素和区别义素。一般说来, 同一义素表明各词之间的相 关性, 对于全面认识词义有重要作用, 区别义素倒是人们 关注的重点。先列出一组词所要比较的项目, 即各种义素 项目中与一组词有关的部分, 然后逐一分析一组词中各个 词在这些项目上的具体特征, 大多是差异特征, 必有一项 特征是一组词的共同特征。如果某个义位没有某项差异特 征, 可以空缺。 “靴子”一词, 可以进入“鞋子、靴子、袜子”的语义场 , 也可分解提取出[+衣着] [+脚穿] [+有筒] [+走路时着 地]四个义素。其中, [+衣着] [+脚穿] 是该语义场各义 位的共同语义成分, 它表示“靴子”与“鞋子、袜子”均 属一类;而[+有筒] 使“靴子”区别于“鞋子”;[+走路 时着地] 使“靴子”区别于“袜子”。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二)确定底层语义场 底层义场,就是最小的或相邻子场。首先选定一个义位,然 后以它为中心,划定同义义场、反义义场、近义义场、下义 义场、类义义场等。这可参考有关对象的分类, 在许多情况 下, 最小子场大多与某一类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对应。比如要 分析表亲属的词, 就要参考亲属的分类,要分析表颜色的词, 就要参考颜色的分类等等。再比如,要分析“鞋子”的义素 ,就要将“鞋子”相关的底层同类义场找出来。“鞋子、靴 子、袜子”构成一个最小子场。 最小子场也可以借助、参考同义词词典、反义词词典、义类 词典。例如,查到《简明汉语义类词典》的“十三运动”的 “76脚动”之⑤“徘徊”,得出同义义场的九个义位:徘徊 、彷徨、踯躅(zhízhú)、徙倚、踟躇(chíchú)、踌伫( chòuzhù)、盘桓(pánhuán)、盘旋、踅(xué)。再补充上 “逡巡(qūnxún)、踟蹰(chíchú)”,共得十一个义位。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学习要点
1. 掌握义素分析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2.了解辅助性的语素析义法以及构词析义法
3. 掌握解释现代汉语词义的四种基本方法
4. 能够比较准确地描写词语的意义
一、语义场
1、语义场是指语义的类聚,是借用物理学“场”(物质存
在的一种基本形态)的概念而来的。
语义场强调的是一个词跟全体词在语义上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语义场必须在一个共同语义要素的支配下组成。
例如:
家畜(共同义素)
牛、羊、马、猪、骡
同一词语可以依据不同的语义要素归入不同的语义场。
►多义词根据不同的义项一般可以归入多个不同的语义场。
2、义素分析与语义场
根据语义要素建立语义场,大的语义场下面可以分出小的语
义场,义素分析法必须在最小的语义场里进行。
例如:
儿子、女儿——血缘语义场
哥哥、弟弟
姐姐、妹妹
►同一语义场的词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个词义范围的
扩大或缩小都会受到周围词语的影响。
二、义素分析
►义素的确立过程就是对一个词义进行分析的过程。
►一个词义包含许多的义素,而义素的提取只注意那些在一组对比中有区别作用的意义要素。
(一)义素的提取
1.必须提取跟其他词有区别作用的义素。
例如:
“父亲”的区别义素是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
这四个义素是有区别作用的本质性义素,只要其中一个义素不
同,或再加上别的一两个义素就可以与其他的词语区分开来:
母亲: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舅舅: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姑姑: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父系 ]
姨娘: [ - 男性 + 血亲 + 长一辈 + 母系 ]
姨父:[ + 男性–姻亲 + 长一辈 + 母系 ]
2.要提取的应该是最小义素。
例如:
习惯、习气、陋习、积气
长期形成不易改变贬义行为作风习惯 + + - + - 习气 + + + - + 陋习 + + + + - 积习 + + + + ++ 最小义素是相对的,是建立在“有区别价值”的基
础上的,也就是说要寻找最小的有区别价值的义素。
如上面这组词如果把第二个义素换成“稳定”的,就
不如“不易改变”来得恰当,因为“不易改变”除了
含有“稳定”义外,还有“改变很困难”的意思。
3.要找出一组词的共同义素,这样就能使有关的辩析建立在共
同的意义基础上。
例如:
蓄谋、合谋、密谋、阴谋
“考虑”是一般的思考,范围又显得过宽。
“策划”除了思考外,还含有要作出决定、付诸行动的意义。
挑选“策划”作为“蓄谋”四个词的有区别价值的共同义素,
这样就能使义素分析进行得更准确、简洁。
(二)义素分析法的作用
提取义素到什么程度要看能否达到区别词语意义的目的。
义素分析法在分析词义的内部构成,以及词义的类聚、组
合、比较、变化、系统的关系上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人们往
往可以根据一个共有的义素来建构一个词群。
例如:
滴:[+液体 +落下 +一点一点地]
变换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义素就成了“浇”“流”“迸”
“溅”“淋”“喷”“溢”“漫”“滋”等。
三、语素析义法
汉语里的复合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
语素义跟词
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语素义来了解词
义。
语素相同的词构成了同族词。
以“人”为例,形成四组词群:
前族词:人民、人名、人马、人类、人力、人称、
人群、人种、人事……
后族词:病人、成人、恩人、法人、客人、行人、
诗人、猎人、名人……
►拥有相同语素的词语,从结构上讲,具有血缘关
系;而从词义上讲,语素义跟词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
机的联系。
通过语素义解释词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 语素义直接地完全地表示词义,语素义跟词义的关系最为密切。
例如:
军情:军事情况。
倾谈:尽情地交谈
2. 两个语素义同义,互为补充来表示词义。
例如:
哀伤:悲伤。
企望:希望。
3. 语素义直接地部分地表示词义。
也就是说,词义除了
语素义之外,还有一些附加的意义,包括动作主体、范
围、对象、方法、目的、用途、效果等。
例如:
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
话。
红包:包着钱的红纸包儿,用语馈赠或奖励等
4. 语素义间接地表示词义,也就是说,用比喻、借代等修
辞手法来显示词义。
例如:
笔墨: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后门:比喻通融的、舞弊的途径。
5. 部分语素义已经脱落,不再表示意义。
例如:
兄弟:弟弟。
睡觉:进入睡眠状态。
四、构词析义法
构词析义法就是通过构词情况的考察,来显示、分析一个
词的词义内容及构成情况。
这种析义方法最适用于单音多义词。
人们在接触到一个多
义词时,往往不容易一下子就明了它的各个义项及相互关系,
而用构成复合词的方法就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如:
“间”有两个读音:
jiān音下面的义项是:①中间。
②一定的地方或时
间里。
③房间,屋子。
④量词,用于房屋。
jiàn音下面的义项是;①空隙。
②嫌隙,隔阂。
③
不连接,隔开。
④挑拨使人不和。
⑤拔去或锄(多余的
苗)
要简捷便利地解说这些词义就可以用复合构词的
方式,用以它为构词语素的复合词来称说该义。
五、词语释义的方法
释义就是解释词语的意义,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词语的释义要讲究方法。
首先,由于词义相当丰富、复杂,要做到准确地揭示词义就需要运用不同的释义方法。
其次,由于人们对词语认知的目的不同,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的释义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一)释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定义释义法
采用下定义的方法,相当于逻辑学里的“种=类+种差”。
例如:
【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也叫女儿墙。
【旭日】刚出来的太阳。
2、互训释义法
采用同义或反义词语来进行释义。
例如:
【眩目】耀眼【写意】舒适【眯瞪】小睡
互训主要是用今语词来解释古语词、用普通话来解释方言词、用通用词来解释书面语词、用通用词语来解释口语词。
互训还可以对所要解释的词语的每一个语素进行对等的同义解释。
例如:
【佯攻】假装进攻。
【祸根】祸事的根源
用反义词进行解释,又叫反训。
例如:
【碍眼】不顺眼。
【冷落】不热闹。
3.描写释义法
有些词语不能用定义法,也不能用互训法,这就需要
用描写法来进行释义了。
所谓描写法,就是从多种角度
对词义进行描述说明。
例如:
【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二)释义法的运用
1、释义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键在于对词义的概括要全
面、解释要客观、说明要科学。
【笔耕】的两个释义:
A:“旧时指依靠写作、抄写等谋生。
”
B:“指写作。
”
前者解释为“旧时”“依靠……谋生”,都大大缩小了
词义的范围,影响到了释义的概括性和准确性,显然后者更
为贴切。
2、作为词典中的释义,它所解释的应是稳定下来的词义,
对那些尚未稳定的临时义或对特定语言环境依赖性太强的
意义一般不加解释。
如:
“男人”的“情夫”义,原因就是属于特定语境下的意义。
3、在解释词义时还要注意及时补充那些新产生的,并已
稳定下来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固定修辞义。
如:
【筛选】原来只有“利用筛子进行选种、选矿等”
义,后来补充了另一个意义:“泛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
选”,后者就是语言生活中新产生的义项。
►现代词典的释义越来越注意了对词义各种成分、用
法、色词语的释义越来越完善充分。
词典对词义内容的揭示通过多种途径完成。
如用特定符号加以显示:
〈方〉表示方言词,
〈书〉表示书面语中的文言词语
〈古〉表示古代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