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有机化学课件7-芳香化合物

大学有机化学练习题—芳烃

. 第四章:芳烃 学习指导:1.芳烃构造异构和命名; 2. 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定位规则(两类定位基,电子效应,空间效应,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卤化,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 3. 氧化反应(侧链氧化); 4. 萘环上二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一、命名 的名称。1、写出 的系统名称。2、写出 3、写出苯乙炔的构造式。 5、写出反-5-甲基-1-苯基-2-庚烯的构造式。 、写出的系统名称。6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1 、2、 3、 ( ) 4、 5、 1 / 6 . 6、 7、

=CH)(CHC=223 8、 ( )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 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大小: (A) CHCHCHCH==CH (B) CHCH==C(CH) 266532522(C) CHCHCH==CHCH (D) CHCH==CHCH==CH 2655263 2、将苄基正离子(A)、对硝基苄基正离子(B)、对甲氧基苄基正离子(C)和对氯苄基正离子(D)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次序。 3、比较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 4、将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5、将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6、下列哪对异构体的稳定性最接近?

7、比较Fe存在下(A)~(D)位置上氯代的反应活性: 8、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大小: 2 / 6 . +++(D) (C) CH (B) CHCH H(A) (C)C 3566523? Friedel-Crafts反应9、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能进行 10、预测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 四、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有机化学》练习进步题(大学)芳烃

第八章 芳烃 一.选择题 A1. C 6H 5OCH 3(I),C 6H 5COCH 3(II),C 6H 6(III),C 6H 5Cl(IV)四种化合物硝化反应速率次序为: (A) I >III>II>IV (B) I>III>IV>II (C) IV>I>II>III (D) I>IV>II>III C2. 起硝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BC3. 硝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CO 2H NO 2 (A) (B) (C) (D) CO 2H NO 2 2 O 2N CO 2H NO 2 CO 2H NO 2 NO 2 CO 2H NO 2 NO 2 NO 2 (C) (D)(B) (A) O 2N NO 2 NO 2 NO 2NO 2 NO 2 NO 2 NO 2

C4. 苯乙烯用热KMnO 4氧化,得到什么产物? A5苯乙烯用冷KMnO 4氧化,得到什么产物? C6. C 6H 6 + CH 3Cl (过量) 100℃ 主要得到什么产物? C7. 傅-克反应烷基易发生重排,为了得到正烷基苯,最可靠的方法是: (C) (D) (B) (A) CH 2COOH CH OH CH 2OH CO 2H CH 2CHO (C) (D) (B) (A) CH 2COOH CH OH CH 2OH CO 2H CH 2CHO (C) (D) (B) (A)CH 3CH 3 CH 33 CH 3 3 CH 3 CH 3 CH 3

(A) 使用AlCl 3作催化剂 (B) 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 通过酰基化反应,再还原 (D) 使用硝基苯作溶剂 A8. 用KMnO 4氧化的产物是: D9. 根据定位法则哪种基团是间位定位基? (A) 带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团 (B) 负离子 (C) 致活基团 (D) 带正电荷或吸电子基团 A10. 正丙基苯在光照下溴代的主要产物是: (A) 1-苯基-1-溴丙烷 (B) 1-苯基-2-溴丙烷 (C) 邻溴丙苯 (D) 对溴丙苯 B11.邻甲基乙苯在KMnO 4,H +作用下主要产物是: (A) 邻甲基苯甲酸 (B) 邻苯二甲酸 (C) 邻甲基苯乙酸 (D) 邻乙基苯甲酸 B12. 由萘氧化成邻苯二甲酸酐的条件是: (A) CrO 3,CH 3COOH (B) V 2O 5,空气,400~500℃ (C) KMnO 4,H + (D) O 3,H 2O A 13. 分子式为C 9H 12的芳烃,氧化时,生成三元羧酸,硝化时只有一种一元硝化物,则该化合物的 构造式应为: B14. CH 3 C(CH 3)3 COOH C(CH 3)3 CH 3 COOH COOH COOH CHO C(CH 3)3 (D) (C) (B) (A) CH 3 H 3C CH 3 CH 3 CH 3 CH 3 CH 2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D) (C) (B) (A) CH 2CH 2CH 2COCl 3

分析化学考研体会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2009-09-07 16: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 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 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二、复习进程 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 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 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再做太难的题目。 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必要回顾近年真题,确定考试大致范围和重点。再做一套带答案的试题,对自己的基础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 留出两份带答案的试题(如果真题带答案更好),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 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像免费考研论坛、小蚂蚁、小木虫、丁香园等网站(论坛)都有大量的分析化学资料可供利用,还有许多高手聚集,是提高水平的好场所。

大学有机化学练习题—第四章芳烃

第四章:芳烃 学习指导:1. 芳烃构造异构和命名; 2.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定位规则(两类定位基,电子效应,空间效应,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卤化,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 3.氧化反应(侧链氧化); 4.萘环上二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命名 5、写出反-5-甲基-1-苯基-2-庚烯的构造式。 1 、 2 、 3 、 4 、 6、写出 完成下列各反应 式 1 、 2 、 写出 写出苯乙炔的构造 式。 的系统名称。

6、 7 、 (A) C 6H 5CH 2CH 2CH==CH 2 (B) C 6H 5CH==C(CH 3)2 (C) C 6H 5CH 2CH==CHCH 3 (D) C 6H 5CH==CHCH==CH 2 2、将苄基正离子 (A) 、对硝基苄基正离子 (B)、对甲氧基苄基正离子 (C) 和对氯苄基正离子 (D) 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次序。 3、比较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 4、将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5、将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6、下列哪对异构体的稳定性最接近 ? 7、比较 Fe 存在下 (A)~(D) 位置上氯代的反应活性: 5、 (CH 3)2C == CH 2 三、 理化性质比较题 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大 小:

8、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大小: 10、预测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 苯 (B) 甲苯 (C) 甲基环己烷 五、 用化学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化合物。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环己烷中的少量甲苯。 六、 有机合成题 1、以甲苯和乙炔为原料 (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 2、完成转化: 3、以甲苯和 2-丁醇为原料 (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 七、 推导结构题 1、某烃 A 的分子式为 C 9H 10,强氧化得苯甲酸, 臭氧化分解产物有苯乙醛和甲 醛。 的构造。 2、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 物: (A) (C 6H 5)3C + (B) C 6H 5CH 2+ (C) CH 3+ 9、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能进行 Friedel-Crafts 反应 ? 四、 1、 推测 A

大学有机化学芳香烃练习题

大学有机化学芳香烃练习题 学习指导:1. 芳烃构造异构和命名; 2. 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定位规则卤化,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 氧化反应; 4. 萘环上二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一、命名 1、写出 的名称。 2、写出 的系统名称。 3、写出苯乙炔的构造式。 5、写出反-5-甲基-1-苯基-2-庚烯的构造式。、写出 的系统名称。 二、 1、、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3、 4、 5、 6、 7、 2C==CH2 8、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 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大小: C6H5CH2CH2CH==CH C6H5CH==C C6H5CH2CH==CHCH3 C6H5CH==CHCH==CH2 2、将苄基正离子、对硝基苄基正离子、对甲氧基苄基正离子和对氯苄基正离子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次序。 3、比较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 4、将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5、将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6、下列哪对异构体的稳定性最接近 ? 7、比较Fe存在下~位置上氯代的反应活性: 8、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大小: 3C+ C6H5CH2+ CH3+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能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 ? 10、预测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 四、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苯甲苯甲基环己烷

2、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五、用化学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化合物。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环己烷中的少量甲苯。六、有机合成题 1、以甲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 2、完成转化: 3、以甲苯和2-丁醇为原料合成: 七、推导结构题 1、某烃A的分子式为C9H10,强氧化得苯甲酸,臭氧化分解产物有苯乙醛和甲醛。推测A的构造。 2、某芳烃A含九个碳原子,其余为氢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20。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硝化后只得到两种一元硝基化合物B和C。B和C分别用高锰酸钾氧化后得 到同一化合物D。试推测A~D的构造式。 答案一、命名 1、1-甲基-4-异丙基苯 2、1-乙基-2-丙基-5-丁基苯 3、 5、1,-二甲基萘 6、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1、、 3、

分析化学考研题

化学化工学院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选论 授课专业:化学、应用化学 授课班级:2010级本1、2班,2010级本1、2、3班授课教师:何琴 授课时间:12-13-2 参考教材名称及版本:华中师大等编《分析化学(上 册)》第三版

绪论精选题 1.(中科大2001填空题)样品采集的关键是 2.(中科大2002选择题)实验室中使用铂坩埚,要尽量避免使用() A、热氢氟酸 B、浓热高氯酸 C、浓热硫磷混酸 D、碳酸钠熔融 3.(华中科大2006填空题)常用的分解试样的方法有法、法、 法 4.(中科大2009)下列试样用什么试剂溶解或分解 (1)银合金;(2)钠长石(NaAlSi3O8)中SiO2的测定. 5.(华南理工2006综合题20分)有一试样经与分析得知其中含有二氧化硅(常量)、 铁(微量)、铝(常量)、钙(常量)、镁(微量)、钾(微量)、钠(微量)、锰(微量)等组分,现需采用易于开展工作的仪器及方法,对上述样品中的各组分晶型定量分析,你计划如何工作。 提示:(1)根据上述样品应采用什么方法对样品进行分解?(2)如何制备各组分的测定试液?(3)针对样品的不同组分及含量,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测定(写 出测定方法的名称、采用的试剂或标准溶液与试剂等)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精选题 1.(南开选择题1)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称量时读错了砝码 B、试剂中含有少量干扰测定的离子 C、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D、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2.(华南理工2006)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A、滴定管未经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错误 3.(中科大2003)下列有关系统误差的正确描述是() A、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 B、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 C、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D、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4.(南开填空题)分析测定中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5.(南开2004填空)常用的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6.(中科大2002 选择3)消除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试样称量质量 B、用两组测量数据对照 C、增加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 7.(南开2000华中科大2006选择)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B、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C、数值有一定的范围 D、数值有规律可循 8.(北师大2002 选择)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A、测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 B、某分析人员滴定管读数总是偏高或偏低 C、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D、滴定时少量溶液溅出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习题及答案最全

有机化学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C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 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 构型。 注:将伞状透视式与菲舍尔投影式互换的方法是:先按要求书写其透视式或投影式,然后分别标出其R/S 构型,如果两者构型相同,则为同一化合物,否则为其对映体。 二.有机化学反应及特点 1.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包括催化加氢):烯烃、炔烃、环烷烃、芳烃、卤代烃

电分析化学整理(修订版)

电分析化学—名词解释 1、电化学位 把电荷ze 的粒子从无限远处移动到某相内所做的总功叫做电化学位,包括3部分:①克服外电位所做的功ze ψ;②由于表面存在定向偶极层,或者电荷分布不均匀,克服表面电势所做的功ze χ;③将一个粒子从无限远处移向不带电荷也无定向偶极层的某相内,需克服粒子间的短层作用所做的化学功μ。 2、电极电势 产生在金属和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包括电位差Δψ和表面电势差Δχ,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 3、界面电势 一个电化学池中,相界面都存在的电位差称之为界面电势,可分为以下3类:金属和金属之间的接触电势、金属和溶液之间的金属电极电势、溶液和溶液之间的液接电势。 4、电极表面双电层 在电极的金属-电解质的两相界面存在电势存在双电层。最邻近电极表面的一层称为内层,也叫做紧密层,这层由溶剂分子和特性吸附的离子或分子组成。由于溶液的热运动,非特性吸附的离子的分布具有分散性,从外Helmholtz 平面一直延伸到本体溶液,称为分散层或者扩散层。 5、离子选择性系数 pot ij K 称为离子i 对离子j 的电势选择性系数。pot ij K 大,共存离子j 的干扰大,pot ij K 小,则干扰小,一只优良的离子i 的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系数越小越好。 6、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势 用标准氢电极(或者其他参比电极)做左半池,用离子选择电极组成右半池,测得的电 化学池的电动势即为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势。表达式为lna z 0F RT E E ISE ISE ±=,它与分析溶液电极响应离子的活度间遵从能斯特关系式,是离子选择电极电势分析法的依据。 7、离子选择电极的温度系数 由i i 0lna z F RT E E ±=,电极电势对温度T 求导,得温度系数dT dlna z lna z d d d d i i i i 0F RT F R T E T E ±±=。①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电势的温度系数T E d d 0 ;②能斯特响应斜率的温度系数i i lna z F R ;③溶液待测离子活度的温度系数项dT dlna z i i F RT ,可忽略。 8、离子选择电极的等电势点 离子选择电极温度系数dE/dT=0的点,此时电极电势不随温度而变化,称为等电势点。 9、极限扩散电流 当工作电极的电势维持在极限电流区域时,传质到电极表面的电活性物质,立刻被还原或氧化殆尽。电极表面附近薄层溶液内的电活性物质浓度趋于零。这时候的电流仅仅受扩散传质过程所控制,不受电极反应或者均相溶液化学反应控制,这样条件下的电流叫做扩散控制的极限电流,简称极限扩散电流。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学)(一)芳烃

《有机化学》练习题(大学)(一)芳烃

第八章 芳烃 一.选择题 A1. C 6H 5OCH 3(I),C 6H 5CO CH 3(II),C 6H 6(III),C 6H 5Cl(IV)四种化合物硝化 反应速率次序为: (A) I>III>II>IV (B) I>III>IV>II (C) IV>I>II>III (D) I>IV>II>III C2. 起硝化 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CO 2H NO 2 (A) (B) (C) (D) CO 2H NO 2NO 2 O 2N CO 2H NO 2 CO 2H NO 2 NO 2 CO 2H NO 2 NO 2 NO 2

BC3. 硝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C4. 苯乙烯用热KMnO 4氧化, 得到什么产物? A5苯乙烯用冷KMnO 4氧化,得 到什么产物? (C) (D)(B) (A) O 2N NO 2 NO 2 NO 2NO 2 NO 2 NO 2 NO 2(C) (D) (B) (A) CH 2COOH CH OH CH 2OH CO 2H CH 2CHO (C) (D) (B) (A) CH 2COOH CH OH CH 2OH CO 2H CH 2CHO

C6. C 6H 6 + CH 3Cl (过量) 100℃ 主要得到什么产物? C7. 傅-克反应烷基易发生重排, 为了得到正烷基苯,最可 靠的方法是: (A) 使用AlCl 3作催化剂 (B) 使反应在较高温度 下进行 (C) 通过酰基化反应,再还 原 (D) 使用硝基苯作溶剂 A8. 用 KMnO 4氧化的产物是: (C) (D) (B) (A) CH 3 CH 3 CH 3 3 CH 3 3 CH 3 CH 3 CH 3CH 3 C(CH 3)3

大学有机化学练习题—第四章 芳烃

第四章:芳烃 学习指导:1.芳烃构造异构和命名; 2. 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定位规则(两类定位基,电子效应,空间效应,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卤化,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 3. 氧化反应(侧链氧化); 4. 萘环上二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一、命名 1、写出的名称。 2、写出的系统名称。 3、写出苯乙炔的构造式。 5、写出反-5-甲基-1-苯基-2-庚烯的构造式。 6、写出的系统名称。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1、 2、 3、 ( ) 4、

5、 6、 7、 (CH3)2C==CH2 8、 ( )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 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大小: (A) C6H5CH2CH2CH==CH2(B) C6H5CH==C(CH3)2 (C) C6H5CH2CH==CHCH3(D) C6H5CH==CHCH==CH2 2、将苄基正离子(A)、对硝基苄基正离子(B)、对甲氧基苄基正离子(C)和对氯苄基正离子 (D)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次序。 3、比较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大小: 4、将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5、将下列化合物按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6、下列哪对异构体的稳定性最接近? 7、比较Fe存在下(A)~(D)位置上氯代的反应活性:

8、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大小: (A) (C6H5)3C+(B) C6H5CH2+(C) CH3+(D) 9、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能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 10、预测下列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 四、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 苯(B) 甲苯(C) 甲基环己烷 2、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五、用化学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化合物。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环己烷中的少量甲苯。 六、有机合成题 1、以甲苯和乙炔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 2、完成转化: 3、以甲苯和2-丁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 七、推导结构题 1、某烃A的分子式为C9H10,强氧化得苯甲酸,臭氧化分解产物有苯乙醛和甲醛。推测A的构造。 2、某芳烃A含九个碳原子,其余为氢原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20。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硝化后只得到两种一元硝基化合物B和C。B和C分别用高锰酸钾氧化后得

(完整版)大学有机化学复习总结史上最全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C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

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Z/E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 侧,为Z构型,在相反侧,为E构型。 CH3 C H C2H5CH3 C C H 2 H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3 C C H CH3 H CH3 C C H H CH3 顺-2-丁烯反-2-丁烯 3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R/S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 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构型。 C a R型S型 注:将伞状透视式与菲舍尔投影式互换的方法是:先按要求书写其透视式或投影式,然后分别标出其R/S构型,如果两者构型相同,则为同一化合物,否则为其对映体。 二. 有机化学反应及特点 1. 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自由基反应 离子型反应 自由基取代:烷烃卤代、芳烃侧链卤代、烯烃的α-H卤代 自由基加成:烯,炔的过氧化效应 亲电加成:烯、炔、二烯烃的加成,脂环烃小环的开环加成 亲电取代: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卤代烃、醇的反应,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醚键断裂 反应,卤苯的取代反应

大学有机化学阶段复习烷烃芳烃

有机化学阶段复习(烷烃~芳烃) 一、命名或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必要时标出顺、反,R 、S 构型) 1、 2、 3、 5-甲基螺[2.4]庚烷 4、 反-1,2-二甲基环己烷 (优势构象) 5、 6. 5-硝基-1-萘酚 答: 1、 4-异丙基辛烷 2、顺-3,4-二甲基-3-辛烯 3、 4、 5、 (S)- -溴代乙苯 6. 1. CH 3CH CH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2. CH 3C=CHCHCH 2CH 3 C 2H 5CH 3 答: 1 : 2, 3, 5-三甲基己烷 2. 3, 5-二甲基-3-庚烯 C=C Me Me n-Bu Et Br CH 3 H C H 3CH 3CH 3H H OH NO 2

CH 3CH CH 3 CH CH CH 3CH 3 CH CH 3 CH 3 1. 2. (CH 3CH 2)2C=CH 2 (C H 3)3C C C C (C H 3)3C C 3. 答: 1. 2,3,4,5-四甲基己烷 2. 2-乙基-1-丁烯 3. 2,2,7,7-四甲基-3,5-辛二炔 1、 2、 3、顺-1,2-二甲基环己烷 (优势构象) 4、 答: 1、 2-甲基-3-乙基己烷 2、(Z)-1-氯-2-溴丙烯 3、 4、(R)- -溴代乙苯 Br CH 3 H C=C Cl Br CH 3 H CH 3 H H CH 3

二、选择题(选择所有符合条件的答案) 1. 下列化合物中的碳为SP 2杂化的是:( B 、D )。 A :乙烷 B :乙烯 C :乙炔 D :苯 2. 某烷烃的分子式为C 5H 12,其一元氯代物有三种,那么它的结构为:( A )。 A : 正戊烷 B : 异戊烷 C :新戊烷 D :不存在这种物质 3. 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有哪些?( A 、C 、D ) A :环戊二烯负离子 B :[10]轮烯 C : D : 4.下列哪些化合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A 、B ) A :邻氟苯酚 B :邻硝基苯酚 C :邻甲苯酚 D :对硝基苯酚 5.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傅列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的有(B 、C 、D )。 A :噻吩 B :9,10-蒽醌 C :硝基苯 D :吡啶 6.下列化合物中的碳为 SP 杂化的是:( C )。 A :乙烷 B :乙烯 C :乙炔 D :苯 7. 某烷烃的分子式为C 5H 12,只有二种二氯衍生物,那么它的结构为:( C )。 A : 正戊烷 B : 异戊烷 C :新戊烷 D :不存在这种物质 8. 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有哪些?( A 、B 、D ) A :[18]轮烯 B :环庚三烯正离子 C : D : S N S N

大学有机化学阶段复习(烷烃~芳烃).doc

CH 3C =CHCHCH 2CH 3 c 2H 5 CH 3 2. 有机化学阶段复习(烷炷~芳炷) 一、命名或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必要时标出顺、反,R 、S 构 CH 3 1. CH 3CH -CH -CH 2CH -CH 3 I I CH 3 CH 3 答: 型) 2 、 Me 、 /Me nkf 百 4、反-1,2-二甲基环己烷(优势构 5-甲基螺[2.4]3、 4-异丙基辛烷 1、 6. 5-硝基-1-荼酚 3、 H.C 2 、 4 、 5、 (S )-a-漠代乙 6. 顺-3, 4-二甲基-3-辛烯 NO.

1 : 2, 3, 5—三甲基己烷 2. 3, 5—二甲基一3 —庚烯

1. CH 3 CH 3-CH —CH-CH CH 3 2. (CH 3CH 2)2C=CH 2 答: 1、2 .甲基-3 .乙基己烷 2、(Z )?l-氯-2-漠丙烯 CH3 f H —CH , CH 3 1.2,3,4,5 —四甲基己烷 2. 2—乙基一1 —丁烯 3. 2,2,7,7 一 四甲基一3,5 一 辛二快 3、顺.1,2-二甲基环己烷(优势构象) 3. (CH 3)3C(^CC=CC(CH3)3 答: CH ,

二、选择题(选择所有符合条件的答案) 1 .下列化合物中的碳为SP2杂化的是:(B、D )。 A:乙烷B:乙烯C:乙快 D:苯 2.某烷炷的分子式为C5H12,其一元氯代物有三种,那么它的结构为: (A)o A:正戊烷B:异戊烷C:新戊烷D:不存在这种物质 3.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有哪些?(A、C、D ) A:环戊二烯负离子B: [10]轮烯C:O^> D: S 4.下列哪些化合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A、B ) A:邻氟苯酚B:邻硝基苯酚C:邻甲苯酚D:对硝基苯酚 5.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傅列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的有(B、C、 D )。 A: U塞吩B: 9,10-蕙醍C:硝基苯D:毗嚏 6.下列化合物中的碳为SP杂化的是:(C )o A:乙烷B:乙烯C:乙快D:苯 7.某烷烷的分子式为C5H12,只有二种二氯衍生物,那么它的结构为: (C )o A:正戊烷B:异戊烷C:新戊烷D:不存在这种物质 8.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有哪些?(A、B、D ) A: [18]轮烯B:环庚三烯正离子C:D:

大学有机化学第五章 芳烃

第五章 芳香烃 【目的要求】 1、掌握单环芳烃的结构;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萘的结构及萘的 化学性质;蒽和菲的结构;正确理解芳香性及H ückel 规则与芳香性的关系。 2、正确理解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共振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解释;熟悉苯的物理性质。 3、了解其它多环芳烃;非苯芳烃;芳烃的来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环芳烃 一、苯的结构 (一)苯的开库勒(Kekul é)结构式 (二)苯分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1、分子轨道理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认识 2、共振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解释 二、单环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异构体,命名一般以苯为母体,烷基为取代基。 苯的二元取代物有三种异构体,命名时可用阿拉伯数字或“邻、间、对”字头表示取代基的不同位置。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三、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四、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苯环是一个平面结构,离域的π电子云分布在环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它象烯烃 的π电子一样,能够对亲电试剂提供电子,但是,苯环是一个较稳定的共轭体系,难以破坏,所以苯环很难进行亲电加成,易于亲电取代。亲电取代是苯环的典型反应。 (一)、亲电取代反应 芳烃的重要亲电取代反应有卤代、硝化、磺化和傅-克烷基化、酰基化反应等。 1、卤代反应 在催化剂 (AlCl 3、FeX 3、BF 3、ZnCl 2、等路易斯酸) 的存在下,苯较容易和氯或溴作用,生成氯苯或溴苯。这类反应称为卤代反应(halogenation)。

Br 溴苯 2、硝化反应 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也称混酸)共热,苯环上一个氢原子被硝基(—NO 2 )取代,生成硝基苯。这个反应称为硝化反应(nitration)。 NO 2 3、磺化反应 苯与浓硫酸反应很慢,与发烟硫酸(含SO 3 的浓硫酸)反应较快,在室温下即 可作用,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磺酸基(—SO 3 H)取代生成苯磺酸。这类反应称为磺化反应(sulfonation)。 SO 3 H SO 3 H 4、傅-克(Friedel-Crafts)反应 在无水三氯化铝等催化剂作用下,芳烃与卤代烷或酰卤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烷基(R—)或酰基(RCO—)取代,分别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alkylation)和傅-克酰基化反应(acylation)。 CH CH 3 (二)、氧化反应 常用的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或稀硝酸都不能使苯环氧化。烷基苯在这些氧化剂作用下,烷基被氧化,苯环不变,生成苯甲酸。例如: 32 CH 2 CH 3 (三)、加成反应 芳烃与烯烃、炔烃相比,在一般条件下不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必须在特殊条件下进行。

最新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word版本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性和研究程序,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的键参数和分子间作用力。掌握分子间作用力与有机化合物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反应试剂的种类、有机反应及反应历程的类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共价键理论;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难点是共价键理论。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学的发生和发展及研究对象 二、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π键的电子结构及其反应性能。 2、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和键的极性。 3、分子间力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4、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三、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分离提纯、分子式的确定、构造式的确定。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 教学目的:掌握烷烃的命名、结构及其表示方法、构象、化学性质。了解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物理性质等。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烷烃的结构、构象及化学性质。难点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的几种命名方法。 二、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三、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概念、烷烃结构的表示方法。 2、烷烃的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透视式、楔线式及投影式的变换。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氧化、卤代,自由基反应机理(链反应,游离基及其稳定性)。 四、自然界的烷烃 第三章不饱和烃 教学目的: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化学性质,马氏规则,共轭二烯烃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了解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溴钅翁离子、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异戊二烯和橡胶。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烯烃和炔烃及共轭二烯烃的性质、马氏规则。难点是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教学内容: I、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碳SP2杂化,π键、乙烯的分子轨道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碳胳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系统命名法、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三、烯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烯烃的各类亲电加成反应:①催化加氢;②与卤素加成;③与卤化氢加成;④与水加成;⑤与硫酸加成;⑥与次卤酸加成;⑦与烯烃加成;⑧硼氢化反应。马氏(Markovnikov)规则,过氧化物效应;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2)氧化反应:①与高锰酸钾反应;②臭氧化;③环氧化(环氧乙烷的生成)。 (3)聚合反应 (4)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 II、炔烃和二烯烃 一、炔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掌握碳SP杂化、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二、炔烃的性质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分析化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 ============================== 分析化学是化学四大学科之一,也是化学、化工、药学、检验等专业考研必考的专业课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分析化学内容分散、范围广泛、理论晦涩、记忆内容多,历来是考研复习的老大难之一。 本文就结合笔者自己的心得,探索一下破解这些困难的途径。讨论重心主要在药学分析化学范畴,也可供分析化学专业或考分析化学的非分析专业考生参考。 ============================== 一、准备 ============================== 一、准备 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

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 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 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 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 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 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其他参考书。分析化学本质上是一门技术,它极端依赖其他学科(无机、物化、统计、原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

(完整版)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 -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 ) >- OH(酚 ) >- SH>- NH2>- OR> C = C>- C≡C-> (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 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COOH CH 3 1)伞形式: C 2)锯架式:H H OH H OH OH H3C C 2 H 5 H H COOH H HH 4)菲舍尔投影式:H OH 3)纽曼投影式: H H H CH 3 H H H H 5)构象 (conformation) (1)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 e 取代的椅式构象。多 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 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 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 在相反侧,为 E 构型。 CH 3 Cl CH 3 C 2 H 5 C C C C H C 2H 5 H Cl (Z) - 3 -氯- 2 -戊烯(E) - 3 -氯- 2 -戊烯 2、顺 / 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 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中科大有机化学2000

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完成反应,请注明立体化学问题(31分) 1、COCl ?? NH 3NaOBr 2、O R O +C 2H 5MgX H 3O +? 3、NH 2OH RCOO FeCl 3? 4、(C 6H 5)3P-CH(CH 2)3COC 6H 55、CH 3COCH 2COC 2H 5+(CH 3)2Cd 乙醚 2.H +? 6、CH 2OH HO H H OH CH 2OH H OH CH 2O HO H H O CH 2OH H OH ?CHPh Pb(OAc)4 ? 7、Cl H Cl H ? 8、OAc +CH 2=CHCHO ? 9、(H 3C)3C CH 3CH 3LiAlH 4 t-BuOH ?

10、 NH2 HO+CH2=CO? 11、OH??? 3Ag2O CHN2 12、R-乳酸乙酯 ?? PhCOO- 13、NH2 CH3 3 H2O2? 14、OH Br C2H5COCl?AlCl3?Br2? 15、 14 PhCH2CH2OCl+PhOCH3 AlCl3 ? 16、O O Br2 ?OH-? 二试为下列各反应提出合理的反应历程(20分) 1、C2H5SCHCH2OH CH3 C2H5SCH2CHClCH3 2、 OCH3 COCl Cl COOCH3 Cl 3、完成反应,并提出其历程 -甲胺基苯丙酮 2? 4、 3 3 OH-? 三、合成题(25分)

1、COCH 3C(CH 3)=CHCOOH 2、O O CH 2NCH 3 CH 2 3、N N CH 3NH 2 4、N CHO OCH 3H 3CO 5、以三个C 的有机化合物及必要试剂 COOH COOH 四、测结构(24分) 1、2,4-戊二酮与等物质的量的NaH 反应,有气体放出,产物用碘甲烷处理,得分子式C 6H 10O 2的俩个化合物A 和B ,A 用酸水解,又得到2,4-戊二酮,化合物B 对烯酸稳定,试推测A 、B 结构式。 2、化合物A (C 7H 12O 4)与亚硝酸反应得到B (C 7H 11O 5N ),B 和C 互变异构体,C 经乙酸酐反应,得D (C 9H 15O 5N );D 在碱性作用下与苄氯反应,得E (C 16H 21O 5N ),E 用稀碱水解,再酸化加热,得F (C 9H 11O 2N ),F 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一般以内盐形式存在,试推测A 、B 、C 、D 、E 、F 结构式。 3、化合物A (C 9H 18O 2)对碱稳定,经酸性水解,得B (C 7H 14O 2)和C (C 2H 6O ),B 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再酸化得D ,D 经碘仿反应后酸化得E ,将E 加热得化合物F (C 6H 8O 3);F 的NMR 数据:δ1(3H ,二重峰);δ2.1(1H ,多重峰);δ2.8(4H ,二重峰)。推出A 、B 、 C 、 D 、 E 、 F 结构式、 4、化合物A ,IR :3200-3600cm -1 NMR :δ0.9 三重峰,δ1.1 单峰,δ1.6 四重峰 三个峰面积比为:3:7:2 质谱:弱的分子离子峰:m/e=88,基峰为m/e=59 其他各主要峰分别为m/e73,70,59,55 推测A 的结构,并解释各峰的归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