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理论基础
四谛 十二因缘 六度、四摄 缘起论 因果论 三法印
四谛
苦:知苦 集:断集 灭:慕灭 道:修道。 苦是三界内的苦果,集是三界内的苦因,
灭是三界外涅磐乐果,道是三界外乐因。 四谛每一谛都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
(1)苦 谛
什么是苦谛:是三界众生自巨到微、由 显至隐,身心的苦痛不安,是生存的一 般状态。苦由业烦恼所起,智不达无漏 尽皆是苦。
(2)“行”,即身、语、意三行,是因无 明而产生的三业遷流造作;(3)“识”是 眼等八識的了別境界,由行而缘起,有将此 识分为三种:入胎的识、在胎的识、出胎后 的识;(4)“名色” 是以识为缘引起的, 由识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等相感而形成的質礙;(5)“六处”指六 根,是由名色为缘引起,由阿赖耶识托胎后 经七七而形成;(6)“触”即六根、六境、 六识三者的和合,是由六处为缘引起;(7) “受”指眼触所生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由 触引起。六受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 此受不同于白纸著染,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 明、行所生缘;
(2)集 谛
“集”:召集,由烦恼惑业招集的生死苦果, 是召集苦果的原因。集的内容分为烦恼杂染与 业感杂染两种。
人生的痛苦由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感召掀动, 造种种业而得种种果,招集了种种痛苦。佛经 中说众生由无明而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其中有 十种根本烦恼,它们是:贪、嗔、痴、慢、疑、 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犯身、 口、意三业,行十恶:杀生、不与取、邪淫、 妄语、恶口、绮语、贪欲、邪见,或反之行十 善等。这些能感惑業、能招後果称为“集”。
(二)“诸法无我”:宇宙、人生、身心世界, 一切诸法,无我见,亦无主宰。如妄执我则有 我见、我痴、我爱、我慢,颠倒于轮回。
(三)“涅磐静寂”:真无不圆,妄无不尽。 包括自性清静涅磐(本具)、有余依涅磐(色 身)、无余依涅磐、无住处涅磐。
集与苦是世间一重因果,又称流转门。
(3)灭 谛
“灭”wk.baidu.com使集苦盡,归于寂灭,至于涅磐。 这种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是实相界, 是修行之道的究竟归宿。
“灭谛”即是关于灭尽苦集、出离生死 的真谛。
(4)道 谛
“道”:为能除能通义,是灭苦之道、得 涅槃果的正道。
道谛旨在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 这种灭苦之道主要是八正道:正见、正 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依此修行可脱苦集,达于涅 磐。
缘起论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依存的关系,经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 灭”。以上的十二因缘、四谛法、八正道等皆是内容。
(一)业感缘起。诸法之缘起由于业力所感,即由善恶 之业力可招感善恶果报。(二)赖耶缘起。业力系来自 于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中所执持之种子,此种子遇缘 则生起‘现行’,复由现行熏染种子,其后再遇缘则 更生现行互为因果而无穷无尽。(三)真如缘起。众生 心识之阿赖耶识虽为发动宇宙一切现象之本源,然溯 其根源,则为含藏真如之如来藏心。诸法系真如由无 明之缘而起动。(四)法界缘起。谓万法相互融通,以 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 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五)六大缘起。谓一切诸 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遇缘而生起者。
因果论
同时或异时互存的关系。一般说来是善因乐果、 恶因苦果,是善恶二业所招感的果报,属非善 非恶之‘无记性’。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 因果报应,经中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若无视因果 之理的存在,而落入否认因果之思想见解中, 即称‘拨无因果’。
在善恶之业因招感乐苦之果报外,还有福德招 感人天乐果;又由修习智慧能招感觉悟之果报, 此为智因与智果之因果关系。上述三种因果关 系,称为三因三果。
(8)“爱”即渴爱、欲求,由受引起。自體 等貪染自境為愛,有色爱以至法爱的六爱,或 欲爱、有爱、无有爱的三爱;(9)“取”包 括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是对 爱念生舍取之行为,由爱引起;(10)“有” 即拥有、存在,又解释为欲有、色有、无色有 三有,有来自取支,不但是过去行为习惯的蓄 积,也是未来行为的基因,所以“有”之下为 “生”。(11)“生”指有情更生有情类,或 指有情生心,是自“有”产生新的“生”,是 业决定了我们的投生。但“生“的延续也包括 四个阶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不断轮 转;(12)“老死”指衰變滅壞,生后的一切苦恼, 由生而有。
一般所谓的三世因果、因果报应等,多系指异 熟因与异熟果之因果关系而言。
三法印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静寂。
(一)“诸行无常”:即是说一切事物生灭相 续,世界有成住坏空、众生有生老病死、万物 有生住异灭,时时刻刻在迁移变化,新陈代谢。 (无量劫前独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 灭灭已,寂灭为乐。”)
诸经论中“苦”的分类很多,有三苦、 四苦、五苦、八苦、十八苦、百十苦等。 现择要总结如下:
(二)三苦:行苦、坏苦、苦苦。 三界诸法皆无常迁流,为行苦;世间 诸爱乐必归坏尽,感其苦为坏苦;面 对不如意的对象而感受其苦为苦苦。
(三)八苦:住胎出胎等受种种 生苦;增长朽坏名为老苦;四大衰变、 心坏苦恼名身心病苦;寿命衰没名死 苦;怨憎现前名怨憎会苦;所爱乖离 不得共处名爱别离苦;有所希求而不 遂为求不得苦;五阴盖覆、众苦聚集 名五取蕴苦。
十二因缘
十二缘起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揭 示生命延续的十二个阶段或过程 。它们 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 爱、取、有、生、老死,现就十二支作 简单说明。
(1) “无明”:为十二缘起之一,指 没有智慧,对真理不能自觉,在三際中 於境不能了察,从而生观诸多惑业。无明 的反面,即八正道中的正见。
“道谛”是关于灭苦之道的真谛,道、 灭二谛是出世间因果,又称还灭门。
“八正道”:(1)“正见”即正确如 是地看世界,使认识与宇宙实相相符合; (2)“正思维” 是以正见为基础正确地思 维,如是思维;(3)“正语”是在正见、 正思维的基础上的真实语、利益语、爱语, 防止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4) “正业”是行正确的身、口、意三业;(5) “正命”是要求有正行,离杀生、不与取等, 从事正命而非邪命;(6)“正精进” 具备 正当的努力,使已生之恶法断,未生之恶法 不起,使未生之善法生,已生之善法增长; (7)“正念”又称正意、谛意,时刻不离 佛法,念兹在兹;() “正定”是离欲、恶、 不善法,成就正当的禅定,引发无漏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